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顺手握先帝“遗诏”,为何还是斗不过慈禧?
肃顺手握先帝“遗诏”,为何还是斗不过慈禧?
-----
网友解答:
-----
咸丰皇帝的遗诏有个致命的漏洞,给慈禧和恭亲王奕䜣留下了绝好的把柄。
说起来,道光和咸丰都在遗诏上犯了错误,这对父子还真是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案例!
道光帝的遗诏造成咸丰皇帝和弟弟奕䜣一辈子的相互猜疑,导致奕䜣变成了嫂子慈禧的最强助力。
道光帝很欣赏聪慧机敏的皇六子奕䜣,所以在立储密旨中,竟然先写了立奕䜣为亲王,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
后果就是奕䜣觉得皇位应该是自己的,而咸丰帝奕詝就认为父亲道光偏心让自己出丑。
从小被一个母亲抚养起来的兄弟俩从此就心里有了疙瘩。
等到奕䜣“矫诏”给自己生母康慈皇太妃上了太后的尊号这事爆发,兄弟两个彻底闹掰了。从咸丰五年终咸丰一生都没让奕䜣再进入过权力中心。直至咸丰临终在热河给自己的六岁的小儿子同治皇帝载淳找了八个顾命大臣,竟然也把奕䜣排除在外。
兄弟猜疑至此,父亲道光的立储密旨“功不可没”!
其实道光完全可以通过立奕䜣的生母,奕詝的养母静皇贵妃为皇后的方式来补偿对奕䜣的歉疚,可惜,道光太拘泥于不超过圣祖康熙四个皇后的成例。给自己的身后事,惹下了天大的麻烦。
哪怕是立储密旨的顺序颠倒一下,也不会出现兄弟相疑的恶劣后果。
奕䜣急于重回权力中心,慈禧急于摆脱八大顾命大臣对皇权的限制和霸占,两股政治势力有了合谋的理由,但是肃顺等却懵然不知。
肃顺刚愎自用,在三件事上激怒了慈禧,导致慈禧决定处理掉顾命八大臣。
第一件事是发生在清王室向热河逃跑的路上
。这一次,只比慈禧后来往西安跑好那么一点点,咸丰的“御辇”情况还不错,慈禧的就不行了。就是个破车。这一路上的颠簸,可想而知。
负责关防的,正是肃顺。慈禧多次提出要求换好一点的车子。肃顺急了,说了句话,前面还像点样,说荒郊野岭的没法弄,后面的半句话就难听了,大意是,你以为你是谁啊!
那慈禧到底是谁呢?她是咸丰帝皇长子载淳的生母懿皇贵妃!是大清朝未来的皇太后!
这种窝囊气,到了热河在慈禧提出改善生活条件的时候,又受了一回!
第二件事就更要命了。是真要命
,是肃顺想要慈禧的命!
到了热河,眼看着咸丰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耿直而又忠心的爱新觉罗·肃顺给咸丰提了个建议。载淳六岁,慈禧二十六岁,慈禧又给您批阅过奏章,这,主少母壮的。要不,像汉武帝杀死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一样,也把慈禧杀了?
这位肃顺大人,真的是读史只读一半。他就没想想,当唐高宗李治和丞相想废武则天的时候,为什么武则天能够“从天而降”吗?皇宫,真的是后妃们的地盘啊!
唐高宗李治不是汉武帝,咸丰帝就更离着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不知道差出几条街去了。
这话很容易就传到了慈禧的耳朵里,当然,咸丰帝痛苦的思考之后没有答应肃顺的请求这个反应,也传到慈禧耳朵里去了。
这就触碰到底线了,让慈禧明白和肃顺们之间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了。而对这一点,肃顺到死都没有意识到!应该说,肃顺被咸丰的重用,导致了他的狂妄自大,丧失了斗争的警惕性。
第三件事发生在咸丰死之后。是直接对两宫太后的触怒!
首先当然是对慈禧本人的
,不然她也不会这么生气。上太后尊号的时候,慈禧比慈安晚了一天!有先有后,那就意味着有尊有卑,这,被慈禧理解为八大臣就是在故意恶心她。
然后就是皇权的问题了
!顾命八大臣审阅各地上的奏折,然后拟旨,再请慈安在头上盖上“御赏”的大印,最后请慈禧盖上“同道堂”的大印,这就变成圣旨了,就是同治小皇帝的圣意了。
这么着进行了几天,有经验的慈禧回过味来了,不对啊!只看他们拟的旨,不知道下臣的奏折是什么,那到底他们八个的意见对还是不对啊!
慈禧把这层意思和慈安一说,慈安也觉得是这么个道理。就对顾命大臣们提出要求,要看奏折。
大臣们激烈的反对,理由是后宫不得干政!慈禧说那我们盖章还有什么意义?
谕旨由大臣拟定,太后但钤印,弗得改易,章疏不呈内览!
肃顺说的话极难听,大意是,本来就是多此一举,要不干脆两位太后把章给我们吧,我们代劳了!您两位别累着!
这不就是明着欺负孤儿寡母吗!气的慈安也非常愤怒。坚定的和慈禧站在一起,要求看奏折。
双方都没有让步,但是最后,还是肃顺他们让步了,这这让步也没得到好的结果。
肃顺们想明白了,慈安是个文盲不识字,慈禧也就是算略通,大清江山处处烽烟,每天这么多奏折,累也累死她们,早晚会故态复萌。
果然,两宫皇太后居于深宫,有没个人商量,还都是必须及时回复的奏折,最后,还是要以肃顺们的意见为主。
这不得不说咸丰安排的有问题,只考虑了肃顺们与两宫之间的互相监督,但是没考虑互相协作提高效率,更没考虑皇权归属导致的激烈和尖锐的矛盾。慈禧终于受不了了,她要找外援,准确的说,要找家里人自己人帮忙,那就是留在北京与英法谈判的恭亲王,奕䜣。
肃顺们倒是很防备奕䜣来热河,以小皇帝的名义下了圣谕,不许奕䜣来热河奔丧。但是架不住慈禧有“过墙梯”!
历史上不乏小人物改写大历史的例子存在。慈禧的贴身小太监安德海,就是鲜明的例子。
慈禧眼看肃顺们借小皇帝的名义堵住了奕䜣来热河奔丧的路,又急又怒,这叫什么,这叫隔绝中外啊!肃顺们擅权如此,是可忍,孰不可忍!
两宫太后一商量,让慈禧的太监安德海和慈安的宫女打了一架。
慈禧当然应该让着慈安,于是安德海被打了一顿,并罚他回北京!
