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帮最尊敬的六位祖师,“前三祖、后三祖”,是哪六位呢?
青帮最尊敬的六位祖师,“前三祖、后三祖”,是哪六位呢?
-----
网友解答:
-----
说起青帮可能最让人熟知的就是民国时期的青帮三大佬也就是上海滩三大亨,分别是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三人,但是在青帮历史上最受门下弟子尊崇的其实是青帮开山立派的六位祖师爷,江湖上称之为青帮六祖,而青帮六祖又分为前三祖和后三祖,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青帮六祖的传奇故事。
后三祖创立青帮
其实青帮六祖还得从后三祖说起,不过不要误会,后三祖可不是大家熟知的上海滩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啊。青帮的后三祖实际上是青帮的创派祖师,关于后三祖创立青帮的事情还得从清朝雍正时期说起。
雍正皇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上承康熙盛世,下启乾隆盛世,对康乾盛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但是其实历史上康熙晚年弊政很多,皇室内部有康熙诸子争位的事件发生,朝廷外部又是生平日久,官员开始堕落腐化,各地方政府亏空很大,国库空虚,康熙晚年面对这些国家矛盾是有心无力,因此实际上康熙交给雍正并不是一个盛世江山,而是一个承平日久弊政频生的江山。
雍正继位时江南地区就已经人心不稳,反清复明组织的天地会在江南地区频频爆发小股的起义,虽然天地会领导这些小股起义对清朝根基没有造成动摇,但是长此以往下去国困民乏必定会造成更大的起义,雍正深明此理,因此雍正继位后在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在政治上雍正积极命各地官员填补亏空,并能对亏空进行追缴,并在地方推行火耗归公,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在社会上雍正废除了贱籍制度,把贱籍改为良民,有效提高了原来贱籍人群的生产积极性,在朝廷上雍正强化皇权,革除了八旗旗主的权力,在农业上也是最重要的,雍正取消了人头税,改为摊丁入亩,并且取消了地方士绅的特权,要求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雍正的这些改革史称雍正新政。
在雍正新政中,雍正极为重视农业生产,摊丁入亩、火耗归公、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等政策都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重视农业的政策,在农业产量提升上来之后,雍正就要在天下大设粮仓,还要保证粮道畅通。
然而运输粮道在雍正之前都是以走旱路为主,但是旱路的路程远不说,风险还很大,况且运输成本也比较高,因此雍正就想改走水路开启漕运。
同时江浙地区天地会领导的起义不断,雍正任命心腹重臣李卫成为浙江总督,专门负责剿灭江浙地区的反清组织天地会,李卫虽然尽职尽责,先后抓捕了包括江南大侠甘凤池在内的不少江浙地区天地会领袖人物,但是天地会成员大多是贩夫走卒身份驳杂抓之不尽,因此雍正就想到天地会的人反清无非就是因为生活不下去,收入不够,既然如此不如就给他们创造就业岗位,让江浙地区的贩夫走卒都有了稳定收入,这样不就减少了天地会起义的爆发。
因此在雍正需要漕运畅通同时还想要稳定江浙地区的贩夫走卒,减少天地会起义事件,所以雍正就派心腹重臣田文镜为钦差,并公开贴出皇榜,想将朝廷的水路运粮以官督民办的形式承包给民众。
当时杭州武林有一位名叫翁岩的人就想揭皇榜揽下这笔公家买卖,这个翁岩原籍山东聊城人,后来落户江苏常熟,年轻的时候曾考中秀才,由于屡试不第,因此弃文习武,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学习武艺,是少林俗家弟子,后来在武林同道的影响下,加入了天地会。
