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为什么热衷于皇陵考古?
郭沫若为什么热衷于皇陵考古?
-----
网友解答:
-----
定陵因为暴雨冲塌了埋在地下的地宫指示碑才找到了墓门,文物被毁后,周总理下令不主动挖掘皇帝地宫,十三陵才能逃一难
-----
网友解答:
-----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郭沫若作为文人,却对挖帝王陵墓情有独钟,甚至到了近乎痴狂的程度,确实让很多人难以理解,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真的挖掘多少陵墓。
只不过一直以来,郭沫若对于挖掘帝王陵墓的执着,以及亲手酿成了我国考古史上最大的悲剧等原因,让人们形成了思维定式,觉得郭沫若天天不干正事,就琢磨挖人家祖坟。
而对于郭沫若本人来讲,他的一生也充满着争议,他的文学造诣非常高,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但他的人品,却让后人众说纷纭。
有人评价他是“才子加流氓”,甚至拿他举例子,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其实,郭沫若在古文字以及古文学方面的贡献也非常大,但也正因如此,才使他打起了帝王陵墓的主意。
文人喜欢历史本无可厚非,正所谓文史不分家,可郭沫若并不满足于研究那些史料上的历史,而是喜欢更直观地审视历史,也就是挖墓。
郭沫若最想挖的其实是,秦始皇陵和武则天陵墓,但始终没有获得批准,于是他又把目标瞄准了朱棣的长陵,最初并没有人赞同他这种疯狂的想法。
但他不断地提交报告,论述挖长陵的好处,并且郭沫若从研究历史的角度出发,说挖掘之后,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细节,也可以让很多稀世珍宝重见天日。
加上当时多人联名要求挖掘长陵,于是,国务院就批准了,郭沫若等人组织联名写的《关于发掘明陵的请示报告》,得到批复后,郭沫若等人立即组织成立了“长陵发掘委员会”。
相传,郭沫若之所以挖掘长陵,真实的目的是为了那套著名的《永乐大典》,有传言《永乐大典》正本就藏于长陵之中。
但帝王陵墓岂是那么好挖掘的?考古专家们在长陵那挖了一个星期,也没有找到长陵地宫的位置,“长陵发掘委员会”经过讨论,就决定先找一个小点的皇陵练练手。
于是,大家就把目光转向了万历皇帝的定陵,当时的理由是,万历当了48年皇帝,陵墓里面可能有很多丰富的历史资料。(话说万历也够倒霉的,当皇帝时间长,还有错了。)
1956年5月,挖掘定陵工作开始,同样也非常不顺利,挖了一年多,才找到地宫的入口,当时的考古人员非常兴奋,觉得自己似乎马上要见证历史了。
可谁成想,灾难也即将开始,受限于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以及考古人员的经验不足等问题,定陵在被挖开后,大量空气进入,破坏了里面的环境。
导致大量珍贵字画、丝织品,瞬间被氧化破坏,就这样,那些写满了历史的文物,在顷刻之间灰飞烟灭。
这对于定陵的损失是惨重的,无数人为之痛心疾首,可以说是考古史上,最为惨痛的悲剧。而定陵是以考古为目的,主动挖掘的第一个帝王陵墓,出现了这种悲剧,是人们没有想到的。
不过幸运的是,定陵也成为最后一个被主动挖掘的陵墓。定陵文物损坏的消息传开后,各地竟然不引以为戒,反而争相上报打算挖掘本地的帝王陵墓。
周总理关键时刻,一锤定音,通令全国,要求各地禁止挖掘任何帝王陵墓,这也避免了定陵的悲剧,在其他帝王陵墓上演。
对于郭沫若来讲,此时本应痛定思痛,不再打帝王陵墓的主意了,可他却没有消停几年,等待定陵的事情平息后,郭沫若竟然在1965年,又建议挖掘朱棣的长陵。
有了定陵的惨痛教训,这一次没有人再给他机会,周总理更是直接回绝了郭沫若的建议,冷冷地说:
“十年之内不准开挖帝王墓,不再主动发掘帝王陵。”
文人爱上了“考古”,这种奇葩的喜好,确实让人很难理解,但郭沫若有着他的追求,除了挖长陵是为了那套《永乐大典》正本。
据说,郭沫若挖武则天的乾陵,是为了陵墓里的《兰亭集序》,因为一直有传言,《兰亭集序》真迹在乾陵里面。
而挖秦始皇陵墓的原因就更简单了,秦始皇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皇帝,千古一帝本身就有着传奇色彩,历代以来,无数人都想去揭开秦始皇的神秘面纱。
其实,不挖掘帝王陵墓是正确的,因为现有的科技水平,会导致大量的文物被破坏掉,所以不如等到有一天科技成熟了,再研究这个问题也不迟。
-----
网友解答:
-----
先重新认识一下郭沫若,郭沫若是四川乐山人,曾和鲁迅先生一样都去了日本留学学习艺术,后来都弃医从文,开始文学创作,在文学的领域,其成就斐然,诗集《女神》,《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都是出自于其手,建国后郭沫若出任了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等职。
