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元春是不是讨厌林黛玉?
《红楼梦》中贾元春是不是讨厌林黛玉?
-----
网友解答:
-----
不是讨厌,而且还十分欣赏林黛玉的文采。也许是为了娘家子续后代着想吧,林黛玉长年吃药,身体虚弱,可能就像贾母形象的不是有寿的,所以只能如此。而对于林黛玉,她只是来还泪的,跟姻缘无关。世事难料,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
网友解答:
-----
红楼梦前八十回里,元春真正的出场只有一次,就是省亲一回,也就是说,她跟黛玉还有众姊妹,都只见过这一次,还是在贾府所有人都在场的情况下,所以,根本谈不上元春讨厌黛玉。
元春不仅不讨厌黛玉,甚至还非常喜欢黛玉。省亲一回,她要考宝玉并众姊妹的才学,就让宝玉等人作诗,元春看了之后,对黛玉宝钗大加赞赏。
原文:贾妃看毕,称赏一番,又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由此可知,这一次见面,她对黛玉的诗才是喜欢的,是肯定的。
后来黛玉替宝玉作的“杏帘在望”一首,又得到了元春的高度评价。原文:贾妃看毕,喜之不尽,说:“果然进益了!”又指“杏帘”一首为前三首之冠。
从这些情节都可看出,元春至少对黛玉的诗才是非常欣赏的,毫无不喜或讨厌之意。
很多人都会说,元春既然那么喜欢黛玉,为什么没有支持宝黛姻缘,甚至端午节赐礼时宝玉和宝钗一样,而黛玉跟迎探惜三春一样?这难道不是明显的厚此薄彼吗?
如果元春喜欢黛玉,她为什么要通过赐礼表现出自己对宝钗和黛玉的亲疏,甚至暗示自己支持金玉良缘而不是宝黛姻缘呢?这其实不能怪元春了。
元春省亲时,已经说了: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
可见,生活在深宫中的元春,是不能随意出入宫门的,但贾府之人尤其是贾母、王夫人等人每月都是可以去看元春的,原文说:如今当今贴体万人之心……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
细读红楼我们会发现,真正不喜欢黛玉的不是元春,而是王夫人,最终支持并促成金玉良缘的也是王夫人。她是怎么促成的呢?自己上面还有贾母,而贾母是支持宝黛姻缘的啊?
这就牵扯到了元春,也许有这样一种可能,王夫人知道贾母有意促成宝黛姻缘时,就频繁进宫,向元春诉说此事,并表示自己中意的儿媳是宝钗而非黛玉,元春自然会顺从母意,这就有了端午赐礼的分别。
最后宝玉宝钗成婚,也极有可能是元春旨意,贾母自然无法抗旨了,但这不能说是元春不喜欢黛玉,她只是顺从了母亲王夫人的意思,算是尽孝,黛玉宝钗在元春心中,应该是齐头并举不相上下的,比她的几个妹妹都要好。
而且,元春身为堂堂贵妃,能够被选中,自然是德才兼备,不可能因为自己的弟弟宝玉的姻缘,或因为母亲的不喜欢,而就对黛玉讨厌起来。说到底,她也只见过黛玉一面,了解都谈不上,何来看不上或讨厌一说?
所以,如果没有王夫人为了宝玉姻缘一事,在背后使力的话,单就诗才甚至品貌上说,元春省亲一回,对黛玉宝钗等人,都是非常欣赏和喜欢的。
作者:夕四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红楼故事。
-----
网友解答:
-----
算一算小说《红楼梦》中的时间线,贾元春和林黛玉这对表姐妹,在元妃省亲前根本没有见过面。
在贾宝玉三、四岁左右,贾元春入宫;
在贾宝玉九、十岁左右,林黛玉才初进荣国府。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推,一个身份尊贵的大表姐,去讨厌一个同自己完全没有相处过的小表妹,这从人情上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人情来讲不可能,那么从其他方面呢?
