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要将不足一岁的胤礽立为太子?
康熙为什么要将不足一岁的胤礽立为太子?
-----
网友解答:
-----
1、绝对是感情第一位,赫舍里家族庞大的实力是康熙崛起的保障,他与皇后感情很好,也算是夫妻一场,对皇后一个交代;2、康熙当时肯定也思考过,面临动乱局面,不得不作最坏打算,以确保自己有危险时,帝位有继承人;3。
-----
网友解答:
-----
因为胤礽是康熙帝玄烨的元后赫舍里氏所生,是康熙帝一生中仅存的嫡子,而且康熙册立太子也是形势所逼。
子凭母贵,年幼册封
虽然中原历来施行嫡长子继承制,满洲也差不多,但是清朝的祖宗规制之中,却并没有过早预立太子的惯例,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始便是如此,所以当年皇太极登基与福临登基,才会有不少波折龃龉,即便是康熙帝玄烨本身,也并没有做过太子。
胤礽的生母赫舍里氏,是玄烨的结发妻子,两人感情甚笃,赫舍里氏为康熙帝生育两子,但是长子早夭,只剩下胤礽,而胤礽在坤宁宫出生之时,赫舍里氏便难产而亡,仅21岁。康熙帝与赫舍里氏感情非同一般,爱屋及乌,自然对赫舍里氏与自己生的这个唯一的孩子极其宠爱,胤礽出生后次年,就获得太皇太后与皇太后同意,颁诏册立胤礽为太子。
国本早立,也是惯例
满洲入关之后,处处效法中原旧制,在康熙帝册封胤礽为太子的诏谕之中写道:“帝王绍基垂统,长治久安,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之祥,慰臣民之望。嫡子胤礽,日表英才,天资粹美,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
这段诏谕对于为何册立胤礽为储君的原因,说的很明白,无非就是两点:
第一,帝王登基之后为保证宗庙社稷,早立太子也是惯例,能够安定人心;第二,皇太子胤礽乃是嫡子,天资聪颖,一看就是个人才。当然,这两个原因里,对于太子的天资的夸赞自然只是客套话而已,当时的胤礽才两岁,牙都没长好,又如何能看得出天资到底如何。不过,胤礽是康熙膝下仅存的嫡子的确是事实,满洲入主中原,以嫡长为尊,传位于嫡长子也是一种惯例。
而最重要的是,预立太子安定国本,是古代的成例。康熙之前,清朝都没有提前预立储君,以至于努尔哈赤驾崩时,四大贝勒争夺汗王之位,皇太极驾崩时,豪格、多尔衮等人也跃跃欲试想要更进一步,好在最终并未引起多大纷乱。虽然早立太子也未必能够彻底安定,但是总比不立太子要好很多,康熙出于这个理由立胤礽为储君也并不奇怪。
三藩之乱,以防万一
康熙12年,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称帝起兵,虽然吴三桂此人毁誉参半,但是其终究是一代枭雄,军事才能非常杰出。顶峰时期,吴三桂的叛军占据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声势浩大,危机直逼京城。当时的清朝与吴三桂之间的实力对比其实并没有那么悬殊,所以这个时候的康熙帝玄烨也非常焦躁,他并不能保证不会出现任何差池。
危机四伏之下,玄烨与自己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商定,决定公开册立尚且年幼的嫡子胤礽为皇太子,这么一来,也算是为自己为清王朝留了一条后路。若是将来京城告急,需要退守关外,或者玄烨本身出现了什么意外,那么皇太子还能稳住国本,减少满洲亲贵之间为争皇位而产生冲突的可能性。
拉拢赫舍里一族,权衡朝野
顺治帝驾崩之前,留下四位顾命大臣,其中的苏克萨哈早死,遏必隆年迈昏聩,而当时的鳌拜权势日盛在朝野之中目中无人,逐渐形成尾大不掉的形势。为了进行权衡,孝庄太后做主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立为皇后,之后,索尼的第三子索额图,也成为了帮助康熙帝除掉鳌拜的关键人物,也在此之后,赫舍里氏一族走向极盛。
