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演义》要“尊刘贬曹”?
为什么《三国演义》要“尊刘贬曹”?
-----
网友解答:
-----
《三国演义》的“尊刘贬曹”实际上是经过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罗贯中的“尊刘贬曹”;
第二阶段:毛纶毛宗岗父子的“尊刘贬曹”。
其中,毛纶毛宗岗父子的“尊刘贬曹”是罗贯中的加强版。
罗贯中和二毛父子“尊刘贬曹”的原因简析如下:
首先,罗贯中的“尊刘贬曹”的本质是“尊汉贬蒙”。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知识分子。
元朝是由蒙古统治者建立的王朝,是在消灭南宋以后建立的横跨亚欧的一个超级大帝国,所以元朝又称“蒙元”,但蒙元在中国地区的统治只维持了短短的90年时间。
蒙元在中国统治的时间虽然短,但对中国造成的伤害却不轻,主要表现是:
一是民族不平等
。元朝把人分四等级,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北方汉人是三等人,南方汉人(南人)为四等人。大汉子民,在蒙元帝国里,属于三、四等人,民族屈辱可想而知。
二是等级引发的不平等待遇
。蒙元的法律规定,蒙古人打死一个汉人,只需要赔一头毛驴的钱就行,在蒙元统治者眼里,人命贱如骡马,自然就会激起汉人的不满。
三是对汉人进行各种限制
。如汉人不能拥有刀具,汉人三四家才能共用一把菜刀,汉人集会、赶集、练武、打猎都受到限制,严重影响汉人的正常生活。
四是社会倒退
。宋朝是封建社会,蒙元是奴隶社会,蒙元统治中国,虽然也在寻求进步,但是进步缓慢,大多数时间用奴隶社会那一套来统治奴役汉人,汉人难以承受。
四是推残汉人。除了把汉人当骡马以外,还任意掠夺汉人的资产,遇有征伐,汉人的马匹全部充公。另外赋税沉重,徭役繁多。说汉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并不过分。
因为蒙元实现的这些弊政,严重伤害汉人的利益,汉人反元情绪高涨,终于爆发了红巾军大起义。
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是个知识分子,但又不受蒙元统治阶级使用,亲眼目睹蒙元统治下的民不聊生的民众生活,自然也心生“排蒙”之心。
因此,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的时候,就把这种情绪植入小说中,因为蜀汉代表的是汉,所以一改宋朝以前曹魏为正统的观念,以刘备的“蜀汉”为正统。
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正式名称叫《三国志通俗演义》,240回本。书中,刘备的蜀国自始自终都称为“汉”,“蜀”或“蜀汉”是后人为了区分前、后汉而称呼的。
罗贯中以蜀汉为正统,本质上是宣传“排蒙复汉”的思想,大力宣染曹操性格中残忍、狠毒的一面,也是对蒙元统治者暴虐统治的控诉和声讨。
其次,毛纶毛宗岗父子的“尊刘贬曹”的是本质是“尊汉贬满”。
我们现在市面上流行的《三国演义》是经过毛纶毛宗岗父子批注修改后的版本,简称毛本《三国》,毛本三国进一步强化了“尊刘贬曹”的倾向,并且在批注中赤裸裸地表达出来,其本质是讽喻满清统治者得国不正,以及对满清政权弊政的反抗。
毛纶是明末清初人,毛宗岗是清朝人,对“明亡清兴”的历史很熟悉,对满清的弊政也是感同身受。
满清入关后,实行的弊政主要有:
一是剃发易服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许多汉人就是因为要保住头发,而被处死。因为汉人的观念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发易服是对汉人传统理念的极大摧残。
二是占房圈地
。一开始把无主田无偿圈给八旗子弟,后来把有主的田也圈走,房也占去,相当于强夺汉人财产。
三是投充捕逃
。把许多汉人变成奴隶,为八旗子弟耕种庄稼,奴隶逃亡又立法进行捕逃,甚至大搞株连,使得汉人的地位十分低下。
除了这些弊政,满清统治者入关后,攻城掠地的同时,又实行屠城政策,导致大量汉人死亡。
对满清统治者的这些不满,导致二毛父子在批注修订三国演义时,更加强化“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罗贯中虽然“尊刘贬曹”,但对曹操的优点还是保留的,甚至还有赞语。二毛直接就把罗本中的肯定曹操之语都删去,把曹操塑造成地地道道、凶狠残忍的白脸奸贼。
特别是曹操的暴行,更是大力演染,像曹操屠城、好人妻等,都是借“贬曹”来“排满”,体现了毛氏父子强烈的政治倾向性。
