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俗语:"大年三十的吃、正月初一的穿"说的是什么意思?
农村老俗语:"大年三十的吃、正月初一的穿"说的是什么意思?
-----
网友解答:
-----
我们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不但有好东西吃,还有新衣服穿。而大年三十是今年的最后一天,正月初一又是新年的开始。所以这两天就有“年三十夜吃,正月初一穿”的俗语。
大年三十的吃,有什么讲究?
大年三十吃得饭,俗称“年夜饭”,又称“团圆饭”,通常人们也叫除夕。这一天,不管大家离家多远,都会赶回去过年,然后团团圆圆地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一起起除旧迎新。
1.圆子
我们老家那边圆子在除夕是不可或缺的,有鱼圆子,肉圆子,糯米圆子,藕圆子,南瓜圆子等等,而且饭桌上的每一个人都得要吃一个,因为它象征着一家团团圆圆。
2.鱼
全头全尾的一条完整的鱼也是年夜饭餐桌上的一道大菜,可是它却不能动筷子吃。因为“鱼”和“余”同音,寓意着家里面“年年有余,钱财有余,粮食有余,健康富足”,吃掉这些好的东西就全没了。
3.鸡爪
大家可能很奇怪,鸡爪是一个非常稀松平常的菜,为什么会出现在年夜饭的餐桌上呢?因为“爪”与“抓”同音,所以吃鸡爪寓意着“抓财”,和“赚钱”是同一个意思。所以小时候,我们家的鸡爪都会给我爸吃,希望他在新的一年里面能够抓财运,发家致富。
4.豆腐
豆腐谐音有“兜福”、“都福”、“都富”,是希望大家能“兜住”福气,来年多福,身体康健,生活幸福富裕的一种表达。如果将豆腐做成豆腐丸子,就寓意着福气像丸子一样滚滚而来,所以它就成为团圆饭上的美味佳肴。
正月初一的穿,又有啥讲究呢?
“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包饺子、蒸年糕、打灯笼、放鞭炮”从这首歌中,我们就能感受到初一穿衣服的重要性。
大年初一,是出门拜新年,也是迎新纳福的好日子。人们都希望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因而这一天会穿得格外隆重,里里外外,从头到脚都必须是新的。
1.不能穿直接从衣柜里面拿出来的新衣服
大年初一穿新衣服时,不能直接从衣柜中取出就穿 ,因为衣柜是长期关闭,不免产生霉气和陈旧之气,因而放置于衣柜中的新衣服也或多或少会感染一些,所以从衣柜中拿出来的新衣服,需要拿到屋外抖一抖,拍一拍,散尽污秽浊气之后,再穿上身。
2.不能穿没剪掉标签的新衣服
在大年初一,不要先把新衣服穿在身上,再去剪标签。平时没什么讲究,但是在大年初一就犯了大禁忌;即便衣服是新的,但标签仍旧是旧标签,不剪掉旧标签,新年哪里能够除旧气呢?
3.穿新衣先拜祖先再拜年
我们这边,大年初一早上吃完“挂面”后(一种细长的面条,有长寿健康的寓意)先祭拜祖先,寓意对祖先的尊重,追思怀念祖宗先辈,希望祖先能保佑子孙后代的平安富贵,无病无灾无难,家庭和睦相处。然后再给家里的长辈、村里的邻居拜年,而这时老人会守在家里迎接"走人户"的宗亲好友的登门拜年问候。
因此,“大年三十的吃”和“大年初一的穿”显得很重要,毕竟在农耕时代,吃饱穿暖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所以就需要在这两天里吃得讲究,穿的得体,这样才会显得分外精神,也寓意符合新年里的新气象、新开始。
-----
网友解答:
-----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农村老俗语:"大年三十的吃、正月初一的穿"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们国家是个典型的农耕文明,讲究春种秋收。大年三十的吃,就落实在收字上。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和犒劳。大年三十的吃是最丰盛的,这是“秋收”:
一、一家人团圆,把最美好的饮食奉献出来,和最亲近的人来分享。
二、把最珍惜的美物给自己的祖先,把最可口的饭菜提供给子孙,把最珍贵的情谊送给亲人,把最在意的食物犒劳给家人。
三、三十的饭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和对未来一年的期盼。
四、三十的饭是最私密和最庄重的,所以必须是一家里最高级别的。
再来谈谈正月初一的穿,如果说三十是家庭的、私密的,那么正月初一就是相对公开的和社群的、宗族的。在这一天里,有家事活动,更有外事活动:去给最亲近的朋友或者亲戚拜年;去庙里祈福。这是“春种”!
一、穿着体面崭新,是为了新年新气象,人是衣裳马是鞍,有了新衣服,人都会神清气爽。
二、穿新衣服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
三、早起穿上新的一年的第一件新衣,来见最亲爱的人和祖先和尊敬的“神佛”,许下最美好的祝愿。
各地风俗虽有不同,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并没有不同,晨曦小荷只是一点点见解,希望能给大家一点有用的提示。
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点击关注和转发,谢谢!
-----
网友解答:
-----
农村老俗语:"大年三十的吃、正月初一的穿"说的是什么意思?
