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陈氏太极不是太极?
为什么有人说陈氏太极不是太极?
-----
网友解答:
-----
陈式太极拳最大的问题是用大学教材教小学生。
杨露禅学拳于陈长兴估计是没多少疑问的,陈教给杨的不是陈家传统的炮锤估计也没有多少疑问。很大的可能是,有一天,杨露禅在京城突然成网红了,陈家人赶紧去问陈长兴,你到底教给了这个外乡仔什么东西,咋就突然名扬天下了。于是,陈长兴不得不演示几遍太极拳,并把一些要领告诉了他的族人、弟子们。这时,陈老先生已至暮年,无法再从基础去教人,他演示的拳架和拳理都是功成后的体会和要领,就好比是大学教材,陈家人只能按这个大学教材练。岂知,太极拳练习跨不过基础阶段,必须先从慢、松开始。(当年杨露禅三下陈家沟才把真功夫学到手,估计前两次是拿大学教材教的,后来感觉还是要从最基础教起。)
如果不是由慢入微,由微知松,一上来就练震脚发力,必定会把太极拳打成长拳慢练。松了之后再去讲逢沉必转,往复须有折叠,梢节领劲,节节贯穿,就是正确的心法,没松讲这些,那就是肌肉瞎用力。松了之后练发力,发出的是惊炸力,没松发力那是肌肉花枝乱颤,练出一身笨拙的腱子肌。
窃以为,杨式太极拳和陈式太极拳不是对立的,不能说陈式不是太极拳。把两者融会贯通才能练出真功夫。做到这一点的只有杨露禅,历史上也只有一个杨无敌。
此是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
网友解答:
-----
为什么有人说陈氏太极拳不是太极?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陈氏太极拳里有许多穿蹦跳跃和发力的动作。二是当今陈氏太极拳竟以发明太极拳而自居。
其实,陈氏太极拳是太极。只因杨氏太极最先使太极拳闻名天下,而流传甚广的杨氏太极拳又以舒缓沉稳为特点,几乎沒有发力动作,导致了许多初习太极者认为又蹦又跳,时有发力的陈氏太极拳不是太极。那么,什么才是太极拳的标准呢?我以为,符合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就是太极拳,否则,不应归为太极拳。陈氏太极是有许多,穿蹦跳跃和发力的动作,但其所有动作都符合王宗岳太极拳论中对太极拳运动本质特征的描述,应该说,在相对剧烈运动的情况下,仍能严格遵守太极拳的运动规律,是很有一些难度的, 从这一点说,陈氏太极拳是太极拳中难度较高的太极拳,并不适合初学者,容易造成运动伤。
我反对太极拳由陈氏太极拳创立这一说法。 太极拳得名由清朝帝师翁同和所来, 翁同和也是在看了杨露禅的比武后,向帝王描述时讲出太极特征, 由此得名太极拳。当今陈氏太极拳认为,杨露禅从陈家沟学的太极拳,陈家沟的太极拳,由其先祖陈王庭所创, 因此太极拳是从陈式太极拳得创。这个说法显然难以服众,因为若从得名而来,显然是杨露禅,若从谁最先总结出了太极拳的运动规律,显然是王宗岳, 从创立的角度讲,应该是谁第一个悟出了太极拳运动的规律,谁就是太极拳的创立者,阴阳五行和和中医经络理论历经数千年,执拗于陈王廷创拳,还不如归于张三丰更能服众,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太极拳的创立者已不可考。太极拳习练者只有一个共同的恩师,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各门各派都不应有贪天功为己之念,更不该以正宗大师为争,怀着敬畏之心,以小学生的心态,虚心努力发扬光大太极拳岂不更好?
-----
网友解答:
-----
本人11岁开始习练陈氏小架太极拳,至今快20年,由于兼顾学业,学拳历程不易,少年受李小龙先生理念启发,学了不少拳种,但都是以实战目的出发,所以练太极拳同样如此,对于有些人以为陈氏拳不是太极拳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浅谈一下。
第一方面,从陈氏拳以外找原因。有对比才有发现,如果市面上只有陈氏一家,自然不会有质疑声。正是有了杨式太极吴氏太极武当太极等等,这些太极拳风格都是舒缓中定,以身法求平衡,再加上近年来习练太极拳以中老年为主,更加偏重于养生健康,以至于让大众认为太极拳就应该是像水一样柔美的拳术。
但是陈氏太极拳就不是这样,为了宣传的需要,为了突出其特点,放大了发劲的地位,让人一想到陈氏太极拳就想到了掩手肱拳,震脚和所谓的子弹螺旋劲。当陈氏太极拳以此为标签后,刚好与其他所有门派太极拳产生了对比,因此就会有人发出这算是太极拳吗?