翁岩还有两位结拜兄弟,分别是钱坚和潘清,老二钱坚也是原籍山东聊城,落户河南开封经商, 也是少林俗家弟子,后来跟随翁岩一起加入了天地会,老三潘清是浙江杭州人,一身武功均传承自两位结拜义兄。
三兄弟之所以揭下皇榜就是为了谋一条生路,他们虽然是天地会中成员,对清廷不满,但是反清的前提也得让自己先能生存下去,因此他们揭皇榜挣清廷的钱也是为了生存。
揭下皇榜之后,三兄弟就着手组织人手帮助朝廷兴起漕运运粮之路,由于聚集人数越来越多,因此就形成了帮派势力,这就是后来的青帮,由于最初的时候青帮中人都是以码头漕运为生,所以最初也叫漕帮。
因此翁岩、钱坚、潘清三兄弟也被青帮后人尊为后三祖,称之为翁祖、钱祖、潘祖。
青帮创立不久,翁岩和钱坚就先后去世,此后青帮一直由潘清负责管理并壮大,由于三兄弟一身武艺均传自于嵩山少林寺,因此潘清后来管理帮会都是以少林禅宗教义约束帮众,佛教本身就是导人向善,因此佛教教义很适合约束帮众。
在青帮中都以入帮字辈师徒相称,帮规第一条就是不能欺师灭祖,青帮内部设立了四庵六部来管理帮众,四庵分别是朱寺庵、刘寺庵、黄寺庵、石寺庵,六部则是仿照朝廷的六部而设立,也就是礼、吏、户、兵、刑、工六部。
朱寺庵本是翁祖讲学之地,后来成为青帮负责讲授禅学和武学的机构;刘寺庵是钱祖讲学之地,后来成为青帮负责讲授商道和财道的机构;黄寺庵是潘祖讲学之地,后来成为青帮中讲授帮派管理理论的机构。
石寺庵其实很有说法,潘清大概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跑漕运的途中去世,当时青帮中一位都是潘清的徒孙辈的第五代弟子王培玉一路从直隶帮助把潘清的遗体运回杭州老家安葬,并且王培玉对于祖师爷潘清去世十分悲痛,回到杭州还为其守墓,整日悲痛不已,不思饮食,不久之后王培玉在潘清墓前去世。
青帮的帮众感念王培玉对待潘祖如此忠诚孝顺,因此尊其为护法小爷,并特意为其开设了石寺庵,而石寺庵则成了青帮后来专门为帮众讲授帮规和江湖道义以及忠孝理论的机构。
六部则是由四庵管理,并分理帮中大小事务。六部中兵部负责组织人手护卫帮派总坛,一旦有江湖纷争,兵部就可以调派帮中人手护卫帮众和总坛;刑部则是青帮的执法机构,负责监督维护帮派纪律,对违反帮规的弟子进行惩罚。兵部和刑部都由翁祖的朱寺庵统管。
工部则是负责管理青帮的船只打造和营运以及维护,同时还要负责帮派中的财务支出和运营。工部由钱祖的刘寺庵直接统管。
吏部则是负责统筹协调管理帮中的大小事务,还要负责编写帮中的历史传承;户部则是负责管理帮中人事方面事务,比如拜师、开香堂等等事务,还要负责统计编辑每年新加入帮派人员花名册,到年底交由吏部统一归档。吏部和户部则是由潘祖的黄寺庵负责统管。
礼部则是负责青帮中各项礼仪活动,协调统筹以及邀请各方大佬参加帮派的重大典礼等活动,比如主持拜师礼等等事务。礼部则是由护法小爷王培玉的石寺庵统管。
这些就是青帮的创始祖师翁祖、钱祖、潘祖创立青帮的事情。由于翁、钱、潘三人只被称为后三祖,那么前三祖又都是谁呢?
前三祖其实是青帮精神上的祖师爷
其实说起来青帮的前三祖有些神话,青帮的前三祖分别是金纯、罗清、陆飞。但是这三个人和创立青帮没有任何关系,不过是青帮弟子给自己找的前辈祖师爷。
金纯号碧峰,是明初时期的著名清官,金纯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曾出任江西布政司右参政之职,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登基后,为官清廉的金纯获得朱棣重用,北京的紫禁城就是金纯负责调运统筹修建。
元朝时期以走陆路和海路进行运输,运输成本比较高,因此朱棣登基后决意疏通运河河道改走漕运,因此金纯又被朱棣派去疏通运河河道,金纯疏通了会通河的运河河道,使得南北漕运通畅起来。
此后金纯又负责治河,修筑堤坝,帮助百姓抵御水患。金纯最后官至刑部尚书,历仕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五朝,在官场呆了这么久,还多次负责巨大的工程建设,但是金纯从来不以权谋私,从来不在其中牟利,甚至朱棣曾想荫恩他的子孙入锦衣卫,享受锦衣卫世职待遇,都被金纯所拒绝,金纯不想让自己的子孙依靠自己的功劳享受高官厚禄待遇。
金纯晚年退休还乡之后,没有了朝廷俸禄,他的手头很不富裕,只能依靠变卖田产度日,金纯去世后,田产变卖殆尽,他的子孙连安葬他的钱都没有,多亏了明宣宗朱瞻基念在五朝老臣的份上,赏赐了一大笔丧葬费,金纯才得以入土为安。
