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的瑜亮之争,陈梦和王曼昱的竞争,对女乒的发展有何影响?
国乒的瑜亮之争,陈梦和王曼昱的竞争,对女乒的发展有何影响?
-----
网友解答:
-----
其实两人竞争早已分出结果。特别是六比一,陈梦己和王曼昱不在一个档次上。
年龄不是问题,但年龄大,竞争明显不在一个水平上,陈梦原有的成绩让人怀疑有水份。
竞争是为了公平,现已不是一个水平再竞争就无意义。
而国乒主力队员都占有资源,如己无主力队员的实力,就应退出主力队员的竞争,把资源留给青年选手。
-----
网友解答:
-----
王曼昱与陈梦根本算不上“瑜亮之争”,陈梦按照年龄来算她属于中生代球中,在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陈梦所谓的“瑜亮之争”对象是同年龄段的朱雨玲。王曼昱属于国乒新生代,她今后的“瑜亮之争”应该是孙颖莎。
陈梦作为世界第一、国乒主力,王曼昱对其是冲击关系;两人互送连败成最强对手。
如果不是平野美宇在世界杯、亚锦赛接连夺冠,王曼昱、孙颖莎这些本来还在二队的小选手,没有那么快上升到一队,与陈梦形成竞争关系。在伊藤美诚靠一己之力,将丁宁、朱雨玲、刘诗雯打出主力层之前,陈梦一直是与以上这3位队友长年进行竞争的。
1.直到27岁陈梦才真正崛起,东京奥运会后受新生代冲击较大。东京奥运周期之前,国乒女队的接班人,是李隼的关门弟子朱雨玲。朱雨玲非但在“内战”上称王,她拿到世界杯单打冠军还要早于陈梦。因此,在当时普遍认为,丁宁、刘诗雯之后,应该是朱雨玲成为女队“新一姐”。然而,随着国际乒联40+大球的使用,朱雨玲的防守反击型打法,在伊藤面前溃不成军,毫无还手之力,伊藤美诚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就帮助国乒在东京奥运会前,让女队实现了新老交替。正是一次器材改革能够淘汰一批人,也能成就一批人。40+大球特别注重球员本身力量的发挥,而这正是陈梦的强项。随着丁、朱、刘三大主力面对伊藤连败,孙颖莎、王曼昱上一队之后,相持环节的功底还是不如陈梦,陈梦在这个窗口期迎来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巅峰。
27岁的年纪,一个是来到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另一个在马琳的帮助下,陈梦也实现了世界杯、奥运会2个大赛单打冠军的突破。陈梦曾对孙颖莎说过:“只有最强大的对手,才能铸就最强大的你。”其实这句话,也特别适合于后来者、冲击者王曼昱与陈梦的关系。王曼昱上调到一队之后,2018年“鳗鱼”也迎来了一个自己的小爆发,当年公开赛单打数量,也超过了有“公开赛女王”之称的陈梦。然而,就像前世界冠军郭焱说的那样,只要有小队员刚上一队一冒尖的话,她很快就会成为队友研究的对象。2018年陈梦凭借自己强大的攻防实力,给王曼昱送出一波9连败,终止了“鳗鱼”的上升势头。
然而,王曼昱并没有就此消沉,她也在等待时机反超陈梦,迎来自己真正在一队的爆发。这个时间节点就在东京奥运会前,在肖战的指导下,王曼昱每周有4天加练到晚上11:00,正是这种加班苦练,让王曼昱实现了弯道超车。全运会女团比赛,王曼昱3:0横扫陈梦,女单半决赛“鳗鱼”再以4:0横扫奥运冠军陈梦。休斯敦世乒赛,王曼昱再次击败陈梦,让世界第一的大满贯提前破碎。前不久结束的冠军赛,王曼昱把陈梦再次挡在了决赛门外。从被陈梦送出9连败,再到王曼昱送陈梦6连败,“鳗鱼”也体现那句话,最强大的对手,也在成就最强大的你。
4大主力强强对抗,冲击与被冲击形成了良好的竞争互动,王艺迪也在扮演巨人杀手。
王曼昱、孙颖莎在冲击中生代的陈梦,王艺迪也没闲着。球星赛、冠军赛“双杀”孙颖莎,“大力迪”也有后来居上之势。