正感觉苦闷但又束手无策的奕䜣。知道了两宫皇太后意愿,不由喜出望外。他知道。自己重回权力巅峰的机会,来了。
于是奕䜣赶紧上奏折。要求去热河奔丧。而两宫皇太后接到奕䜣的奏折之后,就明白奕䜣已经知道了她们的意思。所以就把肃顺们招进来告诉要同意奕䜣的请求。
肃顺们虽然非常不想让双方见面。因为两宫皇太后的两枚大印加上奕䜣的人脉,见识,以及治国理政的经验相结合会产生巨大的化学反应,准确的说,就没他们什么事儿了。
但是他们又缺乏正当的理由,因为奕䜣毕竟是咸丰皇帝血缘关系最近!而且是一个母亲抚养长大,所以只好答应了两宫皇太后的要求。
他们以为到时候以皇上刚刚宾天,两宫皇太后又在热孝之中。叔嫂又都年纪轻轻,当时奕䜣只有30岁,而两宫皇太后都不到三十岁。确实从避嫌上来说,不宜见面。所以肃顺们的警惕心。又奇迹般的丧失了一次。
细节,还是细节,肃顺们送命就送命在细节上!
看看奕䜣处理细节的能力,真是对比鲜明!
细节一哭灵
,史载:
伏地大恸,声彻殿陛!
细节二叔嫂见面。
肃顺们劝奕䜣年轻叔嫂当避嫌,奕䜣完全同意,并邀请端华和载垣两位王爷陪同,一起见!而身为八大臣之二的端华和载垣尽然就没跟着进去,意思是你们是叔嫂,没关系,我们就不必了吧。
这是什么应对?这根本就是没有料到奕䜣叔嫂会有这种反应!这八位顾命,自以为是到了何种地步!对手稍稍做出意料之外的举动,竟然就束手无策,说实在的,咸丰的眼光,也真的够呛。一个奕䜣他们都对付不了,名臣如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他们,能行吗?
细节三:奕䜣要求两宫太后
,第一是要赶紧回北京,北京是奕䜣的势力范围,第二是回北京之前,一定要隐忍,要逆来顺受,避免打草惊蛇!
再看肃顺们是怎么在最重要的细节上面翻船的!
奕䜣走后,热河行宫决定了要扶灵回北京了。
但是一个问题出来了,按规制,小皇帝必须先对梓宫叩头,请大行皇帝上路,然后再赶紧骑马到达当天的终点,等着梓宫到了,小皇帝要再次叩头,请大行皇帝驻跸。
问题是,小皇帝才六岁,无论如何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于是,肃顺们做出了一个令他们追悔莫及的决定,
让端华和载垣陪着两宫皇太后及小皇帝先回北京,而肃顺这个主心骨,慢慢扶灵回京!
真有意思!明明端华和载垣在奕䜣面前的表现说明了二人缺乏应变能力,肃顺们竟然仍然派两人到北京打前站,这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吗?
这充分反映了一点,那就是,奕䜣叔嫂很明白斗争的残酷性,是你死我活的,而肃顺们则根本没有这个意识。
两宫皇太后一进京就罢免了八顾命大臣,商量完在殿外直接就把懵懂不知的端华,载垣下了大牢。
其动作之稳,之准,之狠,是八顾命大臣根本无从预料也无法企及的!
肃顺们,输在慈禧和奕䜣叔嫂二人手里,一点都不冤!
肃顺更是被醇亲王奕譞从扶灵队伍的热被窝里揪出来押到北京去的。可见他根本就毫无防备!
最终,肃顺被菜市口开刀问斩,载垣端华赐自尽,一品大员和两位铁帽子王同时处死,开了大清先河!其余人等则均革职了事。
其中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咸丰遗诏的致命的漏洞:咸丰帝拜八位顾命大臣的遗诏,不是亲笔所书!按说八大臣手书咸丰的口谕同样在法理上是站得住脚的。
但是,当时两宫太后可都没在跟前,而肃顺们又没有处理好和两宫太后的关系,在一系列的细节上全部失分。
两宫皇太后说他们矫诏自利,他们是百口莫辩!
这就是著名的辛酉政变,一场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大戏!恭亲王奕䜣叔嫂达成了交易,奕䜣替代了八顾命大臣,而慈禧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统治!把清王朝带入了深渊!
-----
网友解答:
-----
肃顺虽然手握先帝遗诏,但两宫太后却握有“御赏”、“同道堂”两枚印章,这是极为要命的,顾命八大臣虽然受命辅政,他们拥有拟定诏书的权力,但这个诏书却需要加盖“御赏”、“同道堂”两枚印章才能生效,这导致顾命八大臣的权力是受到两宫太后制约的。再加上肃顺等人着实有些轻敌,且不如慈禧手腕强硬,在双方爆发矛盾之后,便等于已经注定了败亡。
△辛酉政变
咸丰帝热河病逝,他的遗命到底是为了限制谁?