其三,儒家正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
罗贯中与二毛,都是知识分子,自小所受教育都是儒家的教育,读的书也都是儒家的典籍。因此,儒家的思想都根深蒂固。
儒家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把忠孝当作立身之本。
在儒家的思想道德观念中,君主就应该世世代代统治下去,君主昏庸,自有老天惩处,因为儒家相信“天人感应”。
不管君主多不堪,篡逆、谋反都不被允许。
罗贯中和二毛在儒家的忠孝思想支配下,不愿意也不敢把曹操塑造成正面形象。只能把刘备奉为正统,哪怕刘阿斗再不堪,也是正统。桓灵再烂,也是正统。
这种儒家正统思想支配下创作的《三国演义》,“尊刘贬曹”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其四,民间情绪的反映
三国是个乱世,乱世出英雄。
三国以后,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就已经在民间流传。到了宋元时期,就有许多三国志评话,成为当时的说书人讲述的对象。而蜀汉的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的故事,在民间市场最大。
三国之后,特别是隋唐,官方对诸葛亮和关羽的肯定,甚至神化,也加速了民间对几位蜀汉英雄的喜爱。由喜爱蜀汉英雄到认可蜀汉正统,是自然不过的爱屋及乌表现。
因为有这种民间基础,所以《三国演义》“尊刘贬曹”也就合乎民间大多数读者和受众的胃口。
综上,《三国演义》强行“尊刘贬曹”是罗贯中、毛纶、毛宗岗个人的“排蒙排满”情绪、儒家正统思想和民间情绪的综合结果。
-----
网友解答:
-----
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位历史老师,看起来年纪已经很大了,他是邻村人,他女儿和我,是同班同学。
这位历史老师,谈吐幽默,讲课经常不按课本讲,我挺喜欢听他的课。
有一次,课堂上讨论三国人物,说曹操是坏人,刘备是好人。历史老师说了一句话,至今我印象深刻,他说:是《三国演义》,把曹操写成了坏人,把刘备写成了好人,原因是,曹操把罗贯中他爷爷杀了,罗贯中写书,才说曹操坏刘备好的。
历史老师的话,影响了我多年,后来,我明白汉代和明朝,间隔年代长,不再相信老师的话了。
但是,我好象明白了,历史老师讲话,的一些道理。难道说,《三国演义》里“尊刘贬曹”,罗贯中和曹操,有前代家世恩怨吗?
三国演义是名著,
尊刘贬曹旧常识,
若问原因何所在?
古人心思无人知!
-----
网友解答:
-----
《三国演义》产生尊刘贬曹思想主要有如下原因:
首先,古代读书人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作者罗贯中也不例外,而且小说又诞生于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代,那么追求正统的观念在小说中自然会体现。
其次,刘备是汉室后裔,他兴兵是拨乱反正,师出有名。曹操则代表叛乱一方,即使他雄才大略,但是终究不是正统。
再次,百姓长期处于战乱之中,背井离乡,苦不堪言。
百姓当然痛恨如曹操一样的乱世奸臣,从而渴望有像刘备一样的圣君出来收拾河山,统一华夏,救民于水火。所以,民心所向,深深地影响作者罗贯中的创作观念。
第四,罗贯中是一个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熏陶的人,德政思想深入骨髓。刘备是他心中的圣君形象,或者说刘备代表了罗贯中自己的政治理想。因此,作者将刘备塑造成一个理想的“明君”,讲究封建纲纪、爱民如子、仁义道德、爱惜人オ等,而曹操自然成了一个与之对立的反衬人物。
第五,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尊刘抑曹”思想其实反映了人们对道德的渴望。作者塑造曹操的形象,既写他非凡的军事政治才能,也写他不讲仁义道德,只讲权术机诈,而这些发展到极致,必然是残暴和奸诈,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好恶。《三国演义》通过曹操形象,刻画出统治阶级的残暴本质,生动地体现了人民反暴政愿望。
第六,作者在文学作品中以谁为正统,不仅受到当时政治、社会环境等的制约,而且也受作者人生观、价值观、人生经历等的影响。
如《三国志》是以曹魏为正统,因陈寿是晋代人,晋的正统性来源于曹魏禅让于司马氏,曹魏的正统性来源于汉献帝的禅让。如果以蜀汉为正统,则必须否定是在大量民间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献帝禅让曹魏的正统性。
