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官们是怎么知道历史上的绝密事件的?
史官们是怎么知道历史上的绝密事件的?
-----
网友解答:
-----
史学家认为“汉后无史”,因为自大汉后,史官的职责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李唐一改史官”君事必书”和“皇帝不阅史”的规矩,帝王把史官记录历史事件当成了歌功颂德的工具,就没有了正史的客观性和广泛性!
史官在汉,汉前分工相当明确,内史负责皇帝起居、朝堂、批阅等一切举止的记录。民间流传帝王幸女,史官就在旁记录!外史负责地方诸事!史官还有很多作用,比如:大史负责新帝登基策命典礼等。就不一一说了!
在唐朝以前史官用自己的眼光记录下大事,放入太庙中,如果王朝破灭,下一个王朝将取出记录开始编写上一个朝代的历史。这真的是中国古人伟大的智慧。史官的记载,可以不被当权者所掌控,当权者理论上也不能看。但也有皇帝想看看史官到底怎么写自己,所以后来有汉武帝要求司马迁篡改史记,那怕把屠刀架在脖子上,司马迁也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宁为兰摧玉折,不为萧敷艾荣\",绝对不能\"兰艾相杂,朱紫不分\"。
又有春秋时晋国赵盾,为了避免弑国君的骂名。在弑君前夕,出走外国,让手下杀人。但他还没来得及出国,手下就迫不及待的干掉国君。史官毫不犹豫地记录下来:赵盾弑国君。赵盾找到史官,说不是他杀的。史官怼他:人是你的手下,国家领导是你,国君死亡责任在你。赵盾大哭,说迟早赵家会因为这事灭亡。果真赵氏后来灭族。还有很多春秋史官的故事非常精彩。如三代人,为了记载大臣弑君,被杀了2代人,最后一个几岁小孩记录了,大臣弑君的故事。
但是到了唐太宗时期一切被改变。“宣武门”事变后,李世民杀死兄弟,逼父亲退位,霸占弟妹。害怕史官写这些丑事,强行要求史官打开太庙,查看记录,改写历史,重新放入太庙。从此史官风骨不再,史书被当权者所篡改。
所以唐朝以前基本上没有野史,唐朝以后,正史,野史,满天飞。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话说史官这事,咱夏朝的时候,就已经设立了,他这职务别的不干,就蹲在角落不起眼的地方,记录和编撰历史。
你比方说,今个皇帝说了啥话,找根骨头或者竹简刻上,明个皇帝又办了啥事了,办砸也好,办好了也罢,他这都得记上。
史官这事,其实在《吕氏春秋.先识篇》里就有记载,它说在夏桀那会,有就是夏朝,有个太史令(就是史官)天天的记录夏桀的荒唐事,受不了,这就来个劝诫,咱就说了夏桀能听他的吗?当然不能了,所以这太史令就跑了,跑到了商哪里去了。
所以从这段记录中,咱就能知道史官在咱大华夏的地头上有着悠久的历史。
史官
咋说呢?开头的时候,史官就两工作,一个记录,另一个是整理编撰。开头,这俩工作就是一个人的事,后来这俩工作就分开了,变成了专门写起居注和专门写史的。
起居注呢?听这名,大家伙也知道是干啥的,天天没事就跟着皇帝,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的。
说道这里估计大家伙会有一个疑问:“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话说皇帝他也是人,也有个说漏嘴的情况,这要是一个没说好,他也记录?”