而在处理三藩问题的时候,索额图的态度属于左右摇摆的状态,甚至偏向于反对,当时的赫舍里皇后已亡故,为了进一步拉拢赫舍里氏一族,康熙帝选择了将胤礽册立为储君。当然,时移世易,在一切安定之后,索额图等也并没有善终,而胤礽最终也厄运难逃,这位历史上最后一位公开册立的太子,最后以被废幽禁的结局告终。
-----
网友解答:
-----
康熙立年幼的胤礽为太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第一,康熙虽然与赫舍里的婚姻属于政治联姻,但康熙与赫舍里的感情非常好,可惜赫舍里早早病死,康熙非常悲痛,也算是爱屋及乌吧。
第二,赫舍里是皇后,作为皇后的儿子胤礽是康熙的嫡长子,在古代“立嫡立长”的继承顺序来说,胤礽是名正言顺的第一继承人。胤礽上面还有一个大哥,但他是庶子,在法理上嫡子血统最高贵。
第三,胤礽的母亲赫舍里出身贵族,其祖父索尼和伯父索额图在顺治康熙两朝的势力极其庞大,无论是为了拉拢赫舍里家族还是稳定朝局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胤礽其实远没有电视上演的那么不堪,只不过康熙活的时间太长了,胤礽虽贵为太子,上有康熙大帝压制,下有数个虎视眈眈弟弟惦记,要谁也会崩溃吧,在太子位上做出一些荒诞的事业就难免了,可惜还是斗不过老辣的康熙,最终被废两次,彻底无缘皇位。所以说立为太子并不代表什么,只有真正坐上皇位了才算数。
-----
网友解答:
-----
康熙将不足一岁的胤礽立为太子,就是典型的“爱屋及乌”,将他对皇后赫舍里氏的感情,转移到其儿子胤礽的身上。在皇家最大的恩典也就是继承权了,也就是说康熙希望将自己最尊贵的东西,交给他两人共同的儿子。
康熙与赫舍里氏
赫舍里氏是顺治皇帝遗命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索尼的孙女。在康熙四年(1665年),刚满十一周岁的康熙大婚,迎娶了比他大3个月的赫舍里氏,当天册封为皇后。新郎和新娘其实都还是小孩子,也算的上是青梅竹马。少年天子康熙和情窦初开的赫舍里氏相处的非常融洽,两人也非常恩爱。
在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与赫舍里氏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嫡长子承祜出生。可惜的是,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皇子承祜夭折。当时康熙在赤城汤泉陪其祖母孝庄太后,得知消息,他非常伤心。而赫舍里氏经历失子之痛,身体变得体弱多病,不久就病倒了。而康熙在外,并不在她身边。康熙在得知皇后生病的消息后,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赶回了宫中,在康熙的亲自关心和照顾下,赫舍里氏的身体也很快恢复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康熙对皇后的深厚感情。
康熙十二年底,吴三桂谋反。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耿精忠在福州响应吴三桂,也公开谋反。就是在这个时候,五月初三,赫舍里氏和康熙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但由于是难产,赫舍里氏的生产过程非常痛苦,甚至几度昏迷。虽然经过太医的全力抢救,但赫舍里氏皇后还是在当天下午去世。康熙皇帝刚经历嫡子降生的喜事,可紧接着又失去了恩爱的妻子,这种突变,让年轻的康熙也悲痛欲绝。
康熙皇帝不顾前方军情紧急,战局瞬息万变的情况,宣布辍朝五日,为皇后举办隆重的葬礼。康熙和所有嫔妃、宫人全部都身穿缟素,王公大臣及其福晋,齐聚宫门外,每天两次为皇后举哀。全国的官员在二十七天、民间七天内不得办婚嫁喜事。在赫舍里氏的梓宫停灵的二十五天里,康熙有二十天亲自到皇后梓宫前举哀、祭奠。
