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康熙一朝为什么容不下吴三桂了?
历史上,康熙一朝为什么容不下吴三桂了?
-----
网友解答:
-----
树大招风!枝重有跋夲之嫌,尾大成不调之势。康熙为维护中央集权。对吴三桂清算打击。是巩固其统治的客观需要。
-----
网友解答:
-----
吴三桂在明朝、李自成起义军以及清朝三方之间都有着起伏的经历,曾经被各方拉拢,风光无限,但最终在康熙时被剿灭。
除了其自身反复无常之外,还和当时清朝的政策风向有很大关系。
吴三桂的反复无常,朝廷惊惧,民间愤慨
吴三桂在明朝是被重用的人才,镇守关外。当李自成的军队打到崇祯眼前的时候,崇祯曾经向吴三桂求援,令其回师援京。
而吴三桂接到崇祯的命令之后,也确实发兵了,但一路上慢慢悠悠地前进,崇祯帝还没等来吴三桂的救援,就吊死煤山了。
这就是著名的“甲申之变”。
吴三桂手中有着大量的精兵,李自成自然不能坐视他赶回来救援,曾经也派人与其接触,或许这也是吴三桂不积极行军的原因所在。
但可以肯定的是,吴三桂最初是投降了李自成的,还有一个很好的借口,李自成绑架了吴三桂一家老小,不得不投降。
但是,万万没想到,吴三桂还没有回到京都的时候,传来消息,他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刘宗敏强占了。
虽然还不至于为了这件事情就与李自成决裂,但它背后所透露的信号却很危险,吴三桂感觉自己就是到了京城,恐怕也没什么好下场。于是愤而回兵,再回山海关。
这件事情《明史·流贼传》中有记载:
初,三桂奉诏入援,至山海关,京师陷,犹豫不进。自成劫其父襄,作书招之,三桂欲降。至滦州,闻爱姬陈沅被刘宗敏掠去,愤甚,疾归山海,袭破贼将。
吴三桂偏处一隅之地,自然不能与中原抗衡,为了抵抗李自成的反击,就以“报君父仇”的名义,引清军入关。
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降清”。
清朝进入中原的理由是“为崇祯复仇”。
当时出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似乎明朝人对于李自成等人的愤恨特别深,对于明朝的感情也特别深,以至于接受了清朝对对李自成等人的攻击。
可以看到,吴三桂先是明朝重臣,再是投降了李自成的叛臣,最后又成为了投降清朝的贰臣,其反复无常可见一斑。
这样的一个人,即使被清朝从东北放逐到了西南地区,但只要手握重兵,自然不能令人放心,清除吴三桂是早晚的事儿。
而当时的民间对吴三桂同样很是愤慨。
虽然在最初,人们似乎接受了清朝入关的理由,但李自成被剿灭之后,南明王朝还存在,清军应该退回关外才对。
这时候才不得不考虑中原易主的现实,自然对曾经放清军入关的吴三桂恨之入骨。
于是,虽然清朝给吴三桂的定性是忠勇的英雄,是大明朝的忠臣,但民间却认为他是利用了崇祯皇帝的死为自己带来了荣华富贵。
他背叛李自成的行为也成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典范,这也是吴伟业在《圆圆曲》中抨击的。
虽然衍生出了很多对吴三桂降清的抨击理由,其中不乏诛心之言,但他在民间的名声变得很恶劣,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清朝想要稳定人心,那么这些在民间有着严重不良名声的贰臣就必须要被清算。
清朝开始清算一批曾经被倚重的降臣
清朝其实为了入主中原准备了非常久的时间,在很早之前就开始进行了文化上的换血,接受了很多汉文化的熏陶。
而对于那些曾经帮助其入关的明朝降臣,在最初是表现得非常倚重的。
比如吴三桂、吴伟业等等,都是在当时朝堂中占据极为重要地位的人士,包括钱谦益等人,待遇其实都不太差。
但当其逐渐坐稳天下之后,就必须要考虑培养忠臣的事情了。
曾经为了吸纳和安抚明朝遗民的措施,比如赞美崇祯皇帝的贤明,揭露袁崇焕曾经秘密降清的举措,还有重用吴伟业等文士,给吴三桂封王等极高的待遇,种种行为都需要制止。
否则的话,就是为清朝的臣民树立背叛的榜样。
于是,社会舆论的导向开始发生变化。