这有啥,你别说没说好,他会记录,您就是办了啥糟心事,他也会一笔一划认认真真的给你记下来,不带克扣的。
咱举个例子,大家伙体会一下。
话说春秋的时候,齐国有这么个国君他叫齐庄公。
他手底下有一个大臣叫做崔杼,话说这崔杼这人有一个特别漂亮的老婆。
这齐庄公就看对眼了,没事老是去崔杼家里边撩他的老婆,还住一起,你说这事谁能忍。但齐庄公好歹是崔杼的上司,这崔杼只能憋着。
但这齐庄公有点子蹬鼻子上脸了,还把人家崔杼的帽子赏给别人了。
要咱说你齐庄公家里边这么缺帽子,用别人的帽子赏另一个人。
话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那么崔杼这就起了心思要弄死齐庄公。
后来逮住机会,这齐庄公没事又跑到人家崔杼家里边,人家夫妻二人把这内门都关上了,这齐庄公连个侍卫都不带,自己个抱着一根柱子唱歌,你说撩加老婆都撩到了这份上了,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这事弄的。
最后崔杼瞅着四下没人这就把齐庄公给宰了。
这一下齐国可没了君主,崔杼又立了一个上去,这家伙他就成了齐国把持权利的弄臣。
这事是明明白白发生的,所以当时的史官就把这事老老实实,原模原样的给记录下来。
崔杼一听,你这不是给俺脸上抹黑吗?他就不干了,把这史官找来,就让他写齐庄公是拉肚子拉死的。
史官不干,他的职责就是如实的记录历史,你这说改就改,那哪成啊!
“就算俺给你改了,其他人记录还是这样,你这不行!”
崔杼好说歹说不行,最后崔杼气急了,把这史官给杀了。
好吧,崔杼又让这位的弟弟太史仲和太史叔来把这事改一改。
你还别说这二位和他的哥哥一样,都一个倔脾气,说死了一个字都不改,都让崔杼给杀了。
最后这史官家里边最后一个弟弟太史季也去了,他去的时候,也准备死在哪了。
这弟弟他还有一个好朋友南史氏,就在他去的时候说:“没事,你去吧!你之后,俺替你,没说的,这事就得这么写!”
好吧,这些写史的脑瓜一个比一个硬,都开始排队了。
崔杼瞅着太史季,杀得也手软了,瞅着还打算继续干下去的太史季:“得!你爱咋写,咋写!”
就这么地,这事就被如实的记录下来。
所以从这事当中,咱可以看出来之前的史官,把这事真当回事,他们的信仰就是如实记录。
就如同当初的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那也是如实的记录了汉武帝的所作所为。
汉武帝这压根就是个脾气不好的主,但瞅着司马迁乐了,记录是你的事,在当下俺该干啥还干啥。
这就是当时的风气,皇帝压根就不会干预史官记录历史这事。
这和满清那文字狱写历史不一样。
题主的问题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那么皇帝干点啥秘密的事,肯定不会让你一个写起居注的家伙蹲在一边旁听,那他是咋知道这些个绝密的呢?”
咋说呢?这些绝密的事,总有大臣参与,那么这些个大臣也都有写点东西,流下去的想法。
当这些绝密的事也不绝密了,他们就会写出来,那么这些个史官就会收录其中。
而且这些个所谓绝密的事,那都是大事,过后咋也有迹象表面你干了这事了,所以史官后补这事也行。
再有一种就是后朝给前朝修史,根据前朝遗留下来的史料,印证当时发生的事,前后联系,您总能找到线索。
咱就说韩信当初就是一个平民的身份,年轻的时候好悬没把自己个饿死,到了母亲死的时候,就认为母亲这坟地周围至少要住一万户,所以给母亲修的坟头选了一个地势较高的地。
当年司马迁写韩信的时候,为了落实这事,还真去了当地了解实际情况。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
网友解答:
-----
正儿八经的官方编写的历史,其实是没有什么密谋的内容的,大家去看二十四史,只有史记、汉书、三国志这三部好看,其它的二十一部,基本上就是只有史实,没情节,干巴巴的不好看。为什么?
