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墨翟之言盈天下,为何后面墨家会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儒家会昌盛?
春秋战国时期,墨翟之言盈天下,为何后面墨家会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儒家会昌盛?
-----
网友解答:
-----
会说不会做的人,多了去了!
春秋诸子百家,皆为求治PK,惟圣人之道胜出,唯孔子而已。
诸子百家,如果没有孔子开民智,如果孔子不普及平民教育,哪有后面的那些家?所谓“诸子百家”都是后人冠名的——请查时间线。修史不寻真,皆为妄谈。阳明热妄、三焦有邪!援例“抛开事实来讲……”。
墨翟成家,因之取信于囚仆,通俗点说是因为墨翟给囚徒和奴隶、仆人代言了。不然,墨翟主张中存在这么明显的漏洞,怎么能流传下来的?但凡,脑子正常一点点……
相传墨翟为器械业祖师爷,如果墨翟能兼爱,小手工艺类传承就不会是师徒形式了!大作坊如果在春秋时期出现,那资本主义萌芽就应该出现在春秋时期,而不是明朝。——兼爱,自己做不到的事,就不要要求别人做。
非攻,春秋都无义战了,要怎么非攻?平天下、旺天下,咋可能跳过过程只讲结果呢?比如要上天先要造飞机吧,对不对?比如秦始皇统一六国,除了之前十二代秦王励精图治之外,还有商鞅为秦国推出价值观改革并奠定大一统的行政基础,对不对?
兼爱、非攻,光说不练,假把式。
“墨家”退出历史舞台,说明古人的脑子还行,清楚地认识到求治不能靠吹牛。
所以,“墨翟之言盈天下”,也是吹的。
-----
网友解答:
-----
春秋无义战。春秋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特殊年代,大动荡下各种思潮层出不穷,做为底层下的墨家之言,虽然有一定正能量,但在众多思潮打拼中,渐渐落下帷幕,成为过往云烟。
墨子最大主张就是"兼爱天下,非攻论",天下和平相处,不要血腥杀伐。理论是无暇可击,但在现实中弱肉强食、以强凌弱的诸侯混战中,显得天真和无力,在春秋大战中,自然被兵家、法家等所取代。
春秋战国,就是在混战中产生五霸七雄,讲究的是大刀阔斧地强攻,强者立世,胜者为王。
虽然墨家在残酷的春秋大战中落伍了,但他还是展现了希望天下和平相处的美好意愿,寄托了广大劳动人民希望安居乐业的桃花源般世界。
在秦始皇大一统后,儒家渐渐成为华夏第一治国理念,统治阶级为了更好治理天下,逐渐将墨家"非攻"等理念并入中庸之道"和为贵"、"四海一家"等。
华夏文明,就是在无数思想争鸣中逐渐丰满壮大,都是凝聚了前贤的智慧和心血,才巍然屹立于东方!
-----
网友解答:
-----
墨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庞大的学术派别,其信徒也非常多,被称作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学术派别之一。不过其他的三大学术派别儒家、道家、法家,在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都有各自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可是非常奇怪的是,墨家在后世却没有这样的影响,慢慢地就绝迹了。如果不是因为晚清有人进行研究打捞,这种思想就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那么,为什么墨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影响那么大,在后世却没有得到继承和发扬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墨家所代表的群体在后世不存在了。
墨家作为一个文化学术思想,所代表的群体,是当时新兴的个体农民及手工业者。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奴隶社会,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一个时期。当时的阶级群体,主要是奴隶主和奴隶。作为过渡,新产生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而墨家所代表的,就是新兴的农民阶级。
准确地说,就是个体农民阶级和手工业者。
这个个体农民阶级和手工业者,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有了非常少的个人财物,因此,他们便希望社会能够兼爱(人人平等)、非攻(反对战争)、节用(提倡节约)、明鬼(继承传统)、天志(研究自然)等等。这样做,是能够维护他们利益,让他们虽然不能做大,但至少能够做到衣食有着,现世安稳。
不过,从秦汉开始,中国就进入了完全的封建社会,因此,这个新兴的阶层就不存在了。我所说的不存在,是指他们的“新兴性”没有了。那时候当然有农民和手工业者,但是他们已经处于被统治地位,他们和地主阶级,已经建立了被压迫的关系,不可能再有现世安稳的意义了。
既然这个阶层已经不存在了,因此,为这个阶层服务,让这个阶层信奉的那些文化学术思想,也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了。
二、墨家不属于统治阶级的思想。
任何一种思想,能够延续下来,并发扬光大,它必须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必须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因为一种思想,只有为统治阶级服务,才能得到统治阶级的提倡。得到提倡,这种思想才有人去学习,学了才会有用,因此才能发扬。如果这种思想,是被统治阶级代表的思想,那有谁去学呢?
