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话为什么具备这么大的感染力?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话为什么具备这么大的感染力?
-----
网友解答:
-----
我先说说我为什么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吧!
我是真真切切为了这篇散文哭过的人!不过,那时我太小,不是因为这一句(后面我会详细解释是哪一句和为什么)。
概述
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从宏观的角度了解一下归有光和他的散文!
《古文观止》中选有两篇归有光的散文,《吴山图记》和《沧浪亭记》,都是短而精的古代散文(每篇大约都是300字左右)。啥是“观止”?就是“好到头了”呗!意思是:读了这些散文,别的就不用看了!
选入《古文观止》的222篇散文,作者有61位。从周代到明代,时间横跨两千多年。除了《左传》、《国语》、《史记》,我们所熟悉的大才子贾谊的《过秦论》、司马相如的《上书谏猎》、王勃的《滕王阁序》、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刘禹锡的《陋室铭》、杜牧的《阿房宫赋》、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小石城山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司马光的《谏院题名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赤壁赋》等等等等都名列其中(喘口气)——这个水平量级嘛,你懂得!
好了,下面我们说回
《项脊轩志》
和它感人肺腑(绝大多数人可能会有的)的末尾一句“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
既然题主要求从文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来分析,襟亚虽然两方面均见识浅薄,本着对于归有光和《
项脊轩志
》的喜爱,就斗胆试一下吧。
文学方面
1.关于《项脊轩志》“真”方面的感动。
比起他入选《古文观止》的《吴山图记》和《沧浪亭记》,700多字的《项脊轩志》算是长的了。然而它依然具有归有光散文朴素简洁、言简意丰的特点。
本文由于深入生活,感情真挚,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共情、共鸣,形成强大的感染力。这股力量,许多人在语文课本中初次读到的时候,就应该领教过了。
归有光在散文方面主张继承唐宋古文的传统,他善于通过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琐事的描述,寄予自己深切的情感。《项脊轩志》和他的《先妣事略》、《寒花葬志》都有着活灵活现的生活真实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用平实的语言回忆了祖母、母亲、奶娘和妻子。琐忆一二小事,尽现一往情深。正如王世贞所言:“不可雕饰而自有风味”。
至今我依然清晰记得,当读到“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我一下子联想到小时候我一放学,我奶奶那张慈爱关切地追问:“饿坏了我的宝了吧?”——课堂上,我是怎么躲在课本后默然泪下的……
那时候我奶奶还在,因为高中寄宿,要两个周才能见到她。现在——我好羡慕那时候哭完了还能回家见到她……读到这一句我依然会哭,不过不用再躲避了!(泪奔中)
题主说“看起来很平常的一句话,平淡无奇的陈述句,为什么具备这么大的感染力?”
一言以蔽之,我想最最主要的就是它的“真”吧!
人人心中有!情真才能意切!
2.关于《项脊轩志》最后一句“越不说破越沉痛的”感动。
《项脊轩志》并不是作者一次性完成的作品,从倒数第二段回忆妻子的部分直到最后,都是他30多岁之后补续的。
我们来看一下这一部分: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从文中我们看到,他的妻子是在他写下这篇散文前半部分之后的五年,才嫁给他的。他没有直接说他们是多么恩爱,只是淡淡得说他妻子在项脊轩学写过字和向他请教过历史知识;然后,转述妻子回娘家时妹妹们好奇询问他家的项脊轩;再然后,因为妻子去世,项脊轩有破损都不去修补了;再再然后,只说自己卧病无聊之下又重修,修是修了,但是不常去了……
所有的事情都始终围绕着项脊轩发生,对于妻子,细看之下,才能看出那份“捂住”的深情:
一:妻子嫁给他之后,向他请教和在他的书房中写字这是谐美的琴瑟和鸣吗?
二:娘家的妹妹们为什么要询问姐夫的书房项脊轩,是不是在调侃姐姐和姐夫的恩爱?
三:前面说天天在项脊轩“扃牖而居”,妻子死后为什么“室坏不修”,难道不是因为用情至深?
四:为什么卧病,难道不是因为过度思念死去了妻子?
正因为这最后一句,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那层“窗户纸”终于不捅自破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是的!
亭亭如盖的不仅仅是庭中的枇杷树,还有一个痴情男人蓊蓊郁郁的思念!
如果他痛哭流涕,也许反倒没有那么多人感动;正因为他不想说破使劲捂着,才逆势反击出一股更加柔韧深沉的力量。所谓大盈若冲、大辩若讷、大直若屈、大成若缺大概就是如此吧!
有情的人必被真情所动!尤其是不花言巧语的那种!
心理方面
必须承认,我的心理学知识非常有限,仅有的一点点教育心理学恐怕不够支撑回答这个问题。不周之处,就请题主和读者们海涵吧!