因为史记、汉书、三国志不是官方主持编写的,是司马迁、班固、陈寿自己在工作之余的业余爱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补充一些情节,比如模拟一下历史上的人物的对话,描写一下他们的心理活动等等,这些内容,其实完全是作者脑补出来的。特别是一些密谋的事情,说实话,既然是密谋,那就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是不可能被史家知道的。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所谓密谋,都不是真正的密谋,真正的密谋,已经消失在历史中了。
其实,
写进历史的所谓阴谋,要么是野史编的,要么在历史上本来就是“阳谋”。
那么什么叫阳谋呢?主要有几下两种:
一是手下给老大出主意,看似是密谋,其实手下人有时会把这些想法写成奏折或者回家记个日记之类的,他们的想法就会被留下来了成史料了,另外古代的皇帝身边是有“起居注”的史官的,见过什么人,说过什么话,都是有记录的,有些秘密一般人不知道,但是在史官的档案里是有的,史官以后写历史就可以把这些密谋写进去,所以这些密谋对于当时的人而言是密谋,对于“历史”,那不是什么秘密。
举个例子吧,历史上有两个宰相,一个叫甲,一个叫乙(什么时代具体叫什么名字我都记不清了,但不影响这个例子的价值)甲老是认为乙没什么水平,平时从来不给皇帝出谋划策,国家都是自己撑着的,后来乙死了,甲负责整理乙的档案才发现,乙给皇帝写了很多奏疏,出了很多主意,甲于是觉得很惭愧。所以,密谋虽然当时的人不知道,但是是会被“历史档案”记下来的。
二是密谋和密谋行动成功以后,会成为一个社会事件,成为热点,大家都关心,于是关于这个事情的小道消息就会冒出来,一般还讲得绘声绘色,但是不是真相就很难说了。不过有些小道消息可能本来就是密谋者自己放出来的,比如魏明帝死前,刘放、孙资密谋扶植司马懿,甚至伪造遗诏让曹爽和司马懿辅政,这个密谋的详情的消息来源是孙资的后人写的孙资的“别传”,“别传”是跟“列传”相对的,实际上就是后代帮祖上写的yy小说,给《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虽然引用了孙资的别传,但是也感叹说孙家人自己写的东西,肯定是不靠谱的。
-----
网友解答:
-----
在《左传》中记载有这么一个故事,说齐庄公喜欢美人棠姜,想她想得也不能寐,终于和她暗通款曲,可是这事被她的老公崔杼察觉了,于是崔杼就趁他们幽会时安排武士将齐庄公给杀了。
崔杼是齐国重臣,他让前来记载的史官写齐庄公得疟疾死了,史官不听,在竹简上写道“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崔杼生气地将他杀了,史官死了,按照惯例就应该让他的弟弟来写,崔杼对新史官说:“你写齐庄公得疟疾死了。”新史官也不听从,在竹简上写“崔杼弑其君光。”崔杼又拔剑杀了新史官。然后更小的弟弟写下同样的话,同样被杀。最后是小的弟弟。崔杼直视着他,问:“难道你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年轻的史官继续写下“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崔杼愤怒地把竹简扔到地上,过了很久,叹了口气,放掉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史官们是有一种信仰的,他们的信仰就是如实地记载历史。其实,史官也是有分类的。
一、记录本朝历史
正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记载历史的史官也是有分工的,分为一天到晚跟着皇帝左右记录的起居郎,皇帝与大臣谈话是他也要在一旁待着,手持毛笔快速记录他们的谈话内容。他所记录的东西是不允许皇帝查看的,不然皇帝要是可以随时查看,那历史就变成了史官们对当朝皇帝的阿谀奉承了。就像唐太宗当时想看褚遂良记录的《起居注》被褚遂良婉言拒绝,后又以皇权相要挟“朕有不善,卿亦记之?”诸遂良不假思索地回答“
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
”何况史官不记,天下人也都记下了。
而当碰到皇帝要与大臣密谈,商量重要事件,不让起居郎记录怕流传出去时,这时候,记录历史密谈的责任就交给了与皇帝密谈的大臣了,大臣负责记录,在等到可以公开此次密谈内容的时候,由大臣公开。当然,这样也不能保证密谈内容的真实性,毕竟只要当事人不在了,内容还不是任由你篡改。不过,后人还是可以根据以后发生的事件了推断当时的密谈的。
二、后人修前史
像二十四史几乎都是由后人来根据前朝史官记载的历史来编撰成册,这样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给本朝皇帝正名位、明统绪。二是为了总结前朝的教训,为本朝积累经验。就像唐太宗说的一样:“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这两个原因,尤其是第二个原因就注定让史官不敢随意更改历史真相,万一就是因为没有看到前朝的教训,而让本朝皇帝再次犯同样的错,这个责任可是担当不起啊。
史官还会通过各种途径来收集资料。除了官方发布的历史记录以外,还要通过一些非官方的资料来进行考察,比如:
私家著述,访谈,实地考察
等等。像韩信说在他落魄时,母亲去世,他为了等自己发达后好祭拜母亲,特意找了一块地势较高的土地来埋葬母亲。后来司马迁在记录这段历史时特地去查看了韩信母亲的坟墓证实了这点。