荣国府这个百年的豪门公府,人际关系网错综复杂,林黛玉的存在,就影响某些人的利益。
林黛玉会影响贾元春的利益吗?这真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林黛玉和贾云春只有两次接触,元妃省亲是一次直接的接触;
端阳节赐礼,是一次间接的接触。
在这两次仅有的接触中,贾元春会讨厌林黛玉吗?
此时,我们就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一.元妃省亲中的贾元春,不过就是一个提线木偶,那时候她没空理会林黛玉
读者在读到元妃省亲这段故事的时候,很容易就被那轰轰烈烈的场面所吸引,而忽视了,在那烈火烹油般荣耀背后所隐藏了的悲凉。
元妃省亲中的贾元春有什么作用?
答案异常残酷,那个时候的贾元春不过就是皇家控制的提现木偶,她只能无奈地配合着皇帝,演出了一场闹剧;
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族,陷入泥潭无法自拔。
皇帝为什么会突然准许嫔妃省亲,这本就是个值得探讨和怀疑的问题。
皇帝会开恩允许嫔妃的家人入宫觐见,这是历史的常态。可允许嫔妃回家省亲,这差不多已经是顶级宠妃的极限待遇,这种情况极少发生。
可在《红楼梦》中发生了,而且获得这个恩典的并不止贾元春一人:
现今周贵人的父亲已在家里动了工了,修盖省亲别院呢。又有吴贵妃的父亲吴天祐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皇帝究竟要干什么?
贾元春生活的后宫,其实水特别深。 在皇宫中,太上皇与皇帝并存,这必然使得后宫中,会出现两股顶级的皇权势力。
别看他们是至亲父子,皇帝就是要唯我独尊,绝不可能允许两股顶级的皇权势力并存。
那个时候的皇帝一定会开始布局,前朝也好后宫也罢,他都要布局逐步掌控。
皇帝一时不敢动前朝,那只能先拿后宫开刀。
荣国府一场省亲,表面上轰轰烈烈,其实荣国府内里各种花销,早就被这一场省亲掏空了。
荣国府也好,后宫中其他嫔妃家族也罢,都会为了迎接省亲掏空家底,皇帝就在举重若轻之间,开始了收拾太上皇一派的进程。
这一切贾元春都知道吗?
也许贾元春对这一切都心知肚明,因此她只能流着眼泪叹息省亲排场的靡费与奢侈,却丝毫不敢命家人降低标准;
她只能用另外一种方式、代表自己的家族向皇帝表忠心,希望皇帝对整个贾家手下留情。
元妃省亲声势浩大,可其实她不过就是皇帝的一个提线木偶,贾元春自己都不知道,她那浩浩荡荡的随行人中,有哪个是皇帝暗中观察荣国府的眼线……
那时的贾元春能怎么办?
贾元春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让贾宝玉作诗上。她在向皇帝表明,荣国府已经从武荫之属的国公府,正式向书香门第转型。
荣国府男子的未来,都会向文化读书的行业去发展,荣国府之人不再关心朝廷之事,已经属于半隐退的状态了。
那个时候的贾元春,正忙着替整个家族向皇帝表忠心,她根本无暇顾及林黛玉这个小表妹。
林黛玉也好、薛宝钗也罢,贾元春都只是礼节性地见了一见她们。
林黛玉见贾元春时要行国礼,以林黛玉的修养无论如何不会坏了规矩。
之后,贾元春命姐妹们和贾宝玉作诗,这正是书香门第出身的林黛玉最擅长的事情。
林黛玉可以写出高段位的马屁诗,这一点连贾宝玉都自叹不如。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这句诗是把拍皇帝的马屁,蕴藏在了朴素的日常生活中,这句诗绝对能做到,连皇帝看了都会心一笑。
这句诗,是向皇帝表忠心的最高境界,这整首《杏帘在望》,都是林黛玉替贾宝玉所作。
贾元春能做到贵妃娘娘的位置,她不可能缺心眼儿。在贾元春不缺心眼的情况下,一定能看得出,书香门第出身的林黛玉背后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只要加以培养,这姑娘一定能成为社交界的宠儿。
林黛玉对荣国府是一个加分项,就算不顾及亲情是从利益的角度考虑,贾元春也完全没有讨厌林黛玉的可能性。贾元春极有可能十分欣赏林黛玉,可欣赏是一回事,把林黛玉娶进家门做弟媳妇是另一回事。
元妃省亲礼仪森严、来去匆匆,那个时候的贾元春来不及考虑她亲弟弟的婚事。
而且那一年贾宝玉才13岁,他的婚事真的不着急。
贾元春也好,荣国府也罢,可以慢慢运作、细细挑选,等到元妃回宫后,王夫人的力量开始运作,于是读者就看到了对金玉良姻十分有利的端阳节赐礼。
这说明贾元春讨厌林黛玉吗?