再说了,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被统治阶级的思想。也就是说,被统治阶级本身是没有思想的,他们都被统治阶级给统摄了。
春秋时期的四大思想流派,无论是儒家、法家还是道家,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唯有墨家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不属于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为什么说儒家、法家、道家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呢?儒家讲究的仁义礼智,就是用仁爱和礼法来管理社会;法家讲究的是用规矩、秩序,乃至用暴力机器来管理社会。这两种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我们可以理解。有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道家也是统治阶级的思想。道家讲究的隐忍、修炼以及放弃反抗,实现人生升华,达到成仙目的这样一些观念,就是统治阶级用来麻痹被统治阶级的,同时又是统治阶级用来调和内部矛盾的。当然属于统治阶级的思想。
而墨家所讲究的“兼爱”,要求社会上大家要互相爱护,人人平等,这怎么办得到呢?是不是统治阶级应该放弃占有被统治阶级的财富呢?办不到。“非攻”是反对战争的,不打仗,怎么能建立一个独裁的皇权政府呢?还有要求“节用”,如果地主贵族和普通老百姓一样,住简陋的房子,修简陋的陵墓,那统治阶级的威权何在?
总之,小生产者的想法,显然是权贵者不能接受的。
三、墨家是历朝历代不断打击的思想。
春秋战国结束以后,社会上占主要地位的就是儒家、法家和道家,而墨家作为一种思想文化,备受打击。
这就是因为墨家所提倡和呼吁的东西,对统治者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再加上儒家、法家、道家等继承者们,需要维护自身利益,所以墨家受到了双重打击。
事实上也是如此,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墨家尖尖绝迹了。一直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由于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崛起,他们想从地主阶级那里分得一些权力,因此,墨家才重新被认识起来,才有了被研究的机会。
总之,由于墨家思想的阶级属性的特殊性,使得墨家最终没有成为一门显学。这也是阶级社会所决定的。
(参考资料:《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等)
-----
网友解答:
-----
从战国中期到秦统一六国,墨家一直作为社会主流文化受到重视。所谓“世之显学,儒墨也”。自汉以来,墨学渐渐退出主流文化的舞台。究其原因,错综复杂。首先,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化等客观原因使墨家从外部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其次,墨家本身理论、组织形式、学说继承等主观方面的缺陷也是最终导致墨家学派消亡的重要原因。
墨学渐次式微的外因
就外部原因而言,墨家由胜到衰的首要原因是当时没有适合墨家思想发展的土壤。
战国后期,封建制度逐渐建立,新兴地主阶级占据了统治地位。地主阶级迫切需要大量劳动力从事耕战,为其服务。但是像墨家这样一个纪律森严,有着较强军事技能的政治社团不仅不能为其服务,并且反对兼并战争,这是任何统治者都不能容忍的。
第二点,封建社会的文化政策和墨家衰败有着直接关系。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李斯意见采用法家理论,其他诸子学说受到压制。焚书坑儒后,只有医药、农事、占卜之类的书流传下来,墨家经典也消失殆尽。汉朝前期,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后来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些都是使墨学衰败的社会原因。
墨学渐次式微的内因
一个人要想成为合格的墨家门徒,就必须有着强烈的牺牲精神和苦修精神。老庄批评墨家:“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所以,相比之下,当道家门徒更轻松一些。道家也没有太多禁忌,不讲来世,只讲今生长生不老,成为仙人。虽然墨家和佛家一样提出禁欲,但实际两者的命运却截然相反。佛家是一种出世宗教,信徒相信灵魂救赎得永生的说法,他们在禁欲的时候是有精神支撑的,他们坚信苦难是从此岸到彼岸的良方。
墨家虽也讲求苦修,但是却是一种世俗的观点,门徒们没有精神寄托。禁欲、无私、苦修的生活渐渐失去其吸引力。所以,没有出世的精神慰藉,讲求世俗的奉献精神是使其衰落的内部原因。
此外,在巨子孟胜死后,墨家内部原则、纪律的改变,产生了学派内部斗争,东方有田襄子一派,西方有秦墨,枟吕氏春秋枠记载:“东方之墨者谢子,将西见秦惠王。惠王问秦之墨者唐姑果。唐姑果恐王之亲谢子贤于己也,对曰,‘谢子,东方之辩士也。其为人甚险,将奋于说,以取少主也。’”由此可见,当时墨家已经分化,自从孟胜自杀于鲁阳后,主要制造器械、负责守城的弟子们也转向整理相关论著。
此外,后期的巨子失去绝对权威,统一行动的活动方式也不复存在。墨家失去了密切联系的社团关系,内部分化使得墨家影响力大大减弱。
墨家作为一个学术流派消失了,但是,这并不代表墨家学派的学术思想就此也彻底销声匿迹了。 我们可以看到, 它的功利主义思想不同程度的融合进了法家理论;还有它那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也一直流淌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之中。因此,我们应该辩证的分析墨家学派的思想,汲其精华,摒其糟粕,这样才更有利于对中华文化的传承。
-----
网友解答:
-----
墨家思想能在战国时期一度超过儒家,又在天下大一统后退出历史舞台,主要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墨家和儒家所维护的阶级有关。