像密谈这类事或许在当时是极为保密的,事情一旦成功了后,有会有各种方式流传出来,毕竟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或许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密谈好像很隐蔽一样,可能在当时,这事人尽皆知,就像现在的明星是什么新闻一样。
而且当事人难免不会说,就算当时不说,老了以后,还不是会和子孙后代吹嘘当年你们的什么爷爷奶奶有多么厉害,跟谁谁商量了什么事。就像现在的革命老英雄一样,会告诉后人当年革命的故事。
史书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或许有些会有人为的想象,甚至人为的篡改,但是,人为更改的历史一定没有办法做到完全颠倒黑白,就像现在某些战争历史不被部分人承认,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历史真相,或者说对它持怀疑态度。
-----
网友解答:
-----
谢邀。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清楚史官制度与史官的责任、史书的形成。
史官制度与史官的责任、史书的形成
史学家认为,史家的角色与责任和史学的求真与经世之间,存在着一种更深层次的本质的联系。因此,在中国史学上,史家作为社会一员而与社会的关系,史学作为历史进程的反映与客观历史的关系,是十分密切而复杂的,它们是打开中国史家宝库丰富宝藏不可或缺的两把钥匙。
史官制度
中国最早的史家是史官。
在中国历史上,设立史官,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种由来已久、持续不断的制度和传统。早在夏代,国家机构中就已经设置了史官。
虽然各朝代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有不同,但大体上可以分为记录和编纂两大类。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大类史官是不大分别的。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分工的细化,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和当权官员一般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负责编纂前任皇帝的实录及前代王朝的历史。
史官的责任
中国史官和史家的最高追求是真与善。
这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传承和矢志不渝的坚守。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晋国史官董狐记载“赵盾弑其君”(公元前607年)和齐国太史兄弟记载“崔杼弑其君”(公元前548年)这两个为人们所熟知的事例,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史官角色意识的觉醒和社会责任的坚守。董狐、齐太史、南史氏他们不畏强权,不惜以身殉职,所表现出来的“书法不隐”的勇气,其核心正是对史官职守的虔诚和忠贞。
随着历史的进步,史官和史家的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不断增强、升华和发展,逐步突破君臣、伦理的藩篱而面向社会、面向民众。从孔子作《春秋》,到司马迁著《史记》、司马迁撰《资治通鉴》,以至更多的求真求实求善的历史著作和研究成果,绝大多数吏官和史家从不把史职仅仅视为个人的功名和权力,而是把这一职守和社会、国家联系在一起,开始实现史官和史家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的统一。这就是史官和史家所坚持不懈、传承不绝的品德和操守,\"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夫所谓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书之有益于褒贬,不书无损于劝诫\"(刘知几《史通》)。当然,曲笔、歪笔是存在的,但这毕竟是个别的例外和少数的异常,并不反映中国史学的主流。
正是一代又一代史官和史家的“君举必书”、“秉笔直书”和“书法不隐”,使得他们的史笔成为如同古希腊传说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的存在,成为约束君臣言行的似隐形却又时常显现的威慑力量。
史书的形成
一般官修史书,是以皇帝起居注、实录以及公文、考评等各种资料作为第一手史料。这就是刘知几所说的“书事记言”和“博闻实录”,是为编修史书的基础。然后才是依靠“俊识通才”进行 “勒成删定”,“相须而成”。
皇帝起居注主要是通过“书事记言”,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做到“日有记也,月有成也,岁有效也”。
皇帝实录虽然仍然带有记录性质,却已经是阶段性的史书成果了。一般是由某些重要大臣负责带领史馆史官进行编纂。
前代王朝历史的编纂,既是政治上的大事,也是文史界的大事,皇帝和重要文臣一般也会深度介入,确定编纂的主旨和基调,然后组织史馆史官进行编纂、定稿、颁布。
密谋和秘密行动,史官们是怎么知道的?
