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开头说张角是不第秀才,算不算是漏洞?三国有科举么?
三国演义开头说张角是不第秀才,算不算是漏洞?三国有科举么?
-----
网友解答:
-----
科举制是隋文帝杨坚首倡,武则天创了武科举。而之前各个王朝也是有各自的选拔制度。汉代最低的有"举孝廉"制,县一级的,三国的曹操就是通过当地"举孝廉"而走上仕途的。从这个角度说张角是不第秀才,也没错。
张角不第不是科举制失利,而是诸如"举孝廉"等失利。唐代黄巢、明代李自成和清代洪秀全等,才是真正在科举制中不第秀才,名落孙山。
可见,除了奴隶出身的陈胜、吴广等,有不少农民民起义领袖,原先也是有寒窗苦读的经历,只是现实中不能晋身中榜,前途无望,才转而挺而走险。黄巢和洪秀全甚至接连几次赴考,都无一成功。他们还是具有一定能力的,才能够在起义浪潮中脱颖而出,指挥千军万马。
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借"四方郎中"之名为天下穷苦人治病,乘机成立"五斗米教",信徒遍地。在全国各地建立了64个支部(方),约定同时起义。
只因在汉都一方出了叛徒告密,被汉军镇压下去。各方因而仓促起事,但汉军已有所准备。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关张等,就是在"勤王令"下,纷纷组建人马去勤王,开始了军旅生涯。
-----
网友解答:
-----
《三国演义》开篇便提到: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
三国时期没有科举,但豹眼认为罗先生称张角为不第秀才,没啥大毛病,算不得漏洞。
名落孙山称之为不第,但在选拔考核中没有被录用而落选,也可以称作是不第。在当时没有这个提法,用后世的语言说以前的事情也并不为过。
前段时间,豹眼回答过一个问题,说的是战国时期还没有纸张,赵国大将赵括怎么会纸上谈兵的事,就类似于这个问题。
今天离不开谈论历史的问题,我们不可能用当时的语言来描述当时的事,如果满口之乎者也,岂不怪哉?口语如此,文学作品的一些语言也是如此,不足为怪,也不能看作是漏洞。
《管子·小匡》提到:
"农之子常为农,朴野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
唐人尹知章做了注解说:
"农人之子,有秀异之材可为士者,即所谓生而知之,不习而成者也。"
这就是说农民的儿子不一定永远是农民,只要是优秀的人才,也可以出仕做官,这个人才就称作秀才。
这是秀才最初的定义,指的是优秀的人才。
到了汉代,秀才就与孝廉一样成为了举士名目。也就是地方官吏把人才分为孝廉和秀才,层层举荐给朝廷,得到认可以后,就出仕为官。东汉时期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茂才也就是秀才。
像曹操、荀彧等人都是举孝廉为官,像孙权就是被举为茂才。
建安元年(196年),孙策收得丹阳、吴、会稽三郡后,十五岁的孙权被任命为阳羡县长。吴郡太守朱治察举他为孝廉,扬州刺史严象举荐其为茂才。
可见孝廉和茂才并不相互冲突,是可以同时被举荐的。
如果是史书,在东汉时期把茂才称作了秀才,应该是个瑕疵,但作为小说,称作秀才更容易被普通的读者接受,读起来更舒服一些。
唐朝初年,秀才与明经、进士并为举士科目,但不久就被废除。后来,唐宋时期凡是参加应举考试的都称作秀才,但秀才必须要通过童子试,被正式录取之后才能称作秀才,这是一种身份,也享受一些待遇,比如免除徭役、见了县太爷只作揖不下跪、子孙后代可以称父亲叫爹等等。如果谁家喊父亲叫爹,其祖上一定出过秀才。考上秀才恐怕跟考上985高校差不多,是很荣耀的事。一辈子考不上秀才,到老也是个童子,连做个私塾教师的资格也没有。
明清时期,则称入府州县学的生员为秀才,但入学也是有门槛的,通过考试合格才行,花钱进去的也算,不过是特殊情况。
具备秀才资格才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这时候的不第秀才,是指在科举考试中落榜的生员。考中者被称作举人、进士,不第是说没考中,但依然是个秀才。
东西汉时期的情况有所不同,还没有科举考试,实行的是察举制。被举荐为秀才或者茂才,就等于是通过了考试、考核,就相当于唐宋之后的进士及第,可以出仕为官啦。