可见金纯一生为官有多么清廉,而金纯由于为官过于清廉在民间口碑极好,尤其是他疏通运河和治理水患,着实是有恩于民,因此民间在金纯死后都开始供奉纪念他。
也因为金纯疏通运河,保证了漕运畅通,加上他在穷苦百姓心目中极受爱戴,因此青帮就认金纯为祖师爷,尊其为前三祖中的金祖。
罗清是明朝中期的人,他本是明朝卫所军籍家庭出身,但是由于自幼父母双亡,非常孤苦无依,青年时期又被征调到密云当兵,目睹了官场的黑暗,因此罗清逃离军籍,决心隐居起来。
在隐居期间罗清萌发了对宗教的追求,他先后接触佛教,兼修了佛门净土宗和禅宗,后来罗清又闭门苦读道教经典和儒家经典,最后罗清认为现有的宗教不足以满足自己的信仰,于是他融合了佛教净土宗和禅宗的教义,又融合了道教的正一派和全真派的教义,还融合了儒家的经典,最终自创出无为教,后世又称之为罗教,尊其为罗祖。
青帮的创派祖师翁岩从少林寺下山之后就曾信奉罗教,因此青帮创立之后,就尊罗教的祖师罗清为青帮祖师爷,尊其为罗祖。
陆飞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人,陆飞也是属于佛道双修的武人,他自幼习武,曾想报国,可惜明朝很快就灭亡了,明朝灭亡后他曾隐居茅山修习道法,后来又曾上五台山修习禅宗法门,是五台山禅宗武学的俗家高手。
在康熙时期陆飞曾下山帮助清朝处理西北边境的回民和汉民的宗教信仰问题,由此受到康熙的赞誉。晚年陆飞隐居浙江杭州传道,青帮的创派祖师翁岩曾在杭州听陆飞传道,因此也算是陆飞的门徒,所以青帮尊其为祖师爷,称其为陆祖。
金纯、罗清、陆飞就是青帮的前三祖,但是实际上三人与青帮成立没有任何关系,不过是青帮弟子给自己找了三位在民间影响力比较大的冠名祖师爷而已。
青帮的传承
别看青帮的创始祖师翁祖、钱祖、潘祖都出身于天地会,实际上在清朝中期江湖上主要瞧不起青帮的人就是天地会成员。
由于后三祖揭了雍正的皇榜,为朝廷进行漕运业务,在潘祖执掌青帮时期,基本上反清思想已经被淡化掉了,而青帮弟子也从不积极参与天地会的反清事业,虽然青帮不再反清,但是帮内也是以替天行道和扶危济贫为宗旨。
而天地会认为青帮不再从事反清大业,还甘愿替朝廷进行漕运业务,属于是朝廷的鹰犬走狗,一度将青帮认为是叛徒,严禁天地会成员转投青帮,凡是天地会成员转投青帮,天地会就会将该成员视为叛徒,下达追杀令。
天地会也被称为洪门,因此当时江湖中有言:由青转洪,披红挂彩;由洪转青,剥皮抽筋。
直到晚清时期,青帮的成员也开始逐渐反清,至此天地会才和青帮化解,才有了青洪本一家的说法。
虽然青帮和天地会渊源很深,但是二者之间制度并不同,天地会讲究凡入我洪门皆为异姓兄弟,帮众之间以兄弟相称,而青帮则不同,青帮讲究拜师入帮,帮众之间以师徒相称,如同父子一般。
而且青帮的拜师极为繁琐,凡是进入青帮的人都要经过重重考核,先要给师父上拜帖,在拜帖中写明自己的家世背景,还要写上生辰八字和职业工作,然后师父再上报礼部请开香堂举行拜师仪式。
不过不要以为这就算是拜师成功了,这次拜师仪式之后,只算是半个青帮中人,属于一脚门内一脚门外,师父还得考察弟子三年,这三年内要看看弟子的人品如何,天资如何,所以第一次拜师上香也叫小香,也叫师访徒三年。
三年期满之后,师父还得再报请户部和礼部,重新再开一次拜师仪式,这回户部就会把徒弟的姓名登记到花名册上,徒弟才算正式成了青帮的人了,因此这也叫大香。
但是徒弟上完大香之后却不能收徒弟,还得继续经常去找师父学习帮规、盘口还有帮派的管理制度,还得需要三年,这也叫徒访师三年。这三年期满之后徒弟还得再学习一年的帮规和礼仪以及江湖道义才有资格成为正式的青帮成员,并开设香堂再收徒弟。
看一看青帮入帮麻烦不麻烦,师访徒三年,徒访师三年,再学一年规矩,也就是说想入青帮就得需要至少七年的考察和学习时间。虽然到了民国时期,像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他们这些青帮大佬已经不再严格执行这些入帮规矩,只要拜了师徒帖就算是师徒了,但毕竟是后话。
因此青帮入帮极为繁琐还秘密,远比天地会得入我洪门皆兄弟麻烦多了,所以江湖中人称青帮一条线,洪门一大片,就是形容入青帮不好入,入洪门却很方便。
不过即便入帮如此繁琐,青帮在鼎盛时期实力也不容小觑,青帮在鼎盛时期曾有九千九百多艘运船,掌控着七十二个半的码头(徐家口码头由于是民用杂货码头,因此青帮内部算其为半个码头),可以说当时天下的漕运工人基本都出自青帮。
