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建立后,高丽居然不自量力,出兵讨伐明朝?
为什么明朝建立后,高丽居然不自量力,出兵讨伐明朝?
-----
网友解答:
-----
主要原因还是铁岭卫,不是赵本山那个铁岭,而是在朝鲜境内,距高丽王京开城仅三百里的一个叫铁岭的地方。元朝时高丽和蒙古以此为界,朱元璋认为自己是元朝的继承者,所以要在那里设铁岭卫,结果高丽一下子就跳了,起倾国之兵伐明,虽然后来因李成桂兵变又重新和好,但铁岭卫却再也没设在铁岭,辗转搬去了其他地方。估计还是老朱不想打仗,当时高丽那山旮旯,在老朱眼里就是鸡肋,老朱不要它地盘,就改要别的,济州岛当时是元朝留下来的大马场,马匹都是元朝从西亚引进种马来繁殖的,巅峰时有二十多万匹好马,但是被两代朱皇帝压榨,到朱棣时代就榨干了,好马基本绝种,只剩一些像大狗一样的劣马
-----
网友解答:
-----
1388年四月,高丽王禑决意对大明开战。
王禑征兵八道,杀死明朝差官21人扣押5人,下令停用洪武年号,废汉服行胡服。
征辽东军共38830人,加上杂役5万余人,号称十万,于四月十八自平壤出师。
当时,大明已立国20年,雄主朱元璋已经稳定了形势,并在与北元的作战中连战连胜。
高丽王哪来的胆子,要和朱元璋开战呢?
膨胀的高丽王:三征大元
当时的高丽君臣,正处于膨胀期。
原本,高丽从属于大元。彼此之间,不仅维系着传统的宗藩关系,元代还在高丽设置了征东行省,对高丽的控制非常严格。
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高丽还派兵协助大元镇压农民起义,并参与了对张士诚的围攻。
很快,高丽统治者认识到:大元不行了!
于是,恭愍王决心摆脱元朝的控制。
恭愍王发动政变,诛杀了朝中“附元辈”,废除征东行省问所,摆脱元朝控制,并发兵攻元,收复被元控制的高丽故土,甚至一度越过鸭绿江。
尽管元顺帝勃然大怒,扬言要发兵八十万讨伐高丽,但毕竟已力不从心,遂在与高丽交涉后,接受了高丽王认错,但却承认了高丽所占土地为高丽领土。
如此,在与元征服的博弈中,高丽不但摆脱了其控制,还夺取了大片土地,自然信心大增。
后来,红巾军攻入大元后,高丽王一面重新恢复与元的宗藩关系,一面积极抵抗,并最终击败了红巾军。
随即,高丽与大元又发生了第二次冲突。
原来,元顺帝的皇后是高丽人,其兄长被恭愍王所杀,皇后记恨于心,便怂恿顺帝废恭愍王,另立德兴君。
不久,元军扶持德兴君越过鸭绿江,与高丽王交战。
当时的大元,自己一堆烂事忙不过来,也只能拿出1万余人来战了,实力有限,被高丽军击败。
此后,元征服内部政局变动,孛罗帖木儿入京,皇后失实,元廷遂不再废除恭愍王,承认其王位,高丽人取得了与元廷第二次博弈的胜利。
1368年,朱元璋北伐,元廷北遁,高丽趁机再次征入辽东,又占了一些便宜。
此时的北元不但再无力征讨高丽,甚至在1372年来通好,要求高丽出兵协助北元恢复河山。
短短10几年内,高丽王朝不但摆脱了元的控制,还三次在与元的博弈中占尽便宜,自然信心满满了!
膨胀的统治集团
而高丽王朝当时的统治集团,也对自己的能力极度自信。
其中,崛起的名将崔莹,号称“所向有功,未尝一败”。
他早年率军协助高丽镇压农民起义时,曾与张士诚交战(他与朱元璋都曾出现在六合,不排除交过手的可能)。
此后,与元军、红巾军、倭寇交战中,崔莹都屡战屡胜,展现出相当了得的军事才能。
尤其是在收复济州岛的作战中,他率25605人登陆,全歼盘踞岛上的数千牧胡,是远东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登岛战例。
此外,一批靠战功崛起的军功人才,他们不但与企图加强王权的高丽王,企图维系特权的权贵们竞争激烈,而且,他们内部也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
他们都企图通过军功来强化自身的地位。
因此,此时的高丽,无论是对元还是对明,虽然迫于实力小心翼翼,但同时也倾向于强硬。
动荡的明丽关系
大明建立之初,高丽与大明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1368年,大明一建立,朱元璋就遣使赐玺书通好。
高丽王立刻上贡请封,接受了高丽国王的册封,并使用洪武年号。
当然,当时辽东尚在北元之手,且高丽内部亲元势力仍很强大(毕竟做了这么多年的驸马国),因此,明丽关系比较微妙。
对此,朱元璋对高丽的态度是“待之”,不强求高丽王废除与北元关系,一边打交道,一边观察其立场。他既曾主动表示高丽可以减少朝贡,以减少人民负担,但也曾因“恶其不诚”,“却之”。
转折点发生在1374年。
这一年,明朝的使臣在高丽境内被杀,同时,高丽发生政变,恭愍王被杀。
新王即位后,内斗不断,朝政动荡,政策摇摆,发生了明使被杀事件。
这一事件引发了明廷的强烈不满!