我说我能想到的几点吧,一点是情感迁移,一点是审美需要的满足,一点是价值观上的认可。
1.情感迁移、共情
我刚才举了我自己对于
“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这一句的应激感动,实际上就很好地证明了这种迁移。作者母亲和我的奶奶无意间的细节重叠,让我把对于我自己奶奶的情感迁移进了这篇散文,形成了内在的共频感动。
芸芸众生,男男女女,总有些类似于归有光对于他妻子的深情的可对照感受,一旦搭起桥梁,情感迁移就能顺利完成读者对于作者的感情的理解和感动。你感动的同时其实也实现了一种跨时空的被理解(许多热爱阅读的人都能理解这种感受)!
2.审美需要的满足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一句“明说”枇杷树,“暗表”对妻子的深情,是一种高级委婉的“煽情”。它贵在不把logo大张旗鼓地穿在外面,却精工细作于每一道肌理。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简约不简单,极大的满足了读者深层次的文学审美需求。
也就是说,这感情需要你去细细的品,越品越浓稠。正因为需要细品,感情才愈加投入,理解也就相应更加深刻,感染力自然也就愈加鲜明。
3.价值观的认可
我觉得这一点其实非常重要。
归有光的文章打动人,首先就是它的核心价值观被读者认可。而任何作者的文章想打动读者都要具有这一点(谁也不能单靠强大的文字功夫颠倒黑白)。反应到这一句上,就是一个男人对死去的妻子念念不忘,是大多数读者认可并愿意赞赏的(林生斌打造这种人设大发横财,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价值观的心理)。在这种认可基础上的感动,因为发自内里而分外强健,感动自然更会强烈上几分!
结论
以上,就是襟亚对于《项脊轩志》最后一小节,之所有具有的强大感染力进行的文学和心理两个方面的总结。
就像本人开篇时说的那样,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我被当中的另外一句话深深感动过,并且依然感动着(如今因为失去,感动升级为伤感甚至哀伤)。
虽然最后的这一小节,我本人并未能感同身受。朗读它,依然被四百年前的一片深情浸润、濡染、升腾……
感谢阅读!
——end—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网友解答:
-----
看是写庭院中的枇杷树,实际是回忆栽树之人;看是写眼中乐景,其实是反衬心中悲情。此句作为《项脊轩志》结尾一段,叙事写景,实把自己对爱妻怀念之极的情感暴露无遗,但是不露痕迹。全文感情真挚,生活的琐事里尽显伤感,这就是作为“明文三大家”之一的归有光写了“明文第一”之誉的《项脊轩志》一直被流传,一直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原因。
-----
网友解答:
-----
文字,是留给对文字敏感的人感动的。
所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话,就是如此。
你如果在我隔壁15岁以后就没拿过书本的杀猪匠发宝面前念这句话,或者让他读这句话,他读完后会眼睛瞪着你半天,然后说:“今天多买半斤肉吧?”
诚然,这句话看似很平常,看似一句平淡无奇的陈述句。
但如果你对许多喜欢读书、对文字特别敏感的人提及这句话,他马上就要呆立半天,摇头,叹息,甚至掉泪。
确实,“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感人!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为明朝散文中的精品,之所以成为精品,在于行文朴素,却感情深厚。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房,从小在此读书,立志出人头地。
归有光是一个执着的人,长年浸泡在书里,有着远大的理想和吃苦的精神,但天公常年不作美,他38岁才中举人,后参加会试,8次落榜,但他仍然埋头苦读,后来终于在60岁的时候考上了进士。
这样一个大器晚成的读书人,最懂得不被人赏识的苦楚,最懂得人世的艰辛,尤其是在他成长过程中给予过无私奉献的家人,更是牵肠挂肚,记忆深刻。他一直记得视线对他的期望,无论多少次失败,多少次在科举的道路上铩羽而归,祖母依然认为他必成大器,坚信“儿之成,则可待乎!”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人最不得志的时候,最怕的一句话就是:“读,读,老是关着门读,读什么,读了也是白读,还不如出去做事赚钱,养家,没出息的家伙!”
但如果有人在你最不如意的时候,一直用亲切的话鼓励你,你会记得一辈子,而且,你成功之后,经常在耳边回响起的,就是这样的话最多。
这种人,妻子尤其重要。如果你在努力,妻子又因为家里屋漏、锅里没米唠叨你,数落你,你会作何感想?但如果妻子在你最失落的时候,一边勤劳给你做饭,洗衣浆汤,端茶送水,而且“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你将来的回忆一定是“红袖添香好读书”,你的回忆一定是甜蜜而温馨,还有很多感动的。
然而,这样好的妻子天不假年,去世过早。写这篇《项脊轩志》时,归有光还没中举,更没金榜题名,在茫然之中,盼望的是温馨的希望,回忆的是支撑内心的点点滴滴,在沿着希望却又希望渺茫的时刻,有什么比妻子的爱抚更适合鼓励自己的精神力量呢?