《后汉书·左雄周举传》等传论记载:
"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
由此可知,经过州郡察举为孝廉、秀才,就可以出仕为官。
晋朝葛洪《抱朴子·审举》记载:
"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以此来看,读书人才可以举荐为秀才,品行优良才可以举荐为孝廉。二者考核的内容是不同的,秀才更看重的是能力。
汉末时期以举孝廉为主,注重品行;曹操的唯才是举,注重的是能力。像孙权既被举荐为孝廉,又被举为茂才,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德才兼备。
抛开官场的猫腻不说,如果不能被举荐为孝廉或者秀才(茂才),就等于没有通过考核,也就类似于落榜、不第。
东汉时期的张角没有被举荐为茂才(也就是秀才),就是没有人举荐,或者被基层举荐而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
张角自认为也读了一些书,具备治国平天下的本事,但得不到朝廷的认可。心中不满,就上山采药去了。
《三国演义》描写到:
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
有资料说张角得到了道士于吉等人传授的《太平清领书》(《太平经》),于是开始传教,发展组织。《搜神记》说孙策被道士于吉给折腾完了,是否为同一个人不得而知。
从张角能够组织起规模宏大的黄巾军起义来看,他还是具备很强号召力的。他是读书人具备被举荐资格,但没有得到最终考核,通过举荐秀才实现出仕做官的理想。
因此,罗贯中先生把他称作不第秀才,在豹眼看来也算是合情合理。如果对于小说之类的作品,过于吹毛求疵,那就毫无趣味啦。
-----
网友解答:
-----
这么说吧,其实汉末三国是有“不第秀才”的,但结合张角的实际情况,他不太可能是“不第秀才”。三国演义这么写不能说是错误,但确实不太合逻辑。
虽然《三国演义》中经常出现历史常识错误,比如第一回就把“幽州刺史”说成“幽州太守”(刺史是州长官,太守是郡长官),但这个“不第秀才”有点错怪罗贯中了。汉末三国虽然还没有科举制度,但确实有“不第秀才”,不过,按照当时的说法,应该叫“茂才”,因为要避光武帝刘秀的讳。罗贯中明朝人,不用避刘秀的讳,所以恢复最初的说法,叫秀才也没什么错。
先说秀才。我们都知道在隋唐以后的科举制中,秀才是入门资格,读书人通过童子试获得秀才身份,然后可以参与乡试、会试、殿试考取举人、进士。汉末三国确实是没有科举制度的,但秀才真不是科举制度产生以后才有的,而是在汉代的察举制中已经诞生。西汉文帝到武帝时正式确定察举制为选官方法,即由各州郡和朝廷重臣推举人才,任命为官吏。这个推举不是直接说了就算的,也要经过考试(所以说不是只有科举才有考试,察举制也有)。考试分很多科目,最常见的为孝廉(考察人才的品行是否孝顺,行为是否清廉);秀才(考察人才的才华能力);察吏(考察现有官吏的廉洁)三科。考试通过者,叫做“得第”,可以授予官职或者提升官职。不通过呢,就叫“落第”或“不第”。所以“不第秀才”在汉代就是参与秀才科察举,未能通过考试,没有被授予官职的人。
当然了,我们规范一点。因为中国古代讲究“避讳”,皇帝叫了什么名字,这个字就不能用了。西汉一直叫秀才没关系,但是到了东汉,开国皇帝是光武帝刘秀,那秀才就不能这么叫了,改称“茂才”。所以,更严格一点呢,只能说是“不第茂才”。当然了,后来曹丕建立曹魏,不再需要避刘秀的讳,茂才又被改回了秀才,从此一直延续使用。罗贯中作为明朝人,也没必要遵循东汉的避讳规范,尽管讲的是东汉末年的故事,说个“秀才”,最多算个瑕疵,不能说多大错。
但是,我为什么说张角不太可能是秀才(或者茂才)呢?因为按照察举制的规范,孝廉科由郡(相当于现在地级市)一级选拔的是一般人才,选上后担任六百石郎官;而秀才(茂才)科则是州(相当于省)一级选拔,规格更高,选上后直接可以做一千石县令。所以到了东汉,能选上茂才的都是基本是现有官吏,不会给一个平头老百姓这么高的待遇。
张角,怎么也是个平头百姓,他就是参与选官也应该是瞄准孝廉科,不可能是秀才科。要知道,三国里曾经说过,曹操、韩遂同举孝廉,连曹操这样的官宦人家后代都要从孝廉做起,你张角凭什么参与秀才科选拔?也就是说,张角要是个“不第孝廉”,我信;要是个“不第秀才”,我不信!
