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邦能放走张良,朱元璋却不能放走刘伯温?
为什么刘邦能放走张良,朱元璋却不能放走刘伯温?
-----
网友解答:
-----
张良一生只是谋士,无党无派。
刘伯温是政府官员,政治从来都是党派山头,政治站队就是你死我活。
-----
网友解答:
-----
张良
刘邦并不是放走张良,而是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杀张良。
首先当然归功于张良的淡泊名利,由于体弱多病,张良崇信道教,休习黄老之术,经常闭门不出,少与群臣交往,特别是虽然张良足智多谋,能够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但是却由于身体原因,从未单独率军作战,与将领们有太多交集。可以说,到了后期张良就好比一个大隐隐于朝的高人,完全超然于众臣之外。除了在废立太子这样的涉及国本的问题上出面,基本上不干涉政事。
其次,刘邦还是个重情之人。虽然对韩信猜疑重重,先是在云梦泽将其诱捕,这时念及旧情将其贬为淮阴侯,后来韩信因谋反被吕后杀,刘邦听到消息是喜且怜之,可见从刘邦心里还是念及韩信曾经的追随之功。还有萧何,萧何在西汉诸臣中,功列第一,位置丞相,刘邦也是多次猜疑,楚汉战争时期就猜疑萧何,萧何把自己子侄都送上前线;韩信叛乱时猜疑萧何,萧何把自己财产捐出作军费;英布叛乱时,刘邦猜疑萧何,萧何故意与民争利,给自己泼脏水,虽然多次猜疑,但萧何最终还是善终,固然有萧何应对及时得体的缘故,还跟刘邦重感情有关,想想如果萧何到了明初,被朱元璋这么猜疑,那儿还会有二次三次的试探机会,造就灭族了事。
第三,张良能够善终还和吕后有关。当年刘邦要废立太子之时,太子刘盈之位岌岌可危,吕后派弟弟吕泽找到张良询问破解之策。张良献计让吕后请出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邦正是见到商山四皓,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方才打消废立太子念头。对这件事,吕后是很感激张良的。后来,张良想要辟谷,吕后害怕本来体弱多病的张良有什么不测,还强迫他吃东西。这样张良在西汉初年又会有什么危险。
刘伯温
刘伯温辅佐的朱元璋与刘邦截然不同。张良之于刘邦是帝王师,刘基虽然与朱元璋谈论的也多是帝王之道,但他可不敢当朱元璋的帝王师,虽然朱元璋称赞刘基是“吾之子房”。但是在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之时,朱元璋把公封完了、把侯封完了,甚至把伯封完了,最后才补封刘伯温一个诚意伯。与刘基功业相仿,甚至不如刘基的李善长确实功列第一,相差何止几倍。
刘伯温之所以不得善终,除了本身才能受到朱元璋猜疑,还有其它原因:
刘伯温陷入了党争,从大明建国之初就出现了地域划分的党争,刘伯温是浙东集团的代表人物,还有以李善长的淮西集团,淮西出身的朱元璋有意无意通过压制刘伯温来压制浙东集团。
他的性格过于刚直。正如刘伯温说有,他嫉恶如仇,曾经依法处死李善长亲信李彬,惹怒了这位淮西集团领袖。又在宰相问题上,向朱元璋直言胡惟庸“此小犊,将倴辕而破犁矣”。认为任用胡惟庸为相最终会导致翻车,不适合做宰相,得罪了胡惟庸。
正是这两个原因,让刘伯温成为了淮西集团的敌人。但其实上以刘伯温为首的所谓的浙东集团并未形成气候,而且刘伯温是个有气节的人,毫无结党之心。所以,就成了他一人单挑淮西集团。而淮西集团还有个大佬,谁也惹不起,就是朱元璋。可见,明初刘伯温处境之艰难。
为民请命之心。洪武四年,刘伯温致仕回家养老。致仕后,刘伯温一直安居在老家浙江青田,过着布衣粗食的农人生活,每日饮酒下棋为乐,绝口不提朝政。但事情出在他的家乡的一个叫做谈详的地方,由于此处盐枭不服管制,埋下许多不安定因素,刘伯温建议在此设立巡检司。但这件事被胡惟庸知道后,他借题发挥,指示亲信弹劾刘伯温说,刘伯温认为谈详这里有王气,想死后葬于此处,才请求朝廷设置巡检司驱逐百姓的。这一招非常厉害,本来刘伯温就擅长风水之说,再加以王气,简直就是灭族大罪。使得刘伯温不得不不顾老迈从家乡赶到京城向朱元璋解释
