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人也喜欢白天插门闭户了,是人情味淡了,还是什么原因?
现在农村人也喜欢白天插门闭户了,是人情味淡了,还是什么原因?
-----
网友解答:
-----
这不是人情味淡了,而是防火墙增厚了。以前农村人都很纯洁思想,很少有犯罪者来打扰,即使有只要村民大喊都会动抓坏人,跑是跑不掉的,只要一路大喊抓坏人,山口,路口都会有人堵住问清楚。现在社会变了,思想也变了,,,,
-----
网友解答:
-----
农村人越来越习惯关起门过日子,人情味淡薄只是表象,根本原因是农村的“城市化”过程导致。
作为一名在农村土生土长的80后,记忆里的家乡喧嚣而又温情。平日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三三两两坐在供销社门口,悠闲地晒着太阳;东家的李婶端着刚出锅的饺子,去看望隔壁才过门的弟媳,顺便唠唠妯娌间的家长里短;放学后的孩子们,挎着书包来到村口的废弃窑厂,比赛看谁逮的蚂蚱最多……
这张照片是最近回老家手机拍的照片,清晨的村庄刚刚下过一场小雨,路上没有一个行人,街道两边的人家也都大门紧闭,显得格外冷清。
这样的场景,已经成为了农村生活的常态,从过去家家敞开大门过日子,到现在白天插门闭户,邻里之间沟通往来越来越少,村庄变得越来越安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人口锐减改变家庭结构,宗族邻里关系淡化
过去,农村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靠宗族和邻里两大纽带,大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一起,彼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在相互守望中人情味十分浓厚。
由于国家长期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优生优育观念深入人心,农村的新生人口急剧下降。在八十年代,农村家庭里兄弟姐妹比较多,三四个孩子很正常。而现在,老家村中大多只有两个孩子。有些年轻农村夫妇,考虑孩子未来高昂的上学、婚嫁成本,也选择只要一个孩子。
随着适龄儿童减少,直接导致大批村办小学纷纷倒闭,热闹的村子也开始变得冷清。由于没有外来人员补充,老龄化问题相较城市更加严重。
加上越来越多的老人去世,农村家庭成员结构趋于简化,类似城市的小家庭生活模式越来越普遍,宗族邻里关系逐渐淡化。
物质精神生活日渐丰富,大家习惯关起门过日子
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极端匮乏的过去,有时家里缺点油盐酱醋等生活物品,村民就习惯去隔壁邻居家借一点,大家开门过日子,通过日常互相帮衬,既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
在电视、微机、手机等通讯娱乐设备还没有普及的过去,串门聊家常是村民重要的排遣时间方式,大家坐在一起说说东家长,聊聊西家短,半晌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那时候,有人经常到家里串门是件极有面子的事,这说明你在村中口碑好、人品正,大家愿意找你倾诉烦恼,评断是非。
随着经济水平提升,农村人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农村,家家有电视、人手不离手机,微信、抖音等沟通方式更加便捷。网络时代,农村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城里人一样丰富多彩,关起门一样过得有滋有味。
关门为了遮羞,贫富差距拉大导致的互相攀比
农村现在有一种现象,似乎家家户户都在盖新房,地基起的一个比一个高。
从外观来看,别管这户人家有钱没钱,门楼一定要盖的豪华大气,至于院内的房屋、陈列摆设则参差不齐,贫富差距一目了然。
在农村,过去大家都以务农为主,守着几亩地生活,经济来源单一有限,生活水平都差不多。随着市场经济开放,村民也陆续走出村庄,大量年轻人通过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其中,甚至有些大胆且头脑灵活的村民,逐渐尝试自己经商办企业,慢慢成了村中致富的带头人。
有钱的村民盖房置地在所难免,眼见一座座洋楼拔地而起,其他村民也不甘心被比下去,管他有钱没钱,怀着不能丢了门面的心理,跟着掀起了一股盖楼风。
即使条件稍差的人家,重点也要把门楼休憩一新,毕竟这是门面。至于里面,关上门谁能看到呢。
关门为了安全,现代交通导致村庄安全事故频发
农村一般位置都比较偏僻,过去连接外界的主要通道就是祖辈留下来的土路。一旦赶上雨雪天气,变得泥泞不堪,加上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还很少,村民基本常年都处于封闭状态。因此,村中平时很少有外人,大家平时开门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现在国家大力发展交通,实施公路“村村通”工程,宽敞的柏油马路修到了村民的家门口,加上汽车越来越普及,村民出行变得更加方便。
路通了,村里外来的车辆和陌生人越来越多,间接对村民的居家安全造成了极大隐患,经常有到过路过车辆造成村民伤亡的事件,加上人贩子、偷狗贼等不法分子存在,村民为了安全起见,选择关上门也不足为怪。
大量住户家中无人,空心村的尴尬现实
随着农村人口日益减少,我国每年都有不少村庄消失,空心村庄也越来越多,很多家庭虽然盖着洋气的二层小楼,主人却只在逢年过节才偶尔回来住几天,平时家中并没有人居住,只能大门紧锁。
还有些老房子,原来的主人可能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早已举家搬往了城市生活,但老家的房子并不舍得放弃,平时也只能荒废。
除了家中无人居住导致大门常年紧锁,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村中有些留守独居老人,由于腿脚不方便,加上吃穿住行需求也少,平时也不怎么出门。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农村也融入了城市化的进程,原有封闭落后的居住环境逐渐被改变,生产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同时,农村“城市化”对传统生活方式造成了巨大冲击,曾经邻里守望互助的温情逐渐变得淡漠,大家也更习惯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乡村日渐发达,却也不再喧嚣,这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我们无力改变,只能通过回忆来触摸曾经那些温情画面。
-----
网友解答:
-----
现在农村人也喜.白天插门闭户了,是因为家家都有彩色电视机了,都是农忙抢收抢种时间过了,闲在家里看电视剧了,也就用不着像那个贫穷时代没电视看,家里不好玩,就只好东家走、西家串门子摆摆龙门阵聊聊天把时间混过去罢了。
-----
网友解答:
-----
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只是一部分人家。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近些年来,一部分农家先后在城市买了房,大多数日子入住在城市,回农村居住的日子不多,平日是铁将军把门。当然,也有邻居照管。
其二,要么全家出外打工或经商,家里无人留守;要么年轻人在外打工,要么老年人陪孙子在城里就读,农忙、寒暑假才回老家,平日才紧锁门户。
其三,现在留守农村的大多数是老人,他们忙农活、带孩子,或平日聚一些老人一起拉家常,有时大白天也插门闭户。
有的农村人大白天插门闭户,既不是防盗,也不是人情淡薄。事实上,一是现在农村治安比较好,人的素质也在提高,很少有小偷小摸现象;二是闲人少了,人与人接触没有过去频繁。
至于大白天插门闭户,不是喜欢不喜欢的事,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
网友解答:
-----
没有夜不闭户的时代,也没有不关门的白天。
六七十年代由于穷,家徒四壁,没有可丟之物,白天关门闭户是个民俗习惯。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从古至今饿死多还是瘟疫死得多?
下一篇: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个国家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