因此《三国志》只能是以曹魏为正统。
《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因《三国演义》成书于明朝,在明朝以前中原百姓长期遭到外族入侵,南方汉族文化产生出一种北方夷人,南方正统的观念,并在民间形成了一批正统+南方+正义的英雄人物的故事。
作者是在大量民间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
-----
网友解答:
-----
谢谢邀请!为什么《三国演义》要尊刘贬曹?因为封建王朝有讲究正统的思想,作者认为,在当时,汉朝是刘氏的天下,刘备自称汉景帝的后代,兴复汉室,统一天下,根红苗正,那就属于正统了,因此,大力褒扬,当作英雄来歌颂。而曹操,作者认为,挟天子而令诸侯,姓曹而不姓刘,很不红苗不正,那就不属于正统了,因此,大力贬斥,把曹操说成是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这种带观点的思想,就体现在作品中了这是不妥的。再者,封建时代,统治者教化人们正统的忠君思想,作者是元末明初人,儒家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作为封建文人的罗贯中,这种尊刘贬曹的正统思想必然会在作品中体现,不可能违背封建统治者的忠君意愿。这就不客观的对待历史了,毕竟小说,不是正史,而《三国志》还是比较客观的,它是正史,能客观地对待魏晋政权,曹操就是正统的魏武帝了,这也与作者陈寿是魏晋的官员有关。第三,作者认为,汉民族政权是正统的政权,而元朝政府是外来政权,不是正统政权,元朝政府所实行的一些民族政策,对于汉民族来说,是有压抑的,所以,作者这种尊刘贬曹的思想,也有影射元朝统治的作用。
-----
网友解答:
-----
《三国演义》讲述了发生在东汉末年到西晋初期近一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三方势力,其实我们在小说中不难看出作者有很严重的“拥刘反曹”倾向。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在政治军事上,剿灭了北方众多的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实行一系列政策来恢复经济生产与社会秩序。另外从他的诗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他表现出了强烈希望统一天下的远大抱负。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从这首《嵩里行》中我们看出那忧国忧民之心。从内心深处来说我是比较佩服曹操的。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拥刘反曹”呢?我认为这与作者所在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大家都知道罗贯中处于元末明初年代,在写《三国演义》之时,元朝大乱,群雄四起。大有三国时代的感觉。那个时代拥君思想比较严重,面对即将改朝换代的局面,罗贯中是痛心疾首。
所以罗贯中也以《三国演义》来抨击打着“正义”旗帜的统治者的残暴与丑恶。渴望着有一位“仁君”来统一大业。那么刘备恰恰就符合了这一个要求,隐含了人民对汉族朝廷复兴的一种幻想以及渴望。
往往一些作家在构思或者写一部小说时,大多都会加入自己的一些感情色彩,罗贯中也不例外,认为刘备作为正统的汉室后裔,那么就对他大加赞赏,而对于曹操则大势批判。刻画成了一位“奸诈小人”。这在我看来还是有些偏颇的。
-----
网友解答:
-----
因为罗贯中本来就是一个秉持正统思想的文人。他在创作三国演义的时候,可能压根就没想到这部小说会给后世带来怎样深远的影响。我们都知道,我国传统文学史上,有四部大名鼎鼎的小说,依仗着深厚的思想性,过人的文笔,出色的人物塑造;
被尊为“四大名著”,可以说一直以来都被放在神坛上来膜拜。相信在座的每一位朋友,一定都对四大名著如数家珍:无非就是三国,红楼,水浒,西游而已。其中影响力最大,最为市井之间津津乐道的,肯定是三国演义了。
毕竟,时至今日,三国仍然是许多中国人念念不忘的一段英雄史诗,大众相当喜闻乐见。一定程度上,三国演义中叙述的故事,已经取代了三国志,后汉书这些正统史料,成为了大众对这段历史的第一印象,甚至很多人误以为三国演义已经是“历史真相”了。
但是,他们有这样的想法, 其实也无可厚非。相对于隋唐演义,西汉演义等历史通俗小说而言,三国演义的可读性,故事性的确排在了前列;即便是元代的《三国志平话》,质量上一样不能和罗贯中版本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媲美。
