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13万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13万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
网友解答:
-----
1641年,大明集结13万大军,下定决心要与大清在辽西走廊决战。
可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洪承畴的13万大军迅速灰飞烟灭了。
洪承畴善于用兵,他所率部队更是精兵强将,为何在此战中表现如此糟糕呢?
决战临近:决战未开,大明已失战略主动
自从宁远之战、宁锦之战连续吃亏后,皇太极认识到实力差距,难以骤胜,遂暂停直接对明军精锐进行大举进攻,转取“伐大木”策划:攻击蒙古、朝鲜,切断大明左膀右臂,后又迂回入关,深入大明腹地,削弱大明战争潜力。
到1641年时,后金已征服了朝鲜、蒙古,又向北控制了黑龙江流域,既解除了后顾之忧,又使其人口、版图、兵员大幅增长。
另一方面,在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和大清迂回入关的双重打击下,大明这根“大木”的根基进一步动摇了。
形势变化,皇太极君臣遂决心:实施决战!
事实证明:皇太极发起决战的时机,对胜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明虽然仍然远大于满清,但此时,大明拼尽全力,也只能组织起10余万大军,其兵力与清军相当,而且,由于饷粮紧张,大明耗不起,只有尽快决战,其无论战略上没有太多选择空间。
此战,从一开始,皇太极就战局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围困锦州:皇太极牢牢把握战略主动
大明没有主动权,但皇太极如果操作不当,也未必能把握主动权。
当时,皇太极身边群臣主要有三种主张:1、绕过山海关,直接干京城!2、绕过宁远、锦州,“直抵关门”,直取山海关;3、逼近宁远、锦州,迫使他们没办法种地,自然不能坚持。
皇太极如果采取任何一条,恐怕就拿不住主动权了。
攻宁远孤城都攻不下,皇太极去直接打北京或者山海关,无疑自找没趣;而大明虽然弱了,但也不是什么小邦,你想小打小闹把人家挤出去那也是做梦。
皇太极选定了:锦州。,
锦州在辽西走廊东北部,锦州往西南,松山、杏山、塔山,每城间隔20里,再西南40里,才是另一重镇宁远。
明军救援锦州,以宁远为基地,距锦州百里,路途遥远,补给线较长,利于清军骚扰、截击。
皇太极在距离锦州90里的义州驻兵,以为后勤基地。
随后,皇太极发兵攻打锦州。
如此,清军“先处战地”,无论是打,是拖,都有底气,已把握了主动。
无奈的明军将帅
锦州被围,蓟辽总督洪承畴该应战了!
洪承畴不是草包。
他认识到:明军兵力并无绝对优势。而且,明军不善野战。
所以,他认为,明军应该“且战且守”,大军带着粮食、物资,从宁远到塔山,再到杏山、松山,步步为营,稳步推进。
被困锦州的祖大寿也颇有大局观,他派人来告:锦州城池坚固,我们扛得住,您可以稳扎稳打,不必浪战!
无论是援军还是守城军,都清醒认识到应取稳扎稳打之策,大明不是没有将帅之才。
可是···朝廷不干了!
李自成、张献忠闹得欢,这个情况下,集结十余万大军战辽西,朝廷已经够有魄力了!再拖?没钱啦!
洪承畴只能急进。
失败的中央突破
对于急进之法,陈新甲提出的方法是:分兵四路,夹击围城敌军,迅速解围。
洪承畴吸收萨尔浒之战的教训,决心集中兵力,并敌一向,中央突破。
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将辎重部署于宁远、杏山、笔架山等处,自率吴三桂等步、骑十万人,分为两个梯队(洪自率7万居前),进至松山。
多尔衮指挥部队奋力迎战,不能取胜。
此时,锦州守军在祖大寿指挥下发起反击,收复了外城。
形势朝着有利于明军的方向发展。
此时,有人建议:趁皇太极援军未至,出奇兵,迅速击破当面之敌,洪承畴未采纳。
如此,在皇太极抵达前,明军虽占据优势,却始终不能破围,改变战局。
当皇太极抵达后,战局再次逆转。
形势瞬间逆转
皇太极得知明军大军前来,立刻“传集各路兵马,星集京师”,并将十五岁以上的满、蒙壮丁全部从军,奔赴锦州。
主力对主力的决战,就此开始!
皇太极抵达前线,立刻观察形势,他发现了明军的问题:“大队集前,后队颇弱”。明军精锐十分靠前,后方薄弱。
皇太极做出部署:主力部署于松山、杏山之间,切断松山与后方联系。
洪承畴又不是木头,当然不会就范,立刻组织对清军的猛攻。
明军,仓促反击;清军,立足未稳。
野战对野战,明军没有优势,激战一日,胜负难分。
皇太极一面阻止抵抗,一面袭破了明军屯粮的笔架山。
此时,战场上,双方未分胜负;但是,形势上,只携带数日粮食的明军已经陷入了清军包围。
崩溃
洪承畴担心步、骑兵被敌人分割,虽将乳峰山步兵退回松山,十万大军收拢,拼死一战。
次日,再战一日,仍未分胜负。
攻势受阻,粮草被断,明军气势大挫。
洪承畴与众将商议后,决心突围,回到宁远就食,再图后举。
撤退,是最复杂、危险的动作,必须妥善部署,统一行动,否则,满盘崩溃。
明军崩溃了。
原计划次日一起突围,但是,当晚,王朴擅自先逃,吴三桂等总兵见状,也争先撤退···
明军撤退混乱,步骑兵互相践踏,损失惨重。
皇太极已预料明军当夜可能撤退,已周密部署,封锁通道,坚决堵击。
见明军分散突围,皇太极做出调整:各部见明军逃遁,明军逃遁多少人,我们就以多少人去追,争取多歼灭敌人!
如此,明军的突围,变成了一场大溃败!
皇太极预料明军退到杏山后,仍会后撤,遂派军再迂回设伏。
···又一场大崩溃!
一番奔逃,明军被歼者达53000余人!
其实,突围当晚,明军曹变蛟曾攻入皇太极大营。
当时,清军主力已排除追击明军,力量单薄,因此,一时“军中大惊”。
只是···曹变蛟后援不继,只得退出。
可见:
明军如果保持统一、有效指挥,未必没有机会成功突围,甚至可能有意外收获。
只是···军心已散,一败涂地。
全歼
大量歼灭明军后,清军开始收尾。
清军挖壕筑墙,把仍在松山的洪承畴所部也围了起来,如围锦州一样。
大明令洪承畴死守待援。
只是···此时的大明,哪里还有什么援军可以派来的?
次年二月十八日夜,松山沦陷,洪承畴被俘。
三月十日,坚守了近两年的祖大寿出降,锦州沦陷。
随后,清军在红衣大炮的帮助下,轻松攻取了杏山、塔山,基本控制了辽西走廊。
松锦决战结束。
此次决战,大明王朝仅存的战略力量被歼。
不久,当李自成从西安出发时,精兵强将悉数折于松山的明军无法抵抗。
大明亡了。
松锦决战,是皇太极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
无论是围城打援,还是迂回断敌,或是分兵追击,他都牢牢把握了战场节奏。
大明救不了锦州,不算意外。
但是,大明重兵集团,短短时间灰飞烟灭,则是人祸了。
首先是国力受损。
由于国力受损,大明此战兵力并无优势,而且,无法采取其最擅长的步步为营之法推进。
以不占优势的兵力,用不擅长的方式展开决战,明军未战即已处被动。
其次是主帅人选不当
。
洪承畴确实是一位不错的统帅。无论是前期镇压农民军,还是投清后,他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军事、政治才能。
但是,此战前,洪承畴多与农民军交战,与八旗交战经验不足。
此战中,明军在已经决定急战解围的情况下,依然高度集中,以防清军分割、迂回。
这种战法,对付农民军效果不错。
但是,面对作战经验丰富、机动力极强的清军,则“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被兵力相当的清军切断后路。
其实,当时的辽东明军,在袁崇焕等人的经营下,已经具备了相当不错的野战部队,完全可以更加主动。
只是···谁让袁崇焕们已经被崇祯爷自己解决了呢?
洪承畴对辽东军不太熟悉,辽东军将对洪承畴也不太信任,最后,突围时,众将不听号令,各自突围,引发了总崩溃!
国力已衰,将帅无人,大明的国运,到头了。
-----
网友解答:
-----
松锦之战直接导致后来的甲申国变,明朝灭亡,而这一战,明军唯一的机动部队基本报销,那么,这一战,明军是如何输掉的呢?
