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校实验室该如何避免突发性的爆炸等安全问题?你有哪些方法?
各高校实验室该如何避免突发性的爆炸等安全问题?你有哪些方法?
-----
网友解答:
-----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教技函〔2019〕36号),将实验室改革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实践的动力,推进实验室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可以将各实验项目以及实验条件形成统一体系的管理模式,实现“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将实验室危险源划分为不同类型、不同安全风险等级,以便实现实验室分类分级管理,从而不断提升实验室安全管控水平和效率,降低和预防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率。
盛元广通助力高校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工作流程,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实时监控,严格全过程、全周期、可追溯管理。不断查找补齐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短板”,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室安全风险可防可控,为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氛围。
1、危险源分类分级
1.1 危险源分类
1.1.1 根据实验室危险源的特征,将危险源分为生物(医学)类、化学类、辐射类、机械类、电子(电气)类和其他类(单间实验室指面积≤75平方米的实验场所),共6个类别。
1.1.2 若存在两个及以上类别的危险源,须辨识所有涉及的危险源类别。
1.2 危险源安全风险分级
1.2.1 根据实验室危险源可能引发危险的严重程度,将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等级由高到低分为一级(高风险)、二级(较高风险)、三级(中风险)和四级(低风险),共4个等级。
1.2.2 对于同一类别的危险源,按照"就高"原则,确定为该类别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等级。
1.2.3 综合各类别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等级,按照"就高"原则,确定实验室安全风险等级,如∶实验室同时具有较高等级危险源和较低等级的危险源,安全风险等级按照较高等级确定。
2、防护措施
实验室应按照危险源的辨识结果,建设相应楼层、实验室防护设施台账:包括特殊防护、消防、监控、报警、应急救援、防静电、防雷电等设施电子台账。
1、实验室应在方便取用的地点设置急救箱或急救包,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绷带、纱布、消毒药剂等;
2、实验室应在明显位置和便于取用的地点配备与易燃易爆物质、腐蚀性物质和毒害性物质等相应的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灭火毯、消防砂及其他必要消防器材。
3、准入培训
3.1 根据安全风险等级对实验室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安全教育培训,建立人员培训考试记录档案。
3.2 一、二级实验室人员需参与政府、协会团体或学校组织的实验室安全培训,并至少三年复训一次档案记录;
3.3 涉及生物、辐射、特种设备等实验使用人员,应参加国家要求的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证书后方可开展相关实验。
说明:满足以上要求经管理员审核通过后,授权门禁人脸识别系统,方可进入实验室;
4、安全检查
4.1 制定检查计划,发布检查通告;
4.2 安全抽查巡检区域随机、专项检查、节前检查、联合检查;
4.3 采用移动端手机或PAD 进行检查,拍照上传不合格项,检查内容可自定义;
4.4 所有检查和自查均应做好记录,整改情况反馈及评价;
4.5 巡查电子记录档案;
4.5.1 实验室自查每日一次。
4.5.2 院级(二级单位)检查∶一级实验室每周一次,二级实验室每两周一次,三、四级实验室每月一次。
4.5.3 校级检查∶一级实验室每季度一次,二级实验室每半年一次三、四级实验室每年一次。针对涉及高风险危险源的实验室开展专项检查每半年一次。
5、应急预案与演练
6、统计查询
-----
网友解答:
-----
高校责任人制度非常重要!
-----
网友解答:
-----
关于实验室安全,为了防止爆炸,我认为以下这几点可以帮忙解决。
对于学校
1.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开设相关课程
2.对于本科生刚开始做实验时,应该有经验丰富的老师讲解或者老师经常注意学生并指导学生
对于自身
1.做实验前应了解化学用品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否易燃易爆
2.学习一些应急处理知识
3.关心自己的安全,用大脑做实验
实验室国家已经把许多危险的东西都撤了,比如没有明火加热了,危险化学品的实验要么不做了,要么改了。
-----
网友解答:
-----
爆炸事件的发生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防范:
第一,教师在授课时向学生明确指出实验注意事项和安全隐患,告知学生不规范操作的后果,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流程操作。
第二,学校的安全防范措施要做好,实验器材要定期更换,以避免因器材老化问题造成的危险。
------------------
推荐阅读:
上一篇:美国籍的段永平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