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结果证明赵括是废物,廉颇也被打的亳无还手之力,那么谁做统帅最合适?
长平之战的结果证明赵括是废物,廉颇也被打的亳无还手之力,那么谁做统帅最合适?
-----
网友解答:
-----
长平之战赵国输了,就说赵括是废物,廉颇刚开始也打不过,赵国当时最厉害的武将就是廉颇了,李牧还没有打出头。
所以赵国没有人能做统帅,估计只有现代这些马后炮可以。
现代人一个一个站在现在的立场上去看历史,从来不考虑当时的历史背景。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衡量历史,历史都要被你气哭了。
-----
网友解答:
-----
这场战役最后证明,废物是廉颇而不是赵括。
有人总是说,廉颇是拖住秦军,以老秦军,最后反攻秦军取胜。其实这是长平之战中最大的谎言。先说军队。廉颇手下四十五万人,其中至少有一半是上党的难民残军。而他面对的是五十万精锐的秦军。请问,如果交给你,你能够打赢吗?就是给白起他也打不赢。廉颇为什么筑垒死守,那是打不过秦军才死守的。不是什么用计谋!
其二,再说粮食。秦军用漕运运粮,效率远胜过其他国家。如果你不同意,我就请你在历史上找找,什么时候秦军因为后勤缺过粮食。所以说,想消耗秦军,疲劳秦军,然后取胜是赤裸裸的谎言!
如果对峙下去,会出现什么情况。我请大家参看王翦灭楚,最后对峙到楚国撤退,王翦一举就灭了楚国,损失轻微,也没有象白起一样付出死亡过半的代价。
正是廉颇的无能,让赵国陷入了灭顶之灾。是赵括拼死一搏。把秦军拼掉大半,才造成了后来的合纵基础,合纵成,在邯郸城下打败秦军,再次夺回了上党和太原一带,胜利结束了上党战役。
-----
网友解答:
-----
赵括的确没什么本事,但是换做任何人前来,都很难打赢这一仗。赵国输在了国力上,而不是指挥能力。
赵括的指挥是没有问题的,只能说不是奇招。
说实话,像这种大规模的军团作战,最高统帅的指令是很难在短时间内,通告到每一位士兵的,所以说赵括本人的指令下达以后,需要一段时间赵国士兵才能反应过来,而这段时间可能就是胜负的关键所在。
当时所遇到的情况是,秦军被赵军一路追杀到了秦军的营垒,这个时候的赵军如果能够一举攻破秦军营垒的话,这场大战的胜负是真的很难预料的。
但是赵括就是没能拿下秦军营垒,主力人马已经全部出动,这个时候的白起,那真的是以逸待劳了。他先派出了2万5千人马,绕道前往赵军大后方,切断赵军的后路。随后又派5千骑兵冲入赵军阵营,将赵军主力一分为二。
这个时候考验赵括的时候到了,他现在一旦撤退,将会士气低沉,死伤无数。但是在原地待着,大军本身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
其实赵括做得还是不错的,他就地扎营,转攻为守。这是当时赵军唯一能够保全实力的办法。赵括一直在心里告诉自己,决战还没开始。
白起早就已经把这场大战,当成了决战。
其实从赵军追击战败的秦军那一刻开始,赵括就已经掉入了白起的陷阱。但是这个陷阱是有风险的,首先要保证秦军的营垒不会被赵军攻破。一旦这个大前提不能保证的话,那秦军也会遭到灭顶之战。
所以这场战事在结束以后,我们觉得白起用兵如神,其实他这也是在刀口上舔血,风险非常高。赵括当时的心态我们是可以理解的,首先他已经意识到,这是白起的陷阱。为了不泥足深陷,赵括必须要做出自保的状态。
他转攻为守是为了保存实力,当时在赵军的大后方和军营内部,都出现了大量秦军,面前又面对秦军主力所在的营垒,那么你该如何自处呢?