但是随着晚清时期近代化的兴起,漕运逐渐没落,海运则兴盛起来,因此曾经在运河沿岸靠着漕运讨生活的青帮成员,则逐渐开始到上海这些沿海码头讨生活,故此在晚清民国时期上海青帮非常红火,远比其他地方的青帮更加兴盛,而随着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等人的兴起,更使得上海青帮名声大噪。
写在最后
所以青帮中人最尊敬的六位祖师就是前三祖金纯、罗清、陆飞,但是前三祖没有参与青帮创立,只是他们的精神祖师而已,后三祖是翁岩、钱坚、潘清,这三人才是共同创立青帮的祖师爷。
青帮创立之初以替天行道和扶危济贫为宗旨,帮派规矩也是传承的佛教教义,本身都是好的,都是引领帮派弟子向善的,只不过到了民国时期,随着青帮制度松散,黄金荣等上海滩三大亨带着青帮专干一些不法勾当,才弄臭了青帮的名声,使得青帮在民间成了一群地痞无赖拉帮结伙的形象。
-----
网友解答:
-----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民国年间,青帮大佬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纵横上海滩,使得全国人民都认识了青帮!青帮年代久远,组织严密,帮规森严,从历史以及治理的角度来看,绝对不输任何一家百年企业。
雍正登基时,面对的是一个国库空虚的帝国,为了充实国库,他推行火耗归公、摊丁入亩等改革,同时下诏让田文镜招民兴办水路粮运。田文镜在浙江张贴皇榜,有三人揭榜,按照年龄大小分别叫翁岩,钱坚,潘清。此三人结为异性兄弟,共揭皇榜,创立粮运之道,在北京通州至杭州的运河上修建了七十二个半码头,设立一百二十八帮半,所谓的半码头指的是专做南北杂货小买卖用的码头,漕帮由此诞生,而这三人也被后续帮众尊称为翁祖、钱祖、潘祖,此为青帮后三祖。
在青帮后三祖中,潘祖对青帮影响最为巨大。因为漕帮成立不久,翁祖、钱祖就先后离世,潘祖一人掌管整个漕帮,他带领帮众制定了严格的帮规,劝诫帮众修德论道,将一帮地痞流氓、市井走夫治理得井井有条,漕帮快速壮大。对于朝廷来说,一个稳定的漕帮方便管理,能保证漕运的畅通,也就默许其存在。
潘祖在漕帮之中制定了师徒制度,帮众以资历论大小,帮中设立家庙,无论何姓入了漕帮便是潘家子孙,对于引领自己入帮的师父要格外尊重,帮规第一条便是“不准欺师灭祖”!
帮内设有四庵六部,四庵分别是朱寺庵、刘寺庵、黄寺庵、石室庵,六部是仿照朝廷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四庵是管理中枢,朱寺庵是翁祖讲道之地,传授禅学和武学,统领兵部和刑部;刘寺庵是钱祖讲道之地,传授商道和财道,统领工部;黄寺庵是潘祖讲道之地,传授管理理论,教授圣贤之道,统领吏部和户部;
石室庵的来历颇有故事,话说潘祖去世,有一个叫王培玉的五代弟子终日为其守墓,哀恸不已导致茶饭不思,数日后随潘祖仙去,帮众感念他的忠诚,故尊其为护法小爷。护法小爷去世后,帮众为其开石室庵,但是护法小爷从未讲过道,于是到后来石室庵由总领帮主讲道,传授帮规和江湖礼节,统领礼部。
六部的职能相对较为简单,吏部负责帮中大小事务,撰写青帮史书;户部负责管理人员,拜师、开香堂等等都尤其负责,还要编写青帮人员名册;礼部负责编纂帮中各项礼仪,主持重大活动;兵部则是在青帮遇到外敌或者与其他帮会发生冲突时,率领帮众保护青帮;工部则是负责造船等工程,同时也是青帮的财务会计部门;刑部负责帮内执法,对于违反帮规的帮众进行处罚。
青帮弟子入帮也有一套非常严格的流程。想要入帮先要向师父拜帖,在其中详细写明身世背景、工作关系以及生辰八字,通过审核后在帮内开设寄名香堂,经过香堂仪式洗礼之后,仍不能算是青帮的人,行话称为一脚门内一脚门外。此后三年,师父会对其能力严加考核,称为师访徒三年,完成之后还有徒访师三年,期间要向师父表现进帮的决心,通过这六年考核之后,还要跟随师父或者进入石室庵学习帮规一年,总七年后,师父报请户部,由户部开设香堂,举办仪式,晋升为小香,此时才算真正入了潘家的门,成为青帮帮众。
小香阶段三年后,师父会根据其三年内的表现,以及对于青帮的忠诚,来决定是否晋升其为大香,若确定可以晋升为大香,同样报请户部开设大香堂,举办仪式后晋升为大香,大香阶段学习的就是如何带领帮众了,也就意味着有收徒的资格了!后来随着时代的变法,时间会有缩短,但是流程不变!