指挥这一战的是蓟辽总督洪承畴,首先,在松锦之战爆发之初,洪承畴制定的作战指导方针并不是“以守为战”,而是且战且守即“守而兼战”的方针,崇祯十三年(1640)四月,当崇祯得知清兵在义州筑城屯田、图谋锦州的消息,命令辽东督抚镇臣:“密等方略,自行回奏”时,洪承畴密陈方略即明确指出:“
今日筹辽非徒言守,必守而兼战,然后可以成其守;而战又非浪战,必正而出之奇,然后可以成其战。
”
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他的作战方针既不是一味死守的消极防御,也不是一味激战的冒险进攻,而是“守而兼战”,一边防守,一边进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当时,兵部将他的这个方针概括为“战守双筹,内外兼顾”,应该说是准确的。
洪承畴的这个作战指导方针,是充分吸取以往明清交战的经验教训,根据敌我双方的各种因素而制定的。萨尔浒之战,杨镐对后金军队的作战能力估计不足,不听杜松、刘綎“敌未可轻”的劝告,轻举妄动,四路进兵,结果导致全军覆没。
后来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的战守无资、形势险峻的情况下,采取以守为主、相机进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作战指导方针,都曾有效地遏制了清兵的攻势,只是由于朝廷的腐败,党争的阻挠破坏,才没有坚持下去。
皇太极在征服朝鲜后,掠夺了大批人口、牲畜和金银财物,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力量,于是开始准备夺取辽西地区,以确保其辽东的统治,并为入中原打开通道。皇太极鉴于满族骑兵擅长野战、不善攻城,过去强攻宁、锦两场的失败教训,于是在义州筑城屯垦,对锦州采取围而不攻、长期围困的“持久之策”,力图迫使明军“耕种自废,难以图存”,撤锦州之守而回宁远,再撤宁远之守而回山海关。
为了解锦州之围,明廷把所有能够调动的约莫14万左右的军队,由洪承畴指挥援辽。洪承畴的作战指导方针,即前文所言那样,稳扎稳打,挡住清兵咄咄逼人的攻势,逐步扭转明军的被动态势。
清军先是连续攻破锦州城东五里台、城北晾马台等几个明军哨所,又攻克锦州城西九台与小凌河西岸等11个明军哨所,加紧对锦州的围困。七月,洪承畴为解锦州之围,率东协总兵曹变蛟、援剿总兵左光先、山海关总兵马科,与吴三桂、刘肇基合击清兵于杏山城北的黄土台,获胜后进至松山,再次击败清兵。
此次进兵“凡三战,松山、杏山皆捷”。清兵的大部队于是退屯义州,不再出战。洪承畴乘机亲至杏山,督令明军将士将由天津海运至老西各仓的米豆抢运到塔山、杏山、松山和锦州。
到九月初六日,运至锦州的粮饷已足可支持到次年三月,松山的粮饷可支持到次年二月,杏山、塔山的粮饷也“所积颇多”。此后,考虑严冬将临,前方战事较少,洪承畴才命马科、吴三桂、刘肇基率所统兵马入关休整,以利来年再战;同时令吴三桂、刘肇基率所统之兵往来松、杏之间,佯示进兵。
皇太极对围攻锦州的失败大为恼火,撤换了围锦州的统帅多尔衮,将其由亲王降级至郡王,派济尔哈朗代替,济尔哈朗按照张存仁的建议,在明军炮火的射程外扎营,将锦州严密包围起来,并策反城里的两营蒙古军,夺占锦州外城。
洪承畴见锦州危急,于四月下旬率大同总兵王朴、宣府总兵杨国柱、中协总兵白广恩、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及马科、曹变蛟、吴三桂齐集宁远,而后向松山进兵,在东西石门与清兵展开一场激战。祖大寿听到炮声,知道援军已到,也率兵出城,对清兵形成夹击之势,此战使得清兵向北退却。明军获胜后遂在松山西北立营,到了六月,济尔哈朗向明军再次发动进攻,却被明军反而夺取了乳峰山顶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的清兵营地,击毙清将梅勒章京翁阿岱等人。
战争到了这里,实际上只要明军坚持下去,大概清军在无法实现战略意图,且国力有限的情况下,自然会退兵,明军有极大可能赢得锦州保卫战的胜利。
然而,这个时候,暂时陷入低谷的西北农民起义军又重新活跃起来,当月,张献忠、罗汝才卷土重来,攻占湖广的谷城和房县,于七月间击败来镇压的官军,崇祯为此直接斩了主持抚局的总理军务熊文灿,派杨嗣昌接手。
而张献忠西入四川,以走致敌,再于崇祯十四年正月率部东下,进入湖广,于二月间攻克襄阳,诛杀襄王,迫使杨嗣昌自杀而亡。然后率部转攻河南,李自成也与崇祯十三年6、7月间进入河南。
面对这种形势,兵部尚书陈新甲坐立不安,他深知崇祯一向急于求成,又性多猜疑,臣僚有功即予旌赏,稍微有失误便严加惩处。如果辽西的战事不能尽快结束,明军无法腾出手来,集中全力镇压农民起义,起义的烈火越烧越旺,自己作为兵部尚书便难辞其咎,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五月间,当崇祯找询锦州解围之策时,他提出分兵四道进攻夹击的方案,希望能速战速决。洪承畴坚决表示反对,崇祯本来也支持洪承畴,但是,陈新甲仍坚持己见,而七月时,清兵因粮饷不足,扬言入攻三协以虚张声势。京师的明朝君臣最怕清兵从三协趁虚而入,威胁北京,于是陈新甲又以此为借口,写信威胁洪承畴,大意就是,你打仗打了一年多,耗费的钱粮有十多万而锦州之围也没有解除,这时候清军犯三协,你到底是要去堵住清军犯三协,还是继续辽西解锦州之围?反正无论选择哪种结果,你又有什么脸面对满朝文武,面对圣上?
与此同时。陈新甲还向崇祯反复密陈速战速决与守而兼战的利弊,并推荐前绥德知县马绍愉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出关赞画军务。崇祯遂密敕洪承畴刻期进兵,兵部还拨给步骑兵13万,超过原议10万之数,洪承畴只得将军饷留在宁远、杏山与塔山西北的笔架山,自率6万大军先行,余军继后,至松山集结,这就埋下了日后惨败的祸根。
明军主力挺近松山,此时清军统帅为多尔衮,双方连续几日作战,互有胜负,但战事焦灼,一时半会分不出胜负,于是多尔衮向沈阳要求,改变原先以半数兵力出战,半数兵力在家休整的做法,全军出战。
皇太极急得“忧愤呕血”,只得按其要求,倾国出动,使得参战总兵力在总数上超过了明军,并代病亲往松山督战。皇太极一到松山,就抓住明军缺粮而又不擅野战的致命弱点,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将主力推进到塔山、杏山之间,不仅夺去明军留在笔架山的粮草,还下令掘壕设障,切断明军与后方的一切联系和粮饷供应。
明军因为缺粮,洪承畴打算拼死一战,然而诸将主张回宁远,军心顿时涣散,洪承畴只好令曹变蛟、王廷臣两镇兵马坚守松山,其余六总兵分左右两路突围。此前吃过败仗的王朴,率先逃跑,吴三桂、唐通、马科、白广思、李辅明也率兵沿海而逃,结果遭到清兵截杀,伤亡惨重。
松山主力也决定要突围,然而三分之二兵力决围冲阵,后又遭到清兵阻击,移屯海岸又尽没于潮水,仅剩下200余人脱险生还,眼看突围无望,洪承畴派人东走小凌河,绕道漠南蒙古,向朝廷求援兵。
松山上的1万多守军苦苦坚持了八个月,始终不见援军到来,于是,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副将夏成德叛变降清,引清兵入城,辽东巡抚丘民仰与总兵曹变蛟、王廷臣等被杀,洪承畴被押解沈阳后降清,四月,清兵又攻破塔山,迫降杏山,历时两年的松锦战役宣告结束。
-----
网友解答:
-----
我曾经记得兵圣孙武早就说过的一句话: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但是不听上级话尤其是不按皇帝的意思办事,真正做起来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先放下洪承畴指挥的以明军惨败而告终的松锦大战不说,我们看看历史上两个典型的案例。一个是岳飞元帅带领的岳家军,在朱仙镇准备一鼓作气收复河山,结果宋高宗赵构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撤军,至此北伐功亏一篑。二是洪承畴手下大将孙传庭,一会儿镇压起义军,一会儿北上拱卫京师,搞得焦头烂额。他在潼关收拾人马,准备防止李自成长驱而入。但崇祯皇帝认为孙传庭怠战,坚持命令出兵。孙传庭无奈之下出兵,最终战死。这样,大明朝唯一的家底都没了,然后就有了“传庭死,大明亡”的说法。
其实,洪承畴也是与上述这两位有同样的经历。洪承畴是很能打仗的,他在与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的战斗中,胜率是十分高的。我还记得在读历史小说《李自成》时,对潼关大战的描述:崇祯十二年(1639年)十月,李自成所率的起义军在陕西,被洪承畴令总兵马科、左光先领兵截击。李自成回师转东,洪承畴又令曹变蛟于潼关设伏邀击,李自成大败,仅余18骑走入陕南商洛山中,仅此一战就可以看出洪承畴的指挥才能。
