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未闻师从何人,为什么智计优于常人,堪比诸葛亮?
司马懿~未闻师从何人,为什么智计优于常人,堪比诸葛亮?
-----
网友解答:
-----
『百味首先感谢老友‘于无声处观云涌’的信任支持和热情邀约此问,今天百味就给朋友们回答“司马懿师从何人?为何智计堪比诸葛亮?”这个问题。』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枭雄曹操、皇叔刘备、江东孙权、卧龙孔明、武圣关羽,常胜将军赵子龙、鬼才郭嘉、毒士贾诩、幼麒姜维……等等,但笑到最后的却是司马懿,他成了“三分天下”的最大赢家,就连我们伟大的毛主席都评价他有3个优点远超诸葛亮,今天就请朋友们听百味娓娓道来司马懿师从何人?为何智计堪比诸葛亮?
按后世评说来看,诸葛亮的名声可胜过司马懿很多很多,孔明为报刘备知遇之恩,不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自古以来万事都看结果,按成败论英雄,司马懿才真正是三国中最大的赢家。
他不仅结束了“三分天下”的混乱局面,而且还为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比,又输在了哪里呢?司马懿的师傅又是何方神圣呢?
原来,司马懿的师傅便是三国名士胡昭。有的朋友问了,这个胡昭名不见经传,究竟能有啥过人之处?
接下来百味就给大家讲解一下胡昭到底有多厉害,能教出有“冢虎”之称的司马懿?
大家知道司马懿的外号“冢虎”是什么意思吗?
百味先给大家解释一下,意思就是说:蛰伏在坟墓中的老虎。
这外号听着就令人望而生畏,司马懿这头老虎悄无声息地躲藏在人烟罕至的坟墓中,随时准备发动进攻,真是令人防不胜防。
任凭再厉害的人也无法阻挡他的攻势,这外号绝对符合司马懿那持重、隐忍和嗜血的性格。
记得有句成语叫做:“虎行似病”,这也正是司马懿的高明之处,往往越厉害的人,越善于隐藏自己的锋芒,以低调和内敛示人,让你防不胜防。
接下来百味就给大家讲讲司马懿的师傅胡昭,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隐士、书法家,擅长隶书。
他的才情、智慧和谋略可与邯郸淳、钟繇、卫觊、韦诞等人齐名。
更为巧合的是,胡昭的字跟诸葛亮一样,也叫“孔明”。
由于胡昭厌恶仕途中的尔虞我诈,不懈于为官受约束,想过清静日子,于是便在冀州一心钻研经史、习练书法,因此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大名。
当时正逢乱世群雄并起,各路诸侯为扩大势力和地盘,求贤若渴,所以像胡昭这样谋略过人、才华盖世的名儒,正是他们拉拢的对象。
为了大家便于理解,百味再给大家举两个例子:其中拉拢司马懿最有名的是“门生满天下”的袁绍,还有“一代枭雄”曹操。
先说袁绍:公元190年,袁绍满怀信心地登门拜访,邀请胡昭出山,但胡昭坚辞不受。
几次相请都没能成功,这可惹恼了袁绍,决定把胡昭强行绑出来。
没料到胡昭料事如神,干脆躲进深山避而不见,结果袁绍又扑了个空。
再说曹操:公元196年,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发布“唯才是举令”的号召,吸引了大批仁人志士前来投奔。
当然曹操也是多次邀请胡昭出山,但仍遭到其婉言谢绝。
曹操见难以劝服,便感叹一声:“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就还了他自由。
胡昭说服曹操后,回家继续过自己的田园生活,而且还和曹操相处的关系特别和谐。
再后来,胡昭为躲避各路群雄找寻,索性就搬到陆浑山居住,陆浑山就是位于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嵩县东北。
由于在山中居住的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百姓,文化素养较低,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来斗去,便请胡昭来劝解,渐渐的的胡昭就成为当地德高望重的“民事纠纷调解员”。
当地的百姓大多都是穷苦人家,他们的孩子没钱读书,善良的胡昭便开办学馆,义务当起了老师。
就这样,胡昭一边教化四方、一边平息争斗,时间久了就成为了陆浑山一带妇孺皆知的“精神领袖”。
他不仅深受百姓爱戴,而且连当地官员都特别崇敬他,就连那些造反的人也都称他为“贤者”,就连打仗时都不忘关照他,大家一起相约:发起战争时都不去攻打他的居住地。
有很多名门贵族的子弟都心甘情愿的翻山越岭,不辞辛劳的来拜学,其中就包括司马懿。
说起胡昭还对司马懿有救命之恩:
当地曾有一位不良少年叫做周生,喜欢惹事生非、打架斗殴,经常纠集一帮不良青年,对学子们品头论足,非常不礼貌。
司马懿有天实在忍耐不住,便训斥了他们几句,周生便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司马懿。
有一天,周生找了几个人,在司马懿回家的途中劫持了他,准备杀掉他。
当胡昭得知周生要害司马懿,就想阻止他,最终在一处山间小路上截住周生一行人。
胡昭流着眼泪,苦口婆心地劝说周生不要再做伤天害理的事,周生终于被胡昭的真诚所感动,打消了杀死司马懿的念头。
胡昭看少年时的司马懿聪慧通达,胸怀大志,而且从来都不夸夸其谈,没有丝毫腐孺之气,料定他日后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于是胡昭便将自己平生所学,全部毫无保留地教授给了司马懿。
司马懿与师傅胡昭相处得十分融洽,他们二人即是师徒关系,也是朋友关系。
大家都知道司马懿的书法很好,应该是受到了胡昭的传授和指点。后来司马懿统一三国后建立晋朝时也是十分推崇胡昭和钟繇的书法。
后来胡昭去世后,司马懿为了表达敬仰恩师之情,便在自己两个儿子:大儿子司马师和二儿子司马昭的名字中,巧妙地插入了恩师的字号。
这两个字连起来就是“师昭”,寓意就是司马懿“师从胡昭”的意思。
朋友们,通过我的讲解,大家这回知道胡昭有多厉害了吧!