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全军覆没,因为这个时候赵军极有可能会骚乱,而白起就是希望赵军内部混乱,一旦军队不听从赵括的指挥,那事情就好办多了。头狼不见了,那群狼的气势也就没了。可惜显然赵括指挥能力还是比较强的,迅速稳定军心,转攻为守,不得不让白起再想办法。
秦昭襄王发动河内人马截断赵军粮道和援军,这对赵括来说是致命的。
这场大战的两军主帅都是顶尖的优秀军事将领,所以在指挥方面大家都有各自的优势。而直接导致这场大战结局的人,其实是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本来是不打算参与进来的,但是他发现白起的那两万多人马截断了赵军的粮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当时的赵军主力全部出动,离开了自己的营垒,而营垒和赵军之间的通道被秦军给拦截了。
但是拦截的人数只有2万5千人马,这是远远不够的。赵军主力是45万人,所以秦昭襄王痛定思痛,亲自赶往河内郡,给当地百姓都提一个等级的爵位,发动当地所有15岁以上的男子,前往战场,加入到拦截赵军粮草和援军的队伍中去。
这就太疯狂了,对于全民皆兵的秦国来说,这算是倾国而出了。但是赵国那边有这个底气吗?赵国显然已经没有可用之兵,就算是有一时之间也很难调集。再说赵孝成王本人也没有秦昭襄王果断决绝,所以赵括的粮道被彻底截断,援兵也一个都没来。
赵括陷入了死局之中,他就地安营扎寨是不错的。因为他想着在统一部署之下,退回赵军营垒,可是没想到他现在回不去了。前有狼后有虎,手里虽然攥着45万大军,可是没有用武之地。
断粮以后的赵军,多次冲锋都无济于事。
赵军是前来追赶秦军的,所以压根就没带多少粮食。现在被困在半路上,断粮是最要命的一件事。
所以赵括立刻组织人员突围,希望能够找到突破口,但是连续冲锋了多次,都无法突围成功。这个时候赵军已经断粮46天,回天乏术之下的赵括,只好自己带着人前去冲锋,结果被乱箭射死。
作为一军主帅的赵括,在最后时刻确实还是表现出了些许男子气概,但是我认为这是不理智的。毕竟年轻气盛,但是他忘记了一点,他所肩负着的是45万大军所有人的前途和命运。一旦他死了,群龙无首之下,赵军哪里还有什么出路呢?
所以我认为赵括最大的失败,不是被秦军所围,而是不到最后关头就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他死以后,赵军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不久便全部投降了秦军,结果被白起全部坑杀。
总结:赵括不该完全背锅,赵孝成王责任不小。
赵括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军主帅,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赞成主动进攻秦军。所以他得到了赵孝成王的信任,从而将廉颇换下。但是赵括到了战场以后,确实发现了战事的艰难,不过赵孝成王给了他很大的期望,并且一直鼓励他主动进攻,所以赵括只能硬着头皮进攻。
除了原先的20万大军,赵孝成王又给了赵括25万大军,这是赵国的全部资本,怎么能都给赵括呢?留下哪怕5万人马,赵括也不至于后方被堵死吧?所以赵孝成王这件是做得不合理,导致后来没有人马能够突破切断粮道的秦军。
而且赵孝成王在关键时刻,只懂得等待,却不知道想办法营救赵括。秦昭襄王就跟他完全不同,他十分果断地出兵帮助白起,哪怕倾国而出都在所不惜,赵孝成王有这个魄力吗?在这种君王的领导下,谁来做这个统帅都打不赢这一战。
-----
网友解答:
-----