咸丰六年(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在英法联军于1860年逼近北京之时,咸丰皇帝便急忙带着皇后和懿贵妃和一班亲信逃至热河。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在签订《北京条约》后不久,咸丰帝便因病去世了,而在弥留之际,他的一番做法却令人深思。
△咸丰帝
咸丰皇帝在临死之前,对于自己的身后事,他主要做了三种安排:
1、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这便是确定了皇位的继承人,确保了权力的顺利交接。
△咸丰确定辅政大臣
2、确立辅政大臣
:由于太子载淳当时只有6岁,亲政显然不大可能,因此他为其挑选了八位辅政大臣,分别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额驸景寿,以及原来五个军机大臣的其中四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这便是我们常说的“顾命八大臣”。
3、权力的制约
:咸丰帝又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贵妃掌管),且明确顾命大臣拟旨后要加盖“御赏”和“同道堂”印章才能生效。
△两宫太后
从咸丰帝的遗命不难看出,“御赏”和“同道堂”两枚印章的作用无疑要比遗诏更大,只要两宫太后不盖印章,那么顾命大臣的作用也就根本无法发挥出来。毫无疑问,他之所以会给两宫太后两枚印章,为的就是限制顾命八大臣的权力,为了防止皇室权力外流。
后宫与外廷之争,两宫太后与顾命大臣的决裂
由于内廷对外廷的限制,双方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事实上在咸丰去世不久,这种矛盾便爆发了。而促使这种矛盾爆发的,便是关于两宫太后是否应该垂帘听政的问题。
△恭亲王奕䜣
事实上,在咸丰皇帝去世还不到十天的时候,恭亲王奕䜣便来到了承德避暑山庄,一方面是为了叩谒咸丰皇帝的梓宫,另一方面便是为自己的后路积极谋划。他虽然是亲王,但却因长期受咸丰帝的猜忌,更是受到肃顺等人的排挤,顾命八大臣当中,四名军机大臣都已经入选,而偏偏将与其交好的文祥排除在外,这令他不得不担心自己以后的日子。
恭亲王奕䜣在承德与两宫太后密议多日之后,遂返回北京,开始积极谋划。
△董元醇
紧接着,御史董元醇上书,请求太后权理朝政,另选亲王一、二人辅弼。针对这封奏折,两宫皇太后召见八大臣。这次召见是两宫太后对八大臣的第一次摊牌,借着董元醇的奏折,试探八大臣对于两宫太后干政的态度。
在八大臣看来,皇帝既然给了你们两宫太后限制外廷的权力,那么你们就乖乖呆在后宫,我们有事去奏请就完了。你们竟然还想站到前台来,连我们辅政大臣的权力都要抢,八大臣自然不可能坐视这种事情发生。而两宫太后的态度也很明确,想将我们限制在后宫?门都没有。
△顾命八大臣
于是乎,两宫太后与八大臣展开了激烈的辩驳,八大臣“哓哓置辩,已无人臣礼”,而根据《越缦堂国事日记》记载,“肃顺等人恣意咆哮,‘声震殿陛,天子惊怖,至于涕泣,遗溺后衣’”,连小皇帝都被吓尿了,足见这次交锋的激烈。
慈禧政治手腕极强,八大臣毫无招架之力
双方的第一次交手以相持不下而终,但双方显然都不死心。不过,顾命八大臣想的是回到北京之后再从长计议,而慈禧却已经在考虑要除掉八大臣了,而她所凭借的,便是已经率先返回北京的恭亲王奕䜣。
△慈禧
慈禧和恭亲王奕䜣都明白,在这种关键时刻,兵权才是最为重要的。恭亲王奕䜣返京之后,便立即笼络了握有京、津一代兵权的兵部侍郎胜保,以及握有直鲁重兵的僧格林沁。而慈禧则将目标对准了八大臣中唯一握有兵权的端华,在召见顾命大臣之时,他以端华兼职太多为由,想要夺其兵权,而端华却表示自己只做行在步军统领,慈禧于是便将步军统领的职位给了奕譞,直接掌握了京师卫戍的军权。
如此一来,端华虽然掌握有行在的军权,但北京地区的军权却已经被慈禧一方悄然掌握,这也是慈禧将政变之地选在北京的重要原因。
△肃顺
在皇帝梓宫由避暑山庄起驾之后,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只陪了灵驾一天,便以皇帝幼小、梁太后为年轻妇道人家为借口,带着载垣、端华等七大臣从小道赶往北京,只留肃顺率领人马跟随梓宫慢行。
刚刚到达北京的慈禧,随即便召见了恭亲王奕訢和军机大臣文祥等人,在了解了京中形势之后,心中大定。次日一早,奕訢便手捧盖有玉玺和先帝两枚印章的圣旨,宣布解除肃顺等人的职务,当场逮捕了载垣和端华,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则被撤职查办,而醇郡王奕譞则在京郊密云逮捕了还在护送梓宫的肃顺,八大臣彻底败北
。
△以顾命八大臣败北告终
综上所述,肃顺等人之所以会败北,一方面源于两枚印章的作用的确要比遗诏的作用大,而更为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们对形势估计不足,对慈禧等人不够重视,使其顺利掌握了京城周边的兵权,且成功被对方打了一个时间差。
-----
网友解答:
-----
何止手握遗诏,肃顺手里的好牌多得是。简直是一把好牌,落得满盘皆输的典范。
一来是顾命八大臣之;二来掌握禁军;三来汉官文人的后台,当时与太平天国作战的有生力量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都是他的门下。
这都能输?对,不仅输了,还输得很彻底(除爵,八大铁帽子王之一,说没有就没有了),也很耻辱(被杀,皇族没有被砍头的,肃顺做到了)。
肃顺,晚清第一强硬派——之后好像也没什么强硬派了。因为谈判时候的少有的强硬作风,被称作“欧洲人的主要敌人之一”。而作为皇族,肃顺却轻视旗人。
反倒是,晚清的众多汉人名臣,在初起时,大多围绕在肃顺周围。如肃门六君子,都是汉人,著名者就有郭嵩焘、王闿运。而在地方上崛起的曾国藩、左宗棠等,也都得到过肃顺的提携、保护和帮助。
后来,曾国藩总结出一段话:
“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其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祸败亦迥异寻常。近世如
陆、何、肃、陈
亦皆予知自雄,而俱不保其终。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陆,是陆建瀛;何,是何桂清;肃,是肃顺;陈,是陈孚恩。这个顺序,也是四个人去世的顺序。
曾国藩为什么把这四个人放一起说呢?
因为曾国藩真正向权力中枢迈进,就是出任两江总督。而陆建瀛、何桂清则是前任的两江总督。不过,这两人先后在与太平军作战中,死于任上——一个被太平军所杀,一个因为逃跑被清廷处决。
推荐曾国藩做两江总督的,正是肃顺,算是曾国藩的后台。
陈孚恩,则与曾国藩一样,是肃顺的亲信。不过,陈孚恩在才学上高于曾国藩,与肃顺的关系也更亲近,算是肃顺的死党。曾国藩只能算是肃顺的外围党羽。肃顺被处死后,陈孚恩也被流放新疆,又遭回乱而死。
所以,当得知自己的后台倒了,同党被流放,曾国藩也不淡定了。好在,曾国藩没有牵扯进去太多,做了“漏网之鱼”。但有了这番经历,曾国藩也就认定了道理:故吾辈在
自修处求强
则可,在
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
都是身边的同事,一个个人头落地,由不得曾国藩不警醒。这也为其之后能够从位极人臣到平稳落地,做了前车之鉴。
但话说回来,肃顺做了曾国藩的前车之鉴,那肃顺是怎么落到这个地步的呢?