新王遣使表示:杀明使的乱臣已经被诛杀。
然而,朱元璋是何等人物?他深知此事并不简单!这意味着奸臣夺权,控制了新君!奸臣既弑君,又杀明使,用心叵测!
朱元璋的回复一语中的:恭愍王被杀了很久你们都不通报,现在过了2年了,你们前来通报,无非是想“假吾朝命”,借朕的承认来暂时安抚内部罢了!
朱元璋表示:《春秋》之义,乱臣必诛!如果现在的新君仍然掌权,就继续岁贡马匹,明年贡金百斤、银万两、良马百、细布万,归还辽东民。
否则,“弑君之贼,必讨无赦”!
高丽照办,遣使求好,最后,朱元璋还是册封了新王,双方关系算是没有彻底破裂。
强硬派的推波助澜
大明与高丽动荡的博弈中,高丽国内对大明强硬的呼声越来越高。
朱元璋要求高丽的巨额岁贡,引起了高丽朝野的不满。
当时的高丽并不宽裕,要拿出这么多贡品,需要全国士庶都出布出钱。
因此,以崔莹为代表的强硬派表示:大明皇帝“征求无厌”,一定要交涉!
或许是对明强硬派的推动,一些影响双边关系的假消息也传开了。
这些假消息表示:大明向高丽索取处女、宦官、秀才、牛、马各一千!
在高丽宰相们为这个假消息发愁时,崔莹借机表示:如此则兴兵击之可也!
明丽关系,越走越远!
决心开战
使高丽统治者下定决心开战的,还是领土问题。
1388年,冯胜进军辽东,盘踞辽东的纳哈初投降,大明收复辽东。
如此,对高丽来说,北元成了“远交”对象,而大明成了“近攻”的对象。
原先北元与高丽的领土争端,此时变成了大明与高丽的争端。
朱元璋的态度很强硬:以铁岭卫为界。“铁岭北,东西之地,旧属开元者,辽东统之。铁岭之南,旧属高丽者,本国统之。各争疆境,毋侵越”。
这是让高丽将趁元末扩张的一些土地吐出来。
高丽自然不干。
对明强硬派此时推波助澜,力主对明开战!
然而,高丽还是试图以狡辩来解决问题,遣使申诉:铁岭之地实其世守···
朱元璋不好糊弄:高丽旧以鸭绿江为界,现在说世守铁岭是妄言!请你们安分,不要生事端!
朱元璋拒绝了高丽的狡辩,并设立铁岭卫。
崔莹等主战派立刻大呼:早说了非要武力解决不可吧!现在大明先动手了!
如此,高丽做出决定:对明开战。
而高丽之所以敢对大明开战,还在于他们误判了形势。
自以为是的外交准备
随着北元的连续失败,北元对联合高丽的需求越发强烈。
而随着明丽关系的恶化,高丽与北元也越走越近。
早在恭愍王后期,高丽与盘踞辽东的纳哈初的关系就近似同盟,此时,北元与高丽的关系更有“唇亡齿寒”之感了。
此时的北元,尽管连遭打击,但仍然拥有比较强大的力量。
同时,朱元璋正集中精力,以蓝玉为将,准备对北元发起致命一击。(捕鱼儿海之战)
于是,高丽派裴厚联络北元,准备在征辽时,与北元夹击辽东!
显然,在明元又一场大战到来之际,高丽入局,与北元“两弱抗一强”,似乎大有可为。
当然,他们不会预料到:就在他们出兵的这个月,蓝玉在捕鱼儿海大胜,北元已是风中残烛,哪里还能跟他合兵呢?
砸了自己的脚
高丽咬牙切齿要讨伐大明,对大明似乎没有任何影响。
朱元璋是在八月时,才得知:原来,四月时高丽曾举兵来讨伐,但最后事败了。
朱元璋当然不知道,因为大明还没出手,高丽人自己解决了自己。
但是,这件事情,对高丽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领兵出战的曹敏修、李成桂抵达鸭绿江中的威化岛后,正值梅雨季节,河水泛滥,粮运困难。
因此,李成桂等将领请求班师。崔莹不许。
崔莹也算是名将出身,当然有军事常识。之所以如此,大约是因被政治立场蒙蔽了双眼吧!
让人家带5万人来征大明就算了,粮路不济还不让暂退,这摆明了是要李成桂们去送死呀!
李成桂遂说服曹敏修等其他将领,回师“兵谏”。
此次回师后,李成桂逐渐控制了高丽王朝的实权,并在几年后废王自立。
传国数百年的高丽王朝,由此亡国。
李成桂上位后,向朱元璋通好,请赐国名。
朱元璋仍以古号朝鲜为其国名。
由此,朝鲜半岛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朱元璋以朝鲜为“不征之国”,推行睦邻友好的政策。
高丽与大明也确实具备长久和平的基础,后来大明与朝鲜的良好关系就是最佳佐证。
可是,高丽王朝在一部分军功人物的推动下,对明强硬,杀明使,使明丽关系恶化,后来又不自量力,举兵讨伐!
