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相邻的省有好几个,出门在外,为什么大多数人感觉和甘肃人有老乡的观念?
陕西相邻的省有好几个,出门在外,为什么大多数人感觉和甘肃人有老乡的观念?
-----
网友解答:
-----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提到陕西和甘肃,第一印象就是这两个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的不同省份,其实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陕西和甘肃其实是一家人。即便到了今天,身处外地的陕西人和甘肃人都以老乡互称。
早在上古时期,大禹将天下分为九州,地处西边的有两州,西北的雍州和西南的梁州。当时的雍州范围包括今天的陕西、甘肃、宁夏、以及青海和新疆的一部分。到了汉武帝时期,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改古雍州为凉州,以其金行,土地寒凉故也,凉州因此而得名。至此,凉州成为汉代十三州之一,统领河西诸地,辖武威郡、酒泉郡、金城郡、敦煌郡、陇西郡、汉阳郡、武都郡、安定郡、北地郡、张掖郡、张掖属国、居延属国。古雍州的一部分也被设置为朔方。
东汉延续了西汉的十三州制度。到了东汉末年,权臣曹操将凉州一分为二,成立新的凉州和雍州。凉州辖武威郡、西平郡、金城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西海郡;雍州辖京兆郡、冯翊郡、北地郡、抚夷护军、新平郡、扶风郡、安定郡、广魏郡、天水郡、南安郡、陇西郡。
之所以拆分凉州,其主要原因是凉州的管辖范围过于庞大,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军阀割据,非常不利于管理。这是陕西和甘肃历史上的第一次分家,“雍凉之地”也成为我国历史上西北地区的代名词。
虽说东汉末年陕甘两地被一分为二,但是自丝绸之路开通以来,从经济角度来说,丝绸之路又把陕甘两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陕西的长安,甘肃又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正是这条商贸之路直接带动了甘肃的经济发展。
隋唐之前的甘肃地区是非常富庶的地区,我们可以通过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描述来佐证这一点:“是时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翰每遣使入奏,常乘白橐驼,日驰五百里。”
唐亡以后,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移,陕西的关中地区迅速衰落,西边西夏国的崛起,控制了今天甘肃和宁夏地区,由于西夏和北宋常年战争,北宋对西夏进行长期的经济封锁,直接导致丝绸之路的中断,从此陕西和甘肃的经济发展逐渐滞后。北宋动用全国的力量,也没能消灭西夏,未能打通丝绸之路,于是不得不把经济发展模式从传统的丝绸之路转向海洋贸易,陕西和甘肃的重要性也就大幅降低。
十三世纪的蒙元政权崛起后,迅速统一了全国,致使疆域面积空前辽阔,要想对全国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之前唐宋时期的州县两级模式对于元朝已经不太适合。于是元朝在总结前朝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行中书省制度。在全国设置十个行省,其中就有陕西行省和甘肃行省,这也是陕西和甘肃第一次以行省的身份出现在历史中。
虽说元朝建立行省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地方军镇割据势力的发展,但是毕竟这种新的制度处于初期阶段,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也导致元朝很快被明朝所取代。明朝继承了元朝的行省制度,并对此制度进行了不断地完善。当时的元朝虽然败退到了北方的草原,但一直是明朝北方最大的威胁。
为了巩固边防,抵御蒙古军队的入侵。明朝在东北辽东至西北的甘肃建立了一条边防线。在这条防线上一连设立了9个军事重镇。作为重中之重的西北地区设立了甘肃镇、宁夏镇、固原镇等重镇,作用至关重要。与此同时,鉴于西北地区地形的复杂性和民族的多样性,为了团结统一西北各地的武装力量,明朝撤销了甘肃省,把其并入了陕西省。所以,在明朝的历史上,没有甘肃省。明朝的陕西省包括了今天的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区。
明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省份,再加上南北两个直隶,形成了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区划模式。明亡以后,清廷入关的初期,基本沿用了明朝的区域划分制度,随着政权的稳固,清廷开始对一些行政区域过大的省份开始担心起来,这其中就包括陕西省,作为当时西北唯一的省份,陕西多次爆发农民起义,而且这一地区民风彪悍,这让清廷非常担心。为了解决这一隐患,就必须对这些省份进行拆分,行政区划进行重新调整。
康熙皇帝即位初期,那些辅佐大臣们先后把江南省、湖广省、陕西省进行拆分。其中江南省分为了安徽省和江苏省,湖广省分为湖南省和湖北省,陕西省则拆分为陕西省和甘肃省。