但是,三国演义中浓厚的尊刘贬曹情绪,相当遭到了人们的诟病。为什么这么说呢?历史上的曹操,当然也是一位文武双全,雄才伟略的一代枭雄;但是,三国演义却简单的用“白脸奸臣”这样的形象给曹操定型;
除此之外,曹营阵营中的谋臣,武将登场率当然也不能和蜀汉媲美。但是,造就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第一当然是罗贯中作为作者的自我意图,他是一个尊崇正统的文人;
第二,是宋明时期理学的浓厚影响。其实,三国演义本来就是历史演义,它怎么去叙事,都是很正常的。
-----
网友解答:
-----
我们阅读通行本《三国演义》,一般都会对作者的“褒刘贬曹”的思想倾向留下强烈的印象。刘备失败,总会得到作者的理解和同情;曹操胜利,有时也会遭致作者的批评和讥讪。受这种倾向的影响,读者在阅读《三国演义》时,总是盼刘备成功,望曹操失败。为什么在《三国演义》中会“褒刘贬曹”呢。在作者罗贯中的思想深处,存在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体现了作者的道德观念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既是魏蜀斗争的政治军事领袖,也是代表不同道德倾向的两个对立形象。曹操为乱世奸雄,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乃仁厚英主,揽豪杰终成帝业。曹操死前,嘱咐设立疑冢,防人盗墓,
“嘱毕,泪如雨下,须臾,气绝而死”,
作者不无嘲讽地讥讪:“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而“先主 (指刘备)驾崩,文武官僚,无不哀痛”,作者引杜甫之诗咏叹:“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一褒一贬,态度十分鲜明。
“褒刘贬曹”突出体现了作者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在社会化的环境中生活,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为了使人与人之间能够有效地交往,为了能够使整个社会有效地运转,人们必须建立起一套大家公认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这种在社会实践中历史地形成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有了这套准则和规范,不仅能够增进相互理解,减少矛盾冲突,而且能够使每一个社会成员获得一种精神安慰和理想寄托,以平静他们躁动的心灵。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道德的传统。中国传统文化把那些不讲道德的人视为禽兽或禽兽不如,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因此,对于《三国演义》的道德评判,也应该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必要的分析。
曹操与刘备的对立主要表现为道德的对立。这一点,刘备说得十分清楚。他说:
“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
如果说刘备的道德形象是仁德的话,那么,曹操的道德形象则是奸诈。在《三国演义》里,作者对曹操进行了严厉的道德批判,曹操的阴险、狡诈、忌刻、残忍,超过作品所描写的任何一个人物。在因疑杀害世交吕伯奢家小后并已确知杀错的情况下,曹操又狠毒地杀死了真心待他、赶集而回的吕伯奢,他的道德面貌便一下子全部曝光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曹操宣扬的道德信条。为报父仇,他进攻徐州,“所到之地,杀戮人民,发掘坟墓”;为追查耿纪余党,他用讹诈手段斩杀了站在红旗下的三百多个无辜者;痛恨祢衡之狂假黄祖之手杀之,忌恨杨修之才加以扰乱军心冠以死罪,指使粮官王用小斛发粮又借王垕之头稳定军心,防范行刺故意砍杀近侍诡称梦中杀人,等等。这些令人发指的罪恶行径,作者毫不留情地加以揭露和批判。