最终,大明毫发无伤,高丽亡国!
-----
网友解答:
-----
简而言之,就是当时的高丽王觉得自己和大明有一拼。
公元1388年四月,高丽王朝的第32任君主王禑,下令“废洪武年号,国人复胡服”,并纠集大军十万,自平壤出发,开始进攻辽东。
战争发生时,明洪武帝朱元璋登基已有二十年,众所周知,此时明朝正处于国力强盛之际,并且,北元也在大明的打击下苟延残喘。
在这种情况下,是谁给高丽王朝的勇气,居然让他们敢出兵讨伐明朝?
事实上,高丽王朝之所以敢和朱元璋叫板,所依仗的正是他们无以伦比的自信,和膨胀到天际的信心。
高丽王朝的信心,来源于元朝的逐渐衰弱。
元朝建立初期,对高丽的态度十分强硬,在接连打击之下,高丽迫于压力,不得不与蒙元议和,并结为“甥舅之国”。
什么意思呢?就是高丽认元朝为“舅舅”,而元朝则从高丽撤兵,以保证高丽“国体”的完整。
并且,为了加强”甥舅“关系的紧密度,从公元1270年开始,高丽王主动遣派使者,前往元大都请求”赐婚“,得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的应允。
因此,从公元1274年,忽必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高丽世子开始,高丽王朝的连续七代的王后,均为元朝公主。
在这种持续不断的赐婚下,高丽王朝的七代国王,有四人是元朝的驸马,剩余三人则是元朝公主所生。
换而言之,高丽王朝发展到后来,也就成了元朝的“子婿国”。
有了这层特殊的关系,高丽王朝向来是对元朝唯命是从,元朝也在不断地“赐婚”中,对高丽的控制不断在加强。
比如,元朝曾插手高丽的行政设置,废除了原高丽的三师、三公,成立佥议府,同时下调高丽各级官职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元朝在高丽的影响力越来越深,以至于到了元朝被赶出中原后,也就是苟延残喘的北元时代时,其影响力依然存在。
高丽的这种委屈求全,确实让其和元朝两国站在了不对等的位置上,但同时也为高丽换来了将近百年的和平与稳定。
而这近百年的和平稳定,让高丽有了充足的发展时间。
有了这近百年的发展,到了元朝末年时,高丽国的实力已今非昔比,等到了高丽第31任君主王颛登基后,“反元改革”就成了顺势而为的事情。
坦白来讲,王颛能大力推行“反元改革”,和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有很大关系。
王颛登基时,已经是公元1330年,此时的中原,各种起义风起云涌,而元朝的统治却岌岌可危,因此也就对高丽的控制大不如前。
王颛正是借助这个时机,开启了他改革积弊、振兴高丽的道路。
他先是铲除了国内一部分“亲元”势力,之后向北开疆拓土,将元朝控制的高丽故土逐一收回,期间,元朝对此虽说不满,也曾扬言要发兵攻打高丽,但还是因为自顾不暇,最终不了了之。
如此一来,高丽君臣的信心得到了大大增强,在他们看来,原来曾经不可一世的元朝,也不是坚不可摧嘛。
而正当高丽蒸蒸日上之际,他的“老丈人”元朝的处境却愈发艰难起来,到了公元1368年,也就是朱元璋登基的那一年,元顺帝在明军的打击下,不得不带着后妃与皇子等皇室成员从元大都撤出,如丧家之犬一般逃往北方。
元顺帝的逃亡,标志着元朝在中原的统治落下帷幕,由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成为中原之主。
但有句老话叫做贼心不死,北逃的元顺帝一直希望能够东山再起,重新入主中原,因此,就开始想方设法去完成这个目标。
但元顺帝环顾四周,才发现能够用得上的力量,只剩下“女婿”高丽了。
因此,在元顺帝“搬家”的同时,他就诏令高丽国君王颛,要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兵,以配合元朝进攻大明的计划。
并且,为了保证征兵工作的顺利,元顺帝还安排了不少官员前往高丽,以督促征兵顺利进行。
那么,时任高丽国君的王颛,对于元顺帝的诏令又是作何反应呢?平心而论,当时的王颛,心情十分复杂。
从亲属关系上来讲,王颛算是元顺帝的侄女婿。
王颛的妃子鲁妃,是魏王孛罗帖木儿之女,正是因为迎娶了鲁妃,才让王颛成为了高丽的国君,因此,至少在名义上,高丽依旧是元朝的藩属之国。
但前文也提到,王颛极力推行“反元改革”,对待元朝的态度,也不像之前那么谦卑,不然也不会趁着元朝衰弱,大肆夺回被元朝占据的故土。
