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这种说法科学吗?
“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这种说法科学吗?
-----
网友解答:
-----
中国的粮食都在大量进口了,湖广的粮食都不够湖广吃了
-----
网友解答:
-----
今天在一个微条头下评论,我提到湖广熟,天下足,居然被某人耻笑说是初中没毕业。
我整个人都惊呆了。
好在他打圆场说:某版教科书里写的是苏湖熟,天下足。让我别在意。
那我就开启最没技术含量的搜索大法,看下相关的记载在哪里吧?
湖广熟,天下足,我在四库全书里查到了15处记载。看截图
苏湖熟,天下足,我在四库全书里查到了18处记载。
所以两种说法都对,只是做为一个湖北人,我们听到的更多是湖广熟,天下足。对苏湖熟,天下足,似乎有印象,但是又有点陌生。
哪两种说法哪个更符合实际呢?
我个人感觉是:湖广熟,天下足,仅仅指粮食产量,不代表商品经济的活跃。
但苏湖熟,天下足,即指粮食产量,也指商品经济的活跃。
相比之下,苏湖熟,天下足,更有道理些吧。
引起争议的那张图,我不好意思直接拿来用。那个图上显示:
南直隶(现在的江苏与安徽)加上浙江的赋税达到了全国赋税的27.5%。
而湖广加江西(相当于现在的湖南湖北加江西)的赋税加起来才9.9%。
差距还是挺大的。
所以苏湖熟,天下足,更准,而湖广熟,天下足,可能侧重于粮食供给。(个人观点)
-----
网友解答:
-----
周瑞奇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
从古到今,江南地区一直被视为我国农粮作物之最大产地,自宋元起,甚至有“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之民谚流传于世。然而到了明清时期,情况却慢慢发生了变化,“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亦成为新的社会现实(湖广系湖北、湖南之合称,而此处偏重湖南地区),那么此中究竟有何缘由呢。
从唐代开始,中国之经济重心南移至江南地区,并很快赶超了北方农业。多数北方民众,为躲避中原地区之战乱,从而逃反至江南地区,不仅带来了众多的人口,同时亦带来了耕作之经验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再加以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使得本来便有不断发展趋势之江南农业又焕发了新的生机,占据全国经济之重心位置,其中之重尤其在于水稻种植。从此江南地区便成为全国粮食之后备地这一历史场景,最早便出现于南宋时期。时人范成大曾于《吴郡志》中记:“谚曰:‘苏湖熟,天下足’。”这里“苏”即苏州,“湖”指湖州。另一位南宋文人陆游亦曾写道:“谚曰‘苏常熟,天下足’。”此中“常”指常州。可见当时江南地区生产之盛,时人皆闻。
然而到了明代,江南地区之农业经济发生了结构性改变,农粮经济不再占据绝大部分,棉、桑之种植与经营逐渐占据更大的比例,使得该地区之粮食耕种面积亦大大缩水。用于种植棉花之土地增多,也推动了棉纺织业、丝织业之迅猛发展。连环效应之下,江南地区市镇也急速涌现,许多农民成为了工商业者。这时,日益萎缩的农粮种植已不能满足民众之用。故而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而又温和湿润的湖广地区便抓住了机遇。明人李釜源之《地图综要》记:“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越多仰给焉。谚曰‘湖广熟,天下足’。”是为其地位之总结。
其实自明初开始,由于战乱,许多外地民众迁入湖广地区,此处成为全国流民集结中心之一,带来丰富生产力,同时双季稻、轮作复种制、垸田之利用,使得湖广地区产粮量剧增;同时湖广地区亦坐拥长江运输之便利,输送无碍。此时正赶上江南地区农业经济之结构转型,湖广地区可谓迎势而上,继承了其之水稻种植中心地位,甚至日后江南粮食之供应很大程度上依靠着湖广地区的输送。这其实亦可看作两个地区之产业转移、相辅相成。
参考资料
朱瑞熙 宋代“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形成
陆咸 从“苏湖熟、天下足”到“衣被天下”——明、清时期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生张家炎 明清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两湖平原农村经济结构演变探异──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
周瑞奇,辽宁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明清史方向硕士。研究方向明清政治文化史,明清之际战争史。
-----
网友解答:
-----
第二种说法对,湖广熟,天下足。两湖都是粮食产区,两广也是两广种粮食有三季稻。产量高。江苏一半是亚热带,一半是温带。粮食产量减一半。苏湖熟,不科学
-----
网友解答:
-----
南方产那点东西自己都不够吃!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华为mate50预约人数已经破百万了,你觉得有多少人会购买?
下一篇: 经常眼睛干涩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