回到京城,朱元璋既没有让刘伯温申辩,也没有问责的意思,只是让他挂个诚意伯的虚衔随朝陪侍。有的时候,朱元璋还会进行敲打,因为刘伯温在祭孔典礼上没有陪祭而接受祭肉,朱元璋因此小事罚俸一个月,有的时候也让他做一些官样文章。整体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每日恍恍惚惚、内心恐惧不安,导致刘伯温身体病痛越来越重,在京城待了一年,朱元璋才让刘伯温返回故乡,一个月后,刘伯温就去世了。有传言,是胡惟庸安排御医在刘伯温药中下药,导致刘伯温慢性中毒而死。而且朱元璋后来在胡惟庸倒台后,也多次称是其害死刘伯温的。但是,朱元璋难道就没有责任吗,正是他总是有意或无意的给刘伯温施加精神枷锁,一步一步让刘伯温精神崩溃。胡惟庸只不过是猜测圣意,执行朱元璋无声的圣旨,让其免于落下杀害贤臣的口实。刘伯温虽死,但却也保全了家族,比起后来明朝李善长、胡惟庸等功勋诸将,也要强了不少。与张良相比,刘伯温少了些淡泊,多了些责任,少了些圆滑,多了些棱角,最终也导致两人下场不同。
-----
网友解答:
-----
众所周知,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被刘邦誉为“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汉朝建议后,张良有感政权日益稳固,于是提出辞呈,刘邦答应了。刘伯温是朱元璋身边的首席军师,在民间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美名,可是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却不肯放走刘伯温,最后不得善终。
当然,“一个好汉三个帮”,开国皇帝能成事,身边人的本事也很重要。比如汉高祖刘邦有“萧何、韩信、张良”这三大臂膀,也正因为这三大人才的鼎力相助,刘邦才能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打败强大的项羽,开创西汉的百年基业。以至于四海升平后,有人问刘邦取天下的秘诀,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不绝于粮道,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克,攻必取,吾不如韩信。由此可见,西汉三杰对刘邦、乃至汉朝的重要性。
人才的重要性对于几千年后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来说,同样重要。徐达常遇春这些一个赛一个能打的将领就不多说,能掐会算的刘伯温对朱元璋来说那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甚至后世还给出了“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评价,可见老刘在那个年代是多么无敌的存在。然而唏嘘的是,同样都是能神机妙算的人物,为什么刘邦能放了张良,朱元璋却不放刘伯温呢?
首先来看刘邦。刘邦其实说实话,不怎么杀功臣(个别自己作死的除外),他杀的是影响汉朝稳定的异性王(比如韩信,不管他是不是真的要反);而且张良自己也不是一般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情商高。
首先他没有要太高的爵位和赏赐,而是要了一小块地作为赏赐,这块地也不是别的地方,正是当初他和刘邦相遇的地方,可见他这个人,念旧。而一般念旧的人,大多是不会造反的。虽然张良颇有才能,但是影响力却很小,因为在跟随刘邦的日子里,他与其他同僚很少有交情,也就是说,在朝堂上没有党羽。
再者张良保了吕后的儿子刘盈,这等于有了一个大靠山,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才是真正的为大汉朝考虑,就单凭这一点,刘邦就不会杀他(再说即便想杀,来自吕后的压力恐怕也不是一般的大)。
再看看明朝,朱元璋杀功臣这个事,似乎已经成了事实,尤其是太子朱标死了以后,朱元璋怕朱允炆这个嫩皇帝镇不住这帮老臣,所以只能大杀特杀了。往更深层次来说,刘伯温不仅仅是一个人,它代表的是浙东集团,这和朱元璋自己的集团-淮西集团,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对立面的。朱元璋自己内心呢,也是偏向淮西集团的,这从建国后,封李善长为第一功臣就能看出来,而刘伯温这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打下了半壁江山,还设计了皇宫和南京城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只封了个“诚意伯”。
