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服到底是谁设计的,为何如此设计?
清朝官服到底是谁设计的,为何如此设计?
-----
网友解答:
-----
官服,又名章服,泛指我国古代皇帝、后妃、王公贵族、各级官员,按章规定,籍以明辨是非等级的服饰。官服制度,是伴随着阶级分化而诞生的,从奴隶社会诞生到封建社会发展至顶峰,虽朝代更迭不断,但官服制度作为等级阶层分辨的重要工具,却始终发展和传承,直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清朝官服的产生,是我国历朝官服制度的延续和发展,是在坚守满族文化制度的基础上,参照汉族服饰制度加以设计,如此既传承了汉族服装制度中的特点,又不失满族的习俗礼仪。
我国古代官服制度
衣为上,上则天,天则尊;裳为下,下则地,地则卑。——《后汉书.舆服下》
我国官服制度的历史要追溯到尧舜时期,由于等级分化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对应的服饰也产生了等级分明的区别。社会阶层制度就是天子为上,庶民为下,天子与庶民的关系亦对应着衣和裳的关系,上下不可颠倒。在“名位不同、礼教异数”的社会制度里,这种天经地义的认知也被记为法典礼仪,不容更改,相对应的阶级服装制度也由此诞生。
我国自奴隶社会起,上至天子下到庶民,衣、食、住、行,都形成严格的规定,西汉时《礼记》成文也形成了文字记载,这也是我国历代王朝相延续、流传的礼制中一种明辨等级,区别尊卑、区别官阶的制度准则。各朝代的官服制度,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官服制度也成为封建社会巩固统治者统治地位的重要工具。
清代官服制度
清代官服制度是结合满汉文化制度的特色,传承与创新的产物,既保留了汉族服制中的某些特点,又不失其本民族的习俗礼仪。诸如保留中国传统的十二章纹(十二种传统图案)作为衮服、朝服的纹饰,以绣有禽兽图案补子作为文武官员职别的标志,废弃以滚冕衣裳为祭祀服装,以宽袍大袖的绛纱袍服为朝礼之服,以通天冠、粱冠等冠、帽为官帽的传统官服制度。形成了满族色彩的冠冕服装制度。
1、 顶戴花翎
清朝官员佩戴的礼帽上有顶珠和花翎,顶珠和花翎,是区别官员品级的标志,也是“标识品序”的办法。顶戴又称“顶珠”, 也就是冠顶镶嵌的宝石,冠上的顶珠颜色和材质的不同,对应官员的品级的不同。一品官要用红宝石,二品用红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等到了乾隆皇帝以后,这些“顶珠”基本上是以玻璃代替。冠上无顶珠者,意味着无品级,又称“未入流”,满洲贵族没有品级官职的也没有顶珠可带。
花翎是插戴在朝冠或吉服冠上的,因与顶珠相联,统称为“顶戴花翎”。只有顶戴与花翎配在一起才表明“功名”圆满。花翎是指带有“目晕”的孔雀翎,又俗称“眼”。清初,花翎并不代表品级,只是荣誉的象征。顺治十八年时才对此作出规定,亲王、郡王、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许带花翎,只有贝子以下,才可以戴,并且还明确规定,贝子应戴三眼花翎,国公应戴双眼花翎,五品以上官员可戴单眼花翎,六品官员以下,一律戴无“眼”的蓝翎(鶡的羽毛)。
2、服饰
乾隆初年,服装制度已经相当完善,并绘图加载到清代《会典》之中。皇帝、后妃、王公大臣及文武百官,所穿用的官服,除了日常服及出行用服以外,基本上被分成了三大类,即礼服、补服和吉服。
“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经》
其中补服是礼服的一种,也清代文武官服中最重要且最常见的一种。以胸前和背后的补子图案加以区分官职与官位的不同。《大清会典图》有规定,文官图案绣禽鸟类,武官图案绣兽类。其中,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一品绣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 ,五品熊罴,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3、朝珠
朝珠与朝带,是清朝礼服中的佩饰,除皇家成员外,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均可挂朝珠。但军机处、科道、侍卫、礼部、国子监所属的官员,不按品级皆可挂朝珠。此番既有装饰作用,应当也有宗教信仰的成分。朝珠共有一百零八颗,以四颗大珠将其分成四分,名“分珠”,代表四季,朝珠也是高级官员区分等级的标志之一。
清代官服也如历代一样,是“人分五等,衣分五色”产物,是封建社会对统治制度的维护手段之一,清代的官服制度的形成是与满族的民族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满族服饰为基础,吸纳汉族服饰中的元素发展传承而来。 清代官服的继承与演变,说明了清代不单继承了汉族在历史上衣着的长处,而且将民族特色保留下来。经过继承、改造、创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传统中原文化的结晶体。
-----
网友解答:
-----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水之秋,无授权禁转!
