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汉武帝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选择了法家,历史会如何发展?
如果汉武帝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选择了法家,历史会如何发展?
-----
网友解答:
-----
君主专制制度下实行法家,中国会四分五裂。
-----
网友解答:
-----
谢妖。如果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法家,那么刘邦时代就得亡。
古代“法”的弊端
首先,“法家”概念虽然产生于司马谈,但早先确实有一些人专门研究“刑”和“法”,而在商鞅以前,刑和法就已经存在了。譬如“悬灋象魏”的法,就是发布于众的成文法,孔子赞赏过晋国的“唐叔之法度”,晋文公的“被庐之法”,孔子本人则作过大司寇,即大法官,他学生子羔则作过吏,因此,刑和法是很早就被重视的东西,只不过早期的“法”常常作“刑”,刑字比较常见,且都有“中刑”的追求,即公正的刑罚,而不是折中的刑罚。通过出土青铜器铭文,可以发现孔子所说的“礼乐不兴,刑罚不中”即取于早先的传统,因为礼乐在当时也有“法典”的意思。
但是,古代的“刑”极为严酷,所以孔子在谈论“五刑”的时候,说这是防而不用。后世秦法酷烈,如商鞅五马分尸,或如楚国直躬父亲偷羊,也是直接判死刑,可见后世严刑酷法是存在于诸多国家的,只不过秦国用得更甚一些,加上最后它统一六国,大家也就遗忘了其他国家同样存在这样的酷刑。因此,古代的刑是防而不用,老百姓很少犯罪,六国时已经是专门拿来用了,却依旧犯罪率极高,却像《老子》说的那样——民不畏死。
但即便是战国法家,却也彼此有很大区别,如中后期法家对法、术、势各有侧重——有些被列入法家的人根本就不在意法。法家的真正完善者在于韩非,他指出商鞅不懂术,申不害不懂法,又吸收了慎到的“势”,才真正奠定了法家的基础。
但真正的弊端,在于这些法是为君主制定的,君主和法的制定者虽非一人,但他们却很可能像商鞅那样君臣一心,这就导致法律成为了制定者和君王的避难所,老百姓的地狱游。
这样一来,假使刘邦在汉初直接使用严酷的秦法,那些因为功绩而分封的诸侯王一定会直接起来叛乱,并得到百姓的支持,走上和秦亡一样的道路。
-----
网友解答:
-----
模糊觉得,汉武之尊儒,不是治国之术,而是意识导向。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专制帝王,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界首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使得专制“大一统”的思想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定型。
在我看来,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应该是思想统治宣传,论到治国,他依然有他的强制手段,并非以儒治国。
来看看他的主要功绩和举措。
一、汉武徐削藩国,推恩令落地。
从文景到汉武,诸侯势力一直让他们头痛,从贾谊、晃错到主父偃,一直在努力。到刘彻手里,终于得以集权,他靠的是儒术吗?
二、经济集权。
汉武帝实行货币改革,盐铁官营,其推动与执行者为桑弘羊。
桑弘羊为武帝的经济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财政支持,并使其垄断经济政策有条不紊运行着。
而桑弘羊的经济思想来源于以太公、管仲为旗帜的齐地经济理论和以商鞅为代表的法家理财学说,二者共同点就是主张国家对经济运行过程加以控制。
儒家是否研究经济呢?商鞅却是法家无疑。
三、“犯汉者虽远必诛”。
汉武帝这句话至今被后人屡屡提及。
他上位后,一改汉初对匈奴的和亲弭兵政策,开始了北伐匈奴、南平百越、西通异域、东定朝鲜、经营西南夷。
汉朝在他手里,开疆拓土。这样外示威猛,是哪家学说?
在我看来,汉武帝虽尊儒术,建立了以儒学为中心的思想体系,但其治国之策,并非以儒为术。
是不是以法家学说治国?在下才疏学浅,不敢妄论,故尔鄙见:题主的假设不成立,汉武部分举措就是你假设的情景,其结果就是那个结果。
-----
网友解答:
-----
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本身就不准确。那不过是个政治口号,事实用那种学说治国不是由帝王个人爱好决定,而是当时的国情决定的。何况汉武帝只是表面上尊崇儒学,骨子里还是霸道为主。
一、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过是对文景时代治国策略的调整。百家之说,多数有相通的一面,又有相矛盾之处。为政之道,有张有弛,有文有武,不会绝对按照一家学说走到底。文景时代也有儒术,也有道术。针对破败的经济,实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的政策,便于快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升国力。文帝的皇后带头纺纱织布,大臣上朝坐牛车,皇家仪仗队配不齐纯一色的马。这种情况下,对外只能退让求安定,结亲换边境安宁。讲气概,讲大汉威仪,行得通吗?说是以黄老治国,实际上各便民利民学说都用。寻找儒生伏胜讲经也是文帝之时。儒家学说并非不用,只是礼仪一套太奢侈,没有全用而已。
