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算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他的仕途是身不由己还是咎由自取?
贾雨村算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他的仕途是身不由己还是咎由自取?
-----
网友解答:
-----
今日头条的各位读者们:
大家好!
我是《红楼梦》中人,名字叫做贾雨村。喜欢文学的朋友一定清楚,曹雪芹在这部书中一共撰写了975个人物,而我就是其中之一,还是最腹黑的一个。
本人原名贾化,字时飞,别号雨村,取自《孟子·尽心》篇“君子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祖上原系湖州人氏,世代在朝廷为官,只是传承到我这一代时已经没落,故而从小便开始发愤图强。
历经十年的寒窗苦读,我已经先后考取了秀才和举人,只因囊中羞涩而无资前往京城参加会试。为了筹措银两,只得暂寄姑苏城里的葫芦庙中安身,每日依靠卖文作字为生。
由于葫芦庙和甄府相邻,而甄家老爷甄士隐又是一个喜欢附庸风雅和舞文弄墨之人,逐渐便与我这个举人相识了。为了能够蹭吃蹭喝,我也放下了文人的清高之气,时常违心地称赞他高雅不凡。
甄老爷虽然算不上是大款,但在我看来已经非常的富有,家中有仆人和婢女,还有房产和田地。由于马屁拍得好,我逐渐成为了甄府的座上宾,蹭吃蹭喝的频率明显增多了不少。
眼看三年一度的会试即将开始,我决心赌一回大的,向甄老爷借(白嫖)一些盘缠后进京赶考。不过,如何张口才能不失体面?这着实让我思索了好一阵子,在《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这样记载:
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曰“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这句“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虽然是自己的人生感慨和无奈,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让甄士隐能够听到,能够产生共鸣。否则,如何开口要钱呢?
果然,甄士隐很快就上套了,还专门将我请到了书房中推心置腹地畅谈。期间,他以老大哥的身份鼓励我再接再厉,鼓励我入京赶考。眼见话题终于引到了这里,我便压制住内心的激动后顺势提出:
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
我提前设定的所有表演环节已经结束,只能静待投资人的答复了。好紧张!好期待!谁知,甄士隐当即就命人取来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冬衣,表示自己愿意资助我“买舟西上”和“春闱一战”。通俗点讲:“这部电影,我投了”!
假意推托一番后,我赶紧将拉到的赞助揣进自己兜里,千恩万谢拜别了甄老爷。从葫芦庙收拾好自己简单的行囊后,迫不及待地离开了这个“贫贱之地”,甚至就连送我到门口的小沙弥都没有多看一眼,以至于日后完全对他没有印象。
得益于甄老爷的资助,得益于自己的锦绣文章,我竟然高中了进士。不久,朝廷授予我知府之职,终于成为了一方父母官,终于有机会一展抱负。
不过,我很快发现官场如同战场,曾经苦读的那些圣贤之书和忠君之道纯属都是骗人的鬼话。为了继续升官发财,我迫切需要做出足够的成绩,难免对下苛责和对上不恭,终于遭到了各方的排斥。据《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记载:
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龙颜大怒,即批革职。
如此千辛万苦,如此千难万险,我一步步成为知府容易吗?可是,被罢官却是so easy!痛定思痛,我开始憎恨自己没有显赫的家世,别人有的是背景,而我只有背影而已。
为了排解苦闷和舒缓心情,我收拾行囊开始一路穷游,转遍了许多的名山大川。当游玩到扬州时,因为感染严重的风寒而长期滞留此地,很快花光了所剩不多的盘缠,只好开始重新求职。
在扬州当地,“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的林家绝对属于一户世家大族,祖上曾经袭过列侯的爵位,与我的出身大致相同。到了林如海这一代时,他只能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以探花的成绩出任了兰台寺大夫。
林如海虽然有着文人的风骨,但却并非一味清高,甚为精通官场的人情世故。凭借家族余威和四处打点,他的官运步步亨通,终于成为了扬州的巡盐御史。
在立国之初,先帝为了犒赏曾经追随自己南征北战的有功之臣,下旨册封了“四王八公”。四王分别是东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和北静郡王;八公分别是镇国公、治国公、修国公、理国公、齐国公、缮国公、宁国公和荣国公。
凭借出色的文采和不错的官声,林如海被荣国府选中,迎娶了贾代善和史氏的嫡女贾敏为妻。婚后,夫妻二人琴瑟和谐,先后诞下了一子一女,但儿子却在三岁时夭折了。