然而,还是那句老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外行指挥内行,歪打正着的几率是十分渺小的。崇祯十一年(1638年)九月,清军两路南下,京师戒严。两面受敌的明朝不得不从西线把主帅洪承畴调来率军入卫。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为挽救辽东危局,明廷遣洪承畴率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等所谓八总兵兵马,领精锐十三万、马四万来援,集结宁远,与清兵会战。三月,皇太极发大兵采取长期围困锦州的方针,势在必克。洪承畴主张徐徐逼近锦州,步步立营,且战且守,勿轻浪战。如果,按照洪承畴的战略思想,这场战争的结果可能就会发生反转。但这时,上面的压力来了,外行的崇祯皇帝希望速战速决,兵部尚书陈新甲也来促战,同时辽东监军张若麒也以监军身份不断干预指挥,原本洪承畴作为蓟辽总督和明军主帅,应有节制全部兵马的大权,但此时,已经不能完全掌控全局,直接导致明军在阵前出现重大失误。在皇太极把明军粮道断了之后,反而激起了明军的士气,洪承畴抓住时机准备与清军决一死战,但是不同的声音又出来了,各部总兵主张撤退。最后大家商定好时间决定分批撤回宁远,大同总兵王朴却因贪生怕死,率部先行出逃。结果使得原本精神就高度紧张的明军将士一溃千里“各帅争驰,马步自相蹂践”。这样看来,松锦大战大败,是明军自己打败了自己。人们常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但是,就算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将军,碰到一个瞎指挥的皇帝,结果也不会好到那里去。
-----
网友解答:
-----
主要是因为明军的后路和粮道被清军抄了。
松锦之战的起因是清军围攻锦州。崇祯皇帝听说锦州城岌岌可危,为了确保关宁锦防线的整体性,以及锦州失守后,可以导致的整个关外防线大崩盘。就派遣了蓟辽总督洪承畴率五万精锐北上救援。
崇祯十四年(1641年)三月,洪承畴率部从北京出发前往锦州。
五月,洪承畴抵达宁远。此时,明军离锦州城不到百里。
洪承畴对前线情况做了初步了解后认为,此时还不是决战的最佳时机。他不敢冒进,便在宁远向朝廷表奏,希望暂缓救援锦州。
然而
兵部尚书陈新甲
以兵多饷艰为由,主张速战速决,催促洪承畴进军,崇祯皇帝一开始赞同洪承畴的想法,但在陈新甲的反复洗脑下,又临时改变了主意。遂发诏,令洪承畴进军。
无奈之下,洪承畴只得指挥部队北上,寻找清军决战。
可是由于清军早已有准备,明军第一战就中了埋伏——在松山城北部的山岗中,被满洲镶蓝旗斩杀、俘虏了约四千多人。
在松山吃了大亏后,洪承畴发现清军这次来者不善。
目的肯定不单是为了拿下锦州,而是希望利用围点打援战术,一举歼灭关宁锦防线内的所有明军
。所以洪承畴立即调整战略,不再冒进,而是持重缓行。
不久后,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宣化总兵杨国柱等人率精锐陆续到齐,此时云集在宁远的明军兵力总计13万,马4万。
兵马集聚后,催促进军的诏令又来了。理由跟先前的一样,也是兵多饷艰,十几万大军消耗的给养压得朝廷喘不过气来。
为了催促洪承畴赶快出兵,崇祯皇帝还特意派兵部职方郎中张若麒前去督战。
洪承畴不敢违抗圣意,于是便只得把驻扎在宁远城的全部主力开赴前线,同清军决战。
七月,明军主力抵达松山西北山岗和清军发生激战。此战清朝死伤惨重,几乎要被明军打崩溃。(此战证明只要指挥得当,粮饷充足,明军一样敢跟八旗兵打野战,而且还能打得好)
清军那边,皇太极听说明军兵峰正盛,担心前线生变,就决定亲征。当时,诸王、贝勒和大臣觉得当前形势太过危险,劝皇太极不要鲁莽冲动,然而皇太极对清军战斗力自信十足。他对诸将说:只要我去,打败明军如同摧枯拉朽一般。
但恐彼闻朕至,潜师遁耳。若不去,朕破之如摧枯拉朽也。——《清史稿·本纪第三·太宗二》
八月,皇太极抵达前线。当他看到洪承畴在松山以北,乳峰山以西的两山间列七营,环以长壕,并派骑兵分屯于松山东、西、北三方,以松山为基地步步紧逼后,对旁人感叹说:“人们都说洪承畴善于用兵,看来果然是这样的,我们不能大意啊”。
不过,皇太极毕竟是名将,他在仔细研究明军防线后发现:
洪承畴把重兵全部集结在了第一线,明军的后方空虚,可以包抄
。
想到就做。很快,皇太极便命令多尔衮包抄至明军主力后面,在女儿河至渤海边,挖了三道大壕沟。
清军挖的这种壕沟,深八尺(2.5米),宽一仗二尺(将近四米),人马都不能过。人要是掉下去,就爬不上来了。
洪承畴听说清军挖沟,而且清军还沿壕沟扎营列阵,遂即统兵进攻。可激战一日,明军未能突破清军的壕沟防线。
又过了一天,清军突袭明军设在笔架山的粮草基地。消息传到明军大营,后路被抄,粮草也被抢走,明军的人心很快就散了。战场形势从先前的两军旗鼓相当,突然变成了明军单方面的军心大乱。
此时,洪承畴犹豫了。他害怕全军覆没,便下了一个突围命令,决定回宁远补给。
然而,就在明军撤退的节骨眼上,却出了个幺蛾子。
什么幺蛾子呢?就在明军决定撤退当晚,大同总兵王朴率先领兵跑了。别的总兵听说王朴跑了,一时间阵脚大乱,便各自撤退。
吴三桂跟在王朴后面,逃往杏山城。
马科、唐通、白广恩、李辅明先是往杏山方向逃跑,然后又往塔山跑,结果被早已设伏的清军逮了个正着,一通大屠杀。
王朴和吴三桂在杏山整顿溃兵后,继续逃往宁远,至半路也被清军逮到,损失惨重,仅带残兵败卒回到宁远。
清军见突围明军逃远了,追不上了,就退回松山包围圈,继续围困没突围出去的曹变蛟和王廷臣两部。
当时曹、王两部合计万余名残兵,固守在松山城内,在洪承畴的指挥下,固守待援。可是明军主力已被歼灭大半,此时明廷以无精锐之兵增援松山。
所以在十二月,阿济格在宁远击败明军增援松山的范志完部后,清军拿下锦州和松山已成定局。洪承畴败局已定。
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被围了六个月之久的松山明军濒临崩溃。松山城副将夏承德不想给大明朝殉葬,就派他弟弟和清军约降,以其子夏舒作为人质,半夜放下云梯放清军入城。
于是,松山城就这么被清军攻克了。城内的总兵邱民仰、王廷臣、曹变蛟兵败被杀,洪承畴和祖大乐兵败被俘至沈阳。(不杀祖大乐是因为要用他劝降锦州主将祖大寿)
三月八日,锦州守将祖大寿无法再坚持,遂率部献城归降,清军占领锦州。
四月二十二日,清军攻打杏山城。杏山守将吕品奇率部不战而降(先前突围出来的明军残余部队)。清军占领杏山。
至此,松锦大战结束,清军以死伤大约一万人的代价,消灭了大约六万明军。明朝在山海关外,仅剩宁远一座城池,九边精锐几乎损失殆尽。
总的来说,明军在松锦大战的失败,可以归纳为三点原因。
第一,
崇祯皇帝盲目催战,导致洪承畴只能轻进顿师,非常被动
。不过崇祯皇帝确实也有难处。毕竟当时河南大旱,李自成、张献忠在中原兵势极旺。崇祯也确实拿不出银子供洪承畴稳扎稳打。
第二,
洪承畴指挥失误
。洪承畴虽然精通兵家权谋,但松锦大战指挥的确实有问题。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洪承畴都极为的犹豫,信心不够强。
第三,
部分将官畏死
。明军在松山被清军包围时,其实兵员和装备都好于清军,当时如果能整体撤回去,仍然有反攻的机会,不至于像后来那样元气大伤。然而王朴为了自己活命,竟然动摇了全军士气,导致一发不可收拾,明军再也无力与清军一战。(
王朴后来被处死
)
另外由于松锦大战失利,崇祯彻底放弃了两线作战的想法。他暗中采纳了先前催促洪承畴速战速决的兵部尚书陈新甲的建议,派人与皇太极议和。结果后来事情被无意间泄露消息,舆论大哗,崇祯为了甩锅,就把陈新甲当作替罪羊杀了。
-----
网友解答:
-----
明清之际的战事,依照时间顺序,可大致归纳为抚顺之战、萨尔浒之战、辽沈之战、广宁之战、宁远之战、入口之战、松锦之战和山海关之战。从军事地理角度看,这些战事谋取的目标虽然不一致,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了一步步打通入关的道路。
抚顺之战、萨尔浒之战的发生地均位于松辽平原的边缘,清朝的筹建者们只要赢得这两场战役,就意味着生活在长白山中的女真人走出了山地,进入平原,这就为与明朝进一步争雄创造了条件。
女真人在赢得了辽沈之战后,完成了从松辽平原边缘进入平原腹地的战略目标,并将政治核心从赫图阿拉迁向了沈阳。沈阳位于辽河以东,若要赢得天下就必须入关。
“辽西走廊”是东北与中原腹地沟通的要道,广义上的辽西走廊并非指某一条道路,而是数条古道的总称。其中一条便是指由北京出发经山海关到锦州。狭义上的辽西走廊指的就是傍海路,自明代开始,辽西故道大部分废除不用,唯有傍海道保留至今。
而通向关内的傍海道位于辽河以西,因此之后的广宁之战、宁远之战、入口之战、松锦之战和山海关之战,战略意图都是一样的,即女真人力争赢得傍海道,进而打通通向关内的道路。
