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清朝没有宦官专政?它有什么制度限制了宦官专政呢?
为什么历史上,清朝没有宦官专政?它有什么制度限制了宦官专政呢?
-----
网友解答:
-----
因为明朝的统治阶级是皇帝一个人,而清朝是整个满人群体,明朝皇帝势单,必然会扶植同盟者,而清朝不需要。
比如明朝皇帝对自己的兄弟像防贼一样,比如崇祯年间周王朱恭枵,为防御开封拿出自己所有的钱。“买米麦,日夜造饭屑面,犒赏守陴者”做好后勤工作,让守城官兵能够吃上饭,有力气和李自成作战,一方面下令超高的悬赏以求杀敌:“斩首一级,赏五十两;守城射死一敌,赏三十两;伤一敌亦赏十两。”
挡住李自成的攻击后,崇祯表扬了周王朱恭枵,让他老老实实呆在彰德,只到明朝灭亡。
清朝是允许兄弟参政,甚至慈禧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慈禧与奕訢共掌国事。也就嫂子联合叔叔共同执政,这在任何一个汉人王朝都是不可能的。
因为清朝统治阶级是一个集团,包括多尔衮,孝庄,雍正的弟弟允祥等等,皇帝是允许自己的兄弟或者妻子,母亲等人参入政治的,这一点就是来自游牧民族的习俗。
历史上的辽国,元代都有自己兄弟或者母亲等女性角色参政(金国比较特殊,汉代太快,初期‘兄终弟继”,也算是特色之一)。
也有一个现象,少数民族政权只要汉化不严重,基本就没有宦官干政的情况。
-----
网友解答:
-----
应该说,就国家政治而言,满清的政治架是最“健康”和稳定的了,既无权臣秉政,也无后宫干政(慈禧不算,皇帝幼小)更无宦官专权。皇帝始终掌控国家最高权力。这就充分地说明了,满清统治阶层吸取历朝历代关于太监干政弊端。尤其是明朝的太监干政,在这一点上,应该说满清做的很好。有清一代,根本没有出现权宦。安德海与李鸿章只是个别现象,而且二人基本上也没有干政,也没有出现过朝臣与太监“勾结”的情况。
太监,也叫宦官,是封建时代皇家为了维护皇家血统纯正而做出的最惨无人道的事情。这群被阉割的“男人”被称为嫁到宫里的男人,东汉,大唐,明朝是中国三大宦官时代,“他们”把控皇权,把持朝廷。做出种种祸国殃民的事情。满清不是没有出现过太监干政的事情。顺治皇帝早期、摄政王多尔衮秉政、顺治手里无权,但皇宫里却是顺治的天下,顺治要想夺回权力,只有依靠太监,顺治有意效仿汉灵帝诛梁翼害事,开始重用太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一个叫吴良辅的太监。在此人提议下,顺治设立主管太监专司十三衙门。而且太监最高品级只有四品。
在多尔衮死后,顺治亲政,十三衙门开始“运营”有了干政的理由和条件。十三衙门有向司礼监发展的倾向,吴良辅已经开始和官员勾结受贿结党营私、顺治并没有处置吴良辅,康熙登基后处理的第一件政治大案就是吴良辅干政案,将吴良辅处死,撤销十三衙门,设立内务府专门管理太监,设立敬事房专门责罚太监。而这两个衙门都是由满清亲贵担任。内务府由上三旗的包衣管理,说白了就是,不再由太监管理太监了。再就是在嘉庆之前,清代的权力核心中枢不在不文官和士绅集团,也不在功勋和武将阶层,皇亲贵胄始终把控最高权力,满清皇室很“团结”,宗室没有篡位的人,而宗室亲贵和官僚集团互相制衡,再就是满清亲贵要想发达和出仕,基本上都得从侍卫做起(和珅等大多数满清重臣都是侍卫做起)。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部分太监职责、皇帝更信任他们。而不信任太监。
