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有哪些动人的传说?
五台山有哪些动人的传说?
-----
网友解答:
-----
我写几个极少有人知道的历史故事给大家看看,均从历代笔记小说中找来。
五台山也有武僧保家卫国
宋朝靖康年间,五台山僧人真宝,和他的弟子们在山中练武,且武艺高强。宋钦宗知道后,就召他来问抵抗金兵之术,然后又叫他回五台山召集僧兵抗金。
在一起和金兵的战斗中,他率领僧兵昼夜苦战,五台山的寺院都被战火焚毁,而他也兵败被金人俘虏。金人千方百计想让他投降,但他严辞拒绝,说:“我们佛教中有诳语之罪,我既然许诺了宋朝皇帝以死效国,就决不会再为金国效力”。于是他怡然就戳。壮哉!
--《日知录》顾炎武
康熙皇帝和五台山射虎川
康熙二十二年,康熙皇帝巡幸五台山,到了台麓寺行宫北面时,突然跑出一只老虎,康熙马上张弓搭箭,一箭射去就把老虎给射死。
从此这里被当地人命名为射虎川。
阳曲县令沈某祈雪
康熙六十年,山西大闹饥荒,尤其以平阳、汾州最严重。高安县人朱文端,奉朝廷之命到山西放赈救济贫民,救活无数灾民。
他回到朝中,向朝廷在奏,称赞阳曲县令沈某极富治理才能,算得上山西第一人。沈某是江西人,先到阳曲当县令,后到沁州任知府,最后到汾州任知府,到哪里都留下为官的好名声。
他曾经因天旱求雨,三求三应。阳曲县是山西省会县,从庚子年秋天到辛丑年夏天,三年不下雨,求雨也不下。沈县令就带着当地士绅步行走了一百二十里路,来到五台山神祠求雨。当天晚上就下了大雨,接连下了三天三夜,阳曲县全境都受雨灌溉,而周边的县仍然干旱如故。
求雨归来,县吏带着大小官员在郊外迎接,万民拥道欢呼他,对他感恩佩服到了极点。哪怕是古代有名的好官也不过如此。
--清.陈康祺撰《郎潜纪闻初笔》。
五台山奇怪的大石头
五台山清凉寺有一块大石头,相传是文殊菩萨留下的遗迹。这块石头周长四丈,上面可以容纳几百人。但这么大的石头,却只要一个人就能推得动,谁也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乾隆皇帝庚午年巡幸五台山时,他也跑去推了一次,果然推得动,他不禁开心笑了起来。
--《履园丛话》清.钱泳
李翘之夜见菩萨
李翘之是个做石材的商人,名叫李魁,是五台山的人。他还没发迹前是一个石匠,曾经与十多人到村里去看戏,两更才回家。当天夜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正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突然山川大地大放光明,犹如白昼。
他抬头看这光从何而来,却见十多里外的地方出现了一尊菩萨,高有几十丈,穿戴华美系着璎珞,光芒之中明艳得像彩霞,面如满月,目若朗星,全身上下散发光彩,映照得整个世界如同琉璃。
李翘之一边看一边下拜,口诵佛号不绝。一会儿就消失了,他就问同行的人看到了没有,他们却说啥也没见到。
李翘之后来已经七十岁了,性格正直,没有私心,重义气,好施舍。他进入京城后被大司农涂勤恪所欣赏,让他当了大石匠,致富几十万。涂大司农死后,李翘之不忘他的帮助之德,年年去修葺他的墓地。李翘之有两个儿子,从小就才智出众。所以说天报善人,天理不爽。
--《夜谭随录》清.闲斋氏
侍卫遇难神奇获救
清朝初年,一个僧人整天在北京大前门化缘,有一个侍卫见了,就下马问他化缘干什么,僧人说自己是五台山来的,山上两座寺庙毁坏,他要出来化缘重建新寺,需要三千两银子。
侍卫听了很动心,这可是大功德一件,就到处找熟人朋友筹钱,好不容易凑齐三千两银子,就送给僧人带回五台山。
过了几年,这个侍卫请假去五台山游玩,到了山上忽然想起捐钱修寺的事,就按僧人说的地址找去。他一个人骑马跑到那个新寺,却傻了眼,仍是一座破落不堪的旧寺,荆棘长满佛殿,看来一分钱也没花在修建寺庙上。他又听到寺后面有弹琵琶唱歌的声音,偷偷去一看,原来是一群妇女在唱歌笑闹。
他心头明白了个大概,知道被那僧人骗了,而且还在清净佛刹泡妞作乐,非常气愤,跃上马就跑下山。
他一路急跑,不想半路遇到了那个僧人,热情万分地把他留下来,牵住马一定要他回寺里好好招待。而且僧人后面还跟着一群僧人,侍卫犟不过,只好跟着他们回寺。
回到寺里,一大伙僧人就请他吃饭,桌上猛灌他的酒,然后把他推进一个空房间里,锁上门,留下一把刀,一根绳索,一副毒药,大笑着让他自杀,不劳他们动手。原来这些恶僧看到侍卫就明白发现了他们的邪恶行径,所以必须得让侍卫死,不然难逃法网。
侍卫后悔无极,在房间里伤心哭泣,房间锁得很死又特别封闭牢固,根本逃不出去,叹息自己难免命归此处了。半夜时,他突然看到屋顶上有一个角落透出亮光,原来是一个洞,他大喜,就搭了梯子从这洞里逃了出去。才爬出洞口,外面光溜溜地没落脚处,人就往下直坠,滚落到了山下,他爬起来就往山外跑。
跑到山下县城里,他带上自己的随从,全都持刀拿棒,原路跑回寺里,把这伙邪僧全给抓住捆了起来,送官衙判刑。
天亮后,他又打开关他的房间进去看,奇怪的事情来了,原先那个屋角处竟然一点缝隙也没有,非常封闭严密,他是怎么爬出去的?
