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封关羽汉寿亭侯,关羽用了一辈子,为何刘备封赏,关羽不接受?
曹操封关羽汉寿亭侯,关羽用了一辈子,为何刘备封赏,关羽不接受?
-----
网友解答:
-----
大耳贼不配体验人生
所谓桃园也不过是个笑话
曹操挟天子以令諸侯,叱咤風雲
那是多么地荣光
纵然割须弃袍,旗子角包着脖子跑,慌如惊弓之鸟,惶似漏网之鱼,嘿嘿嘿,这个家伙竟然还能为"我"封个君侯,这是''我''何等的荣光呀,人人向前看,个个爱溜须,俺关羽安能例外。今日俺关羽若不如此识个时务,何配体验人生,亦,岂不是枉读《春秋》乎!大耳贼刘备,诸葛村夫,拜拜啦![what][震惊][捂脸][大笑][抠鼻][我想静静][泪奔][大金牙][得意][偷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
网友解答:
-----
假如有两个职位摆在你的面前:一个是辽宁舰的舰长;一个是蒙古国的海军司令。你会如何取舍?
当然,这个比喻并不是很恰当:因为实际上两个职位之间的差距,我觉得简直比例子里的还要悬殊:
一、爵位和官职的差距
爵位是封号,一般有王、公、侯、伯、子、男等级别,一般王、公的爵位赐予宗室,正常情况下,侯爵已经是一般人能获取的极限。爵位是一种称号,虽然能领取俸禄,但一般情况与实际职权无关。但爵位除非有谋逆等大罪之外,一般都能世袭继承,至少也是终身制的;
官职是实际职责,从正一品到从九品高低不等,每个品级都有具体的官职,来对应该职务的权利职责。职务是可以变动的,故而谁也别想躺在一个舒服的职位上赖一辈子,更别说传给子孙了。况且,按照汉制,担任某些品级以上的高官,身上有爵位是一个前置条件。
由此可以看出,爵位的含金量要比官职高得多。虽然当时诸侯割据,汉献帝如同傀儡,但谁也不敢说当时不是汉家天下吧。
关羽的汉寿亭侯虽然是曹操表奏的,但其具体来源是来自于汉献帝,也就是汉家正统。这个爵位走遍天下,不管哪路诸侯你也得捏着鼻子认!蜀汉政权中有正统爵位的仅二人而已:宜城亭侯刘备、汉寿亭侯关羽,巧得很,两人都是侯爵,而且都是亭侯。
刘备封关羽前将军的时候,虽然给自己挂了个汉中王的衔,但这玩意是自封的呀,刘备在朝廷的备案是宜城亭侯。
一个亭侯给另一个亭侯封官,听着都觉得好笑。更何况,傲气如关羽,岂能轻易接受?
二、接受官职相当于明升暗降
在前期,刘备和关羽的关系像朋友,像兄弟,像合伙人,唯独不像君臣。
在赤壁之战中,刘备的本钱就是刘琦的一万部队,关羽的一万水军。也就是说,刘备的军事力量完全处于关羽的领导之下。
要把刘备集团比作一家公司的话,刘备和关羽更像和不同的分管经理,刘备只是多挂了一个法人的职务而已。关羽稳居该集团第二人的位置。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刘备进位汉中王封赏群臣为止。赤壁之战后的一段时间内,荆州就是刘备的全部势力范围,能放心把这地方交给关羽。足可见他们彼此的信任,和关羽的地位之高。
但等到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事实上的独立政权已经成型。有功的群臣需要得到封赏,刘备的领导权力需要得到强化。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传说中的五虎上将)分别得到军职的封赏。
关羽,蜀汉第二人的身份,一下就拉低到了蜀汉高级将领之一的地步。这无疑是对关羽身份的一种削弱。
对此,刘备也是心知肚明,故而在前将军的官职后面,还特意加了一道“假节钺”的特权来弥补关羽受到的损失。
靠着这道特权,可以自主任命官职甚至是自主决定征伐(哎,要是没有这道特权的话,或许关羽也不至于沦落到走麦城的地步)。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的规矩关羽也清楚。既然选择了这么一条路,那他与刘备的关系迟早要由兄弟转化为君臣。
但清楚归清楚,该表达的不满还是要表达:不然就该被那些新进官僚当自己失宠来欺负了。自己孤悬在外,一旦被人上眼药的话,那荆州就危险了。
所以,不论是挑黄忠还是马超的刺,都有这个方面的考虑;等到发泄完毕,关羽还不是选择了服从组织的安排?