更重要的是,当时找上高丽的不止北元,还有刚刚立国不久的大明。
公元1368年,朱元璋遣派使者前往高丽,向王颛表达了重新建立宗藩关系的愿望,面对强大的明朝,王颛十分理智的做出了正确反应。
当年,王颛就派出使臣前往南京面见朱元璋,“奉贺即位,请封爵贡”。
王颛的做法,无疑是公开撕裂了与元朝的关系,高丽与明朝的宗藩关系也自此建立,只不过,这个宗藩关系不久后,就遭到了破坏。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王颛遇刺身亡说起。
归顺大明之后,王颛执行的基本政策是“以臣事大明,欲击东宁(今平壤),以绝北元”,但由于国内“亲元”势力的制衡,使当时的高丽,与北元尚且不能完全撇清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王颛与“亲元”势力逐渐站到了对立面,双方的矛盾日益加深,最终,在公元1374年,王颛被“亲元”的武臣集团秘密杀害。
王颛死后,权臣李仁任扶持王禑登基,王禑即高丽王朝的第32任君主。
王禑继位时,刚满十岁,因此朝政大权基本上都交给了权臣李仁任,而在李仁任的带领下,高丽国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变化最大的地方,就是对待元朝和明朝的态度。
李仁任一面继续当着明朝的藩属国,另一面则暗中与北元取得联系,经过主动示好,还让北元册封王禑为“征东行省左丞相高丽国王”。
在接受北元册封的同时,高丽又在公元1377年,停止使用“洪武”年号,改为北元的“宣光”年号。
也就是说,高丽在当时属于脚踏两只船,既不与明朝的断交,继续朝贡请封,同时也与北元保持来往,将“二皮脸”玩的是明明白白。
高丽想当一个“墙头草”,但朱元璋怎么会给他这种机会?
本身对于王颛遇刺和王禑继位,朱元璋就十分不满,认定是高丽内部发生了奸臣夺权事件,加上当时有明朝使臣在高丽被杀事件,让朱元璋决定给高丽一点颜色看看。
当然,朱元璋并没有发兵去打,而是对高丽提出了一个十分“苛刻”的条件。
这个条件是,要高丽“岁贡马千匹,金百斤,银万两,细布万”,只要按照要求纳贡,才能使“朕(朱元璋)无惑已,否则弑君之贼,必讨无赦“。
这个要求,对于当时的高丽来说,无疑是压力巨大,国内反对明朝的势力更是十分“踊跃”地提出要联合北元打击大明。
只不过,当时的北元连强弩之末都不如,因此,最终王禑经过权衡利弊,在次年四月,“复命谊来贡”。
在此之后,朱元璋为了以示惩戒,再次增加了高丽的纳贡数目,最高峰时,曾要求高丽“贡马五千匹,金五百斤,银五万两,布五万匹”,且要求一次贡齐。
虽说数量增加,让高丽国压力更大,但为了表示诚意,王禑还是基本满足了明朝的要求。
不过,满足归满足,此时的高丽,国内对于明朝可谓是“怨声载道”,尤其是一些主战的强硬派,天天吵吵着要反抗大明,这就为日后的高丽发兵攻打辽东埋下了伏笔。
而最终促使王禑起兵的,是因为一份来自朱元璋的诏书。
公元1388年,大明派遣使臣来到高丽,向王禑传达朱元璋的最新旨意,同时也带来了一个让王禑十分头疼的消息。
朱元璋在圣旨中说,要在原元朝双城都护府那里,设置新的铁岭卫,以便统辖当地的女真人。
而这个消息之所以会让王禑头疼,是因为在很早之前,这里已经是高丽的疆土,并且还是元朝与高丽疆域的分界线。
并且,在王颛执政期间,他还曾多次发兵,费尽千辛万苦把疆域扩大,除了上述地方之外,还占据了元朝不少土地。
也就是说,这里早已是高丽的疆土范围,如今明朝的这道诏令,相当于不仅要高丽把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还要割下来一块。
明朝的要求,显然让王禑不能接受,他在一边派人前往南京申辩的同时,又召集群臣开始对此事进行商议。
王禑的想法,是直接抗旨,做战争的准备。
在他看到,如今明朝的举动实在是太欺负人了,因此必须做出反抗,他的这种激进思想,虽说遭到了一些愿意和谈的官员反对,但却得到了那些主战派的强烈支持。
其中,以铁原府院君崔莹表现得更为积极。
崔莹是高丽王朝晚期的名将,他在王颛在位期间,曾大败进犯高丽的倭人,又多次击败元末东征高丽的红巾军,为保卫高丽疆土,立下了不少功劳。
包括在王颛最终遇刺之前,曾经有次针对王颛的暗害,就是崔莹舍命救了王颛。
并且,明朝建立后,高丽的济州岛被“牧胡”控制,也是崔莹率两万兵力,血战数日,最终收回了济州岛。
只可惜的是,由于当时崔莹领兵在外,才让那些刺杀王颛的刺客得逞。
