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各位对只背文学史而不去读文学原著是如何看待的?
请问各位对只背文学史而不去读文学原著是如何看待的?
-----
网友解答:
-----
谢谢朋友。
这个问题非常好,好就好在它符合实际情况,现实生活中属于此类的相当多,并且不是一个两个。
只背文学史,而很少读原著,等于放着玉米不吃,却偏吃干枯的玉米杆。
之所以这样比喻,是因为——
就今天的科研考核而言,你有什么成果?注意“成果”二字,原创作品就是成果,等于苹果、梨、桃、玉米、红薯等。
作家事迹则是苹果树、梨树、桃树,或者玉米、红薯等庄稼苗的成长过程。
至于文学史,则是庄稼或者果树收获之后的柴草垛。
可以说,从庄稼果树的成长,到结果,以及收获之后的柴草垛,作为食粮,就其营养活力、营养价值而言,第一是果实,即苹果、梨、桃、玉米、红薯等;其次是树苗、庄稼苗。营养价值最差的是收获之后的柴草垛,如麦秸垛、豆秸垛、玉米垛、红薯秧垛等等。
实际生活中,我们吃苹果、梨、桃、玉米、红薯等,因为营养活力和价值决定了我们的选择。
可在文化食粮上,就完全相反了。
因为历来的考试中,考试内容最多的,第一是文学史;第二是作家事迹;第三才是原创作品。
考试题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出于客观公正,考题本身即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所谓客观题,即答案唯一的试题,即文学史知识和作家知识。主观题即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试题,当然是原创作品知识。而且客观题不能低于65%;主观题不能高于35%。
但由于考试时,考试最多的内容是文学史知识,其次是作家知识,最后才是作品知识。
考题就是无形的指挥棒,指挥棒指向哪里,学子们就学向哪里。以至大多数学生都重视文学史,并疯狂背诵文学史,而很少去阅读原创诗文。
然而,就学习效果而言,大量背诵文学史对各种升学考试非常高效,譬如考大学、考研、考博等,对提高身份地位,可谓立竿见影。遗憾的是,身份地位提高了,实际能力却未能同步提高。原因就在于,放着苹果不吃,却吃干枯的苹果枝和苹果叶,营养活力和价值跟不上,实际能力不可能提高。
不再赘述,总之一句话——
只背文学史而不读原著,对升学考试非常高效,但身份地位提升的同时却不能提升实际能力,属于典型的高分低能。其形成原因在于考题指挥棒的错误引导,希望能得到切实的改革。
------------------
推荐阅读:
生老病死人人都要经历,老人弥留之际很痛苦,你会想让老人离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