二、汉武帝时,经过两朝积累,家底厚实了,又甘于对内寒酸,对外屈辱,须动员民众,忠君爱国,才调整为重儒学,尚忠义,积极进取。评价整个汉代治国之术,历代皆评为"王、霸杂用"之术。绝非儒说独大。每个时期情况不一样。孔子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汉武帝用霸以服外强,文、景、宣王道治内,各用所需。非一概而论独尊。所谓汉武帝独尊儒术,只是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并不是唯儒治国,不用法家之术。真正照搬儒家学说的只有王莽改制,没用成功,反丢了性命。孤家寡人一个,面对地方豪强去推行王田等制,想法很丰满,现实却是兵戎相对。一个理想主义者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三、关于汉武帝如用法家是否会改变历史问题,实际上汉武帝并未排斥法家之术。也未完全按照儒学一套,不过是"外示儒术,内用法术"而已。任何一位成就功业帝王,都少不了王道与霸道的灵话运用。即是秦朝,如果扶苏上位,也会有所改变,兼容儒法而治。根本不需要担心继续推行统一六国时的严苛模式。任何治国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还是管用的。纯法纯儒治理模式或存在于一段时间,但不会通行一个朝代。再说,真正的纯粹是没有的。各有偏重才是必须的。只有小学生才会相信非A即B。
-----
网友解答:
-----
实际上,汉武帝的统治是典型的“外儒内法”,并非纯粹的儒术。两者是有偏重的,儒家偏重于道德,法家偏重于法律,对一个国家来说,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第一,如果汉武帝只选择法家,汉朝将会出现与秦朝同样的弊端
在汉朝之前,秦朝是一个奉行法家思想的朝代。
法家的思想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术,是申不害为代表。术不是君主的统御术,申不害认为,君主必须要操持权柄,“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权;君操其柄,臣事其常”,还要“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无能”。也就是说,君主一定要牢牢掌握权力,倘若权力落入臣子之手,则“蔽君之明,塞君之听,夺之政而专其令,有其民而取其国矣”,这样最终必定会失去国家,甚至成为弑君游戏的牺牲品。
另一类是法,以商鞅为代表,强调以严刑峻法来统治国家。商鞅认为,君主能操纵民众的只有两手:一手是赏,一手是罚。通过赏以罚的手段,把权力的意志从最上层贯彻到最下层。这种思想,是剥夺人的自由权,把个人变为执行国家、君主意志的螺丝钉。
无论是术或法,我们都可以看到,法家鼓吹的是一种强权政治。当一个社会长期处于政治高压之下,不满的情绪必须要有释放的途径。于是秦国在统一中国十五年后,不愿当牛当马的人民就揭竿而起,最终推翻了大秦帝国。
秦国灭亡的历史,证明贾谊的一个论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为法家只在乎强权,根本不在乎仁义道德。如果汉武帝只采纳法家思想,同样以强权来鱼肉百姓,那么我想大汉帝国的结局,也会跟暴秦相去不远。
第二,儒家与法家有什么不同?
儒家与法家最大的不同,前者是通过自觉的道德意识,维护君主的权威,同时也对君主的独裁起到约束作用。后者则是屈服于强权之下,只是被动而非主动地拥护现在政权。因此,儒家以忠诚为目的,而法家能让臣民匍匐,却无法让他们忠诚。
这一点,其实商鞅就看到了。他曾对秦孝公说:“要想使国家在短时间内迅速强大起来,方法是有的,但是这个方法,在德行方面,就无法与商、周时代相比了。”也就是说,法家的缺陷,就是在于仁义道德。只有强权而没有仁义,国家注定不能长治久安。
儒家思想取代法家思想,是历史的大势所趋。儒学既强调“仁政”,又恪守君臣之道、强调社会等级秩序等因素,这成为专制独裁者的福音。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原本对儒生有一种逆反心理,但他当上皇帝后,儒士叔孙通制定了一套严格尊卑等级的礼法,使刘邦大为开心,他说了一句话:“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由是可知,儒家在捍卫皇帝尊严与权威方面,是大有好处的。
汉武帝的聪明之处,在于很早就意识到,儒家思想对安定社会人心是有巨大作用的。起初,他任用儒生,遭到窦太后的强烈反对。为什么窦太后要反对呢?因为儒家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儒者“文多质少”,就是只会夸夸其谈,其实没有多少本事。后世的汉宣帝也曾批评儒家:“世俗的迂儒不识时务,喜欢厚古薄今,搬弄一些‘名实’的概念,徒让人眼花缭乱,其实根本不知所云。”
在实干能力上,儒家不及法家,过于理想主义,书生气浓了一些。
第三,汉武帝的治术是“外儒内法”
我们常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不然。他的真正做法是“外儒内法”,法家思想则在“儒家”的外衣下,继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汉武帝从来不是一个真正儒者,他外表爱好儒学,骨子里则是个法家分子。表面上看,汉武帝排斥法学分子,实则不然,武帝时代最正直的大臣汲黯对皇帝有一句大胆的批评:“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一针见血地剖析了汉武帝伪儒学的本质。汉武帝的统御术,其实说穿了,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儒家的招牌,实在沿用法家的治术,外儒而内法,因而在武帝一朝,酷吏横行,一手遮天,严刑峻法实为汉朝之登峰造极。
到了汉武帝时,法律开始苛严。公元前135年,由著名酷吏张汤与赵禹共同制立各项律令,务在深文峻法,法网愈加严密。张汤对汉武帝的心思可以说揣摩准了,为了迎合皇帝,他在办理大案时,就牵强附会儒家经典。他请来了一帮儒家知识分子担任廷尉史,遇到疑难案件时,就以《尚书》、《春秋》的义理来解决。张汤是位法家人物,不过他很聪明地把法儒结合在一起,以儒家的外衣,行法家之政。
后来汉宣帝曾总结汉武帝以来的治术,称为“王霸道杂之”。所谓王道,就是儒家之道,是仁义之道,讲究道德教化,让百姓自觉接受统治。而所谓霸道,实际上就是法家之道,以法家的现实主义,补充儒家理想主义的不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