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辞》中说“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为什么十二卷军书上,每卷都有她爹的名字?
《木兰辞》中说“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为什么十二卷军书上,每卷都有她爹的名字?
-----
网友解答:
-----
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三十三年,讲解“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的次数也应该有几十次吧,我们约定统一的解释都是虚指,与后文“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的“十二”一样的意思。
文言文中表示虚指的数词有“三”,如“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可见这里面的“三”都是虚指。后来的成语“三番五次”“三令五申”都是虚指,表示次数多。
“九”也在文言文中表示虚指,“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其中“九皋”指深远的水泽淤地,而后把水的最深处称为“九渊”。
贾谊在《吊屈原赋》里有言“袭九渊之神龙兮,汤深潜以自珍。”“九死一生”、“九泉之下”、“九霄云外”和“九牛一毛”现在还在用,都是极言多、大、深、远。
可见《木兰辞》中,“军书十二卷”也应该是虚指,形容军情紧急,刻不容缓。至于“卷卷有爷名”,表现的是命令不能违抗,也表现木兰的担当。
当时父亲已经年老,弟弟还年幼,那父亲肯定不会让尚未成年的儿子去奔赴前线。木兰知道,让年老的父亲去出征,很可能九死一生,一别就是永诀。想到这些,木兰就选择了挺身而出。
木兰从军是发生在北魏到隋朝之间的故事,这时候实行的是府兵制度,府兵制士兵用服兵役的方式来免除一定的赋税。但是士兵要自己准备战争所需要的一切物资。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样的描写一方面反映了木兰的准备工作做得从容充分,也是因为有这样精心的准备,木兰才会在“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残酷斗争中幸存;另一方面也是当时的府兵制下的真实写照。
府兵农忙时节耕种土地,农闲的时候参加训练,训练的时候每年都有花名册。战争爆发的时候根据需要确定征兵的人数,这样就可以减少国家的军队开支。
一般来说,训练的时候只要是成年的男子都要参加训练,有的家可能有多个。
但木兰家“阿爷无大儿”,所以平时参加训练的只有木兰的父亲,所以“卷卷有爷名”。前些年都有征兵,但因为木兰家男丁少,木兰家没有被征,这次战争规模很大,全面征兵,每一户都得派人。
木兰深感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所以主动请缨从军,表现了木兰申明大义。
“巾帼不让须眉”,从花木兰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她危难时刻显身手,她“位卑未敢忘忧国”,更可贵的是战争中有谋有勇,能够凭借女性的细腻化险为夷,真是女性的骄傲。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
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
网友解答:
-----
谢谢邀请!为什么“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里的军书“十二”卷,十二是虚数,并非实指,说明征兵的文告之多,征兵之急。这和下文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的“十年”、“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中的“十二年”理解都是一样的,都是虚指,说明木兰在沙场征战时间之长,乔装虽然不易,但是无人察觉,说明木兰乔装非常机智。古代汉语中虚指的用法是很多的,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中的“三人”可以理解为几个人,如果理解为三个人,就不妥了。再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三千尺”和“九天”都为虚指,是来形容山高、天高。若理解为实指,就不对了。