大概,
肃顺的败落,也与其出身、性格有关——性格决定命运。
肃顺的祖上是舒尔哈齐,努尔哈赤的亲弟弟。发展到了晚清,肃顺一家早就成了远支皇族,只保留了一个铁帽子王的爵位。
肃顺兄弟八人,只有四个活过了三十岁。但肃顺排行老六,依然与王爵无缘。继承郑亲王爵位的,是肃顺的三哥端华。肃顺和剩下的两个弟弟,都需要考试,才能得到三等辅国将军的爵位。这叫做考封,就是你不考,连这么个末流的爵位,都没有。
皇族没有爵位,那就只是一个纯粹的闲散宗室。说难听点,就是个街溜子。肃顺早年也曾经混迹于京城市井,还得了个外号“肃六”。
成年后,肃顺在侍卫处任职(负责在乾清门站岗)。四年后,考封获得三等辅国将军爵位。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在道光末年做到了奉宸苑卿(类似于市园林局局长)。
肃顺的两个弟弟,也通过考封获得三等辅国将军爵位,也是在乾清门站岗,也就只是做了一辈子侍卫。所以说,肃顺的能力还是比较突出的。
而无论是侍卫,还是奉宸苑卿,都是围绕着皇帝身边办事。这也就比大多数人更容易得到升迁。也确实是难得的机会。以致于,在新皇帝咸丰即位后,很快就注意到了肃顺。
咸丰刚刚登基,身边可以依靠的人不多,无非是自己的老师杜受田、叔叔绵愉、弟弟奕䜣。
奕䜣与咸丰,早年在继承皇位上有竞争,不可能交心。杜受田在咸丰二年就去世了。绵愉又是个没主见的人。所以,能力突出又是皇族出身的肃顺一下就脱颖而出,被咸丰帝倚为心腹。不久,肃顺升为内阁学士。
随后,肃顺又被下派到各部任职历练,大多都是侍郎之类的官职。
咸丰十年(1860年),肃顺成为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汉军都统。权位达到顶峰。
肃顺尽管是皇族,却并非是亲王郡王。如果当初不是凭借自身实力,他可能就像自己的两个弟弟一样,一辈子做个守卫乾清门的侍卫,永无出头之日。而这种从底层一路拼上来的人,身居高位后,又往往目中无人、手段强硬、做事太绝。
肃顺亲自主持了两件大案:戊午
科场舞弊案、户部宝钞案
。涉案者,柏葰(文渊阁大学士,仅次于军机大臣)被斩首——也是清朝历史上腐败案被斩首的职位最高官员;户部尚书翁心存(翁同龢之父),也差点被肃顺斩首,最终被连降五级。
肃顺的这些操作,可以被理解为乱世用重典、雷厉风行,也可以被理解为飞扬跋扈、排除异己。总之,肃顺把能得罪的都得罪了。
甚至不应该得罪的,肃顺也得罪了。比如英法联军进犯北京,咸丰逃亡承德。逃亡路上,慈安、慈禧等后宫的生活水平被肃顺刻意压低。肃顺吃的都比慈禧好。慈禧做的骡车没有马车稳,想换一辆都不给换。
咸丰病危之际,肃顺还提议效仿钩弋夫人之事,赐慈禧自尽——慈禧,差点也死在肃顺手上。
转折来自咸丰驾崩
奕䜣留守北京,逐渐聚拢在京的官员,形成自己的势力。而肃顺在承德,极力避免咸丰帝回京。于是,形成两个势力暗中对峙的局面。
咸丰驾崩后,真正的执政者就应该是肃顺。但慈禧要垂帘听政,奕䜣要巩固权力,再加上之前被排挤的前朝老臣僧格林沁、掌握军权的胜保等人,也被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对肃顺的联合绞杀。
表面上看,是慈禧集团与肃顺集团的权力之争。实际上,也是肃顺被权力阶层的集体抵制。毕竟,肃顺当初得罪人太多,连本阶层的旗人也看不上。
纵观清朝历史,真是个首尾呼应的朝代。清朝初年是孤儿寡母摄政王的开局,末年也一样是孤儿寡母摄政王的结局。清朝初年是努尔哈赤杀掉舒尔哈齐,末年也一样——舒尔哈齐的后人肃顺又被努尔哈赤的后人奕䜣杀掉。
-----
网友解答:
-----
肃顺是满清贵族中难得的明白人,他知道满清的高层已经烂到了根子里,所以对汉人十分重视。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有眼光的人,最后却败在了慈禧的手上,归根结底是他“心重手不狠”,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中,败亡是必然的。
肃顺何许人也?他姓爱新觉罗。如此说大家势必已然明白,这是位皇亲贵胄,他的祖先是郑亲王济尔哈朗,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侄子。所以肃顺的根正苗红的皇亲国戚。
肃顺虽然自身是满清贵族中的一员,但眼光却十分敏锐,对于满人的腐化堕落心知肚明,转而启用汉人中的有识之士,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都是在肃顺的提拔下才得以身居要职。
不过这位仁兄做事容易走极端,他对满人暴戾,对汉人中的有识之士却十分恭敬。他曾对人说:咱们旗人混蛋多,懂得什么?汉人是得罪不得的,他们那支笔厉害得很。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他受贿都只接受旗人的贿赂,汉人的则一概拒收。 这种做法,自然被满清贵族视为异类。
在咸丰年间,肃顺逐渐受到重用,咸丰对他言听计从。而他在处理政务的过程中,也依然秉承自己的原则,得罪了更多的满清贵族。在他处理顺天科场舞弊案过程中,柏葰身为宰辅之臣而身陷其中,咸丰考虑到柏葰的身份,对于处斩柏葰十分犹豫,认为柏葰“罪无可赦,情有可原。”肃顺在旁边立刻说道:“虽然情有可原,但毕竟罪无可赦。”
上面这些叙述,无非想说明两个问题,其一,肃顺的确是国家的栋梁之臣,不仅对当时的弊政有清晰的认识,更是身体力行的进行了整顿。其二,肃顺在满清贵族当中树敌太多。
咸丰对于肃顺是十分倚重的,在驾崩之前委任了以肃顺为首的八位顾命大臣,希望他们能够辅助年幼的同治,使皇权平稳过渡。但同时,为了制衡肃顺等人,咸丰又分别给了两宫太后(慈安和慈禧)印章,让她们能够参与政务,起到制衡肃顺等人的作用,这本是帝王之术无可厚非,如果肃顺应对得法,两宫太后必然是形同虚设。
肃顺其实也认识到了慈禧的危险。她平日的手段再加上同治生母的身份,足以左右朝局最终独揽大权。所以肃顺在对凉宫太后上尊号的时候,采取了“抑西杨东”的措施,将为人平和没什么权力欲的东宫太后慈安捧的很高,让她凌驾在西太后慈禧之上。这对于权力欲极强的慈禧来说,无疑是不可容忍的事。 但肃顺此举仍是腐儒之见,即便他在名号上做些手脚,也只是扬汤止沸。慈禧毕竟是同治的生母,又手握咸丰皇帝临终赐予的“同道堂”印章,在法理上具有天然的优越,如果要防止慈禧擅权,只能釜底抽薪彻底消灭她。
事实上,肃顺也曾向咸丰谏言,让他效仿“钩弋夫人”故事(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帝,害怕其母钩弋夫人擅权,最后命令钩弋夫人为自己陪葬),但咸丰最后否定了这个建议。这证明肃顺是认识到了慈禧的危害,可谓是“心重”。咸丰驾崩之时,整个热河驻军都在肃顺等人的掌握之中,他们又是咸丰遗诏制定的顾命大臣,干掉慈禧易如反掌,但肃顺却最终没有下决心,这就是“手不狠”。
肃顺的“心重手不狠”的最终结果是自己送上了性命。慈禧联合恭亲王等满清贵族,以“奉大行皇帝梓宫回京”的名义,将肃顺等人调离热河,并在回京途中设下埋伏,肃顺只能束手就擒,最后被问斩。
今天看来,肃顺是个目光敏锐的政治家,但也的确是“心中手不狠”的书生。如果他当年能一鼓作气除掉慈禧,历史说不定会是另一番景象了!