上面说了翁祖、钱祖和潘祖后三祖,前三祖则是他们追认的三人,分别是明朝永乐年间的金幼孜、成化年间的罗清、明朝末年的陆逵,被称为金祖、罗祖、陆祖!这三人和漕帮的渊源颇有点神话色彩了。
金幼孜来历不小,他是洪武年间的进士,后在燕王处任职,随朱棣靖难成功,成为文渊阁大学士,朱棣御驾亲征辽东,金幼孜多次负责督运粮草,明仁宗继位后升任户部右侍郎,明宣宗继位后升任礼部尚书,堪称国家栋梁,他和青帮有啥关系?
多方查阅,普遍的说法是金幼孜晚年看破红尘,隐居栖霞山紫云洞修炼,后又到五台山,拜入禅宗临济派三十六代鹅头禅师门下,法号清源,成为达摩祖师爷的弟子,而青帮本就有宗教色彩,与禅宗也有渊源,于是金幼孜被选为“金祖”,以上这段完全与史书记载不符,金幼孜去世那年还在感慨“死无足惜,但愧无以报朝廷、益生民”呢,怎么会遁入空门?
罗清同样鼎鼎大名,他是罗教创始人,被后代门徒成为罗祖。他出生于军旅家庭,少年从军,退伍后四处云游,修行净土宗与禅宗,后又自创教义,吸纳了佛教、道教各派思想,又采纳儒家孝亲爱人的说法,成立“无为教”,认为人都应该要虚静无为,以便回归“真空家乡”的“无生父母”身边。“无为教”也称罗教,此教一出风靡全国,教众颇多,清朝年间仍有影响力,翁祖等人便是罗教信徒,故奉其为青帮罗祖也是应当的。
关于陆逵,资料很少,基本查不到什么内容,至于很多文章的论述都是破绽百出,最主流的说法是陆逵自幼习武,明朝灭亡后隐居茅山,后前往五台山修行禅宗,康熙年间帮助朝廷处理回民与汉人的宗教问题有功受到朝廷嘉奖,封为靖国尊人,后又封为一清佛祖,晚年在杭州武林门外宝华山刘氏庵内讲经说法,翁祖等人在杭州听过其说法,拜入其门下,故奉其为青帮三祖之一。以上说法我没找到任何历史记载依据,各位自行判断吧。
总结来说,漕帮(青帮、清帮)从雍正年间建立,通过严密的组织管理,一直做大做强,成为民国时期三大帮会之一,不可谓不成功,现在在台湾或者海外,还有青帮弟子活跃!
-----
网友解答:
-----
翁岩,钱坚,潘清。此三人结为异性兄弟,共揭皇榜,创立粮运之道,在北京通州至杭州的运河上修建了七十二个半码头,设立一百二十八帮半,所谓的半码头指的是专做南北杂货小买卖用的码头,漕帮由此诞生,而这三人也被后续帮众尊称为翁祖、钱祖、潘祖,此为青帮后三祖。在青帮后三祖中,潘祖对青帮影响最为巨大。因为漕帮成立不久,翁祖、钱祖就先后挂了
在近代史中,第二十三代的杜月笙运用帮中力量,为国民政府于抗日期间,做了不少的情报贡献。帮中成员谨尊三露三不露(遇急、遇难、遇盘查露,外人、熟人、亲人不露)原则。所谓“三分安青七分交情”,只三分安青,便己足够让青帮弟兄渡过难关,这是青帮义气相照共持共扶的原则
杜月笙
青帮起于漕运,因此多流传于江南一带。后因海运兴起,漕运没落,于是大批青帮弟子进入上海,从事各种行业。当时上海工人的百分之八十都属于秘密结社成员,而青帮所占比重最大。由于上海的特殊性,租界和革命党经常需要借助青帮的力量。日本占领上海时期,戴笠也需要利用青帮做情报工作。因此青帮的势力也愈加强大,很多革命党和洪门会员也投入青帮。上海“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同盟会的陈其美、蒋中正,皆是青帮人士。
但青帮门派得到大力发展,多亏了这六位早期的青帮人,青帮弟子都称他们“前三祖”、“后三祖”,但你知道最尊敬这六位祖师爷究竟是谁、何方神圣?