清代的官服,按大家从影视剧中获得的印象,似乎跟明代官服差别很大,然而细细考究起来,两者之间的渊源还是很深的。清代的官服与明代一样,都采用了“补服”的基本形制。何谓“补服”呢?就是在官服的胸前背后绣上一块图案,这图案就叫做“补子”,用补子上的图案来区别官员的品级。按学者的说法,补子这东西,很可能是来自元朝,明代继承下来,并把它变成了区别官员品级的符号。清承明制,继续沿用了补服的形式。不过,清朝的补子和明朝略有不同,明代补子是用金线或彩线把图案直接绣在官服上,而清代补子是独立绣好的,再缝到官服上;明代补子一般比较大,几乎占据了官服的整个胸前和背后的位置,而清代补子则相对小;明代补子无边框,而清代补子有边框。明清补子图案也略有不同,明代文官补子的飞禽图案一般都是两只,而清代则是一只。
(明清官员官服画像,可以清楚地看出两者官服中补子的差异之处)
有意思的是,笔者在看电视剧《甄嬛传》时,赫然发现剧中孙俪扮演的甄嬛穿过一身带补子的华服,仔细一看,补子居然是一品文官的仙鹤图案,不禁愕然。按清制,补子只会出现在文武官员以及诰命夫人的官服上,后宫嫔妃的衣服上是断不会出现补子这种东西的。出现如此不伦不类的服饰,也只能说剧组的服装设计师脑洞也未免太大了。
(电视剧《甄嬛传》中甄嬛所穿的一件带补子的华服)
清代官服除了在基本形制上继承了明代的补服形制,还在一些细节上继承了明代官服的特点,例如基官服两侧开衩、采用较为宽大的袖子、领口为圆领等等。但也有一些地方同明代不一样。例如清代官服采用了对襟的样式,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独一份。但您可千万别以为这是清朝的“发明创造”,其实按笔者看来,清代的对襟官服,往根子上找还是有明代的“血缘”。明代有一种服装,称为“罩甲”,采用的就是对襟长袍的形式。这种服装原型来自元代,但是却在明代十分盛行。由于它穿起来十分便于行动,所以无论是贵族外出狩猎,还是公差外出办公,乃至于军队行军打仗,都喜欢穿这种衣服。可以说,“罩甲”是明代最为流行的一种戎服。清帝祖先早期也曾是明朝边军,必然也穿过这种戎服。后世建国以后,为铭记其尚武精神,以这种戎服为蓝本设计出了清朝的官服。这跟清代官帽选取了奓檐帽的形制应该是一个道理。
(《明宣宗射猎图》局部。图中右侧和左侧人物都穿着罩甲,左侧人物还带着奓檐帽)
清代官服有别与明代官服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清代官服中蟒袍被广泛使用。蟒袍这东西,也是肇始于明代。《清稗类钞》里说:“蟒袍,一名花衣,明制也。” 明人沈德符所著《万历野获编》云:“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趾)耳……凡有庆典,百官皆蟒服,於此时日之内,谓之花衣期。”在明代,蟒袍一般是作为赐服存在的,除了亲王郡王之外,只有深受皇帝宠幸的重臣或宦官才有穿蟒袍的资格。明代蟒袍上一般除了蟒(类似龙的形象)的图案外,在衣服下摆处还会绣有海水波浪和岩石的图案,名曰“海水江崖纹”,意为江山永固。
(身穿蟒袍的明代名臣王鏊的画像,红框内的纹样即为海水江崖纹)
清代继承了明代的蟒袍形制,但放宽了限制。上到亲王郡王,下到九品的芝麻官,都可以穿蟒袍。清代的蟒袍,图案上基本沿袭了明代风格,但也出现了一些小变化。最明显的就是清代蟒袍下摆的海水江崖纹下面,开始出现了所谓“立水”,也就是彩色的斜条纹。清初的时候,“立水”还比较少,但随着时间推移,“立水”的面积越来越多,到了乾隆朝终于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那种大面积“立水”的风格。遗憾的是,在众多的清代题材影视剧中,这种大面积“立水”的官服样式却被贯穿于整个清代,从清初到清末,用的都是同一种风格的纹样,这实在是一种欠缺严谨的做法。
(一件清代蟒袍,红框内的即为“立水”纹样)
(电视剧《于成龙》剧照,红框内的大面积“立水”是清中期以后才有的风格,在清初的康熙时代是不存在的,此处明显欠严谨了)
(紫光阁功臣图部分肖像,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清代服饰的各种细节)