而在王禑登基之后,对崔莹礼遇有加,先后任命其为守侍中(副相)、门下侍中等重要职位,因此,崔莹的地位在当时的高丽更是炙手可热。
但崔莹却是一个十分强硬的主战派,尤其是涉及到对外的问题上时。
因此,在知道宗主国大明要设置铁岭卫时,崔莹第一时间面见了王禑,并提出了出兵入侵明朝,从而定辽卫的计划。
崔莹的支持,大大加强了王禑的信心,再加上当时的高丽虽说经过了“易权”风波,但积蓄下来的力量也不容小觑,这些都是王禑信心的来源。
因此,王禑觉得,高丽有与大明一战的实力。
所以,在王禑的积极号召与崔莹的鼓动之下,高丽在公元1388年四月,召集士兵及杂役近十万人,开始发兵攻打辽东。
与此同时,为了增加胜算,王禑又遣派大臣裴厚去联络北元,企图与北元一起夹击明朝。
但看上去这么声势浩大的一场“大战”,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最终草草收场,并且,也让高丽王朝因此灭亡。
在高丽大军开拔之后,虽说高层对此战信心满满,但中层军官和下层士兵却并不这么认为,他们知道此去攻打大明,无疑是以卵击石。
因此,大军在渡过鸭绿江后,士气极为低落,时任统帅的李成桂和曹敏修多次请求班师。
不过,班师的请求并没有被坐镇后方的王禑和崔莹批准,他们依旧坚持让大军继续前进,对此,部队上下是怨声载道。
而在这种氛围中,李成桂更是不满,他十分不愿意去送死,因此,干脆心一横,在威化岛哗变,并带着兵回城进行“兵谏”,史称“威化岛回军”。
面对李成桂的突然回兵,王禑和崔莹顿时惊慌无措,不得不开始逃亡,但李成桂怎会放过他们,最终,在当年六月,李成桂攻陷他们据守的开京,崔莹被捕,而王禑则被废黜。
这件发生在高丽内部的事情,直到当年八月,朱元璋才得知,原来高丽曾经想攻打大明,结果还没开始,就被自己人给打败了。
在此之后,李成桂铲除国内反对势力,在公元1392年自立为王,继位后,他主动向明太祖朱元璋俯首称臣,并于次年二月,遵朱元璋圣旨,“除高丽国名,遵用”朝鲜“之号”。
自此,高丽王朝宣告灭亡,“朝鲜”这一名称,经过明太祖朱元璋的批准,正式成为新王朝的国号。
-----
网友解答:
-----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个事件很复杂,却造就了今天的朝鲜和韩国的直接祖先,朝鲜李氏王朝。
朝鲜高丽王朝建立于918年,开国国王王建定都开城,由此持续了34代君主,历史长达500年。
元代蒙古人多次攻打高丽王朝,最终将其彻底打垮。高丽王朝向蒙古称臣,自称为藩属国。
朱元璋北伐打垮元朝以后,很快建立明朝,逐步控制东北。
1382年,明朝命故元降将胡拔都招募女真人,开始控制朝鲜国境的领土。
高丽命令其大将李成桂率兵出击,双方一番激战后,女真人撤退。
然而,1388年明朝派来使者,告诉高丽王朝自己会设置铁岭卫。
而铁岭卫并不是今天的辽宁铁岭,而是今天朝鲜江原道的高山郡和淮阳郡一带,当时也叫作铁岭。
这里在高丽王朝时代,一直是朝鲜人控制,已经有几百年。
后来蒙古人武力控制了这里,朝鲜人才被迫退让。
但此次元朝覆灭以后,高丽王朝派兵驱赶蒙古人,夺回了铁岭地区。
此举引起了朝鲜国王王禑的愤怒,在权臣崔莹的建议下,朝鲜竟然决定不但不承认铁岭,还要派兵进入辽东和明军为敌,占领辽东领土。
因为当时明军在东北的实力有限,主要精力在于对付北元,高丽王朝赶到有机可乘。
然而,负责统兵的大将李成桂认为这是荒谬的命令,形同送死,多次上书反对出兵。
李成桂被迫带兵北上,在鸭绿江边遭遇了洪水,士兵不能渡江只能傻等。
当时情况就像李成桂后来奏折的四点一样:第一,明军既然可以打垮蒙古人,就有强大时实力,朝鲜自保尚且困难,何谈进攻。以弱攻强,还要长驱远征,形同自我毁灭:第二,夏天发兵,气候炎热,是战争的大忌;第三,精锐进出,国内空虚,倭寇如果趁机袭击,朝鲜无法对抗,会亡国灭种;第四,天气酷暑,连弓箭上的胶水都融化,士兵死亡很多。
其实,李成桂还有一点没说。高丽士兵自古以来都是防御家乡,几乎没有远征的先例。此次听说要进入远征辽东,同强大明军作战,士兵们大多反对,厌战情绪很高,很多人开小差逃亡。
但是高丽国王不顾李成桂的要求,命令他必须北上,还出言斥责。
李成桂认为自己带兵北上后,十有八九会战败,到时候肯定背黑锅倒霉。
退一步说,就算打赢了明军,李成桂已经触怒国王和权臣崔莹,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而当时高丽王朝的主要军队全部都在李成桂控制下,他干脆直接篡位。
