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孟尝君是欺世盗名之辈吗?
战国时期的孟尝君是欺世盗名之辈吗?
-----
网友解答:
-----
作为战国时期的四公子之一,孟尝君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熟悉。和他并列称为战国四公子的,分别是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以及赵国平原君赵胜。
战国四公子的名头说出来非常好听,如果不了解历史,很有可能误以为他们是国王的公子,但实际上并不是。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名声与雅号,主要归结于,他们在地方是比较有权利的贵族,而且喜欢招纳贤士,名气是比较大的。
但是对于孟尝君这个人,后世的评价往往是褒贬不一的,正如同标题“孟尝君是欺世盗名之辈吗”这样的疑问也不少。可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01 孟尝君的侠义心肠
根据史料记载,孟尝君田文在战国时期算是个富二代,他爹是田婴,田婴又是齐威王田因齐的儿子,从身世上来说,他是齐国的皇亲贵族。
出生在这样不缺钱也不缺地的环境下,孟尝君大概率是被“富养”长大的。别的富二代喜欢吃好的、穿好的、养美女来炫富,而他就不一样了,他喜欢养门客。
传说他手底下有三千门客,这些人无论出身何地,过往如何,都不计较,只要有一技之长,有自己的才能,都可以被孟尝君招揽门下。
在较早的史料,比如战国策的记载中,孟尝君始终保持着礼贤下士的形象。史料记载:“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士以此多归孟尝君。”
上面这段话摘自《孟尝君养士》,主要讲了这么一个简单的事——孟尝君摆席宴客,其中有人遮住了光,阴影投射到一个门客的饭菜上,那个宾客因此生气了,认为宾客的饭菜有好坏之分,就生气想要离开。孟尝君知道后,马上站起来,端着自己的饭菜和他的对比,结果饭菜当然是一样的。这一举动让宾客为自己的小气度量感到惭愧,甚至想要自刎以谢罪。之后,更多的人因此都纷纷归附孟尝君。
这件简单的小事,不仅反映了孟尝君对待门下的宾客都是持有相等的态度,同时又表现了他非常大度,对于宾客的怀疑也不生气,而是耐心解释,温柔待人。
除此之外,孟尝君的“贤名”还有很多,比如他善于纳谏,同时又非常富有政治才能,先是在秦国担任丞相,后来又辗转担任齐国和魏国的相国,这些也作为他政治才能的“加分项”。
总之在《战国策》记录孟尝君的主旋律中,他是个非常有名的贤士、能人。包括他的侠义心肠,以及对他贤明的大加赞扬,多在民间传说和小说戏曲中出现较多。
02 被贴上“欺世盗名”标签的原因
“鸡鸣狗盗”这个成语大家都不陌生,都知道这不是什么好词,却鲜有人知,这个成语也是从孟尝君的门客事迹中得来的。
由于孟尝君广纳门客,只要有点本事,不管是好是坏,他都一并接纳。其中有两个人,一个擅长“学鸡叫”,一个擅长“钻狗洞”。
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看,这俩人就是不学无术的流氓混混,可孟尝君不嫌弃,一视同仁。而这两个人在关键时刻给孟尝君帮了大忙。
在一次出使秦国后,秦昭王看中孟尝君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想留下他来在秦国当官做事,于是就在他快要离开秦国时,将他强行扣留起来。在秦昭王看来,如果他愿意留下,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如果不愿意,那也不能放虎归山,就要杀之而后快。
在这样的节骨眼儿上,孟尝君想要回到齐国去,却又不想因此丢了性命。于是就想贿赂秦王,给他送了一件从齐国带来的白狐裘,这件白狐裘非常珍贵,天下无双。
可是东西送过去,秦王并没有放他回去的意思。无可奈何之下,孟尝君只能转变目标,求助秦王妃。
秦王妃的话,秦王是很乐意听的,只要吹吹枕边风,这事多半能成。只不过秦王妃答应孟尝君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她也想要一个和送给秦王一模一样的白狐裘。
这可让孟尝君犯了难。正在这时候,擅长“钻狗洞”的那个门客毛遂自荐,表示他可以帮孟尝君解决这个难题。夜深人静,他偷偷钻进秦王宫,把原本送给秦王的那件白狐裘偷出来,转手送给秦王妃。
果不其然,收到东西的秦王妃非常高兴,他成功劝说秦王不杀孟尝君,并且让他回齐国。
孟尝君得到秦王的批准,连夜准备回齐国,生怕秦王反悔,又把他们给抓回去。到了秦国边境函谷关,因为天还没亮,城门未开,他们想走也走不了。这时候,那个擅长学鸡叫的门客走了出来,他叫了两声引起公鸡打鸣,让守城士兵以为时间到了,就打开关门,孟尝君得以出关。
