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白衣渡江,杀死关羽这么好的战绩,为什么没有名留千史?
吕蒙白衣渡江,杀死关羽这么好的战绩,为什么没有名留千史?
-----
网友解答:
-----
搅乱蜀军人心的政策,确实用的很光艳。这点“三国志”上早就言关羽的爱民爱兵政策本就很好,但吕蒙作的更好,更降服人心。但古人也是有价值观的,也需要诚信的,你的光彩要建立在有最大意义上的功业与成就和符合基本诚信道义的基础之上,既然设定了统一战线,共同先灭强敌,就要尊循。不能为虎作伥,否则后果是“冻僵的蛇”缓过神来,“毒牙一口”,双双被灭。东吴突袭友军忘了大节大义,只念一时好打,实蛮干。实在不是一条光明坦道 ,窄小目光而已,经不起历史推敲和尊崇。
-----
网友解答:
-----
吕蒙是东吴继周瑜、鲁肃之后的第三任大都督。他留下的典故不少,吴下阿蒙,刮目相看,白衣渡江,所以吕蒙是青史留名了的。
可能题主想说的是,为什么吕蒙斩杀蜀汉方面大将关羽,夺回荆州几郡,为东吴立下了大功却没有被千古传诵,而是遭到了许多人的批评吧!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说说吕蒙的生平。
年轻时的吕蒙
吕蒙本来是汝南人,年幼时随家人南渡了。少年时跟着他的姐夫在孙策账下效力,十五六岁时就偷偷混到前线杀敌。
姐夫邓当教训他,吕蒙却顶嘴说:“富贵险中求,不立军功怎么出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所以不顾家人反对,依旧每次上前线杀敌。邓当手下有个小军头看不起他,吕蒙一怒之下就把人家给杀了,然后逃跑。
后来有个校尉劝他自首,并帮他向孙策说情,孙策一看认为吕蒙是个人才,就免了他的罪,还留在身边。
由此可见,吕蒙小时候就是个愣头青,容易冲动,为了立功不管不顾,一言不合就杀人的莽汉,但是孙策比较喜欢他。
周瑜时期的吕蒙
后来,吕蒙接替了死去的姐夫邓当的职位,成了一个别部司马。又遇上孙权整编部队,检阅时发现吕蒙有点东西,就升了他的官。
后来又在攻打丹阳,以及讨伐黄祖为孙策复仇时候立了功,吕蒙一路升官到了横野中郎将,还得了一笔赏钱。
后来吕蒙在周瑜的帐下参加了大大小小不少的战斗,也立了一些功劳,但始终没有什么大胜,完全不能跟黄盖,程普这些人相比。
到周瑜死的时候,吕蒙都只是一个偏将军。
鲁肃时期的吕蒙
后来,鲁肃成为都督之后,有一次路过吕蒙的防区。本来不想见吕蒙的,但是手下人说,吕蒙现在越来越厉害了,值得都督屈尊见他一面。
第一次见面,吕蒙就显摆自己,他问鲁肃:“你作为新任都督,有什么对付强大邻居关羽的策略吗?”
还好鲁肃是个敦厚长者,也不见怪,实话对他说,对关羽镇守的荆州主要是随机应变,没有确定一定要怎么对付他。
吕蒙说,你怎么能这样呢?这不是玩忽职守吗?于是向鲁肃献了五条计谋。
具体是什么计谋?史书上没写,但鲁肃方面是夸了吕蒙的。不过后来的施政应该是没有采纳,因为吕蒙向来主张的是主动出击,而鲁肃是从大局出发,稳固孙刘联盟。
后来吕蒙在驻守地方的时候,每次都是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并且胜多败少,在当时的东吴将领中表现非常突。
而且他的资历也不浅,从孙策时代就上了东吴的船,所以鲁肃死后,吕蒙就成了接棒的东吴都督。
东吴都督吕蒙
吕蒙当都督后,马上就改变以前鲁肃的做法,准备主动攻击关羽,把被刘备骗取的半个荆州夺回来。
他这应该是立功心切,急于表现自己,之前向鲁肃献计没有被采纳,现在终于可以亲手实施了,实在是痛快呀!
但是为了麻痹关羽,吕蒙与孙权商量好了,先表面上还是示好关羽,免得他有了戒心。
以关羽那种天王老子第一他第二的傲气,自然是不把吕蒙放在眼里的。
所以关羽出征攻打襄樊,之后,吕蒙故意放出消息,说自己回后方养病去了,实际上却带着精锐部下潜伏起来了。
关羽本来还留了一些兵防守东吴的,听说对面的吕蒙去养病了,马上把留守的部队都调到了前线,参与攻城。
没想到自己的老巢就这样,被吕蒙轻轻松松地渡江偷袭得手了。
立了大功的吕蒙为什么没有被千古传诵
吕蒙夺荆州,杀关羽,瞬间名声大振,这个功劳不可谓不大。
但是他为什么没有成为千古传诵的优秀战例呢?