-----
网友解答:
-----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不第秀才应该是形容张角是个民间知识分子,而不是说他真的是秀才。
因为汉代没有科举考试,提拔民间贤才是举孝廉制度。
实际上,张角是道教的祖师爷。
汉代道教真正出现,代表人物就是三国前后的张角太平角 和张道陵的五斗米教,而张道陵的后人就是汉中军阀张鲁。
张角利用道教的教义,采用巫医治病的方法争取人心,又用迷信思想给信徒洗脑,建立了一个相对严密的太平道系统。
如果不是张角失败了,他应该就是道教的祖师爷之一。
短短十多年,张角信徒就有几十万人。太平道势力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纵横全国。
更重要的是,张角并非乌合之众。
在三国志前,中国其实只有两次改朝换代,第一是秦朝末年,第二是西汉末年。
需要说明的是,这两次改朝换代成功,均是因为先一个朝代时间太短,而且暴政导致天下大乱。前者是秦始皇和秦二世暴政,后者则是王莽篡汉。
如果不是王朝自己先大乱,改朝换代基本是不可能的。
而张角暴动的时候,东汉虽然弱,但国家大体稳定,内部没有大规模叛乱,游牧民族也被挡住。
但是,张角能够把东汉差点推翻,关键在于他的严密组织和有明确政治宗旨。
来源于道教的严密组织,张角手下不是乌合之众。
信徒分为36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建立了严密的组织。
另外,太交道的宗旨很明确:"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太平经》中关于反对剥削、敛财,主张平等互爱的学说、观点,深得穷苦大众的拥护。
所以,张角死亡,张宝张梁被杀,前后只有不到1年。
但由此天下大乱,东汉再也控制不住全国局势,黄巾动摇了国家的根本,造反的民众数以百。
-----
网友解答:
-----
谢谢邀请!
《三国演义》中,作者简述张角系不第秀才,但三国时期乃至上溯到西汉东汉,的确尚未实行开科取仕的学子应试科举选才制度,而是实行一种叫察举制的因才据品的举荐人才制度。由各级官吏,士绅名流根据品德和才具向朝廷举荐人才。譬如袁绍的大儿子袁谭,就是得到刘备的举荐而获得了“茂才”的末级士子预备官员的入仕身份。而这“茂才”,即是东汉时期“秀才”的名谓,只因要避讳汉光武帝刘秀的名讳,而将“秀才”改称“茂才”。当时的“秀才”,是唯才是举而不需要科考,与后来的开科取仕的那种“秀才”是两种不同的进阶方式。
那么,就很明了地可以看出,《三国演义》作者所说的张角系不第秀才,是指那种曾经获得过官员及士绅名流因才具品向朝廷举荐过的,却由于经过朝廷审核,发现其有才无德或有德无才而未被朝廷认可任用的人,所以称其为“不第”。张角就属于这类人。
一部久经阅历批判的《三国演义》,假如到了现在尚容我们穿越前人而捡出个大漏,岂不早获诺贝尔文学奖?比罗贯中都厉害?
------------------
推荐阅读:
岳父家拆迁,拆迁款都给了他儿子,现在要搬过来跟女儿一家住,该怎么办?
上一篇:古代战争为什么感觉骑兵很厉害?
下一篇: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个国家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