-----
网友解答:
-----
您好谢邀!《木兰辞》也称《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它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第一段写木兰决心代父从军,以“唧唧复唧唧”开头,暗示木兰忧心沉重,此时已无心织造,则此一暗示,效果突出,起唱已见出手不凡。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指征兵名册,十二卷是比拟其多,“卷卷有爷名”意言父亲应征,册上有名,千真万确的。
这句话主要突出了花木兰的父亲花弧是北魏时期的一位后备军官,按现在的说法就是“预备役”,也是一位善骑射的名将。每一卷征兵文书上都有他的名字,这显然与他的身份有关,也强调了木兰的父亲必须要上战场。但此时花弧已近花甲,如果再上战场,基本上是有去无回的了。紧接着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道明了家中情况,这也正是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
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
网友解答:
-----
我来解读花木兰。
关于花木兰的身世,唯一参考资料就是《木兰辞》这首诗歌。因此任何一个考证者都必须从这首诗歌入手,从而拨草寻蛇,捋出一条线来。我现在就用胡适之先生所谓“小心假设,大胆求证”的态度,试为大家一一开释,以为引玉之砖。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木兰为何要“当户织”。织就是织布织缎。为何要织,为了给国家交税。大唐赋税制度为租庸调制。租就是地租,“每丁每年向国家输粟2石”;调就是缴纳布匹绸缎。“每丁每年向国家输绢2丈、绵3两( 或布2丈4尺、麻3斤)”;庸就是做义务工,参加国家修桥铺路等公共基础建设和建陵寝造长城等大型项目建设。“服役20日,称正役,不役者每日纳绢3尺(或布3.6尺)” 。为何代役用绢布而不是粮食,因为在大唐绢布也作货币使用,属于硬通货。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帖即军中文告,贴在墙上的关于军事信息的布告。简明扼要的写清楚为什么打仗,跟谁打仗,相当于战争动员令。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军书就是征兵花名册。一般来说,书写花木兰父亲名字的军书只要一卷即可,用不了十二卷。为何需要十二卷,原来花木兰家族属于北魏六镇治下的军户,六镇居民属于游牧民族,每隔三年造一次兵册,名叫“比丁”,也叫记名字。凡男子年满十六岁即记名入兵籍,至六十岁退役。木兰父亲十六岁入兵籍,经过十二次比丁,最多五十二岁,没到退伍年龄,因此需要继续服役。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阿爷就是父亲。
唐人称呼父亲为阿爷,耶耶,哥哥。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大唐实行府兵制。府兵制是一种民兵性质的义务兵役制。农忙务农,农闲训练,开战入伍。府兵在服役期间本人免除课役,但军资、衣装、轻武器(弓箭、横刀、陌刀、长枪等)和上番赴役途中的粮食均须自备。每一火(一火十人)还得共备供运输的马六匹,即所谓“六驮马”。
这就是花木兰一家人为啥要买马的原因所在。至于武器铠甲等等装备,都在兵器库存着,标着服役者的姓名编号,平时库房有专人保管,只在训练和出征时才会发放。因此不用临时买,只要去兵器库领取即可。
东市西市是长安城的两大集贸市场,长安城没有南市北市。当然花木兰不是长安人,她也不是在长安城买东西。后世的东西一词就来自唐时的东市西市。那么花木兰是哪里人,这里留个悬念,后文解读。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这里说的很清楚,花木兰从家乡出发,一天走到黄河边。第二天从黄河边出发,一天走到黑山。打仗地点就在黑山。在黑山只听到阵营中燕山胡骑嘶鸣。啾啾,凄切尖细的声音。为何战马的声音会凄切尖细,因为唐军都是训练有素的沙场战士。懂得控制骏马嘶鸣。这里的燕山胡骑是唐军的骑兵,并非敌人的骑兵。