在第二十七天,康熙亲自将赫舍里氏的梓宫,送到巩华城殡宫暂安,他一直逗留到晚上才在众人的劝说下回宫。但是,第二天,康熙皇帝又跑到皇后那里去陪皇后,也许是他担心爱妻孤单,也许是他难以适应没有赫舍里氏的生活。据《康熙起居注》记载,康熙皇帝在赫舍里氏皇后去世后的三年时间里,共去赫舍里氏皇后暂厝地巩华城八十多次。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康熙对赫舍里氏之间深厚的夫妻感情。
胤礽两次被废立太子
胤礽的出生之时,也是赫舍里氏的去世之时。康熙将对爱妻的感情全部转移到刚刚到来的嫡长子胤礽身上。说是嫡长子,实际上胤礽是康熙的第七个儿子。对于胤礽,康熙可以说是倾尽了心血,几乎是到了溺爱的程度了。他将还在襁褓之中的胤礽立为太子,这种情况是非常少见的。有人说这是康熙的祖母孝庄太后的意见,也有人说是康熙请求祖母决定的。不管怎么说,可以看出康熙始终难以忘记与赫舍里氏的感情,才会爱屋及乌,将胤礽选为自己的接班人。
对胤礽的培养,康熙也是费了不少心思,他亲自担任胤礽的启蒙老师,并聘请了大儒张英、李光地、汤斌等人做他的老师。在康熙的精心培养下,胤礽也表现的非常不错,八岁的时候就通晓满汉两种文字,熟练的背诵四书五经,还对满人的刀马也非常娴熟。
为了培养胤礽处理政事的能力,康熙经常对他进行训练、教导。在康熙亲征噶尔丹的时候,他让胤礽留守京城,并交代大臣“凡事俱著太子听理。若重大紧要事著大臣会同议定,启奏太子。”康熙三十六年(1700年),康熙再次亲征噶尔丹的时候,依旧让胤礽留京处理朝政。不但如此,康熙还在不同的场合锻炼胤礽,比如,重大的节日、庆典等。在百官拜见皇帝后,还要再拜见太子,康熙的目的也是为了胤礽的权威和维护太子的地位。
康熙为了维护胤礽的太子地位,他非常护短,无论多高职位的人,只要敢冒犯太子,他都给予严厉的惩治,比如有一次明珠构陷太子的老师汤斌,康熙立即下令罢免了明珠大学士的位子。康熙对胤礽非常宽容,就连胤礽的一些坏习惯,他也能够容忍,认为他缺少母爱,难免会沾染些不良习惯,甚至有时胤礽顶撞他,他也不生气。而且胤礽吃穿用度的标准,都和康熙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看出康熙对胤礽的疼爱程度是远远超过其他皇子的。
但是,爱之深责之切,康熙对胤礽是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的。可是,胤礽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的表现却越来越不尽人意,特别是胤礽在留守京城期间,形成了自己以索额图为首的“太子党”,令康熙感到非常的不痛快,甚至感到了威胁。也许是胤礽当太子的时间太长,早已等不及了,所以他经常表现的让康熙非常失望。
而引发康熙废太子的导火索,是康熙七岁的皇十八子胤祄患了急性病,康熙非常难过,而胤礽却面无表情,康熙认为胤礽为人冷酷无情。他又想起他自己有一次生病了,胤礽也是毫无担心的表情,为此,康熙对胤礽非常失望。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在木兰围场的行宫以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尊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他认为皇太子的行为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宣布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史书记载,康熙下这个决定,是经历了痛苦的思想挣扎的,此后,他竟然七天七夜没有睡觉,由于过于伤心,康熙得了中风,右手不能写字,只能用左手批阅奏章。
