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河西节度使王忠嗣不死安禄山和史思明还敢造反吗?
如果河西节度使王忠嗣不死安禄山和史思明还敢造反吗?
-----
网友解答:
-----
假设的都是猜测,真实发生过的才值得我们回味研究。
-----
网友解答:
-----
714年,王海滨战死后,唐玄宗收养了他的独子,20年后,这个孩子打得周边抬不起头,他若不死,分分钟把安禄山按在地上摩擦。
这一年,薛仁贵之子薛讷奉命讨伐吐蕃,他手下的将领王海滨在开战之后,由于援兵没有及时赶到,拼死血战,最后战死。
此战唐军大胜,唐玄宗听到王海滨的事迹后,十分感动,于是收养了王海滨年幼的儿子——王训,并赐名王忠嗣。
皇宫生涯
还让这个孩子和太子一起玩耍,曾对他说:等你长大了,朕就封你为将军。
在皇宫的生活里,这个孩子表现得跟常人大不相同!
他没有像其他王族子弟一样吃喝玩乐,变成纨绔子弟,而是读书,读的书还跟普通人大不一样。
因为他读的不是儒家经典,而是兵书!
他从没有忘记父亲是如何战死的,他从小立志做一名将军,像父亲那样征战沙场。
所以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所以一直潜心阅读各种兵法韬略,悉心研究各种经典战例。
随着时间的增长,长大后的王忠嗣已经变成一个造诣极高的军事理论家,就连唐玄宗都对他赞叹不已。
军事生涯
看着养子能有如此军事才华,也该让他出去历练历练了,于是,王忠嗣等来人生中第一次参与实战的机会。
一开始,出于对养子的爱护,唐玄宗还是给边关统帅打了招呼:不准让王忠嗣上战场!
王忠嗣心里明白,这是皇帝爸爸对自己的保护,他没有怨言,但一直不能实战也不是个事儿,他需要找个机会证明自己。
终于,他等来了久违的机会!
733年,吐蕃赞普大酋在郁标川练兵,据情报,这地儿的吐蕃兵力不多,如果去突袭,定能成功。
于是,他向河西节度使萧嵩请求带几百精兵突袭吐蕃,萧嵩很清楚王忠嗣想证明自己的想法,于是答应了。
可王忠嗣带着人到达郁标川后,士兵们却打起了退堂鼓!
因为吐蕃兵力很多,自己这几百人去了简直是送人头。
好不容易把兵带出来了,就这么回去算怎么回事?
看着大家都不上,王忠嗣干脆单枪匹马突入敌阵,左冲右突,当场砍死数十人。
唐军见势,全部冲进去大砍大杀,王忠嗣一人砍死上百敌军,唐军士气大振,吐蕃军在这样的打几下,迅速溃败。
王忠嗣第一次实战,以数百兵力斩杀数千敌军,俘获羊马万计!
就这样,王忠嗣终于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唐玄宗逐渐给了他越来越多的兵权。
王忠嗣在随后的十几年里,带着大唐精锐打得周边各国抬不起头,谁也不敢招惹他,以至于实现边关“零战事”的局面。
当然,我就写一个突袭吐蕃,就说王忠嗣牛逼,肯定没有说服力。
所以,我们来看看王将军的两场战绩:
新城之战
新城,是一个军事重镇,当时吐蕃和唐朝都在争夺,后来被吐蕃攻陷很久了,并且有吐蕃重兵防守,李隆基一直想收回来。
于是令河西节度使杜希望出兵攻取新城,杜希望从部下口中得知王忠嗣,深知此人军事造诣极高,因此请求让王忠嗣协助。
在王忠嗣的帮助下,唐军很快攻破新城,但这不重要!
最关键的是,唐军后续派王忠嗣驻守新城,他手里只有一千多兵力,可吐蕃人觉得吃了亏,要来报复!
所以,这一年的秋天,吐蕃3万大军围攻新城,王忠嗣率一千唐军迎战,敌我力量十分悬殊。
而战场画面是这样的:
只见王忠嗣带着一队人马打开城门,突入敌军阵营,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光是王忠嗣一个人就砍死数百敌军,唐军由此士气大振,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全身沸腾,见人就砍。
剩余的唐军见状,迅速出击,一起冲上去帮忙砍杀,吐蕃军当场大溃败!
