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秦孝公欲传位于商鞅”和“刘备欲传位于诸葛亮”这两件事的区别?
如何看待“秦孝公欲传位于商鞅”和“刘备欲传位于诸葛亮”这两件事的区别?
-----
网友解答:
-----
历史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
网友解答:
-----
《战国策》曾有“孝公行之十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鞅,辞不受”的记载;《三国志》中刘备托孤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两种记载都是国君在临终前对自己敬佩感激信任的大臣的嘱托,但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秦孝公之与商鞅,以国相许,其实就是一种无奈之举。秦孝公是很感激商鞅的。在孝公之前,大秦虽经历了不断的努力,开疆拓土,西并诸戎,成了西方大国,但还不是强国。春秋时期秦国就一直被晋国打压着,因为有晋国阻隔,秦国一直无缘与东方诸侯角逐;在国内呢,贵族阶层享受着特权,霸占着国内的大部分财富资源,勾心斗角,国力衰弱。三家分晋后,魏国崛起,贤明的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发展经济,国势日强;又任用吴起治军,推行武卒制,军力大增。本来好不容易看到晋国分裂,秦国抬头的时候到了,谁知还不如以前。吴起带领魏军几次打败秦国,还把秦国唯一可与东方诸侯联系的河西之地给占去了。老秦人这个憋屈啊,怎样能强国强军,重新夺回河西之地,与东方诸侯争霸呢?这正是刚刚继位的秦孝公所最想的。秦孝公知道,要想强国强军,必须改革秦国现状,像魏国那样实行变法。可又有谁能帮他变法图强富国强兵呢?正在秦孝公苦苦无助之时,商鞅来到了秦国,经与商鞅的一翻推心置腹,秦孝公觉得商鞅就是自己苦苦寻觅能让大秦富强的人。于是秦孝公就大胆任用商鞅为大良造,推行变法。商鞅利用法家的一套,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改革。改革取消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改革进行了移风易俗,改革解放发展了生产力,改革让民丰国富,改革也让大秦有了强大军队。商鞅带着这强大的军队,不但打败了魏军夺回了西河之地,还从此让东方诸侯感到了秦国的强大。秦孝公满意,他很感激商鞅,专门把商地封给了商鞅,比诸东方小诸侯。然而,商鞅变法,触动了秦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严法重刑,更是把贵族们得罪苦了,他们恼恨商鞅恐怕牙根都痒痒了,但是因为秦孝公的一力支持回护,他们对商鞅没有下手的机会。商鞅不但得罪了一般的贵族奴隶主,还得罪了不少的当朝权贵,甚至是国君的兄弟赢虔和太子赢駟,他们时刻都想致商鞅于死地。秦孝公正是深深了解了这些,才对商鞅的处境担忧,他感激商鞅,是商鞅助他让老秦人走出了困境,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秦国,让秦国从此具备了与东方诸侯大国争霸的资本;他担忧商鞅,正是在他的一力支持下,商鞅变法才得以成功进行,但因此得罪了所有的贵族们。秦孝公知道,他死以后,秦国贵族们决饶不了商鞅,自己的哥哥饶不了商鞅,太子也饶不了商鞅,尽管哥哥和太子从秦国大局上理解商鞅变法的好处,但从感情上饶不了商鞅,因为太子曾因触犯新法而需要被按法治罪,谁讲情也无用,最后只有让太子的师傅国君的哥哥赢虔顶罪,被受以刈鼻之刑,你想想太子若受了此刑,以后还怎么当国君?赢虔受刑后只能戴面具示人。试想想春秋时尚有刑不上大夫之说,更何况是太子了,但商鞅新法之严,确实没了一点人情味。再者,太子继位后要想维护好自己的统治,就得杀商鞅以泄众愤。太子也知道新法的好处,但他知道面对汹汹仇恨,要么留法不留人,要么留人不留法,为了大秦的事业,商鞅只能殉法。秦孝公正是深知这一点,在临终时面对商鞅,可想他的心情是很复杂的,有感激也有隐情。他没有什么好说的,只能以国君之位相让,他知道商鞅绝对不会接受,即使接受,老秦人岂能答应?他以国相授的意思就是一是表明商鞅对大秦无以复加的恩德,功高日月,二是表明自己对商鞅的万分感激和谦疚,商鞅为了大秦却要粉身碎骨,真的让他五味杂陈。刘备托孤诸葛亮,并非是让诸葛亮自己代替刘禅去做皇帝,更多的是让诸葛亮继承好自己的未竟事业,恢复大汉的天下。有不少人都错误认为,刘备临终交代诸葛亮“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话,意思是如果刘禅做皇帝不行,就让诸葛亮代替刘禅做皇帝。其实不是这样,你想想,刘备终生奋斗的目标就是恢复汉室天下,诸葛亮帮助刘备最终的理想也是重新兴复汉室,二人早已心照不宣。刘备如果让诸葛亮替代刘禅做皇帝,那还是汉室天下吗?刘备让诸葛亮“自取”的意思,就是说刘禅这孩子如果不胜任,你诸葛亮可以废掉刘禅,自行从我刘备子孙中另选取适合的人来做皇帝。刘备也是很感激诸葛亮辅助自己取得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功德的,但在他临死之时,蜀汉是个什么危局,他很清楚。当时夷陵大败,蜀汉精锐尽失,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刘备如此托孤诸葛亮,更多的还是希望诸葛亮能继承自己的遗志,继续自己的未竟事业。刘备知道,诸葛亮跟随自己十几年,南征北战,东挡西杀,方打下了这片根基,功劳最大,众臣也最信服他。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为什么?因为他死后对生世的任何事情都无能为力了。面对着眼前的颓败,面对着自己已无能为力的局面,对以后的事情,刘备也只有托孤诸葛亮了。他如此说,心里确实感恩诸葛亮对自己的辅助,让自己方有所成,更多的还是寄希望于诸葛亮,能继续做好自己的未竟事业。