“起翦颇牧,用兵最精”。廉颇是和王翦,白起,李牧齐名的战国四大名将,那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打出来的。可以这样说,长平之战如果廉颇不行,那么诸侯国任何一名将军都不行。当时形势是秦强赵弱,虽然赵国胡服骑射,但是无论单兵作战还是整体实力上依旧无法对抗秦军。这种情况下,硬拼就是死路一条,而且是很快就死,唯一的办法就是据险而守,苦撑待变。廉颇选择在长平依山傍水,深沟壁垒死守,完全是明智之举。秦军虽然强大,但是他们远离本土作战,巴蜀粮仓遥遥千里,远水不解近渴,这时候急于决战的应该是秦国,而不是赵国。退一万步讲,即便是赵国粮草不济,但是还有办法可想,而不是向秦军发动自杀式攻击。事实证明,坚守非常正确。长平惨败一年后,秦军再次攻打赵国,将邯郸里三层外三层团团包围,赵国在里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坚守邯郸两年,把老鼠都吃光了,守长平再困难也比守邯郸容易吧?最后终于等来了信陵君窃符救赵。
再说赵括本人,他父亲对他的评价极差,认为他就是个夸夸其谈,自以为是的人,赵奢曾经对赵括母亲说,这孩子不适合当将军,因为他把带兵打仗看的太简单了,我一生谨小慎微,外加运气好,总算没有犯大错误!他要是带兵打仗非得闯大祸不可,轻则身首异处,重则全军覆没,遗害国家。知子莫若父。而且史记也记载了他母亲极力反对赵王认命赵括为大将军,并且有言在先,一旦出大事不要祸及全家。可见赵括这个人多么不靠谱。
东周列国志里面记载,赵括下令倾巢出动追击秦军,遭到了很多名将的反对和质疑,其中就有当年的名将乐毅。结果这家伙刚愎自用,最后走上了不归路,同时赔上了45万赵国生力军。长平惨败的后果极其严重,根本不是你说的什么重创秦军,当时要不是范睢嫉贤妒能进谗言,要是按照白起的意思乘胜追击,赵国肯定是万劫不复。
失败的赵国,国运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本来人口不多的赵国,几乎家家带孝,户户哭声,这哭声完全是对赵括的控诉和诅咒。
战争结果就是有胜有败,实力不如对手,失败很正常,但是失败也分小败,大败和惨败,廉颇在长平几次小败只是皮外伤,赵括一次性葬送全部家当,用惨败都无法形容了。他要不是废物,天理难容啊。
-----
网友解答:
-----
现在的人一提到赵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纸上谈兵”这四个字。
但是这“纸”是到了东汉才由蔡伦改善出来的,而战国时期流行的是“竹简”,根本就没有纸,那么“纸上谈兵”从何谈起呢?
(纸上谈兵的典故)
长平之战的结果证明了赵括废物,这是从结果推论出来的。
以果推因嘛,也有失偏颇,最主要的还是那个时代,哪个将军碰到“战神”白起不得跪?
跟白起对峙的将军,如果要想赢,不仅要在军事指挥上的能力要压过白起,而且还要本国的综合实力要压过秦国,如果压不过最起码也要旗鼓相当,最后还要取得朝堂之上君王一心一意的支持。
而赵国有名将廉颇都不能用,赵王还疑神疑鬼,最终换了“赵括”为将,才惨败长平,从此国家就江河日下了。
(廉颇去职剧照)
反观秦国,其实那个时候的秦国朝堂也不太平,从关东来的范雎正在进行他的“削枝固干”的大计,帮助昭王集权,白起其实也是在“削枝”的这个范围之内。
但是,秦昭王为了打赢这一场战争,不仅任用白起为长平之战的主帅,并且秘而不宣,还一心一意地支持白起。
“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当秦昭王得知赵国运粮通道已被截断之后,他亲自去到河内,给当地的百姓封以爵位,各升一级,鼓励和征调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全部集中到长平战场上听任派遣。
这些青壮年不是用来直接冲锋陷阵的,而是让他们去拦截赵国的救兵,使得赵国的粮食运送不到前线,前线的赵国兵士没有饭吃,当然只能突围。
这样一来,白起就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以逸待劳”,把赵国的士兵拉入一场场的攻坚战当中。
结果,“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赵括也不是什么贪生怕死之人,他也是死在了冲锋的战场上,后人就把长平之败的罪过全部加于其头上。
(赵括冲阵、死于乱矢)
后人为什么把罪过加于赵括的头上呢?