因为吕蒙虽然取得了个人的巨大成功,却严重破坏了孙刘联盟的大局,甚至直接导致了蜀汉与东吴之间的大规模战争。
战后蜀汉精锐尽失,东吴的损失也不小,最终再次谈和结盟,勉强对抗强大的曹魏。
所以吕蒙杀关羽夺荆州属于因小失大,成就了个人却葬送了三足鼎立的稳定大局,吹响了蜀汉和东吴灭亡的号角。
这自然不能作为一次成功的战例被千古传诵,而且关羽本人的拥趸实在太多。
-----
网友解答:
-----
说实话,吕蒙因为杀了关羽,差点被人骂死,怎么还敢妄想留名青史!在民间的传史中,吕蒙因为白衣渡江偷袭关羽取得荆州,被人看作是相当不光彩的事情。
实际上,以军事的角度来说,吕蒙的这个作战计划和执行情况来看,还是比较有技术含量的,为了不让大家将《三国志》的内容与《三国演义》的内容混淆,先跟大家讲讲吕蒙具体袭取荆州的过程。
赤壁之战后,孙权集团与刘备集团保持这姻亲的关系,虽然暗地里因为荆州的事闹得不可开交,但是毕竟没有撕破脸皮。
之前,孙权一直派“老实人”鲁肃与刘备一方接洽,双方还是能够保持很大程度上的克制。鲁肃去世后,吕蒙就接替了鲁肃的位置,担任陆口守将,被任命为汉昌太守,主要工作就是负责与关羽对接。
当时正处于蜀汉的巅峰时期,刘备在取得益州之后又在汉中击败曹操,而关羽这面也对曹魏政权蠢蠢欲动,不断发动攻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吕蒙嗅到了机会,他认为在关羽北上与曹军作战的时候,可以趁机占据襄阳,以收复在赤壁之战时就划给孙权,但事实上被关羽占据的荆州。
吕蒙判断,关羽去攻打樊城却留下很多守军,应该是害怕自己袭击他的后方,正好我经常生病,不如就以这个理由回建业养病,这样关羽肯定会放松警惕,将后方的守军调到樊城战场。
而吕蒙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再派东吴水军袭取南郡,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吕蒙甘愿做陪,把这个大功劳交给并没有什么名声的东吴新秀陆逊,关羽信以为真,就把主力调走了。
随即,吕蒙指挥东吴水军穿着白衣伪装成客商,先是诱降了傅士仁,然后又逼向了糜芳,得以占据江陵。
关羽得知江陵失守,知道坏菜了,没有后方支援,前方自然也坚持不下去,立即率军想要入蜀,结果被东吴军队拦截在麦城,关羽父子也被东吴军队所杀。
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说,吕蒙的这个计划很周密,完全迷惑了关羽,尤其是在诱降傅士仁和逼降糜芳等行动上,更是不费吹灰之力,全靠计谋。
关羽被杀,荆州被东吴所占据,使得三国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之前一直处于扩张状态的蜀汉政权,一下子被干掉一个引擎,瞬间哑火,而东吴却因此而扩充了地盘,走上了自创业以来的最巅峰时刻。
应该说,吕蒙的这个军事方案还是挺成功的,但是从宏观上来说却破坏了东吴与蜀汉之间的关系,联合抗曹的统一阵线也被打破,尤其是引发了后来夷陵之战,差点将东吴带入万劫不复之地,尽管东吴在陆逊的指挥下击败了刘备,但是联合抗曹却再无可能。
但是要把这些东西都甩锅到吕蒙一个人的身上似乎也不妥,毕竟战争之间只有利益,没有信义。
比较倒霉的是,吕蒙在袭取荆州之后不久就去世了,此后没能再做大一点的贡献,而后世尊刘贬曹贬孙的舆论发展方向,尤其是关羽被神化的过程中,吕蒙就成了反面的人物,是小人、是罪人、是妖魔。
比如蔡东藩在写《中国历朝通史演义》的时候就评价到:关公之败,失之过刚,吕蒙虽胜,不能无罪;亲汉贼而仇汉裔,蒙亦何心?此后人之所以深嫉吕,而不能忘怀于鲁子敬也。
这就是从正统的角度来论史得出的结论,蜀汉政权是正统,吕蒙杀了关羽,就是跟正统过不去,自然是有罪的。
另外明朝著名评论家李贽则认为:吕蒙、陆逊妖魔耳!纵然奸计得行,亦一时胜负,何足夸战?汝不见蒙与逊与当年草木同朽腐矣!