满清还有一个特殊团体,那就是包衣(曹雪芹祖上就是包衣出身)包衣旗人在清代一直颇受统治阶级信任,他们不家奴,是正经的良人,可以参加科举。有清一代包衣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不少。(高斌英吧包衣从内务府主事做起、最后官至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就是说内务府取代太监成为皇帝最主要的家奴集团,而太监就是普通奴仆。而且满清皇帝严令:太监无旨不得出京(安德海就死于此),非特例不得外出宣旨。最关键一点就是清代的太监都是汉人。满人不得为宦,也是不信任汉人的表现。
而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都极其厌恶太监,所以满清的太监都不大有名。成为真正皇帝的家仆,内务府的设立和出现,隔断了太监弄权干政的环境和机会。包衣代替了太监外联工作,使得太监只能对内。满清没有出现太监失弄权干政应该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
网友解答:
-----
围绕在皇帝身边的人,大体三类,亲戚、大臣、宦官,唐朝的皇帝信不过亲戚和臣子,只信身边依附于自己的太监,于是出现宦官专权,宋朝吸取了这个教训,信任大臣,宦官专权的现象极少,明朝皇帝把兄弟们都撵走了,又不信身边大臣,也宠信太监,宦官专权现象最严重,而清朝再次吸取这个教训,不但只信任自家八旗子弟,还给宦官设置严格的条条框框,清朝基本没出现宦官专权,虽然晚清的大总管李莲英曾以二品大员可能干预了朝政,但那是相当特殊的情况了。
古代“老公”一词,其实是太监的意思。
清朝刚入关时,接收了明朝遗留的大量太监,很快顺治被一群太监围绕,还和八旗官吏们产生了激烈的斗争,宫中这群散漫无组织的太监,如果不加以整治,很可能重蹈明朝的覆辙,鉴于此在顺治十年,也就是1653年,正式在清宫设立专管太监的十三衙门,隶属于内务府,这一条最关键,明朝的太监是自己管自己,听听令于皇帝,所以只要把皇帝哄好了,万事大吉,而清朝的太监是直接归内务府管的,内务府是什么机构,由满族王公充任,专管宫廷事务的组织,清朝的太监有人管了,自然就蹦跶不起来了。
图为顺治年所制严禁太监干政铁牌。
同时还出台了太监的限制条令,《清世祖实录》记载,条令规定,太监不可以擅自出皇宫,守职不能干涉别人事务,不许招引外人,不许结交大臣,不许族人结交,不许族人置田屋,不许把持官府等,这还不够,又过了两年,也就是顺治十二年,顺治皇帝再次发旨,如果太监有干预朝政的、结交满汉官员的、贪污纳贿的、闲言碎语的,直接凌迟处死,定不姑贷,并将条例制成铁牌立于十三衙门口,于是太监不许擅政成了铁律。
北京的恭俭胡同,这里曾经是太监净身的地方。
条例刚颁布的时候,有些大太监不以为然,当时的内监吴良辅凭着顺治的宠信,公然结交外臣、揽权纳赃,内务府丝毫不给顺治皇帝面子,将涉及的所有人均处死,吴良辅本来也跑不了,当时顺治已重病,为了不影响其心情,只是给剃度赶到寺庙当和尚去了,不久顺治死了,吴良辅和尚被拉出来斩了,并把十三衙门给撤了,太监在内务府直接治理下,只在各宫做些基本的扫洒涮洗、迎来送往的工作。
中国最后一位可考证的太监,孙耀庭。
康熙皇帝长大后,再次加强了对太监的管理,在内务府内设立了敬事房,《清圣祖实录》记载“内官俱永不用,收奄宦之权,归之旗下”,并明确了品级,最高的总管太监仅为五品,雍正时升了一格,为四品,乾隆上台后规定,太监官职品级不能超过四品,并著为令,以前太监不限制年龄,乾隆开始,只限于16岁以下的,以前宫廷太监教识字,现在不许识字,以前奏章由太监呈给皇帝,现在全由奏事官接收,连内务府的奏家事一类,都由奏事官上交,于是清朝的太监连政事的边都接触不到,干政就不那么容易了。