不过,在作者看来,曹操全部罪恶中的最大罪恶是他对汉室的不忠,对君臣之礼的破坏。祢衡击鼓骂曹时便指斥曹操“欺君罔上乃谓无礼”。董承所受衣带诏也说“操贼弄权,欺压君父;结连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不由朕主”。“许田射猎”便是这种僭制越度非礼失德的集中表现。在猎场上,汉献帝三次射鹿不中,曹操讨献帝弓箭射鹿,正中鹿背,“群臣将校,见了金针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踊跃向帝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以致“众皆失色”。所以,作品经常写人骂曹操 “托名汉相,其实汉贼”,声讨他的不道德行为和狼子野心。
刘备则是仁德的榜样。刘备的仁德,主要体现为爱民。他初做安喜县尉,就“与民秋毫无犯”。驻新野时,老百姓编歌谣称颂他:“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刘备的仁德,还体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不忍人之心”。例如,刘备所骑张武之马名叫“的卢”,据说骑则妨主。徐庶曾试探地劝他将马赐予仇怨之人,“待妨过了此人,然后乘之,自然无事”,被刘备变色驳回。刘备郑重声明自己决不做“利己妨人之事”。再如,曹操用程昱之计赚徐庶,孙乾劝刘备不让徐庶回许昌见母,使曹操杀徐母以坚定徐庶辅佐刘备之心,刘备却说:
“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母子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
对比曹操企图挟其母而用其子的卑劣行径,刘备实在不愧为仁德之主。此外,刘备不愿乘刘表病危而夺取荆州,并说:“吾宁死,不忍作负义之事。”都证明了他的仁德。所以徐庶之母驳斥曹操对刘备的污蔑说:
“吾久闻玄德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屈身下士,恭己待人,仁声素著,世之黄童、白叟、牧子、樵夫皆知其名,真当世之英雄也。”
人们谈论刘备,总爱赞叹他是“仁德之人”或“仁慈之主”。
二是体现了作者的正统观念
如果“褒刘贬曹”仅仅是一种道德评判,一般读者可能都会接受。人们之所以对《三国演义》的“褒刘贬曹”倾向存在异议,主要是认为这种倾向中包含有比较明显的正统观念。所谓正统观念,其实是一种政权理论,它主张政权的递嬗应该以血缘宗法为基础,以维护一朝一姓统治的延续,反对犯上作乱,僭制越度,觊觎皇权。因此,从根本上说,正统观念是一种政治麻醉剂,也是统治者排斥异己、镇压反抗的思想武器。
必须承认,《三国演义》通篇确有正统观念。作品一再宣扬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当今皇上之叔,似乎维护刘备就是维护正统;同时作品对曹操的批判,多集中在他欺君罔上、政由己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所谓悖逆行经;对于奉衣带诏讨伐曹操而被曹操处死的董承等人,作品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对于魏蜀两国的建立,作品用“操丕废帝篡炎汉,汉王正位续大统”为标题,等等,都与正统观念息息相关。
然而,仅仅看到上面所说的一些现象是不够的。《三国演义》的“褒刘贬曹”倾向并不是旨在追求一朝一姓的延续,而是主要体现了广大民众歌颂仁政反对暴政的政治态度,以及赞赏忠义鄙弃奸伪的道德观念。从作品对桓、灵二帝的批判中,对汉献帝和汉室宗亲刘表、刘璋的嘲讽中,以及对于刘备之子刘禅的揶揄和睥睨中,都不难看出,作者并不认为天下就应该是刘家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借诸葛亮之口提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三国演义》也借周仓之口提出:“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这些主张,都直接否定了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正统思想。
就《三国演义》的具体描写而言,“正统”常常被诸葛亮等人作为斗争策略加以运用,以便限制和打击敌对力量,发展和壮大自我。例如,诸葛亮在鲁肃向刘备讨还荆州时,便以正统为武器责难鲁肃。诸葛亮说:
“子敬好不通礼,直须待人开口!自我高皇帝斩蛇起义,开基立业,传至于今;不幸奸雄并起,各据一方,少不得天道好还,复归正统。我主人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今皇 上之叔,岂不可分茅裂土!况刘景升乃我主之兄也,弟承兄业,有何不顺?刘氏天下,我主姓刘倒无份,汝主姓孙反要强争?”