最后,百味再给朋友们讲讲司马懿为何智计堪比诸葛亮?为何就连我们伟大的毛主席都对他评价如此之高?
要说这司马懿可不是一般人,外号“冢虎”,公元179年出生于河内郡温县孝敬里。
其父司马防曾出任洛阳令京兆尹,育有八子,当时号称“八达”。
在家排行老二的司马懿,在如此豪门中成长,长大后又师从胡昭,必然学问广博,见识丰富,又有雄才大略。
司马懿因为名气太大,曹操也曾派人去请他出山,但年轻的司马懿看不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不想在曹操手下效力,于是便装病婉拒。
但曹操继续强势相逼,司马懿不得已顺从为官,但他很快地便跳槽到曹丕一派的势力当中,从这也不难看出司马懿多谋略、善权变。
司马懿上任后也是慧眼识珠,提拔了出身寒门的魏国名将太尉邓艾和关内侯王基等人才,这些人在之后的蜀魏大战中,为曹魏提供了巨大的助力,屡次挫败蜀国北伐。
那为何毛主席对司马懿评论如此之高?
毛泽东最喜欢看的书,就是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主席曾说过:
这部书我读了一十七遍,每读一次都获益匪浅,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主席评价司马懿曾留下三段评语:
第一段:(司马懿)出身世族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之重臣;
第二段: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第三段: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历来说他坏,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
还有,主席在转战陕北时曾说过:
蒋介石和胡宗南都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面前没有司马懿只有司马师呦。
可以看出,主席对司马懿的评价颇高。
司马懿一生都是谋定而后动,没有把握的仗,他从来都不打。
而且他的城府极深,可以说是集智慧与谋略于一身。
更为可怕的是,他可以把对方的心理分析的丝毫不差。
司马懿到了曹操手底下没多久,曹操就发现司马懿有“狼顾之相”。
那什么叫“狼顾之相”呢?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说:狼回头看的样子。
大家都知道,狼在走的时候,总是左顾右看,而且不停地回头观望。
司马懿就有这么个技能:身子不动,脑袋却能直接往后转180°,能直接转到背后。
所以,“狼顾之相”就是形容人谨慎多疑,而且心怀不轨。
曹操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是怕他以后对曹氏家族做出不利的事。
结果证明,曹操此话一语中的,司马懿到后来确实反叛了曹氏家族,并大开杀戒。
那么司马懿都有哪些厉害之处呢?
历史上司马懿指挥的著名战役有三个:
第一是灭孟达的金城战役;
第二是抵抗蜀汉诸葛亮的战役;
第三是灭辽东公孙渊的战役。
这三次战役充分体现了司马懿的用兵特点,既有稳如泰山的防御战,也有迅速快捷的闪电战;既有攻坚破城的攻击战,又有出其不意的长途奔袭战。
由此可见司马懿用兵如神,堪称一代名将,他能胜过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身上有三个优点:
第一个优点:司马懿比诸葛亮有远见、善谋略;
司马懿和诸葛亮一样,都是深思远虑、料事如神之人。
比如,司马懿对于诸葛亮的去世,也都有预见的。
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五丈原交战期间,曾派使者拜会司马懿,司马懿见了便打听起诸葛亮的生活起居情况。
蜀国的使臣心想:反正你要是问我军情之事我就说不知道,其它的倒是无所谓,你问什么我就答什么。
可是司马懿偏偏问道:诸葛丞相的生活情况和起居饮食如何啊?