就这样,王忠嗣凭借一人之力,扭转战场劣势,成功以弱胜强,大败吐蕃。
是秋,吐蕃大下,报新城之役,晨压官军,众寡不敌,师人皆惧焉。忠嗣乃以所部策马而前,左右驰突,当者无不辟易,出而复合,杀数百人,贼众遂乱。三军翼而击之,吐蕃大败。——《旧唐书》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王忠嗣是一个文武全才,不仅懂得兵法谋略,而且武功很高!
像一人砍死数百人这种事儿,武功一般的人根本干不了。
这一战之后,王忠嗣升职左金吾卫将军同正员,后来由于多次战场立功,升职不断,34岁就当上了河西节度使兼任朔方节度使。
桑乾河之战
742年,奚怒皆部落发动叛乱,王忠嗣被任命为平叛司令,率兵北伐,在桑乾河三战三捷,史书记载:耀武漠北、高会而还!
是岁北伐,与奚怒皆战于桑乾河,三败之,大虏其众,耀武漠北,高会而旋。——《旧唐书》
刚打完这一战没几个月,突厥人又不安分了,突厥乌苏米施可汗假装归附唐朝,以作缓兵之计,实际上想吞并周边部落,再现当年突厥的辉煌。
王忠嗣识破了这个计谋,于是将计就计,王先生以突厥土地、财宝、人口等重大利益的诱惑下,鼓动拨悉密、葛逻禄、回纥三大部落组成联军突袭突厥。
在利益的诱惑下,唐军不费一兵一卒,让三个归附唐朝的部落对突厥发起了致命打击,于745年砍死突厥乌苏米施可汗。
突厥,这支称霸草原两百年的阿史那家族就此退出历史舞台!突厥再无翻身之力。
王忠嗣的用兵谋略
打仗,那是要花钱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王忠嗣担任统帅期间,在边境干了三件事,足以说明他的军事才华。
其一,在宁夏到山西一带边防线上,沿线修建用于军事用途的城堡,形成一道防御体系,增加了游牧民族的进攻成本。
自朔方至云中,缘边数千里,当要害地开拓旧城,或自创制,斥地各数百里。——《旧唐书》
其二,实施情报战,他建立了一套完备的情报网络,巅峰的时候达到了只要周边有点动静,他就知道咋回事了。
所以,每当游牧民族来进攻,都被打得落花流水,因为他通过情报已经事先掌握了敌军的动向和算盘。
而且,王先生显然不是那种只知道冲锋的猛将,而是经常玩各种狡诈之术,诡计多端,让人防不胜防,十分头疼。
因此,塞外各族从此安分,再也不敢来打劫了,边境实现“零战事”!
自张仁亶之后四十馀年,忠嗣继之,北塞之人,复罢战矣。——《旧唐书》
其三,搞经济打压。在塞外打仗,战马可是战略资源,这战马要是不好使,肯定严重影响战斗力。
王忠嗣为了削弱塞外各族的战马水平,故意抬高边境市场的马匹交易价格。
这就导致了一个严重后果!
塞外各族的商贩,为了获得高额的经济利益,将大量的良种马匹输送到唐朝出售,唐军由此获得大量优质战马。
而塞外各族,则因为自家优质马匹全都被贩卖到了唐朝,导致自身军队战马品质越来越差!
看到养子这么厉害,李隆基很开心,于是让王忠嗣担任四镇节度使,比安禄山还多一镇。
王忠嗣被任命为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四镇节度使,掌管大唐半壁江山和一半的精锐部队。
据史书记载,当时唐朝全国总兵力约49万,王忠嗣一个人就掌控了26万大军,接近一半的军队规模。
忠嗣佩四将印,控制万里,劲兵重镇,皆归掌握,自国初已来,未之有也。——《旧唐书》
而这时候安禄山可就坐不住了,看着那么多兵,他在流口水!
于是上书李隆基,说要修建一座雄武城,用来防御契丹等部落的攻击,但是人手不够,希望能安排王忠嗣的朔方部队过去帮忙修建。
实际上暗藏祸心,他想修建完工后顺便吞并了朔方军,这自然逃不过王忠嗣的眼睛。
但皇帝发话了,又不能不去,于是王忠嗣心生一计。
有一天,趁安禄山外出,王忠嗣带着部队到雄武城工地大摇大摆地走了一圈,安禄山还没来得及回来,他就返回朔方了。
意思很简单,我身为四镇节度使,奉皇命来协助你,你却半天不露面,这啥意思?