所谓密谋和秘密行动,可以分为三种情形:一是密谋和密谋行动未实施,这种情况下史官一般难以获知;二是密谋和密谋行动未遂或者被制止,但是造成一定影响,这种情况下史官一般是知道的,官方也会进行调查,比如明朝的“梃击案”;三是密谋和密谋行动已遂,那么,已经是既成事实,或者政变成功,这种情况下史官更是清清楚楚,比如明朝的“南宫复辟”。
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一个从动机到策划、行动并最终形成结果的一整个过程。
大部分已实施或者已遂的事件肯定会被记录、审理或者推导出来,所以密谋和秘密行动就不成其为秘密了。如果是未实施,大部分的密谋和秘密行动就很难暴露出来。根据前因后果,官方或者史官可以根据掌握的传言线索、舆论风向、文字凭证、人证物证,通过逻辑推理,还原历史事件真象。这个其实和案件的审理没有什么区别。
这正应了那句话,“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史官属于比较较真的那一群人,大部分的密谋和秘密行动只要发生了,基本都可以搞清楚。唯一的区别在于,要不要搞清楚,想不想搞清楚。
当然,历史上也存在不少疑案、迷案。这主要是因为避讳而终止调查、形成结论,或者确实难以取得可靠证据,因此成迷。比如宋朝的“烛影斧声”,清朝的“光绪之死”。
-----
网友解答:
-----
全是权者粉的
-----
网友解答:
-----
我看此前的几个回答,都提到唐朝,并都提到唐太宗李世民所谓的篡改历史。
那我就以唐太宗为例,说明一下史官是如何记录机密事件的。
一、当朝历史
贞观年间实时发生的一些高层机密事件,史官是如何得知的呢?
当时有一个官职,名叫起居郎(起居舍人),定额两人。他们负责记录起居注,相应的也就负责记录当时高层的机密事件。
在贞观年间,起居郎拥有很大的权力,或者说很大的便利条件。当时,每天退朝之后,太宗会与宰相们私下讨论政事,讨论期间,都会有1名起居郎在场,现场记录讨论过程和内容,“
贞观中,每日仗退后,太宗与宰臣参议政事,即令起居郎一人,执简记录
”(《唐会要》)。
这就充分说明,太宗对于历史记录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他给了史官很大的便利条件,让史官能够接触到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这其实也是对太宗改史说的强力否定。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太宗是很坦荡的,他没有那么多的见不得人的秘密,他与宰相们私下议论的,也都是能摆在台面上的、经得起历史记录和检验的事情。这样一个坦荡的人,说他会去改史,我绝不相信。
由于贞观年间起居郎得以亲临高层讨论现场,因此,贞观年间对政事、包括一些比较机密的政事的记录,是非常完备的,“
由是贞观注记政事,称为毕备
”(《唐会要》)。
可惜的是,这一制度没能坚持下来,到唐高宗李治的时候,许敬宗、李义府,这两位都是善于玩弄权术的,他们不希望史官把他们的龌龊事情记录下来,因此,上奏高宗,要求起居郎(起居舍人)在朝会后随仗退出,不得参与到皇帝与宰相们的私下讨论的现场,“
其后许敬宗李义府用权,多妄论奏,恐史官直书其短,遂奏令随仗便出,不得备闻机务,因为故事
”(《唐会要》)。
因此,对于高宗以后的机密事,史官就丧失了第一手资料,只能通过事后公开发布的诏令及其他存档的文件,以及采访一些当事人的方式予以记录,其准确性相应的就差一些了。
二、前朝历史
当朝历史,太宗给了史官很方便的记录条件,那么,前朝已经发生的事情,特别是一些机密的事情,史官如何记录呢?
