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起义过程中,太平军的战斗力为什么一度那么强?
太平天国起义过程中,太平军的战斗力为什么一度那么强?
-----
网友解答:
-----
主观方面是,底层人民长期受压迫,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有人带头造反,还是耶稣他亲弟弟,阶级仇、民族恨大爆发,还有上帝他儿子施法护佑(忽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于是三下五除二把清妖砸了个稀巴烂。
客观方面是,清政府腐败无能,国运气数已尽,再加上1856年英法联军进攻并占领广州,持续四年之久的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让本就体弱多病的咸丰帝奕詝焦头烂额、心惊肉跳、精神高度紧张,二鸦还没战败就在热河行宫去见上帝了。
-----
网友解答:
-----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与天时、地利、人和相关,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自然也不例外。它诞生在一个特殊时期,特殊地点,以及特定的人员之中。清朝道光年间,朝廷腐朽不堪,官吏贪污成风,道光二十年(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以清政府惨败,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而告终。内忧外患,满目疮痍,各种社会矛盾都处于极其尖锐的状态下,然而朝廷却拿不出有效的手段加以调和。清朝自嘉庆、道光以来,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地租最高者甚至占佃农收成的80%,农民形同奴隶,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两极分化之大,令人触目惊心。而且,随着人口过剩现象的出现,人多地少,道光十三年(1833年),全国平均每人田亩数只有1.86亩,比例严重失调,进而造成米价飞涨。同时,由于鸦片战争后二千多万巨额赔款以及五大港口城市的“开放”,白银大量外泄,走私鸦片成风,银价高涨,钱价暴跌。朝廷从来不体恤民情,反而更加如狼似虎催逼赋税,官民之间的关系形同水火。 而在“金田起义”的发生地广西,更是灾荒不断,饥民遍野,僵尸满路。在这种情况下,官府仍旧敲骨吸髓般对当地百姓进行压榨,“仇恨的怒火”四处燃烧。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运动,打出“有田大家种,无处不均匀”的口号,以宗教信仰聚集穷苦百姓,网罗天下大众,号召大家“共灭清妖,建立小天堂”。太平军创立之初对军纪要求严苛,在攻占永安后,订立十款天条,严肃军纪,尤其以禁止奸淫,禁吸鸦片,禁止抢掠,深得当地百姓拥护。反观当时深受朝廷倚重镇压叛乱的主力绿营,因承平日久又缺乏管理而逐渐丧失战斗力。当时人们都说:绿营兵手里有两杆枪,一杆是红缨枪,一杆是大烟枪。可见当时鸦片对绿营官兵的侵蚀程度之深。不仅战斗力低下,上阵即溃,绿营兵还有杀良冒功,奸淫掳掠等诸多恶习。此消彼长之下,太平军创立之初,士气如虹,以区区数千人马打得数以万计的绿营官兵丢盔弃甲,狼狈逃窜。清军之中除极少数官员率领的部分军队外,大都不堪一击,有的甚至闻风而逃。有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军纪严明,士气大盛的太平军在攻占南京并定都于此之后,兵骄将傲越来越明显,军纪也开始涣散,招收的兵员素质也参次不齐,再也不复当年的锐气,再加上领导集团的腐化堕落和争权内讧,最终落得国破家亡的悲惨结局。实事求是来说,太平天国的覆灭完全是其咎由自取,甚至连太平天国晚期的柱石忠王李秀成在自述中也表示出“我主无福,清朝有福”这样悲观的情绪。这说明越到天国后期,洪秀全当年所提出的行动纲领及政治口号越发使人感到虚伪,以至于连受恩深重的高级将领的信仰都已经动摇,更何况散布民间的平头老百姓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太平天国的灭亡早在领导人洪秀全开立空头支票时就已经暗中注定,无从辩白。
历史茶坊,一个爱写历史的屌丝,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