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小罕山。唐显庆五年(公元660年) 十二月,唐遣大将薛仁贵率军攻伐契丹,大军进入草原,战于黑山,俘虏契丹首领阿不固,解至洛阳。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就是薛仁贵,壮士就是花木兰。花木兰没有当过将军,她的\"孝烈将军\"是后来英雄事迹突出之后武则天追封的。武则天当了皇帝,为了提高妇女地位,更为了证明自己上位的合法性,于是树立了花木兰这一榜样,号召全国妇女学习。于是大周上下掀起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风气,女儿们出门一律男装胡服,骑马射猎,强劲之风尽显。
这里的百战,十年都是艺术修辞,唐朝没有十年的服兵役期,最多三年就会轮换。唐朝末期就是因为士兵们服役期太长不能回家导致哗变,最后一发不可收拾的。因此花木兰不可能在外打仗十年。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明堂即“明正教之堂”,是“天子之庙”。“王者造明堂、辟雍,所以承天行化也,天称明,故命曰明堂”,“天子造明堂,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崇有德,重有道,显有能,褒有行者也”。
唐高宗时长安缺粮,因此每隔几年就会带着朝臣去洛阳居住,被人称为“逐粮天子”。明堂就是办公场所。这里的明堂为隋炀帝所建,后来武则天为了称帝,进行了大规模改建。
《新唐书高宗纪》:显庆五年十二月辛未,猎于安乐川。己卯,如东都。
《新唐书薛仁贵传》:(显庆五年)与辛文陵破契丹于黑山,执其王阿卜固献东都。
就是说,唐高宗李治是在东都洛阳的明堂里接见了薛仁贵和花木兰等人,对有功将士进行了赏赐,而且举行了献俘礼。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尚书郎指尚书省的员外郎,从六品,掌付诸司之务,举稽违,署符目,知宿直。就是说,这个职务比较忙,既要批审文件,还得晚上值班。相当于皇帝的秘书班子成员。上面有尚书左右丞(四品),尚书左右仆射(从二品),尚书令(正二品)。尚书员外郎是尚书左右丞的副手。
这个职位一般由男子担任,很少有女子。公元677年(仪凤二年),武则天召见了年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掌管宫中诏命。诏敕多出其手者,时称“内舍人”。
就是说,花木兰是武则天要的人,不是唐高宗。武则天当时是皇后,人称“天后”,喜欢重用有才有勇的女子。花木兰是个最合适的人选,还能当贴身侍卫,何乐而不为。
有人说尚书郎是尚书令,相当于宰相,其实哪跟哪。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不可能。如果花木兰真是回来给个宰相,那得多大功劳啊。侯君集平高昌那么大功劳,回来想当宰相李世民还不愿意给呢。
千里足即明驼。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写道:“驼,性羞”。“《木兰》篇‘明驼千里脚’多误作鸣字。驼卧,腹不贴地,屈足漏明,则行千里。”
明代杨慎在《丹铅总录·明驼使》写道:“唐制:驿置有明驼使,非边塞军机,不得擅发。”后来杨贵妃就曾用明驼给安禄山密报军机大事,事泻被杀。杨妃被杀的主因在这里。因此李隆基不能保,也不想保。
唐代为何看重明驼,原来在北魏时,孝文帝元宏准备定天下四大姓,陇西成纪李姓怕不入围,星夜骑着明驼从甘肃天水跑到洛阳,但还是晚了一步,因为四姓已经定了。(北魏四姓为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李氏深以为恨,自称“驼李”。
所以才有木兰提出希望李治特批一匹明驼回家的请求,这匹明驼不仅是一匹骆驼,更重要的是荣誉和待遇。骑着这匹明驼回家看父母,想想什么情况,比你现在开辆跑车回家拉风多了。
这就叫荣归故里,也就是项羽说的“衣锦不能夜行”。每个人都有荣归故里的情结,花木兰也不例外。
有人说李治和武则天不知道花木兰是女的,其实此说欠考虑。一来花木兰要见的是皇帝,如果不表明身份,被发现就是欺君之罪,要杀头的。不管你立了多大功。二来即使想瞒也瞒不住。因为花木兰是军人,军人想要见到皇帝需要过政审和安检两道关卡。安检这关需要换衣,由皇帝的安保人员亲自在旁监督,以示你没有身怀利器,以免对皇帝造成伤害。如果发生了“图穷匕首见”之类的危险事件,谁都负不起责,要灭族的。因此李治和武则天是知道花木兰女儿身的,所以武则天才要她在身边做个秘书兼保安的工作。但是花木兰拒绝了,想回家。
武则天没有强求。特批了一匹明驼,让她回家了。
有人说花木兰被皇帝识破女儿身之后就想纳入后宫,但是花木兰不同意,被逼无奈自杀了。这都哪跟哪。我在这里只想说,皇帝不缺女人,没那么饥渴。这些无聊文人你们这么编一位巾帼英雄真的好吗?
