六、七十年代农村的彩礼、陪嫁是怎样的?
六、七十年代农村的彩礼、陪嫁是怎样的?
-----
网友解答:
-----
彩礼;是一丈二尺粗毛粟布匹。
陪嫁;是一个碗柜,一张吃饭棹,四条板蹬。
-----
网友解答:
-----
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还是大集体时,人们在生产队集体出工,挣工分。
那时,物质还比较匮乏,有的生产队一个工日价值最少值2分钱,好一点的生产队每一个工日价值1角多。
那时一元钱太值钱了,人们可以办许多事。
年终决分时,劳力多的家庭还可分上几十元。人们可以办年货过年。
那时,农村男青年讨房媳妇的彩礼也就300元。
其中正礼240元,拜礼60元(见面礼)。
那时,年轻姑娘选择对象:当兵的和干临时工(也叫付业工)的最吃香。
嫁给家庭的经济条件要好,必须要具备“三转一翁翁”。
三转:缝纫机、手表、自行车。
一翁翁:一架收音机。
那时,人们的思想还很封建,没有完全解放。
男女之间授受不亲。
那时候,自由恋爱的不多,大多由男方父母托媒人介绍对象。
男女之间互不相识,经过订婚后两人仅只见过一面。每逢过春节双方各走动一次,两人才有机会见上一面。
相互之间交流很少,在众人面前也不好意思在一起。
即使二人领了结婚证,在未举行婚礼之前也不能同居住在一起。以免别人说闲话。
即使新婚后回娘家时,俩人一前一后还得保持一段距离。避免村里人说三道四。
他们的爱情是在婚后才慢慢建立起来的。
换句话说也就是先结婚后恋爱。
女方的陪嫁也就更简单了,一副钢筋做的脸盆架子,两个小端箱,一面镜子。
经济状况好的家庭陪上两床新被褥。
这就是姑娘出嫁时娘家的陪嫁。
接新媳妇时,男方在村子里提前叫上一帮相好的伙伴,一人骑一辆自行车去媳妇娘家接新娘和送嫁的。
新郎不能用自行车带新娘,由主持婚礼的司仪带回男方家。
也有套上牛拉车接新娘的。
结婚吃酒席时,乡党们的贺礼也是送上一付画,主要的亲戚送上几尺布以表庆贺。
那时候,一个小家庭就这样简单地组成了。
虽说彩礼只有三百元,对当时的一般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巨大开资呢!
-----
网友解答:
-----
六十年代初期农村的陪嫁是这样的:
青洋伞,玻璃把;冇的球鞋我不嫁!(冇的,湘方言,没有。)
意思是陪嫁的奢侈品是布伞和运动鞋!那么,那时人们平时用什么伞呢?一种油纸伞,手工制成,骨架和柄都是竹制成的,伞面由多层皮纸加桐油制成,比较重,虽是纸做的,但比较结实。穿什么呢?布鞋。与市面上常见的布鞋最大的不同在鞋底,那时的鞋底是由妇女用一层一层的破布片重叠,然后用苎麻线一针一针、密密麻麻纳成,一般不能在水里走,花时很多,一般一年一人最多一双!劳动时穿草鞋!草鞋由梧桐树皮作经,由笋壳或稻草为纬编织而成,有时也加烂布带。不结实,不好穿,只有一个鞋底,上面由绳子绑缚。故运动鞋、布伞是作陪嫁、彩礼之用。
但奢侈品慢慢提高要求。到了七十年代中期,变成了“两机两转”。两机指收音机和缝纫机,两转指手表、单车!其中单车最为奢侈!几乎在农村中不能实现!本人1984年参加工作,当时工资为34.5元,被称为“咪发耍”!好羡慕别人有七十多元一月!最高理想就是想拥有一辆单车!第一期期末,本人被分配到另一所学校去监考,可两校相差五十多里!没办法,向自己班上一名学生的家长借一辆单车,他家是富户,有两辆单车!他借了一辆旧车给我,千叮咛万嘱咐,我则几乎感激涕零!几年后,我才托我在供销社工作的表嫂帮我买了一辆单车!单车难买,开始不但贵,一般人没有这么多钱!更主要的是缺货,开始还必须分配指标!农民甚至一般的小头目不可能有指标!那时有粮票、布票、烟票、酒票、豆腐票(或大豆供应指标),有些东西只有体制内的人才有!农民手中没票!当然,八十年代就逐渐不要票了,后来将所有的票都取消了。时代像一艘永不停步的巨轮,滚滚向前。也许年轻人不会相信那时是这样的彩礼,这样的陪嫁。可这一切真真实实……
教书38年后回乡,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回答供参考。
-----
网友解答:
-----
六、七十年代农村彩礼`陪嫁的怎能与现在相比呢!那时物资匮乏收入低,只要男女双方同意,彩礼也没有现在这样昂贵。那时的彩礼,男方送给女方的就是几件衣服,和小许的礼金。
而女方陪嫁的,普通的便桶和口袋(大麻布袋)、板箱、各种桶类、衣柜、床头柜等。到后来生活条件有所好转,男方的彩礼有所提高,女方的嫁妆也有所变化。女方家庭经济好的,有陪嫁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等现代产品。与现在所比,好如天壤之别。
-----
网友解答:
-----
六七十年代农村的彩礼、陪嫁是怎样的?