清代蟒袍同明代蟒袍的另一大区别,就是明代蟒袍采用宽袖,而清代蟒袍采用了箭袖接马蹄袖。所谓“箭袖”,其实也是明代出现的。箭袖窄小贴身,利于在北方寒冷地区保暖,也利于骑射作战,被广泛应用于明代北方边军戎服。清朝崛起之时自然也采用了箭袖这种袖子。同时,为了更好地在寒冷天气中保护手部,利于作战,清人又在箭袖上接续了样式独特的“马蹄袖”。而马蹄袖也就成为了清代统治者引以为荣的民族传统,在日后将马蹄袖加入了蟒袍之中。所以这里有个被误解很久的问题可以澄清了:清代的官服上其实是没有马蹄袖的,马蹄袖是来自穿在里面的蟒袍上的。如果一个清代官员里面没有穿蟒袍,那么他将无法做出我们所熟悉的撸马蹄袖下跪的动作。
(上图为明代箭袖衣,下图为清代蟒袍,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清代箭袖上又接出了马蹄袖)
(清代补服实物,可见其上并无马蹄袖)
至于清代官服的其他特色,例如披领、朝珠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体来说,清代官服沿袭了明代官服的基本形制,又加入了尚武的标志,使其有别与明代官服而独具特色。
参考文献:《清稗类钞》、《万历野获编》、《清史稿》
-----
网友解答:
-----
清朝的官服的设计来源于明朝,官服的图样各不相同。
于清朝来说,清朝的官服制度分为了不同的等级,这与清朝官员的等级相匹配。从官服上就可以看出官员的等级以及官员的性质,清朝官服上的图样被称为“补子”,这些“补子”上的图案代表了官员的品阶。
清代官员的官服共分为九品,而且文武官员的图案类别也不相同,文官的图案为飞禽,武官的图案为走兽。
其实在清朝的时候,“飞禽走兽”并非是贬义词,在这里只是泛指禽类与兽类两种类别。清朝官服也是用这两种不同的类别来区分官员的类别,每个等级的官员,“补子”上的动物类别都不一样,由动物的高等到低等来区分官员的高等到低等。
清朝官服的制度是随着官制来制作的
清朝的官员制度区分的非常精细,这个时候的清朝官制其实有别于以前各朝的官制。清朝的官制也是按照部门分类的,有一部分还是沿袭了明朝的一些官制。
但有别有明朝的,清朝的军事系统划分的十分详细。原来的朝代有宰相,而到了清朝,宰相这一职位就转移到了内阁,也就是说,国家政务要由内阁来处理。
到了清朝,官员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各司其职,哪个部门都有哪个部门的机构。为了更好的区分这些官员的职位,就对这些官员的朝服进行了统一的改制。
所以说,清朝官服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迎合这些官员的职位,为了更好的区分官员的等级。因为上朝的很多大臣,有些对于皇上而言,并不熟悉,但看官服,皇上就能很清楚的辨认该官员的品阶。
清朝官服上的图案象征着吉祥
在清朝之前的一些朝代,一些官员的官服没有区分开来,就会给人一种非常乱的感觉。而到了清朝开始,官员的官服划分的可谓是非常细致的。不只是文武官员之间的区分,就连官员的等级都区分的非常明显。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位官员的品阶。
比如说文官的朝服“补子”图案是飞禽,飞禽就象征着文学,比如说一品官员的“补子”是仙鹤,仙鹤在古时是一种非常吉祥的鸟类,而且他的寓意是长寿。二品官员的“补子”为锦鸡,有这样一个成语叫“前程似锦”。
所以说,这些官员的官服上的图案其实还有吉祥的寓意。一品武官的图案为“麒麟”,麒麟可以说是我国的一种瑞兽,如此看来,清朝的官服制作大有吉祥的寓意,不仅是对官员的一种祝福,更是对大清的一种祝福。
清朝官服大部分还是取源于明朝
早在明朝其实就有这种朝服,而到了清朝的时候,由后人进行改制,成了后来的清朝官服。而且清朝的官服是对明朝官服的一种改进,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有名为“罩甲”的朝服。
其中“罩甲”在明朝刘若愚的《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中就有记载:
“罩甲,穿窄袖戎衣之上,加此束小带,皆戎服也。”
说的是明朝时期的一种长款外套、褂子。而这种罩甲的来源,其实就是根据当时穿罩甲的人的实际需求而设计的。
这种衣服的特点与后清官服的特点是非常相似的,在一些明代画卷中就可以看出来。所以说,清朝的官服来源思路其实就是借鉴了明朝的罩甲。
而后根据清朝自己的需求,对这些官服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划分,清朝官服的设计,对于清朝的统治很有帮助。
-----
网友解答:
-----