这样依靠“聪慧的技能”得以逃脱的方式,非但没有被歌颂,反而被扣上了投机取巧的帽子,由此孟尝君就成了“鸡鸣狗盗”之徒,被人认为上不得台面,只会耍些小伎俩。更甚者,由此推测孟尝君手底下的三千门客,也不一定都是些有才能的人,而孟尝君招揽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给自己营造一个“折节下士”的好名声。
因此,这就是孟尝君被贴上“欺世盗名”标签比较主要的一个原因。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也让孟尝君的名声大打折扣。那就是他先后在三国任丞相之职,先是入秦朝为相,后来又回到自己的齐国担任丞相,最后又到了魏国。对于战国时期来说,各个国家较为独立,彼此又存在竞争和敌对,正所谓忠仆不侍二主,孟尝君却辗转三国,朝秦暮楚,此举颇有叛国的嫌疑。
03 史料的丰富与演变
由于战国时期距今年代久远,要想了解当时的情况,只能凭借古人的史料记载。就拿对孟尝君的记载来说,相较于《战国策》,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更为丰满而完善。换句话说,《史记》是在《战国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增删。
《战国策》对孟尝君的记载,和孟尝君在民间的传说与口碑比较相近,都偏向于歌颂孟尝君的仗义疏财、折节下士的美好品德。当然,这也和孟尝君手底下的门客众多有关,他们的故事也使孟尝君声名远扬。
而在史学评论家的眼中,孟尝君则更像一个欺世盗名之辈,因为他自身并没有什么才能,只是擅长养门客,而类似于鸡鸣狗盗的门客,又让他显得不那么入流。从种种事迹,更加坐实了他“欺世盗名”的名声。
比如在《战国策》中记载的孟尝君对身边的人非常宽容,从不同方面表现其宽阔的气量和胸怀,这些细节和记录在史记中都做了舍弃,却增加和细化了一些负面描述,譬如“尖锐发问,驳斥父亲”以及“孟尝暴怒,杀人灭县”。
据《史记》本传记载:“赵人闻孟尝君贤,出观之,皆笑曰:‘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孟尝君闻之,怒。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不过据史学家猜测,这大概是司马迁为了更好地塑造孟尝君形象,而虚构出的情节。
最后,我们再回到探讨的主题:孟尝君是欺世盗名之辈吗?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但笔者想借用曹雪芹《红楼梦》的一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我们不能单单一个词就整体概括一个人物,好的名声可以刻意营造,坏的名声可以污蔑而来,要看这个人物如何,还是要看他如何去做的。
作者:我方团队月落星沉
参考资料:《战国策》、《史记》、张华松《孟尝君田文养士考论》、蔡先金,张林明《司马迁笔下的孟尝君:<史记>对<战国策>的取舍与改造》
-----
网友解答:
-----
孟尝君他是战国时代四公子之一,不是有其名无其实者,他百方收搜人才,不管鸡管狗盗的人,只要有才干,他有着超人的野慧,先是入秦为丞相,以后回到自己的齐国任丞相,又到魏国,其中看来他不是一般,而是胸有成竹的人啊!
-----
网友解答:
-----
战国四公子,分别指的是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以及赵国平原君赵胜。
为啥称呼他们为战国四公子呢?难道说他们都是国王的子嗣?类似民国四公子都是巨富官绅的子嗣?其实并不是这样。
主要是这四个人,在各自的国家,拥有绝对的权力。而且喜欢招贤纳士,收养了大量门客。因此才会被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很多人对孟尝君是有意见的,因为这哥们,作为齐国贵族,居然先后在三国出任相国之职,大有叛国的意思。因此孟尝君田文,身上背负着各种欺世盗名的罪责。
孟尝君的身份,注定了他和商鞅、李斯、苏秦、张仪这些人不同。
孟尝君田文,又被称之为薛公,因为他继承了自己老爹田婴的封地薛地,正儿八经的富二代、官二代。
这还不算最关键,最要命的是,他老爹田婴是齐威王田因齐的儿子,也就是说,孟尝君田文,乃是齐威王的孙子。
这一层关系可就要了命了,因为田文是正儿八经的齐国王族,所以田文势必是要为自己的祖国卖命的。因此他不能像商鞅、李斯、苏秦和张仪这些人一样,到处乱窜。
这些人都是寒族出身,就算有公卿之后也无伤大雅,战国时期求贤若渴的君王不少,因此人才流通很正常。而田文绝对不行,因为他继承了大量齐国王族的资产,自己也是齐国王族之一。
田文靠着老爹留下来的遗产,开始招揽各路英雄。田文本人没有太大本事,但是他有钱啊,有钱就能招揽英雄,所以田文手下门客几千人之多,且大多数都有一定的本领。
这个时候秦昭襄王四处求才,他得知薛公手下有很多能人异士,便打算将田文弄到秦国来做丞相。面对这种诱惑,田文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是他是怎么处理的呢?