原创不易,欢迎关注。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
-----
网友解答:
-----
咸丰帝的遗诏看似完美,三权相互牵制。实则遗忘了最重要的势力,那就是以鬼子六为主的近支皇族力量。别看肃顺那有二个亲王,那可只是远支皇族。
-----
网友解答:
-----
肃顺只是顾命八大臣之一,却是八大臣里面最强势的一位,他坚决反对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但是在咸丰皇帝殡天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以肃顺为代表的顾命八大臣,不仅没能绊倒两宫太后,反而死的死,贬的贬,结局完全出乎意料。
肃顺,满清贵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八世孙,与郑亲王端华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道光中期开始,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肃顺入仕早,久居高位,身为满洲宗室,颇得咸丰帝宠信和重用。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肃顺随咸丰帝于热河避乱,在热河行宫期间,肃顺恭谨有加,服侍周全,使得咸丰帝愈加信任肃顺,史载“文宗最喜肃顺,言无不尽”,在热河期间,肃顺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暑领侍卫内大臣,统领行在一切事务,至此权势熏天,成为咸丰帝身边炙手可热的大红人。
咸丰帝一生孱弱多病,生前只有一个儿子载淳,生母就是后来掌握清朝大权长达四十多年的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自古幼子当国,总会造成母党做大,咸丰十一年(1861年),病势沉重的咸丰帝立下遗诏:
命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以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年幼的载淳。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顾命八大臣”。
肃顺与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同声同气,抵制两宫太后夺权,三个人结果都殊途同归。
肃顺深受皇恩,以托孤之臣自居,在顾命八大臣里面,他的表现可谓是非常优秀的。他深知皇太子载淳的生母懿贵妃叶赫那拉氏野心不小,而咸丰帝正宫皇后钮钴禄氏地位又在她之上,为了平衡两宫太后之间的势力,肃顺以“抑西扬东”的策略,为咸丰帝皇后钮钴禄氏上尊号“母后皇太后”,为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上尊号“圣母皇太后”,想以尊号上的区别来促使叶赫那拉氏对东宫钮钴禄氏心怀猜忌,从而达到分化瓦解的目的。
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手握大行皇帝遗诏,坚决两对两宫太后以新君年幼不能理政为借口垂帘听政。肃顺等人以咸丰皇帝遗诏和祖制无皇太后垂帘听政故事,拟旨驳斥。双方针对此事激烈辩论,八大臣为维护咸丰帝遗命,“哓哓置辩,已无人臣礼”。朝堂之上,吵成一锅粥,据晚清史籍《越缦堂国事日记》记载:肃顺等人与两宫太后激辩于朝堂,情急之处:“声震殿陛,天子惊怖,至于涕泣,遗溺后衣”,吓的小皇帝是当场涕泣尿裤子,八大臣如此咄咄逼人,使得两宫太后与他们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也为后来的政变埋下了伏笔。
肃顺等人虽手握咸丰遗诏,但两宫太后手上也有咸丰赋予的权力。
咸丰帝临终前,除了遗命顾命八大臣辅佐幼君,还将自己刻有“御赏”和“同道堂”的两枚御章,分别赐给皇后钮钴禄氏和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并颁诏说:
此后新皇帝所颁的一切诏书,都需要印有这两枚御印才能有效。
也就是说,顾命八大臣虽然可以拟旨,但必须加盖这两枚御印 御旨才算有效。如此安排,为的是防止八大臣权力过大,对幼子弱妻构成威胁。但咸丰帝生前没有想到,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是个阴险、贪权、又野心勃勃的女人,成为掌握实权的皇太后,实现垂帘听政才是她的目的,而她正是通过这至关重要的两枚御印顺利绊倒了顾命八大臣。
参与政变的恭亲王奕诉
大行皇帝的灵柩还在热河行宫,两宫太后虽掌握着咸丰帝所赐的两枚御印,在政治上与顾命八大臣可谓势均力敌。但是由于热河行宫都是八大层的势力,慈禧费尽心思都没能争取到好处。此时,她争取到同样看不惯八大臣所作所为的慈安太后,两人联手,又拉拢了咸丰帝之弟恭亲王奕诉军机大臣文祥等人,后党力量开始壮大。
顾命八大臣手握先帝遗诏,最后为什么还是斗不过慈禧,肃顺还为此遭到斩刑,
因为他们太麻痹大意了。
对于两宫太后的实力,顾命八大臣显然是低估了她们。而恭亲王奕诉与军机大臣文祥和她们的勾结合作,更使得“后党”实力大增,再加上两宫太后手里还有“御赏”和“同道堂”这两枚至关重要的御印,顾命八大臣虽可以拟旨但没有加盖这两枚御印是不能生效的,相反的,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却能通过这两枚御印发出对自己有利的御旨。