结语:
刘备对于关羽的任命,关羽必须接受,但又不能痛痛快快地接受。这个过程中非常的考验情商:
如果执意不接受,可能导致刘备收拢川中人心的计划受到影响;如果痛快接受,那必然在川籍大臣的心里留下一个关羽软弱可欺的印象,会给荆州带来麻烦。
故而,表达完不满再接受封赏成了关羽和刘备的唯一选择。
汉寿亭侯的封号嘛,作为蜀汉集团唯二的两个正统爵位之一,含金量实在是蛮高的。刘备进位汉中王,相当于已经把一个给弄没了。
在这种情况下,关羽必须高调来炫耀自己这个爵位。要不然,蜀汉就真成了一个没有任何朝廷根基的草台班子了。
-----
网友解答:
-----
这里得普及一下官和爵的知识
官品
表示官员的等级,与地位、俸禄紧密相关。
西周以天子赐命的多少形成官品,有一命至九命之差。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王之三公八命,伯侯七命,王之卿六命,子男五命,王之大夫四命。公、卿、大夫出封,则加一等。
爵位
表示宗室、官员或有功人员、才智之士的地位和待遇。封号,性质与爵相当。
宗室封爵,在西周时一般分为诸侯、大夫、士三级。诸侯、大夫,同时也是官称。诸侯的封地称国,大夫的封地称邑,封地的收入即其俸禄。士有禄田。战国时宗室爵多称“君”,如信陵君、平原君,但封君不限于宗室,君也不是官称。受封者只在封地收取租税以为俸禄,行政长官由君主另行选派。
汉朝宗室封爵,分王(也称诸侯王)、侯(县侯、乡侯、亭侯)两等。诸侯王先有行政权,后被收归朝廷。
三国魏至南北朝,宗室封爵大体分王、公(县公、乡公)、侯(县侯、乡侯、亭侯)、伯(亭伯)、子、男六等。
曹操封关羽汉寿亭侯,关羽用了一辈子,为何刘备封赏,关羽不接受?
一、爵比官受用
爵是可以世袭的,是一种荣誉,为什么刘备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王也是爵位,有了爵位意味着,家里从此步入贵族行业。如不犯造反之类的罪,爵名一般不会回收。
而官品不世袭,随时会被替换,而且官高不过宰相。而且五品以上的官,必需是有爵位的人才能担当。6品之后,都叫散官,用现在的话讲,没有编制,临时官。
二、当时所有的人还是以汉为正统,其他都只藩镇割据,大家心里都明白,刘备的赐封哪有汉献帝惕封好用啊。
另外 ,关羽性格孤傲,在刘备封五虎上将时,听说与黄忠这个老人家为伍,不服气而已,为什么呢?张飞、赵云是自家兄弟,可以不计较,马超乃名门之后,贵族出身,与自己同封为五虎上将,也不都埋汰自己的身份,黄忠只是官,没有爵位,自己乃朝廷御赐“汉寿亭侯”,是有爵位之人,所以看不起黄忠,刘备也汉权力封人家爵位,汉中王还是自封的,曹、吴两家根本不认可。孙权还得向汉献讨封呢。
总结
说到底关羽对自己的出身低微还是非常介意,汉寿亭侯虽说是曹操封的,但终究是以汉献帝的名义封赏,这种感觉是非常之爽的。
-----
网友解答:
-----
关羽的“汉寿亭侯”爵位是汉献帝册封的,曹操只是表奏,曹操当时是没有权限封侯的。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关羽因官渡之战斩颜良,解白马之围,曹操便上表天子,奏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关羽是忠义之士,在得知刘备的下落之后,便将曹操授于他的官印悬于中堂之上,护送两位嫂子离开曹营,千里走单骑,到河北袁绍处寻找刘备去了。这“汉寿亭侯”爵位既然是汉朝皇帝封的,就是他的荣誉,所以,无论他走到那里,还是什么时候,都享用着这一殊荣。
而刘备在公元219年自称汉中王时,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当时并不愿意接受,害得授衔大使费诗费了好大力气,好说歹说才劝服了关羽接受封职。尽管如此,关羽还是习惯享用汉献帝封他的汉寿亭候的爵位,大家试想一下,一个是皇帝封的爵位,另一个是王封的职位,皇帝与王谁大,孰轻孰重应该清楚,再说,关羽本是忠臣良将,忠汉、忠君,他们桃园三结义时,一心想的都是匡扶汉室。
也许,正是关羽是一个忠汉、忠君、忠义之士,才为自己日后败走麦城,兵败被杀埋下了祸根。因为刘备看清了关羽本质,如果汉献帝不死,只要有关羽在,刘备就不敢擅自称帝,否则,就违背了他们桃园三结义匡扶汉室的初衷。这也是关羽为什么不愿意接受刘备所封,享用“汉寿亭侯”一辈子的原因。
-----
网友解答:
-----
我们提起关羽,一般都知道他的爵号是汉寿亭侯。有人还为这个封号进行过考证,究竟这个封号该是汉--寿亭侯,还是汉寿--亭侯。似乎前者更能显现关羽忠于汉室的精神。不过,不管怎么说,关羽是对他这个封号是很重视的。他的周围的人一般都尊称他为“君侯”,他也欣然答应。
这个汉寿亭侯实际上是曹操封赏给关羽的,是为了酬报他斩颜良解白马之围的功劳的。当时,关羽在徐州之战后留在了曹操的阵营中。曹操很欣赏关羽的气节、才能,想把他收到麾下。他经常宴请关羽,赠送财物、美女,想笼络关羽。