田文选择了接受,这是他走错的第一步棋。你是齐国王族,你所有的钱都是齐国王族的资产,你拿着齐国王族的钱招揽了大量门客,跑去给秦国效力?这换谁都不能接受。
齐湣王二十五年,复卒使孟尝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人或说秦昭王曰:“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于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史记》
因此齐国上下,对孟尝君田文的声讨,是此起彼伏,络绎不绝。而田文则自顾自在秦国做丞相那么他能够有好结果吗?
田文叛秦归齐,门客起到了关键作用。
你是齐国的王族,这个身份就是一个烙印,秦国人就真的会信任你吗?果不其然,秦国人开始非议,认为孟尝君这个人始终是齐国王族,他什么事儿都会先替齐国着想。让他做了丞相,那秦国还不完蛋?
秦昭襄王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啊,于是就把刚刚招揽来的田文给罢免了,甚至打算要将田文囚禁致死。
田文提前得到了消息以后,打算通过秦昭襄王的宠妾向秦昭襄王求情放了他。可是宠妾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得到田文那件白色狐皮裘。这不是为难人吗?
宠妾明知道,田文的白色狐皮裘已经送给了秦昭襄王,而且天下只有一件,却偏偏要那一件。这个时候田文手下有个偷东西的好手,进宫把这件衣服偷了出来,这才挽救了田文。
田文出逃的时候,时间太早,鸡叫的时候才能开城门。为此田文手下一个口技能力很强的人,学了几声鸡叫,其他鸡跟着叫,守城人才放他出行。
田文能够逃过一劫,都是这些有特殊技能的门客给了他巨大的帮助。过去其他门客还嘲笑这两位,认为他们能力太低下,现在才明白孟尝君的眼光有多深远。
回到齐国以后,田文以自己声威,终于得偿所愿,成为了齐国的丞相。那么田文会在齐国如鱼得水吗?
田文再次背叛母国,联兵伐齐。
回到齐国以后,田文的确过了一段很舒适的生活。因为他的名气比较大,手下门客又比较多,所以深得齐湣王的器重,一直担任齐国丞相。
居数年,人或毁孟尝君于齐闵王曰:“孟尝君将为乱。”及田甲劫闵王,闵王意疑孟尝君,孟尝君乃奔。魏子所与粟贤者闻之,乃上书言孟尝君不作乱,请以身为盟,遂自刭宫门以明孟尝君。闵王乃惊,而踪迹验问,孟尝君果无反谋,乃复召孟尝君。孟尝君因谢病,归老于薛。闵王许之。---《史记》
但是田文这个人小心眼,他跟秦国结仇以后,一直想找机会收拾秦国。于是借着与韩、魏两国联合攻楚的时机,他将矛头对准了秦国。大军一路打到了函谷关内,以秦国的妥协而告终,田文在诸侯之中的威信也就树立起来了。
连秦国他都敢动,还有哪个诸侯敢得罪薛公田文呢?这个时候齐湣王很自然地开始怀疑田文的野心,毕竟田文是有继位权的,而且势力又这么庞大。无奈之下,田文只好借病归隐,随后逃离齐国,前往魏国做丞相。
去魏国也就算了,可是田文这家伙又记恨起了齐湣王,不惜让魏国和秦国、赵国联盟,一起攻打齐国。齐湣王因此战死,孟尝君田文就这么害死了自己母国的国王,不被世人唾弃才怪。
田文这个时候,真正做到了一怒而诸侯惧的地步,但是他的名声在齐国也是坏掉了。其他诸侯国难道瞧得起他这种行为吗?当然也是很不屑的。
因此田文死后,齐国和魏国两国共同将他的封地薛给灭掉了。薛公田文的几个儿子还在那儿争夺遗产,可谓是悲哀至极。
总结:朝秦暮楚,是任何人都不会喜欢的。
大家都不喜欢朝三暮四的人,其实诸侯国也是一样,不喜欢朝秦暮楚的人才。就算你是个人才,如果不断更改效忠的诸侯国,那也不会得到重用,至少不会进入核心圈。
为什么?因为人家始终觉得你这个人不靠谱,不是一个忠诚的人。孟尝君就是这样,手下人才济济,所以待价而沽。各种投奔,出卖母国,最后的下场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参考资料:《史记》
-----
网友解答:
-----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在后世有两种截然相反的面目:即侠义心肠和欺世盗名。
有趣的是,前一种多是民间形象,常见于小说演义、话本戏文中;后一种多是文人评价,常见于评论性的史学著作里。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孟尝君的形象出现了如此大的反差呢?