康熙在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后,让其他皇子看到了希望,诸皇子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储战,明争暗斗愈演愈烈。康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复立了胤礽为皇太子。
但是,自从初次被废黜后,胤礽一反常态,他的行为出现疯癫的现象,康熙怀疑他是被鬼附身。为此,康熙帝也痛惜不已,无日不流涕,寝食不宁。但是不久,康熙发现太子党有逼他退位的计划,这是康熙绝对不能容忍的,他对太子党进行了严厉的惩处,处死了一大批依附太子的大臣。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日,康熙巡视塞外回京当天,即向诸皇子宣布:“皇太子胤礽自从复立以来,以前的狂妄还未消除,以至于大失人心,祖宗的基业断不可托付给他。朕已经奏报给了皇太后,现在要将胤礽拘执看守。”
其实,康熙帝晚年曾说:“胤礽乃皇后所生,朕煦妪爱惜,亲加训谕”,说自己其实很舍不得废太子胤礽的。胤礽从未满一周岁,便被立为皇太子,他也是清朝唯一的被公开立为太子的。他经历两次废立,在历史上也是只有他一人。这中间的原因,有康熙对他过份溺爱,造成他为人骄横,目中无人,恣意妄为,最终令康熙过于失望有关。也有康熙随着年纪大了性情多变,对赫舍里氏的感情也逐渐淡化有关。但主要还是胤礽当太子时间过久,急于上位,触犯了康熙的底线。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网友解答:
-----
康熙皇帝生的孩子颇多,有记录的一共有35个儿子和20个女儿。这个阵容打一场足球赛,还能有充足的后备队员。
这么多孩子当中,皇次子胤礽是最为特殊的一个。因为他年仅周岁大,就被立为了皇太子,生母是赫舍里皇后。为何康熙要将这么小的皇子,给立为皇太子呢?
01自古嫡长子继位,是最合适不过的继承方式。
很多人说,立贤不立长,这种说法是真的站不住脚,因为你根本就看不出你的儿子里,到底哪个是真的贤明。
理密亲王允礽,圣祖第二子。康熙十四年十二月乙丑,圣祖以太皇太后、皇太后命立为皇太子。太子方幼,上亲教之读书。六岁就傅,令大学士张英、李光地为之师,又命大学士熊赐履授以性理诸书。---《清史稿》
人都是会演戏的动物,真正的面目,或许你一辈子都看不明白。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如果王莽没有篡位之前就去世了,那么王莽铁定会成为另外一个圣人,因为这哥们儿实在是太讲道理了。
而嫡长子这就不一样了,永远是无法改变的。而且嫡长子只要智商没什么问题,是兄弟们的大哥,也能镇得住诸位兄弟,而且能善待兄弟们。
嫡子也就是正房太太生的儿子,嫡长子就是正房太太生的大儿子。正房太太的地位是小妾所无法比的。在宫中皇后的地位是妃嫔们无法企及的。胤礽并不是嫡长子,他是嫡次子。因为赫舍里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承祜两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胤礽才派上了嫡长子的位置。胤礽出生于1674年,在前一年也就是1673年的时候,吴三桂带领三藩造反,几乎打下了半个江山。康熙在这个时候立皇太子,其实是为了稳固江山社稷。嫡长子继承皇位,这是中原王朝自古以来的传统。康熙皇帝立了皇太子以后,那么国家的根本也就得以延续了,这是康熙的无奈之举。
02康熙对赫舍里皇后,是有感情的。
赫舍里皇后,应该是康熙皇帝最钟爱的女人。她12岁就入宫,成为了康熙的皇后,那时候康熙本人也才不过12岁大。所以说这两个人是非常有感情的,属于青梅竹马的那种。
赫舍里皇后给康熙生了嫡长子承祜死了以后,她非常伤心,又给康熙生下了嫡子胤礽。可惜因为这次难产,导致赫舍里香消玉殒。