使者一听,这司马懿还挺关心诸葛丞相的,我就照直说了也无妨。
于是使者说道:“丞相日夜操劳,连军中很小的处罚之事,都亲自过问;饭量也吃得很少,每天不过数升;晚上睡觉时间也很短。”
谁知司马懿听了以后,马上预感到诸葛亮活不长了,便感慨到:“这怎么能够活长久?”
接下来司马懿就提前做好了准备,下一步一举击败蜀汉。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司马懿观察问题还是非常敏锐,很有远见的。
还如:公元228年到234年,诸葛亮率领蜀汉军士进行了长达六年之久的北伐。
前四次对战,由于诸葛亮神机妙算,曹魏连吃败仗,吃尽了苦头。
魏帝曹叡为了阻止诸葛亮北伐前进的步伐,就启用了司马懿。
司马懿果然不负曹叡所望,一出山就果断斩杀了已叛变曹魏,但还想再逃回蜀国的孟达,然后率领大军又去抵抗诸葛亮的进攻。
在后面的战役中,就是由于司马懿的“龟缩防守”,才力拒诸葛亮的进攻。
可能有很多的朋友说了:司马懿胆小如鼠,惧怕诸葛亮。
『其实百味认为不是这么回事:司马懿每次和诸葛亮对阵,都是不主动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哪怕是自己兵多将广占尽优势的时候。
这是因为司马懿害怕,一旦自己大获全胜,杀退蜀汉,那么魏帝曹睿必定认为:诸葛亮也不过如此,能力有限。
那么司马懿在曹魏眼里的价值必然大大减少,甚至还有直接被曹睿和其曹氏家族杀掉的可能!
所以说,这也是司马懿自我保护的一种伎俩。』
再如: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屯兵五丈原,司马懿看出蜀军的致命弱点。
那便是:运输不便粮草不足,蜀军只能速战速决。
所以司马懿还是采取防守之势,继续和诸葛亮展开拉锯战,就这样跟诸葛亮相持百十来天。
这期间,诸葛亮几次主动求战,还给司马懿送去女性衣物侮辱他,嘲讽他像个娘儿们一样磨磨唧唧,连痛痛快快打一架都不敢。
结果司马懿假装怒不可遏,还上表曹叡请战,曹叡当然没同意,还派辛毗来做司马懿的军师。
当诸葛亮再挑战时,辛毗就拿着圣旨不让司马懿出兵。
大家请看,司马懿这计策是不是十分的高明,不仅保全了不受侮辱的面子,还实现了以静制动、以逸待劳的军事目的。
最终逼得诸葛亮万分无奈,只得兵退五丈原。
当年8月,殚精竭虑的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时年五十四岁。
终于司马懿实现了不战而胜,熬死了诸葛亮,保存了曹魏大军的实力。
也难怪毛主席如此评价司马懿:出身世族多谋略,善权变,手段比曹操高明得多,就算与诸葛孔明相比也不落下风。
第二个优点:司马懿比诸葛亮杀伐果断、心狠手辣;
史书评价司马懿宁可错杀,不可不杀。是外宽而内忌,猜忌多权变。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司马懿外表宽厚,其实心胸狭隘,猜疑多疑,并且性格阴晴不定。
先说司马懿杀伐果断:最具有说服力的就是《三国演义》中第九十四回“司马懿克日擒孟达”一章,这也是体现司马懿智慧和决断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孟达投降魏国后,曹丕死后感觉自己不受重视,又想反水回到蜀国。
当孟达与诸葛亮勾结谋反时,司马懿力认为孟达无信无义,力排众议果断出击擒杀孟达。
司马懿出乎孟达之所料,孟达认为需要30天的路程,司马懿则用了八天就攻到城下。
最终孟达被斩杀,头颅被送到京城洛阳,还俘虏孟达手下一万多人。
所以,司马懿在军事决策上杀伐果断,是其屡立战功、笑到最后的一个重大原因。
再说说司马懿心狠手辣:
公元220年,年仅66岁的曹操病逝,其次子曹丕接过了曹魏大权。
司马懿深受曹丕的信任,在曹丕临终前,不仅将司马睿任命为辅政大臣,还叮嘱太子曹叡说:这些都是国之重臣,你以后一定不要怀疑他们的忠心啊!