其实,在朱元璋的阵营里,没有真正的“张子房”,为什么呢?不是因为刘伯温等人的才能低,而是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位顶级谋士,对当时的天下大势洞若观火,这一点朱元璋比刘邦要强些。《明史》有记载,张士诚围攻安丰时,刘伯温建议不要救援,可是朱元璋没有听从,还是亲率大军。虽然过程有些凶险,可是收获却相当大。
朱元璋打天下常常是自己运筹帷幄,他这样评价刘伯温,“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对刘伯温提出的建议,朱元璋都要过滤一下。从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的名单可以看出,文臣谋士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是军功赫赫的战将。当时同一天封的是六公二十八侯,刘伯温的诚意伯是后来加封的,由此可见,刘伯温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
更尴尬的是,刘伯温点评“不堪为相”的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后来都官至宰相。刘伯温的死与胡惟庸党争有关,他欲退却不能,以当时朱元璋对大臣的监控手段,说朱元璋不知情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刘伯温的去世与朱元璋的纵容也有一定关系。
另外,需要重申的是,张良与刘伯温不同。张良作为历代人物眼中“青云之士”以及道家入世出世思想典范,这一点从张良两个儿子的名字中可以参考;刘伯温代表的不仅仅是本身一支,更代表着背后的浙东集体。
我们都知道,已经成为皇帝的刘邦,注定已经不是当时那个一穷二白的傻小子了,张良自然是知道的,而且从他的做法上,我们也能知道张良是很了解刘邦的,知道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而刘邦同样能了解张良的意图是什么,毕竟这是多年以来所建立的默契,这种君臣之间的默契就好比是曹操和荀彧,虽然这俩人最后的结局也很遗憾,但是这种默契和信任却是朱元璋和刘伯温所没有的,因此刘邦能放过张良,而朱元璋就做不到。
-----
网友解答:
-----
张良可能是太子党,留着有用呢!
刘邦可以怀疑韩信、萧何等人的忠诚,但是他不可能怀疑张良,因为张良与太子刘盈关系密切,曾经为太子出主意,事实上他就是太子党。
刘邦老了,朱元璋正值青壮年,刘邦的心思是大力支持太子党,朱元璋这种想法还不突出,刘伯温是想脱离朝廷,张良仅仅是“半隐退”!
刘伯温跟太子朱标的关系很一般。
似乎刘伯温就一个“孤胆英雄”,他不结党营私,名声还好,是皇帝治国理政要尽量争夺的能臣!
朱元璋倒是希望刘伯温成为“帝党”,让他替朱家天下出谋划策,朱元璋一时半会还离不开刘伯温。
朱元璋不可能放走刘伯温!朱元璋称帝的时候才40岁,正是青壮年,他要开创一个太平盛世,怎么可能让刘伯温这样的“孤臣”离开自己呢?
一般来说,皇帝都比较喜欢“孤臣”,刘伯温不结党营私,用他比较放心,而且刘伯温是文臣。
在一大批武将里面,和平年代,文臣就是“香馍馍”!是治理天下的得力人才。
咱们再来看看刘邦,刘邦已经老了,他指望自己是指望不上!汉朝的太平盛世不可能在刘邦手里出现!
刘邦有自知之明,他只能指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开创一个太平盛世,所以他反而不着急了!
朱元璋很着急!因为他想趁自己年轻,为天下老百姓办点好事!
一个是不着急的老皇帝!
一个是能干的容易着急上火的年轻皇帝!
老皇帝的心思就是黄老之术,反正就是无所作为,休养生息,让老百姓自己过日子,尽量不直接干预他们的生活!
所以张良可以“辟谷”,可以开小差,可以时不时修身养性,请假回家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
刘邦自己就是这么干的,汉朝建立后,他关心的不是发奋图强,赶紧搞出一个太平盛世来!