由于巨大的丧子之痛,林如海和妻子贾敏很长时间都没能走出阴霾。现如今,他们夫妇膝下只有唯一的女儿林黛玉陪伴左右,只是因为体弱多病才尚未开蒙读书。
在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后,我成功应聘为林府的教书先生,专门辅导林黛玉的功课。由于正途的科举出身,而且还担任过地方的知府,林如海对我可谓是礼敬有加。
一年以后,随着林夫人贾敏过世,年幼的林黛玉无人照料。为了弥补丧女之痛,远在京城的贾母史氏要求将唯一的外孙女接入贾府亲自抚养。于是,作为教书先生的我也瞬间面临着失业,不得不开始另寻他途。
不过,有情有义的林如海却并没有将我辞退,还为我积极谋划未来。当他得知“都中奏准起复旧员”的消息后,立即答应为我穿针引线。据《红楼梦》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记载:
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
啥意思?林如海表示,答谢我在林府的努力工作,他已经修书一封请求内兄帮忙,而且一应的花销开支和打点费用都不用操心。甚至于,为了帮我省下路费,还委托我和他的女儿林黛玉一同坐船入京。
为了消除我的顾虑,林如海还详细介绍了贾家的历史和现状,着重介绍了实际当家人贾政。作为荣国公贾源的孙子,作为贾代善的嫡次子,他得到的评价甚高:
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
由于长子贾赦承袭了荣国府的爵位,作为次子的贾政便无爵可继。因此,他从小便苦读圣贤书,立志通过科举考试来延续家族的荣耀,立志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家族“重武轻文”的门风。
对于贾政的表现,作为父亲的贾代善非常欣慰,因而格外疼惜这个小儿子。因此,他在临终前递交了一个遗本,终于引起了皇上的体恤之情,又额外赏赐了贾家一个五品工部员外郎的职务。
由于长子贾赦不务正业,不思进取,虽然降级承袭了“一等将军”的爵位,但却始终不讨父亲贾代善和母亲史氏的欢心。因此,荣国府的实际当家人就成为了贾政,还迎娶了金陵王家的嫡女为妻。
凭着林如海的强力推荐,我在将林黛玉送入贾府后,终于见到了贾政。据《红楼梦》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记载:
雨村先整了衣冠,带了小童,拿着宗侄的名帖,至荣府的门前投了。
事实上,我虽然手握着林如海的推荐信,但依然没有足够的把握,因此只好“偷奸耍滑”。借着同样姓贾,只好没羞没臊地“人穷矮三辈”,以“宗侄晚辈”的身份去拜见贾政,看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句话太有道理了。
贾政果然不像其他的世家子弟那样骄横跋扈,他见到推荐信后立即就接见了我。据《红楼梦》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记载:
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谈不俗,且这贾政最喜的是读书人,礼贤下士,拯溺救危,大有祖风。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
在贾政面前,我表现得非常谦恭,还将之前入仕被罢官的经历笼统地归结为经验不足所致。通过这次面试,我基本上已经被贾家录用了,至于以后的贾赦、贾珍和贾琏等人,无非就是走走过场罢了。
作为“四王八公”之一,贾家的势力果然够强大,我很快就被补授了一个实职,而且还是应天府的知府。这个职位,即便是之前我也不敢奢望,这就叫“朝中有人好做官”!
刚刚上任应天知府,我就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案件。案情原本很简单,就是薛府的公子薛蟠因为抢夺一个女子而纵容下人打死了冯家的儿子,冯家将他告到了应天府审理。
经过进一步的审理,我不仅得知薛蟠是贾政嫡夫人王氏的亲外甥,而且还得知这个被抢夺的女子竟是恩人甄士隐被拐卖的女儿英莲。按理说,在案情明朗后我应该秉公断案才是,一来严惩薛蟠,一来救出英莲。
正当我犹豫不决时,公堂上站立的一名“门子”竟然冲着我使眼色,当即决定退堂歇息。原来,这个“门子”竟然也是我的一个熟人,就是当年在葫芦庙寄宿时的那个小沙弥。
在“门子”的帮助下,我不仅得到了一本“护官符”,而且还梳理好了下一步的头绪。首先,我将这起案件高高举起却又轻轻放下,表面严惩凶手的同时却纵容了薛蟠;其次,我不仅没有救出英莲,还眼睁睁地看着她落入了火坑;最后,我把了解自己底细和案件真相的门子也远远发配充军,算是免除了后患。
在案件全部审结后,我立即向自己的老板贾政进行了汇报,以表明自己的忠心。此事过后,除了彻底傍上贾家以外,就连王家和薛家也对我另眼高看,仕途之路变得一片坦途。
由于和二老爷贾政走得太近,以至于贾府的其他人对我颇有微词。比如,大老爷贾赦就对我不冷不热,他虽然不是实权派,但毕竟也是我不能得罪的人物,于是开始积极修补关系。
听闻贾赦非常喜欢石呆子的二十把古扇,他安排儿子贾琏去求购却屡屡碰壁。瞅准时机,我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对方逮捕下狱,还顺带查抄了他的全部家产,没花费一文一厘就把那些古扇据为己有,之后悄悄送给了大老爷。