这来自于蔺相如、赵奢对赵括的点评。
赵括在军事方面的理论,可以说是天下无双,就连他的父亲在军事理论方面都辩论不过他,后来赵奢也不得不说出了这句话。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奢
这说明了赵括可以做为一名军事理论家,他可以做军校或者讲武堂的一名导师,但是却不能上战场。
因为兵圣孙武说过,“水无常形,兵无常制”,赵括在理论是够了,但是在实际用兵方面,缺乏足够的实际经验。
但有才者必有傲气,或许是这样,赵括并不认可别人对他的评价,反而对能操控一支大军四处作战跃跃欲试,所以连名相蔺相如也看不下去了,“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那问题来了,既然这样,赵王为何还用他来代替廉颇呢?
用人不当,这不就是赵王最大的过错吗?
都明知道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了,为何还要让他去送死?
把四十万大军放在这种人手上,这不是在赌国运吗?
连赵括的母亲都在劝进赵王,“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父子异志,愿王勿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母不看好赵括)
好个“父子异志,愿王勿遣!”,对于一个母亲来说,谁不望子成龙啊?
但是为了赵国的未来,一个母亲都要断绝自己儿子的仕途,可见当时所有人都不认可赵括啊!
但是赵王还是我行我素,坚决任用赵括为将,终于葬送了赵国的大好前途。
赵国和秦国在当时可是被称为“中土双雄”的啊!
赵括一到任之后,立即更改廉颇“坚守”的策略,在军中更将换佐,安插亲信,一时令军中大将离心离德,这也是赵括惨败的原因之一。
不管是国家治理,还是军队打仗,一般主将都会开会讨论,统一认识,任何一项策略,都要取得大多数人以上的认可,这样办事下来才会事半功倍,而那些搞一言堂的人往往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众将劝赵括)
因为大家不认可的东西,主将偏要执行下去,其结果只会是阴奉阳违,一旦有这种事情发生,那么“劲不往一处使”,基本上整个的团队的力量就涣散了。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赵括就算知道“坚守”策略是对的,他能继续推行廉颇的“坚守”策略吗?
答案是否定的。 明知道“坚守”是对的,却不能执行“坚守”策略,反而要主动出击,这不是自己向灭亡的道路飞奔而去吗?
可以说赵括也是身不由已的。
为什么说他是身不由已呢?我们来看看廉颇是怎么被换下来的?
“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长平之初,廉颇率军与秦战作战,连战皆负,一次都没打胜过,所以后面他依托营盘不出,将秦赵两军拉入了相持阶段。
(廉颇坚守让秦军无力)
这样一来,秦国的粮道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廉颇的这种“避秦军锋芒”的做法可以说是非常正确,并不在存在着用兵错误的问题。
战国名将也不是盖的啊,打不过就守呗,还能咋地? 但是,赵王不满意啊!
“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赵王之意非常明了,“弃攻为守”才是他想要的。
所谓的“廉颇”有反意,那是秦人的反间计,反不反不重要,但是秦人送给了他一个换下廉颇的借口,于是顺理成章的赵括就走马上任了。
而赵括的走马上任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从邯郸出发的那一刻起,不管他的真实想法如何?
朝庭中枢给他所下的命令就是——“出击,出击,不要防守”。
(大王要你出击,你不出击也得出击)
兵书有“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说法。
就是一个大将,他是应该能因时、因地来制定相应的策略,他不仅仅只是君王的一个应声虫,如果朝庭中枢对前线军干挠太多,往往都会造成前线的失利。
因为两地距离的遥远,朝庭所得到的信息不对称,反而会制定下不正确的策略导致兵败,这种事例在史书有太多的例子了。
两国相争、两军相争,往往考验的是对弈者坚定的意志力。
在最艰难的时刻,先倒下的往往是意志不够坚定的一方,古今亦然。
从长平之战可以看得出,赵王在关键时刻频出昏招,来自于他内心的不坚定,所以才会出现形势误判的情况,改“坚守”为“主动出击”。
所以,长平之战,赵国的惨败,不是任哪一位为统帅的问题,而是执行哪一种战略思想的问题。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