一席话,说得鲁肃理屈词穷,最后只得将荆州“借”给刘备。很显然,诸葛亮的自的并不是真正去维护正统,而是以正统为幌子强占荆州。即使从血缘宗法的角度考察,拥护刘备也不等于维护正统。刘备是否为皇室后裔,其实有很多歧见。至于后来汉献帝认刘备为叔,是考虑到“曹操弄权,国家都不由朕主,今得此英雄之叔,朕有助矣”。
《三国演义》在第一回介绍刘备时就说他从小有帝王之志,这显然是有悖于正统思想的。因为按照正统观念,帝王之位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当时的皇帝并非无嗣,刘备即使真是皇室之后,也不应该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作品肯定刘备的帝王之志,实际上就肯定了僭越与悖逆,同时也就否定了正统观念。这是我们认为作者的思想矛盾之处。
三是体现了作者的美好政治理想
在《三国演义》里,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都来自社会下层。刘备“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因而常常被人骂为“贩屦织席小儿”; 关羽是一个浪迹江湖的亡命之徒,属于社会底层的人物;张飞虽“颇有庄田”,也只是“卖酒屠猪”,算得上一个小地主,社会地位不高;诸葛亮隐居隆中,躬耕南阳,也被人讥笑为一介“村夫”。
他们来自社会下层,懂得民生疾苦,表现出重民爱民的政治倾向,因而能够施仁政于民。在他们身上,也寄望了作者期待下层民众参与社会政治的强烈愿望。而曹操集团正好相反。曹操生于官宦之家,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他“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都尉”,“因黄巾起,拜为骑都尉”,仕途通达。他的重要谋臣荀彧为海内望族,“旧事袁绍,后弃绍投操”;荀攸是海内名士,“曾拜黄门侍郎,后弃官归乡”,与其叔荀彧同投曹操;刘晔是“光武嫡派子孙”;程昱、郭嘉,均为“当今贤士”;其他文武大臣大都是有身份有地位之人。《三国演义》讴歌刘备和刘备集团的人物,拥护他们重民爱民的政治路线,正表现了作者期望广大民众对自身政治权利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广大民众希望参与社会政治的美好的、强烈的愿望。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褒刘贬曹”还寄托了广大民众的社会政治理想。人民拥护刘备,就是希望有刘备集团这样的明君贤臣来治理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反映出中华民族长期追求的德治仁政的政治理想。在“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时,刘备、关羽、张飞就立下了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虽名为君臣,却情同手足。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后,以为“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一直待之以师礼,临死又付之以重托,非一般君臣可比。
应该说,刘备集团在《三国演义》作者笔下,已经不是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关系,而是靠情感和道德所维系的政治联盟,它充分地体现了广大民众长期追求的“苟富贵,无相忘”“等贵贱,均贫富”的政治理想,以及与这一理想相联系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虽然只是一个政治梦幻,但它毕竟是美好的,也是诱人的,不应该受到嘲讽,而应该受到尊重。
-----
网友解答:
-----
简单点说,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褒刘贬曹,是因为罗贯中本人的思想
有正统观念。他认为刘备是汉室的后代,刘塑选有仁义礼智信
而曹操篡夺皇权架空皇帝沁坏人形象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不是室的后代,不能继承皇位。所以对他有偏见。把她塑造成多疑阴险,奸诈,残忍,恶毒等不好的人物形象。
-----
网友解答:
-----
曹操得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占地利且承父兄之基业;而刘备孤穷一身,要什么没什么,空有一个皇叔头衔,皇帝都受人挟制又何论皇叔,就是这样一个白身硬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可以说刘备是从社会的最底层靠自己的努力打拚而最终君临天下的,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非常励志,所以罗贯中尊刘也是人之常情;曹操篡汉,不贬曹贬谁
-----
网友解答:
-----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和《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待曹刘的思想感情完全不一样。
做为蜀汉人的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却是以曹魏为正统,蜀汉和孙吴则被贬低到地方割据政权。既然是《三国志》应该三个国家放置在同样的位置,不应该厚此薄彼。《三国志》中只有《魏书》有本纪,刘备在《蜀书》中只能列入传。从刘备建立蜀汉那一天,一直到刘禅投降邓艾,蜀汉统治者从来没有说过自己的国号是“蜀汉”,更没有说过自己的国号是“蜀”,他们一直都说自己的国号是“汉”。历史上之所以称之为蜀汉或者蜀,基本上都是源自于陈寿。蜀国带有地方色彩,只能算是一个地方割据政权。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小说中带有明显的“拥刘反曹”色彩。《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曹魏一支则被认为是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蜀汉阵营的许多人都在小说中得到强化,而且优势更加突出。《三国演义》三绝中,关羽占到了正面的“义绝”,诸葛亮占到了正面的“智绝”,曹操则占到了负面的“奸绝”。《三国演义》将刘备刻画成为一个难得仁君,却将曹操刻画成为一个“白脸奸臣”。曹操“白脸化”也在人们心中被定型,在不少人心中曹操成了奸诈的代名词,成了和王莽并列的乱臣贼子。
为什么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会充满着“拥刘反曹”思想呢?