-----
网友解答:
-----
清朝开国之初,顺治帝针对太监做出了6项规定,其中就强调太监只管干好本职工作,不准多管闲事;不许跟官员们打交道,防止彼此勾结。后来,还特意让土木工程部专门铸造了一块铁牌立在交泰殿的门前,重申了严禁太监干政的上谕,违者一律凌迟处死。清朝历代皇帝都始终遵照规定,一丝不苟地去执行。
储秀宫里有位名叫寇连材的小太监,平时负责慈禧太后梳头,对时事政治本可以漠不关心,但他看到甲午战争惨败后,中国随时有被灭亡的危险,而满朝上下却仍在贪图享乐、浑浑噩噩,没有一点危机感。忧心国事的小太监便准备向朝廷上书,呼吁大家认清事实、奋发图强,他也知道太监干政是死罪,所以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寇连材先是请了5天的假,回到家乡把所有积蓄分给了亲朋好友,作为临终前的馈赠。光绪二十二年(1896),他把写好的奏折当面交给慈禧太后。恳请太后放权给光绪帝,赎回被日本占领的台湾,提了一系列关乎大清生死存亡的建议。寇连材说出了当时许多人想说不敢说的肺腑之言。慈禧太后看过奏折后,暴跳如雷,下令以干涉朝政的罪名把寇连材押赴菜市口斩首示众。
当然,还有个别太监是“被”自愿干涉政治,然后被处诀的。比如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和珍妃都被软禁起来,慈禧太后不能将他们直接处死,他们身边的太监就成了替罪羔羊。八月十九日,敬事房收到太后懿旨:光绪帝手下的太监杨瑞珍、杨昌恩、张得明和珍妃身边的太监戴恩如,4人干预国政,下令交给内务府大臣以打板子的刑罚处死。
其实,这场政治斗争和这些奴才根本就没多大关系,可他们还是免不了替主子背锅的悲惨下场。所以,在清朝,不要说太监专政,太监连表达一下对时事政治的看法都不行。
-----
网友解答: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清朝吸取明朝不断出现大太监专权、祸乱国家的教训,完善了规章制度不许太监干政,几乎历任皇帝都严惩违规太监,使得整个清朝都没有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出现。
皇宫中任用太监的制度,是我国几千年来最伤人道的一种畸形制度。太监人选往往是贫苦人家的孩子,这些家庭因为难以生存,才忍痛把孩子送进宫去。
当然也有一些成年人因为人生不顺而自愿自宫,但成年人施加宫刑比较危险,因为卫生条件所限,很多都难以活下来。
阉割之后,要把被阉割的人放进一个不透风的密室里面,在里面呆一百天,只要受风,一定会死,没有要可以医治。
惟阉割之后,须居密室,避风百日,露风即死,无药可疗。《清稗类钞》
而这些在宫中长大的小太监们,目睹了宫廷中的尔虞我诈,一个个都有成为阴谋家的潜质。不健全的身体往往造就了不健全的人格和心灵。
一旦掌权,他们会加倍把曾经遭受的苦难、屈辱施加给别人。
所以,秦朝末年的赵高、东汉的十常侍、唐朝后期的宦官专权、明朝的刘瑾、王振、魏忠贤都对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清朝建立后,历任皇帝都吸取了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严防宦官专权现象出现。
一、确立宦官地位,不把宦官当做臣子,不能高于四品顶戴
唐宋时期,宦官往往代表皇帝在战争之时充当监军的职务,明朝更是让宦官头子掌管特务组织东厂、西厂。
这就使得太监可以凌驾于百官之上,对朝政指手画脚,甚至掌控了皇帝的废立。
