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而今能借鉴吗?为什么?
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而今能借鉴吗?为什么?
-----
网友解答:
-----
老子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有德,是以无德”,应该怎么理解呢?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道”安宁养护万物,也荼毒、覆灭万物。天地有大仁大德,安宁、养护、创生万物;天地不仁,视万物为刍狗,也荼毒、覆灭万物。毁灭也是创生,新陈代谢,革故鼎新。
”善,德之建也。”(《国语·晋语》),万物本无情,利之则言之善,害之则言之恶。善必有恶与之相对同出,有利必有害。
人行的行为,人的参赞,有利于作物,能够为物的生长提供比自然更为有利的条件,“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对物来说就是善,物就能够率性了,物就天真了,物就达“道”了,物就是“亨者”,有“嘉之会”的华美之象了,就有“元亨”的表现了,物就能够壮大。有了“元亨”的象出现,“利贞”就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以物的成就为收获对象作物的人就有大得,物就有大利于人,参赞天地化育物的人就有大功于社稷,积功累德,淳德全道就有大德了,就成了受人景仰的圣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有德,是以无德。
上德就是人参赞化育作物,行利物之善的最高表现,人的行为能够就善物之“道”,物则能够就正‘道’,真“道”,美“道”,物的天性就能够发挥到极致,人参赞作物的德就达到了至上的程度,德上到了极致,受物性限制,物性全部发挥出来,物不会在有更好的表现了,美到极致不能再美,大到极致不能够再大,利不再增加,得不再增加,功不再增加,德也就不再增加了,就是无德了,而这一切是因为有德。下德就是,人没有利物的行为,人行利物之善处于无的状态,人的功德无从物表现的状态体察,物处于静的状态,就是物表现出在自然化育状态的下德,人的善物之行一出现,一有德,是因为下德的无德所体现。道、德本是物的一体两面,分别用两个名字表示。德为道之用,‘上,下’是来区分道与德相合的两种极限状态。
德是“道”作物、成物的象,显露、功绩,不德就是没有显露出超越自然的象,有德就是有显露出超越自然的象。
是以有德,人的行为,人的参赞,就是人、物就善“道”而有成就、有利、有得、有功绩,超过自然化育,“不耕获未富也”。是以无德,就是无功绩,人的行为,人的参赞没有取得超过自然化育万物的成就、功绩,人如果妄作妄为,不遵守天道、地理、物性,所得所获连自然化育的成就都不如,事倍功半,甚至颗粒不收,劳而无功。同样佛家的善缘讲究的也是对非本体有益,这才叫善缘,你对别的东西有益,行善,别的东西也成就对你有益,别的东西得到了你的善缘,你也许就有了善的收获。释道儒,真理一源。
-----
网友解答:
-----
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而今当然有借鉴意义。
老子的这段话出自《道德经》三十八章,在这段话之后,老子还有进一步的表述“……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一并摘录于此,以免断章取义,让读者不明所以。
通俗解释如下:老子《道德经》分“道经”和“徳经”两部分,三十七章之前是“道经”,三十八章是“徳经”的第一篇。老子在这篇里说的是,徳分为上等的徳和下等的徳,具有上等徳的人,自身已经与徳融为一体,已经心中没有徳这个想法了,所以,他是真正有徳;具有下等徳的人,他每做一件事,都在想着自己是在对别人施徳,所以实际上那种人无徳。不过这里的无德并不是说没有徳,而是比“上徳”次一等的“下徳”。 上徳是顺应自然,顺势而为;下徳是有意而为,是用心指使而为的,不是自然浑成的,必然落于下乘。
下面老子又把“徳”与“仁”、“义”、“礼”相比较,认为“失德”后必然每况愈下。失去了“徳”,只好去推行有作为而无目的的“仁“,失去了“仁”,就只好去推行有所作为而存在目的的“义”,失去了“义”,就只好去推行“礼仪规范”,而“礼”是用武力来强迫别人顺从的东西,是祸乱的开端。所以有道德者,必须坚守纯朴质实的“道”,而摈弃以智取巧。从而“无为无不为”。
下面说说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在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 先简略说明两个问题。
一是老子《道德经》“道”和“徳”的关系。上文曾说到《道德经》三十七章前是《道经》,之后是《徳经》,是为了把文章分个层次,并不是说老子《道德经》是《道经》加《徳经》,老子所说的“道”与“徳”,虽然是体用关系,前者为体,后者为用,前者为本质,后者为形式。但二者是不能够割裂开来的,而是二者辩证统一于一体,形成完整的哲学体系。
二是“无为无不为”,并非“无为”才“无不为”,而是说,必须尊重自然法则,顺应自然,去无所不为。
如此一来,我们就能体会下面的借鉴意义: 比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里的“真理”就是“道”,就是“上徳”,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今天我们遵循自然规律,顺应社会发展的、无所不为的、体用一体的,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无所不能的行动指导。 由此生发开去,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尽皆适用。无庸赘述。
-----
网友解答:
-----
上德不德,最不讲道德的人就是上层,强权压民,谁不服王法待侯。有德(得),是下层官员自出上门,用不着亲自征收税赋。得德同用。
下德不失德,下民不愿意交所得到的保命物资,是因为交了就无得(德)了,穷日子会很难过。为什么下层常处在贫穷状态呢?就是因为没有余,人之道取不足捧有余。本来就不足,还得出粮款捧给有余的贵族。
-----
网友解答:
-----
现在迫切需要借鉴这段话,因为人们搞不清楚什么是德,什么时候该讲德。问题是必须搞清楚这段话的确切的意思,才能借鉴。以往根本没有解释清楚这段话的意思,原因是不会一字一解。
《道德经.三十八章》说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的意思是:
在行使民主无记名自主选择时,不同意候选人、货,可另选他人他货的“上”位权,候选人、货主要有平常心, 不当选也无所谓,不看重票决当选当官、出货发财,这叫“德",但这"不”是"德"包含的全部意思。"德"字的全部意思“是”,先“以有德”字最下面交换货、血液、票决精神的"心”为基础的。
在行使集中指导,制止民主无记名自主选择,不同意候选人、货,可另选他人他货行为的“下”位权时,当选人、货主要有平常心, 不看重票决当选当官、出货发财的“德",这“不失德",若“是以”看重票决当选当官、出货发财,不作为,这就叫“无德"。
《红楼梦》与之对应的三十八回就是以故事说明这一道理的:"林潇湘魁夺菊花诗”,竞争创新的化身林黛玉成为诗王魁首,是诗社成员投票决定的,有制止人们不服的下位权,“下德不失德”,若“是以”此结果为重,看重当官的荣耀,就是“无德”,可黛玉不是这样的人;“薛衡芜讽和螃蟹咏",“上善若水"、雪水,公平补不足的化身薛宝钗,一改其“水利万物而不争”的“上德"作风,与林黛玉竞争,看重、参加票决,即“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详见拙著《解密红楼梦真味道》(含《道德经》译文)。 文/刘树成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