大家都是节度使,何况还比安禄山多一镇,王忠嗣以这样的借口走人,安禄山拿他也没办法。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
但王忠嗣这一趟有重大收获:
他发现安禄山要建的所谓雄武城,瞧着那阵势,根本不是防御性的,而是用来储备进攻性武器的,这验证了之前自己对安禄山的判断。
因此,特意上书唐玄宗,说安禄山想谋反,可惜,李隆基听不进去,没当回事。
而王忠嗣后续则由于功业日盛,遭到李林甫的妒忌,对他进行诬陷。
一般的诬陷是搞不垮王忠嗣的,毕竟是皇帝的养子,得下点猛料。
老奸巨猾的李林甫十分了解李隆基,深知这位皇帝是政变起家,尤其对皇族成员武力夺权十分敏感。
而王忠嗣恰恰与太子关系非常好,于是,李林甫进献谗言,说王忠嗣和太子结党,还暗中表示一旦发生什么事,支持太子这边。
加上这时候李隆基想攻取被吐蕃夺去的石堡城,这里有吐蕃重兵防守,攻下来也是两败俱伤,因此王忠嗣建议先厉兵秣马,伺机而动。
李隆基对此很不满,执意要攻下来,结果统帅也不是王忠嗣,只让他协助,结果唐军大败,最后负责此次军事行动的指挥官董延光甩锅给王忠嗣。
李林甫瞅准机会,一番谗言下去,李隆基当场就要砍了王忠嗣。
幸亏哥舒翰极力求情,才免一死,被贬官汉阳太守,一年后调任汉东太守,又一年后,王忠嗣暴卒于住所。
李林甫又令济阳别驾魏林告忠嗣,称往任朔州刺史,忠嗣为河东节度,云“早与忠王同养宫中,我欲尊奉太子。”玄宗大怒,因征入朝,令三司推讯之,几陷极刑。——《旧唐书》
我们来分析一下:
其一,王忠嗣文武双全,冠绝天下。
通过上述一系列战绩和谋划来看,王忠嗣文能搞政治权谋,还擅长各种军事谋略,常年的皇宫生活让他见惯了各种政治斗争。
多年的兵法研习,让他深谙各种用兵谋略,在战场上,他能一人砍死数百敌军,这种成就,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大唐的前辈们。
毕竟李靖、苏定方、李世勣这些名将,真要在战场上一人斩杀数百敌军,是做不到的。
其二,李隆基晚年太荒唐,是王忠嗣被贬官的内因。
开元盛世前期,其实政治清明,但到了后期,先有李林甫,后有杨国忠,李隆基宠信的这俩人都给大唐造成了不可挽救的损失。
要知道,王忠嗣死时,才45岁,正是壮年,仅仅过了6年,安禄山就发动安史之乱。
以王忠嗣的实力,安禄山只有被打的份,安史之乱根本不需要打8年,很可能一年之内就得被王忠嗣彻底平定。
其三,李隆基成长环境导致心理阴影。
他成长于武则天时代,见多了各种政治斗争,武则天的手段、神龙政变、唐隆政变、先天政变,他都经历了。
上官婉儿、太平公主、韦后乱政,武三思等,他都见识过了,所以,内心对太子结党、臣子政变这类事情十分敏感。
李林甫正是抓住了这一心理,才顺利搞垮了王忠嗣。
-----
网友解答:
-----
王忠嗣可以说是玄宗一朝战功最强悍的名将,曾一人统摄四镇,担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统兵达到267700人,占大唐帝国边境兵力(总495000人)的一半以上。而安禄山曾任三镇(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统兵达到183900人。
如果王忠嗣在749年没有死,即便河东节度使的位子让安禄山求了去,河东的兵力也还是对王忠嗣有感情,也就是说安禄山并不能真正控制河东之地。安禄山真正能调动的只有平卢和范阳地区的兵力(128900人)。王忠嗣依旧是边镇大佬,是一个强悍的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安禄山想起兵造反肯定是要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的。但万事没有绝对,我们先来看看王忠嗣是怎么死的。