《商丘县志·列女》卷十一:“木兰姓魏氏,本处子也。世传可汗募兵,木兰之父耄赢,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服甲胄箭囊。操戈跃马而往,历年一纪,阅十有八战,人莫识之。后凯还,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及还家,释其戎服,衣其旧裳。同行者骇之,遂以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诸宫中。木兰曰:‘臣无媲君之礼’,以死誓拒之,迫之不从,遂自尽。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这里的伙伴应该不是一起从乡里走出去的伙伴。否则乡里乡亲的住着,花家有没有一个壮年男子还能不知道?因此应该是她在战争中认识的战友,陪她一起回乡的。十二年不可考。因为花木兰没打十二年仗。风月君浅陋,望有识者告我。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为何要用双兔为比喻,难道除了兔子就分不出男女?因为当时接见花木兰的是李治和武则天两人,称为天皇天后,其实共同掌权,武则天已经是牝鸡司晨,李治由于身体等各方面原因,基本上已经不管事了。
写到这里,其实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花木兰哪里人,花木兰姓什么,文中的可汗是谁。
其实这个问题早已被各路专家学者写滥了,我也就不抄了。结论如下:花木兰不姓花,而是姓木兰。木兰为鲜卑姓氏,不是名。就是说,有一位姑娘,她有一些孝心,她的姓就是木兰。(看过还珠格格的唱一遍)
那么木兰是哪里人?可以确凿无疑是内蒙古人。不会跑到中原地区。至于是内蒙古鄂尔多斯人还是凉城人,或者呼和浩特人,尚待商榷。我认为她是凉城人。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时期,拓跋珪派人到今天内蒙古的五原和固阳地区屯田,定都大同以后将屯田范围扩大到凉城地区。凉城古称参合坡。
拓跋珪接着将各氏族部落编制打散,定居一处,不让随意迁徙,各部落酋长的的地位都降格为屯长。(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其君长大人皆同编户)。这些屯田地区一律实行军事管理制度。“这些军事将领们在自己的辖区内既是军事长官,又是行政长官,有直接隶属即类似于君臣之关系与名分的义务”。《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这些军事将领被部民称为“宗主”,部民们都跟随宗主姓。
到了后期,虽然这种宗主都护制度消亡了,但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却遗留了下来。比如都务农,都尚武,都豪侠,都使长枪等等。隋唐的山东豪杰如徐懋公程咬金单雄信刘黑闼窦建德等等,都是这种后裔。
但是他们都在山东地区,汉化比较成熟,不像花木兰所在的边塞地区,汉化晚。
因此文中的可汗,只是花木兰对其居住地所在领队之称呼。她是跟随这个领队参加作战的,应该是她的顶头上司。
欢迎点赞。
-----
网友解答:
-----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花木兰晚上看见军帖,可汗在征兵了,在众多的征兵文书上面,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意思是说,可汗对地方政府下发了征兵的军帖,而在地方的征兵户籍文书上面写着父亲的名字。不过,花木兰的父亲应该没有看到,而是花木兰看到了,所以就有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古代的文书是卷起来存放的,叫卷宗。由上而下一级又一级的征兵,征兵的卷宗有很多卷,地方政府在征兵的户籍名册上面,都写了花木兰父亲的名字。不过《木兰辞》当中的“军书十二卷”并非实指“十二”,这里是乐府诗的一种写作手法,意思是很多的意思。在
《木兰辞》
里面数字“十二”一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
“军书十二卷”
,第二次是
“策勋十二转”
,第三次是
“同行十二年”
。频繁的用数字“十二”,说明在《木兰辞》当中就是一个虚词,这个和“大火烧了三月”或者“三月不知肉味”是一个意思,“三”和“十二”是古代文人写作时惯用的手法。
假如,《木兰辞》里面的“十二”是实际数字。那么,第一个“军书十二卷”下发了十二卷军书,第二个“策勋十二转”是十二级军功,第三个“同行十二年”是同行军打仗十二年。《木兰辞》中的一卷,代表服役一年的意思,所以花木兰的父亲要服役十二年。但是,北魏时期的兵役制度,差不多是终身服役,闲时为农,战时为兵,差不多一生都在当兵。所以,十二年服役期也不对。
如果把“十二”看作是“很多”的意思,那么就是很多卷军书上面都有父亲的名字。在多年的作战生涯当中,花木兰立下多次战功,可以说战功赫赫,最后接受了天子的朝见。其实,我们不用咬文嚼字,懂得大概意思就可以了。我认为,这里的“十二”就是很多的意思。花木兰父亲年老,膝下又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如果去当兵了,肯定是九死一生,所以花木兰代父从军。
-----
网友解答:
-----
关于“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我们学过这篇课文的都知道,“十二卷”是虚指,意思就是上面发出了很多军书,而军书中每卷都有木兰父亲的名字。
在这里,我们需要讨论的是,为什么军书拉着他的父亲不放,为什么一定要他父亲去参军?