因此,在两位国君临终之际,商鞅和诸葛亮各自所面临的形势是不同的,商鞅变法已得到成功实施,秦孝公已了无遗憾,但唯一对不住的是将商鞅推向了万劫深渊,更多的担忧是商鞅个人的安危,也只能以托国之词来形容自己的复杂心情了。而诸葛亮就不同了,他在刘备阵营威望最高,功德最大,甚得人心,刘备临终最大的担心是蜀汉的前途命运,他托孤诸葛亮的说词,出于感激认可诸葛亮的才能功德,更多的是勉励诸葛亮要大胆地把这个担子担起来,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未竟事业。
-----
网友解答:
-----
谢邀。
如何看待秦孝公欲传位于商鞅和刘备欲传位于诸葛亮。
先谈商鞅是何许样人?公元前423年至408年,魏将吳启等,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全部占领了秦河西之领地。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为了富国强兵,任用商鞋变法。
商鞅看到孝公求贤若渴,才来到秦国的,在此之前他是魏相国叔痤的家臣,当時的魏国有李悝搞变法,商鞅颇有心得,叔痤看重商鞅,向魏惠王举荐,王不以为然。后叔痤去世,商鞅在魏没有前途。正遇上秦国招贤,商鞅带着李悝的《从法经》来秦国碰运气。通过秦国大臣景监的引见,他见到了秦孝公,想先探一下孝公的想法。商鞅先讲了道家的‘’帝道‘’,儒家的‘’王道‘’,秦孝公听了不夠兴趣,还责怪景监弄来亇无能之辈。
可是商鞅看出孝公对儒,道没有信仰,直到第三次见面,商鞅方讲到法家的‘’霸道‘’和强国之术,他要孝公办大事,将权力抓在国君的手中,不能让贵族治理自己封地里的百姓,没有军功的贵族,应该让他当地主和富人,鼓励人们为国战争,秦孝公听了刘些眼晴都亮了,但是也想到这样会触碰贵族利益。
秦孝公初步决定,按照商鞅的主张,但他自已也明白,此事非同小可,向贵族要特权,要属民,要封地,他们能答应吗?于是秦孝公将变法的想法拿出来讨论,故然引来一众反对,大臣们认为分封制延用了几百年,不是很好吗?商鞅力争说:夏桀,商纣,周武不是都灭亡在分封制,反对的大臣们一時也拿不出反驳的道理。商鞅逐渐占了上风,这样秦孝公下决心实施变法。
实施变法后,各级贵族怨气很大,商鞅因此也得罪了太子。秦孝公驾崩,太子登位:称秦惠王,他一接位,公子虔马上污蔑商鞅谋反,惠王正恨商鞅呢?也不问青红皂白下令通辑,商鞋见形势不好逃之。
商鞅在逃难中,因变法规定客栈住客必须凭路条,可商鞅逃走没有路条,各家客栈概不接纳,使之无处栖身,后代人讽刺地说:自搬石头,砸了自已的脚。似同西汉萧何一样,制法犯法,殒落由自法。
商鞅变法无结果。但是秦孝公是否想将王位传给商鞅《史记》没有记载,或许是秦孝公早逝,对此事不及办理,秦惠王继位,对商鞅并不看好,所以,商鞅的结局很糟糕。
秦孝公要传位于商鞅,没有根据,纯属人们的猜想。
可是,刘备要想将帝位传位于诸葛亮,还有三分根据。刘备在临终遗嘱中有段话说:‘’丞相,属孺子不可教,你自己为之‘’。这话吓得孔明脆地叩头,连称:臣该死!臣不敢!不过刘备虽这样说并非真心,是他一身固有的多疑之心,恐怕孔明叛逆,故意给他打了预防针(警告),这种话是不可信的,系死不安心!
在下,知识浅薄,上文如有不当,恭请史学界老师们批评纠正。
-----
网友解答:
-----
认人为贤,天下大幸。
-----
网友解答:
-----
假设这两件事都是真实的吧,其实,我很怀疑。
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帝王术而已。秦孝公雄才大略,他是要嬴氏强大,也许也有统一天下的理想,中间突然传位给商鞅算怎么回事儿?商鞅在秦国将宗室、大臣得罪了个遍,孝公死,商鞅根本活不到第二天,这种情况下,传位给他,只会让他死得更惨而已。假如孝公说过这个话,无非是让商鞅明白,你的变法我很支持,我是你强大的后盾,你放手干就是了,以传位作为君臣相知的一个佐证,让商鞅死心塌地而已。
刘备基本上是一样的路数,他是以光复汉室为目标的,诸葛亮如果当了皇帝,汉室算什么呢?只不过,刘备发现自己这个儿子,似乎不是那种开拓型的君主,少了诸葛亮的辅佐,基本上就是废人一个,说传位的话,可能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试试孔明的忠诚度,另一个是敲打一下,你虽然厉害,但不要打篡位的主意,你今天向我承诺永不背叛,明天你如果自立为帝,自然会有其他人收拾你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中医是怎么看待神经损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