答案同样是否定的。
二.端阳节赐礼,读者看到的是一个懦弱的贾元春
贾元春是一个真诚的女子,她这种人非常不适合混后宫。
后宫需要的,是争强好胜、阴险腹黑、城府极深的女人,真诚这种美好的品行,在后宫这种地方不仅不会受到赞美,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无限危险的境地。
因为真诚,所以贾元春的身上很有孝心。
同时因为孝心,也让贾元春没有格局。
贾元春见兄弟,成了贾宝玉的独角戏。其实事情本不该这样。
都是贾元春的兄弟,无论宝玉、贾环、贾琮,哪一个有出息能够得到皇帝的重视,对荣国府来说都是强大的助力。
因此作为荣国府地位最高的贾元春,无论嫡庶对兄弟们都该一视同仁。
可贾元春呢?
贾元春敢问出这样的话:
贾妃因问:“薛姨妈、宝钗、黛玉因何不见?”
因为她心里明白,林黛玉也好薛宝钗也罢都是女孩子,又都是亲戚,她见了王夫人也不会生气。
可是贾元春的亲弟弟贾环呢?
也许只因为贾环是赵姨娘的亲生儿子,王夫人要同赵姨娘宅斗,王夫人不想让贾环参加这样的大场面,那么贾环只能被生病,而在孝道面前显得懦弱的贾元春,也完全不敢问一句;
也许只因为贾琮是荣国府长房庶子,王夫人要同邢夫人代表的大房宅斗,王夫人不想让贾琮参加这样的大场面,贾元春就同样不敢要求见一见这位堂弟。
在贾元春的构想里,宝玉的婚事有多种可能性,未必是从林黛玉和薛宝钗中二选一。
林黛玉不仅出身高贵、才华横溢,而且有世外仙姝般的顶级容貌,有贾元春和荣国府的扶持,完全可以让林黛玉高攀真正的顶级贵族,为荣国府做后盾和支撑。
林黛玉的身上可以为荣国府带来利益,更使得贾元春没有讨厌林黛玉的可能性。
从元妃省亲后到端阳节赐礼前,这中间有足足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的时间可以做很多事。
比如王夫人,完全可以在给贾元春请安的时候,给薛家画一个大饼,以便薛家捞取更多实在的利益。
如今天恩浩荡,一月许进内省视一次,见面是尽有的,何必伤惨。
这段文字可以说明,王夫人有同贾元春见面的机会。
于是在端阳节赐礼的时候,发生了同元妃省亲时,完全不同的情况。
元妃省亲的时候,贾元春赐给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和小姐妹们的礼物,是完全相同的。
可到了端阳节前的时候,贾元春独赐给贾宝玉和薛宝钗同样的礼物,而赐给林黛玉和小姐妹一样的礼物。
这就给读者造成了一种错觉,贾元春在暗示她支持金玉良姻。有一些读者也会觉得,既然贾元春选择了支持金玉良姻,就意味着她讨厌林黛玉。
而实际上呢?