与此相对,明朝便是全力防守这一交通咽喉,但效果并不理想。数次交锋除袁崇焕指挥的“宁远大捷”外,几乎是屡战屡败。广宁之战的失利,明朝失去了辽西走廊北出口--广宁。之后清朝的筹建者将矛头对准了宁远,若宁远失守,则只能依靠山海关。
之后的松锦之战、山海关之战相继失利,,造成的结果就是,明朝失去了辽西走廊,女真人基本打通了入关的道路。
题目中所指明朝统帅洪承畴和清朝的大决战,所指便是松锦之战。明崇祯十三年(1640)到崇祯十五年(1642),明、清进行了第二次决战,这次决战前后历时两年。这一场战争的战场在关外的松山、锦州等地,故史称“松锦之战”,或“松锦决战”。
历史背景
明军设立的宁锦防线牢不可破,于是皇太极改变了对明的作战方针,绕过宁远、锦州,从山海关以西突入明朝境内,进行掳掠。
所以,在松锦之战前,皇太极已组织进行了五次入关之役,虽然这五次战争并未能使清军的版图有所扩张,但是掠夺了明朝大量的财物。从军事上和经济上削弱了明朝的实力,壮大了自己,从心理上,每一次入关之役都引起了明朝极大的恐慌,不断地摧毁着明朝君臣的心理防线,而清军的八旗将士却在一次次的实战中,不仅得到了锻炼,而且增强了士气和信心。
但清军要想入主中原,就必须攻破明朝的宁锦防线。1638年,皇太极曾亲率多铎、济尔哈朗等进攻山海关,然而多铎走到中后所,便遭遇了祖大寿,被打得大败而归。1639年,多尔衮再次出关,皇太极率代善、孔有德等满、汉军队向锦州侧翼松山发动猛攻,尽管红衣大炮都用上了,但还是未撼动明军的宁锦防线。
清军要想挥师南下,突破宁锦防线势在必行,对于辽西走廊而言,锦州的军事地位不在山海关之下,因此,控制了锦州就等于切断了经行辽西走廊的交通道路。于是明清一场大决战便不可避免。
剪枝之术之围困锦州
崇祯十三年正月,清都察院参政张存仁、祖可法等人联名向皇太极提出了三种打败明朝的方案。第一种“刺心之术”,即先攻北京,再攻河北。第二种“断喉之术”,即先破山海关,驻扎军队在广宁一带。第三种“剪枝之术”,即逼临宁锦门户,迫使明军无法从事屯耕工作,从而导致明军立足不稳。
皇太极选择了修正后的第三种方案,即清军在义州筑城、屯田,并对锦、宁一带的明军不断地进行袭扰,同时制定了攻克锦州的策略,即以屯种为根本,长期有效地将锦州围困,不间断的袭扰的同时,设法招降锦州城守将祖大寿。
清军的确适时地夺取了锦州周边的一些哨所、墩台,引得明朝坐不住了。崇祯十三年,明朝派出了蓟辽总督洪承畴前往锦州督师。他率领了刘肇基、吴三桂、马科和曹变蛟四镇兵马在杏山城一带对清军进行了阻击。
这也意味着战役进入了对峙局面,双方谁也一时伤不了谁。明军要解锦州之围,首先要解决的松、锦、杏诸城的军粮问题,洪承畴利用多尔衮在管理上松懈倦怠的机会,从宁远向松、锦、杏诸城快速输送了大量粮食,从而暂时缓解了松、锦杏诸城的后勤问题。
很明显,清军设计的锦州之围出现了漏洞,皇太极为此将多尔衮降职罚款,但并未打算撤退。崇祯十四年三月,换班者轮到了济尔哈朗,他继续清军的围困锦州策略。这次清军在锦州城四周挖掘了深壕,并沿壕修筑了垛口,几乎把锦州围了个水泄不通。
至三月底,锦州东关外城的蒙古兵便爆发了叛乱,清军乘势攻陷了外城,锦州的形势十分危争。四月中,洪承畴率七位总兵集结宁远,遂挥师北上解锦州之急。明清双方在锦州城南的东、西石门展开了激战,双方各有损伤。
同年六月,双方又在松山西北展开大战,明军一连夺取了清军三个旗的营地。这一战,明军掌握了主动权,振奋了士气。
七月,明廷下达了大举出击的命令,结果这一命令不但导致松锦战场的优势全失去,而且最终导致了洪承畴所部明军的全军覆没。可以说,崇祯皇帝的盲目催战成为权锦之战失利的重要原因。
明清松锦大决战
洪承畴认为,要解锦州之围,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准备,理由是锦州守卫坚固,不易撼动。但当时的兵部尚书陈新甲担心明军与清军这样耗下去,一来军饷花费多,二来担心清兵再次绕过锦、宁入关大肆劫掠。
因此,陈新甲立主速战,他一面写信给统帅洪承畴激其出兵,一面又向崇祯上书请求速战。最终,崇祯发出了一个遗恨千年的密旨,要求洪承畴选好出兵时机,速解锦州之围。
面对圣旨,洪承畴无奈之下,于七月二十六日,被迫出战,他率领八名总兵和13万大军向松山进发。
二十八日,明大军抵达松山并布好阵局,部分军力占据乳峰山这个制高点,部分军力布控在乳峰山与松山城之间。这样就使得围困锦州的清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八月二日,双方多次发生激战,但谁都没有把握战场主动权,明军还稍战优势。多尔衮见明军士气不挫,不敢冒进,静待清援军到来。在此期间,明军不断有下属向洪承畴提建议,要么乘机进击,要么分出部分兵力驻守松山城南的长白岭,以防后路被抄,但都被洪承畴拒绝。
洪承畴的刚愎自用,误失良机也成为明军失利的原因之一。
皇太极接到多尔衮的军报,认为兹事体大,遂决定亲征。八月十九日,皇太极从沈阳赶到了松山前线,制定的作战策略是围锦打援之术,并将大军驻扎在了离锦州稍近的松山与杏山之间。
此时形成的局面让明军坐立不安,锦州之外有清军围困,洪承畴的援军又将清军围困了一层,皇太极亲率的清援大军又在最外一层断了洪承畴的后路。
这个后路断得相当有技术含量,明大军在松山附近布局,但是粮饷在塔山附近的笔架山。而笔架山还在杏山的屁股后面,清军这一安营扎寨意在将洪承畴饿死。
八月二十日,洪承畴见后路被抄,也顾不得打前方围困锦州的清军了,忙掉头南撤,对清军主力主动发起猛攻,但效果并不理想。皇太极随后又来了一个更绝的招数,他下令在松山与杏山之间挖出三道大壕沟,深八尺(2.5米)、宽一丈二(4米),两米多深的壕沟,人掉进去很难爬上来,这道壕沟好比一道天堑横亘在了辽西走廊之上。
当然,清军也惦记着明军在笔架山的粮草,在此期间,也派兵攻取了明军粮十二堆。
洪承畴试图突围,又被大壕沟阻住去路,两次突围失败后,明军不得不面对被饿死的现实。明军困守松山一线等于坐以待毙,此时士兵们开小差再正常不过,毕竟逃跑还有一线生机。不过明军逃跑的士兵不是以三五个计算的,也不是三五十个,甚至不是三五百个,而是在总兵的带领下成群结队的有组织有目的数以万计的逃跑,这其中就包括吴三桂。
洪承畴总共带了八名总兵,带着部下逃跑的就占了六位。八月二十一日,这六部明军兵马一面逃跑,一面应付皇太极早已提前为他们布下的天罗地网。清军对这六部明军围追堵截,使之伤亡惨重。最终,大约有三万明军突围生还。
六部明军突围后,八月二十二日,皇太极指挥大军又将松山城也围困了起来。也就是说,松山、锦州、杏山和塔山基本都陷入了清军的围困之中,拿下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洪承畴面对决定生死的局势,难道没有什么策略吗?有,他意思是在粮食未尽之前,与清军决一死战。但说到死,为名节者少,好死不如赖活着嘛。洪的决策遭到了手下将领的强烈反对,大部分人主张回宁远取粮,它日再战。军事会议刚开完,便出现了跑路事件。
洪承畴困守松山,内无粮草,外无援兵。1642年二月,明松山副将夏成德降清,于是松山落入了清军手中,洪承畴等人被俘。
皇太极下令,除洪承畴和祖大寿之弟送往沈阳外,其余明将士官尽行诛杀,本次罹难人数约三千余人。
松锦之战持续时间很长,但真正能分出胜负的决战,就是从八月二十一日明军在松山发动突围那几天,到二十六日,短短几天之内,明军的兵力损失将近五万四,还丢了许多马匹和甲胄。
三月,犹如笼中困兽的锦州城大将祖大寿,见松山已失,明军大势已去,遂向皇太极献城归降。
除直属祖大寿系统的官兵外,其余士官全部杀戮。
至此,松山和锦州被清军收入囊中。四月九日,清军凭着红衣大炮的优势攻占了塔山,明军阵亡人数约七千人。
二十二日,清军又炮轰了杏山城,城墙严重损毁,守城明军被迫投降。
至此,松锦之战全部结束。此战从锦州围城到杏山迫降,前后共历时约两年多,人员伤亡大致六万多人。
松锦之战后,明朝在北方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关外诸城被占。此后明朝仅凭山海关和宁远两道防线,与清朝对抗会越来越吃力。
而对于清军来说,明军主力的覆灭为日后清军入关进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网友解答:
-----
可悲!一个足智多谋胸藏锦绣的洪承畴。
可叹!一个节衣缩食睡眠不足的崇祯皇帝。
可怕!一个如狼似虎满清恶棍的多尔衮。
可恶!一个娘炮督军无能强势的太监内讧,
可恨!一个叫闯王的李自成在蛮横搅局,
可惜!一个叫秦良玉的巾帼女将没有奉旨救援!
洪承畴以十三万明朝联军,抗衡着以多尔衮带队清八旗铁骑,虽处劣势,但不致于惨败!战局天平瞬息万变,最终落得全军覆没...
原因诸多,天亡大明,旱灾连年,蝗虫遍野,粮食欠收,饿浮千里。慧星袭月,紫薇星暗淡,天灾加人祸,连放屁都砸脚后跟。可恨晚明诸位王爷,宁舍命不舍财。
虽洪承畴鼎力抗击,但笔架山粮草尽失,祖大寿血踏清营,血染征袍,功亏一篑,无功而返!洪承畴亲点大炮松山血战。血性勇气已然无力回天。
大厦倾倒,非一木可支...