他想的是如何把汉家天下传承下去,是刘盈还是刘如意,谁才是合适的太子。
事实上,朱元璋没有立储的问题,反正太子就是朱标,朱元璋这个人比较认死理!他不是“公务员”出身,心里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
刘邦是底层“公务员”出身,当过沛县的小亭子!曾经是秦朝基层的小干部,以至于已经养成了耍滑头的个性!
他就是墙头草,风吹两边倒,见好就收吧!
有一天,刘邦看见刘盈身后站着“商山四皓”,他就觉得太子翅膀硬了!于是又倒向太子,把戚夫人抛到脑后了!
这个其实就是耍滑头的个性!
既然他刘邦最终倒向了刘盈,那么张良作为太子党!经常替太子出谋划策。
因此,刘邦只能指望张良活得更长久,就让张良“辟谷”修道,修身养性,求得长寿之道!
张良长寿,对刘邦来说是好事,起码太子将来有能人帮扶呀!
刘伯温想一走了之,自己回家享福,把脏活累活留给朱元璋,傻子才放走刘伯温呢!
朱元璋正在发奋图强,要干一番千秋大业,四十岁的年轻皇帝,怎么可能让大臣们都回家享清福!
特别是文臣正是发挥作用的时候!
在朱元璋看来,刘伯温想走,那就是“逃兵”,是万万不可的事情。
你刘伯温回家享清福,这往后的朝廷!谁来替我分忧解难,出谋划策。
大明朝要发展农业,谋划科举,百废待兴之时,你刘伯温想一走了之,这不是白日做梦吗!
由此可见,来日方长的是刘邦,急着要建功立业的是朱元璋!
这个才是,刘邦放走张良,朱元璋要拉刘伯温下水,死活不放他走的一个最合理的缘由!
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热心关系和评论!@龚柳辉
-----
网友解答:
-----
有大功德于社稷人民,自己一生又不吃大亏不受大辱,无纤芥之患,且不为后人垢病的,差不多方可称之为圣者,这样的人在历史上是少之又少的。张良,字子房,是秦末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也是汉初三杰之一,正是在张良的一力谋划下,刘邦才最终夺取了天下,建立了汉朝,因此刘邦评价张良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天下初定,张良不居功,激流勇退,刘邦封张良为留侯,食邑万户,得以善终。刘基,子伯温,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要谋臣,为人耿直不苟且,朱元璋能取得天下,多得益于刘基的筹谋定策,被朱元璋称为“吾之子房”。朱元璋建国后,封刘伯温为诚意伯。后刘伯温辞官归乡,隐行韬迹,口不言功,但因以往曾得罪李善长和胡惟庸,胡惟庸做丞相后,诬陷刘基,受朱元璋猜忌,被夺禄。刘基入京谢罪,偶感风寒,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御医探望,按御医开的药方服药,吃后顿觉腹中如有一些不平石块挤压在一起,十分痛苦。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委婉提出胡惟庸带御医给自己看病,及服药后身体更加不适的情形,朱元璋听了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些让他宽心养病的话,不由得让刘基心寒。不久刘伯温病死,直到胡惟庸倒台,刘伯温子孙方得嗣其爵禄。那么为什么刘邦能放走张良,而朱元璋就不能放走刘伯温呢?