陕西省的拆分也不是一步到位的,康熙二年,陕西省先是设立了左、右两位布政使。其中,左布政使负责陕西省东部的事务,右布政使负责陕西省西部的事务。一般来说,每个省都只有一位布政使,陕西省设立了两个布政使,这是陕西省被拆分的前兆。
康熙第八年,陕西左右布政使改名为甘肃布政使和陕西布政使。这一年开始,甘肃省重新建立。从陕西省划出八府、四十七县给甘肃省。当时的甘肃省行政区划面积很大,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宁夏、青海省的东部、新疆的东部和内蒙古的西部。陕西省的省府设在了西安,由于甘肃没有太大的城市,省府最初设在巩昌,随后几经变化,直到乾隆时期才正式确立在兰州。
从清朝的发展历史来看,除了直隶省和四川省,甘肃省曾经是唯一一个没有设立巡抚的省份,这其实和甘肃的特殊情况是分不开的。起初,甘肃省和陕西省都有巡抚,负责各个省的工作。陕甘总督驻扎在西安,负责陕西、甘肃两个省的工作。
当时甘肃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甘肃省以南是青海各部,以北是蒙古各个部落,以西则是野心勃勃的准噶尔部。此外,西北地区民风彪悍。在清朝统治时期,经常爆发农民起义。
对于一省同城的总督和巡抚来说,由于管辖权有重叠的部分,总会发生相互扯皮,相互制肘的情况。对于甘肃这样一个即特殊又重要的地方,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对于甘肃各方面的工作非常不利。因此,在乾隆皇帝在位的中期,朝廷撤销了甘肃巡抚的编制。与此同时,陕甘总督的驻地从西安迁到了兰州,陕甘总督直接兼管甘肃省的事务,开创了清朝行政管理上的先河。
从清乾隆时期一直到1928年,甘肃省一直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省份。在1928年,随着新一轮区域划分的开始,甘肃省被一分为四,宁夏开始从甘肃省脱离出来,并建立了宁夏省,随后青海省和新疆省也先后组建,甘肃省则剩下今天的长条形区域。
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文化的角度来看,陕西和甘肃都是一家人。尽管甘肃的陇上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但是它和陕西的关中文化系出同源。就拿秦腔来说,两省人民对于秦腔的热爱,不亚于中国球迷对足球的狂热。有一句俗语是“陕西出秦腔,甘肃养秦腔”,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陕西省能产出优质的秦腔剧目,而这些秦腔剧目最终是在甘肃人民的热捧下走红。
陕西和甘肃,无论从风俗民情、还是人们的个性传统都具有非常高的同质性。两地人互称老乡再正常不过。
-----
网友解答:
-----
甘肃省是陕西的一部分,陕甘总督!陕甘关系最亲切,同源同祖!陕西人叫甘肃人:老乡。陕甘血浓于水一家亲;秦国起源于甘肃;崛起陕西,陕甘老秦人
-----
网友解答:
-----
甘肃人和陕西饮食文化一样,朴实憨厚,倔犟,勤劳…,秦腔是甘陕人民发自内心的情感与共鸣,甘肃人不黑陕,不喷陕,陕西人包容甘肃兄弟,陕甘一家亲…,和秦晋之好一样…
-----
网友解答:
-----
深圳有个西北同乡会,陕甘都在一起的。陕甘文化习俗接近,饮食接近,共唱秦腔,当年又是陕甘宁边区,感觉就像亲兄弟。我父亲甘肃漳县人,三年困难时期逃荒到陕西,安家落户。在我心里,对甘肃人就有一种亲近感,感觉就像陕西的一样。2019随父亲回了一次漳县,感受当地人的厚道,印象更深刻。
-----
网友解答:
-----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甘肃的一个地方,陕西人的先人墓被疯狂掘盗,文物大量流向海外,令世人震惊!同时也证明了陕西与甘肃是一家!
中国历史上,有个词叫“陕甘”,指的就是陕西与甘肃,因此,陕西与甘肃就是一家人,出门在外,陕西人见到甘肃人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自认为是老乡!
其实,有这样的感觉很正常,陕西与甘肃,历史上有着十分深厚的渊源,关系十分密切!
礼县大堡子山秦公陵
一,自古以来,陕甘就有血脉关系
陕西号称秦,主要是秦人在陕西生活的历史阶段,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影响十分大,而秦人最早就在甘肃生活!
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出土鸷鸟饰车
甘肃省陇南市的礼县东北的大堡子山,有先秦的墓葬群,出土了大量的金银器与玉器,证明秦人开始就生活在甘肃西和、礼县的长道、永兴一带,这就是《史记》中的西犬丘。
在这个地方,是一个很宽广的川地,有肥美的水草可以放牧,也可以种植农作物。有许多遗址都与秦人生活有关,如盐官城又叫“卤城”,这里有一口盐井,出产土盐,据说就是秦人在这里生活时食用盐的采汲的地方。
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出土先秦编钟
而且,盐官镇有非常繁华的骡马集市,也是秦人在养马交易过程中形成的,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依然十分繁荣,近些年了没落了!
后来,秦人选择东进,走到了甘肃省天水市,天水市的市府所在地,到现在还叫秦城区,再后来,秦人翻过陇山,进入关中,开始了走向强大最后一统天下的征程!