其实症结就在于两个字:门客。
史学家的眼光:用“鸡鸣狗盗”来欺世盗名
“鸡鸣狗盗”的故事就是说孟尝君的两个门客。
话说,齐国的孟尝君擅长“养士”,号称有三千门客,只要有一技之长,都能得到孟尝君的青睐。其中就有两个人,一个擅长学习公鸡啼鸣,另一个擅长像狗一样偷偷摸摸地钻洞。
按理来说,这两种技能根本就算不得什么“本事”,但孟尝君还是接纳了他们,没想到却在关键时刻救了自己一命。
有一次,孟尝君出使秦国,没想到却被秦昭王强行扣留下来。
秦王久闻孟尝君大名,想要他留在秦国效力,并且准备给予高位。但是很多大臣并不同意,对秦王说,孟尝君的封地、家人都在齐国,他本身又是王族,怎么可能真心为秦国效力呢?
那么,这样一个有本事的人,既然无法被秦国所用,宁可杀掉也不能放他回齐国去。
孟尝君听了这样的风声之后非常担忧,性命危在旦夕,于是想用重金贿赂秦王的妃子,希望能让秦王放自己回国。
秦王妃答应了孟尝君,但条件是必须送给她一件狐白裘,就和他送给秦王的那件一模一样才行。
这就难办了,这件狐白裘是齐国至宝,独一无二,已经被孟尝君送给了秦王当礼物,上哪去找另一件一模一样的呢?
就在这个时候,那个会“狗盗”的门客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深夜潜入秦宫,将这件狐白裘偷了出来,送给了秦王妃。
秦王妃非常高兴,于是就劝说秦王,成功说服他不要杀掉孟尝君,并且准备在两天之后为其践行。
孟尝君得到确切消息之后,又忧又喜,喜的是暂时性命无碍,忧的是担心两日的时间里又出变故,于是决定连夜逃离。
等到他率领着一众门客逃到秦国边境函谷关的时候,天光还未大亮,城门没开,他们出不去。但又不敢原地等待,担心秦王派军队抓他们会去。
正焦头烂额之际,那个会“鸡鸣”的门客站了出来,将公鸡的鸣叫声学得惟妙惟肖,引起了真正公鸡的啼鸣,这就让守关将士误以为到了时间,于是打开了关门,放走了孟尝君。
这个故事本来是为了说明孟尝君对于“人才”提拔的不拘一格,但在研究历史的学者眼中却不这么认为。
很多史学家认为,孟尝君的“门客”中有着大量的“鸡鸣狗盗”之徒,说明并没有什么真本事。
其实想想也对,孟尝君率领着一大批门客去访问秦国,却在被扣留之后束手无策,只能依靠“鸡鸣狗盗”这种见不得人的技巧逃生,那么其他的那些所谓的“门客”又有何用呢?
如果手下尽是这些“鸡鸣狗盗”之徒,以及连“鸡鸣狗盗”都不如的门客,孟尝君收留这么多门客的目的就显而易见了。
他并不是想利用这些门客为其排忧解难,只不过是想“千金买骨”,为的还是自己“礼贤下士”的名声罢了。
利用众多门客来为自己打造一个“折节下士”、“仗义疏财”的名声,这不就是“欺世盗名”吗?