你可能不知道,“衣冠禽兽”原本是个褒义词,特指那些飞黄腾达有权力的官员,因为明清时期的官员,官服上绣的不是飞禽,就是走兽,所以叫“衣冠禽兽”。只不过,后来官员腐败,老百姓对他们十分痛恨,慢慢的就变成了贬义词。
清朝的官服,基本是继承了明朝的官服,所以你要是问是谁设计的,那么答案只能是朱元璋了。倒是清朝的官帽和明朝甚至之前的任何朝代都不相同,很有特色。
清朝的官服
先说颜色。皇帝穿的叫龙袍,为明黄色,上面绣着九条龙。但如果你i真的拿一件龙袍来看,上面就只有八条龙,另外一条其实是绣在衣襟里面,得翻过来才能看着。
亲王贝勒穿的叫蟒袍。所谓蟒,就是比皇帝穿的龙袍上面的龙要少一个爪子,皇帝衣服上的龙是五爪,亲王贝勒衣服上的龙是四个爪,所以称为蟒。但是,亲王贝勒的朝服不能用明黄色,必须是暗黄色。龙也必须是盘龙或者降龙,不能是升龙或者正龙。
再往下,就是文武百官了。
文武百官的朝服,一般都是深蓝色,区别就在于衣服前后所绣的“补子”。文官一律用飞禽,武官一律用走兽。
文官一品用仙鹤,二品用锦鸡,三品用孔雀,四品用云雁,五品用白鹇,六品用鹭鸶,七品用鸂鶒,八品用鹌鹑,九品用蓝雀。
这里面大家最容易搞错的是四品,我看到好多文章上说是鸳鸯,其实是搞错了,应该是雪雁或者云雁,云雁飞行时羽毛上耸,代表着坚定忠心,做事情兢兢业业的意思。要是鸳鸯,那就不讲了,鸳鸯是爱情的象征,和当官可没啥关系。
还有八品的鹌鹑,也不是名贵鸟类,只是取“安”的谐音,象征着“事事平安”和“安居乐业”的意思。
武官一品用麒麟,二品用狻猊,三品用豹,四品用虎,五品用熊罴,六品用彪,七品、八品用犀牛,九品用海马。
一品的麒麟是传说中的神兽,因此隐藏着“武备而不为害”的含义。二品的狻猊,好多人说是狮子,其实不对,狻猊是龙的九子之一,只是长得像狮子而已,能食虎豹,代表勇猛的意思。
除此之外,各种御史、按察使、道员,由于是负责监察工作的,因此不论是何等级,其补服上均绣獬豸,便于区分。
清朝的官帽
除去衣服上能体现官员等级之外,官帽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清朝的官服是继承自明朝,没有多大改动,但官帽就完全和明朝不一样了。清朝的官帽看起来都差不多,区别只在于帽子顶上的那颗珠子,称为“顶珠”,顶珠是什么材质的,就说明是什么级别的官员。
最低的九品官员的官帽上,镶的是阳纹镂花鎏金顶,说是鎏金顶,其实就是铜。八品的官帽和九品的一样,也是铜珠,只不过纹路是凹进去的,称为阴纹镂花鎏金顶。到了七品,官就比较大了,顶珠全部由纯金制作而成,名称反而平平无奇,称为素金顶。如果拿来卖应该能卖不少钱,不过肯定没人敢卖就是了。
六品往上,官帽就讲究多了。六品的顶珠用的是“砗磲”,这是海洋中的贝类,五品用的是佛家七宝之一的“水晶”,四品用的是“青金石”,也是佛教宝物之一,三品用的是“蓝宝石”,二品用的是“珊瑚”,一品用的是“红宝石”。
另外,清朝官帽上统一都有红缨,再加上一品和二品的顶珠也都是红色,所以也有人讽刺靠出卖朋友当上大官的人,说他们是用朋友的血“染红了自己的顶子”。
清朝的朝珠
我们看清宫电视剧的时候,经常看到官员的胸前挂着一大串珠子,这个东西被称为“朝珠”,也是清朝官服的一大特色。
朝珠可不是任何都能佩戴的,首先必须是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的官员,而且必须和朝服搭配着穿。
皇帝上朝戴的是东珠,是一种很大的珍珠,因为产自东北,所以叫东珠(那么产自南方的就叫南珠了)。如果不是上朝,而是祭天或者祀地,就用青金石或者其他材质的,都有严格规定。
除了皇帝,其他人都不能用东珠,亲王贝勒和品级够高的官员们可以随意选用东珠之外任何材质的,但是只能挂一串,不能挂多了。皇帝后宫的嫔妃,以及官员的内眷们倒是可以挂三串。
不过,虽然材质区别不大,但传朝珠的丝绦还有区别。皇帝的用明黄色的丝绦,亲王贝勒用暗黄色的丝绦,其他人只能用石青绦。
最后说说顶戴花翎
顶戴花翎是清朝官服的一大特色,就是官帽后面伸出来的那一块,像鸟尾巴一样的东西,称为“花翎”,因为官帽叫做“顶戴”,所以经常合称为“顶戴花翎”。
“花翎”一般是赏给有功的人或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分两种,一是蓝翎,一是花翎,蓝翎为鹖羽所做,花翎为孔雀羽所做。
蓝翎只赐给侍卫,而且必须是六品及以下的员,有功后可以赏赐蓝翎,偶尔也赏赐给低级的武官。蓝翎没有眼,都一个样。