以隋朝为例,最便利的办法当然是去查隋朝的第一手资料,最主要的当然就是隋朝的起居注了。但是,当时隋朝的起居注缺失非常严重,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隋末大乱,典籍文书等材料很多毁于战火。
二是隋朝皇帝本来就不希望史官进行详细记录。据《魏郑公谏录》记载,虞世南曾回忆说:
(崔)祖浚作(起居)舍人时,大欲记录,但隋主意不在此,每须书、手、纸、笔所司多不即供,为此,私将笔抄录,非唯经乱零落,当时亦不悉具。
也就是说,当时隋炀帝并不希望史官详细记录自己的言行,因此,对于史官日常工作所必需的笔墨纸砚等基本物品,隋炀帝都不让随便供应。史官只能因陋就简,尽量记录,其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自然是非常堪忧的,即便没有隋末大乱,也是不完备的,“
非唯经乱零落,当时亦不悉具
”。
那怎么办呢?
只能主要依靠私人记录了,当时私人记录的隋朝历史还是比较多的,这些私史,有的是采访当事人写成的,有的则是隋朝官员的子孙根据其家传写的,“
隋家旧史,遗落甚多。比其撰录,皆是采访,或是其子孙自通家传参校
”《魏郑公谏录》。
这种记载的可靠性,自然就比不上起居注了。那么,如果多家私史对同一件事的记载有差异怎么办?只能少数服从多数,“
三人所传者,从二人为实
”《魏郑公谏录》。
这是当时史料严重缺失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不得已的办法。
以上是我对这一问题的一些简单看法。
本回答由详侃历史原创,欢迎关注,共同讨论。
-----
网友解答:
-----
可能大家不知道,相传中国最早的史官,要上溯到黄帝时期,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文字发明人仓颉。他就是黄帝的史官,正因为要记录各种事务,所以才发明了文字。
史官,顾名思义,就是记录所发生事情的官员,
史官通常被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的使馆史官,
他们平常只会待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会根据历史资料和其他一些资料来编撰前朝的历史。
另一类要比普通史官累得多了,他们就是起居注史官。
随时随地记录皇上的言行举止,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政治上一点小事都得记下来。而且他们记录的内容是不能被皇上翻阅的,可能会有人问,高高在上的皇上居然看不了史官记录的事情,那么皇帝能不能任命一个关系和自己比较好的人当史官呢?答案是不行,因为
这种起居注史官都是世袭的,不是皇帝随随便便任命的。
即便皇帝也管不着,但作为一个史官,就得记录真实发生的事件,所以肯定涉及到一些人的利益,尤其是皇上更是害怕史官记录一些对自己不太好的言论,所以一些敢说真话敢按实际情况记录的史官通常是不受皇帝待见的,有时候还会引来祸端。
到了唐朝的时候,史官的地位就变低了很多
,记录的史事甚至脱离了现实,比如李世民这个皇帝宝位来得可不太正宗,所以他不想被后人唾弃谩骂,于是威胁那些史官们改内容,不听皇上的话麻烦可就大了。史官们即使不愿意却也无可奈何,毕竟还得养活一家老小呢。
当然还有一种史官是记录编撰前朝史事的,在很久以前的西汉时期,他们的地位甚至要比宰相还要高。后来,往后演变成为天气地理等一些自然现象都由他们来记录, 明朝时期,他们的这一任务被翰林院分了去。
历史上很著名的一位史官就是司马迁,他的父亲也是一位史官,所以他世袭了官位开始编撰《史记》
