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有十八路反王,为何最终是李渊得到天下?
隋唐时期有十八路反王,为何最终是李渊得到天下?
-----
网友解答:
-----
靠的是世家。
-----
网友解答:
-----
因为李渊李世民爱护人民,许多政策都惠民利民,依靠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打的是人民战争,所以才能成功。
-----
网友解答:
-----
公元604年,杨广弑父杀兄登基执政,对外穷兵黩武连年战争,对内大兴土木,修宫殿,凿运河,百姓财力俱竭。山东、河南连发大水,淹没30余郡,政府官员横征暴敛,天怒人怨,史称“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掬为茂草”,农民起义军星罗棋布于各地。
当时号称有十八路反王,为何最终是李渊得到天下?
一、格局高远:
李渊是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父亲李昞,北周时期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姨母是隋文帝独孤皇后,世代显贵。
正是无以伦比的家庭背景,特别是在姨母的关爱下,仕途一路高歌,最后升任太原太守。
实际上,王候就有种乎,试想一下,寻常百姓家的孩子在放羊为生计奔波时,人家在研究排兵布阵;寻常百姓家孩子在用尿和泥摔粑粑玩时,人家在研究治国理政,寒门难出贵子,难在格局。
二、未雨绸缪:
自615年,李渊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起,他奉命平叛母端儿、敬盘陀、甄翟儿等农民义军,镇压过程中招降纳叛,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李渊以“素怀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接待人伦,不限贵贱,一面相遇,十数年不忘”的胸怀广结豪杰之士,为已所用。
我们从后期的功臣名单中就可见一般:
裴寂、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柴绍、唐俭、殷开山、刘世龙、刘政会、赵文恪、武士彟、张平高、李思行、李高迁、许世绪等等,李世民、李建成的左膀右臂还未列其中。
三、占据地利:
隋朝时期,太原乃“天下精兵处”,军需物资经过多年的储备,城中已是“府库盈积”,“太原粮饷可支十年”。当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后“私窃甚喜”,军马未动,粮草先行,李渊已独占天机,同时隋朝政府失去量物资储备,更是士气的打击。
四、天赐良机:
李渊家族是关陇集团八大家族之一,这些家族富可敌国,他们为保证政权不出集团,经常内部通婚,如孤独信共有七个女儿,老大嫁给了北周明帝,老四嫁给了李渊,老七嫁给了杨坚,这些家族左右当时政治格局,当初杨坚能轻而易举的取得了天下,正是因不杨坚的父亲和岳父独孤信都是集团成员,获得集团支持密不可分。
隋炀帝继位后,为了独霸大权,拉拢南方贵族打击关陇集团,关陇集团绝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所以李渊正是合适代理人选,关陇集团为李渊起兵提供了大量的军队和钱财。
五、时机精准:
公元616年,农民起义如星星之火,在全国已成燎原之势,但李渊却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独享渔翁之利,当农民起义军已基本摧毁了隋王朝的统治力量,李密,王世充等比较大的军阀之间互相大战,消耗了实力,李渊觉得时机成熟,公元617年,杀死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在晋阳正式起事。
六、谋略科学:
李渊制定了“乘虚入关,号令天下” 的战略,以入关夺取长安为军事目标,以开创帝业,最终取代隋为政治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又强调以"废皇帝(指隋炀帝)而立代王" 为策略,在战略上北结突厥、东和李密,西攻长安,不急于称帝,而是保杨侑为小皇帝,最大限度的减少阻力。
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公元617年,李渊率军攻陷长安,立杨侑为隋恭帝。隋恭帝任命李渊为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录尚书事,进封唐王 。
618年5月,隋恭帝被迫禅位于李渊,李渊即皇帝位于长安,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李渊时任荥阳太守时,相面高手史世良告诉他说:“您的骨骼惊奇,必为一国之主,愿您自爱,不要忘记鄙人说的话。”
扯来半天原来是命中注定的!
