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那首《杏帘在望》好在哪里?
林黛玉那首《杏帘在望》好在哪里?
-----
网友解答:
-----
看了前面的回答,也说一点刚才想到的,但需要交代的是,下面所说的,只是想了个半茬、并没有完全想通的。我是想万一有谁看了,出个声反应一下,作为红迷彼此想法上有个碰撞,说不定能激发出一点启示。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前面有人答了,这是首颂圣诗,拍马屁的,所以元春娘娘看了喜欢,夸宝玉有进步。
本人以为,说得不错,这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是这首诗语句流畅、自然,情绪愉悦,描绘了一幅视野开阔的美好图景,整个社会,从朝政到乡野,到处都是一片祥和安宁、生机盎然、物阜民丰、无忧无虑的。这对于一年到头过着伴君如伴虎的日子的元春来说,无疑是一杯良好的安慰剂、强心剂,让她获得一种安心踏实有力量的感觉,以她现在的身份境遇和所思所虑,读到这样一首诗不喜欢才怪。
但仔细再读,是不是有人和我一样,感觉到句子后面有那么一丝丝讥讽的意思?不管怎么样,娘娘你高兴就好,对于我们这个家和老老小小一大家子人来说,娘娘的幸福安宁才是最重要的,其它的事情统统往后靠,不高兴的话绝对不说。难道不是吗?不要说宝玉黛玉小辈的,就看贾母、贾政这些老辈、长辈,不都是这个心态吗。
所以,这里已经答题了,这首诗,先不论具体的句子、词语、平仄押韵这些问题,就它的总体立意来说,是又对又好的。
下面是我本人一点点小疑问。
一个是“杏帘”二字。这里的杏帘,自然是指酒店、酒肆等一般都会在门口高高位置挂上那么一大块用布条或丝绸做的招幌,可以叫做“幌”、“旗”、“幡”,但基本上没有叫“帘”的。叫“帘”的,一定是放在特定位置(比如门、窗)起到一点遮挡作用的。
所以林黛玉在这里不说“酒旗”、“酒幡”、“酒幌”,而说“杏帘”,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再就是什么叫“杏”或“杏色”,是不是红黄色调,或发红一点或发黄一点的那种颜色?说白了,也就是唐及以后皇帝才能用的明黄色?也许有所区别,皇帝用明黄,那什么人用杏黄、或者杏色?
说到这里,再看“杏帘”二字,是不是有一种很特殊的意味?什么样的人能站在、坐在、睡在杏帘的后面呢?在杏帘的后面进行各种活动,招徕客人进去共饮呢?又有哪些人才有资格、有机遇、有缘分到杏帘里去做客、喝上一杯呢?
林黛玉又说了,“在望有山庄”,这句话遣词用字很玄妙,它是可以两头变换位置的,你可以理解为路上的客人远远就望见了山庄,也可以理解为山庄里的主人能看出去很远很远,总之,是一处很开阔的空间,甚至可能是旷野,但中间或多或少能看见或经过大大小小的一些庄稼地,即林黛玉作的第三联(颔联是吧?),“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解读这两句,又可以生发出一些联想,或许是荒唐的、无稽的、牵强的、可笑的,但我的确想到了一些,不过这里可以不提,不影响答题。
尾联,就是前面我说的,我感觉有一层讥讽的意味。好吧,就这样。
-----
网友解答:
-----
谢谢邀请!林黛玉的《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这首诗是在元妃贾元春省亲,畅游大观园,饮酒吟诗的场面上,黛玉为宝玉所写的诗。本来是在元春省亲这个喜庆的场面上,太太、少爷、小姐各自写诗,拿出来,互相品评诗的才华。有的就写好了,也拿出来给人看了,黛玉也写好了,却没有拿出来,再看看宝玉,不仅没有写好,反而没有什么诗的味道,根本不能拿出来,黛玉为了宝玉的面子,就把自己写的这首《杏帘在望》诗拿出来,说是宝玉写的,元春一看,非常高兴,随时就夸奖宝玉学习进步了。
这首诗写的是一副太平盛世的田园风光,有景有情,情景交融,给人一种愉悦的美感。盛赞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的生活,元春看了当然高兴。“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这样的美景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艺术上,无论是句式对偶,还是选词用语都是上乘。“世上无饥馁,何须耕织忙”,盛赞当今皇帝福泽天下黎民百姓,正中元妃贾元春的心意,元春怎能不夸赞宝玉?