-----
网友解答:
-----
给大家讲讲明清之间最后一次战略性的大决战――松锦大战。
这场战役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直接导致了明朝辽东战略的彻底破产,从此明朝一蹶不振,再无半分还手之力,也使明朝的精锐力量一战皆殁,不要说对付清军了,连镇压农民起义的兵力都丧失殆尽,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弱势。
明朝边关主帅袁崇焕被崇祯剐杀以后,明朝北方防线没有一个能镇得住的大将,“边事益无人矣”,防线上的明军就缺乏统一的调派指挥,无法对清军迂回入关而组织起战略性的抗击。
按某些三无扯淡派的理论,袁崇焕是个大内奸,按道理,内奸已除,防线上应该是高枕无忧了。但情况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后来,清军又数次率兵深入明朝腹地进行劫掠,明朝政府是毫无办法,眼睁睁地看着清军来去自如,大肆抢掠人口和财物,攻城拔寨,无往不利。
天启皇帝的陵寝被焚,敢战的卢象升战死,孙承宗被俘殉国,山东朱姓诸王被掳去杀死,北方防务也被清军摸得一清二楚。
这是“刚明”?这都特么成了公共厕所了,人家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第五次甚至在明朝境内住了八个月,还解开马匹,进行放牧。
虽然清军就数次绕道蒙古,破关而入,杀入明境内线,又通过对蒙古诸部落的征伐和收服,在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对直隶地区的战略包围。但因为有山海关与几个关外重镇的存在,清军的这种迂回行动总有被抄后路的危险存在。
要想消除这种威胁,清军就必须拔掉山海关外的这些明军的军事重镇。 这种情况下,皇太极决定采取的战略:
一、要拔掉这些钉子;
二、要歼灭明军主力。
这些重镇中,明朝锦州总兵祖大寿拥有袁崇焕留下的最强的兵力,他对清军的威胁也最大。 所以,崇祯十二年2月,皇太极首先发动了对锦州的攻势,决定先啃掉这个最硬的骨头。
但宁锦防线是经过熊廷弼和袁崇焕两代边将构筑起来的,清军不擅长攻城,而锦州防务坚固绵密,祖大寿又是老将,严防死守,清军一时也难奈何。
清军起初并没有准备足够的炮兵。经过数月攻城战,没有拿下锦州,还损失了不少兵马。
这不行,于是皇太极就下令停止强攻,改成围困,以骑兵部队骚扰周边农业,切断了锦州的外援。
但祖大寿早有准备,他经历过大凌河战役,吸取了教训,在战前就在城内储存了可供全城守军三年用的粮食,根本就不怕这样的围困。 双方相持到了6月,清军也没有一点办法,皇太极派多尔衮去指挥攻打锦州。
年轻的多尔衮到了前线,发现经过四个月的苦战后,一无所获的清军士气十分低落。多尔衮就命令围城部队的防线后撤30里,各部队轮换作战,轮流回家休息。
结果,狡猾的祖大寿发现了这个机会,他立即率兵冲出来,打开了一个缺口,又往城内运进去了一批粮食。
这可把皇太极气炸了,他怒不可遏,立即撤销了多尔衮的指挥权,罚款降职,另派济尔哈朗去接替指挥。
济尔哈朗做事很认真,他亲自带着部下四处布防,在锦州城四周挖出数道深深的壕沟,在每个营地之间,也挖出长壕互相隔断,围得水泄不通。在蜘蛛网一样的沟濠中还派出巡逻队,昼夜查看和监视。
济尔哈朗又派出间谍以重金买通了城中的蒙古将领,让他们打开了城门。
这下糟糕了,祖大寿只好率兵撤到了内城,粮草和军械都不足了,向朝廷发出求援。
祖大寿向朝廷汇报:
接到锦州的告急文书,崇祯紧急调集了十余万兵马、四万多头骡马牲畜和三千多门的各式火炮,备好了充足的弹药,蓟辽总督洪承畴挂帅,还调来吴三桂、王朴、曹变蛟、唐通、杨国柱、白广恩、马科、王廷臣八镇总兵,所属部队全部归洪承畴指挥。
清军铁骑的厉害,洪承畴很清楚。当年萨尔浒之战,兵分多路而进,被各个击破,前车之覆,犹在眼前。洪承畴吸取教训,重兵集结在一处,步步为营,缓缓推进。
洪承畴派出前锋部队对济尔哈朗的松山右营进行冲击。明军携带了大量的大将军炮。虽然性能比较落后,但这是阵地战,仍然给清军造成很大杀伤。
这样,明军的先锋部队就攻占了清军的部分营地。皇太极撤掉了济尔哈朗的指挥权,又把多尔衮派了过来。
这次战斗,吴三桂起了很大作用,他的部队作战勇敢,屡有斩获。洪承畴给他记了首功。
但这可是10万大军啊,粮饷消耗十分浩大,而洪承畴又不肯速战速决,穷到要当裤衩的大明朝廷感到压力山大。
恰恰此时,明朝境内又出事了。当初镇压义军得心应手、百战百胜的孙传庭被崇祯关进大狱以后,原本被招安归降的张献忠等人,降而复叛了。趁着洪承畴带着主力去与清军作战之际,张献忠率军不断地骚扰各地。而曾经被洪承畴打得奄奄一息的李自成也缓过劲来了,他重出江湖,率兵攻入了河南,把福王抓起来,炖成了一锅汤,当地的朱家皇族也被杀了个罄尽。
饿死多少老百姓,崇祯毫不在意,但朱家的大蛀虫死了,他可心疼了。他要洪承畴速战速决,早日解决北方战事,好调出兵力来去镇压李自成,替他家亲戚报仇血恨。
崇祯皇帝的刻薄寡恩和爱给人背黑锅的特点,兵部尚书陈新甲是很了解的。他只好要求洪承畴加快进攻的脚步。陈新甲向崇祯进言,说洪承畴完全可以速战速决,必能获胜。
由于明军前面取得了几次小胜,初战告捷,而洪承畴却偏偏迁延不进,崇祯疑心顿起。
于是,想成为千古一帝的崇祯运筹帷幄,参与了战略指挥。他向洪承畴下了死命令,让他速战速决,一战而定江山。
陈新甲又给洪承畴增派了三万兵力,这样,明军在数量上就有了很大的优势。洪承畴这下子就被架到了烤炉上,要再不快速进攻,崇祯可就不会客气了。
洪承畴挨了崇祯的一顿训斥,还得到了兵力补充,崇祯派来的监军张若麒又严厉催逼:
这时候的明军的指挥权实际上已经落到监军张若麟的手中:
再不赶紧进攻,就要惹祸上身了,无奈之下,洪承畴放弃了原定的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战略计划,开始前突。
7月26日,明军向前推进至乳峰山一带,决战打响了。
明军这次突进,把清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连他们都没有想到明军居然会突然进攻。
明军的火力还是很强大的,他们携带了3273门的各式火炮和弹药。其中有新式红夷大炮,也有些仿造的佛郎机炮。但主要还是以土制的大将军炮为主。
红夷大炮的技术还勉强拿得出手,但那些大将军炮就太落后了。
年轻的多尔衮下令八旗铁骑向明军发起冲锋。 根据以往的作战经验,明军总是躲在车阵后方,用各种武器进行固守还击。但这一次,明军一阵炮火覆盖,让清军吃了大亏,伤亡很惨重,多尔衮下令后撤60里。
但是明军严重缺乏成规模的野战突击能力,这就让清军能够很从容地退走了,再次扎营固守。 多尔衮向皇太极请求增援。
这可把皇太极急坏了,他又气又急,流了鼻血。
皇太极怒不可遏,他亲自率领所有余下的部队,星夜驰援。 这样,清军得到了大量的加强。老满洲部队,科尔沁为首的东蒙古军队,还有汉军旗,全部参战。兵力差距缩小,而战斗力、战斗意志和战斗经验则比明军强很多。
皇太极还将孔有德所部的精锐炮兵,都带上了战场。这是皇太极专门组织的一支炮兵部队,训练精良,有37门自制的“天佑助威大将军”炮,当时是相当先进的,又征调了大量民夫运输大炮和弹药。
率领增援的清军赶到了乳峰山后,皇太极细细考察了明军的防御,发现了明军的重要问题,前突太进,则暴露出了后卫力量的不足。
皇太极立即下令部队扎营横亘在松山和杏山之间,并且在王宝山、壮镇台、寨儿山、长岭山、刘喜屯、向阴屯、灰窑山至南海口等各处扎营。每个营地都深挖壕沟,断绝了交通要道,把明军包围了起来。
洪承畴大惊。如果不能打破包围,就会被困死在当地。明军普遍守强攻弱的特点,他下令炮兵轰击,想打开缺口。
双方开始了一场炮战。
明军虽然火炮众多,有三千多门,但是绝大部分射程太近,造成不了多少威胁,只有6门红夷炮能打到清军。 但清军恰恰相反,没有几门小型火炮,却有37门重型的“天佑助威大将军”炮。清军的炮手还有葡萄牙人教官认真培训和指点。
双方炮战,硝烟四起,震耳欲聋。
但明军的几千发炮弹,都落在清军营地的前方。炮手也久疏战阵,射击水平很差,没有几发能中命中目标。
清军这边声势不大,但打得很准,每一枚炮弹都能飞到明军的阵地。
这就是差距,清军炮火的命中率靠的是炮手出色的技术,而明军炮火的命中率主要靠炮手出众的人品。
但大家都知道,人品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明军被揍得落花流水,红夷大炮也被击毁了两门。
趁着明军主力被牵制在松山,皇太极又突出奇兵,派骑兵偷袭,拿下了附近的笔架山,夺取了明军的粮草囤积重地。
粮草失陷的消息传来,明军上下陷入了恐慌。他们只剩下了三天的补给了。
21日,突围失败,明军诸将商议分兵突围,大家约好,王廷臣带领左路明军突围,马科带领右路明军突围,晚上7点左右,同时冲出,奔向宁远。
要突围了,军心瞬间就崩溃了。
还没等到约定时间,总兵王朴就沉不住气了,抢先率部开溜。明朝大军瞬间炸了营,各路人马开始争相奔逃,场面混乱,步骑自相践踏,弓箭和盔甲四弃。
皇太极已经判断出明军必会突围,下令蒙古骑兵前往海边设伏,左右两翼在各个路口设下陷阱。
吴三桂、王朴带人夜间逃到了海边,正好落入清军口袋阵中,被打得丢盔弃甲,残部逃向杏山方向。后面的明军见势不妙,又改道逃往海边,想通过海路逃回宁远。
但守候在海边的蒙古骑兵早已张网以待,趁势杀出,直接冲进了惶惶而逃的明军队列之中。
明军急于逃命,又不防正值海潮上涨,逃路截断,被杀得急了,竟然争相跳入海中,希望能够抢到几艘渔船逃命。
到了天亮,清军打扫战场时候,才发现大海上密密麻麻飘浮着明军人马尸体,场面蔚为壮观。
总兵吴三桂、王朴等逃入杏山,总兵马科、李辅明等奔入塔山。而主帅洪承畴等人则突围失败,被困在了松山城。
逃到了杏山的吴三桂和王朴,又在高桥遭遇到了清军的伏兵。激战过后,二人损失惨重,残兵败将逃回了宁远。 其余的明军除了唐通等少数人外,基本上全军覆没。
这一战,明军十三万大军几乎全部报销。仅被斩首的就有53780人,更有数以万计的溃兵跳入海中被活活淹死。
残军在洪承畴的率领下撤入了松山城中,上书求援。
英明神武的崇祯怒不可遏,但此刻已经无力支援了。
松山这一仗,十几年经过剿匪锻炼出来的将领和部队,损失了一大半。余下的部队也被李自成和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牵制着,根本就不可能驰援。
崇祯又下令顺天巡抚杨绳武、兵部侍郎范志完率军赴松山去给洪承畴解围,还在做他的春秋大梦呢。
困守的洪承畴组织了几次突围,都被清军的壕沟和桩围所阻。
终于弹尽粮绝了,松山副将夏成德叛变投降,打开城门。 崇祯十五年2月18日晚,清军入城。
经过激烈的巷战后,明军3600名士兵和100多位高级军官战死。洪承畴和祖大乐等人,连同1240多名士兵被俘,松山之战结束。
被俘的洪承畴和祖大乐剃发降清。 听闻松山失陷,锦州城内的祖大寿投降。
看一下这次松锦大战中的清军的战利缴获:
从松山缴获:
从锦州缴获:
从塔山缴获:
马匹牲畜和盔甲:
检点一下明军的伤亡:
其中洪承畴溃败进松山的大概有四万人,之后有八万人突围失败,八万人中三万人逃回宁远,其他人或死或散,一部分人又补充进四城。之后洪承畴组织突进的数万人突围,结果全被海潮淹死,至四城失陷时仅剩一万多明军,因此最后一次突围失败后,四城估计也就剩2~3万人。 明军最后的精锐,总共约十三万人,清军斩杀五万三千多人,吴三桂、王朴、唐通率不到三万人逃脱。海潮淹死和流散将近三万人,降清一万多人。
明朝高级将领的损失:
洪承畴为首百余将领和3600余残兵被俘。 锦州失守,祖大寿降,总兵邱民仰、王廷臣、曹变蛟被杀,王朴问罪死。
清军的伤亡,虽无实数,但能大致推算:
从军官的伤亡来推测,清军士卒的伤亡估计将近万人。
在战争的前期,明清双方的伤亡相差还不算很大。但当崇祯促战,洪承畴率部突进,皇太极出现在战场上后,明军伤亡剧增。
此战的后果:
在崇祯的驾驶下,明朝这辆残破的马车向着覆灭的命运狂奔而去,再也拉不回来了。
-----
网友解答:
-----
洪承畴开始打战还是很厉害的角色!