其实无论是“拥曹”,还是“反曹”,都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定关系。
《三国演义》的署名作者为罗贯中,但是《三国演义》并不是罗贯中一个人的功劳。《三国演义》的成书,经历了一个滚雪球式的发展过程。
宋元时期就已经有了不少以三国故事为蓝本的话本和民间传说。这些话本和民间传说对《三国演义》成书有相当程度的影响。《三国演义》不仅有罗贯中的思想,还有那些话本作者的思想。《三国演义》成书之后,在流传过程中又夹杂了后人的影响,比如毛氏父子评《三国演义》。毛氏父子也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其中,他们两个也秉持着“拥刘反曹”思想。正是由于古人们一点点的努力,堆砌成了《三国演义》中,比较明显的“拥刘反曹”思想。
关于“拥曹”和“反曹”,刘氏和曹氏谁是正统的争论,自《三国志》成书之后就没有停止过。
西晋陈寿《三国志》、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都以曹魏正统,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南宋朱熹《通鉴纲目》则“拥刘反曹”。我们发现西晋和北宋时相对完整的政权,东晋和南宋则是偏安政权。相对完整的政权基本上拥曹,偏安政权则反曹。他们争论究竟曹魏为正统,还是蜀汉为正统,其实都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统。南宋和元朝时期是各种三国故事成书的重要时期,里面自然夹杂了不少“拥刘反曹”的迹象。罗贯中在整理三国故事,写成《三国演义》的时候,自然也有“拥刘反曹”的痕迹。
以上为《三国演义》中显现“拥刘反曹”思想的重要可观现实。除了客观现实之外,也有作者及古人的主观意愿。
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深受当时时代思想的思想影响。
元朝为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建立之后,汉人和南人成为第三等和第四等人,倍受蒙古贵族压迫。罗贯中做为北方汉人也是被压迫的行列,而且他又长期居住在南方,更是感受到蒙古统治者的压迫。当时民间有强烈的反抗蒙古贵族压迫,重建汉人政权的意愿,罗贯中也受这种意愿的影响。民间普遍流传人心思汉的思潮,汉朝也就成了汉族政权的代名词。刘备仁爱、贤德,曹操的多变、善杀。当时人们把蜀汉看成汉家政权,把曹魏当压迫者。“拥刘反曹”思想则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以及那个时代的民族文化。
官方有拥刘和拥曹之争,民间则以拥刘为主。
尤其当处于战乱时代,或者外族入侵之时,拥刘反曹的倾向会更加明显。拥刘反曹思想其实也是老百姓对贤君名臣、仁政、德政的渴望,对于暴政、动乱、残害、杀害等不满。通过拥护刘备这个“仁君”,反对曹操这个“暴君”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倾向。
后世毛氏父子也对“拥刘反曹”思想有推波助澜作用。
毛纶和毛宗岗除了点评《三国演义》之外,还改写、增减、改动、调整《三国演义》。毛氏父子在《三国演义》中加入了不少自己的思想情感,当然也包括拥刘反曹思想。毛氏父子生活明清之际,对于毛氏父子来说,又是一次社会动乱,又是一次外族入侵。毛氏父子强化“拥刘反曹”思想,是清初汉族文人,主张的“华夷之辩”的反映;同时也有为南明政权争取正统地位的需要。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从成书素材,到成书过程,再到后人点评都充满了“拥刘反曹”思想。所以我们现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才能感受到那股浓浓的“拥刘反曹”思想。
-----
网友解答:
-----
谢谢邀请。为什么三国演义要尊刘备败曹呢?因为刘备是皇叔,封建时代认为他是正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犯人众憎,所以尊刘贬曹。
------------------
推荐阅读:
每天用淡盐水洗脸半年了,朋友都说我怎么变老了,这是怎么回事?
支付宝上的“相互宝”如果可以帮父母加入,但每年分摊额将提高到1000元,你愿意吗?
上一篇:金庸十大刀法高手分别是谁?
下一篇: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个国家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