所以,甘肃天水叫“秦城”,祖籍甘肃陇西成纪的李世民曾叫“秦王”,陕西关中叫“八百里秦川”,甘肃东南与陕西中部的山叫“秦岭”,从地理与历史 陕甘就是一家人!
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金饰片
二,历史上,陕西、甘肃就是同一个省。
明朝时,
全国行政划分为两京十三个省的格局,陕西与甘肃合称陕西省。到了清军入关,依然沿用了明朝的区域划分,把陕西与甘肃依然叫陕西省。
陕甘总督时地图
到了康熙朝,就把陕西与甘肃分开,先是建立陕西东布政使与西布政使,然后变成了陕西省和甘肃省。
到了乾隆朝,又把陕西与甘肃合在一起,由陕甘总督管理,并将总督署从西安迁到兰州,兼管伊犁事务。
年羹尧、福康安、林则徐、左宗棠都当过陕甘总督,在甘肃、陕西、新疆留下许多传奇佳话!
中国南北界山——秦岭
可见,陕西与甘肃自古血肉相连,不但有历史渊源,而且有姻亲关系联谊,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相同,是名符其实的一家人!
-----
网友解答:
-----
清陕甘分治三百多年,连关中的平凉庆阳也切割开了。但两地二三干多年来,同为老秦人,至今共唱秦腔听秦腔,风俗习俗相近。
-----
网友解答:
-----
陕甘同宗同源,清朝之前本是一家。
实际上,陕甘人出门在外,具有老乡感觉的只有平凉、庆阳、天水地区比较强烈。
首先是地域:
陕西称三秦,其实就是三个不同的地域(当然)于甘肃地域相邻的咸阳、宝鸡、汉中以及延安榆林。
甘肃与陕西相邻的庆阳、平凉、天水和陇南地区。
其二语言:
陕西的咸阳、宝鸡与甘肃的平凉、庆阳、天水同属秦陇方言区,语言想通。
其三文化:
以上陕甘这几个地区在饮食上爱吃面条馒头,文化上尤其秦腔戏曲通行。
基于以上原因,有老乡感觉的就只有宝鸡、咸阳、平凉、庆阳、天水地区。其余地区差异较大,这样的感觉很少。
-----
网友解答:
-----
我们陕南人从来没有这种感觉,川渝湖北地区才是老乡,方言互通,习俗相近,距离不远。但是甘肃对我们而言是非常遥远的地方,很陌生。
-----
网友解答:
-----
历史咱不怎么清楚,两地生产饮食习惯衣用相近这是事实。没有大河阻隔,往来不太受阻。截止七十年代每年五月底甘肃麦客到陕西帮忙收割小麦,随后陕西人跟着他们一路向西向北渐次收割进入甘肃,七月中旬才回到家。面食都是喜欢的。甘肃人路上田间吼的也是秦腔。感觉陕甘就是一家人。
-----
网友解答:
-----
因为甘肃兰州以东到陕西潼关以西,是老秦人的地盘,一条渭河、一条秦岭横贯这两个地区,是老秦人的父亲山、母亲河。老秦人发祥于秦国陇西郡,发达于八百里秦川。
-----
网友解答:
-----
陕西源自天水!
陕西由天水人命名,周朝由天水人建立,周天子是天水人!
曹真残碑言之凿凿!\"蜀贼诸葛亮称兵上邽\"了解一下!《曹真残碑》的贡献:\"周辅东平,峨峨作汉,牧我陕西,万载不刊!”是说天水周公辅政年幼的周成王,平定东部商遗武庚与三监之乱!建立巍峨广阔的周朝疆土成为大汉帝国的煌煌基石!
《天水市志》第2438页原文:\"曹真残碑,清道光未年出土于秦州东郊”。
曹真残碑中“牧我陕西”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陕西二字实物证据!谁最有资格说\"牧我陕西”?当然是周公和召公本人及其嫡系子孙!陕西称谓是在北宋时才成为习惯!天水在东汉时期就以周公后人自居,而天然继承陕西,元朝以前陕西省还不存在!
陕西发明者是天水人周公和召公,这两祖宗是天水社棠人!关中山西千里堰塞湖,随着气侯变化、河水下切、人为疏导,最先露出水面的是宝鸡!天水先民东进第一站!宝鸡北首岭遗址时代晚于天水西山坪大地湾而早于西安半坡三门峡仰韶,就是铁证!先秦自公元前762年文公从天水迁都雍城、栎阳、咸阳至二世归汉,在管理八百里秦川555年期间,关中一川天水人,一水秦州腔,周秦大墓埋的喂都是天水人!
“牧我陕西”,在于“我陕西”,我的陕西!不是我属于陕西,而是陕西属于我,是我的家园,是我天水人在我的陕西完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秤同权横扫六国一统华夏的千古伟业!“牧我陕西”!东汉时期天水人是多么自豪的存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