顾命八大臣原来的想法是先稳住两宫太后,让他们随大行皇帝的灵柩回到北京,再联合诸王大臣阻止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但是,两宫太后以皇帝年幼,不宜同行为由,与恭亲王奕诉,仅随大行皇帝灵柩走了三天,便摆脱八大臣的控制和监视,抄间道比灵柩提前四天抵达京师。11月1日当日即召集恭亲王奕诉和军机大臣文祥,拟旨,加盖两枚御印,控制京师各紧要衙门,万事俱备,就等着八大臣回京,再宣旨捉拿他们。而此时,随同大行皇帝灵柩回京的顾命八大臣,竟无一人知道北京的情况。
慈禧与慈安在与顾命八大臣为争取垂帘听政权利所表现出的鱼死网破的信念,和生死存亡的危机感,也是她们能取得政变成功的主要原因。慈禧与慈安靠着“同道堂”,“御赏”这两枚御印,在与顾命八大臣的生死博弈中占据了先机,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11月2日,刚护送大行皇帝灵柩回到北京的八大臣,就等来了恭亲王奕诉盖有玉玺和两枚御印的圣旨。结果是:
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赐自尽。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俱革职查办,严加看管。只有大学士肃顺,被处斩刑。
肃顺也是个硬骨头,根据史料记载,肃顺临刑前破口大骂,拒不下跪,“刽子手以大铁柄敲之,乃跪下,盖两胫已折矣。遂斩之。”
-----
网友解答:
-----
肃顺输给慈禧,正应了中国那句古话:“时也、命也、运也”。
咸丰这个人,用现在的话来说也是个“
心机婊
”,临死之前为了平衡权力,
任命肃顺、载垣、端华等八大臣
负责赞襄国务,同时他又赐给慈安和慈禧两宫太后“
御赏”和“同道堂
”各一方金印,授予她们最后决定权。
这表面上看是
平衡皇权和相权 的“万全”之策,但也暗藏了极大的隐患。
咸丰帝刚死,肃顺等人便上奏折,说皇帝还小,朝中事务可由他们先行处理,两宫太后只管正常盖章即可。
精明的慈禧看出了他们的心思,与慈安一起驳回了这个提议,说:
凡有上谕,军机处的拟稿必须在首尾分别盖上‘同道堂’和‘御赏’的印信,方可发出
。
过了几天,
大臣董元醇上折,恭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对董元醇的这道奏章,肃顺等人表示强烈反对,拟旨否决了太后垂帘听政的提议。但这道旨两宫太后坚决不肯用印。
肃顺等人辍朝,以此威胁两宫太后
。
慈禧感到,她和慈安的力量还是不够,很难斗得过八大臣,于是
瞄准了恭亲王奕訢
。当时,奕訢及其支持者,对咸丰没有将他放在顾命大臣里面早有不满,自然愿意和她们结成同盟。于是,奕訢上奏请求前往热河叩谒梓宫。
八大臣其实对奕訢也不是没有防备,所以对奕訢叩谒梓宫的请求不予批准。但两宫太后批了奕訢的折子。就这样,
奕訢到达了热河,并且想办法获得了单独拜见两宫太后的机会。
这次见面是扳倒肃顺的关键
。虽然目前谁也不知道这次见面,两宫太后和奕訢说了什么,但见面后奕訢离开热河返回京师,做好了政变计划的准备工作。至此,
慈禧做到了在内联慈安,外结奕訢,已是万事俱备,只待东风一吹,便是肃顺等八大臣的末日了
。
可惜的是,肃顺等人
自以为遗诏在手,万事大吉,他们对日渐逼近的危险竟然浑然不觉。
11月30日,由小路星夜兼程回到北京的同治与两宫皇太后,颁布谕旨,宣布载垣、端华等人罪状,将二人下狱。当天晚上,
肃顺护送咸丰的梓宫刚走到北京的密云县,便被抓捕。
我们来看看肃顺等人输在了哪里,为什么斗不过慈禧?
辛酉政变这一年,正是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火烧圆明园的那一年。当时
全国人民对清政府已经极为不满,谁该为时局负责?
本来皇帝是第一责任人,但此时恰好咸丰驾崩,需要一个人站出来负责。
这个人不幸落到肃顺头上。此时也。
肃顺这个人,能力是有的,但他为政太刚,目中无人,兼之有点狂妄自大
。所以满洲亲贵中恨他的人不在少数。他的反对者派是以奕訢为核心,包括了豫亲王义道、军机大臣文祥、大学士桂良、大学士贾桢、等人。几乎囊括了留在北京的所有重要大臣。
树敌太多,又没有得到枪杆子的支持,这是最要命的。
虽然肃顺也
曾试图拉拢僧格林沁
这样的实力派,但因为他性格原因,没有成功。从热河到北京,
都是荣禄和胜保的军队,而这两个人早就投靠了奕訢
。此命也。
慈禧是个出色的阴谋家。她抓住时机,取得了内联慈安,外交大臣,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同时充分发挥\"
御赏\"、\"同道堂
\"两枚印章对肃顺等人的牵制的作用,敏锐的判断时局,
果断出击,先发制人,巧施计谋,最终取得胜利。如果换一个别的女人当太后,也许肃顺等人不是这个下场,这就是他的运也。
“时也、命也、运也”,肃顺之败亡,不冤了。
一点浅见,欢迎点评。
本文参考《清史稿》,原创,侵权必究!
-----
网友解答:
-----
肃顺是咸丰朝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名言“
咱们旗人多混蛋,懂得什么。汉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支笔厉害得很
”被好事之徒断章取义引申为“
旗人都是王八蛋
”,被曾国藩、左宗棠等汉族大员们奉为美谈。
肃顺是满族宗室中难得的能员干吏,铁腕反腐,在“戊午科场案”中将内阁大学士柏葰处斩;在“户部宝钞案”中查抄了几十家宗室亲贵,旗人将他恨之入骨;肃顺看不上旗人,对汉人却情有独钟,他门下便有号称“肃门六君子”的郭嵩焘,王闿运,尹耕云,高心燮,李寿蓉,盛康,他们都是汉人。
那么为什么肃顺在咸丰帝驾崩前已被委任为辅政大臣的情况下,还是被慈禧给扳倒了呢?