想当年,洪承畴固守陕西的时候,他曾经生擒义军首领高迎祥,又连续大败李自成的起义军,尤其在潼关之南的一战,使李自成差点全军覆没了,最后李自成仅剩18人,而逃入商洛山中。
与此同时,洪承畴也被崇祯皇帝晋升为兵部尚书,总督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广的军务。
崇祯皇帝还特赐予他“尚方宝剑”!
还颁旨准许他“便宜行事”。
因此,陕西境内的农民起义暂时被他镇压下去了,再无大股农民起义军,后来一段时间,农民起义军在陕西也未能有大的举动。
因洪承畴镇压起义有一套办法,朝廷对他的颂扬之声大起。他所率领的明军也成为明王朝最为得力的军队!
那么,为什么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的时候就不灵了,洪承畴的精锐13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了呢?
洪承畴绕不过皇帝的诡异安排!这个崇祯皇帝总是急急忙忙瞎搅和,瞎指挥,洪承畴被崇祯皇帝调来调去,成为被动挨打的人了!
事实上,洪承畴指挥的辽东战场败多胜少,他依然运筹帷幄,不敢稍有懈怠,不过此时的洪承畴已经很痛苦了!
他觉得大明皇帝在瞎指挥、如果按皇帝说的那样,带领精锐部队增援锦州的话,势必会在松山一带遭到清军主力部队的伏击,到那时,他将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大明的情报部队也正在证实这一点,洪承畴多年的临场判断也想到了这一点。
但是,崇祯皇帝不这么看问题,崇祯看到的情况是:清兵已经拉来了十多门红夷大炮,立马就要攻城,锦州已经危在旦夕,一旦沦陷,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他必须让洪承畴带领精锐部队增援锦州。
尽管洪承畴写信给皇帝陈说厉害关系!但是也不能改变皇帝的决策!
从战略上看,此时与清军进行大决战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事实上,就算洪承畴指挥得当,明军上下齐心奋力,在松锦大决战中获胜,最好的结果不过是解除锦州之围,清军最后被迫退回到辽河以东。
此后,洪承畴也难以歼灭性地打败皇太极,更无力向辽东继续进军,恢复明朝旧地。
反过来说,即使明军消极防御,避开大决战,听任祖大寿全军覆没,锦州、松山等地丧失,明军依然可以退守宁远,依托山海关进行大防御。
不决战的话,看起来明军是失败、是退缩!很没有面子!
其实,不过是回到一种势均力敌的局面,短期内,皇太极还没有能力从正面突破明军山海关这道坚固的防线。
所以保存明军精锐部队才是上策,事实上打战不是为了面子好看,军队打完了,就没有了。
没有精锐军队,拿什么抵抗清军,拿什么去对付李自成呢?
明军两线作战,最最要紧的是保存实力,保存有生力量才是!
可见,大决战对明军来说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明军勇士曹变蛟眼看就要擒住皇太极,可惜其他几个总兵迟迟不到,只有一步之遥,最后却功败垂成了!
明军为了救援锦州,计划分批开到了锦州附近的松山。
第一次交锋,明军便吃了一个败仗,损失了宣府总兵杨国柱的军队。
紧接着,乳峰山的明军也弃营突围,在总兵曹变蛟率领下,乘黑夜袭击皇太极的大本营。
但由于皇太极的亲兵并力死战,曹变蛟受伤退走松山。
真是可惜,眼看就要擒贼擒王,一步之遥却功败垂成了。
当天夜里,王朴与吴三桂带了部队,逃去杏山。
其后,又想由杏山逃往宁远!
当然,皇太极早就料到吴三桂等人必然要逃奔宁远,于是他在半路设下了埋伏,明军果然中伏,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吴三桂、王朴侥幸逃脱,他们都顾自己逃命要紧了。
白庆恩、马科、唐通,这三个将军,也逃得不知去向。
剩下的只有曹变蛟与王廷臣两支军队,他们最后紧随洪承畴死守松山城。
守到崇祯十五年的时候,兵士仅余三千人了,有一个副将夏成德变节,半夜引清军入城
看来清军的诱降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呀!
事实上,只有曹变蛟和王廷臣两支队伍跟随着洪承畴,其他总兵都不知去向。
这此决战,清军大获全胜,斩首五万,缴获马匹七千,军资器械不计其数。
此后,清军掘壕围城,洪承畴援尽粮绝,陷于绝境。
副将夏承德叛变投降,把儿子夏舒送交清军作为人质,求做内应。
当初,洪承畴还能够聚拢大约1万多军队,固守松山孤城。
到了第二年二月的时候,明军仅剩下3000多人。
可见,在最危急的关头,有三分之二的士兵开小差跑到清军那里去了!
明军的一些将领也开始绝望,副将夏成德决定投降,他引清兵入城,洪承畴、曹变蛟、王廷臣也就都被俘了。
不久,守卫锦州的祖大寿率军投降,松锦之战以明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洪承畴被俘之后,曹变蛟、王廷臣不屈被杀了!
这次大决战,洪承畴统帅的八镇10余万明军几乎全军覆没,这是明军在山海关外最后的主力,从全局来看,这也是明军中最有战斗力的精锐部队。
明军从此丧失对清军决战的能力,对内也丧失了征剿之力。
与此同时,获胜的清军缴获了大量军械装备和物资,俘获了众多精兵,占领了大片土地,控制了大量人口。
不久,清军就在原有汉军的基础上,设立了汉军八旗。
到这里,明清之间胜负已分。
可见,和萨尔浒大战一样,松锦大战也是一场根本不应该打的大决战。
大明朝气数已尽,锦州的明将没有人指挥,居然乱成了一锅粥,内外没有配合也是失败的原因!
十万明军,松山一战,全军覆没,洪承畴落马被俘,也想一死,但见明朝气数已尽了!
洪承畴居然与锦州城内的明将失去了配合。
锦州的明将没有人指挥,也乱成了一锅粥,总兵曹变蛟冲击皇太极的大营,被乱箭射回,身负重伤。
事实上,以前明军采取以守为主、相机进击、稳扎稳打的作战方针,都曾有效地抑制了清军的攻势,只是由于朝政的腐败,加上阉党的阻挠破坏,才未获成功。
事实证明,不顾敌人实际情况的冒险进攻,只能导致惨重的失败,在形势不利时,相机进攻,才有克敌制胜的可能。
总而言之,崇祯皇帝与洪承畴,洪承畴与各路总兵,他们相互之间没有配合好,崇祯皇帝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指挥军队,最后就是清军的谋略和战斗力很强。
洪承畴镇压农民起义军时,纵横驰骋,颇为骄傲,调去担任蓟辽总督抵抗清军,松山、杏岭之役却全军覆没,可见清军不是农民军,他们是非常有谋略有战斗力的军队!
这些原因,最终让洪承畴十多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了!
一起品读大明朝,欢迎关注我!
