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的“午时三刻开刀问斩”,午时三刻是几时呢?
古人说的“午时三刻开刀问斩”,午时三刻是几时呢?
-----
网友解答:
-----
古人所说的午时三刻开刀问斩的午时三刻。
是中午11时45分,午时是11时—13时,一刻约15分钟,三刻是45分钟。
-----
网友解答:
-----
在一些古装电视剧、或者小说中,常常会看到这个故事情节,就是当一个人犯罪时被判处死刑,朝廷官员往往都要等到午时三刻才处决犯人,所以他们总会说“午时三刻,推出去斩首”。
就算有时候时间未到,监斩的官员也很想早早的处置犯人,但还是要等到午时三刻才下令开刀问斩。
那古代为什么一定要午时三刻处斩犯人呢?午时三刻又是几时呢?
在古代,之所以午时三刻才决定对犯人开刀问斩,这还是有原因的。
在如今,我们把一天分为24个小时,但在古时候,人们却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也就说,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而古代的十二个时辰,却又不是用数字来计算的,而且用“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这十二个称谓。
而“午时”则是十一点到一点这之间,其中又以十二点为正点。
古代常说的午时三刻,其实是午正三刻,是中午阳光最盛的时候,也就是现在中午的11点45,或者是12点45。
下面来说说古代为什么一定要午时三刻处决犯人。
因为在古代,人们认为人死后,阴气会很盛,为了压制这太盛的阴气,就需要在阳气最强的时候处决犯人,因为这样,阴气就会消散。
之所以有这种说法,
是因为,古代的人们始终认为杀人是阴事,而不管被处决的人是不是罪大恶极和罪有应得,他死后,其阴魂就会来打扰监斩的官员,或者刽子手等人。为了避免这个情况,就选择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处决犯人。
还有一个原因,就显得很人道,是为犯人考虑的,就是为了给犯人减少被砍头的痛苦。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一天中,人在午时三刻时的精力最低,感觉昏昏沉沉,有想睡觉的感觉。而此时刚好将他们斩首,正处于他们昏昏沉沉、相对不太清醒时的状态,如此就可减少他们的痛苦了。
-----
网友解答:
-----
为什么古人选择“午时三刻开刀问斩呢?”斩首时,通常情况下是由刽子手把囚犯反绑在斩桩上,囚犯双腿跪地,头自然向前伸出,刽子手拔下法标,挥刀从囚犯颈后向前下方猛砍,人头落地,斩首行刑结束。知县坐轿回衙,坐大堂吏役排衙燃放鞭炮然后行文上报。法标和鬼头刀要保存到西城门楼上,并用黄绫包扎,到除夕时统一焚化,以示向神报告人数。
为什么杀人要等到午时三刻呢?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时辰,这十二时辰又划为100刻。刻,原来指的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100刻。“时”和“刻”实际上是两种记时单位,换算比
较麻烦,平均每个时辰合8一刻。午时一般在今天11-13 点之间。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12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也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作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和他被处死相关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压住鬼魂不敢出现。这就是古时“午时三刻”行刑的主要原因。
旧时县官下乡验尸或奉命处决死犯后,回到县衙门要举行排衙仪式,这是因为验尸或处决死犯是不吉利的事。县官回来在大堂前下轿,不进宅门,先坐公座,跟随的人两边排开,有一人跪在中间高喊“大老爷天喜”之后,县官离开公座,走向宅门,宅门预先准备了一大串鞭炮,县官一脚踏进宅门,鞭炮就响了。这大概是相信经过一阵鞭炮,一切污秽不吉利的东西都可以驱除了。
-----
网友解答:
-----