圣祖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辅政大臣、一等大臣索尼孙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女。康熙四年七月,册为皇后。十三年五月丙寅,生皇二子允礽,即於是日崩,年二十二。谥曰仁孝皇后。二十年,葬孝东陵之东,即景陵也。---《清史稿》
赫舍里皇后死的时候,恰逢三藩作乱。康熙皇帝是心乱如麻,他对赫舍里十分思念,从五月初五开始,康熙每天都要去赫舍里的梓宫看望死去的赫舍里,为她默哀,一直到吴越二十七日将她的梓宫送到巩华城为止。
此后康熙十三年,康熙皇帝去巩华城拜祭赫舍里皇后34次,康熙十四年去了24次,康熙十五年去了15次。
要知道那段时间,康熙非常困难。平定三藩花费了足足8年时间,可见当时战局还没有朝着康熙这边靠拢。
此后康熙基本上每年都要去看望赫舍里皇后,即使新任皇后上位以后,康熙依旧毫不避讳地去探望她,可见两人的感情非常深厚。
在胤礽犯了大错,康熙要废掉胤礽的时候,曾经多次因为想起了赫舍里,从而不忍心下手。第一次废掉胤礽后,康熙甚至又想起了赫舍里,于是给了胤礽第二次机会。
03胤礽背后,是强大的索尼家族作为支撑。
胤礽的母亲赫舍里,那可不是一般人家出身的女儿,她的爷爷是当朝首辅大臣索尼,不是卖耳机的那个。她的父亲是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可以说她们家,是荣宠一时。
尤其是索尼,当年是追随皇太极征战天下的名将,此后多尔衮和豪格争权的时候,以索尼为首的一干大臣们,表示只支持皇太极的儿子登基,这才有了顺治登基的机会。
索额图,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索尼第二子。初授侍卫,自三等洊升一等。康熙七年,授吏部侍郎。八年五月,自请解任效力左右,复为一等侍卫。及鼇拜获罪,大学士班布尔善坐党诛,授索额图国史院大学士,兼佐领。---《清史稿》
所以说索尼对康熙这一脉的皇族来说,还是有恩情的。顺治皇帝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年仅8岁的康熙。他不放心年幼的康熙,所以就设立了四个辅政大臣,索尼资历最老,是辅政大臣中的大哥。
鳌拜、苏克萨哈和遏必隆都要让索尼三分,康熙皇帝傍上了索尼这棵大树,那他的皇位可就稳稳当当的了。
此后索尼虽然在1667年就去世了,但是索尼的儿子索额图还在朝中,而且此时已经是平定鳌拜的大英雄,也是朝中最有权势的大臣之一。
胤礽当然是得到索额图大力支持的,所以康熙皇帝当时立胤礽为太子,也能够得到索额图及其家族的大力支持。
要知道皇帝一个人是玩不转所有事务的,只有靠大臣们齐心协力,都帮着皇帝一起做事,才能够让皇权真正体现出价值来。
总结:皇帝不生儿子不行,生太多也不行。
皇帝家里是真的有江山需要继承,所以不生儿子是万万不行的。比如说明朝明武宗朱厚照,他就是整天只知道玩耍,却忘记了生孩子,31岁死了以后,只好把皇位让给了堂兄弟。断了明君朱佑樘这一脉的香火,此后备受后世皇帝们的冷落。
而且生不出儿子比较容易亡国,比如说天启皇帝没儿子,把皇位给了崇祯,结果就亡国了。同治皇帝没儿子,传位给光绪,光绪也没儿子,传位给宣统,结果也亡国了。
可是儿子生太多,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事。康熙皇帝一口气生了35个儿子,其中有24个是长大成人的。
这么多儿子该选择谁来继承江山,其实是一件十分头疼的问题。不是说你立了胤礽做太子就搞定了一切的,因为其他儿子们都盯着这个宝座呢!
一岁就立为太子的胤礽,被其他孩子盯了几十年,最终还是被他们给搞下马了。雍正登基以后,将胤礽幽禁致死,享年51岁。
参考资料:《清史稿》
------------------
推荐阅读:
丧偶女瞒着公婆家再婚,以去打工为由很久以后才回去看看孩子,这样对前公婆家会有影响吗?
下一篇: 骨质疏松患者应该怎样进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