这首诗在思想情感上,正是贵族阶层的少爷、小姐养尊处优!、吃喝不愁的生活体现。他们自从出生到现在,怎能知道下层劳动人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受尽熬煎,劳动成果被统治者掠夺去,过着饥寒交迫的苦难生活,有许多地方的老百姓饿得没有办法去吃观音土,哪来的“盛世无饥馁”,饿死的人还少吗?又说“何须耕织忙”,老百姓一年忙到头,哪一天也不会闲着,不去忙着耕织,生活会更苦!可见黛玉不了解劳动人民的疾苦。
这首诗的真正作者是小说的作者曹雪芹,曹雪芹对劳动人民的疾苦是了解的,之所以这样写,是文章刻画人物的需要。
-----
网友解答:
-----
《红楼梦》第十八回,元春省亲畅游大观园,宝玉献诗四首,其实《杏帘在望》一首实为黛玉替宝玉所作,也就是说这一首诗纯粹是黛玉的作品,偏偏元春对这一首诗大为称赏,并说宝玉这首诗有进步了。
那么受到贾妃元春肯定的黛玉的这首《杏帘在望》,它究竟好在哪里呢?黛玉为人率真直白不虚伪,诗观也推崇自然清新不饰雕琢的作品,这从她教香菱学诗那一回中不难看出来,黛玉向香菱推荐的诗人也是呤咏田园自然清新的诗人,比如王维,比如陶渊明,尤其是他们在人格上也和黛玉接近,故而黛玉之诗颇受他们影响: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这是黛玉《杏帘在望》一诗的中间两联,也是最出彩的两联,一幅田园风光映入我们的眼帘,名词动词的运用极富画面感,大有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韵味,可谓诗中有画,纯以客观景象出之,又给人无限的主观想象,语言质朴无华清新自然,兼具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遗风。
黛玉的《葬花吟》固然不错,我更以为这首《杏帘在望》更能体现她的诗观诗美和灵秀之气。
-----
网友解答:
-----
林黛玉的《杏帘在望》是典型的文人颂圣诗,尤其是“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一句,好在拍马拍在了点子上,妙在水平极高不露痕迹,十分的符合封建士大夫忠君爱国的主旋律套路。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派怡然自得的山水田园生活,展现出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状态和田园之美,间接赞扬皇帝的圣明功德,文治武功: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有着几千年的皇权统治的历史,推崇君主文治天下,“颂圣”的诗歌作品会通过各种方式着力刻画帝王的英明形象,其中通过赞扬国泰民安就是常用且好用的套路。
林黛玉这首《杏帘在望》这首诗不仅元春看了喜欢,贾政也赞赏不已,因为林黛玉等于借这首诗替贾宝玉代表贾家向皇帝表忠心,唱赞歌,表达自家对皇权的臣服,对君恩的感戴。而且,还符合封建士族官僚阶层身在朝廷,心念渔樵耕读的风雅和气度。
还记得贾政在参观稻香村的时候怎么说的么?贾政笑道:“倒是此处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凿,此时一见,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贾政就是封建士大夫,端方君子的典型代表之一。
元春看了《杏帘在望》之后不仅十分欣慰宝玉在文学方面的成长,更喜悦的是宝玉在思想格局方面的觉悟,非常有诗礼簪缨之族的气度格局。
所以贵妃元春心情舒畅,感觉倍儿有面子,喜之不尽,说:“果然进益了!”又指“杏帘”一首为四首之冠。还干脆把“浣葛山庄”直接引申“十里稻花香”一句改为“稻香村”,就算皇帝看了也会暂时对元春、对贾家多几分好感。
这首诗由列侯之后,探花郎的女儿,进士贾雨村的学生,自幼充作男儿教养的林黛玉写出来,其实非常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格局。林黛玉的心里住着一个男孩子,如果她生为男儿身,一定是可以继承父业,金榜题名,在朝廷上大有作为的。
林黛玉这一首《杏帘在望》对比贾宝玉的《有凤来仪》《蘅芷清芬》《怡红快绿》三首基本就是博士后和高中生的区别。
林黛玉赢在胸襟格局和立意高远上,她具备真正的士大夫阶层后人的出色素质和觉悟,内心的格局和理想抱负绝不是一般闺阁女子能比的。贾宝玉只会伤春悲秋,借景抒情,就算将来勉强买个官做做,工作成绩可能都不会超过贾政。
-----
网友解答:
-----
很一般,但比宝玉的强。
小学生写作文,老师会教他“情景交融”。因为没有感情寄托的景物描写,是没有生命力的。而宝玉这时的写作水平还很低,只会描写景物,最多在辞藻上作点文章,根本做不到把感情融入,或者借物抒情的程度。
黛玉的《杏帘在望》,就是把情与景交融起来,把眼前的景物(虽然是人造的稻田)与心中的感情(元春省亲的背景下的感情)联系起来,由稻田联想到“盛世无饥馁”,又写景,又顺手拍了马屁。
黛玉这样的人,怎么时候关心过“盛世”或者民生问题了?诗里的感情,其实不是发自肺腑的。这决定了这首诗的水平,不可能像《葬花词》、《秋窗风雨词》、《桃花行》那样高明。但是比起宝玉,还是强得多了。
只是元春不知道这是黛玉做了枪手(真不知道也好,假不知道也好),只当成宝玉的作品来看待,所以称赞。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买福彩3D能过上好日子吗?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