随着贾府对我的日益器重,我终于有机会攀附上了王子腾,他可是真正的实力派和当权派。正当我苦等机会时,一块敲门砖终于有了。
林如海过世后,林黛玉在贾琏的陪同下回南方千里葬父。由于林家的叔侄们都对遗留的产业虎视眈眈,根本不认同由唯一的女儿来继承,以至于双方的矛盾已经一触即发。
作为当地的地方官,我自然是坚定地站在贾家一方去争夺遗产,终于确保了贾琏顺利接收林家的产业。凭借此功,贾府拥有了一笔意外之财,也成就了日后“元妃省亲”最后的风光。
作为元妃的亲舅舅,王子腾自然对此极为赞赏,虽然荣升九省都检点后不久就过世了,但好在过世前还是举荐我升任了大司马并协理军机参赞朝政。从此以后,我正式步入了朝廷重臣的行列,有了接触上层权贵的平台。
随着自己的官越做越大,随着贾府的日益没落,心性凉薄的我决心改换门庭,迅速投靠了“四王八公”的死对头忠顺王。
新帝登基后,为了打压“四王八公”的旧有势力,开始扶持忠顺王的势力崛起。由于东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和北静郡王这“四王”一时间无法撼动,他们将目标选定为“八公”中的代表贾家。在《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中,因为伶人琪官而派区区长史官入府羞辱,就是一次明目张胆的试探。
我敏锐地觉察出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以这些年在贾府和“四王八公”中搜集的罪证作为“投名状”,立即就成为了忠顺王的马前卒。很快,贾府最先被抄家,其余诸公也纷纷被惩处。
不过,由于“卖主求荣”,由于“改换门庭”,虽然帮助忠顺王和新帝清除了旧有势力,但并没有真正得到信任。失去利用价值后,我还是被无情地抛弃了,成为了一个可怜又可悲的阶下之囚。对此,脂砚斋早有批语提示:@文史不假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
网友解答:
-----
谢谢邀请。我觉得通过索隐思维来找贾雨村的原型并以此来解答这个问题有点多余。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隘,在于回到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时代背景下的清初官场,了解当时的官场政治生态。小说是时代政治的投影,曹雪芹在设计贾雨村这个人物、安排他的官场命运时,客观上也会受到当时政治的影响,尤其是官场政治的影响。毫不否认,贾雨村的读书参加科考并入仕是当时所有读书人的人生追求,所谓“初心不忘”,他的起心动念开始是好的。在处理葫芦案时,就可以看出他开始是想公正,但奈何以一己之力不足以改变官场政治生态,所以只好舍小取大,这是他的选择,也是他的宿命。一旦开了头,回头便难了。加之天性里,贾雨村承受意外和政治斗争的能力很弱,寻求稳定的政治靠山成为了他的官箴,无论四大家族还是其他政治势力,谁倒了谁就没用,谁强大就依靠谁,不仅他是这样,更多的中下级官吏都这样。钱锺书先生言清初政治生态,尝言: 世事变幻,莫过朝局。神枢鬼藏,虽參与其间者,亦不能穷究情状,況外人乎?贾雨村看起来官场多得势,实际在整个朝局中,也只是一个产生不了任何影响的“外人”。此也“长安弈棋,观者徒见一枰之黑白分明,至于弈者之游丝碧落,正未易窥也”之要旨。要之,贾雨村仕途,参之于清初官场政治生态,更多属于身不由己是也。供参考!
-----
网友解答:
-----
谢谢邀请!怎么说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红楼梦》的体裁性质。《红楼梦》既是一部艺术作品,但同时又是一部写实的,带有自传形式的艺术作品。《红楼梦》中的人物大都是有原型的,我们只有弄清楚原型人物是谁,我们才能知道作品中的艺术人物的所作所为。
我们知道《红楼梦》文本中的贾雨村,是一位极有才华的人物。他自己说:“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
我们再看甄士隐怎么说。在贾雨村口占一绝:“时逢三五便团圆,滿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时,甄士隐称赞道:“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说明贾雨村是很有才华的人。
接下来甄士隐给了贾雨村五十两纹银,资助贾雨村进京赶考,说明贾雨村是得到贵人的帮助,这一点很重要。
而在《红楼梦》的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时,贾雨村道:“你说的何尝不是。”甲戌本有脂批说:“可发一长叹。这一句已见奸雄,全是假。”接着在“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处,脂批又说:“奸雄!”。在“实是重生再造,正当殚心竭力图报之时”处,脂批再说:“奸雄!”。在“岂可因私而废法?”处,脂批还批:“奸雄!”。在“雨村底了半日头”,脂批则批说:“奸雄欺人!”。在雨村笑道:“不妥,不妥!”处,脂批再说:“奸雄欺人!”