747年,唐玄宗着急攻下石堡城,但当时的吐蕃守卫该城很严,王忠嗣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他认为石堡城易守难攻,全力攻打的话伤亡会很严重,即便得到了石堡城也不划算,不如先放放再寻找合适的时机。一个将领,见惯了战场,反对穷兵黩武,体恤士兵本没有错,但他并没有考虑到唐玄宗攻下石堡城的迫切心理,由此完成了君臣生隙,而且被一直寻找王忠嗣错处的李林甫敏感的捕捉到了。
之后,董延光献上了攻打石堡城的计划,被唐玄宗采纳,并且,唐玄宗让王忠嗣派兵支援董延光。董延光的计划并不完美,王忠嗣很不愿意打这一仗,但又没办法违抗命令,只得勉为其难的答应。王忠嗣的勉强,董延光恨在心里。当时王忠嗣的部下李光弼看的分明,曾劝说王忠嗣,但王忠嗣仍旧认为没有必要牺牲那么多士兵的性命,而且大不了他丢了这个金吾羽林将军。但他显然低估了别人的手段。
石堡城并没有如期攻下来,董延光直接告诉唐玄宗是因为王忠嗣的部队支援来迟。李林甫瞅准时机,找来王忠嗣做河东节度使时候的一个部下,让他诬陷王忠嗣有异心,说王忠嗣曾经说过一句话:“早年在宫中的时候与忠王最亲近,我愿意尊奉太子。”
这句话的威力是相当巨大的,也就只有熟知唐玄宗的李林甫想得出来,毕竟唐玄宗有多忌惮太子势大,李林甫是看在眼中的。如今出来个王忠嗣居然站在太子一边,这如何让唐玄宗能继续睡个好觉。于是把王忠嗣召回来交给三司审问。王忠嗣曾经的部下哥舒翰力证王忠嗣是冤枉的,为此哥舒翰甚至愿意交出自己的官职,唐玄宗这才气消了一些,但并没有原谅王忠嗣,而是将他贬为汉阳太守,第二年又转为汉东郡太守,又过了一年,王忠嗣暴卒,至于是病死还是被害死,并没有定论。
我们假设李林甫的诬陷并没有让唐玄宗对王忠嗣失去信任,也就是说王忠嗣依旧有兵权,只是他已经不再担任朔方、河东节度使。但这并不能降低王忠嗣在军中的威信。所以,安禄山一定会忌惮王忠嗣,但他并不会因此就不再起兵,他最可能的做法就是等待时机,要知道,带兵打仗,安禄山不如王忠嗣,但在为政上,王忠嗣不如安禄山。
安禄山是很得唐玄宗宠信的,一个三百多斤的胖子在唐玄宗面前能够旋转跳舞,他以一种小丑般的滑稽让唐玄宗开心,还拜了杨贵妃为干妈,那样的忠厚老实让唐玄宗对他完全没有设防,很多人都曾在唐玄宗面前说过安禄山会造反的话,但唐玄宗始终不相信。而王忠嗣虽然是唐玄宗的养子,但和唐玄宗之间就没有这样的信任,原因就在于王忠嗣不支持穷兵黩武。一旦王忠嗣为唐玄宗不喜,这就是安禄山的机会。当然安禄山起兵后,唐玄宗很可能重用王忠嗣,那么平叛会相对容易很多,前提是没有杨国忠们在唐玄宗那里忌惮王忠嗣的战功而拖后腿。
当然以上的假设是建立在王忠嗣没有被剥夺兵权的情况下。实际上唐玄宗最可能的做法就是解除王忠嗣的兵权,只是王忠嗣并没有暴卒,在这样的情况下,安禄山还是会造反。但是王忠嗣能不能在安史之乱中被启用以及能有多大的权力就不好说了,李林甫有生之年肯定是阻止王忠嗣重新掌兵权的,而杨国忠也不会让王忠嗣掌兵权,他们宁愿安禄山成为重镇节度使也不愿意王忠嗣做节度使。毕竟安禄山威胁他们权力的可能性很小,而王忠嗣则会威胁到他们的权力。所以安史之乱中,唐玄宗能不能重新用王忠嗣还真是一个未知数。即便用了,杨国忠们在背后捣乱也够王忠嗣受的。
以上全部都只是假设,做不得真,毕竟历史已经发生了,做再多的假设都没有用。而且,王忠嗣即便再怎么战功赫赫,毕竟只是一个武将,单凭他个人的作为并不能改变太多。
安史之乱为何一直得不到平叛?很大一方面原因就是这些人左右着唐玄宗的决策。
-----
网友解答:
-----
王忠嗣死后第六年,安史之乱爆发。
