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战役中,德军能不能用围而不攻的战术慢慢消耗苏军呢?
斯大林战役中,德军能不能用围而不攻的战术慢慢消耗苏军呢?
-----
网友解答:
-----
不能!!!
原因很简单,德国自己就消耗不起!!!
-----
网友解答:
-----
首先我们要明确德军为何要进攻斯大林格勒,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将顿河和伏尔加河两道天险连为一体,依托这两大天险来为深入高加索的A集团军群提供坚强的侧翼掩护,从而可以让匈牙利、意大利、罗马尼亚的联军集团军可以执行这些天险的防御任务,腾出德军部队来执行更为重要的进攻任务。而斯大林格勒是连接这两大河流的陆地桥梁,只有占领这里,德军才能建立一条完整的防线,才能利用上这两天河流。否则斯大林格勒就会成为苏军的一个反攻堡垒和基地,苏军可以从这里集中强大的部队从陆路上自由的选择向西(顿河)或者向南(伏尔加河)发起强大突击,而德军没有足够的兵力来掩护如此漫长的防线,其联军部队又没有这样的能力。
其实在夏季攻势的计划中,是分为两个步骤先后执行的,即先占领斯大林格勒,依托顿河和伏尔加河建立起一道坚强的防线,确保侧翼的安全后,德军主力再随即南下高加索占领那里的油田。即使如此,德军的侧翼掩护防线仍旧过于漫长,兵力不足的问题很严重,希特勒决定把侧翼防线降低联军的四个集团军来执行,但是德军将领严重质疑其战斗力,所以最终希特勒答复到只让这些部队执行顿河和伏尔加河天险的防御任务,而斯大林格勒的防御仍旧由德军来执行。
然而希特勒没有执行“两步走”的计划,而是选择了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这让德军在兵力上更加捉襟见肘,现在德军B集团军群的主力全部都集中在斯大林格勒附近,侧翼的掩护几乎全部交给了联军部队,这是非常危险的,也是违背基本的战争原则的,而希特勒也认识到德军主力集中于斯大林格勒城下有被合围的危险,所以为了消除这个危险,他企图通过投入更多的兵力到斯大林格勒以尽快结束这里的战斗,从而解放出这支重兵集团加强两翼脆弱的防线。然而苏军的行动更快一步,抢先在德军占领斯大林格勒之前发起了反击,最终合围了德军第6集团军。
所以德军就是因为兵力的不足才决定占领斯大林格勒来利用顿河和伏尔加河天险来使联军部队能具备防御的能力,而只是对斯大林格勒采取围而不攻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不如直接果断的后撤,选择一条最窄的地面防线来防守,以掩护住高加索方向德军的侧翼为基本目标。但是即使如此侧翼的防御还是很漫长,德军不可能凑足如此数量的防御兵力,必须采用曼施坦因那种机动作战的方式,通过不断的运动歼灭苏军的有生力量。
无论如何,要么拿下斯大林格勒,要么就干脆不打斯大林格勒,在斯大林格勒城下集结以重兵围困同进攻斯大林格勒有何区别?第6集团军必须用来加强其薄弱的侧翼,否则无法避免被合围的命运。
-----
网友解答:
-----
当然不能。事实上纳粹德军最怕的就是拉锯战和消耗战!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的兵力严重不足,在这之前的几场战役中,伤亡己达110余万人,为此希特勒专门派戈林元帅和凯特尔元帅去几个仆从国要兵,共得到52个师的兵力投入夏季作战,而苏军在该战役中先后投入了创纪录的300万大军,比德军的200万大军整整多出了100万人,另外城中还有大量的武装民兵和随时可投入战斗的城市平民,而且苏军的传统战术就是在防御作战中,只要一有机会就不断反攻,德军根本就无法掌握战场主动权,如何围而不攻?