,他记录的史事都是根据事实来说话的,所以他的作品也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
至于史官是怎么知道历史上绝密的事情呢,有很多种可能。有些是耳听目闻的,当事者或者是他人泄密的,也有一些是不为人知的,这些事情都是史官们多方面考虑,查阅书籍,仔细推敲整理后再推断出来的。像一些事情原本大家都是不知道的,久而久之,根据多件事情联系在一起结果就显而易见了。
史官,虽然刚开始地位很高,但是他们要面对巨大的压力,编撰前朝的史书稍微好一点,编撰当朝当代的史书那可有有些麻烦了。皇上大臣稍有不慎就能得罪很多人,还会引来杀身之祸。
放在现代也一样,有媒体记者记录些真人真事就会被某些权力集团封杀,但是总会有正直的人站出来,他们不畏强权,宁死不屈,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
网友解答:
-----
《左转》里面,也曾经记载过这么一个故事,就是说齐庄公非常喜欢齐国重臣崔杼的老婆——美人棠姜,却都是很难获得美人的环抱。于是,他就偷偷与这美人约会,可是还是被他的老公崔杼察觉了。崔杼不愿意戴这个绿帽子。于是,崔杼就在他们两人偷情幽会的时候,吩咐手下人把齐庄公给刺杀死。由于崔杼一直都是齐国的权臣,只吩咐前来记载的史官,在写这一件事情时候,就写齐庄公患有疟疾病死了。可是,史官就是不听,在竹简上写着:
“夏五月己亥,崔杼弑其君光。”
崔杼非常恼火,一怒之下就把这个史官杀了。当这个史官死了之后,依照惯例应该让他的弟弟来写。当崔杼又对新史官说:“你的任务,就是写齐庄公患疟疾病死了。”可是,这个新史官依然不服从,在竹简上写着“崔杼弑其君光”。崔杼大怒,又把这个新史官杀害。最后就是再小的弟弟,又写下同样的话,也面临同样命运,也被杀害。最后,就是辈分最小的弟弟。当权臣崔杼直视着这新史官说:“难道你不想活吗!?”年轻的史官依然在竹简上写着之前哥哥写的同样的话。崔杼见到史官的兄弟们都是这么执着坚持事实的真相,非常愤怒把竹简丢在地上。良久,就叹了一口气,吩咐还是把这个史官放了。
实质上,史学家一直认为“汉后无史”。这意思就是说在汉朝以后,史官的职责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李唐王朝的建立,改变了“皇帝不阅史”和“汉后无史”的例子,封建帝王一直把史官对历史事件的记录,当成一种为自己歌功颂德工具,就没有正史的广泛性、客观性与真实性。
在汉朝时候,史官的工作职责分明很清晰。内史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记录皇帝的朝堂、起居、批阅等一切日常起居与举止。民间也流传一句话,帝王在旁边与缤妃做爱,史官就在一边记录。外史的职责,就是记录一切地方事务。
之后,史官职责就分为专门写起居注和专门写史的。写起居注的,就是专门记录皇帝的言谈举止。写专门史的,就是整理编撰史学资料。起居注的,就是没事紧跟着皇帝。这时,大家都有疑问,一些密谈的事情,皇帝真的让史官去记载吗?有时为皇帝记录事情,会不会为了拍皇帝马屁就颠倒事实,掩埋事实的真相。
实质上,遇到密谈的事情,是不能让史官记录与密谈的。于是,记录历史密谈的责任就要交给与皇帝进行密谈的大臣了,大臣承担记录的责任。
至于一些史官为了迎合皇帝篡改历史事实的行为,那就需要我们后来研究历史的人多加考证了。如历史研究者,都是对搜集资料做多方面考察,综合整理再加一些推断与论证来表述历史事实。如密谈一类的历史事件,史官在一开始是不知道的,可能也要经过一段时间,或者事情与事件发展才能推断或者揣摩出来。
-----
网友解答:
-----
其实这是好多朋友对中国史书的成书过程和创作意义不了解才提出的问题,小编简单说一下。
