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53岁做了心肌梗塞支架手术,5年之内发生中风、脑梗塞的概率会非常大吗?
父亲53岁做了心肌梗塞支架手术,5年之内发生中风、脑梗塞的概率会非常大吗?
-----
网友解答:
-----
如果不对危险因素譬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进行控制,不戒烟戒酒、仍然熬夜、生活不规律、不坚持服药!不体育锻炼!发生脑卒中及再次心梗的可能性很大!
反之发生脑中风及再次心梗的几率会小一些!
-----
网友解答:
-----
谢邀!大,确实很大,所以一定要好好的去调理自己的身体。
这里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建立在科学的分析之上。
全身的血管其实都是一体的,心脏发生了梗塞就说明心脏的血管已经相对比较差,同时脑部的血管,肾脏的血管,肺部的血管以及四肢的血管,都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状态。现在没有发病,并不是说他就是一个好的,只是时候未到而已。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来,后续发病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曾经有好多亲身的例子就是前几个月刚犯脑梗,结果这几个月复查,一打听又在心内科住院治疗心梗。
所以一定要警惕自身的相关状态,这种事真的不少。
在这方面来讲一定要好好的查查自身的血管,如果确实有高危因素及早手术预防,这个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相对血管质量还可以,那么及时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以及降脂稳定斑块的药物治疗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而且一定要改善自身的饮食习惯,不要吃过多油炸类的食物,也不要吃过多刺激性的食物。以低盐低脂高蛋白质的饮食为主,减轻体重,保持身体,一个相对健康的状态,这些都非常重要。
如果大家有任何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直接咨询。有些细节问题只有当时评判才更有意义,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关注,带你了解真实的神经外科(脑外科)世界。
-----
网友解答:
-----
53岁就因为心梗做了支架手术,说明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是比较严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5年内再次发生脑梗中风的几率有多大?基于支架术后对于心脑血管健康重视程度不同,进一步发生脑血管急性时间的风险概率,也会大不相同。
对于出现心梗,需要进行支架手术的问题,不用多做评估,当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极高危风险患者,但是不是极高危风险患者,相比尚无心血管疾病的健康人,其心脑血管的风险当然是更高的,但这样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要比我们就和自己比。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属于极高危,并不意味着以后就一定会出现脑梗、脑出血等急性心脑血管血管事件呢?其实并不是的,了解我们的具体风险情况,结合各种风险因素,做好心脑血管风险的积极控制,就能够大大减少心脑血管再次出现急性事件的发生几率。
因此,既然是已经出现心梗,做了支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评估哪些因素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发展,或导致进一步可能出现脑血管风险事件的风险因素,通过合理的手段去积极的控制这些风险因素,尽量的减少出现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积极做好生活调理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风险来说,生活上的健康调理干预是基础。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盐高脂高糖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能量过剩;结合自身身体情况,合理进行运动锻炼并长期坚持;戒烟限酒;保持良好作息;保持平和心态等方面的生活调理,都是有助于心脑血管健康,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方面,这种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是最安全,健康获益最大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方式,值得我们终身坚持。
除了要注意生活上的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调理以外,也要注意避免脑卒中的一些生活诱因,比如突然的暴怒生气,比如过度的猛然用力,比如便秘的用力排便,比如突然的冷热刺激(如夏季冲冷水澡)等,都应该尽量的注意,尽量的减少这些诱因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做好相关慢病的积极控制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都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对于已经有较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问题的朋友,想要进一步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风险,就一定要进一步的做好三高的控制。
三高的加强控制,当然是越早越好,但即使没有尽早的进行控制,但在意识到风险之后,任何时候加强控制都是可以的。生活调理如果无法有效控制下来的,就要通过长期的合理用药来控制,对于三高的控制指标简单介绍一下,通常情况下,对于53岁的中老年朋友,有高血压问题的血压最好能够控制在130/80以下,有糖尿病问题的朋友,血糖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最好控制在7.0%以下,而对于血脂的控制,要求则更加严格,通常要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应严格控制在1.8mmol/L以下,控制好血脂水平,能够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稳定斑块,减少心脑血管二次发病风险。
服药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对于已经发生过心血管疾病的朋友,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从用药方面来说,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主要是做好两个方面,第一是我们说的血脂控制,血脂严格控制达标,是做好二级预防的基础,另一方面就是抗血小板药物的预防性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都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常见药物,这些药物能够抵抗血小板的聚集,一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破裂时,这些抵抗血小板的药物,就能够减少形成血栓的几率,减少心梗脑梗的发生风险。
除此之外,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极高危风险的朋友,还应该评估自身的心脏健康情况,如果有心律失常,房颤等问题的朋友,除了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的脑梗以外,也要注意心源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除了要要控制好心率,避免房颤发生以外,有时也需要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利伐沙班等药物来抑制血液凝集,减少心源性栓子形成的几率。
而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的过程中,还有个风险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一定要评估好脑动脉硬化程度和出血性脑卒中风险,这些药物虽然能够减少脑梗的发生几率,但却会加大出血的几率,如何做好这两方面的平衡,就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事情了,因此,通常这些药物如何用,用多大剂量,服用多长时间等等,都一定要经过医生的专业评估后再确定,切勿私自用药,造成不必要的用药风险。
-----
网友解答:
-----
如果患者有心梗病史,那么他的脑动脉系统有斑块的机率比普遍人高,5年内出现脑血管意外的概率也比普通人大
-----
网友解答:
-----
我们常说“心脑同源”,这指的就是心脑血管疾病。
而已经确诊心梗并支架的患者,出现中风、脑梗的几率就比较大了。
这是为什么?
人体血管有很多,具体的疾病名会根据血管狭窄堵塞的位置而定,比如心梗,大多是冠脉血管存在严重堵塞,血液供应发生异常,心肌组织出现坏死;而脑梗,则是指大脑供血不足,脑区域组织发生坏死。
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血管的狭窄堵塞,按最基础的因素来考虑,首要目标就是高龄,高龄患者的动脉血管硬化程度较高,一方面丧失了以往的弹性,一方面容易使斑块血栓形成,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这种影响不仅仅局限在某一部位,而是全身,其他因素也不例外。
因此,我们才说心梗患者,患有脑梗的风险,远比常人要高的多。
有可能发生 ≠ 一定会发生
万事无绝对,虽然说心梗患者,出现脑梗的几率较高,但绝不是百分百。
因此对于这类患者而言,应该及早进行应对预防,避免脑梗到来,给已经千疮百孔的身体“雪上加霜”。
找到导致血管狭窄的主要病因,这里指的并不是饮食、高龄等常见病因,而是可以逆转的病理改变,比如说脊柱病变导致的神经兴奋性增加,血管痉挛收缩,这不仅仅会导致心梗的出现,更会根据病变位置的不同,进而影响其他脏器部位,而脑梗更多是因为颈部病灶的存在,刺激压迫动脉血管,促使脑供血不足,伤害脑区域组织。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评论私信告诉我!
------------------
推荐阅读:
年纪一过了30你觉得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和2字开头有什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