这句农村老俗语,是说的春节活动中年三十和大年初一的两个侧重点。农村过年,着重吃穿。旧时大年带给人们的欢乐,主要体现在吃穿上,但这吃和穿也是各有侧重的。年三十侧重于吃好年夜饭,年初一着重穿新衣外出活动。
大年三十的吃。
民以食为天,不管哪个节日,体现在民俗上,都是要改善生活的。大年三十的吃,是从早晨便开始吃好饭的,早饭是大米饭,午饭是包子,晚饭是饺子。过年是个团圆的日子,年夜饭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顿饭。这里说的年夜饭,就是晚上守岁,到半夜发子时一家人围坐一起,吃的那顿圆圆饭。平日里一家人吃饭,不必有酒有肉,但这顿饭是非常讲究非常丰盛的,菜要做足八个,鸡鸭鱼肉齐全,能喝酒的,是必定要喝点的。
正月初一的穿。
大家都知道过大年是个辞旧迎新的活动,每到过年大人孩子都要买套新衣服,但这新衣服,绝对不会在大年三十就换上的,必定是三十夜间发完子吃过年夜饭,要打算外出拜年,或者即将有人来拜年的时候,大人孩子才会换上新衣服。半夜发子,过了子时,就是新的一年了,这时候换新衣,正是辞旧迎新。外出拜年,要以全新的姿态面对人,所以大家都会打扮一新,非常靓丽,喜气洋洋的出门。所一,正月初一不管见到谁,都是衣光鲜滑的。
民俗活动都是这样,不同的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过年也是这样,年前忙,年后玩,快快乐乐过大年。年后的新衣,一般要非常仔细的穿,一直穿到走完亲戚,才脱下来洗一洗。
-----
网友解答:
-----
农村老俗语“大年三十的吃,正月初一的穿”是什么意思?
这句老话其实是说的过年期间最重要的两天,即除夕和春节,前者“除夕”是过去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往往也是阖家团圆,与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和熬夜守岁的时候。而后者“春节”是新年里的第一天,即一年之中的岁首,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年节”,这天的过年活动主要是出门在村里拜年,并喜迎新年的到来!因而,人们就会除夕讲究吃团圆饭,春节时则会注重迎新纳福!下面结合我们这边农村过年的情况简单聊一下:
关于“大年三十的吃”:这里的“吃”是指团圆饭,因而也可以说成“大年三十一定要吃团圆饭”,因为大年三十,即除夕,是一家老少团圆最幸福的时候,这时也是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往往就会显得特别重要!一般这天不管多忙,人们这天都希望放下所有的事情,然后陪家里老人和孩子一起吃顿年夜饭,一起看春晚热热闹闹的熬夜守岁,一起辞旧迎新,迎接新年第一天的到来!
另外,老话常说“三十晚上无外人”,也就是说,在大年三十家里一般是无外人的,这天主要民俗活动就是两字“团圆”,而团圆的对象就是一家人,自然也不用太拘束和打扮,因而,这时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吃饭上了!
关于“正月初一的穿”:关于大年初一,往往是出门拜年的时候,由于这天也是迎新纳福的日子,人们就会希望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因而会穿得喜庆红艳一些,这样出门拜年时也会更体面!在我们这边农村,大年初一早上吃完饺子后,一般会先给家里的长辈磕头拜年,然后便是开院门,这时老人会守在家里迎接村里晚辈的拜年问候,而家里除了爷爷奶奶留家外,其余成员都会出门挨家挨户去拜年问候。
由于这天民俗活动的对象不再仅仅是家人,往往还有村里的宗族亲属参与,这时就得穿着打扮上要得体隆重一些,毕竟“人靠衣装马靠鞍”,一个人给外人的形象好坏,往往从穿衣服上就可以体现出来!因此,过年外出拜年时,就需要穿上一身得体的衣服,这样才会显得分外精神,也才符合新年里的新气象、新开始!以上仅为个人见解,对此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欢迎留言互动!
-----
网友解答:
-----
大年三十的吃,正月初一的穿。意思是大年三十要特别重视吃好,正月初一特别重视穿好。这也反映了人的一种普遍心理需求和趋向。
大年三十是一年之终,一家人团圆,除旧布新,另外,在以食为天,吃是头等大事,在年三十全家团圆之际重吃是最合适的,还有什么可以比吃更重要的?所以年三十置办年货,会早早作准备,年三十的团圆饭会做得很丰盛。人们更明望年年有余,年三十夜一过就是新年了,年三十的吃丰盛了,吃不完,剩下就过月过年了,表示富足有余了,有好兆头了。所以就是在那过去穷困的岁月,过年也是多作准备吃的,有意要吃不完剩过年的,现在条件好了,生活大改变了,不用特意,多余剩有是必然的事,吃是不成问题了,不在于饱,而在于精与巧了。
三十除夕一过就是新年,新年就要有新气质新气象。人凭衣装,鸟凭毛靓,在吃解决后,就要重穿着了,旧时过年,首先讲吃,其次讲穿,所以日子多艰难,过年时要多准备一些吃的,会给小孩添置新衣过年,特别到了正月初一才把新衣穿,把一家人打扮得漂亮漂亮的,以一个好形象好面貌迎接新年,让人有焕然一新的好感觉。
年三十是年终,正月初一是年始。人们都图善终善始,要好终好始,有好兆头好彩头,所以在这年终年始之际,人的是有许多讲究与宜忌的,其中年三十重吃,正月初一重穿就是很重要的一项。而现在人生活大大好转了,吃穿都不是问题了,这意味再没过去那么浓厚了,但还是一样重吃重穿,只是更求精巧而已。
------------------
推荐阅读:
上一篇:白醋加开水治什么病了?
下一篇: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个国家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