我来说说
我大姐今年69岁,她是1977年22出嫁的。
一:媒人牵线
那时农村人婚嫁,还是讲出生“成份”的;(贫雇农、下中农、富农、地主)成年人男婚女嫁,基本上都是亲戚或媒人介绍(父母听媒约之言),后安排父辈带“新人”见个面,无多大缺陷基本上定了;双方交流交流几次,就选定良辰吉日“定婚”;定婚礼之前男方邀请女方“长辈”“看家”,也就是熟悉一下家庭环境和门户;在家摆一二桌酒宴就算“有脸面”了。
二:定婚
“定婚日”就是男方给女,扯几件布料、买双鞋什么的……也花不到几十元,双方舅舅家和长辈入席,就算定婚了。(定婚不代表正婚,中间如发现不对劲,可以托媒人解取婚约;定婚只是一种婚礼约定,不受婚姻法保护)。
三:送婚日(送日子)
结婚前一个月,双方父母选定吉日,有男女方媒人按乡风规矩筹备礼品(备用酒席的用品、喜糖、喜烟、喜酒),也就是通知双方父母家庭亲戚朋友,准备送婚礼金了;那个年代结婚,有送现金的,一、二元正常很,一个脸盆,两个水瓶属高礼了……
四:良辰吉日结婚典礼
a:男方彩礼,那时没有彩礼之说,但是女方要求的新婚衣服、酒水单要筹备的,如多少斤肉、多少斤酒、糖、烟等等必须要提前一天送到女方家。
b:中途有关礼节约定
嫁女方,先办酒水礼;等男方来接新娘,女方安排“三代人”送亲,长辈就象现在的婚礼上,女方的父亲,在婚礼上亲手女儿交给女婿仪式。
c:嫁妆
那个年代没有“压箱底的硬货”,在“成份论的年代”,你家有私货(黄金戒指)也不能明目张胆显摆,但是“玉镯”还是可以赔嫁的。
我大姐的嫁妆,三代人的衣鞋帽、大中小“三圆”(脸盒、脚盆、子孙桶(马桶)),床上用品二套(棉被、枕头),牙膏牙刷日用品,以及四季“人工手纳单、棉鞋”几十双等……那时家里确实穷啊,可是父亲是“老夫子”文化人(地主成份),母亲也是大户人家岀生的;“压箱底”就是10元钱,讨个吉祥如意、新婚美满幸福!
那年我11岁,记忆犹新;这就是七十年代的“婚礼”操办之事的过程。
-----
网友解答:
-----
我大哥孙益琴是1978年农历10月初六结婚的,那年我16虚岁了,也不算小了,至今还清楚的记得大哥结婚时细节。
1970年,曾担任过十年大队会计的我父亲,遭人迫害,被大队民兵抓走了,后来被判了三年徒刑。
在此之前的1968年,我们孙家村发生了第二次火灾,全村房屋全部被烧毁了,父亲带着全家搬到三里远的邻村一个茅草棚中住了一年多。
母亲强烈要求搬回村里住,父亲只好在一个叫前山坞口的地方建了一间简陋的小木屋,一家7口(那时小妹尚末出生)暂时栖身于这间小木屋中。
父亲被抓走后,家中失去了顶梁柱,母亲带着6个孩子(1970年农历9月小妹出生)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根本无力考虑建房的事。
1974年冬,父亲刑满释放回家了,这时大哥已22岁了,到了婚娶年纪,当务之急就是先准备木料造房子。
1975年冬,父亲带着两个哥哥拆掉了那间小木屋,在原址上扩建了一幢木质结构的房子。当时房子的四周是用茅草挟起来当挡风墙的,里面的房间是用木板随便搭起来的。
1976年冬至1977年正月,父亲拆掉了房子四周的茅草,开始挖土,请专业师傅打了土坯墙。
1977年冬,父亲又请木匠师傅给已打好了外墙的房子进行室内装修,并顺便给已25岁的大哥添置了一张新床和新桌子,作为他结婚的新家具。
房子打了土墙并装修好了,接下来就是大哥的婚事了。
1978年冬,大哥与一个同样是家庭成份不好的姑娘订下了婚事。
那年代穷,按照风俗踏家地时,并没有现在七大姑八大姨全陪女方去男方家这么排场,就只大嫂和他父亲俩个人来我家看了看家境。当然那年代踏家地也不象现在一样,男方这头要办酒席招待女方亲属,而且也办不起。我父亲就是通过县城的亲戚搞到了两斤肉票,买了2斤猪肉,招待初次上门的大嫂父女,再就是给了大嫂和她父亲每人一个十元钱的红包。
踏完家地,接下来就是和大嫂一起进城去给她扯布做新衣服,和置办一些她需要的东西。