-----
网友解答:
-----
野外作战明军根本就不是清军的对手。
从抚顺的萨尔湖大战开始。明朝部队出动了四路人马,东部的刘挺将军,带了18000人马,再加上朝鲜部队支授8000人共26000人。南部李如柏部队,从辽阳出发带了24000人。西部的主力部队杜松从山海关出发带了32000人。北部的马林从开原出发,带了两万两千人,再加上叶赫部3000人,一共25000人。整个部队达到12万人之多。
努尔哈赤的部队当时一共有八旗,每旗7500人,一共是6万人,比明军部队少了一半。但是努尔哈赤采取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办法,不到五天时间,明朝的部队就完败。除了李如伯部队来得迟缓,逃回辽阳外,其余的全部被歼灭,朝鲜部队全部投降,刘挺将军战死,杜松将军战死,李如柏逃回辽阳后自杀身亡,马林逃回开原后,努尔哈赤在攻打开原时马林战死。不到五天时间,就消灭明军七八万人,这是何等的战果。
在攻打辽阳重镇也没费多大劲,在攻打沈阳城费了一些周折。当时沈阳有明军9万人之多。努尔哈赤采取诱敌的方法,把城里的部队诱了出来。是怎么诱出来的呢?努尔哈赤派出几万人马,浩浩荡荡往山海关进发,并放出风去说沈阳不打了,直接打北京去,驻沈阳的将军,一看不好,得马上出城追击清军,派出5万兵马,追了五六十里,清军转过头来不走了,后边让清军给明军退路截住了,在一片的空旷地展开了厮杀,不到半天功夫,明军的5万人全部报销。然后再集中兵力攻打沈阳城,沈阳城沦陷,守城将军战死。整个东北基本就陷入了努尔哈赤的手中。
回过头来再说松锦大战。锦是锦州,松是松山,离锦州七八十路。明军一共有不到13万守军。由明朝的经略史,洪承畴将军把守。洪承畴是在东北的明朝最高军事长官,在松锦大战时,努尔哈赤的部队奋永向前。而且当时的努尔哈赤部队,已达到20万之多,洪承畴的部队根本不是对手。由于努尔哈赤的清兵善于骑射,而且体力强壮,洪承畴的部队彻底失败。整个山海关以北,就落入了后金的手中,洪承畴被生擒活拿,最后投降清军。
说洪承畴部队失败的原因,首先说洪承畴部队的明军不行,老的抬不动刀,小的拉不开弓。这些明军都是临时征用的,没有作战能力,而且他们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不可能给明朝卖力。而且这些明军大部分是南方来的人,不善于野外的骑射作战。
而后金的清军士兵,是挑了又选,拔了又拔,最大年龄也不能超过30岁。后金有一条政策。凡是勇往杀敌者,评功论赏,得到的战利品大部分都分给大家。分牛羊,分财物,分美女。
如果打仗打死了,你也没有后顾之忧,他们当兵之前就登记造册,哪村哪屯的?有孩子的,抚养孩子到18岁。有父母的抚养父母到善终,因此说他们当兵的个个作战勇敢,没有后退的。
打仗是一种指挥才能,士兵也应该有勇敢的作战精神,知道为谁去打仗,我能得到多少好处?所以才能打胜利。
最后说后金是新生的力量,是初升的太阳,而明朝已日薄西山啦,是做垂死的挣扎。
-----
网友解答:
-----
提起洪承畴这个人,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他是一位极具争议又极具话题的历史人物。尤其是,他极大地影响了明末清初的那段历史,被后世认为是充满矛盾的悲情角色。
洪承畴的身份非常尴尬,他既是明朝的军事统帅,又是清朝的统一功臣。那么,他是如何实现这种身份的转变?
洪承畴(1593年10月——1665年4月),
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镇良山村)人。他是进士出身但却在军事上屡建奇功,是袁崇焕之后的又一名明朝儒将,历任陕西布政使参政、兵部尚书、蓟辽总督等职。降清后,又历任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等职,积极促成“满汉合治”并稳定和巩固了清初的政局,过世后获得“文襄”的谥号。
洪承畴出生于福建泉州的南安英都,祖上曾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从曾祖至父亲都是传统的读书人。可惜,由于没有高中过进士,洪家的生计一代不如一代,已经彻底的败落。
洪承畴幼年时期就表现得异常聪慧,勤奋好学,曾经在村里的私塾上过学。不过,随着弟弟们的相继出生,父母再也无力供养他继续读书,只好在11岁时就被迫辍学停课。
每天清早,洪承畴开始走街串巷去卖豆干,闲暇时还会去“水沟学馆”偷偷听课。作为学馆的先生,洪启胤开始关注这个求学上进的孩子,评价他“家驹千里,国石万钧”,之后更是同意他入学跟读并且不收取分文学费。
万历四十四年时,洪承畴勉强凑齐盘缠赴京参加会试,果然不负众望连捷登科,取得丙辰科殿试二甲十四名的成绩并赐进士出身。从此,他终于得以入仕为官,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
当时,万历皇帝已经长年罢工不出,朝廷内部早就派系林立,关外的后金不断崛起,关内的流民遍布各地,矿税之祸连绵不绝……。而朝廷却在党争中长期停摆,东林党、浙党、齐党、楚党等相互攻讦不断。
万历四十八年,长期霍霍大明王朝的朱翊钧终于驾崩了。战战兢兢的太子朱常洛终于登基继位,史称“明光宗”。时日不长,很快又因为移宫案、红丸案等事件搞得朝局更加波诡云谲,使得东林党彻底掌握了朝政的大权。
由于接连拥立了明光宗朱常洛和明熹宗朱由校这两代君王登基,东林党的权势已经是如日中天。为了形成制衡之势,木匠皇帝朱由校开始扶持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导致双方形成了水火不容之势。
崇祯皇帝即位后,先是利用东林党清除掉阉党,后又重新扶持阉党以制衡东林党。而且,志大才疏的崇祯皇帝完全不同于前几任的朱皇帝,他事无巨细什么都要管,而且又管不好。
殊不知,当时的大明王朝早已破败不堪,大殿的四梁八柱都在晃动。如果进行小修小补的话,或许还能勉强维持一段时间,而如果用力过猛立时就会倒塌。
在崇祯皇帝的“励精图治”下,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都遍地开花,比如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在杨鹤的建议下,朝廷推行“
剿抚兼施、以抚为主
”之策,那就是一边围剿,一边招抚。
受此影响,许多农民起义军纷纷进行诈降,基本上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降,等休整好了再继续造反。结果,朝廷终于发现这些起义人数是越剿越多,国家大半的军队都在疲于平定各处匪患,彻底耗尽了国库。
到了崇祯二年,王左挂和苗美率农民起义军进攻陕西韩城,三边总督杨鹤手中已经无兵可派。情急之下,他只有起用陕西布政使参政洪承畴领兵出战,算是死马当活马医吧。没想到,入仕十多年都平庸无奇的洪承畴居然可以力挽狂澜,成功解救了韩城之围。
韩城战役算是明军取得的一场胜利,自然被杨鹤和崇祯都大肆宣扬,洪承畴也越来越得到重用。几年下来,他先后击败了王左桂、张献忠等人的起义军,逐渐成了明朝抗击农民军的中流砥柱。
虽然得到了三边总督杨鹤的提携,但洪承畴并不赞同“边剿边抚”的策略。于是,他斗胆上书崇祯帝,要求朝廷改变这种宽松的剿匪方式,主张以狠辣的手段严厉剿杀所有的匪患,一旦流民参与作乱,无论投降与否都一律斩杀。
洪承畴表现出这种忠君铮臣的姿态,这种铁血报国的姿态,迅速赢得了崇祯皇帝的信赖。1631年,三边总督杨鹤被崇祯罢职,而洪承畴则成功晋升为三边总督,全权负责平定匪患。
洪承畴上任后,立即就推翻了之前“边剿边抚”的策略,开始血腥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在他的铁血政策下,直接剿杀了十几万的流民,被人称为“洪疯子”,有效遏制住了混乱局面。
而就在明廷举国之力镇压农民起义之时,关外的皇太极也没有闲着,他趁机不断发展壮大,终于具备了正面与明朝硬杠的实力。1636年,他在沈阳登基称帝建立了大清帝国,积极为入主中原统一中国而做准备。
此后,皇太极频频出兵袭扰驻守在宁锦一线的明军,希望诱其出战利用骑兵所长予以歼灭。甚至于,他还数次绕过山海关,借道蒙古从喜峰口等处进入关内侵扰河北、山东和山西等地。不过,这些军事行动大都停留于战术层面,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战略效果。
袁崇焕在经营辽西时,曾经对锦州进行过重点的扩建和加固,使其成为了明军在关外可以固守的军事重镇。从而,此地也成为了皇太极的眼中钉和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面对严峻的关外局势,眼见关内情况稍微缓和,崇祯帝就迫不及待地将洪承畴作为王牌打出,调他担任了兵部尚书兼任蓟辽总督,希望能彻底扭转长期以来对清劣势。搁到现在,他的职务就是国防部长兼北京军区和沈阳军区司令,可见崇祯对他的信任已经无以复加。
对于这次任命,洪承畴表现得信心满满,就像之前的蓟辽督师袁崇焕那样慷慨赴任了。
面对新上任的洪督师,皇太极也没有客气,很快就根据清军擅长骑兵而不擅攻城的特点,开始对锦州城围而不攻。甚至于,还分别派遣济尔哈朗、多铎等人轮流驻军和屯田,迫使明军弃城投降或者突围。
洪承畴自然看出了皇太极的险恶用心,他将自己的帅帐从山海关移驻于宁广,亲自进行调度和指挥以稳定军心。之后,又派遣吴三桂、刘肇基等人前出驻扎于松山、杏山之间,与驻守锦州的祖大寿形成了掎角之势。
眼见洪承畴一不投降,二不突围,皇太极只好命令多铎和阿济格等人增援多尔衮,合兵一处后猛攻锦州城。事实上,清军并没有攻城的胜算,他们只是为了“围点打援”,只是为了引诱洪承畴前来救援。
生性谨慎和多疑的洪承畴担心有诈,始终没有下定决心进行救援。只不过,在崇祯皇帝接二连三的旨意下,他还是动摇了,只得亲率明军主力赶到松山集结,希望内外夹击清军完成救援锦州的任务。
果不其然,明军的主力部队很快被皇太极亲自包围于松山。起初,洪承畴毫不畏惧,觉得自己能打硬仗也善打硬仗,可以寻机歼敌,最不济也能轻松突围。可是,皇太极就像对待锦州城一样,对松山也是围而不打,顺道还把他的粮道给断了。
这下洪承畴可慌了,多次带兵突围都无法脱身,坚持了大半年都无济于事。而且,清军采取了步步为营的办法,逐步缩小包围圈,明军别说粮食了,就连草根树皮都吃完了。据《
清史稿
》记载:
转饷路绝,阖城食尽。
崇祯十五年三月,松山终于被攻破,洪承畴被俘,总兵曹变蛟等多名将领殉国。松山既被攻破,锦州也必定不能保,守将祖大寿在万般无奈下出城投降。
被俘后,洪承畴表现得非常有气节,尽管腹中空虚依然绝食数日,无论皇太极如何劝降都不为所动,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松山战役惨败的消息传回到北京,整个朝廷一片哗然,甚至有人开始宣扬迁都避战。当误以为洪承畴已经以身殉国后,崇祯显得异常激动,据《
明史
》记载:
闻卿绝食数日,气息奄奄,倒地而死,目犹不瞑。死事重于泰山,意气化为长虹。
为了鼓舞士气,为了稳定朝局,崇祯决定借此大做文章,提出“
开十二坛
”隆重祭奠洪承畴。
那么,何谓开十二坛?众所周知,北京的天坛历来就是皇帝祭拜的地方。依照封建的礼制,开九坛就是祭拜臣子的最高礼仪,而崇祯却要为洪承畴开十二坛祭拜,这是旷古未有的荣耀。
明廷先在天坛为洪承畴修建了一座庙,庙内隆重设置了十二个祭坛。崇祯皇帝亲率文武百官开始一坛一坛的祭拜,当进行到第九坛时,前方突然传回紧急军情——“洪承畴投降了”!