李成桂发动威化岛回军,逮捕崔莹,废黜国王,扶持了新的傀儡国王,最后干脆篡位。
而李成桂也很有头脑,派使臣去明朝反复恳求,并且以承认大明为宗主国作为交换条件。
朱元璋认为如果强行控制朝鲜北部,肯定就要开战。为了区区这点地盘去打仗,得不偿失,同意了李成桂的恳求。
于是朱元璋将铁岭卫改设在东的奉集堡(今辽宁省沈阳市东南奉集堡),后又迁移至银州(今辽宁省铁岭市)。
于是,辽宁又多了一个大城市,铁岭。
-----
网友解答:
-----
导致高丽国王王禑下决心出兵讨伐明朝,是因为明朝皇帝朱元璋的一份“诏书”。
实际上,当时的“高丽国”有他们自己的逻辑:
他们要在当时的“大明”和“北元”争斗的局面中,获得自己最大的利益。
一、朝鲜半岛历史上的两个“分水岭”
朝鲜半岛上的政权走到今天,有两个非常明显的分水岭:第一个是公元668年,新罗联合唐朝灭亡了百济和高句丽不久,罗唐战争爆发,朝鲜半岛进入了统一新罗时代。
第二个就是公元1388年,高丽王朝的第32任君主王禑联络北元,发动十万军队,由大将李成桂指挥,向明朝发动进攻。这时,朱元璋已经登基20年了。
之所以说是两个关键的分水岭,是因为“罗唐战争”后,朝鲜半岛进入了统一新罗时代,“高句丽”王朝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和“高句丽”没有半毛钱关系的“高丽王朝”;
而“高丽王朝”攻打大明,其实并没有实现,当时明朝正是强悍时期,大将李成桂知道这是作死行为,所以,他带着军队返回开城,逐渐瓦解了“高丽王朝”,建立了新的政权:朝鲜国。
那么,连领兵大将李成桂都知道,朝鲜和明朝打,无异于“作死”,“高丽王朝”的国王为什么要联络北元,派出十万军队,发动“自杀式”的战争呢?这要从元朝对高丽的影响说起。
二、高丽国杀了蒙古特使
朝鲜半岛上的人,性格倔强;但他们的政权,总是受到周边的影响。元朝之前,他们依附身边的大哥——中原王朝,只要日本从海上打来,他们就向大哥求援,大哥也总能帮他把小日本痛扁一顿。
但是到了元朝,他们傻眼了:大哥被金国、辽国、蒙古打得到处跑,跑到长江以南。没有了大哥的“高丽王朝”一下子无所适从。不过,元朝一开始也没有顾忌半岛这边,所以,“高丽王朝”在半岛上也过了几年没有大哥的太平日子。
蒙古人注意到半岛上的“高丽王朝”,还是在1218年,当时蒙古大将哈真率军追击契丹叛军来到半岛,把高丽王吓了一跳,他压根不想和蒙古发生冲突,于是赶紧派自己的将军赵冲带着粮草去协助蒙古大军,心想:你们赶快平叛,平完了就走吧。
1219年,蒙古人平叛结束,蒙古大将哈真与高丽大将赵冲代表各自政府举行盟誓,蒙古与高丽约为“兄弟之国”。
高丽人想:兄弟也做了,该走了吧。结果蒙古人觉得:我是大哥,必须要点东西。这些只知道骑马打仗的家伙见到什么要什么,被高丽王折腾得够呛。
蒙古人不是一次性要点东西就走了,而是经常来要,这哪里受得了;1225年,倔强的高丽人在王室贵族暗搓搓的支持下,把一个从蒙古来要东西的特使给杀了。
蒙古人最受不了的就是自己的特使被人杀掉,他们打俄罗斯,就是因为特使被杀引起的,所以,报复是一定的,只是当时他们的大汗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又是在征讨途中,所以一时没时间。
三、蒙古人“七打高丽”
高丽人把蒙古特使杀掉以后,见没有蒙古军队来打,心中窃喜,以为这事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去了,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紧张备战,逐渐变得松懈麻痹,都快忘了这码事。
1231年,窝阔台派大将撒礼塔率领蒙古骑兵报仇来了。蒙古骑兵越过鸭绿江,一路向南,直接打到高丽国首都开京,就是今天的“开城”,他们把开城团团围住;
蒙古第一次打高丽,高丽根本没有反应过来,还以为是辽国的散兵游勇在骚扰。等他们知道这是蒙古军队时,高丽王朝官员的抵抗是英勇的,战死的人很多;偶尔也能重创蒙古军队。
但是实力的悬殊是明显的,加上蒙古军队对不投降的城市基本就是“屠城”,杀得高丽全国人心惶惶;
1232年1月,高丽王朝和蒙古谈判,上书窝阔台解释当年使者被杀事件,并按蒙古将领撒礼塔所列清单,奉上“马二万匹、童男女数千人、紫罗一万匹、水獺皮一万领及全部军士衣服”。