二人所处历史环境不同。张良所处的历史环境,正是秦末汉初,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纳夏、商、周三代国祚绵长的经验,复封建,废郡县,刘邦大封功臣名将,分封了很多异姓王,也分封了很多列侯。这些诸侯王都有自己的封地和部曲,有很大的实力;而且推行分封,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就很难加强。夏、商、周到秦,都是以暴力推翻前朝才取得了政权,还很少有像王莽、曹操那样的权臣篡国的情况出现,因此刘邦更关注分封的那些有实力的异姓王,一般不会怀疑像张良这样忠心而不居功且在朝的小列侯会有篡国之危。到明朝就不一样了,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早已废除了分封制,完全推行了郡县制,功臣名将只有虚封的爵位,没有了实封,一切大权尽归中央,皇帝成了绝对权威的象征。但是由此也衍生出了不一样的朝代替换情形,那就是当君弱臣强时,权臣就会替代幼弱皇帝,改朝换代,王莽如此、曹丕如此、司马炎如此,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也莫不如此,就连以后的隋唐、五代各朝及北宋,概莫能外。这些教训都是非常深刻的,没有了分封诸侯王的割据势力相威胁,来自功臣名将的内在威胁就成了朱元璋所关注的最主要的忧患。
两个帝王重点关注度不同。西汉初建,刘邦分封了很多异姓王,这些异姓王都有很大的势力,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单独的政权。而且这些异姓王都是和刘邦一起造反起家的,当时身份都是平等的,最后打下天下,各自都有一份功劳,凭什么都得听你刘邦的?因此中央和地方诸侯王之间就有了互不信任,互相猜忌。于是在相互猜忌中,矛盾加深,有势力的诸侯王就骤然起来反叛,从刘邦登基称帝到去世,没有一年能让刘邦安稳的。在全国范围内,异姓王反叛此起彼伏,刘邦疲于应付,再加匈奴入侵,刘邦关注这些尚应接不暇,哪里还顾得上那些分封的地小人少,不包藏祸心,无力与中央对抗的小列侯呢。刘邦平定了淮南王之后,回到故乡,与众乡亲欢聚,他拔剑起舞唱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可见刘邦对国家前途命运是何等的忧心,他真的很需要猛士能帮自己镇守四方,他能依靠谁呢?那些被他封为小列侯的功臣,本分服从,正是他所依靠的对象,他又怎么会去加害他们呢。而明朝时候的朱元璋就不同了,他取得天下后,虽也进行了封赏,但没有实封,没有分封异姓王。在朝的功臣勋将,都在朝听命,他朱元璋做皇帝一天,自然没有什么人敢夺权造反,但一旦他不在了,让他的子孙做皇帝,那些功臣勋将还能服服帖帖听他子孙的吗?更何况要继承自己帝位的,是自己幼弱的皇太孙朱允炆呢。因此朱元璋所着重关注的,是他在世时怎样清除掉那些以后可能会对皇权造成威胁的功臣勋将,为他的子孙顺利继承皇位铺平道路,因此他要大杀功臣勋将,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被牵连残杀的功臣勋将及家属官员达四、五万人之多,经此两案,开国的功臣勋将基本上没有了。仅剩的开国元勋徐达,被赐烤鹅食之而死,刘伯温作为江浙集团的代表,虽一直低调行事,却也成了朱元璋的隐忧,不杀之自己如何安心而去?于是趁胡惟庸诬陷之机,顺手也就给解决了。刘伯温智谋韬略虽名比诸葛亮,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两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之说,却最终也没能逃脱多疑忌自私残忍的朱元璋之手。
二人的秉性和由此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不同。司马迁曾在《史记•留侯世家》中感慨道:“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意思是说,我原以为张良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当是一高大威猛的男子形象,当看到他的画像后,谁知其像貌竟如一美丽的妇人女子,其状貌真的与其所干的事业不相称啊!由此我们也觉得,张良此人为人恭谨温和,性情和善。从他不离韩王,后跟随刘邦,一心为刘邦出谋划策,刘邦称帝他又一心退隐辟谷看,张良是个忠诚有谋略,却不喜交往的人。