-----
网友解答:
-----
杨广荒淫无道,穷兵黩武,一意孤行,,终于引发天下大乱。
杨广三征高句丽,实施全国征兵,道路上就经常有数十万人昼夜不停的增援,沿途都布满了尸体,又征发民夫运量,运粮的农夫一去不复返,致使田园荒芜。山东河南又发大水,淹没30余郡,而且地方官员又贪婪又残忍,所以官逼民反,山东省境内,王博,窦建德,张金称,高士达先后聚众起兵,613年,杨玄感于黎阳起兵,西攻潼关,虽然杨玄感兵败被杀,其党也被杀3万余人,流放6000多人,然全国民变也不可自制。
隋唐政权交替之际,内战长达13年之久,人民苦不可言。
十八路反王说法不一,《说唐全传》的18路反王是指:
瓦岗程咬金称混世魔王,相州高谈圣称白御风王,苏州沈法兴村上梁王,山后刘武周称定阳王,济宁王薄称知世王,济南唐壁称济南王,胡广雷大鹏称楚王,江陵萧铣称大梁王,河北李子通称寿州王,鲁州徐元朗称净泰王,武林李执称净梁王,楚州高士达村楚越王,明州张称金称齐王,幽州铁木耳称北汉王,夏州高士远村夏明王,沙陀罗于突殿英王,陈州吴可宣称勇南王,曹州孟海公称宋义王。
隋末法王中,真正比较厉害的有这几位,夏王窦建德,魏公李密,定杨可汗刘武周,唐王李渊,洛阳王世充。可以说隋末的天下就是他们几位在争。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隋朝末年,各地起兵抗暴的变民首领,几乎是比暴君还要残暴的匪徒,其中只有夏王窦建德,从平民中崛起,而能保持善良,可以说在中国5000年历史上都是比较少见的,可惜天命不归他,在最紧要的关头,他马前失蹄,从而失败被擒。
李渊为何最终能得到天下?主要有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天命所归。李世民有几次都差点失败被擒,可突然又转危为安,不能不说是天意。
第二,李唐集团运用了正确的谋略。直接西攻长安, 控制长安,且不急于称帝,而是保杨侑为小皇帝,最大限度的减少阻力。
第三,李密,王世充等比较大的军阀之间互相大战,消耗了实力,也为李唐集团赢得了时间。
第四,李渊的儿子李世民李建成,都是一代豪杰,能知人善任,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能善待百姓,天下人心逐渐归附,最多夺取的天下。
这便是李渊能得到天下的原因,各位同意否?
-----
网友解答:
-----
关于隋末十八路反王笔者查阅多种史料皆有不同的记载。
这里笔者引用《说唐演义全传》第三十四回"袁天罡驱神造殿 李元霸力赛成都"的描述,十八路反王分别如下:瓦岗程咬金,称混世魔王;济宁王薄,称知世王;相州高谈圣,称白御王;济南唐璧,称济南王;苏州沈法兴,称上梁王;江陵萧铣,称大梁王;山后刘武周,称定阳王;湖广雷大朋,称楚王;河北李子通,称寿州王;鲁州徐元朗,称净秦王;楚州高士达,称楚越王;明州张金称,称齐王;沙沱罗于突厥,称老英王;武林李轨,称净梁王;幽州铁木耳,称北汉王;夏州高士远,称夏明王;陈州吴可宣,称勇南王;曹州孟海公,称宋义王;
这十八路反王是在围攻四明山时聚集一起,推举混世魔王做都盟主,本想围困隋炀帝,无奈遇山李元霸发飙锤震四明山,单枪匹马杀退十八路反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反王都是落草为寇,因隋朝的腐败,而不得不反。可以说这些人有得天下的实力,确没有得天下的雄心。
所谓兵不强、马不壮、将不广、财不足、智不够、心不大、这样的队伍如何能称雄稳定至尊?最后白白便宜了李渊。当然李渊能称雄还有以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有足够的的谋略。在乱世中直接西攻长安, 控制长安以保杨侑幼帝为名,政摄天下,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阻力。
2、充分的利用李密王世充等几路实力较强的反王互相大战消耗实力,进一步的为自己的问鼎创造条件。
3、兵多将广实力强大,特别是儿子李世民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4、深知为政之道,能善待百姓,促使天下人心归附。
5、能够隐忍。李渊其实早有称帝之心,但是隐而不发。一直韬光养晦他知道如贸然称帝,很快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同时也会成为隋军主要的打击对象。
以上几点便是李渊能得天下的原因,各位看官认为如何?
------------------
推荐阅读:
对于一个很讨厌的人天天在面前晃,友友们都是怎样做到心平气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