崇祯皇帝当时就懵圈了,现场的气氛也颇尴尬,人家都投降了,这边还十二坛祭拜?草草收场后,明廷只好把十二个祭坛拆了,还把新修的庙改成了观音庙,直到建国后“破四旧”时才拆除掉。
那么,曾抱定必死决心的洪承畴为何会选择降清呢?
关于洪承畴投降的原因,正史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野史的传闻却很多。
有人说,洪承畴虽然是一条硬汉子,但英雄难过美人关,皇太极安排自己的宠妃孝庄前去色诱他。不过,这种说法的可信度几乎为零,没有哪个帝王会允许别人染指自己的女人。
还有人说,皇太极请来了范文程出面劝降。作为最早投降满清的汉臣,更作为北宋名相范仲淹的后裔,他苦口婆心劝说洪承畴“
汉祚将尽,清室将兴
”,终于说服对方幡然悔悟。
也有人说,皇太极数次派人劝降不成,认为进士出身的洪承畴只是在等待一个台阶而已。于是,他本人只好亲自出面进行劝降,算是给足了对方颜面,终于成功将其收入麾下。
无论过程如何,洪承畴降清都是不争的事实。不过,皇太极只是对他礼遇有加,还将其纳入了镶黄旗的包衣牛录中,可并没有立即委以重任,只是作为自己的私人幕僚献言献策罢了。
清军入关以后,到了顺治皇帝才开始逐渐对洪承畴予以重用,而他也继续着自己的铁血本性,对于坚决抵抗的汉人进行了最残酷的镇压。屠刀之下,像金正希、黄道周和陈子龙等著名的反清人士纷纷被杀,甚至还包括了他原来的许多学生。
不仅如此,洪承畴还积极推荐了一大批的汉臣加入到反明的阵营中,用实际行动铲除明朝的残余势力。比如,王辅臣等人就是经他推荐才成为了反明的急先锋。
由于手段严苛残忍,洪承畴遭到了所有汉人的一致声讨。他在清军入关后于北京过的第一个春节,洪府门前就被人贴了一副横批为“
无耻忘八
”的对联:
忠义孝悌礼义廉,一二三四五六七。
不过,就在洪承畴血腥镇压和无情杀戮的同时,也为尽快恢复社会生产和经济秩序努力谏言。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为了实现政权的平稳,他多次上疏请求清廷能够减免税赋。
对于洪承畴的表现,清廷一直都看在眼里,也多次许诺会加官进爵,可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据《
清世祖实录
》记载,满清上层在入关之前就表示:
功成之日,优加爵赏。
可是,洪承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信任,晚年时更是被弃之不用,只是象征性地赏了一个“三等轻骑都尉”的头衔。而同一时期,清廷对其他的汉人降臣却格外的优渥,其中好多人都曾是洪承畴的手下。比如,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等人都被封王守藩,而沈志祥、李国翰等人也被封公封侯。
1665年,洪承畴带着无限的委屈和伤感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三岁。两年后,康熙皇帝才为他发下御制的碑文,其中并未见到溢美褒奖之词,甚至还有贬抑和羞辱之意:
破明兵十三万时获尔……。大兵南下,尔图报豢养之恩。
康熙皇帝驾崩后雍正登基,雍正皇帝驾崩后乾隆登基。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洪承畴已经成为过往的历史时,乾隆皇帝却在编撰《
钦定国史贰臣表传
》时亲自加入了洪承畴的名字。其中,对于他的评价如下:
虽皆臣事兴朝,究有亏于大节。
而与此同时,当年被洪承畴杀害的张苍水、王之仁和陈子龙等反清义士却都被乾隆皇帝赦免,还无比荣耀地迁入了忠烈祠享受后世的祭拜。如果地下有知,真不知道洪承畴会作何感想?
洪承畴的确为满清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立下过汗马功劳,更对统一中原居功至伟。但是,他作为一名汉人却背叛自己的民族,甚至为了满族政权而屠杀自己的民族,实在是违背了起码的纲常伦理和道德规范。难怪,会遭到许多人的鄙视和仇视,沦落到两边不讨好的尴尬境地。
@文史不假
-----
网友解答:
-----
洪承畴是明朝崇祯皇帝时的著名儒将,福建南安人,他进士出身,在陕西任过布政使(从二品,掌一省之民政),当过延绥(陕西)巡抚,做过陕西三边总督,节制榆林、甘肃、宁夏三重镇。
洪承畴虽然一书生出身,但他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过程中,连战连胜,在临潼俘虏了最初自称闯王的高迎祥,又在潼关打得李自成落荒而逃,李自成身边最后仅只剩下18骑,洪承畴的英勇、果敢、谋略,皆是一流,使他成为了明末最后一位著名儒将。但他在与清朝满族人的大决战中,带领十几万大军,却被打得七零八落,大败亏输,严重损害洪承畴的不世英名。
崇祯十四年(1641),面对虎视眈眈的满族和有称霸中原野心的皇太极,崇祯皇帝调洪承畴去辽东,以加强边防,固守边境。当时,崇祯命令,驻山海关的总兵马科,驻宁远总兵吴三桂,都归洪承畴节制,还有宣化府的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包括他们的全体官兵,都统统划归洪承畴指挥,麾下有曹变蛟、马科、吴三桂、杨国柱、王朴、唐通、王廷臣、白广恩八个总兵,加起来,总共有14万官兵、4万匹战马,可谓阵营强大。
当时,皇太极在众多战略中,选择了先取宁、锦的方案,包围了锦州如铁桶一般。洪承畴一来,首先是想要解救锦州。但是,战事虽急,但有时不能太急。洪承畴接受了锦州总兵祖大寿托人带出来的信中的建议,稳扎稳打,慢慢推进,他不操切急于解锦州之急,不急于厮杀,而是将大军屯于宁远和锦州之间,积极准备粮草战资,打算筹备足够用一年的粮草后,再谈进攻。
但明朝的朝廷对待军事,与宋朝有点略似,就是将军在外打仗,但无论进攻和退守,其决策权不在将军手里,而由朝中一些御史、太监、书生、儒臣来集体讨论决定,同时,崇祯皇帝又心硬而耳软,性急而多疑,洪承畴带兵在外,兵强马壮,自然威风凛凛,一些经常以提意见来抬高自己身价的人,就在崇祯皇帝面前嘀咕,说洪承畴战据茅坑不拉屎,畏首畏尾,不思进取,浪费国家钱财。
崇祯一听,是啊,我交给他14万兵马,去了这么久了,还没点动静,这不是畏首畏尾是什么?因此,便派了一个兵部大臣,到洪承畴军胶催战。洪承畴见皇帝亲自派人来催,哪能不开战?明知不能开战,也必须硬着皮头开战。
于是,当年7月,洪承畴把兵马拉到了锦州附近,离锦州城南的松山,与清兵开战。但是,由于准备不充分,一开战就落了败,宣化府总兵杨国柱以身殉国。接着,东协总兵曹变蛟率部拼死冲击皇太极的御营,但不但没有攻下皇太极的御营,曹变蛟自己也受了重伤。
同一天夜里,宁远总兵吴三桂和大同总兵王朴就带了自己的部队,逃去了杏山,再逃往宁远,沿途被皇太极围追堵截,他们的部队遭到毁灭性打击,全军覆没,两位总兵只身逃跑。而马科、唐通、白广恩三位总兵也逃得不知去向,最后竟然都投靠了李自成。
剩余的残兵败将,只得随洪承畴死守松山城,洪承畴率军死守,顽强抵抗皇太极的清兵一次又一次的攻击,整整守了7个月,将士们死战,最后仅剩下3千人。在四方无援,清兵不断进攻之际,一副将变节投敌,乘夜引清兵入城,明军兵败,洪承畴和曹变蛟、王廷臣二总兵补俘,曹变蛟、王廷臣誓死不降,英勇就义,洪承畴变节投敌,14万大军,就此灰飞烟灭。
有野史说,洪承畴变节投敌是因为庄妃的“美人计”,色诱洪承畴,这是瞎扯,洪承畴变节的直接原因,是因为皇太极在狱中把自己的貂皮大衣脱了,披到了洪承畴的身上。不过,变节原因,关键还是洪承畴的内心不坚。
------------------
推荐阅读:
如今糖尿病治疗的最新成果进行到哪一步了?距离彻底治愈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