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水浒传》中所说的“马上林冲,马下武松”你怎么看?
对于《水浒传》中所说的“马上林冲,马下武松”你怎么看?
-----
网友解答:
-----
卢副总经理再厉害都只是个员外,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再怎么也是正规工作,公务员出身好,再说一生没有败绩,
武老二步军头领第二名,狠啊,动不动就跟别人死磕,
林冲骑武松,天下无敌
-----
网友解答:
-----
林冲是正规军里的教头,训练有素,他是培养大兵团作战的教师,培养马上作战的将士比较多,所以他必须精通马上作战。而且他的师傅周桐也是培养将帅的教师,史文恭,卢俊义,岳飞都是带兵打仗的马上将领。
武松主要接触是散打工夫,刚威勇猛,步下武功高强,跟周桐学习时间不长,也都是步下撕打杀对打工夫。
-----
网友解答:
-----
我赞同这句“马上林冲马下武松”的读后感和传说。因为《水浒传》中描述和用笔是对二人形象的评价和肯定。论马上、步战林冲和武松出场和交手后打败对手最多。
且看二人有共同的性格特点:林冲性格特点是:有勇有谋;最初逆来顺受、安分守己;后被逼梁山,疾恶如仇;富有正义感;武艺高强。
武松的性格特点有:武艺高超、急侠好义、刚猛不屈、敢作敢当、恩怨分明,知恩图报、嫉恶如仇、正义、勇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向黑暗低头。这是《水浒传》中二人性格极为相似的描写!也反映作者对二人的喜欢程度。
其实若真论马上功夫、步战武艺单挑那个人都不能说天下无敌。另外随着时间和年龄段的变化林冲和武松不一定能永远排第一。梁山好汉源源不断的加入,那么发展规律也应该是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比如后面加入伙的卢俊义,关胜,呼延灼都是成熟的马上作战将领!如果是比较马上功夫,在作战场地使用兵器相同的情况下,林冲单挑各位只能是各有胜负!但每次出征冲锋陷阵打先锋的多数是林冲,这可能是作者偏爱有关!
步战武艺高强的武松,他使用的是少林武功。曾打败过西门庆、蒋门神等黑社会老大。而梁山好汉中论马下功夫不服武松者也有不少!如鲁智深、杨志!虽然这些战绩和人物不能相互转换,但至少说明鲁智深、杨志还是有实力和武松一较高下的;但书中出场最多故事情节最多的还是武松!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不便联系删除)
-----
网友解答:
-----
答:我很喜欢林冲这位将军,武术高超,训练士兵,精益求精,是一位好教领。
武松是位正直的武将,散打脚下功夫高,这两位都是难得的将才。
-----
网友解答:
-----
很遗憾,《水浒传》原著中从来没有过这种说法,这或许是番外、评书的改编,或许是粉丝的有意抬高。在我看来,这或许是一种对美好结局的憧憬与向往,符合多数人的内心期望,所以传着传着,假的也就成了真的。
马上林冲——对美好期许的视线转移
很多人说禁军教头有几百个,品级也相当低,根本不值一提,对此本人不敢苟同。
首先,小说不同于历史,不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水浒传》中出场过的禁军教头都是一顶一的好手,书中有意将这个群体捧得较高。简单点说或许八十万禁军教头在北宋末年真的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官职,但在《水浒传》的世界设定中,这点是不成立的。
试想一下,如果只是一个底层小人物,林冲怎么会有和当朝太尉直接接触的机会,甚至于这些禁军教头本就直接听命于高俅。
再来说武艺,林冲确实不俗,梁山五虎大将第二位,一杆丈八蛇矛人人皆唤“小张飞”,不过林冲从来没有胜过比较像样的对手,从战绩的角度出发,明显不如关胜十余合令索超斧怯,更不用说二十合击败秦明的史文恭。
那么“马上林冲”的说法为何会形成呢?个人觉得有两个可能,一种是庞大粉丝群体的“生捧”,这个没什么值得分析的,我们说说第二个可能性。
林冲是受封建礼教思想禁锢的典型人物,也是当时社会上大多数人的缩影。在面对强权的欺压下,林冲选择了一忍再忍,逼上梁山看似是一种释放,实则是一种蛰伏与逃避。很多朋友不知道,原著中的林冲从来不是招安的反对派,相反他和其他朝廷降将一样,是非常支持招安的。
高俅见了众多好汉,一个个英雄猛烈,林冲、杨志怒目而视,有欲要发作之色,先有了十分惧怯,便道:“宋公明,你等放心!高某回朝,必当重奏,请降宽恩大赦,前来招安,重赏加官,大小义士,尽食天禄,以为良臣。”宋江听了大喜,拜谢太尉。当日筵会,甚是整齐,大小头领,轮番把盏,殷勤相劝。
见到将自己害得家破人亡的仇人,林冲并没有像电视剧中那样喊打喊杀,只是和走后门失败的杨志一个反应,瞪瞪眼睛,等高俅口头答应为招安一事出力后,马上和大家一样与高俅推杯换盏。
人设已经如此,无法逆转,所以只能将美好的期盼转换方向。而林冲身上的闪光点似乎只有高强的武艺,于是乎武艺被一再拔高。但是无论怎样抬高,硬实力和战绩摆在那,说林冲比卢俊义、史文恭强怎么看都像是一个笑话。
马下武松——特异独行的江湖豪侠
相对于马上林冲,马下武松的说法虽然得不到公认,但似乎还合理一些。首先《水浒》中的纯粹步将本就有限;其次,武松具有独特性。
拼战绩,武松肯定不如鲁智深、邓元觉,很多朋友或许都发现了比较奇怪的一点,就是武松很少参与斗将,但无论是谁提到武松皆称其有万夫不当之勇,不敢小觑。这就是武松独特的一面——相对于战争小说中的沙场战将,武松更像武侠小说中的江湖豪侠。
首先,武松的武艺路数就和战将格格不入,同时战争类古典小说和现代评书不同,几乎从来不给武艺招式、兵器路数起专属名称,最多也就是个杨家枪法、回马枪之类的。而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在武松身上打破了,玉环步、鸳鸯腿像极了后世武侠小说中的那些招式名称。
其次,武松并不十分在意器械功夫,他的武器戒刀的选择十分随意,而且暴走通常都是赤手空拳的情况下,比如打虎把哨棒打断,狮子楼被西门庆踢飞了刀。照说丢了武器战斗力是大打折扣的,但武松全不在意,而且战斗力并没有因此而下滑。
所以整体来说,武松的武艺特点和《水浒》的武力体系存在不同,加上他快意恩仇、行侠仗义的性情,怎么看都像所谓的“大侠”。
所以,个人认为“马下武松”从这个方向入手分析是可以自圆其说的,但如果说是指步军第一大将,怕是难以服众,毕竟战绩太少了。
说到底,“马上林冲、马下武松”就和林冲被气死、武松单臂擒方腊一样,并不见于原著,只是民间的一种“加戏”。林冲和武松拥有大量的粉丝基础,人气、知名度都极高,说妇孺皆知都不为过,所以才会出现这样似是而非的说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