倘若王忠嗣没死,有可能阻止安史之乱吗?我的看法是:有可能。但有一个前提条件:王忠嗣没有被解除兵权。两个理由:第一,王忠嗣兵权之重,无人可与之相比。大唐帝国总共设九大节度使,而王忠嗣一个人就身兼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四镇节度使,独占了将近一半的名额,于是乎 “控制万里,天下劲兵重镇,皆在掌握。”第二,王忠嗣战功赫赫,被认为是唐玄宗时代最杰出的将领,他在对吐蕃、奚与突厥的战争中,均有优异的表现。对比两人在边疆的战功,可以看出,安禄山的军事才能远远不及王忠嗣。
年轻时,王忠嗣便以勇敢而著称。725年,二十三岁的王忠嗣追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前往与吐蕃作战的前线,担任兵马使,开始他漫长的戎旅生涯,先后升迁为左领军卫郎将、河西讨击副使、左威卫将军。在738年的盐泉城之战中,他以少胜多,大破吐蕃,勇冠三军,此后便一路升迁。天宝元年(742年)初,王忠嗣以朔方节度使兼灵州都督的身份率军北伐,与奚部落的军队战于桑干河,三战三捷,大破敌军,俘获甚多,耀武漠北。
成为镇守边疆的大将后,王忠嗣老成持重,以安定边疆为己任。身为武将,他并不嗜杀好战,曾对部将说:“国家升平之时,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他神力过人,他有一把一百五十斤的强弓,但经常将这把弓藏在袋中,并不使用,以表明自己不好战的立场。
在与吐蕃、突厥的长期战争中,王忠嗣的军事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用兵有两大特点:一是非常注重间谍战,经常派出间谍潜入敌后区,以获取情报,寻找敌军的弱点所在;二是善于使用奇兵,出奇制胜。每次出击,总是能旗开得胜,故而深孚重望,将士乐为其效命。
在灭突厥(后突厥)之战中,王忠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742年,王忠嗣率朔方兵团攻打突厥的“右厢”部,即西部军区。这次出击,大获全胜,突厥的西部力量被摧毁殆尽。突厥西叶护阿布思、西杀葛腊哆、默啜可汗的孙子阿史那勃德支等重要人物,悉数向王忠嗣投降。744年,王忠嗣再度出击,朔方兵团进军神速,直抵萨河内山,击破由阿波达干等十一个部落组成的突厥兵团。在大唐军队以及拔悉密、回纥、葛逻禄等军队的联合打击下,曾经盛极一时的突厥(后突厥)灰飞烟灭。
突厥败亡后,大唐与吐蕃的战争便成为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王忠嗣出任西部最高军事长官,身兼四镇节度使,成为大唐帝国军界无可争议的一哥。天宝五载(748年),王忠嗣指挥唐军先后在青海湖、积石山一带与吐蕃作战,均取得了胜利。
在王忠嗣麾下,有两名非常优秀的将领,一位是哥舒翰,另一位是李光弼。哥舒翰是突骑施人,李光弼是契丹人。李光弼年轻时就崇尚气节,十分喜欢读《汉书》,为人庄严坚毅,沉勇有大略。王忠嗣慧眼识英雄,常对人说:“李光弼日后地位必居我之上。”后来李光弼果然成为与郭子仪齐名的大唐名将,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朝廷内斗争的残酷性,往往甚于战场。王忠嗣身兼四个节度使之职,大唐的劲兵猛将,尽在掌握之中,这引起宰相李林甫的妒忌。李林甫担心王忠嗣的声望太大,总有一天将登阁拜相,所以不断地打压王忠嗣。王忠嗣心知肚明,便坚决推掉了河东、朔方节度使二职,只保留陇右、河西节度使之职。
即使如此,李林甫仍穷追猛打,指使人状告王忠嗣,称他与太子李亨打小就是好朋友,打算出兵拥护太子登上皇位。由于王忠嗣是烈士之后,唐玄宗对他一直非常信任,但一旦危及皇帝的权力,情况就不同了。唐玄宗一纸诏令,召回王忠嗣,并交由三司(御史台、刑部、大理寺)共同会审。王忠嗣本来设想最坏的结果不过是被流放到偏远的黔中,根本没有深察到朝廷中的斗争比战场更加残酷。三司会审的结果,竟然是判处王忠嗣死刑!