第二方面,从陈氏太极拳本身看。首先就是来历上,其实这个问题有无数大神已经从各种古今资料中扒出来讨论了几十年。依我看来,这就是一个跑偏的现象,因为所有参与讨论的人没有一个能把太极拳练到可以街头实战的水平,或者说能站出来力挫群雄的人,有这精力倒不如好好想想如何练好本门太极,早日达到能自卫制敌的境地。
再者从陈氏太极拳特点上看,其核心特点还真就是贴身发力,发力很猛,记住不是拉弧线冲拳的方式,是贴肉发劲!看上去很刚的一瞬间其实是需要全身松紧配合,用胯带动身体以腿为支架发射出去,这就完全符合中国传统内家功夫的发力特点,不论八极拳形意拳,不论是脊柱发力还是沉坠劲都是同源的,这样来看陈氏太极拳具备内家传统拳的名称,关于太极拳的头衔,就看大众个人的口味了。如果觉得舒缓大方是太极,那看这个就不像太极。如果觉得以柔克刚,发力干脆是太极,那看陈氏太极拳就是太极,所以这个问题最终的回答还是在个人心里。
-----
网友解答:
-----
杨露禅学的是陈长兴学自蒋发的太极拳。陈家主传是炮拳。陈家太极拳是杨露禅出名以后把炮拳改编的。换而言之在那个年代由于主训和家规的限制,陈长兴也不可能交杨露禅陈氏炮锤。
其次,现在陈家沟传出的太极拳,不符合中国太极文化也不符合太极拳的基本要求。例如:静制动,后发而先至,慢打快,敌不知我我独知敌,四两拨千斤,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先动及阴阳分明。太极拳要求重心是四六开,这本身就不符合太极阴阳分明的拳理。因此在陈氏太极拳最初进北京市不被北京太极拳界认可。陈发科也承认他们练的是陈式炮锤而非太极拳。之后由政府出面确定了陈家沟炮锤式太极拳,这期中的历史原因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会了解,因为太极拳只能是劳动人民创造发明的。所以陈家沟太极拳的发源地,陈家沟所谓的陈氏太极拳其实就是一个历史的笑话是陈家沟某些后人无耻的欺骗!
-----
网友解答:
-----
据说:发科公当年进京传拳,京畿乃旧时天子脚下,藏龙卧虎,加之时值国民**时期,外有诸国列强凌弱,内有军阀混战乱,国术竟日显衰势。况且,当时名扬四海的太极拳并非陈式,晚年发科公感慨时事变迁,又兼长子不幸,遂有意回乡普及重扬祖传一门拳法,但诸多故事终未能如愿。发科公临终时,授意照奎公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会回乡传拳,以了夙愿。照奎公承父志在京授拳,在发科公弟子中,以冯志强(老爷子)功力深厚,推手了得,发科公亦嘱照奎公多与冯师兄切磋技艺。后来改革开放初期,有一家香港影视来陈家沟参观,相传会跟团有技击高手随行前来切磋。当时正值文革结束,陈家沟百废待兴,为团结一致应变,陈家沟特邀冯老爷子和照奎公前来助阵——此次联系,正应发科公遗愿得遂。冯老爷子和照奎公来到陈家沟住下,照奎公向前辈学习器械,并借此机会交流拳架。当时,照奎公演练的一路83式拳在陈家沟鲜为人知,故为区别原陈家沟76式架暂称其为“新架”,由是有新老架一说。后照奎公在河南其它地方传拳,亦称“功夫架”。其实,无论新老架,都可以出功夫,武林门派众多,陈家拳路有别,是非什么异闻。后来的陈家沟,已经是新老架结合。陈小旺先生,作为发科公的长子照旭之子,学拳道路坎坷,其得遇照奎公回传,实为本家套路回归。陈小旺先生拳械套路精熟,又是陈家拳一门血脉,自当负重任传拳。
------------------
推荐阅读:
老父亲在九六年借给朋友500元钱有借条,一年后朋友死了他家人不承认,父亲感觉气死了,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