1.国乒由“三足鼎立”,变为4人平分天下。之前,国乒女队是丁宁、李晓霞、刘诗雯“三足鼎立”的局面,后来李晓霞退役之后,这三人之中也换成了朱雨玲。东京奥运会之后,国乒女队形成了“梦莎曼”三大核心主力的局面,王艺迪的爆发,也让目前国际比赛中,打到半决赛也有“大力迪”的一分天下。特别是在单打上能够连续拿下孙颖莎,王艺迪现在反手的能力,不逊色于陈梦,仅次于王曼昱。
之前“大力迪”情绪不稳定,容易崩盘的毛病,基本上看不到了,打削球的能力也大有进步,在冲击王曼昱、陈梦、孙颖莎上,王艺迪也是信心十足。其实这种4大主力互相抗衡的局面,也是一个良性竞争的好事。莎莎近期连续落败于陈梦、王曼昱、王艺迪之后,她也要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攻防实力,原先的前三板和正手进攻线路,被队友熟悉之后,“暴力莎”也应该像王曼昱送陈梦6连败一样,抓紧实现弯道超车。
综合以上分析,陈梦与王曼昱算不上“瑜亮之争”,她们属于不同年龄段的球员。不过,现在“梦莎曼”的主力框架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动摇。巴黎奥运会前,王艺迪很有可能取代届时30岁的陈梦。大家觉得现在是不是4大主力平分天下的局面?欢迎各位留言、探讨,感谢关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
-----
网友解答:
-----
现在的男队为什么会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欠缺竞争。球迷不要小看了这个竞争,只有良性的竞争还能促使一支球队健康有序发展。张继科还在男队的时候,那时候的男队竞争力还是很强的,可是张继科地离开基本上就预示着男队从多元格局转向了一元格局。
也许有些球迷认为马龙跟樊振东也形成了竞争呀,可是去年的世乒赛,教练组并没有让马龙去参赛。严格意义上来说,樊振东跟马龙现在并不是竞争关系。教练组不让马龙参加巴黎奥运会单打比赛,那么樊振东现在就是一元的格局。
至于林高远、王楚钦、梁靖崑比赛的不稳定性很高,很难跟樊振东形成直接竞争。这一点与马龙、张继科竞争的时代是完全不一样的。出现一元格局说明了其他选手难以形成相互之间的挑战,竞争必须要出现两个实力接近的选手,这是先决条件。
不少球迷也认为现在的樊振东就是国乒独一档的存在,在国乒遇不到太强的挑战。如果多出现两个跟樊振东处于同一水平线的选手,那目前的国乒还会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吗?在二王一马时代,不光是王皓、马琳、王励勤这三个不同年龄段的选手形成竞争。
张继科、马龙、陈玘这些选手也形成了第二梯队的竞争,这种多极竞争的格局使得国乒在当时的统治力无出其右。那个时代也是男队最辉煌的时代,外协选手很难挑战国乒的位置。
有了竞争才是保持统治力最好的方式,现在的国乒选手参加国际赛事,都已经不用参加队内的选拔了。直接就是国乒教练组指定的方式参赛,当然说不存在竞争了。7月份的两站比赛教练组直接让樊振东休息,让其他主力选手参赛。
这不就是最明显的指定参赛方式吗?以前的时候,国乒选手通过竞争参加国际赛事,如果输球了在队内是要降级的。现在的国乒选手没有了这种所谓的降级压力,只要进入了国乒跟考上公务员是差不多的,除非是选手自己申请退出。
而目前的女队则不一样,正是因为王曼昱这个年轻选手的存在,让陈梦的时代不再孤单。如果王曼昱不在东京奥运会之后迅速拿下大赛冠军,相信现在的女队也跟男队一样会出现一元格局。但是王曼昱让目前的女队,避免了男队的那种情况。
正是因为有了王曼昱这跟陈梦进行竞争,才使得陈梦不断地研究王曼昱。从发球环节就去限制王曼昱,让王曼昱在前三板无法发挥出反手拧拉的优势。如果现在陈梦在国乒没有对手的话,还有研究队友的兴趣吗?还有向上的动力吗?