“前三祖”:金幼孜
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汉族江右民系。 今江西省峡江县罗田镇 徘山村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永乐元年(1403)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而进呈《春秋安旨》三卷。
永乐五年,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永乐十八年与杨荣并为文渊阁大学士。随明成祖朱棣历次北征,据马鞍立记山川地形。明仁宗即位后,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旋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洪熙元年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后看到仕途险恶,厌弃红尘,衷心仰慕达摩,因此辞官,栖居紫云洞修炼,后拜禅门宗师为师,隐居修炼数年逝世。这就是青帮弟子以达摩为始祖,把他当做第一代祖师的原因。
罗清:
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兵的军旅家庭里,家境贫寒,世隶卫所军籍。三岁丧母,七岁丧父,由叔婶培育成人。青年时,被公家征调到北直隶密云卫戍军,生活艰苦贫乏,从此在荒山野岭的边塞,萌发了对宗教的狂热追求,寄望于来世。
1470年退伍,开始云游四海。曾经于各大寺庙打坐,兼修净土宗与禅宗,觉得仍为不足,于是自创教义,结合了佛教净门白莲宗与禅门临济宗、道家老庄思想与道教正一派、全真派教义,也吸纳了儒家孝亲爱人的说法,成立“无为教”,认为人都应该要虚静无为,以便回归“真空家乡”的“无生父母”身边。罗梦鸿成为名不见经传的大宗教家。他后拜金幼孜为师,隐居紫云洞修炼,了却终生。
罗清羽化于嘉靖六年(1527年)正月二十九日。他的葬礼相当隆重。坟墓则建有十三层的高塔,矗立石碑,号称“无为境”。其墓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查抄直隶密云县罗教时被毁。后期民间结党会社如青帮等,亦奉之为祖师。
陆逵:
第三代祖师陆逵,号道元,江苏镇江丹徒人,自幼学武,精于技击,当过江右总兵。明亡后隐居茅山。后慕罗清征番定回之功及其能通满、蒙、回、藏语言文字之能,又为佛教的禅宗嫡系,因此到五台山求道。清初云游到甘肃、新疆一带,看到回民与汉人由于宗教不同而争执械斗,就向清廷条陈用宗教感化之策,为康熙嘉纳,授以西北宣传法师名号,赴西北宣化,订立“回汉约法”,规定回汉人民互相尊重风俗习惯,各守其制,两不相犯。回京复命后,康熙大喜,议授以官,他却气归学道,就封他为靖国尊人,并加封其师罗清为一清佛祖。晚年,陆逵在杭州武林门外宝华山刘氏庵内讲经说法,听者甚众。他殁于雍正七年(1729年)。
以上金、罗、陆三人,清帮中人奉为“前三祖”,都于佛教禅家有渊源,所以后来的清帮组织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清帮的真正祖师,起身陆逵的徒弟
翁宕、钱坚、潘清三人,即所谓“后三祖”
青帮
然草创之初,翁、钱二位祖师爷先后仙逝,潘祖独撑大志,与门下弟子共同订定家规法则,劝戒帮众修德论道,将一帮市井船夫,治理的有条有序满帮是良才,强调师带徒的体制,帮中大小以字辈论之,严然是个大家族,并设立家庙,凡入帮者,不论何姓,一旦入帮,均为潘家子孙,因此不仅仅是入帮会,而是入家族,且不论何字班辈,一师皆为师,一徒皆为徒,受四方长辈恩下,也使得青帮有别于其他帮派会社,师徒兄弟间感情特别亲切。
青门中为记念这些祖师,则称为三老四少,三老分为前后三老,前三老指的是金、罗、陆祖,后三老为翁、钱、潘祖。四少即为:朱、刘、黄、石,四个讲道庵室所出学生,分别为翁祖讲道的朱寺庵、钱祖刘寺庵、潘祖黄寺庵、护法小爷石寺庵。