按照时辰时刻说法,一天二十四小时,计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两小时,从子时起到亥时终。子时从晚上二十三时起到零辰一时止。午时就是日上的十一时到十三时止。一时辰两小时,一小时六十分钟,一时辰分八刻,一刻各占十五分钟,午时三刻,就是指午时辰第三刻钟,即十一点三十分到四十五分这十五分钟,就是午时三刻。四十五后到十二点就是午时四刻了。
古人为何会选在午时三刻问斩?这与阴阳学说有关,我国古人特重阴阳说,凡事都可分阴阳,重阴阳。天阳地阴,男阳女阴,日阳夜阴,面阳背阴,阴阳消长,阴阳互变,阳极阴生,阴极阳生。冬至阴极阳生,夏至阳极阴生。子时阴极阳生,午时阳极阴生。依古人理论思想,午时三刻问斩,也体现自然之道,与人性之本。人生而为阳,死而为阴。在阳极之时问斩,极阳之气能压阴邪,阳极之后生阴,阳人死后为阴,阴生之后对阴有利,这也体现人性本善之理,
-----
网友解答:
-----
午时三刻是古代术语,大家不要引用现代观念,午时大家都知道,是上午11点到下午1点,但三刻知道的人就不多了,现代人通常认为一刻是15分钟,但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古代一个时辰是现代两个小时,古代一刻是半个小时,所以午时三刻指的是中午12点半左右,此时阳气最旺,古代人迷信,认为此时杀人百无禁忌。
-----
网友解答:
-----
朋友问古时午时三刻是现在的几时?古时计算时间讲时辰,一天为12时辰,现在24小时分为12时辰也是说每2小时为1亇时辰,刻度尺上每30分钟为一点(一点谓一个刻度,简称为一刻)每亇时辰为四个刻度,则为四刻,三刻则为1小时30分,午时是11时至13时,午时三刻则是12点30分。现在一刻是15分钟,这是24小时计算的称谓,60分钟÷4=15,时辰是120分钟,120÷4=30,古时報时分4刻,但只報三刻,四刻为准点。不少朋友对刻的概念被现代刻混淆了,所以才有了这个问题。(這是权威释义,古典书籍有证载)。
-----
网友解答:
-----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为两个小时,也就是120分钟,每个时辰分为三刻,自然古代的每刻钟即是40分钟了。
古代午时的化分是现在的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为午时。从十一点算起,径过两刻后进入第三刻时,便是午时三刻了。如此推算,前两刻(八十分钟)过后才是第三刻,也就现在的午时十二点二十分钟后才开刀问斩。古人没钟表,多以滴水刻度或焚香记时,问斩时间上下会有个十分八分误差的。
那么,为什么选择午时三刻问斩?古人是讲究阴阳的。古人认为,自子时至巳时为阳,从午时至亥时为阴,人死为阴,为保行刑者不受冤魂侵扰,也为亡者便于登程黄泉路,所以选择了这个阳将尽阴才初的时辰,午时三刻!
-----
网友解答:
-----
古代将一天划为12时辰,又划分为100刻,每个时辰为8又三分之一刻。午时指中午11:00一13:00,午时三刻精确点就是11时43分一12时这段时间。
为什么此时行刑?
此时太阳当头,照下来阴影最短,死人是\"阴事\",此时阳气最盛,可压制祛散阴气,为不使犯人死后鬼魂出来作祟,故在阳气最盛时的午时三刻开斩。
午时三刻问斩的是罪大恶极者,其他死刑犯午时问斩就可以了。
古代行刑一般在秋后执行,汉董仲舒有天人感应论,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春夏庆赏,秋冬刑罚,秋后问斩由此而来。
-----
网友解答:
-----
午时:是指从上午11点到
下午1点这段时间。
古时两个钟头为一时。一
时也分前、中、后三济。
一时分4刻(一刻I5分钟)
“午时三刻开刀问斩\",是
指判死刑的人都会在午时
(中午12点)三刻(12点45分)
时开刀斩首。
-----
网友解答:
-----
古时的中国,将一天分为12时辰,一个时辰是今天的两个小时。那么怎么准确的知道1天12时辰?古中国人用漏。
报时的方法:暮钟晨鼓,夜数更,敲梆子打更(音jing)。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12时辰。子时是晚上的11点~1点,顺推,午时,就是白天的11点~1点。
现在的人称1刻是15分钟,古人是不是1刻也规定为15分钟?我没有这方面的资料。个人主观地认为古人的1刻可能是30分钟。
那么古时的午时3刻,大约是今天的12点30分了。可以讨论。
-----
网友解答:
-----
其实午时三刻开刀问斩,其实就是午时,不能超过12点,如果在12点以前,有人喊冤,这个人才有救,到12点一过,斩立决,这就没有救啦,这就叫做午时三刻开刀问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