批者一再地说贾雨村是“奸雄”,这是为什么呢?这一点也很重要。我们知道,历史上真正能称作“奸雄”的只有曹操。
我们再来看《红楼梦》的第四十八回,平儿骂贾雨村是“半路途中,哪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什么是“饿不死的”?指的就是狗,俗话说:“撑不死的鸡,饿不死的狗。”关于这第三点更加地重要。
现在我们就可以确认《红楼梦》中的贾雨村的原型人物是谁了,他就是清康熙朝,八王爷胤禩的老师何焯。何焯出身于书香门第,学识渊博,才高八斗。但屡试不第,后在宰相李光地的推荐下,通过考试被康熙赐为举人,后又经过考试,又赐为进士。被康熙钦定为八阿哥老师,并为四阿哥考订《困学纪闻》。可知其是“可去充数沽名”之人,是“必非久居人下者”矣。
康熙曾说:“观何焯不但燥妄,乃一强狠之人。”加上何焯身材短小,麻面长须,素有“袖珍曹操”之美誉。所以《红楼梦》的批者才批说:“奸雄,奸雄,奸雄欺人!”
何焯二十五岁时,以拔贡生的身份进京。所以是住在“葫芦庙”。何焯先投徐乾学,失欢于戊辰校文之役“;再投翁叔元,绝交于清削门生籍;之于李光地,对其早年出卖陈梦雷之举,也颇有微辞。所以在《红楼梦》中,平儿骂贾雨村是“半路途中哪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
而作为《红楼梦》作者的废太子胤礽,把自己的对立面的强劲对手的何焯,描写成贾雨村的形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作者在塑造贾雨村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基本上还是保持原本,可也加入了个人的情感因素。所谓的薛蟠强抢英莲,打死冯渊,那可是太子干的事,贾雨村也没有办法。《红楼梦》中贾雨村的处理方案,是最佳的处理方案了。在家天下的社会,法是皇家制定的,国家机器是为皇家服务的。贾雨村能有什么办法呢?因此说,贾雨村的仕途是身不由己。不存在“咎由自取”。
详细内容,请到今日头条,加“解密《红楼梦》”,看我的《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
【别忘了加关注哦,谢谢!】
-----
网友解答:
-----
话说贾雨村,得先从姑苏闾门外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说起。
葫芦庙旁居住着一家乡宦叫甄士隐,葫芦庙內寄居着一个穷儒贾雨村,因要进京赶考求取功名,走到此地没有盘缠了,只得暂寄庙中安身,每天到街上卖字作文为生。
这样一个衣着敞巾旧服,时常食不果腹之人,竟每每以‘’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內待时飞‘’自比,可见在发达前就是一个穷酸而狂诞之徒。
甄士隐慧眼惜才,无偿赠他白银五十万两,冬衣两套,帮助他上京赶考。‘’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由此可见是个薄情寡义之人。
考中进士升了知府,‘’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被同僚参批革职,可见是个不合群的虎狼贪酷之官吏。
被革职后当了几天林黛玉先生,从此攀上了四大家族圈子,到荣国府跟贾政攀认宗亲,得以谋任肥差应天府尹。为保全四大家族利益,‘’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为薛蟠开脱罪责,为讨好贾赫巧取豪夺古扇害得石呆子家破人亡。可见是个为了仕途不择手段往上爬的势利小人。
后四十回中贾府被抄破败,也是贾雨村恩将仇报告密参夲所致,可见贾雨村是一个不知感恩的蛇蝎心肠之人。
综上可见,贾雨村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伪君子,一个卑鄙无耻之徒,一个巧取豪夺的贪腐之吏,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的狂傲之徒。他在官场的一切遭遇都是咎由自取。
我们看作者在《好了歌》注解中对他的描述: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贾雨村就是这样一个在官场中迷失了自我的读书人,可悲,可叹。
-----
网友解答:
-----
曹雪芹特地为贾雨村加上了台词: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真真能体现出贾雨村的豪情(或是说奸人心志)!
这是贾雨村被权利和利益腐蚀之前的形象。
后来通过渠道当上了管从此开始了他的“腐败之旅”。
------------------
推荐阅读:
感觉现在小偷比以前少了,是不是因为祖国富强了,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都说自古烂剧出好歌,你觉得你看过的哪部剧是特别差但主题曲却让你惊艳的?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