花翎就难得了,只有身居高位的王公贵族才有资格享受。花翎又分为单眼、双眼、三眼三个等级。皇室成员中爵位低于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固伦额附,才有资格享戴三眼花翎;双眼花翎,也必须是皇家宗室中的人才有资格佩戴。
而文武大臣们,即便功劳再大,也只有戴单眼花翎的份。比如康熙年间,施琅平定台湾之后,康熙封他为靖海侯,施琅就表示侯不侯的无所谓,我就想要个单眼花翎戴戴。最后康熙特旨恩准,感动得施琅痛哭流涕。
从乾隆到清朝灭亡,被赏赐三眼花翎的只有七人,双眼花翎的只有二十多人,所以如果能被皇帝赐戴花翎,那就是天大的荣耀,不次于死后入太庙。
不过到了清朝末年,财政空虚,清廷为了敛钱,就开始卖花翎了,七千两银子就可以买到一个单眼花翎,五千两银子就可以买到一个蓝翎,这样就慢慢的不值钱了。
综上所述,清朝的官服、官帽、朝珠、花翎等等,都是为了严格区分官员等级的一种方式,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但这种官服制度很好的满足了官员们的虚荣心。就好比你在公司上班,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员工,老板提升你当了主任,其实手下一个兵也没有,做的还是原来的工作,但至少说出来很好听,是吧?
-----
网友解答:
-----
【品服】品官所着之服。古代官员分九品,凡是有品级的官员称品官。品官等级不同,其品服的颜色、形制、质地也不同,以示尊卑。如《唐会要》载:“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绯(大红),六品七品以绿,八品九品以青。妇人从夫之色。”《明史•舆服志》:“一品大独科花,径五寸;二品小独科花,径三寸;三品散答花无枝叶,径二寸;四品五品小杂花纹,径一寸五分;六品七品小杂花,径一寸;八品以下无纹。”“其带一品玉,二品花犀,三品金钑花,四品紫金,五品银钑花,六品七品素银,八品九品乌角。”不同朝代,文武官员品服礼制也有所不同。
【朝服】君臣朝会时所穿的礼服。周代约朝服,缁衣、素裳、腰束缁带、脚着素韠。天子头着皮弁,臣F姜委貌冠或玄冠。以后历代,服制都有因革,至清代,朝一品至四品蓝及石青诸色随所用,披领及袖俱石青片金缘,各加海龙缘,两肩前后正蟒各一,腰帷行蟒四,中有襞积,裳行蟒八,皆四爪。五品至七品色用石青片金缘,通身云缎,前后方襕行蟒各一,中有襞积,领袖俱用石青妆缎。八品九品用石青云缎,无蟒,领袖冬夏皆青倭缎,中有襞积,朝珠文五品武四品以上均得用,以杂宝及诸香为之。见《清史稿•舆服志》。
【补服】明、清官服。前胸及后背有金线和彩丝绣成的“补子”,也称“背胸”,是官员品级的徽识。《清史稿•舆服志》:“一品文(指文官)绣鹤、武(指武官)绣麒麟;二吕文绣锦鸡、武绣狮;三品文孔雀、武绣豹;四品文绣雁、武绣虎;五品文绣白鹇、武绣熊;六品文绣鹭鸶、武绣彪;七品文绣鸂鶒、武绣犀牛;八品文绣鹌鹑、武同七品诱犀牛;九品文绣练雀、武绣海马;惟都御史、副都御史、按察使、道、给事中、御史通绣獬豸。”
-----
网友解答:
-----
笔者对周星驰先生的《九品芝麻官》印象深刻,里面出场的各个官员的服饰迥异,让人不免惊奇,那么官员的这些个官方服饰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官员的工作服饰学名叫做官服,说起官服,首先出现在笔者脑海中的非清朝官服莫属。形式多样且等级划分色彩浓厚,那不禁引起了笔者的强烈好奇,清朝官服是谁设计的,它的设置目的又是什么?且听笔者一一分享。
清朝的官服设计来源于明朝,但有所创新和发展。清朝官服的最大特点就是蕴含了丰富的等级差异,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官职,清朝在官服上下了很大功夫。这些努力也没有白费,在官服上可以轻松地区分出官员的等级,也十分清晰地显示出了“在其位谋其政”的特点。而区分官服类型的最大标志就是上面的图样,被称为“补子”,花样不同的“补子”代表了官员的品阶。
这里简单罗列一下清代官员的官员品秩,共分为九种,因此官服也分为九品。在朝廷中有文武两类官员,他们的服饰也不尽相同,基本上,文官的图案为飞禽,武官的图案为走兽。
飞禽走兽,连在一起似乎是个贬义词,但是在清朝,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单纯地泛指禽类与兽类两种类别。由这个小细节出发,可以看出,清朝官服通不同类别的动物来划分官员的等级次序,当然这些动物也是由高等到低等进行区分的。