也许正是由于郭沫若对历史强烈的执着,抱着好奇害死猫的精神,郭沫若在1955年像国务院申报开挖明代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长陵,结果被批准,郭沫若兴奋异常,赶忙组织了一直考古队到北京昌平的十三陵开始着手挖掘,但考古队在硕大的长陵地宫宝顶之上足足忙乎了一个月,竟然连皇陵的入口都没有找到,他们不死心,再次和国务院申报先选择一个面积和规模相对较小的皇陵试掘,然后积累考古经验,在来开启长陵,结果明万历皇帝的定陵被不幸选中,考古队依旧费了一番周折,最后在将要放弃之时,在地下发现了一块指路石,从此终于发现了定陵入口的方向。从此第一座被主动考古发掘的皇陵在郭沫若的主持下被开启,在这座皇陵中,出土了3000余件精美的文物,这给了郭沫若极大的信心,但众所周知的是,这座皇陵被打开后,由于历史原因没有被完美的保护,相反很多文物被损坏殆尽。造成了考古史上巨大的事故。
但是郭沫若并没有放弃,在十年后1965年,他又上书国务院请求再次发掘朱棣的明长陵,但这一次被周恩来果断拒绝了,尔后郭沫若还主持过河北满城刘胜墓的发掘(这个汉墓是解放军在工程中偶然发现),老郭来满城后,非常神奇的在旁边又考证出刘胜妻子窦绾的墓。并果断挖了~在后来,郭沫若又曾写信给周恩来,建议挖掘武则天和李治的乾陵。结果又被拒绝。
-----
网友解答:
-----
关于郭沫若酷爱挖皇陵这一说法,大概是缘于他极力主张挖三大皇陵:秦始皇陵、武则天和唐高宗合葬的乾陵,以及明成祖的长陵。而且,后来在他的倡议下挖开了万历皇帝的定陵,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以至于周总理亲自下达指示:“帝王陵墓一律不许挖掘。”
基于此,郭沫若才会给人们造成一个错觉,就是他对挖皇陵情有独钟。那么,为何他会偏爱皇陵的挖掘呢?让我们来看看郭沫若为考古事业做的那些“好事”。
一、
在中国历史上,郭沫若绝对是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人们往往会忽略他各方面的成就,而只顾着批判其人,这也是不多见的。
郭沫若为人熟知的是文学造诣,还有泛滥的感情经历,其实他的考古成就也是很高的,尤其是甲骨文方面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郭沫若的头衔不少,新诗奠基人(出版过第一本新诗集《女神》)、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出版过《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甲骨学四堂之一。这四个称谓,常人能有其一都是很了不起的,而这些全部集中在郭沫若一人身上,可见其具备真才实学。
我们单从郭沫若的考古成就来看,郭沫若对甲骨文的研究颇深,其中收录于中《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卜辞中之古代社上会》一文,可以称得上是甲骨文研究的巅峰之作了。郭沫若晚年主编的《甲骨文合集》,也被誉为新中国古籍整理的最大成就。
按理说,有了这诸多成就,郭沫若应该满足才对,但是他偏偏“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大概是想进一步证明自己,或许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再不就是出于对考古事业的热爱。总之,不管初心为何,因为主张挖皇陵,他所有成就都被抹杀了,只剩下了骂名。
二、
郭沫若为什么对皇陵这样青睐呢?大概是文人的一种极度渴望,他主张挖开秦始皇陵,结果无意间促成了“世界第八大奇迹”,他试图打开乾陵是为了心心念念的《兰亭集序》真迹,他对明朝皇陵的期待是希望可以找到《永乐大典》。于公于私之下,强烈的好奇心促成了他开陵的决心。
1955年10月,一份《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震惊了当时的文化部,发起人正是郭沫若和吴晗。12月,在吴晗的主持下成立了“长陵发掘委员会”。因为长陵发掘的难度,郭沫若等人将目光集中在了定陵,对并其进行了彻夜挖掘。
定陵作为十三陵中唯一被挖开的地下宫殿,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有计划发掘的帝王陵墓,然而这一次考古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由于缺乏经验,且没有完备的考古紧急救援准备,定陵内的大部分出土的文物,离开相对恒定的温度和环境,被氧化暴露在世人面前之后,失去了本身的色彩而迅速褪色,包括万历皇帝的龙袍等珍贵文物相继发黑变脆,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最可悲的是,身有脚疾的万历皇帝和两位妃子的尸骨最后在一场浩劫中皆被焚毁,实在是对先祖的大不敬。