也正是因为有了竞争的压力,使得陈梦丝毫不敢松懈。因为只要稍微松懈就会被王曼昱迎头赶上,这也使得陈梦的主管教练马琳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技术的研究上。这种技术研究帮助王曼昱改变了技术上存在的各种不足,等于是一种相互促进。
一个选手不可能在打法上十全十美,为王曼昱被陈梦在比赛当中限制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的提升过程。这就是良性竞争的好处。球迷不要觉着所有的冠军都让同一个选手拿到,就证明这个选手优秀,这反而暴露出了国乒整体竞争力的不足。
所以不要让所有的冠军都集中在某一个选手身上,国乒教练组倾注全力打造一个选手,可以让这个选手短时间内取得成功。但是这是一种竭泽而渔的方式,牺牲的是其他选手的潜力跟发展空间。只有放开竞争这条路,才能够让国乒整体的提高。
一个国乒选手的成功跟十个国乒选手的成功,到底哪个更加适合国乒?相信比较之后就能得出正确结论。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倾注所有的教练资源,让一个选手成就大满贯,并不能证明国乒整体实力的强大。
王曼昱还是最值得国乒球迷称赞的选手,正是由于这个选手不放弃,敢于挑战权威,开始的女队的竞争力依然稳定,特别是在外战方面,特别让球迷放心。因为选手有了竞争压手,才有不输球的动力。
一个选手如果没有来自队友的竞争压力,相应的在外战也会没有压力。即使在外战输球了,依然不能有向上的动力。因为内部既然无法挑战他的位置,外战输球多少次都不影响他在队内的位置。只有出现一个强大的对手,才能改变这种没有向上动力的状况。
陈梦应该感谢拥有王曼昱这样的对手,正是对手的优秀,才能映衬出自己的优秀。如果竞争对手不优秀,又如何证明自己是个优秀选手呢?王艺迪连续击败孙颖莎,才让球迷重新认识到了王艺迪的优秀。
之所以认为王艺迪优秀,主要是在孙颖莎的映衬之下,因为孙颖莎可是奥运会冠军呀!所以球迷要珍惜女队选手的竞争,要理性看待这种竞争,这种竞争对国乒有利。不知道广大的球迷朋友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关注二郎神侃球,带给你最纯粹的乒乓球思考。
-----
网友解答:
-----
国乒女队的“瑜亮之争”败坏了正气!起到了一种很坏的表率作用。教练员把主要精力放在队内互相研究,放弃对外协选手的研究和新技术的开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两个队员身上,其他队员被放养,导致女乒后备人才断层,00后年轻一代女选手已经无法与日韩小将抗衡,巴黎奥运会后国乒女队恐难再现辉煌。
-----
网友解答:
-----
所谓瑜亮之争,完全是无中生有,挑拨离间,在队员之间蓄意制造矛盾,动摇国乒軍心士气。乒乓球队是一个和谐团结的战斗集体,陈梦王曼昱孙颖莎亲如姐妹,陈梦是王曼昱和孙颖莎的梦姐,人所共知!
陈梦是女乒的大姐大,王曼昱是后起之秀,赛场上是对手,赛场下如姐妹,良性竞争,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共同提高进步,对乒乓事业发展大有好处!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个国家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