只能说佛祖神仙也看不过要惩罚邪僧了。
本故事出自清人《樗乡集》。
康熙皇帝五台山射虎
《郎潜纪闻初笔》是清代陈康祺所
附:这个问答是我提的,本来想多了解点五台山故事,不想自己的回答没通过,只好删了,虽然写得非常有趣。可发在文章里却又通过了,奇怪。只好重新写一个少为人知的故事以飨读者。
可移步这里看我写五台山的故事: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36812211707970080/
-----
网友解答:
-----
毛泽东在五台山抽鉴,
-----
网友解答:
-----
文殊菩萨道场
-----
网友解答:
-----
清宫四大谜之顺治出家。
他六岁继位,在位十八年,二十四岁就驾崩,被葬于孝陵。
他就是爱新觉罗·福临,即顺治皇帝,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然而几百年来,有很多人说顺治帝压根没死,葬于孝陵的是座空墓,他其实是出家五台山当和尚去了。
传说,当时淮南有位名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人也长得很漂亮,名叫董小宛。
有位大臣为了巴结顺治帝,就把她请进了宫里。顺治帝果然对她一见钟情,并把她封为董鄂妃,朝夕相处,不理朝政。
孝庄太后得知后,觉得此女误国误君,命人把董小宛杀了。顺治帝从此以后,茶饭不思,闭门不出,整日念经。
有天晚上,董小宛托梦给顺治,说她其实并没死,而是在山西五台山。
第二天早上,顺治皇帝刚醒来,皇帝也不当了,去了五台山的清凉寺剃度为僧。
-----
网友解答:
-----
相传五台山原名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沙走石,夏天酷热难当,农民们根本无法到田里种庄稼。文殊菩萨碰巧到那里传教,看到人们遭受苦难,决定改变那里的气候。
文殊菩萨了解到东海龙王那里有一块神石叫“歇龙石”,能够把干燥的气候变得湿润,于是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借歇龙石。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巨石。还没有走到跟前,已经感觉到一股凉气迎面扑来。文殊菩萨见到龙王,说明来意。龙王很抱歉地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因为它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龙子们每一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头歇息养神,你若借去,龙子们就没有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萨反复说明自我是五峰山的和尚,是为了造福于人间特地来求援的。
龙王心里不愿意把神石借人,又不便直接回绝文殊菩萨的请求。估计这位老和尚一人无法将石头运走,龙王勉强答应说:“神石很重,没有人能帮忙你,你如果能拿得动,就拿走吧!”
文殊菩萨谢过龙王,走到神石跟前,口念咒语,立刻使巨石变成了小小的弹丸。文殊菩萨将弹丸塞进袖筒,然后飘然而去。老龙王惊得目瞪口呆,后悔莫及。
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因为久旱不雨,大地干裂,人们遭受着深深的苦难。文殊菩萨把神石安放在山中间的一条山谷中,奇迹发生了:五峰山立刻变成一个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于是,这条山谷被命名为清凉谷,人们又在那里建了一座寺院,起名叫清凉寺,五峰山也改名叫作清凉山了。
至今,五台山又叫清凉山。
相传五台山原名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沙走石,夏天酷热难当,农民们根本无法到田里种庄稼。文殊菩萨碰巧到那里传教,看到人们遭受苦难,决定改变那里的气候。
文殊菩萨了解到东海龙王那里有一块神石叫“歇龙石”,能够把干燥的气候变得湿润,于是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借歇龙石。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巨石。还没有走到跟前,已经感觉到一股凉气迎面扑来。文殊菩萨见到龙王,说明来意。龙王很抱歉地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因为它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龙子们每一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头歇息养神,你若借去,龙子们就没有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萨反复说明自我是五峰山的和尚,是为了造福于人间特地来求援的。
龙王心里不愿意把神石借人,又不便直接回绝文殊菩萨的请求。估计这位老和尚一人无法将石头运走,龙王勉强答应说:“神石很重,没有人能帮忙你,你如果能拿得动,就拿走吧!”
文殊菩萨谢过龙王,走到神石跟前,口念咒语,立刻使巨石变成了小小的弹丸。文殊菩萨将弹丸塞进袖筒,然后飘然而去。老龙王惊得目瞪口呆,后悔莫及。
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因为久旱不雨,大地干裂,人们遭受着深深的苦难。文殊菩萨把神石安放在山中间的一条山谷中,奇迹发生了:五峰山立刻变成一个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于是,这条山谷被命名为清凉谷,人们又在那里建了一座寺院,起名叫清凉寺,五峰山也改名叫作清凉山了。
至今,五台山又叫清凉山。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山西有哪些大型的企业?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