贾元春未必想要林黛玉做她的弟媳妇,可这位贵妃娘娘一定看不上薛宝钗。
贾元春的人脉圈都是什么人物?贾元春的人脉圈,必然全部都是真正的皇室贵族,皇亲国戚;
荣国府的人脉圈都是什么人物?荣国府的人脉圈,是京都的中等贵族和真正的世家子弟。
以贾宝玉荣国公的亲孙子,贵妃娘娘的亲弟弟这样的身份,娶一个商人出身的薛宝钗做媳妇,会让整个贵族圈笑掉大牙。
就算薛宝钗就算进了荣国府的门,也混不进真正的贵族圈,人家豪门贵妇的身份高贵根,根本不屑带薛宝钗去玩儿。
在荣国府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贾宝玉如果娶了薛宝钗,就算把贾宝玉的社交圈彻底堵死,那就等于毁了贾宝玉。
这样的情况贾元春看得清楚,王夫人也一定能看明白。
王夫人并不想娶薛宝钗这个外甥女做儿媳妇,可她又缺钱,又惦记从薛姨妈身上捞钱,那么王夫人该怎么办?
王夫人干脆让亲女儿贾元春,给薛宝钗画一张大饼。
端阳节赐礼的时候,让贾元春给贾宝玉和薛宝钗准备相同的礼物。
贾元春会同意吗?
在傲慢霸道的王夫人面前,在封建道德孝道的大棒面前,贾元春这个贵妃娘娘也得后退。
贾元春答应了这个要求,同时也玩了一个心术。
但这等于贾元春,喜欢薛宝钗讨厌林黛玉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如果贾元春真的特别喜欢薛宝钗,完全可以一意孤行,直接给薛宝钗和贾宝玉指婚。
那《红楼梦》就直接结尾,没有以后的故事。那个时候林黛玉就算哭死,也没人敢心疼半分。
贾元春给贾宝玉和薛宝钗送同样的礼物,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谁让人家贾元春身份高贵,这就意味着,解释权永远在贵妃娘娘的手中。
王夫人可以在薛姨妈的面前,把这件事情解释成贾元春暗示金玉良姻,以便在薛姨妈那儿榨取更多的经济价值。
贾母不同意金玉良姻,要求贾元春解释时,贾元春也可以把她的赐礼,解释成她把薛宝钗当成了客人,而把林黛玉当成了自己的亲妹妹对待。
人家贾元春身份高贵,谁敢进宫问问她究竟是怎么想的?
说贾元春讨厌林黛玉,这是没影子的事。
-----
网友解答:
-----
摘一段原文:贾妃问:“薛姨妈、宝钗、黛玉因何不见?”王夫人启曰:“外眷无职,未敢擅入。”贾妃听了,忙命快请。贾妃见宝、林二人亦发比别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软玉一般。因问:“宝玉为何不进见?”贾母乃启:“无谕,外男不敢擅入。”元妃命快引进来。小太监出去引宝玉进来……。贾妃命他近前,携手拦于怀内,又抚其头颈笑道:“比先竞长了好些……”一语未终,泪如雨下。
尤氏凤姐等上来启道:“筵席齐备,请贵妃游幸。”元妃起身,命宝玉导引,遂同诸人步至园门前。进园来先从有凤来仪、红香绿玉、杏帘在望、蘅芷清芬等处,登楼步阁。开宴由由贾母在下陪同。
从以上原文,贾妃就看了宝钗、黛玉一眼,称赞如姣花软玉一般。只是见礼,没过多交涉。
用过饭元妃命传笔砚侍候,择几处最喜欢的赐名。把“有凤来仪”改为“潇湘馆”;“红香绿玉”改作“怡红快绿”。没见她改出水平,意在去掉玉字。
黛玉答圈诗:
名园筑何处,
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
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
花媚玉堂人。
何庆邀恩宠,
宫车过往频。
贾妃看毕,称赏一番又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贾妃省亲回贾府,好像带着使命与偏见。宝钗一会就看出端呢,悄推宝玉道:“他因不喜“红香绿玉”,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她争驰了?于是,绿玉改成了“绿蜡”。
贾妃不喜欢绿玉,绿玉即黛玉也!