顺治时期,皇帝要在朝堂赐宴,犒赏百官。几个太监首领首先进去向皇帝叩谢。顺治就下令:朝贺大典的时候,太监不能按照明朝的制度入殿行礼。
顺治甲申,世祖定鼎,颁诏赐廷臣宴,有内监数辈先行拜舞。奉谕:朝贺大典,内监不得沿明制入班行礼。《清稗类钞》
这其实就是剥夺了太监成为朝廷大臣的机会,只能是一个伺候皇帝和各位主子的奴才了。
到了雍正时期,更加严明规定,宫廷总管最高也只能是正四品,隶属于内务府统一管理。这就从品阶上限制了太监的身份地位。
不像明朝,皇帝是万岁,大太监刘瑾和魏忠贤都称九千岁,刘瑾甚至被称为“立皇帝”,也就是说皇帝是坐着的,他刘瑾是站着的皇帝。
二、严旨规定太监不许干预政事,严惩太监凌驾大臣之上
顺治时期,吸取明朝教训,在紫禁城交泰殿设立一块铁牌,告诫自己和之后的皇帝不许太监干预朝政。
乾隆皇帝更是对太监干政深恶痛绝。开始让参与奏事的太监权都该姓为王,因为姓王的人多,让那些想要勾结在一起的人找不到理由。
后来,乾隆又让奏事太监全都改姓秦、赵、高三个姓,也是提醒自己不要忘了秦朝赵高专权导致国家灭亡的教训。
对于干预朝政的宦官必定严厉惩罚,乾隆也决不轻饶。
有个叫高云从的宦官稍微违反了规矩,乾隆就按照顺治的规定,把他立即处死。
不仅乾隆这样,其他大臣也和皇帝一样防止宦官做大的现象出现。
有太监在背后直呼状元、户部尚书梁国治的名字,被和珅听到了。和珅大怒:梁大人是国家重臣,你们这些人怎敢轻视他?立即命人打了太监几十板子,还让他给梁国治谢罪道歉才算完事。
内官尝有背呼梁文定公名者,和闻之,愤然曰:「梁为朝廷辅臣,汝辈安可轻之!」立杖数十,命向梁叩谢,乃免。《清稗类钞》
三、只让太监粗通文字,不让他们明白事理
按照明朝制度,进入宫中的十岁左右的少年,都要进入内书堂读书,还要拜孔子,请老师专门教导他们《千字文》《四书》
明制:凡收入宫中年十岁上下者,二三百人,入内书堂读书。本监提督总其钢,择日拜至圣,请词林老师,……人给《千字文》、《四书》。《清稗类钞》
清朝初年,仍然要选派一名汉人教员在万善殿教导年幼的太监。
乾隆认为,宫中的太监粗略识字就可以了,不用给他们讲解文章的意思。明朝的司礼、秉笔太监就因为懂得太多了,才会勾结在一起为非作歹。因此就删去了派人在万善殿教导太监的惯例。
乾隆己丑,高宗谕:「内监职在供给使令,但使教之略知字体,何必选派科目人员与讲文义。前明阉竖弄权,司礼秉笔,皆因若辈通文,便其私计。……所有万善殿派用汉教习之例永远革除。《清稗类钞》
这其实就是把“愚民政策”改成了“愚监政策”了。不过也有一定道理,蠢蠢笨笨的太监即使给他个官当,他也当不了呀!
通过以上几个政策,“宦官不许干政”在清朝皇帝那里已经形成了一条不可触碰的禁令。
虽然后代也出现了安德海、李莲英、小德张等受宠的太监,但他们大都只敢聚敛钱财,却不敢干预朝政。
慈禧刚垂帘听政时期,安德海因为受宠而飞扬跋扈。他奉慈禧命令出宫后,一路上胡作非为,干涉地方政务,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杀掉。因为丁宝桢做得合情合法。慈禧也没敢报复丁宝桢,还得对丁宝桢大加赏赐提拔。
有清一代,没有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是清朝最高统治者在法规制度上、政令贯彻执行方面严格控制的结果,同时,乾隆只让太监粗通文字,也使得太监没有处理国家大事的能力。但一个国家的衰亡与否,跟太监是否专权没有多大关系,清朝还是没有逃过国运超不过三百年的怪圈。
朋友们,我是“北冥说史”,爱历史,爱文学,书写有深度的历史,做一个优雅的探索者。感谢您的“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