结果曹叡一开始还是不信任司马懿,甚至对司马懿颇为忌惮。
但司马懿不愧“冢虎”的称号,把自己锋芒深深的隐藏,示弱于曹叡。
但司马懿接下来的毒辣阴狠,丝毫不逊于曹操,可以说是“杀人不眨眼”。
比如:司马懿征战辽东公孙渊,杀俘、杀降和杀平民的血腥残忍,可谓罄竹难书,就算是在整个三国时期也罕有对手。
公元238年,司马懿奉命征讨公孙渊,率牛金、胡遵等步骑四万,昼夜强攻襄平城(就是现在的辽宁辽阳),破城后,公孙渊率军突围战死。
司马懿进城后便展开了大屠杀:
所有官员全部被杀,就连投降的两千多名士兵也被处死。
随即司马懿又开始屠城:
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杀死,共计屠杀了七千多平民百姓,可谓狠绝至极。
接下来司马懿又把这些人的尸体集中的埋葬在一个大深坑里,并建造了一个高高大大的坟墓。
朋友们,司马懿这可不是出于善心,而是为了彰显和炫耀自己的武力和能力。
再如:“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诛杀曹爽三族及其亲随手下,也毫不手软。
据《晋书》记载:诛曹爽之际,支党皆夷及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姊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
公元249年,隐忍十年之久的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了郭太后和京城洛阳。
然后他以郭太后的名义,下旨免去大将军曹爽的职务,并许诺曹爽,不要他的性命,让他回家养老。
据《晋书》记载:诛曹爽之际,支党皆夷及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姊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既而竟迁魏鼎云。
谁知当傻憨憨的曹爽交出兵权后,司马懿却食言将曹爽兄弟三人,还有亲信何晏、桓范、邓飏等人都以大逆不道的罪名,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诛杀,祸灭三族。
大家是不是可以看出司马懿手段狠辣至极,实在是残忍,就连出嫁在外的女子他都没放过。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曹爽以皇帝的名义讨伐司马懿,司马懿家族有可能也会被诛灭三族。
第三个优点:司马懿比诸葛亮会隐忍,能示弱。
史书记载司马懿这个人性格非常复杂,俗话说:“大丈夫能伸能屈”,他不仅足智多谋,而且深藏不露,特别善于隐忍。
比如:公元201年,当时曹操正担任司空一职,听到他的名声后,便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
司马懿不喜曹操为人,不想在曹操手下为官,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适。
大家都知道曹操非常多疑,不信任司马懿,便派人在夜间去刺探消息。
来人果真见到司马懿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像真染上了风痹病似的,就放过了司马懿。
再如:当曹爽虽然大权在握后,但不放心司马懿,怀疑司马懿有反心,便想试探一下他。
司马懿看出曹爽的心思,又开始装病,而且步步示弱。
曹爽仍不放心,便派刚出任荆州刺史的李胜,假借告别之名来探寻究竟。
司马懿当然知道李胜此来的目的,于是便躺在病榻上,装作病入膏肓的样子。
当李胜进屋后,司马懿故作惊讶地说:“并州靠近北方,匈奴人时常骚扰,务必要小心啊。”
李胜听后连忙纠正:“我去的不是并州,而是荆州。”
司马懿一脸懵逼地问:“原来是从并州来的?”
李胜听后摇了摇头,心想这司马懿已经神志不清,无药可救了。
这时候侍女又端来一碗稀粥,司马懿故意吃得满身都是。
接着又装作有气无力地对李胜说:“我病得如此沉重,恐怕命不久矣。我死之后,两个儿子还望大人多多教导,在曹爽将军面前多多美言,那我就感激不尽啦。”
说完,司马懿又躺倒在病床上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李胜看到司马懿病情如此严重,便告辞后赶到曹爽府上,将所见所闻告知曹爽。
这曹爽听后居然还高兴不己,认为司马懿不久将亡,不足为虑,于是便放松了警惕,从此之后再也不担心司马懿反水了。
大家看见了吧:善于隐忍的人,随时都能把假戏演得跟真的一样。
司马懿不仅聪明,还很会隐忍示弱,假戏真做令人不疑,这也是他最终能成为赢家的一大法宝。
写在最后:
朋友们,纵观以上观点,司马懿是个不拘一格的人 , 善于抓大放小 , 而诸葛亮是事无巨细 , 事必躬亲 。
司马懿虽然有着与诸葛亮不同的野心,但论人品道德,马上就高下立判,其所行所做之事更没有诸葛亮光明磊落,但他所有的隐忍示弱和审时度势,最终却使他成为了终极赢家。
所以说,司马懿“冢虎”之称绝不是浪得虚名,相比于“卧龙”诸葛亮,我们当然可以看出司马懿显然是更具有智慧的!
-----
网友解答:
-----
司马懿师从"素书"。
------------------
推荐阅读:
现在农村的贫困户,低保户很多,这一类人在村里是不是该干义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