可是,关羽不为所动。曹操派张辽去试探关羽的心意。关羽明确回答说,自己绝不背叛刘备,但是为了报答曹操的恩义,要立功后再离开曹操。白马之战中,关羽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下一步就是要离开曹操了。
曹操为了留下关羽,使出了最后一招。他以关羽的战功,表奏关羽,封关羽为汉寿亭侯。曹操自以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汉室实际上就是他的。关羽斩颜良,破袁绍的大军,就是为自己作战,自己以侯爵封赏关羽,关羽应该感恩图报,继续留在自己的阵营。
但是,他并没有从关羽的方面来考虑问题。关羽是忠于汉室的人,他和刘备是以匡扶汉室为目的。袁绍攻打汉献帝所在的许都,就是公开造反。因此,关羽和袁绍的军队作战,就是匡扶汉室的举动,与曹操个人无关。因此,这个汉寿亭侯的封爵,是汉室酬答他的,也是和曹操无关的。所以,关羽对这个爵位欣然笑纳,根本没有承曹操的情义。所以,关羽才会毫无负担的千里走单骑,离开曹营去寻找刘备。
这个汉寿亭侯的封爵是汉献帝所封,是汉室正统的封爵,所以关羽是十分诊视的。但是,在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时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关羽的心境和处境全都改变了。在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封赏群臣。他派费诗去给关羽宣告旨意,封他为前将军,假节钺,却遭到了关羽的愤慨。
关羽借口黄忠也位列重号将军,说自己不屑和黄忠这样的老兵为伍,毅然拒绝接受刘备的封赏。关羽能够接受曹操表奏的汉寿亭侯的爵号,却不愿意接受刘备的封赏,这一切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看《三国志诸葛亮传》,就会发现一个小问题。那就是,在汉献帝禅位后,诸葛亮是带领蜀汉群臣劝刘备进位称帝的人。这在他的传记中大书特书。而在此之前,刘备在打下汉中后,进位汉中王的时候,虽然诸葛亮也是劝进的人员之一,可在他的传记里却没有多少显示。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刘备进位汉中王是非法的。他进位王爵,并没有汉献帝的旨意,完全是自立为王。在这件事上,从法统来说,是不合法的。汉献帝在当时还是天下的共主,而刘备又是口口声声匡扶汉室的人。他这样做是十分不光彩的。因此,在诸葛亮这些人脸上也并不光彩,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所以在他的传记里也不特别记载。
而关羽其人,熟读《春秋》,一直以忠义为信仰。他和刘备一起,以匡扶汉室的信念起兵,并为此奋斗多年。可是,这一次刘备自立为王,就撕破了刘备的面具,让关羽看清了刘备的真面目。因此,关羽借着对黄忠的不满,发泄自己对刘备的不满,对他放弃自己的理想感到失望。
汉寿亭侯是汉献帝封赏的,是正统的象征,关羽当然珍惜。而刘备自立为王,他的前将军、假节钺虽然位高权重,可是在关羽的眼里,是非法的,不值得拥有。这就是关羽推辞刘备封赏的最主要的原因。
可是,关羽和刘备已经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奋斗,现在再说什么都已经晚了。曹操已经进位国公,加九锡,篡汉在即。东吴只顾自保,首鼠两施。天下之大,已经没有关羽这样想扶保汉室的忠义之人的立足之地了。
费诗也看出了关羽的心情。他在无可奈何之下,对关羽也说了那番软硬兼施的话。他先吹捧关羽,然后点明,关羽已经和刘备集团结为一体,密不可分,已经没有回头的路了。最后指明关羽,如果不接受刘备的封赏,破坏刘备集团的统一,必然会遭到后悔的事。这已经指出了关羽身处的危险境地。关羽听后,只得做了选择,接受了刘备的封赏。
但是,关羽虽然接受了刘备的封赏,他的表现,还有他的心意,都反馈到了刘备的耳中。从此刘备和关羽之间就产生了隔阂。在此后,关羽的状况每况愈下。在他出兵襄樊的时候,对关平说他做了噩梦,就是现实的反映。
到了襄樊之战,关羽虽然取得了水淹七军的战果,却得不到其他方面的任何配合。他连一兵一卒、一粒粮草的支援都没有得到。刘备方面的这种冷漠背后,也包含着一种耐人寻味的东西。终于,孤立无援的关羽最后失荆州,走麦城,被东吴擒杀,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
推荐阅读:
现在农村的贫困户,低保户很多,这一类人在村里是不是该干义务工?
上一篇:土尔扈特部为何东归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