见高丽王朝接受了几乎所有的条件,尤其是蒙古的“六事”要求,高丽也应承下来,蒙古军队就撤回了蒙古,他们在高丽留下72个“达鲁花赤”,这72个人分别呆在不同的城镇,跟太上皇一样,看着朝鲜。“蒙古一打高丽”结束。
所谓“六事”,是蒙古被征服一个地方,就要这个地方的国家必须做到的事,具体就是:君王入朝(国王到蒙古朝拜大汗)、王子入质(太子到蒙古当人质)、服兵役、给贡赋、统计人口户数上报、设置驿站、各地都有一个蒙古的“达鲁花赤”。
蒙古军队一月份走后,高丽王朝一合计,这“六事”简直不能答应,另外蒙古军队的贡赋也太严重了,一时也办不到;而蒙古留在高丽的“达鲁花赤”在高丽各地横行霸道,甚至打死高丽官员。
高丽王朝的将军崔瑀和高丽的高宗皇帝决定迁都江华岛,同时,各地民众尽量迁到山上和海岛,因为蒙古骑兵不善于山地作战,也对海岛没有办法。做完这些准备后,高丽军民就在各地捕杀“达鲁花赤”,和蒙古翻脸了。
刚回到蒙古的撒礼塔被窝阔台一顿臭骂,气呼呼地在八月份又杀回朝鲜半岛,这一次,他见人就杀,实行焦土政策:凡所经由,无(论)老弱妇女,皆杀之无赦。
蒙古人越是暴虐,高丽人的反抗越强烈,他们不顾牺牲,坚守城市和村庄,给蒙古人造成很大的杀伤,连主将撒礼塔都在12月被抵抗的民众用箭射死。
蒙古第二次打高丽就这么稀里糊涂地结束了,高丽王朝在江华岛上没受到什么影响,蒙古除了占领一点地方,什么也没得到。
吃了亏的蒙古军队绝不放过高丽,而高丽王朝呆在江华岛上,也没有什么好怕的。1235年~1240年、1246年~1248年、1252年~1254年、1254年~1258年、1270年~1273年,蒙古又狠狠地连续打了高丽五次,最后一次彻底征服了朝鲜。
蒙古打高丽,主要是压制高丽接受“六事”,从第二次打高丽后,蒙古还加上一条“离岛上陆”;而高丽王朝就是不上陆,因为上陆就是把自己置于蒙古人的刀下。
就这样打打谈谈几十年,高丽民生凋敝,人民死伤不计其数;土地荒芜,高丽人要么饿死、要么被蒙古军队掳走。
但高丽王朝的一些高官,一方面要军民抵抗,一方面囤积钱粮,自己的家族富可敌国;不但如此,他们为了维持自己的势力,还放纵手下鱼肉百姓,到处搜刮民脂民膏,搞得整个高丽国人心思变,老百姓们不再愿意抵抗,“反喜蒙兵之至”。
实际上在1259年,蒙古第六次暴打高丽时,高丽王朝就顶不住了,他们答应了所有的要求,朝廷也从江华岛迁移到陆地,也派出王子到蒙古当人质,蒙古和高丽两国结束了战争状态。
济州岛的“抗蒙殉义碑”
四、从忽必烈时代开始,高丽国成为大元的“驸马国”
高丽王朝抵抗蒙古,的确打得非常英勇壮烈;高丽王朝归顺蒙古以后,也变得非常温顺。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高丽更加死心塌地尊元朝为宗主国,“事大主义”是高丽国活下来的不二法门。
从1274年,忽必烈将女儿齐国公主嫁给高丽王的世子开始,高丽每一代王子都在蒙古长大,随后七代的高丽王后都是蒙古公主。蒙古和高丽是“甥舅之国”的关系,高丽是蒙古的“驸马国”就这么来的。
把“事大主义”演绎到极致的高丽,在行政上完全听命与元朝;高丽还在服饰和发式上全部学习蒙古,从王公贵族开始,高丽全境流行“辫发胡服”的“蒙古风”;在领土上,元朝基本把高丽压在平壤以南。
1277年,曾在元朝为质的世子王昛回国后下令“境内皆服上国(指元朝)衣冠,开剃。蒙古俗,剃顶至额,方其形,留发其中,谓之开剃。时自宰相至下僚,无不开剃。”
《高丽史·舆服志》记载:“(高丽)事元以来,开剃辫发、袭胡服,殆将百年。”现在韩国总是对朝鲜族服装说三道四,不知道他们怎么面对这段历史,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把蒙古族服装也说成是他们的。
而现在所谓的“韩服”,其实就是元朝衰亡之后,他们奉大明为宗主国,“弃胡服,复大明衣冠”,流传到现在。
到元朝末年,中原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元朝的统治岌岌可危。高丽王朝内部也大力改革整顿,他们铲除亲元势力,向北拓展,兼并了不少元朝土地,也给自己埋下祸根。
三、面对兴起的明朝和的败退的北元,高丽国开始了左右横跳
1368年,朱元璋即皇帝位,定国号大明,建年号为洪武,开始了明王朝的统治;大势已去的元顺帝携三宫后妃、皇太子、皇太子妃,北奔应昌府(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就此结束,后面的时间为“北元”。