然而,这么好的妻子,嫁过来才短短六年就匆匆去世了,让人多么伤心啊!但这种伤心不能直露,直接表达就没味了,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比直接写思念和伤痛,感人百倍,睹物思人,何其痛也!
这虽是一篇散文,却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何其相似,“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网友解答:
-----
谢邀[原创]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几句话是《项脊轩志》中一段话中的结尾句。这平常的几句话为什么对读者有那么大的感染力呢?我浅见理解如下:
我们知道人生奋斗多苦辛,归有光三十八岁才中举人,后参加会试八次落榜,六十岁才中进士。其妻嫁过来六年就匆匆离去。六年时间虽短,但艰难度日却又很长。从归有光对妻的感情看,在这几句话的前面,作者一定记述了其妻生前对他点点滴滴的情感细节。我只能作一个粗浅的分析。
在六年的时间里,其妻包揽了家务,操持生计,全力支持丈夫苦读,此外对丈夫的生活关怀备致,端茶送水,红袖添香夜读书,艰难时一双有情的鼓励眼神,寒夜披衣的慰籍等等,都给作者以奋斗苦读的动力,同时也给他留下对妻的美好和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怜惜爱妻生命的短暂给他留下了深深地伤痛和无尽的思念。这个怜爱和思念非一朝一夕,而是伴随作者的人生岁月。亡妻之年,作者手植枇杷一树以作妻亡年的记念,并长时间给她浇水、上肥、培土等。表面是作者培育枇杷树,实则是寄托了作者对亡妻的无尽思念之情。
正因这几句话,作者以浓缩的镜头而表达了人间的真情,枇杷树上寄托了作者对亡妻无限思念的真情。所以感染了无数的读者并流传于世也就不足为怪了。
个人肤浅之见,仅供参详。谢网友和读者。图片来自全网,侵删。
-----
网友解答:
-----
每次读这段话,都脊背发凉,不知是何原因?!
其实枇杷树不特别,特别的是妻子亲自种的。亲自种也不特别,特别的是枇杷种下那年,妻子就去世了。
所以,枇杷生之年,就是妻子死之年,枇杷和妻子无形地联系在一起。
归有光妻子树下枇杷那年,也一定幻想枇杷“亭亭玉立”,两人携手共赏。可惜人去物在,物是人非,徒留归有光一人哀叹。
斯人已去,枇杷不解风情,依旧生长,至于“亭亭玉立”,这是很讽刺的。枇杷长得多高多好,妻子去世的就越久越远,归有光的思念也就越深越沉。
枇杷长这么好看,妻子看得到吗?枇杷生机盎然,妻子能复活吗?所以“亭亭玉立”枇杷树,真不是好东西。还不如随着妻子一同枯萎,不用归有光他“临风伤怀”、“见物思人”矣。
不过话说回来,也正因为“亭亭玉立”枇杷树,这一份归有光他对妻子的思念,才别树一帜,百世流传,感人肺腑。
-----
网友解答:
-----
这3句话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著的一篇回忆记事散文《项脊轩志》里的最后一段话。这几句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十分感人。因为这里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高超文学艺术水平。(1)这段话共3句,1句2句是叙事,第3句抒情。属于叙事抒情,由衷地抒发了对亡妻的真挚怀念之情。(2)语言简洁、质朴,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平平常常叙事,老老实实的回忆,却浓缩了厚厚的感情,对已故妻子的眷恋、相思之情苦。(3)睹物思人的写法。妻子虽然已故,可是自己还没有从失妻之苦中挣脱出来,每当我看到庭院这棵枇杷树,就想起了妻子来,因为它是妻子去逝那年,我亲手所种,而今已长成高大挺拔,枝叶繁茂,树冠像伞一样的大树了。树的茂盛之喜与亡妻之苦形成鲜明对比。(4)白描手法。1、2句只是以平铺直叙的方法叙事,没有浓重的感情修饰色彩,这更增加了文章的感情。(5)第3句是这段话的重点。亭亭如盖矣,几字使情感得到升华,把所有的哀思和思念,全部寄托在亭亭如盖矣上。所以说这段话十分如此感人。
-----
网友解答:
-----
这是用动态环境的变化,来折射归有光思念妻子感情的不变。归有光与妻子结婚的时候,种下的枇杷树,是他们爱情的见证,如今枇杷树已经亭亭如盖,而妻子早已逝去多年,见物思人而人不在,叫人如何不悲戚流泪。但归有光没有说流泪,只是冷静地描写了枇杷树的美丽,这其中,蕴含了多少说不出的悲伤?所以,项脊轩志这篇文章,真的是催人泪下的作品。
另外,我认为,这句话暗含着一个典故。东晋的权臣桓温在见到当年自己种的一棵树的时候,不禁感叹: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大家可以去体会那种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觉。
感谢阅读。
-----
网友解答:
-----
谢悟空邀!