第一,推断花木兰参与的哪场战争。
《木兰辞》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古今乐录》。后收入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一般认为是描述的南北朝时期,北魏与邻国之间的战争。
我们从“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可以从历史角度去推算是哪一场战争。既然由“可汗”出面,绝对是大战役。
而当时的情景,北魏还没统一北方。和北魏接壤交战的势力有,南朝东晋,东面的后燕,西边的胡夏,还有北边的柔然,可以说四面皆敌。
因战争和戍边的压力很大,朝廷的军户本里,每家每户都要有男丁参战。木兰的父亲年迈,既然连老年的军户都已经算进在内,那么这势必是一场举国之战。
而根据历史,最值得北魏以举国之力,发动全国男子作战(14-60岁)共47万人,就是398年,北魏拓跋珪发动攻打后燕的那一战。
而《木兰辞》中说: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从离开家到抵达战场,只花了两天时间。花木兰的故乡根据推测,在今河南商丘。从这个位置出发,骑马2天就到,战场应该发生在河北一带,那么更加倾向于,敌人是后燕国。而文中的“燕山胡骑”,也佐证了这一点。
第二,这场战争,木兰的父亲必须参军。
文中提到,“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说明这场战争打了超过十二年之久。
我们再看历史。
395年,后燕首先发兵攻打北魏。但是在参合坡之战中,被北魏歼灭了后燕的主力。
396年,北魏拓跋珪以举国之力,发动47万大军攻打后燕,夺取了后燕大片疆土。后来北魏内部发生动乱,北魏撤军,没有最终消灭后燕。
423年,北魏拓跋涛再次发动战争消灭后燕残部北燕,这之后才结束了割据辽东的最后一股势力。
由此可见,北魏对阵北燕的战争,一共持续了二十多年。而在这中间,北魏还和柔然、胡夏都有过战争。可以推测,中间花木兰可能也参与了攻打胡夏和柔然的战争。
之所以不断的作战打仗,是因为对于北魏的来讲,不主动发动战争,就会被别的国家吞并。
处于这种历史背景下,我们再去理解,“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花木兰和他父亲,就生在最动乱的那几十年。而发动战争,就面临着减丁死人,不断的战争,不断的减员,所以北魏的政策就是,不管你年龄多大,只要能走路,是个男的,就必须参军,这种严苛的军制,是导致木兰替父亲从军的根本原因。
因此,才有了“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
网友解答:
-----
有句话说:不要相信诗人,他们为了押韵,什么词都写得出来。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故事,宋代有个叫做李廷彦的人,他写了一首百韵诗献给长官。
诗里面有一句“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意思是我的弟弟死在江南,我的哥哥死在塞外。
长官看了后,唏嘘不已,说你可真惨啊,请节哀顺变。李廷彦却说,其实并无此事,我就是为了对仗编的。
此时旁边有人接话道:“那你为何不写‘爱妾眠僧舍,娇妻宿道房’?这样还能保住兄弟不死。”
你看,诗人为了写诗还真舍得,能把自己兄弟都写死了。
你为啥还要计较“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呢?
-----
网友解答:
-----
“青娥洗却铅粉妆,缆辔关山备戎行。”
唐代诗人韦元甫在《木兰歌》中,盛赞花木兰
“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木兰从军”的故事,通过戏剧、电影的传播,让我们耳熟能详。
木兰,源自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乐府民歌《木兰辞》,木兰生活的时代应该是北魏,诗中提及因为“有战争了,可汗开始点兵”。
这场战争,根据史学家考证,应该是北魏与柔然的战争。
在诗中写到: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为什么有了战事,相关部门就会下发各种文件,而在每个文件都要求木兰父亲赶紧去打仗呢?