元顺帝北逃之后,他是不甘心的,一直想东山再起;但是,想恢复对中原的统治是要军队和钱粮的,元顺帝想到了自己的“驸马国”高丽,他向高丽恭愍王王颛下令:“诏高丽王发兵至上都,听候调遣”。
这就让王颛难办了,元顺帝是他的顶头上司,还是“岳丈国”国王,但明显的,他打不过大明,要不然也不会这么狼狈地跑到北方;另一边是气势如虹的大明和英勇神武的朱元璋,国号都那么霸气:洪武。
再加上大明已经派使者来到高丽,要他们承认藩属关系;王颛也接受了,还派遣使臣“奉表贺即位,请封爵且贡方物,中宫及皇太子皆有献”;就是说,连洪武登基,他们都去进贡祝贺了。
朱元璋也不含糊,给了高丽国“诏书、金印和诰文,封王颛为国王,赐大统历一本,国王、王母、王妃、相国、侍中等诸有赏赐”。
王颛知道两边都是惹不起的,他就在中间静静地看着,两边都不得罪,等待局势发展再作打算。
他没有立即给元顺帝派军队;另一方面,他也没有一下子就接受明朝的“洪武”年号。一直拖到1370年7月,才正式使用“洪武”年号,并把元朝封他的金印交给明朝。
毕竟元朝统治了高丽很多年,高丽国内有大批的亲元势力,他们对国王王颛的态度不满;这些人在1374年9月把王颛刺杀了,扶持年仅10岁的王禑登基。随后,高丽远离大明,转向北元。但是北元自身难保,高丽也不敢派军队帮助北元。
高丽那些亲元势力知道大明肯定不满,所以,在1377年找个机会派使臣到大明“表忠”。大明皇帝朱元璋对高丽这种两面派样子非常不满,他直接命令:岁贡马千匹,年贡金百斤、银万两、良马百、细布万......朕无惑已。否则弑君之贼,必讨无赦。
其实明朝也不是非要这些贡品,他们只是对高丽在大明与北元之间“左右横跳”的做法不满,索要贡品实为一种考验。
高丽没办法,只好照办,明朝也就在1385年9月,正式册封王禑为高丽国王,并削去岁贡;高丽也从1387年,采用明朝官职、服式。
高丽不跳了,两边关系缓和下来,似乎没有战争的必要。谁知道,就在大家都认为没事的时候,高丽国发飙了。
四、而最终促使王禑起兵的,是因为一份来自朱元璋的诏书
1388年,朱元璋基本把大明江山稳定下来,这时他要把原来乱战时期丢失的土地收回。
别的地方都有藩王处理,唯独和北元交界的地方很乱,于是他决定在辽东半岛的铁岭设置“铁岭卫”,以前元朝在这里设置的是“双城都护府”,元朝灭亡的时候,高丽抢占了这里。
为了让高丽清楚,朱元璋特意派使臣告诉高丽国王王禑。这时的王禑也不是小孩子,正想有所作为,他第一个不愿意把吃到嘴里的地方吐出来,于是找大臣们商量。结果本来就很亲元的武将权臣铁原府院君崔莹极力反对。
在高丽,崔性是大姓,也是传统武将世家,他们特别强硬,又掌握大权。崔莹一说话后,那些本来主张放弃,想说“这里本来就不属高丽”的官员也不敢说话了。
崔莹还分析了形势,觉得联系北元,一起对大明来个两面夹击,“高丽有与明朝一战之力”,而愣头青王禑正好亲政不久,也想建功立业,脑子一热就决定出兵征讨明朝。
在一番折腾后,高丽好不容易凑齐士兵、杂役十万人,由大将李成桂率领,准备发兵攻打辽东。
李成桂是高丽非常有威望的名将,他也不糊涂,知道这是在送死;但他不管怎么劝说,高丽国王就是一根筋要打,没法子,李成桂一万个不愿意地在1388年4月带兵出发了,一路上磨磨蹭蹭,走了一个月才到鸭绿江。
过了鸭绿江后,李成桂越想越不对劲:不能就这么送死了。于是,他果断掉头返回了开京(开城),一不做二不休,把力主出兵的崔莹流放到南方,又逼着愣头青国王王禑退位,另立王禑之子王昌为王。
经过几年的内部整合,李成桂在1392年全部肃清国内他对他的势力,自立为王,并向明太祖朱元璋俯首称臣,遵朱元璋圣旨,“除高丽国名,遵用”朝鲜“之号”;并且,李成桂认为开京王气已尽,所以即位后一个月就迁都汉阳(汉城),建景福宫。
高丽王朝先是跟蒙古死磕,的确打得非常英勇;
后来又成为元朝的“驸马国”,也的确像个“入赘女婿”;
元朝灭亡后,高丽王朝又在大明和北元之间左右横跳,结果挨了大明一顿斥责,老实很久;
后来脑子一热,出兵和宗主国抢土地,在作死的路上狂奔一个月,一仗没打,自己先挂了。
从此世间再无“高丽国”,只有朱元璋赐名的“朝鲜”和它的“李氏王朝”。
正所谓:高丽远征大明国,虎头蛇尾耍大刀!
大刀耍得还没人好看
------------------
推荐阅读:
指鹿为马的赵高,明明已完全掌握朝廷,为何还能被子婴轻松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