可这就得要花钱了,好在父亲担任大队会计期间,人缘还不错,居然有朋友这个借他20元,那个或30元或50元,帮他度过了难关,使婚事顺利地定了下来。
1978年冬,大哥的婚事被提上了日程,婚期定在农历十月初六。好在这年,我和弟妹们都挣工分了,我家劳力多,工分多,年终会有进款的。
我清楚的记得,当年父亲以大哥的名义向生产队借钱时,借条是这样写的:孙家生产队社员孙益琴,这两年家庭劳力逐渐增多,既使今年分值比去年少,我户仍有进款的希望。因我最近要办婚事,特向生产队借款300元……。
大嫂下面有4个弟弟,她家生活比我家困难得多了,她即将嫁到我家来,我家这头不能没有一点表示。记得父亲记的大哥结婚费用的账目中,有这一项:照顾女方家庭困难150元……。
那年代既使再穷,女方父母都得请桶匠师傅给女儿做一套木质的尿桶、脚盆、浴盆,还会请木匠打一个木箱子作为陪嫁。但大嫂家没有这些东西,一来她家那个村子缺乏木头,二来她家也置办不起。
那时候的婚俗,结婚的前两天,男方家请人挑着鱼肉烟酒等去给女方家办酒席用,返回时再担回女方的陪嫁,这天名曰:担桶。
父亲是个要面子的人,他不想等到担桶那天,挑鱼肉去女方家的人,两手空空返回,给人家看笑话。
于是,父亲早早的请了桶匠、木桶在我家里给大嫂打了一套陪嫁的嫁妆。我大哥翻山越岭徒步30多里,将我家置办的嫁妆挑去送给大嫂家作陪嫁用。
担桶那天,送鱼肉去的亲戚,担回大嫂家的陪嫁,我家给她置办的那套嫁妆,她家居然连油漆都没上。那个箱子的里面甚至连箱纸都没糊,更别谈什么红漆和箱钉包装了。大嫂是她父母唯一的女儿,其实她父母是疼她爱她的,这一切皆因太贫穷。
我家那时家庭生活虽然还困难,但大哥结婚这样的大喜事,爱面子的父亲还是杀了两头猪,办了整整12桌酒席。当然,到最后,欠下了近1000元的债务,好在我家人多,工分挣的多,两年后,很快就还清了所有的债务。
-----
网友解答:
-----
六、七十年代农村的彩礼就是经济条件可以的男方给女方买点衣服,那时叫“五子衣”,就是五身衣服,有单有棉,有长有短,有薄有厚,保证结婚后四季有衣穿;如果男方经济条件差点买一两身也行,另外买点糖果之类,那时叫“茶食”。陪嫁是女家给女儿的嫁装有被子、洗漱用品;木头制的箱子、柜子、衣橱、桌凳等,条件好点陪八件,差点陪五件、四件。
-----
网友解答:
-----
先说说六十年代吧,那时农村很穷,不要说彩礼多少,就是连肚子都吃不饱。那年村上来了要饭的,看上去也最多三十多岁,一个女的带着一个十四五岁女孩。村上有一户人家看她们母女俩可怜,就给她俩一人盛了一碗黄花草的饭。
母女俩吃饱了以后很是感激,想必这一家肯定是个大善人,便有意想把女儿留下来。
于是,母亲就问这户人家的女主人,说只要不让她女儿饿肚子,就愿意把女儿留下来,不要一分钱。这户人家的女主人一想,能够留下来也好,一个孩也养二个三个也养,虽说多一张口多一份负担,不过等将来长大了还可以许配给儿子当媳妇。就这样二碗黄花草饭,捡了个大便宜。后来才知道,儿媳妇是安徽人,家乡发大水,饥饿逃荒要饭流落到我们村里来的。现在这个女人都还健在,七十六身体很健康,一说起当年的事,她就会说:一碗黄花草饭换一个老婆。
也许有的人还不知道红花草是什么?红花草,就是紫云英,那时是生产队播种起来喂猪的,农民粮食不够吃,就用红花草来混饭吃。
七十年代那我就要说说我自己,我家成份不好,父亲曾当过伪保长,省吃节用买了几十亩良田,划成份的时候被划成富农,家里的良心和财产全部充公,一夜之间家里一贫如洗,父亲还天天游行挨批挨斗。在当时这样的背景下,成份不好不但当兵不要,就连娶老婆都比较难。别人十八九岁就结婚了,我到了二十四还没有找到对象,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同样富农成份人家的闺女结婚了。
那时,我们男女说媒都是不认识的,不过也要过相亲这一关。那时来相亲不是闺女,而是闺女的爹,我的老丈人。俩个富农凑到一块有说不完的辛酸泪,同病相怜。俩个亲家自己说好的,八字钿8块钱,彩礼8块钱,8块钱酒水,三套衣服(春一套、夏一套、冬天一套棉袄),其他什么也没说,总共是花了三八二十四块钱。