杜月笙
潘清按三十六天罡之数收徒三十六名;三人按七十二地煞之数共收七十二人。此后徒弟又收徒弟,从而清帮组织扩大起来。清帮帮建立以后,翁等三人向逵请示,逵以祖传二十四字的字派相授,作为传统的帮内“家谱”。此二十四字就是“清净道德,文成佛法,能仁智慧,本来自性,圆明行理,大通俗学”。其中,“清净道”三字是在清帮末成立前使用的,从“德”字起立帮,所以前三字是教派,从第四字起才是帮派。立帮后徒子徒孙越来越多,原来的二十四字怕不够用,又续订二十四个字,就是“万象皈依,戒律传宝,化度心回”
(洪门中字号大爷秘密收人之谓)。拉拐子(行礼)。小喷筒(手枪)。大片子(大刀)。小片子(小刀)。烘天(炮)。春点(又曰切口,即是暗号。江湖中,巾、皮、李、瓜各门均称之)。种三节竹(洪门三合会收人之谓)。栽李桃树(洪门中哥老会,收人之称)。斩条(又曰斩红香这礼节非常严重,洪门中香堂,宣誓用之)。困槽子(即当衣物之谓)。伞窑(即饭店,又曰粉子窑)。罗汉窑(即浴室,又曰闹海窑)。马子(官吏)。哑吧窑(庙宇)。滚盘子(车子)。威武窑(衙门)。古子(官员)。围河里(金姓)。受熏(吃鸦片烟)。熏捍子(烟枪)。黄连子(茶)。勒子(桥子)。底子(船)。四脚子(马,又曰兜肚子)。横河里(姓王)。摆河里(姓俞)。跑河里(姓马)。紫河里(李姓)拱河里(姚姓)。沙河里(周姓)。烟河里(陈姓)。蝴蝶(马褂)大篷(长衫)。簑衣大蓬(皮袍)。簑衣蝴蝶(皮马褂)。穿心子(马甲)。叉儿(裤子)。土筒(套裤)。八狗子(棉袄)。拖风(棉被头)。踢头子(鞋子)。顶官子(帽子)。望乡子(楼)。八面子(风)。花花子(钞票)。宝莲子(灯)。鹅毛子(雪)。摆清(雨又曰挂丁)。扇面子(人脸)。鸡爪子(手)。金刚子(腿)。定盘子(心)。才条子(牙齿)。罗汉子(肚腹)。樱桃子(嘴)。踢土子(脚)。招子(眼睛)。气桶子(鼻)。帅拂子(头)。顺风子(耳)。口条子(舌)。裕子(酒)。粉子(饭)。摆尾子(鱼)。江片子(肉)。凤凰子(鸡)。扁嘴子(鸭)。湾腰子(虾)。溜子(龙)。扒山子(虎)。跟头(猴子)。蛾眉子(月)。跳加官(取好于人,俗云拍马屁)。起发(由贫而富。)打埋伏(隐藏瞒人)。找财喜(找意外财)。卷旗(即是撤销)。透开(即是展开)。开花(骂人)。霸(殴打)。叫梁子(调和息争)。叫粉子(解释误会)。报赤壁(复仇)。找皮绊(寻事生非)。碰到钉子(遇见对头)。盘桃子(请人上会,众人扶持一人)。站拢(叫人集在一处)。跳高(向外交接)。换季(更换新衣)。花起来(捆绑)。在水边(在困乏中)。打起发(忽然富贵)。树上火(身上衣服阔绰)。树上清秀(身上清洁)。山上(犹言身上)。
调将(请人相助)。料高(自夸自大)。一枪药(只有一次本钱)。半壶水(又曰半吊子即是不讲情义的人)。带彩(受伤)。双挂号(立等回信)。丢拖(又曰丢点子暗示其意)。下卡(派人防守)。老里(门外汉,又曰里大兴)。丢当头(宣誓)。靠牌头(借人的力量)。受夹(受人逼)在玄(又曰在圈子即是洪门中人)。榼榼(压也)。开剪子(说话)。开光(洗面)。一根(即是一人,多则类推)。作担子(作喜庆事)。办指识(当面介绍)。塾底(塾资本)。挂牌(洪门中在下位的对在上的一种礼节)。
-----
网友解答:
-----
青帮起于漕运,因此多流传于江南一带。后因海运兴起,漕运没落,于是大批青帮弟子进入上海,从事各种行业。当时上海工人的百分之八十都属于秘密结社成员,而青帮所占比重最大。由于上海的特殊性,租界和革命党经常需要借助青帮的力量。日本占领上海时期,戴笠也需要利用青帮做情报工作。因此青帮的势力也愈加强大,很多革命党和洪门会员也投入青帮。上海“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同盟会的陈其美、蒋中正,皆是青帮人士。
但青帮门派得到大力发展,多亏了这六位早期的青帮人,青帮弟子都称他们“前三祖”、“后三祖”,但你知道最尊敬这六位祖师爷究竟是谁、何方神圣?