枇杷树本不奇葩,
睹物思人情泪下。
一语道破天机在,
亡妻末年亲手栽。
妻贤留情意深远,
时时相伴在身边。
岁月流失侥不开,
今已亭亭大如盖。
陈年往事虽已过,
时不再来情不改。
虽无泪流伤悲句,
暗藏哀叹思妻怀。
留恋浓情意尤在,
望树离念时常来。
虽有凄淡枇杷伴,
爱心长伴永不衰。
-----
网友解答:
-----
归有光,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宣化里人,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 他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人物回忆散文尤为感人。
此句话选自《项脊轩志》。文章通过记述作者青年时代的书斋,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回忆家庭琐事,抒发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文章紧扣项脊轩来写,又用或喜或悲的感情作为贯穿全文的意脉,将生活琐碎事串为一个整体。善于拮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本文最后一句是: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此句真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在古代,枇杷树的寓意是象征家庭幸福美满。相信他们夫妻二人是非常恩爱的,渴望白头到老,一生幸福。可是天不遂人愿,独自一人到白头,多么遗憾的事。“亭亭如盖”四个字真是一字千金,说出了其妻子去世之久,思念之茂,思念之深,思念之久,将如此沉重的感情轻描淡写的写出来真是笔力到位,韵味十足。从内容上来说,前面内容都是都写“项脊轩”,而到这里锋笔一转写到树与人,给读者看老屋的沉闷之中眼前一亮。最后一句,借景抒情,委婉含蓄而情深,韵味十足,情感表达不尽,让人觉得语言在这里是苍白的,有限的语言难以表达无限的相思之情。
-----
网友解答:
-----
题主好,物在人亡,睹物思人,此乃人之常情,人们常会把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把自己的悲伤寄托在与逝者有关的事物上。文学是现实的升华,自然会在此处有各种具体感人的表现。
汤显祖写牡丹亭,写到杜丽娘死后三年,老夫人思念女儿,带着丫鬟春香去扬州上坟,春香有一句唱词:
“尚春香还是你旧罗裙”,
此句一出,汤显祖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他躲在自家后院的柴房哭了一下午。晚饭时家人在柴房中找到哭泣不已的汤显祖,问明原因,大笑不止,此成为了文坛佳话。
诗经中有《绿衣》一诗,大概算是最早的悼亡诗了,妻子去世了,但还穿着妻子亲手缝制的衣裳,睹物思人,物在人亡,心中的悲伤化为了不休的诗篇——《绿衣》。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句话为何会很如此感人?除去同上一样的
“物在人亡,睹物思人”
的常情之外,还有着其他复杂情感的铺垫和相互激射。
归有光聪慧好学,家道中落,祖母寄厚望于他,可八考不中,直到三十岁才考中举人,八岁时母亲就离开了人世,二十三岁娶妻,五年后妻子病逝,归有光的心中是太多的伤感和悲苦。
《项脊轩志》通过记叙项脊轩动情地回顾了自己读书的少年时代,并由此引出自己和亲人的往事,表现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厚感情。
家道衰落的凄凉背景,少失怙恃的可怜,多年科考不第,愧对祖母厚望的内疚,红袖添香的爱妻早逝,这些伤感的事情都围绕着项脊轩萦绕在作者心头,最后在“庭有枇杷树”作结。这不是一首独奏曲,是一首交响乐,对亡妻的怀念和痛悼不是一个孤立的乐章,作为收束这也承载着前面的各种伤感,这是我们读来尤感动人的根本原因。
读朱自清《背影》,似乎有一点《项脊轩志》的味道,家道衰落,生存艰难,家人对自己关怀和寄予厚望,自己有心无力的那点愧疚之情是一样的。
-----
网友解答: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人们对爱情最完美的希翼、祝福、追求。但“月如无恨月常圆。”有情人并非个个能“白头不相离。”因此才有了苏轼的“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纳兰性德的“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李清照的“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归有光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归有光命运困蹇不堪,母亲早逝,自己八次落第,家境困苦,全赖妻子料理生计,供他讲学。虽然贫困,但夫妻二人相濡以沫,琴瑟和鸣,倒也舔了些人间温暖。而造化弄人,妻子早去,物是人非,项脊轩中归有光茕茕孑立,睹物思人,将满腔悲情,万千怀念化作了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读之令人潸然泪下。
------------------
推荐阅读:
古代女子有那么早熟吗?探春五六岁,林黛玉就能看出其“顾盼神飞,见之忘俗”,你怎么看?
下一篇: 担任过国家副总理的开国将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