在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中,一是涉及“十二”这个虚指,强调数量之多;二是涉及北魏时期的世兵制以及西魏宇文泰开始的府兵制。
“十二”数量多的虚词
在文言文、古文、诗歌中,“十二、九”等量词含有“很多”的含义,是一种虚词。
比如在南朝王融的《望成行》里就这样写:“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
用“十二”来形容数量多、程度深。
在古诗中,有相当一部分“数字”都是虚指。比如辛弃疾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木兰辞》属于民歌形式的乐府诗,相当于歌词一样流传于民间。
我们会注意到,在《木兰辞》中,有好几处运用“十二”的诗句: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在解释“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时,很多时候都是理解为“很多卷征兵文件上,都有木兰父亲的名字”,强调“木兰父亲不得不去参军”,为“木兰替父从军”做铺垫(后面两句中的“十二,也多指很多的虚词”)。
这个观点我个人是认同的。
从北魏世兵制看“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大部分史学家认为,木兰辞中所描述的故事大致发生在鲜卑人拓跋一族建立的北魏时期,诗中说到的战事,应该是指北魏和柔然两个少数民族之间发生的常年、多次的战争。
柔然是黑山、燕然山一带的北方游牧民族,时常南下侵扰北魏(后期的东魏、北齐)
为了和柔然长期作战,北魏创建者拓跋珪使用世兵制,来提高军事战斗力,补养兵源。
世兵制,就是将士兵全家老小从普通的老百姓中剥离出来,让他们不再属于民籍,集中居住,成为军籍。
世兵制,是世代为军人,父亲是兵,儿子也一定是兵,女儿则只能嫁给其他当兵的军人,被抽离出来的士兵一家被称为“士家、军户”,直到他们被赦免,他们才能取得普通人的身份。
在此兵役制度初期,为了稳定军心,政府给军户家庭提供了相对不错的待遇,军户不用缴纳各种赋税,也免除了劳役。
军户在没有战争时就种田,由于没有劳役与赋税,国家要求军户参军打仗时要自备军需用品。
随着鲜卑族封建化日益加深,归附的士兵甚至叛逃者、罪人及其家属被强制编入军户,军户的社会地位日趋下降,后期军户几乎沦陷为贱民一等。
但后期由于长期战争消耗,士兵逃亡、私家分割等诸多原因,世兵制逐渐衰落。
(北魏宇文泰开始使用“府兵制”。)
在北魏与柔然战争的大背景下,推测木兰一家为“军户”,“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既然是军户,那按照相关文献记载,木兰父亲自然是在册。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所以,按照军籍规定,尽管木兰父亲年龄大了,也必须要从军作战。
“军书”,军籍文件
按照最通行的理解,“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的“军书”是指军籍登记的册子,文书。
中国古代每个朝代对于军籍的登记有各自不同的时间规定,有的是两年一计册,有的是每年登记入册。
北魏时期使用的世兵制,是每年入册,到东魏时期使用的府兵制是三年登记一次。
不管是每年登记,还是三年一登记,按照大部分朝代的征兵年龄18-60岁计算,木兰父亲登记十二次的军籍卷册,应该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50多岁的木兰父亲,是在参军的规定年龄范围内的,但是由于身体年老体衰,木兰心疼父亲,才上演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END------ -----
我是简秋,感谢您的阅读!
-----
网友解答:
-----
谢谢邀请:因为一家必须一个男的去参军。
-----
网友解答:
-----
木兰辞中说,军书十二卷卷有爷名,为什么十二卷中卷卷都有他爹的名
这里边所说的12卷,是虚数,表示很多的意思。
强调的是,名字已被列在上边无法更改。只能自己带父从军。
木兰辞,歌颂的是魏晋南北朝时候花木兰的故事。是真事儿。
前两年自驾,去了一趟花木兰的家乡。本文中照片是我在哪里拍的。
那里不是什么旅游景点。所以去的人不会很多。
今天我借着这个题目,顺便给朋友们介绍一下花木兰的老家。
花木兰的家乡,在河南商丘虞城县。
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课上讲了这么多遍,到了河南商丘了一定要去花木兰的老家凭吊一下。
于是,我和老公从商丘驱车50多公里,来到了位于商丘城东南的魏园村。
一路上很荒凉,也特别颠簸。费这么大的劲去看木兰祠。自己也觉得很好笑。弄得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专业考古的了。
好不容易到了。
花木兰的老家魏园村挺偏僻的,几乎看不到人。
还好,祠堂规模和修缮的程度对得起花木兰的威名。祠堂的南侧是花木兰的出生地魏园,祠的北面是花木兰墓。
从一个门洞可以看到墓地里边是一片荒地,也没有看到墓穴。门洞门口地上,坐着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拦住了我们的去路。买票!她说。