结婚那天,由村小学的老师带队,举着红旗、敲锣打鼓地去迎接新娘。对方送新娘子是也是学生和老师,举着红旗敲锣打鼓。交接新娘子的时候,我给老师2包大红鹰香烟,两斤水果糖。
新娘的嫁妆是我们男方派人去抬的,我老丈人给我媳妇置办了一双木箱、一双箱柜、一个梳妆台,一个放脸盘挂毛巾的架子,一张小方桌,二床被子,还有脸盆、热水瓶、毛巾、尼龙袜子等小件都是她娘家亲戚朋友送的。那时姑娘出嫁不时兴包红包,都是送礼物,不像现在都几千几万的随礼。
有人说,七十年代结婚三大件是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在我们这这三大件,应该是八十年代了。六七十年代结婚也不叫彩礼,那时我们这里叫“聘礼”也只有8块钱,嫁妆也是非常简单。不像现在开口就是天价彩礼,房子、车子,那时的女子可没有现在的值钱。
-----
网友解答:
-----
六、七十年代刚好是破四旧、立四新的时期,那时我们村和隔壁村的青年都热衷看电影,十里八乡不管天睛下雨(天睛在露天晒场放映,下雨天在大礼堂放映)全部男女青年都会蜂涌而至走向电影场地谈恋爱,只要你情我愿然后回家跟父母一提,当父母的马上会托媒人上门提亲。
说到农村财礼在六十年代也只是应景而已,有的五十、六十,最多八十是天价了,另外带女方去供销社买上四套衣服,再配上一把花洋伞就行了。
至于陪嫁一般也就一床盖被一床垫被而已,还有两只红色杉木箱装着自己的衣服鞋袜,再带上一付利市桶(浴盆、脚盆.马桶),这就是比较典型的农村嫁娶了。
不过在七十年代后期生活条件好了以后,财礼有一百.一百六.二百也有的了,陪嫁也多了起来,有脸盆架.五斗柜、大衣柜等等。
-----
网友解答:
-----
我记父辈们说,那时只是给女方把上几尺布做身衣服,给一升或二升玉米或其他粮。有条件好点的还陪嫁箱子,柜子,桌子被子,碗筷等,我们家就有,现在朽了也没放在屋里!
-----
网友解答:
-----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男女双方当然都希望彩礼、嫁妆置办得体面一点,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在我的朦胧印象中,我们老家对六、七十年代的彩礼、陪嫁并没有那么多的苛求,随大众不被人笑话就可以了。
六七十年代,我们老家结婚是不允许搞大操大办的,要“节俭办婚事”。男女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后,由双方家庭商量,挑选一个黄道吉日。双方家庭象征性地买点糖果和置办简单的生活用品等。
那个年代,我们这里种植有少量的棉花,白天参加生产队劳动,晚上坐在灯下纺纱织布,一年一年积聚起来,到时可派男婚女嫁之大事。
做嫁妆的被褥要双数,少则是四床,多则八床,也有人准备十床的,可供新人一辈子铺盖着的。
到七十年代末,人民生活逐渐好转,刺激了消费欲望,结婚时彩礼、嫁妆就要购齐手表、 自行车、缝纫机 另加收音机,合成“三转一响” 。人们也形象地称其为“蹬蹬、转转、听听、看看”。手表一般还要上海牌,缝纫机要蜜蜂牌、飞人牌,自行车飞鸽牌、永久牌的,这才叫上档次。
想想那个年代,儿女结婚既省钱,又省事。看看现在,孩子结个婚,双方父母既累心、又损财。办完一场婚事,足以让人脱层皮。
------------------
推荐阅读:
你觉得是妈妈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待在四线城市好,还是夫妻一起去大城市过没钱的日子好?为什么?
下一篇: 担任过国家副总理的开国将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