崇祯帝是一位昏庸无能的皇帝,袁崇焕是一位忠臣,崇祯杀掉他是中了清朝的反间计;吴伟业等曾经倚重的降臣,统统被写入《贰臣传》中,对那些宁可归隐甚至战死都不降清的人士予以褒奖。
与此同时,开始了对明朝的祭奠,代表着明朝已经灭亡,清朝成为新的正统这一事实。
所以,不是康熙个人容不下吴三桂,是时代的要求变了,清朝需要考虑的事情也变了。吴三桂仅仅是这一批被清算的降臣中的一个而已,只不过是地位比较高,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总结来说:
吴三桂在民间有着不良名声,还有着反复无常的黑历史,同时其手下的官兵更像私军,对朝廷稳定影响比较大。
这是吴三桂被清算的直接原因。
与此同时,正好赶上清朝逐渐的稳定时期,需要在社会上树立符合其需求的价值观。无论哪一个时代,背叛都是不被允许的。
这是吴三桂等人被清算的根本原因,早晚都会发生。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
网友解答:
-----
宋太祖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清朝养三藩就是入关之初没想到后面真的会拿下整个江山,开的口子太大,给的东西太慷慨,到后面真拥有一切时,又舍不得想反悔。
三藩其实是四藩,还有个定南王孔有德,不过被李定国干死了。清朝养他们希望他们彻底解决南明,把任何一丝反抗的苗头和希望都扼杀。
后世削藩时找到借口诸如“占赋税预算、“有人事权”,这些全不是四个汉王自己凭空想象的,是清朝皇帝给的,当时需要他们卖命的时候什么都好说,那会儿难道不觉得有问题吗?
-----
网友解答:
-----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自古以来君主皆以此为帝王之术。
帝王多疑心,最怕手下大臣居功自傲,功高盖主。所以,想尽办法削弱朝中元老的权力。朝中元老,无非就是那些当初打天下的将军,国家安定后,各个论功行赏,封王拜帅。他们是有了权力却也成为了皇帝心中的隐患,这其中最让皇帝忌惮的便是那些异性王爷。
今天的提问中说康熙容不下吴三桂,其实这不是康熙与吴三桂的个人矛盾,而是康熙为了整个清朝的大局发展而做出的选择。
当时清朝入关借助了吴三桂的一点帮助。闯王李自成占领京城,抄了吴三桂的家,霸占了美人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投降清军,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清朝建立以后,封三位异性王爷,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三位藩王割据一方,势力庞大。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清朝的统治,满人的天下,怎么可能容汉人称王称霸。吴三桂作为投降的汉臣,还被封藩王割据一方,自然会惹八旗子弟的不满。再者,二姓之臣,本身就很难获得信任。所以,康熙不愿意看到吴三桂做大,难以把控。为了不让吴三桂权势过大,产生不臣之心,削藩是必然选择。
“三藩之赋半天下。”三位藩王割据一方,不仅在地方收赋税,每年还要向朝廷索要大量银钱。典型的只收钱不办事,康熙不傻,怎么可能放任他们发展下去?削藩在所难免。后来吴三桂造反,更是加快了他的灭亡。
------------------
推荐阅读:
归化之路已基本告败,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国足未来重返亚洲一流?
最近华为,任正非,陈春花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三者之间是什么情况?
“人老了不能自理,子女越孝顺,老人活得越久就越遭罪”你怎么看?
为何飞度的1.5L发动机被神化,而参数相当的标致1.2T发动机则没有什么影响力?
苏德战争如果德国集中兵力打莫斯科和高加索,不打列宁格勒基辅和斯大林格勒,能赢吗?
为什么袁姗姗笑起来不好看,而面无表情的angelbaby却那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