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斗中,坦克被反坦克导弹击中,里面的人还能不能活着出来?
在战斗中,坦克被反坦克导弹击中,里面的人还能不能活着出来?
-----
网友解答:
-----
坦克没有何况人呀
-----
网友解答:
-----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768条回答。
这些问题其实都非常大,很难简单回答。
大家要知道,反坦克导弹基本都是聚能破甲弹。
什么是聚能破甲弹?简而言之就是击中坦克装甲后,炮弹发生爆炸,产生一股高温高速的金属射流,从而击穿坦克的装甲。
这同穿甲弹和碎甲弹的原理都是完全不同的,主要来自于著名的门罗效应。
著名的RPG火箭筒,就是采用聚能破甲榴弹。
这种榴弹基本是专业反坦克用的。
大家记得电影《黑鹰坠落》吗?黑人民兵对准美军士兵发射大量RPG火箭弹,甚至就击中身边一两米,也不能造成炸死炸伤。因为这不是杀伤步兵的榴弹,同手榴弹是完全不同的。但RPG对于悍马车还是很厉害的,击毁击伤了好几辆。
不过,RPG这种轻型火箭弹筒,对于中型坦克的杀伤力有限,适合对付轻型坦克。
在中越战争中,解放军发现驾驶59式坦克即便遭到越军RPG火箭弹打击,只要沉着冷静,果断还击,即便被连续击中多发也只是受伤而已。
59式中型坦克共参战80辆,负伤25辆,彻底报废5辆。实战中,越军发现RPG火箭筒对正面装甲厚度100毫米的59式效果不佳,往往采用85毫米反坦克炮(加农炮)来对付。
相比起来,装甲薄弱的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坦克损失巨大。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共出动了420辆62式轻型坦克,62式轻型坦克的战损次数高达500多次,几乎每一辆62式轻型坦克都有一定的战损,彻底报废40多辆62式。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关键就在于RPG穿甲的能力。
原则上,它可以射穿260毫米均质装甲,但实际上射穿59式装甲后,威力就很小了。
聚能破甲弹射穿装甲厚,主要靠高温金属射流在坦克内飞溅,杀伤破口直线上的坦克成员,破坏车载设备。而最重要的是,一旦击中弹药和油箱,高温足以将其引爆,发现坦克兵最恐惧的车内爆炸。
一旦出现这种爆炸,就是车毁人亡,一个别想活。而当时解放军士兵也很聪明,在坦克炮塔上挂载了乱七八糟各种杂物,甚至大米,最大程度减弱火箭弹的高温金属射流。
所以,击穿坦克装甲以后,射流的威力就有限了,不容易引爆弹药和油箱。除非坦克兵很背,恰好在高温金属射流正面,不然也不会伤亡,坦克仍然还能使用。
而反坦克导弹大大强于普通火箭筒!
RPG火箭弹只有7公斤,而我国红箭12反坦克导弹重达10多公斤,静破甲深度达1100毫米。
被红箭12导弹射中,高温金属射流会轻松射穿坦克装甲,继续向前喷射。如果前方有弹药或者油箱,肯定就会爆炸了。
所以,导弹射入的角度很重要。
苏联坦克是大规模战争的消耗品,设计之初就不考虑这方面问题。
所以苏制坦克的成员,是坐在弹药上的,同时炮弹直接存在炮塔里。
那么一旦反坦克导弹射入车内,无论哪个角度射入,引爆炮弹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坦克成员很难幸存。
西方坦克较多考虑到这方面问题,做了很多规避措施(太多了,不说了),降低了引爆炮弹的可能。
大家注意,只是降低,并不是彻底杜绝,这是不可能办到的。
其实被现代化反坦克导弹击中,尤其是攻顶导弹击中,任何坦克都是非常危险的。
可以这么说,反坦克导弹是坦克的克星。
但苏制坦克车毁人亡可能性要大得多,西方坦克相对较低,一般还能有几个坦克兵逃出来抢救一下。
至于苏联坦克兵,连火葬费都省了,可以直接入盒!
-----
网友解答:
-----
活着出来的可能性不大了,全员牺牲是大概率事件。
大家认为防护性最好的坦克是M1系列的坦克吧?那么咱们就先看看M1被导弹击中后是什么效果的:
这种现象叫做坦克殉爆。
各种反坦克武器杀伤坦克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引起坦克殉爆。否则,大家可以想想一台高3米多长度6米多重达50多吨的钢铁巨兽难道真在乎被击穿出一个直径120mm的窟窿吗?尤其是一些聚能穿甲弹,实际上也只能在坦克装甲上打出一个小拇指粗细的洞,那就更不疼不痒的了。
在被反坦克导弹击中后能不能活命的问题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坦克的内部并不是一个封闭间隔的空间,各个划分出的乘员舱实际上只是位置区域的不同而已。
而且这其间还包括了一定的车内弹药储备。当一枚穿甲弹打穿坦克装甲后,融化的金属和爆炸燃气就会立刻充满坦克内部空间。这时坦克内部的油料和弹药就会被完全引燃。产生命中后的二次爆炸。
仔细看上面的动图就可以看到坦克殉爆之前,炮管喷出大量烟雾,紧接着火焰喷出。在这种情况下,坦克内的瞬间温度可以达到3200度以上。并且坦克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巨大的压力和高温在殉爆开始之初是根本无法宣泄出去的。成员在里面是先被超压压一轮然后被高温烧一轮。完全没有逃生的概率。
看到这里有的人会说梅卡瓦防护性和生存性好。那么咱们再说说梅卡瓦。前置发动机发动机档穿甲弹的说法很悬乎。说是犹太人的聪明吧其实就有点过分了。当坦克发动机被击毁的时候,坦克就是立在地上的一个靶子。更何况——发动机的材料并不是装甲,抗弹性能实际上一般。
这是一辆梅卡瓦被击中正面的照片。看起来炮塔什么的没掉,那么成员是不是安全呢?也死光了!