民间口碑:仗义疏财,折节下士
和很多史学家不同,孟尝君在民间文学中的形象以正面居多,尤其是小说演义、评书戏文等形式。
比如说《隋唐演义》中,秦琼秦叔宝就有“小孟尝”之称;《水浒传》对于宋江的描述也有“声名不让孟尝君”的评语。
这就和孟尝君“仗义疏财”、“折节下士”等等表现有关了,这样的行为极容易受到民间人士的好评。
但是,孟尝君也有一些比较有能力的门客,他们的故事也为其“擅养士”的声望添砖加瓦。
冯谖这个人可能乍一听不太熟悉,但“弹剑作歌”、“狡兔三窟”的故事就是以他为主人公的。
冯谖投奔孟尝君的现场可以说非常滑稽,孟尝君问他有什么本事,他直言自己什么本事都没有;孟尝君又问他有什么爱好,他又说自己没什么爱好。
于是,孟尝君看他可怜,以为是想来讨口饭吃的,但也好意收留了他,只不过地位在门客中不高而已。
地位低,每天的饭食就不好,于是冯谖弹着自己的长剑唱歌,说“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听说之后,想起了当时和冯谖谈话的场景,怀疑这是一个有本事的人,只不过在试探和藏拙,于是就改善了他的伙食。
结果没几天,冯谖又弹剑唱歌:“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孟尝君见此,于是给他配了车驾。
但是,又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再次弹剑:“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就问他,家中是否还有亲人。冯谖说老母尚在,于是孟尝君就供养其母。
这样之后,冯谖就满足了,不再弹剑唱歌。
但这种“贪得无厌”的行为遭到了其他门客的厌恶,而冯谖也一直没有为孟尝君贡献有价值的谋略,逐渐被边缘化。
直到有一天,孟尝君家中粮食不多了,需要派人去自己的封邑中收取税租,想起来冯谖一直闲置,就派他去做这件事。
冯谖临行之前,问孟尝君,需不需要顺便买点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告诉他自己看着办就行,家里缺什么就买点什么。
冯谖到了薛邑之后,告诉百姓,孟尝君见到大家谋生不易,就免除了债务。而这件事情传到了孟尝君的耳中,使得他非常不高兴,对冯谖进行了责问。
冯谖说:“您让我家中缺什么就买什么,所以我为您买来了义这种东西。”
当时孟尝君还不理解,心中埋怨冯谖,但又不好反悔,并没有理解出冯谖的真正用心。
直到第二年,孟尝君被齐国国君罢黜,回到薛邑之时,百姓夹道欢迎,非常拥护他,孟尝君才知道冯谖给自己带来了多么好的声望。
故事还没完,冯谖说“狡兔三窟”,如今薛邑只不过是一窟而已,他要为孟尝君再打造“两窟”。
于是,冯谖出使梁国,对梁惠王说,孟尝君如今被齐国黜落,梁国应该赶紧捡便宜,把他招揽来,必然能使梁国富强。
梁国派遣使者,持黄金千斤,车架百乘,以大将军之位多次恳请孟尝君赴梁。孟尝君听从了冯谖的建议,均委婉拒绝。
齐国君臣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才感到后怕,孟尝君的声望原来如此之大,让这样一位对齐国情况了若指掌的人去其他国家做官,那是齐国的损失。
于是,齐国君臣向孟尝君认错,并且在其封邑中建立宗祠,彻底稳固了孟尝君在齐国的地位。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孟尝君其实没有做什么太有影响力的事情,这一系列的运作都是其门客冯谖的功劳,而营造的内容就是孟尝君的名声而已。
也就是说,孟尝君其实并没有显现出多大的才能,只是靠着名声就成就了自己的高位。
这从侧面说明了其“欺世盗名”的实质。
不过话又说回来,孟尝君擅长“养士”也是一种本事,打造“人设”非常成功,本身也有不俗的能力,只不过其成功更多的是依靠“名声”,而不是自身的功绩而已。
不论怎么说,“欺世盗名”也是成功的一种手段,谁说“擅养士”就不是一种本事呢?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
网友解答:
-----
战国四公子之一田文,齐国贵族,又称袭其父爵于薜地,故又称薛公,号孟尝君。他倚仗父亲的丰厚遗产,在封地广招各国人才,招致“食客数千人”。
这些门人无奇不有,既不乏弹唱“长铗归去兮,食无鱼”、后为孟尝君建狡兔三窟的冯谖,又有为孟尝君盗取狐白裘和学鸡叫骗开城门的鸡鸣狗盗之徒。因为,孟尝君招门客的标准鱼龙混杂:“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他对门客一视同仁,“皆善遇之。”因此,门客们心甘情愿为之效命。
对孟尝君的评价,始终两派对立:
孟粉贾谊、曹植等力赞其“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堪称“上古之俊公子也!”
黑粉荀子、司马迁、王安石、司马光等斥其“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于民”,为沽名钓誉之徒。
孟粉多为文士,黑粉多为政客。故从文士角度评价,孟尝君绝非沽名钓誉之人!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