在哥舒翰的犯死力争下,王忠嗣捡回一条性命,贬为汉阳太守。仅仅过了一年,他便意外暴卒,时年仅四十五岁,究竟是由于郁郁而终呢,还是死于政治阴谋?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在王忠嗣节度四镇的同时,安禄山的权势也扶摇直上。742年,安禄山任平卢节度使;两年后的744年,出任平卢、范阳双料节度使;在王忠嗣死后的751年,安禄山又捞到第三个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安禄山身兼三个节度使,从此“天下之势偏重”。更要命的一个问题,这时大唐节度使基本都是胡人将帅,尽管有哥舒翰这样对朝廷忠心耿耿之人,但兵权都在胡族之手,难免不助长安禄山反叛的信心。因此,倘若王忠嗣活着,倘若王忠嗣仍兼任四镇节度,安禄山绝对不敢轻举妄动。
(君山话史原创,欢迎批评指正)
-----
网友解答:
-----
安禄山造反是一系列因素造成的。
首先,唐玄宗认为天下太平,中原无事,因此好大喜功,热衷于到处开边,先后在北边、西域、吐蕃、南诏等边陲大规模用兵,这种相距万里的长征,传统的府兵因为要频繁“番上番下”(轮换,一般一年一番或三年二番)而派不上用处,因此玄宗在张说等怂恿下停止了府兵上下鱼书,实际上废除了府兵(只保留了府兵的官职体系),取而代之的是职业兵性质的长征、彉骑等,这些职业兵并非普通汉族人愿意去当的,因此军队的主体逐渐由愿意和平安定的汉族农民,变成了热衷“富贵险中求”的番族和流民。想带领当兵几个月就想着回家种田的府兵造反很难,但挑唆终生当兵的番族、流民作乱就太容易了。
其次,由于玄宗惟恐重蹈自己当初以二字王造反成功的覆辙,严禁皇族外放,为满足这些人的虚荣心又让他们遥领节度使等高级外职;李林甫等宰相惟恐节度使“入相”动摇自己地位,又不惜打破高宗以来节镇不常任的传统,让节度使、刺史长期留任一地,这样一来,节度使、刺史对地方行政、财政和军事的统御力不断上升,出几个土皇帝甚至僭主又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第三,因为军队构成改变了,好乱乐祸的番族、流民成为主体,他们中因为立功而被提拔的人数自然大增,而中枢李林甫等人同样出于避免外藩“入相”危及自己地位考虑,不断劝说玄宗重用“寒峻胡人”为节镇,事实上王忠嗣同时代的李楷洛(契丹)、夫蒙灵詧(党项羌)等名将已经多为胡人,而他部下或晚辈中的著名胡将还有哥舒翰(父契丹、母胡)、王思礼、高仙芝(都是高句丽人)。火拔归仁(杂胡)、浑惟明(吐谷浑)、李光弼(契丹)等,几乎占据西北、北方和东北边陲重镇,而汉族将领反倒是极少数,当然,胡将不一定造反,比如王思礼、李光弼就一直忠于唐朝,甚至安禄山的哥哥安思顺其实也并未造反(被哥舒翰诬告杀害),但这种边陲统兵节镇的构成,加上遥领、常任和府兵停番,仍然给藩镇造反提供了土壤。
事实上早在安禄山造反之前,就有阿布思(突厥,朔方军节度副使)等藩镇胡将造反,而安禄山反倒是靠着镇压阿布思起家。
即便王忠嗣不死,他也很难扭转唐玄宗对四夷的穷兵黩武(事实上他就因为这个才引起猜忌,尽管后来对他和太子关系的猜忌占了上风),那么由此导致的停用府兵、遥领、常任、重用胡人将领,他也无法阻遏,事实上他自己麾下就充斥着火拔归仁、李光弼、浑惟明、哥舒翰、王思礼等胡将。他被解职后,代替他的哥舒翰、封常青等,权势都一度在他之上,但他们非但没能阻止安史之乱爆发,反倒自己在安史之乱中丢了性命。
所以,王忠嗣死不死,和安禄山造反不造反并无关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