清朝官服上的图案象征的吉祥意味十分的浓厚,或许这和统治者的心理有关,统治者希望自己的统治能够顺风顺水,这样在细节处着手实施,在心理上就可以形成一定的暗示,有助于统治者积极心理的构筑。那请跟随笔者一同去看看那些图案吧。
这里讲述一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动物以及含义。文官的官服上面的图案是飞禽,飞禽在古代代表文学。一品官员的官服上面是仙鹤,取其“绵延益寿”的含义;二品官员则是锦鸡,不是有这样一个成语吗,叫做“前程似锦”。一品武官则为麒麟,这种在古代看做神兽的象征,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对于官员本身的祝福,也有对国运延祚的深深的祝福。由此可以看出,官服上镶嵌的不同的动物图案都是一种吉祥的含义。
这里提示一点,清朝官服的区分的标准就是官位。清朝的官员制度区分的非常细致,对比前朝,是在前朝的官制和部门划分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但是还是依稀能够看到明朝的影子。
那么清朝为什么要进行官服的重新捯饬呢?原来这是由于清朝的军事体系空前地复杂,且岗位划分的十分细致,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和区分,就需要在官服上动脑子。这样从官服的划分可以清楚地知晓各部门的官员有谁,对于皇帝来说,具有较强的直观感觉。
因此,清朝官服的设计主要目的就是在视觉方面进行是官员的等级区分。上朝的时候,皇上就能很清楚地辨认该官员的官职。
前文曾说清朝的官服前身是明朝官服,不过加以更改,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清朝官服。那饮水思源,我们需要来了解明朝官服的一些点滴。明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名为“罩甲”的朝服。
“罩甲”这个新鲜名词在明朝刘若愚的《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中可窥见一斑,原文是这样记载的:“罩甲,穿窄袖戎衣之上,加此束小带,皆戎服也。”
这段话描述的是明朝时期的一种长款外套或者说是褂子。这种罩甲其实就是根据当时人们的日常实际需求而设计的。
对比明朝和清朝的有关官员的一些画卷可以清晰地发现,明朝的罩甲与清朝的官服具有许多共同点。由此可以推测,清朝的官服思路来源其实就是明朝的罩甲。
之后,清朝统治者根据自己统治的实际要求,对明朝的罩甲进行了补充,并对官服进行了十分细致的划分。如此一来,对定尊卑、官位顺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由此助力于清朝的统治很有帮助。
由清朝的官服发展源头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想要实现中原化,其中具有实际意义的可行性举措便是借鉴前朝的基础,并加以自己民族化,这样一来,可以减少一些不同民族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有利于巩固统治。
-----
网友解答:
-----
清朝时期的官服研发者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其中的资料还是可以追查的。其实清朝的官服和明朝是分不开的。
在历史记载,清朝的官服是由明朝的罩甲而改编的 在大清没入关之前,其实满洲已经是半汉半满了,在满洲已经有很多的汉人和满人杂居。汉人对满人影响极大,汉人也就把明朝的罩甲带到了满洲,当时的女真匠人们借用了明朝的罩甲改编了属于自己的一副服装官服,所以随着满清入关,影响就变得越来越大,并且从满清初年到大清末年都在沿用,近乎使用了300年,在女真本身的服装基础上加上了明朝的罩甲加衣改编,就这样推行起来了。
-----
网友解答:
-----
诚邀,如题。大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朝代,同时也是一个有少数名族建立的国度。由于其是北狄入主中原,所以各项政策与中国汉人传统都有些区别,比如清朝的官服就很特殊。据史料查证,清朝官员无论大小,一律头戴顶子,胸挂朝珠,很是奇特。那么问题来了,清朝官服到底是谁设计的,他又是为何如此设计呢?