咸丰遗命的困惑
咸丰帝被称为清朝最苦命的皇帝之一,即位之初就面临内忧外患的复杂局面,太平天国运动和英法联军入侵加速了他的死亡进程,1861年七月十六日,身处热河行宫的咸丰帝病势沉重,召见了肃顺、端华等八人,并颁布遗诏,立皇长子载淳为太子,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和焦祐瀛赞襄一切政务,这就是辅政八大臣的由来。
可令人困惑的是,咸丰帝在病逝前赐给皇后(慈安)“御赏”印章,赐太子载淳“同道堂”印章,载淳当时只有6岁,印章由生母懿贵妃(慈禧)保管。咸丰帝遗命,所有奏章由八大臣会商拟定之后,要同时加盖这两方印章方可生效。
这招既用人又防人的手段成为肃顺等人被罢免处死的根源。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两枚印章就如同现在的领导签字,辅政八大臣相当于领导秘书,负责起草和拟定奏章内容。毫无疑问,没有领导签字画押的文件是无效的,可笔杆子攥在领导手上,他随时可以换个人来起草文件,只要是他签字画押的就是有效文件。咸丰帝在遗命上先给肃顺等人下了个套。
恭亲王被排斥
恭亲王奕訢是咸丰帝的异母弟,也是满人中颇具才能之人。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咸丰帝仓皇逃往热河,留下恭亲王在北京办理善后事宜。可咸丰驾崩时并未将恭亲王纳入辅政大臣名单,这很明显是遭到了排斥。奕訢与肃顺在政见上多有不合,此番遭到排挤更加认定是肃顺在暗中捣鬼。
所以,当慈禧派心腹太监安德海秘密入京联络恭亲王,告知夺权阴谋之后,奕訢立即应承下来。随即上折子要求到承德奔丧,肃顺等人驳回了奏折,理由是不日即将返京,毋庸舟马劳顿。可慈禧与慈安又下了一封令奕訢前来承德奔丧的密诏,派人送往京城。恭亲王借奔丧的名义赶赴承德与两位嫂子密商会谈,随即回到北京安排布置。
醇郡王奕譞掌握军权
奕譞[xuān]是慈禧的妹夫,两宫太后与肃顺等人商议,提出郑亲王端华兼职太多,应找人分担差事为由,让奕譞担任京城九门提督一职。肃顺等人过于轻敌,认为只要行宫卫戍大权在端华手中便可万无一失。双方议定大行皇帝灵柩于9月23日启行,29日到京。肃顺是护送灵柩返京的随行总管,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只随行了一天,便以皇帝年幼、两宫太后为年轻妇人,耐不得辛苦为由,抄间道赶赴北京。
入京之后,两宫太后立即召见恭亲王,颁布诏谕,将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被焚、咸丰帝出巡等一系列罪名加在八大臣头上,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肃顺在护送灵柩途中被捕,其余七人也束手就擒,下入大狱。肃顺处斩,载垣、端华赐自尽,其余五人革职充军。与此同时,封恭亲王为议政王,军机大臣,两宫垂帘听政,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辛酉政变。
据记载,肃顺行刑之际骂不绝口,并拒绝下跪,刽子手用大铁柄将他的腿骨敲断方才跪下,然后砍下头颅,场面凄惨无比!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网友解答:
-----
客观来说,肃顺集团顾命八大臣是最没有理由被两宫太后和恭王打败,以至肃顺还被斩立决;最不济也是肃顺与豁达远瞻的恭王握手言和、同朝共事而共抚时局。然而历史没有如果,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
我们可以看看肃顺们的优势:
手握遗诏,赞襄一切;
或亲王或军机大臣而为顾命大臣;
在承德避暑山庄是一个准国家政府班子(留守京城另有一套班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手握皇帝遗诏而强有力的顾命八大臣,竞然将一手好牌打烂了,甚至烂得不能再烂(被斩立决、赐令自尽等),这又是何因呢?
肃顺个性张扬跋扈,自命不凡,刚愎自用,比如对当时的懿贵妃(当时被肃顺叫兰儿)的看法就是,兰儿小儿,看你多能耐!所以肃顺其时是盲目自信、自大狂妄而掉以轻心的心态;
怡亲王载垣和端华等属满清宗室贵戚,原本也就逗鸟遛狗之辈,扣个板指嗅个鼻烟,原本并无啥大本事,只因与咸丰为近支皇亲,拉来凑数,原属庸禄之辈,其才具不堪大用;
焦祐瘾、匡源、杜翰等这几位,也只是军机后进,没什么主见,遇事两眼一抹黑,犹其杜翰之父杜受田原为咸丰师傅,在咸丰继位时起了关健重大作用,故为咸丰所看重,也被肃顺拉来壮门面壮声威;
肃顺等还在关健时刻竞因为表功而请辞了神机营和皇帝护兵及粘杆处的差事,这在当时的话来说无异于自速其死
最要命的是,肃顺在护送梓宫回京途中,私带女眷和侍妾,这不仅有违朝纲,而且是大不敬,已属死罪,成为尔后受慈禧打击的重要把柄。
再看看慈禧的处境:
孤儿寡母,势单力薄,加上慈安,亦就是两个妇道人家而已,无依无助,用肃顺的话说,就是女流之辈,掀不起什么大浪!
虽贵为新皇帝载淳(同治)的母后,却同样遭肃顺等蔑视,肃顺甚至还口出\"朝庭之事原本就毋须太后过问、太后过问原本就多余\"的狂言!
唯一对慈禧有利的,就是咸丰驾崩前赐予慈安的\"御赏\"和赐予慈禧的\"同道堂\"两枚由咸丰亲刻的印章,并由慈禧灵机巧妙地争取到作为颁发谕旨的御印,不过,这也只被肃顺看作是走走过场而已。
肃顺历来被看作是干臣,有主见,有魄力,有担当,也有忠心,这些都曾被咸丰重视;但肃顺又过于张扬跋扈,事事必亲自过问,亲力亲为,咸丰也曾疑他揽权,有异心,肃顺的解释是,皇上龙体欠安,自己所做一切均是为主分忧。这种解释对咸丰来说并无不妥,然而由旁人和明眼人来看就另当别论。
最令肃顺暗中后悔、叫苦不迭的是,当初懿贵妃和咸丰闹口角,肃顺背而力劝咸丰杀之,说是懿贵妃子幼母壮,又母以子贵,干扰朝纲,有违祖制。咸丰没同意,人家毕竟是咸丰的妻子,孩子他娘嘛!
回过头再看慈禧的心机:
慈禧表面示弱,内心却呈强,且深藏不露;
在恭王来山庄叩祭梓宫时暗中与恭王交好,并初步达成了联手的默契;当谋略初定欲除肃顺时,及时派心腹太监安得海暗中潜入京城联络恭王,达到谋定而后动的效果!
另外恭王在京令首席军机大臣文祥等成功笼络领兵将领胜保,作为板倒肃顺必不可少的军事后盾。
以京中神机营首领醇亲王(咸丰和恭王的七弟)作前锋,前往梓宫回京途中于深夜突袭擒拿单独夜宿的肃顺…
从以上种种来看,肃顺不败是没有道理的,辛酉政变的成功,看似偶然,却毫不怀疑是历史的必然!