皇帝们身边都有一个太监和宫女,随时记录皇帝的一举一动,最后装订成册,叫做起居注。武则天刚入宫就干过这事。起居注是需要专人审核的,那些能记,那些不能记,怎么记,都有讲究,不是瞎记。朝堂大事则有文书档案,藏在档案馆,有专人负责管理。
皇帝驾崩,新任皇帝就要组织专人把这些档案和起居注整理出来,编订成册,叫做实录。实录顾名思义,就是上一任皇帝真实的记录,大到国家大事,小到生活琐事,都记。比如李世民下班大骂魏征农民,要杀了他,长孙皇后穿着朝服出来庆贺,这就是起居注的内容。实录也有专人审核,皇帝也要看的。
一个朝代结束了,新朝就要给前朝修史,讲述前朝的是非功过,来龙去脉,人物轶事等等,唐朝修隋朝的,宋朝修唐朝的,元朝修宋朝的,明朝修元朝的,清朝修明朝的,民国修清朝的。修成的史书新朝皇帝也要看。
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就是这么出来的。至于好多密谋和秘密行动,由于在当时就是特级绝密,几乎连记载都没有,后世更是无从得知,所有的修史者也只能展开想象的臂膀,从各种史料中推测出当时事件的大概情形。复盘或者模拟,给出合理的结果。事实上,他们跟咱们知道的一样多。咱们也可以模拟当时事件是怎么发生的,并不违背历史。
所以胡适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个人,就包括你。
-----
网友解答:
-----
史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起居注史官,就是跟随在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生活起居与政务得失。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另一类是使馆史官,这一类待在固定地方编纂前代王朝的历史,这种编撰的书皇帝是随时可以观看的。起居注史官记录的内容皇帝不能进行阅读。在古代史官并不是由皇帝任命而是采用世袭的制度,这样就很好的保证史官不受皇帝的控制,比如司马迁,他就是世袭他父亲的官位,才做了史官写下《史记》。史官的权利不被皇帝掌握,可以查找大量资料进行编辑史册,他们的义务就是对历史负责。历史上有不少的史官就以记录事实刚正不阿而被杀害。最有名的是“崔柕弑其君”的故事。但史官这一职位并没有长久的世袭下去,因李世民登基为帝后,对玄武门事件耿耿于怀,于是开始了对史官的迫害,最终导致这一制度遭到破坏。
在历史上每一个朝代都有独特的史官体系,如果有一些历史涉及到了秘密的事情。就会有一个“保密期”,保密期一过,秘密就会被公布出来,当然有一些秘密可能永远都不会说出来。每当历史上出现一个朝代改革换新的时候,下一个朝代就会保留下来上一个朝代所拥有的资料。而下一个朝代的史官们就会根据这些史料进行校对和筛选,之后再从一些其他地方收集起来资源慢慢的将其汇总成为史书。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一些史料主要的来源。
所以如今很多研究历史的人,不单单会从一些正规的史书上去研究当时所具有的事实。也会从一些其他方面进行研究。
史官搜集材料如果不是耳闻目见的就需要多方考察,综合整理再加一些推断论证来记录情况。像密谈一类的,史官在一开始是不知道的,大多是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通过一些事情或事件的发展趋势结果揣摩出来的。
------------------
推荐阅读:
2022年,农村60岁老人一次性补缴4.5万元,次月起可领1623元吗?
现在农村的贫困户,低保户很多,这一类人在村里是不是该干义务工?
上一篇:历史上的瓦岗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