如今我们在定陵博物馆看到的大部分文物,其实都是当年出土文物的复制品了。
有了定陵的惨痛教训,并没有让郭沫若及时止损。周总理批示十年内不挖皇陵,十年之后,也就是1965年,郭沫若再次申请挖掘长陵。基于上一次的教训犹在昨日,郭沫若这一次的申请并未通过,泉下有知的明成祖一定也是松了口气的。
但是即便如此,郭沫若仍然没死心,他还是想打开乾陵一探究竟。于是,郭沫若提交了《乾陵挖掘计划》,这一次周总理再次挺身而出,他以“应该给子孙留点活干”打消了郭沫若的念头。
失望的郭沫若只好赋诗一首以慰遗憾:“待到幽宫重启日,延期翻案续新篇”。
三、
还记得小学课本中的司母戊鼎吗?这是郭沫若当年赐名。2011年,经过专家研究确定,正式将其更名为后母戊鼎。
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郭沫若命名,就是著名的“马踏飞燕”。后来专家一致认为马脚下的是乌鸦或者龙雀,因为建议唤起“马超龙雀”。
还有郑州发掘的殷商古城,郭沫若认为它是隞都,最后专家确定其为商汤所建的亳都。
郭沫若还参与了刘胜墓的发掘,出土了著名的金缕玉衣。可以说,郭沫若对考古的热情很高,只是他留下的这些小插曲也实在让人诟病。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诸多皇陵被保护住了。且不说当下还不具备开陵的条件,即便再过个几十年,也未必可以保证开陵后的文物可以完好无损。尊重历史才能解密历史,我们期待谜底,但更期望保护好每一座珍贵的皇陵。
我是雪忆柔,一个热爱考古的文艺女青年,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就请关注我吧!
-----
网友解答:
-----
永乐:大胆!洪熙:别挖我爹!嘉靖:放过我孙子!万历:诅咒你!
明十三陵之定陵挖掘考古一事,距今已六十余年,定陵挖掘,也是唯一一次对中国历史帝王墓的主动考古挖掘。按照对外的总结报道,定陵考古挖掘号称是经过慎重选择、认真论证、报经审批、由专业考古人员实施、有明确学术目的的科学发掘工作。
一开始,首先进入著名明史专家吴晗和著名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视野的正是明长陵。在世时促就郑和下西洋、迁都北京、修建大运河、编纂《永乐大典》的永乐帝朱棣的寝陵明长陵,是“明陵中规模最大、地面建筑最完整”的“地下宫殿”,应该让其“重见天日,开放为地下博物馆”,“不但可以丰富历史知识,也将使明长陵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名胜。”在永乐大帝的一片喷嚏之声中,这份由吴晗起草、郭沫若修改的报告获得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审批通过。
挖长陵前,大家一致认为最好是先试掘一个别的帝陵,比如,永陵。
嘉靖皇帝在永陵里叹了一口气,他早就被海瑞磨掉了锐气,不管何时总有博名气的来气你,真生气你都死800多次了,做皇帝,不能太认真。当嘉靖后来听说不挖永陵,准备开挖定陵时,怒了,放过我们家小三的小三吧,还是挖我吧!
定陵里的万历慌了,哥有隐疾,腿脚不好,你这一刨,岂不露馅了?还好,很快,万历听说上头的目标似乎换成了献陵。他松了一口气。
献陵里的洪熙帝明仁宗朱高炽一挺身,挖我就挖我!咱先说好,能不继续挖我爹么?我爹暴脾气不说,好歹也是对中华民族有过历史贡献的。。。
长陵里的永乐大帝发出一声不屑的鼻音,“有胆就放马过来。”
然而上头的人们犹豫来去,最终做出了挖掘定陵的决定。
历时两年的发掘,定陵地宫出土各类器物2648件(不含钱币、纽扣),金、银制品和玉类保存基本完好。丝织品“数量之多,品种之全,花色之好,纹样之复杂,在中外考古史上都是罕见的”,还是“研究中国古代丝绸科学技术的珍贵资料渊薮”,当然,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有限,操作不严格,防腐防氧化的水平不适应需要,在文物保存方面,是存在很多欠缺的。
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娘娘的棺椁骨殖自然是没有保存下来,有的堕入深渊,有的升上青天,永乐、洪熙、嘉靖与众多皇帝皇子皇妃渐渐也了无声息,他们可以安眠一段时间,因为自定陵起,自定陵终,皇陵的考古发掘暂时告一段落。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最怕后人来松松土。听到郭沫若也进了坟墓,多半会安心许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