更何况从德军在该战役中的武器装备上来看,无论在质量上和数量上都不占优,作为主战装备的坦克主要是3号和4号坦克,在加大炮管倍径后,也只能勉强与苏军的T一34打个平手,另外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波波莎冲锋枪,svt40半自动步枪,莫洛托夫鸡尾酒瓶,伊尔一2反坦克强击机等武器均对德军形成碾压性的优势。
而且苏军装备的坦克,火炮和飞机数量均大大多于德军,城内兵工厂的生产在战役期间从未停止,斯大林在此次战役中又发布了著名的第227号命令,更是大大地激发了苏军官兵顽强的战斗意志,在这种情况下德军如果一旦停下攻势,将会变得更加被动!
事实上德军也根本无力全面包围斯大林格勒市区,在苏军强大的外线兵团的有力牵制下,德军在整场战役期间始终无法切断伏尔加河及苏军的铁路交通线,城内的苏军正是靠着水路源源不断的补给,才扛住了保卢斯第6集团军一波又一波的凌厉攻势,而苏军通过铁路,将30万节车皮的兵员和物资送至战区,为会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而德军的后勤保障情况就根本没有可比性,漫长的补給线和战略据点要靠战力低下的仆从军来守备,还不断遭受游击队的袭扰,另外在这场从42年7月17日开始的大会战中,希特勒也根本拖不起,因为苏联一进入秋季就进入道路泥泞期,而德军本来就缺少卡车和燃料,如果不能速战速决,补给情况就会雪上加霜,入冬之后,数百万大军的御寒装备和冬季战地营房又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更加关键的是,在高加索方向执行抢油任务的德军A集团军群,在42年9月份就由于缺油而无力进攻了,整场会战事实上己丧失了一大半的战略意义,而掩护A集团军群侧翼的第6集团军己处于苏军西南方面军,东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反包围之中,假如再来个围而不攻,不是自己等着苏军来歼灭吗?
-----
网友解答:
-----
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德军在二战中,最著名的战术就是闪电战。闪电战的特点就是集中优势力量于一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撕开敌人的防线,然后长驱直入,给敌人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打击。
如果不是闪电战术的有效运用,德国跟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的战争就有可能陷入旷日持久的消耗中,而不可能取得迅速攻克法国的战争奇迹。
苏联是一个领土辽阔,纵深很大,资源丰富,战斗意志坚韧的国家,德军如果要跟苏联打消耗战,苏联求之不得。希特勒为了突出进攻苏联的突然性,做了很多周密的准备,包括麻痹斯大林和外交欺骗等,其目的就是害怕跟苏联打耗费时日的消耗战。
以德军的人口规模和综合国力,要对斯大林格勒围而不攻慢慢消耗,他将面对如下致命威胁:
一、苏联各地援军会源源不断开过来,他将被反包围,成为夹心饼干;
二、莫斯科的严冬将是最致命的武器,让德军大量丧失战斗力和减员,而具有主场优势的苏联却无所谓;
三、苏联的游击袭扰和抵抗都会让德军疲于奔命,而且苏联太大,德军战线太长,后勤补给都会让德军难以为继。
所以,德军进攻莫斯科战略设计就是速战速决,而不是战略合围慢慢消耗。德军之所以最后大量冻死冻伤,就是因为希特勒以为可以在严冬到来之前结束苏德战争。
最后结果都看到了,德军不但后勤补给供应不上,连逃命用的战车机械都因为缺油而搁浅在路边成为拦路废铁。
-----
网友解答:
-----
本来就应该围而不打。德军的目标是巴库油田,是高加索到顿河之间的平原。德军一路要南下,去斯大林格勒的一路作用是掩护防止苏军包抄,完全可以一部围困斯大林格勒,一路推进到伏尔加河设防。等到德军南路打下巴库后北返,再进攻斯大林格勒。到时候苏联油田被占,钢铁洪流就没戏了
------------------
推荐阅读:
明知道35到40岁是互联网职业的坎,为什么很多人还前赴后继当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