这么一个荒凉的地方,这么一位老妇人,和买票,有点儿不搭吧。
她说我在这里收费,每位30块钱。看着这么不正式,就问她,能不能便宜一点?她说,今天已经便宜了,昨天比今天人多,我收50呢。这是我们家的地,我随便收。听她这么说,更没了买票的欲望。
隔着门洞,往那片荒地望了望,拜了拜。
重点参观了木兰词。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殿房。
里面灯光比昏暗,有花木兰的塑像,还有整个墙上是完整的木兰辞的配图。我都把它们拍了下来。
得知花木兰不姓花,她姓魏。是老魏家的女儿。
在花木兰约十五岁时,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进犯,北魏当朝规定每户出一男丁进入军队作战。家中弟年幼,父亲又多病,花木兰遂代父从军。
替父从军12年,辞官回来后,终身服侍父母,死后葬于故里。
花木兰的故乡到底在哪里?历史上曾经争论不休。(下面这段话摘自网络)
据了解,河南人说她是商丘虞城县人,陕西人说她是延安人,湖北人说她是黄陂人,安徽人说她是亳州人,江苏人说她是泰州人,内蒙古人说她是盛乐人(今呼市和林格尔)和包头人,河北人说她是完县人。关于花木兰故里的传说就众说纷纭。
我这里不想讨论这个问题。谢谢。
我是宁老师,一生做教育,现在与两个外孙朝夕相处,教育经验丰富,教育对象跨度大(零岁—18岁)欢迎关注我。
-----
网友解答:
-----
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作于南北朝,按照内容可以断定是北朝。到底是哪个朝代还不清楚,但是很多人说是北魏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须要说清楚,看官们才能明白。
为什么可以把花木兰放在北魏,因为北朝的几个政权全部源于鲜卑族的北魏,在各种制度上有相似性。
大概历史是这样的:南北朝时期,最先有北魏统一北方,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两个政权,接着西魏被北周取代、东魏被北齐取代,然后北周灭北齐国。最后,隋文帝杨坚夺得北周政权,然后统一全国。
《木兰辞》中说“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她爹是何方神圣居然到处留名?小编“子屠龙”针对几种情况给大伙理一理:
1、文学修辞
凸显战事紧急,官府不断的下发文书,多到发了12趟,每一次发文都有老爹的名字。如果是文学手法的话,夸张点我们也能够理解。
如果不时文学修辞的话,这官府每一次下发文书,都要把一个个具体的人名写上去,这就不合情理了,很简单的道理——财政吃不消。
2、她爹是不是“世兵”?
曾经有人认为花木兰的爹是一名世兵,偏偏他不是。我们看一下世兵的特征:一辈子专司作战的士兵,他们的家庭就是的“军户”,彻底地“兵民分离”,编入军事单位,而且要子承父业。这些士兵年老之后也不能退役,改为从事后勤运输方面的工作。要退役除非得到皇帝的诏令,要么就是已经年满70岁。
花木兰的爹要是“世兵”的话,花木兰的性别要从刚出生那回就要隐瞒了,等长大的时候隐瞒性别是行不通的。并且“世兵”是军事管制,不需要“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调动基层军事单位哪要这么麻烦。
3、她爹是“府兵”?
一般人都认定花木兰的爹是府兵。你看花木兰干了什么——“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些行为就符合府兵的特征:平时耕种,
农隙训练,战时出征;武器、马匹自备。
人们为什么要当府兵,是因为刻意获得优待,免去租庸调。而花木兰的爹年纪大了,去了也没用也是白白送死,还不如年轻的花木兰从军有希望活下来,家庭还能继续享受优惠政策。
确认她爹是府兵,我们就不能用北魏来定义花木兰的时代,因为府兵是西魏权臣宇文泰建立,
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
那么,“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的前半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按照府兵制下的官府层面的点兵,“并不与本人发生直接联系,其所依据的显然只有籍帐之类的东西。”(出处:刘安志:《唐代府兵简点及相关问题研究——以敦煌吐鲁番文书为中心》)
简单的说,
“军书十二卷“是基层征兵机构的文书
,而不是发到花木兰的爹手里,人手一大叠征兵文书,征集数万兵马的成本太高。
”卷卷有爷名”是怎么回事,当时的文书下发有多种形式,至少会分成两类:一是用文书把人分门别类,组合成不同的战斗单位;二是用文书给不同的人分配不同的任务,比如长枪兵、盾牌兵等等。
只能说她爹的运气不好,在十二卷上都出现名字。
小编“子屠龙”就本问题回答如上,欢迎大家多指正!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二审中的劳荣枝,为何强力翻供?其家属为何也是高调要上诉?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