-----
网友解答:
-----
肃顺在祺祥政变中栽倒,最主要的失败原因就是两个字:大意,即没有意识到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宣布将肃顺等治罪的上谕记录)
爱新觉罗·肃顺,字雨亭,是清王朝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八世孙,在咸丰朝权倾一时,任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几乎可以视作是当了咸丰皇帝的家,在当时清王朝内忧外患不绝的局面下,肃顺主张对外采取据理力争的强硬态度,对内则主张大力启用曾国藩、左宗棠等汉臣举办团练,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1861年8月21日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去世前,因为皇子年幼,任命肃顺和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肃顺的哥哥)、御前大臣景寿、领班军机大臣穆荫等八人“襄赞一切政务”,即所谓的顾命八大臣。
此后,肃顺等8人拥有了代拟奏折、代拟圣旨、代行皇权的特权,而此事招来了慈安、慈禧太后以及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訢等的不满和怀疑,两派多次明争暗斗,肃顺等自以为自己拥有咸丰帝遗嘱的阅折、拟旨等权力,旁人难以撼动,但却没有考虑到慈禧、恭亲王等会不按规矩出牌,先后犯下了一系列昏招。
大致罗列起来有下面的一些:
1、同意两宫太后阅折、阅谕旨。
由此两宫太后,尤其是慈禧太后得以介入、过问乃至干涉朝政决策。
2、默认恭亲王到达承德,坐视恭亲王和慈禧、慈安单独会面。
由此,恭亲王和慈禧、慈安达成了密谋,在热河和北京之间形成默契,形成了武装政变的大致方略。
3、同意尽早回銮、同意奕譞担任步军统领。
咸丰帝在二次鸦片战争时出逃承德,避暑山庄事实上成为了帝国的临时统治中心,而顾命八大臣中的郑亲王署理步军统领,可以临时节制在承德的御林军。而八大臣在对北京政场的底细没有摸清,各种安排没有做好的情况下,贸然根据两宫太后等的敦促,决定回銮北京,步军统领一职改由恭亲王的弟弟,慈禧的妹夫奕譞担任,事实上使得慈禧等一方掌握了重要的军权。
在犯了这一连串因大意而导致的错误后,1861年11月1日,两宫太后、幼帝载淳首先到达北京,与恭亲王进行再度谋划。11月2日,两宫太后和皇帝召见在京大臣时,在八大臣均未在场的情况下,突然抛出了事实上并未经过顾命八大臣拟稿的“矫诏”,宣布将八大臣全部治罪,随后即将肃顺等八大臣一网打尽。
事实上此举严重违背了咸丰帝临终前所做的政治布局,属于严重的政变,但是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肃顺等被捕后,慈禧、恭亲王等开始编织罪名,最后编出了所谓咸丰帝有关八大臣襄赞政务的遗嘱是肃顺等伪造的故事。
-----
网友解答:
-----
咸丰皇帝去世前,委派肃顺等8人为顾命大臣,要求他们辅佐载淳,一直到小皇帝亲政。但是,肃顺却在手握咸丰皇帝“遗诏”的情况下,败给了当时只有27岁的慈禧以及25岁的慈安和30岁的恭亲王奕䜣。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下面简单进行分析。
首先,咸丰皇帝的临终安排有问题。
咸丰皇帝把“御赏”和“同道堂”印章分别交给慈安和载淳,由于载淳当时才5岁,因此“同道堂”实际上控制在他的生母慈禧手中。按照清朝规定,皇帝谕旨必须加盖“御赏”和“同道堂”印章后才能生效。
也就是说,虽然咸丰皇帝要求肃顺等人辅政,但却把朝廷大权交给了两宫太后,就算顾命八大臣再有想法,他们得不到两宫太后的允许,也做不成任何事情。咸丰皇帝想得虽好,但是低估了两宫太后尤其是慈禧的权力控制欲,高估了顾命八大臣的影响力。
其次,咸丰生前没有处理好兄弟关系。
咸丰皇帝能够继承皇位,靠的是孝顺父母,他依靠装腔作势赢得了道光皇帝的心。实际上,咸丰的文治武功都远不如恭亲王奕䜣,当两人的地位发生变化后,兄弟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至少在恭亲王奕䜣看来,他这个皇帝哥哥一点都不称职,心里充满了怨恨。
而且,咸丰皇帝临终前,把朝政大权分别交给两宫太后和顾命八大臣,完全忽视了他的兄弟们。以恭亲王奕䜣、醇郡王奕譞为首的皇室宗亲,竟然连奔丧的资格都没有,咸丰皇帝这种“防亲兄弟”的做法实在不怎么高明。奕䜣等人肯定会认为:我们明明是皇帝的兄弟,却不如两个女人和几个外人。因此,奕䜣等人绝不可能和肃顺等八大臣站在同一战线。
此外,肃顺等人过于自信。
无论是端华、载垣还是肃顺,他们都是宗室成员,本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豪感,再加上得到了咸丰皇帝的遗命,自以为万事俱备,小皇帝只能依靠他们8个人。在这种情况下,肃顺等人不仅没有把两宫太后放在眼里,也没有把奕䜣等人当回事。
因此,当慈禧和奕䜣秘密联络的时候,顾命八大臣既没有及时察觉,也没有想过制止,而是放任他们商量政变的计划。当慈禧和奕䜣假意顺从的时候,肃顺等人甚至为了表示“诚意”,主动交出了手里的兵权,这等于是把脑袋放在砧板上让对方随便砍。
最后,肃顺毫无政治嗅觉,也不懂得笼络人心。
当肃顺等人护送咸丰皇帝的灵柩返回北京时,慈禧和慈安提出带着小皇帝先回北京,这显然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然而肃顺等人竟然同意了,而且有一种甩掉麻烦的感觉。结果,北京城的奕䜣等人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得以腾出手来全力对付顾命八大臣。
这说明,肃顺没有一点政治嗅觉。此外,肃顺早年任职的时候,在朝中大力打击贪腐现象,这虽然是一件好事,但他的做法有些太不近人情,就连很多平民百姓也对他评价不高。最关键的是,肃顺杀掉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奕䜣的党羽,两人就此结下仇恨。
总的来说,肃顺等人确实有能力执掌朝政,但他们过于相信咸丰皇帝的“遗诏”,没有考虑实际情况,也低估了奕䜣和两宫太后的威胁,最终只能遭遇惨败。
------------------
推荐阅读:
儿女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陪古稀老人左右,该怎么给老人养老最好?
你有没有前一秒还想着的事下一秒就忘记了,过了几天才回想起来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