其实清朝官服的设计与明朝有关,大家知道,满清是一个游牧民族,对于这些先进的中原制度还不是很熟悉,所以在清初还是沿袭了很多大明的制度的,其实满清官服上也有大明官服的印记。
划重点,大清的官服灵感来自大明的罩甲
什么是罩甲呢?根据现在的留存文献中记载,
所谓
罩甲,其实
罩甲便是明代时期的一种长款服饰,
在出土的明代画卷和陶瓷杂俑像,你会发现其时的这种对襟罩甲和毡帽是一种常见装束,罩甲
首要用于下级士卒和杂役穿着,由于前期的女真人很难接触到明朝士大夫阶层,但是却很容易接触到一般士卒,恰好这种基层士卒穿的罩甲很适宜。于是
女真人学习了这种服饰
加以演变,就成了后来的官服,不过不得不说,挺难看的。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
网友解答:
-----
清朝官服主要是承袭明制,然后加入了满人特色。顺治九年(1652年)颁发了《大清服色肩舆永例》,对文武百官的服饰作了具体的规定。这一规定在康熙朝、雍正朝又进行了几次改订,直到乾隆时期,官府制度才臻于完备,并绘图载入了《钦定大清会典图》。
清朝官服最大的特点就是官员身着长袍马褂、肩挂披领和标志性的马蹄袖,这些都是满族在关外时就已形成的民族服装。体现了大清开国之初全民皆兵又经常符猎的民族习惯。清朝的官服主要有朝服、蟒袍、补服、端罩。
清朝补服上的补子承袭于明朝,但在补子的形状、花纹图案等地方都体现出了清朝官服的独特之处。皇室成员用圆形补子,各级官员均用方形补子。补子为前胸、后背各缀一块。由于清朝的补服为前对开襟,因此,前补在制作时必须在中间分成两片,这就使得一套补子需制成三件绣品,做好后再对称缝于补服上。
-----
网友解答:
-----
清朝的官服总体上是从明朝武官的常用服饰演化而来的。
顶戴花翎源于明朝武官冠饰。
清代官帽中的暖帽源于明朝武官冬天戴的茤檐帽,明制顶较高,没有红缨,清制顶较矮,配有红缨。
官员夏季所戴的凉帽是明代武官士兵夏季出行服用的笠帽,明代以竹藤为胎无加表里,无缨,清代则以白绫为表,红绫为里,覆以红缨。
顶戴的顶珠最早出现在明朝中期,为明朝武官拽撒遮阳帽顶部的配饰,顶珠形制就和清朝顶戴形状毫无区别,明代无分品级金顶居多,唯清代分品级,制色珠,配以多彩宝石,以红顶替代明官服红袍,以蓝顶替代明官服蓝袍。
孔雀翎是明朝武官茤檐帽或拽撒冠的帽饰,朝鲜也学了去,唯清朝在孔雀翎四周固以马尾,使之更加厚实,没有明代的飘逸。明代花翎一般两根孔雀翎为一组配饰,不分高低,清代则分为四个等级,三眼到蓝翎,分高低。
补子更是明朝发明在官员常服上的品级图案,唯清代补子较明代为小,明代补子无边饰,清代有边饰,明代所绣禽兽是双数,清代为单数,就补子工艺而言,清代色彩较为绚丽,工艺也较好,但清代武官所绣的走兽有点Q,不如明代凶猛。
还有民间服饰也脱胎于晚明,瓜皮帽是明朝初期的六合一统帽。
立领源于明朝中晚期,气候严寒,交领顶不住小冰河的寒冬而发明的。
钮扣源于唐朝胡服官员圆领衫,汉袍的绑带固衣其实是一种落后的衣物连接方式,排扣在明朝中后期已经在女服中广为流行。
此外,清朝的朝服源于明朝的拽撒式飞鱼、斗牛、麒麟服。
清朝的吉服源于明朝的蟒袍,唯独清制男款因便于骑马,改明制左右开气为前后开气。
清朝的马褂,马甲源于明朝的罩甲,比甲。
清朝的盔甲源于明朝的棉甲。
总之,清朝的官方服饰每款都可以从明朝服饰里找到起源。
而朝珠则来源于藏传佛教的一百单八颗素珠,佛珠记捻较短,朝珠记捻较长。
马蹄袖源于蒙古族,唯独硬领的领衣,朝服的披领尚没有找到与前代相似之渊源,或许这才是满洲人发明的服饰。