贾妃真的不喜欢黛玉吗?黛玉丽质聪慧,贾妃那有不喜欢的道理?
贾妃是要听王子腾的安排,贾妃封妃少不了王子腾的匡助,她要还王子腾的人情!贾妃已陷入政治漩涡,不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了。
-----
网友解答:
-----
林黛玉进贾府时,元春已经进了宫。而两人唯一见面的机会,便是元春省亲,那样正式的场合,林黛玉只是和薛宝钗、薛姨妈一起拜见了元春,两人连话都没多说。因此两人几乎是没有什么交际的,元春也就谈上讨厌林黛玉。
但从文中透出的几个方面来看, 两人是有可能惺惺相惜的。
两人身上都不同程度地保留了真性情
封建礼教对女子的要求是三从四德,温婉大方,最标准的便是薛宝钗的样子。而在元春和林黛玉身上,我们都能看到她们的真性情。
元春被送进宫,是带着一定的政治目的的,如同宁荣二公跟警幻仙姑曾所说的:“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因此,送元春进宫,是为了保住贾家荣华富贵的地位。可是我们从元春省亲要以看出,她并不是一个出色的政客,也正是她身上带着真性情,才会对贾母等人说出”既送我去那见不得人的去处“,或许,元春后来惨死宫中,也与她的真性情不无关系。
而林黛玉自不必说了,她才高貌美,更是博闻强记,经常怼天怼地,贾府里很多人都被她用典故打趣过,这大概就是读书人骂人吧,不带赃字却能让你哑口无言。林黛玉才高,也从不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便藏拙;林黛玉好使小性子,她也从不掩饰,总会将心中的不满宣之于口。
两人同为有才气的女子
贾元春是作为女史进宫,后来又是因才而选凤藻宫,加封的是贤德妃,由此可见,元春不是胸无点墨的女子。
贾宝玉的才气虽不及大观园的几位姐妹,但是从他几次跟着贾政作诗便可看出,他的才华亦不低。而元春正是贾宝玉的启蒙者,在她进宫前,都是由她亲自教宝玉。
而元春省亲时,也表现出了她对林黛玉才气的欣赏,比如:
原文:贾妃看毕,称赏一番,又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后来黛玉替宝玉作的“杏帘在望”一首,又得到了元春的高度评价。
原文:贾妃看毕,喜之不尽,说:“果然进益了!”又指“杏帘”一首为前三首之冠。
至于后来元春端午节时,通过赏赐给贾宝玉和薛宝钗同要的东西来表达自己对“金玉良缘”的支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便是王夫人。
元春是王夫人的亲生女儿,而王夫人一直是“金玉良缘”的忠实拥护者。薛宝钗的性格和处事显然更得王夫人喜欢,更何况王夫人还是薛宝钗的亲姨,而林黛玉虽说名义是她的外甥女,其实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虽然元春自省亲后没再回过贾府,但是王夫人每月是有机会进宫的,在这方面,元春当然会跟王夫人保持一致。
第二个原因是利益。
薛家是皇商,家里有用不完的银,而且同为四大家族之一。而贾府虽尊贵,但是在经济上确实已经开始面对入不敷出的窘境。因此,贾家的贵,和薛家的富,是最完美的结合。为了保住贾府的地位,无论元春身上保留了多少真性情,她都不会妥协。元春连自己的幸福都会牺牲,不要说林黛玉,就是算是贾宝玉去求她,元春也会跟贾府的利益站在同一立场。
因此,从个人情感和好恶来说,元春可能是喜欢林黛玉的,但这种喜欢在利益和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