墨家里面大部分人属于社会底层的手工业劳动者,其思想维护的是广大劳动者的利益,而儒家里面大多是落魄的贵族,维护的是贵族阶级利益。所以,墨家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比较流行,但是到了后面大一统的汉朝,便不大适用,而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思想则更显其优越性。
1、墨家的“兼爱”思想: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
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是一个技艺高超的手工匠人,擅长制作各种兵器,据说他曾经花了大约三年的时间做了一个木头鸟,这个木头鸟能在天空飞一天。而墨翟作为墨家的创始人,因为其自身属于社会底层的手工劳动者,所以他对社会底层人民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感同身受,继而提出了“兼爱”、“非攻”等思想。在这里,为了告诉大家墨家思想到天下大一统后就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我们先着重来讨论一下墨翟的“兼爱”思想。
墨翟认为,要无差别的爱一切人,他说:
“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大概意思就是,强大的人欺负弱小的人,富有的人看不起穷人,巧智的人欺骗老实人,天下的一些祸事怨恨大多是因为人们之间不相爱引起的。
而墨子所说的不相爱,也不是说人除了自己就不爱别人了,而是人因为不同的社会关系,或者说利益关系,对不同的人付出的爱不一样。比如,一个人不会像爱戴自己父母一般爱戴别人的父母。
墨子指出,正是因为这样的等差之爱出现,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才会出现战争。如果所有人爱别人父母也和爱自己父母一样,爱别的国家也像爱自己国家一样,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斗争,国与国之间就不会有战争了。
墨子在这里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绝对平等,讲究无差别的爱,这也是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心中的愿望。于是,墨翟在战国时期广受当时处于战乱和苦难中的劳动人民推崇,以至于拥护墨家的声音一度盖过了儒家。
2、儒家讲究“正名”,强调人要践行社会伦理之“礼”,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极力推崇“正名”,这主要与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制度有关。因为孔子那个年代,诸侯争霸,周室衰微,天下混乱,杀君弑父的情况数见不鲜,比如卫武公的儿子州吁就逼杀自己的父亲兄弟,自立为王。孔子见到这般上下逾越,名不正言不顺的情况十分痛心,于是便极力推崇“正名”。
孔子强调: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手足无措。”
也就是说,孔子认为,一个社会要想国泰民安,就一定要保证这个社会的秩序运行稳定,而要保证社会秩序稳定运行,就要讲究“名正言顺”。
所谓名正言顺,就是你担任什么社会角色,就要做好这个社会角色应该做的事情,不去做逾越的举动。你是臣子,就要尽到臣子的职责,不要去谋朝篡位;你作为儿子,就要尽到儿子的职责,不要去谋害自己的父兄。孔子纵观当时社会动乱并追根溯源,继而得出“就是出现了君不君臣不臣的情况,才导致社会动荡”这样的结论,于是孔子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求维护社会阶级稳定,继而解决社会矛盾。
3、墨家提出“兼爱”,以求“劳动人民”能得到平等爱护;而儒家提倡“正名”,以求社会安定,此举亦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贵族的权益
从墨翟的“兼爱”思想中,我们不难看出,墨家思想大抵是为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发声的。而在战国时期那个年代,天下处于动乱中,每个诸侯国的治国之策都不一样,情况也比较复杂。那个时候,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在历史舞台上占据重要地位,毕竟他们数量也比较多,同时,那个年代百花齐放,各国诸侯求贤若渴,底层的劳动人民因此有了更多的“发声机会”。所以,墨翟的思想在战国时期,一度达到“墨翟之言盈天下”的地步。
至于儒家,虽然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却一度比不上墨家,毕竟儒家主要还是提倡维护君臣、父子这样的上下关系稳定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儒家这一说法,也是在维护君权的稳定,往极端了推,儒家更是在维护周天子之权威,这某种程度上不就是在“打”不听周天子号令的“诸侯王”的脸吗?所以,在战国时期之动乱年代,儒家学说还是稍逊于墨家学说的。
但是到了天下大一统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连风靡于汉初的黄老之术都没入了民间,更何况是墨家。
所以,墨家在大一统以后再难再现“墨翟之言盈天下”的盛况之原因不难分析,大抵是因为后世天下大一统,虽然天下相对太平,但是封建社会中总要有一个治国理政的君王存在,君王存在,就意味要阶级分明。
君王要保证为下者都听自己的,就要维护上下等级制度的鲜明,而讲究“兼爱”的墨家对于君主巩固自己的王权百害而无一利,相反,儒家之“正名”思想却能巩固王权。所以,即便墨家在春秋战国时期颇受欢迎,但是因为其对巩固王权不利,所以墨家便在天下大一统后退出历史舞台,维护中央集权的儒家继而就昌盛起来。
我是颜小二述哲文,喜读圣贤书,最爱议人性,如果喜欢,请点赞关注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