还有,大清初期的统治者们很多都笃信和精通子平命理及堪舆风水。深知隋唐以降的品官以颜色命服制之弊端,满清统治者认为命格与服色相悖怎么会不出问题。因此清代袍服不以颜色定品级,除黄色外,官员袍服颜色随喜,而为了保留明制传统,又以顶戴色珠来对应明朝服色,高阶用红,中阶用蓝等,唯外褂色用天青元青(蓝黑色),以示庄重整齐。十八世纪的西装也是五颜六色的,直到19世纪,近代西方才最终以蓝黑色为公服西装,原理是一样的。
清代公服种类繁多,功能齐全,冬夏分明,这样成体系的成熟服制不是十年八年乃至几十年可以设计出来的。而是集汉,蒙,藏等多个民族千年的服制文化,博采多家元素,综合而成的系统服制。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清代第一次把皮毛融入公服,明代以前,民间服饰虽也已经运用皮毛,但仅在民服,在公服里头几乎是没有的。因此汉官冬天穿公服非常冷,无不在里面多穿几层,清代则在冬季公服里头大量运用皮毛出风,因而清代官服保暖效果较好。
下图为明制茤檐帽和笠帽,最后一张图是真正的明朝笠帽实物。茤檐帽和笠帽上有明制顶戴,多为素金。
-----
网友解答:
-----
清代官服品种起源
清代官服严格意义上属于长袍马褂类,这一点和中国很多封建王朝的官服制式都不尽相同,马褂最早在清朝属于行服,是皇帝和文武百官打猎时穿的服装,为了方便行动所以和传统的汉服有所不同。标准的马褂由行冠、行袍、行裳、行褂和行带等组成。其中行褂即为马褂 。
而行服一词最早出现于《后汉书·桓郁传》,释义为外出和打猎的服装,这种服装在中国古代也被称之为“胡服”所谓汉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良正是源自与此。
据历史记载,满清刚刚入关时马褂只限于八旗士兵使用,一直到了康熙时期才开始逐渐的在社会上流通,随即马褂在社会上成为便服。
清代官服品级严格
清代文武官服的区别其实主要在于外挂的补服,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文官补服是禽,武官补服是兽,只要品级一样,文武官的朝袍其实是一样的。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补服之外清代官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独有的顶戴花翎,这是区分官员官阶的重要标志,也是清代官服的一大特色。顶戴又叫顶子,分为夏天戴的凉帽、冬天戴的暖帽两种,制作材质不同。顶上覆盖红缨并有一颗顶珠,顶珠下有一只约长两寸的玉质或珐琅质的翎管用以安插尾部的翎羽。
明清官服之间的历史渊源
刚开始明初的官服就是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之后经过洪武二十四年的修订增加了补子图案,定制后基本稳定。而明朝的这种补服和清朝的非常接近,从历史传承来看,满清的这一习俗正是从明朝借鉴过来的。
在明朝的补服中,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即御史官)獬廌。
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罴,六品獬豸,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这种补服品级与清朝一模一样,也有传闻称明朝灭亡之后清军入关,为了让百姓承认自己华夏正统的身份,清代皇室直接征用了明末的官服设计制作人员参与了清官服的设计,因此我们从清代官服身上可以看出它一方面继承了明代官服另一方面又保留了游牧民族的一些服饰习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