李贽本身就是异端哲学家,对正统的概念并不看重,但是他却依然认为吕蒙和陆逊是妖魔,主要就是认为吕蒙那是“奸计”,心术不正。
当然,要说对吕蒙评价最差的,还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这本被好多老百姓当作历史的小说中把吕蒙是黑得底掉,尤其是关于吕蒙的死,更是被描写为“关羽魂魄索命”,在吕蒙夺取荆州的犒赏大会上,吕蒙喝了一杯酒就被关羽上身,说了一大堆什么“我自破黄巾以来,纵横天下三十余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
然后吕蒙就倒地七窍流血而亡。
关键是好多人没看过《三国志》,老百姓也都认为这个吕蒙也忒孙子了,还搞偷袭,幸好关二爷一波给带走了,不然气的晚上睡不着觉。
其实,对吕蒙的差评,主要是没有文化导致的,真要是多读几天书,我想对吕蒙的看法绝对会不一样。
作为军事将领,打仗打的是输赢,不是情怀,只要打了胜仗就是厉害的将军。
实际上,吕蒙正是中国传统行伍出身武将的标杆人物。
毛主席曾经对身边的将领说:“吕蒙如不折节读书,善用兵,能攻心,怎能充当东吴统帅?我们解放军许多将士都是行伍出身的,不可不读《吕蒙传》。”
话说吕蒙当初不过一个武将,虽然有战功,却没有文化,只懂得上阵杀敌,当时鲁肃就十分瞧不起吕蒙。
后来孙权也感觉吕蒙文化水平太低,就对吕蒙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意思就是让吕蒙多读书,这个故事被司马光收录在《资治通鉴》当中,也就是《孙权劝学》。
有了孙权的鼓励,吕蒙开始发奋读书,后来有一次鲁肃经过吕蒙的驻地,前去拜访吕蒙,讨论一些军事策略,在谈吐中,鲁肃发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则谦虚的表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这个故事一连产生了三个成语,比如“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等。
所以,毛主席才有如此评价!也算是肯定了吕蒙的勤学苦读的这件事,吕蒙也就成为行伍出身武将的标杆。
可以说,吕蒙是一个被舆论恶意中伤的代表,相当于遭受了网暴,没被骂死就不错了。
-----
网友解答:
-----
前言:吕蒙白衣渡江,杀死关羽这么好的战绩,为什么没有名留千史?
题主您觉得吕蒙没有青史留名吗?我觉得留了,留了很响的名。我们都知道是吕蒙杀了关羽!
如果杀关羽的不是吕蒙,那我们今天就不会在这里说吕蒙。
吕蒙这个人,我们由于受《三国演义》罗老师的扬蜀观点影响,一直不受我们待见。其实他是一个至诚至性至孝至义的人,更是我们这些屌丝的榜样!
“吴下阿蒙”,大家听过吧。”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大家听过吧?说的就是吕蒙。
刘备借荆州合理合法吗?
有个歇后语叫“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还有个歇后语叫“刘备招亲—弄假成真”,这两个歇后语阐述的是同一个故事:刘备趁周瑜“火烧赤壁”兵力不足时,占了荆州就赖着不走。“火烧赤壁”时刘备打了一下酱油,果子摘了一大半。这合理吗?
不合理的还在后面,刘备也承认借了荆州,并承诺有了地方就会还回去,后来占了益州,也生死不还。为了联盟大业,东吴是一再忍让,没有翻脸硬性收回。
在再无办法的情况下,周瑜为了表达联盟决心,让刘备放心还回荆州,只好玩起了和亲游戏,把孙权的漂亮妹妹嫁给刘备这个糟老头子。
东吴的实力强过蜀国的实力,一再的忍让就是为了顾全大局。但得到了什么回报?
守荆州的关羽一味地破坏孙刘联盟。面对孙权的求婚,竟说:“虎女岂能嫁犬子!”
忍无可忍,何须再忍。
东吴大都督吕蒙,智勇双全、国士无双
东吴的四代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皆为奇士。三分天下,诸葛亮只是脑子里想一想,嘴巴说一说。但是,具体的实行,全靠东吴这四代大都督。
这里我们只说说吕蒙。
吕蒙是个有大故事的人,我们只简单说说。说多了我今晚就只能回答这一个问题了。
吕蒙是个极品凤凰男,出身很低,15岁时为了出人头地,偷偷跑到姐夫邓当(孙策部下)的队伍中去打仗。邓当骂他都不都阻止。
吕蒙非常勇敢,但大家都认为他是个莽夫,看不起他,尤其是鲁肃。这时候产生了一个成语“吴下阿蒙”,孙权让他学习,阿蒙开始发奋努力,这时大家又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慨。
(此处省略1000字)
吕蒙为人非常谦和大度,对关羽也应该不错,属于一般不计较的一类。但他一旦计较起来,直接就要了关羽的脑袋。
结论:
吕蒙是一代名将,夺取荆州、斩杀关羽本就是个十分完美的战争案例。但由于《三国演义》以刘蜀为正统,如此伤害正统,肯定要会千夫所指的。吕蒙虽是各为其主,但也为大家所非议。
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希望大家不要认为我在帮吕蒙洗白,我没这本事。
-----
网友解答:
-----
正大光明打一架,把人干趴下了,赢了,可以传唱。譬如周瑜赤壁之战,陆逊夷陵之战,白衣渡江那是孙刘结盟,共抗曹操的时候,这会儿还是盟友,关羽还在前线打曹操呢!吕蒙这个时候不宣战,直接偷袭,直接导致关羽全线崩盘,最后更是杀了关羽,背盟偷袭抢地盘,而且还杀人越货,这个就是开了一个坏头。后面被曹魏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为蜀汉一方很不信任孙权。
------------------
推荐阅读:
指鹿为马的赵高,明明已完全掌握朝廷,为何还能被子婴轻松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