坦克内部也是毫无悬念的该烧毁的烧毁,该爆炸的爆炸。至于成员的图片W君这里还有,从坦克里吊出来的时候已经只能看到焦炭状的物体了,和人形相差甚远。
到这里可以说题主的问题有点问错了,应该问《坦克被反坦克导弹击中后,成员的尸体能否完整的拿出来?》
-----
网友解答:
-----
兔哥回答;反坦克武器打击坦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瘫痪坦克,让坦克无法使用,反坦克武器并不是能打穿就行,而是要有杀伤力,要么坦克报废,要么人员报销,这是反坦克武器的基本原则。反坦克导弹击中坦克能否造成乘员的伤亡,这要看反坦克导弹打在坦克的什么位置,这里我们不讲反坦克导弹的威力如何,以能够击穿坦克这个预设条件来说事,免得话太多。下面我们就分析分析,也只能是探讨一下,因为没有人会把这种数据对外公布,这个涉及到坦克的性能,是保密的,武器装备就是这样,你研究几十年搞出一款坦克,它用一枚反坦克导弹就能趟出深浅来。
坦克乘员的位置在哪里?要想知道反坦克导弹能否杀伤乘员就首先需要知道坦克的乘员在哪里,反坦克不是一击即溃的软柿子,而是拥有厚重装甲的移动堡垒,有很多的坦克还外挂爆炸式反应装甲,目的就是做到抗揍。现代坦克有三部分组成,前部有驾驶员一人,有独立的仓门,中部是炮塔,有两人组(自动装弹机),也有三人组(人工装弹),后部是动力仓,和炮塔用钢板隔开。了解了乘员的位置我们就可以做分析了。
反坦克武器的杀伤坦克方法;目前用来反坦克的弹药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破甲弹,破甲弹是弹头装药,采用锥形装药,也叫空心装药,在锥形炸药外面有一是金属锥形罩,通常是铜等金属,爆炸时炸药向锥心集拢产生数千度的高温压迫金属罩,形成高压金属射流击穿坦克,破甲弹也叫聚能装药破甲弹,破甲弹的打击方法实际上是炸药爆炸后产生高温金属射流击穿装甲,进入装甲内部后使坦克内形成高温高压射流膨胀体,破坏坦克设备,杀伤人员。这也是反坦克导弹主要的杀伤手段。二是穿甲弹,穿甲弹弹头没有装药,是用高硬度的合金制造,例如,钨合金,贫铀穿甲弹。第三种是碎甲弹,这个有点斜,它是采用类似塑胶炸药,贴在装甲上爆炸,把坦克内的装甲崩碎产生高速破片杀伤乘员。后两种反坦克导弹基本不采用,主要是破甲弹。
被反坦克导弹击中乘员能否存活;如果反坦克导弹击中发动机位置,乘员不会有生命危险,这主要是破甲弹虽然能击穿坦克,但爆炸后的金属射流衰减快,开始达到25马赫,进入坦克内部后迅速扩散,衰竭,坦克发动机仓和炮塔有一块钢板,并且内部油箱也在这个位置,能够吸收高压射流的能量,发动机的散热窗也能减弱爆炸能量。如果击中炮塔,里面的乘员不会有生还者,炮塔内会充满高温高压气体,哪怕击穿一点点的缝隙,每秒8000~9000米的高压射流也会杀死所有的人员,就是高温高压也会要人命。驾驶员就看坦克的结构了,有的坦克驾驶员和炮塔乘员是隔离的,驾驶仓很小,因此能逃过一劫,如果是有开口的,就麻烦了。如果击中驾驶员位置,炮塔内就能躲过去。不过被导弹击中即便是不击穿,巨大的爆炸也会让乘员受到伤害,不死也会振个半死。
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观点,欢迎关注兔哥,欢迎探讨指正!图片来源网络。
-----
网友解答:
-----
这是美军“陶–2B”型反坦克导弹“攻顶”苏制T–72坦克的效果。
这是另外一台摄像机拍摄到的画面,导弹爆炸后将T–72内部的模拟弹药引爆,一举将T–72的炮塔掀飞,身首异处。
这张动图很多军迷都看过,这么剧烈的爆炸在现实的战场上T–72坦克的所有乘组都会被炸死。
早年间的反坦克导弹通常都使用破片式战斗部,使用纯铜作为预制破片,当导弹击中坦克的一刹那,炸药将预制破片形成很窄的一条金属流,以10000米/秒的速度打在坦克的装甲上,起到高压水枪喷射到烂泥上那样的效果,并且高速高温的金属射流进入到坦克内部之后有可能将坦克的炮弹引爆,将坦克内的乘员消灭。
1970年代的反坦克导弹基本上都采用这样的攻击方式,动图里的反坦克导弹就是采用直接撞击的方式。
坦克里的弹药被高速高温金属射流引爆,起火燃烧,在这之前坦克乘组的个别人还能逃出去。
这种剧烈的爆炸的情况下,乘组已经没有可能逃生了
。
1980年代初的“陶–2A反坦克导弹,已经安装了对付反应装甲的硬质撞击杆。
为了对抗反坦克导弹的“金属射流”,坦克研制方面出现了车体复合式装甲和外挂式反应装甲,复合式装甲由多层钢板中间夹以玻璃钢纤维、氧化铝陶瓷层和其他硬度不一的材料,其结构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