“前三祖”:
金幼孜:
金幼孜
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汉族江右民系。 今江西省峡江县罗田镇 徘山村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永乐元年(1403)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而进呈《春秋安旨》三卷。
永乐五年,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永乐十八年与杨荣并为文渊阁大学士。随明成祖朱棣历次北征,据马鞍立记山川地形。明仁宗即位后,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旋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洪熙元年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后看到仕途险恶,厌弃红尘,衷心仰慕达摩,因此辞官,栖居紫云洞修炼,后拜禅门宗师为师,隐居修炼数年逝世。这就是青帮弟子以达摩为始祖,把他当做第一代祖师的原因。
罗清:
罗清
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兵的军旅家庭里,家境贫寒,世隶卫所军籍。三岁丧母,七岁丧父,由叔婶培育成人。青年时,被公家征调到北直隶密云卫戍军,生活艰苦贫乏,从此在荒山野岭的边塞,萌发了对宗教的狂热追求,寄望于来世。
1470年退伍,开始云游四海。曾经于各大寺庙打坐,兼修净土宗与禅宗,觉得仍为不足,于是自创教义,结合了佛教净门白莲宗与禅门临济宗、道家老庄思想与道教正一派、全真派教义,也吸纳了儒家孝亲爱人的说法,成立“无为教”,认为人都应该要虚静无为,以便回归“真空家乡”的“无生父母”身边。罗梦鸿成为名不见经传的大宗教家。他后拜金幼孜为师,隐居紫云洞修炼,了却终生。
罗清羽化于嘉靖六年(1527年)正月二十九日。他的葬礼相当隆重。坟墓则建有十三层的高塔,矗立石碑,号称“无为境”。其墓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查抄直隶密云县罗教时被毁。后期民间结党会社如青帮等,亦奉之为祖师。
陆逵:
陆逵
第三代祖师陆逵,号道元,江苏镇江丹徒人,自幼学武,精于技击,当过江右总兵。明亡后隐居茅山。后慕罗清征番定回之功及其能通满、蒙、回、藏语言文字之能,又为佛教的禅宗嫡系,因此到五台山求道。清初云游到甘肃、新疆一带,看到回民与汉人由于宗教不同而争执械斗,就向清廷条陈用宗教感化之策,为康熙嘉纳,授以西北宣传法师名号,赴西北宣化,订立“回汉约法”,规定回汉人民互相尊重风俗习惯,各守其制,两不相犯。回京复命后,康熙大喜,议授以官,他却气归学道,就封他为靖国尊人,并加封其师罗清为一清佛祖。晚年,陆逵在杭州武林门外宝华山刘氏庵内讲经说法,听者甚众。他殁于雍正七年(1729年)。
以上金、罗、陆三人,清帮中人奉为“前三祖”,都于佛教禅家有渊源,所以后来的清帮组织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清帮的真正祖师,起身陆逵的徒弟
翁宕、钱坚、潘清三人,即所谓“后三祖”
青帮
然草创之初,翁、钱二位祖师爷先后仙逝,潘祖独撑大志,与门下弟子共同订定家规法则,劝戒帮众修德论道,将一帮市井船夫,治理的有条有序满帮是良才,强调师带徒的体制,帮中大小以字辈论之,严然是个大家族,并设立家庙,凡入帮者,不论何姓,一旦入帮,均为潘家子孙,因此不仅仅是入帮会,而是入家族,且不论何字班辈,一师皆为师,一徒皆为徒,受四方长辈恩下,也使得青帮有别于其他帮派会社,师徒兄弟间感情特别亲切。
青门中为记念这些祖师,则称为三老四少,三老分为前后三老,前三老指的是金、罗、陆祖,后三老为翁、钱、潘祖。四少即为:朱、刘、黄、石,四个讲道庵室所出学生,分别为翁祖讲道的朱寺庵、钱祖刘寺庵、潘祖黄寺庵、护法小爷石寺庵。
杜月笙
潘清按三十六天罡之数收徒三十六名;三人按七十二地煞之数共收七十二人。此后徒弟又收徒弟,从而清帮组织扩大起来。清帮帮建立以后,翁等三人向逵请示,逵以祖传二十四字的字派相授,作为传统的帮内“家谱”。此二十四字就是“清净道德,文成佛法,能仁智慧,本来自性,圆明行理,大通俗学”。其中,“清净道”三字是在清帮末成立前使用的,从“德”字起立帮,所以前三字是教派,从第四字起才是帮派。立帮后徒子徒孙越来越多,原来的二十四字怕不够用,又续订二十四个字,就是“万象皈依,戒律传宝,化度心回”
在近代史中,第二十三代的杜月笙运用帮中力量,为国民政府于抗日期间,做了不少的情报贡献。帮中成员谨尊三露三不露(遇急、遇难、遇盘查露,外人、熟人、亲人不露)原则。所谓“三分安青七分交情”,只三分安青,便己足够让青帮弟兄渡过难关,这是青帮义气相照共持共扶的原则。
-----
网友解答:
-----
民国时期最大黑帮组织之一的青帮,他们尊敬六大名人为青帮六位祖师,这六人分为前三祖和后三祖。被奉为青帮前三祖的三人分别是:金幼孜、罗清和陆逵,被奉为青帮后三祖的三人分别是:潘清,翁岩和钱坚。
------------------
推荐阅读:
《天龙八部》里,为什么鸠摩智学会了小无相功、少林寺绝技,还是打不赢虚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