他唯一一次独自率兵攻打韩王昌,却吃了败仗,说明张良领兵打仗能力很有限,是一个瘸子的执行者,却是一个背后出谋划策的奇才。张良崇尚黄老之术,一直想修仙了道,不爱交结朋党,不恋红尘富贵,没有什么能让刘邦感到威胁自己统治的地方。而且刘邦和张良私人感情很好,刘邦虽有无赖之名,却不强人所难。刘邦西进咸阳,自从在宛城遇到张良后,就觉得一见如故;特别是张良为刘邦的出谋划策,让刘邦一路西征很快攻进了咸阳,鸿门宴又救了刘邦,刘邦是真的不想让张良离开自己。但张良却不忘旧主,一直在帮韩王成复国,尽管他与刘邦很头圆,但依然离开刘邦,不离韩王成左右,直到项羽杀了韩王成,张良才一心投奔了刘邦,成了刘邦的谋士。在这期间,刘邦尽管很想得到张良,却始终与张良保持亲密友好关系,始终没有强留张良,或做什么过激行为,这说明刘邦宽怀大度,不强人所难。张良的忠诚和张良的为人处世,让刘邦觉得放心,虽然在刘邦晚年,为戚夫人母子考虑,要废太子刘盈,张良却尽力帮吕后保刘盈的太子之位,刘邦到死却不恨张良,从没要杀张良之心。要知道,刘邦和樊哙从小是过命的交情,樊哙为刘邦的事业出生入死,多次救刘邦之命,但因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当听人说樊哙会与吕后联合对付戚夫人母子时,病危中的刘邦,毫不犹豫地命令陈平前去斩樊哙,将其头提来见。幸好陈平多了个心眼,捉到樊哙没有立斩,而是将其押解回京,还没到半路,刘邦就驾崩了。由此可见,刘邦依赖张良,相信张良,从无害张良之心。刘伯温的情况就与张良大不一样了。据《明史》记载:“(刘基)性刚嫉恶,与物多忤”。刘伯温在跟从朱元璋之前,曾是元朝进士,做过元朝的官,镇压过农民起义,平定过盗寇之乱,在辞官归家时,还在家乡青田,组织力量保卫家乡。正是在他的组织抵御下,周围虽然兵连祸结,盗寇肆行,青田却未受多大影响,因此刘基在家乡是很有威望的。刘伯温受朱元璋强聘之后,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建章立制,建立大明,立下了大功。但他果决让朱元璋不承认小明王,做事果断不苟和,也深深印在了朱元璋心里。刘基因个性的正直不苟且,也因此得罪了李善长和胡惟庸等朝中重臣。刘基精通易理,深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大明建立后,他不争功不争名,激流勇退,回乡归隐。但是因以前得罪过胡惟庸等人,胡惟庸做了丞相后,就报复刘基。他着人诬陷刘伯温欲侵占家乡南田的“王气”。原来刘基为浙江青田九都南田山之武阳村人,南田山的形势,乃是“万山之巅,独开平壤数十里,号南田福地”。《 洞天福地记》中记载说:“古称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朱元璋好不容易打下天下,就怕以后谁谋夺他的天下,胡惟庸正是摸清了朱元璋的忌讳,才如此诬陷刘伯温。再加刘伯温精通易理风水,朱元璋信与不信,都不能容留刘伯温,于是就夺去刘伯温的官禄,让其回京听命。刘基回到京城,就遭到了朱元璋和胡惟庸的毒手。
环境造就人性,性格决定命运。刘邦虽无赖乡里,却父母兄弟俱在,尚有温情滋养,亭长起家,也知宽怀待人,虽自私却不太残忍,尚有人情温留。朱元璋起身社会最底层,曾乞丐渡日,阅尽人间冷酷,因此,虽明智有略,却冷酷残忍,多疑猜忌,为了自己的事业江山,他自私无情,可以完全抛弃兄弟恩亲,不顾朋友故旧,忘却昔日功勋,剥皮萱草,刷洗凌迟,将功臣勋将,拔除干净。虽然刘伯温低调忠心,但他口无遮拦毫无保留,分析得又十分准确到位,让朱元璋看到了他与众不同的高明;他又是江浙集团的代表,具有不威自怒、振臂影从的能力,怎能不让朱元璋汲汲于心,废寝忌惮?因此趁胡惟庸的诬陷,正好解除自己隐心大患,何乐而不为呢。张良温情和善,不拉帮不结派,明理智谋,断判得体,不轻易结怨朝臣,深懂适时进退,不居功不自傲,情滋恩润,不但早让刘邦对自己放心,也让刘邦更感到自己的不可或缺,悠游从容,张束可控,自然能得善终。而刘基虽精通易理,熟黯处世之道,却性情刚毅,义不苟合;直言不讳,疾恶如仇;只要自己认定的事,一力去做,决不讲人情世故。正因为刘基做事爱走极端,能退不退,能缓不缓,能让不让,该情不情,再加遇到了一个叫花子出身冷酷无情的主子,尽管有神机妙算之能的刘伯温,最终还是难逃陷害,不得善终。因此张良能称谋圣,成为后世武庙十哲之一,刘伯温却因结怨逃脱不了皇帝和仇者的忌害,难称智圣,只能为后人留下遗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