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怎么遗失的?还有可能找到吗?
和氏璧怎么遗失的?还有可能找到吗?
-----
网友解答:
-----
经我和碴们多天的研究查证,和氏璧查无此人。
-----
网友解答:
-----
关于和氏璧,目前最靠谱的猜测有二:一,在秦始皇陵里;二,在刘邦的长陵里。
其实,早先的传言,说和氏璧被制成了传国玉玺,这个谣言流传广远,最没溜,但不知道为什么最多人相信。
因为史料记载和氏璧是白色的,而《晋书·舆服志》、《玉玺谱》等记载玉玺则是“色绿如蓝”,因为玉玺丢得比较晚,很多人都见过玉玺实物。所以首先,和氏璧肯定没被制成玉玺。不然的话玉玺也应该是白的才对。
谣言是没救了,我老了我也胡说八道去。
——传国玉玺,应该是这个颜色的。
和氏璧很可能在秦始皇陵里,概率至少98%。
公元前228年,秦军攻陷赵国,赵幽王投降,献出了和氏璧。事实上,自打这以后,和氏璧的下落,就再没有出现在记载中了。
按照正常的逻辑,比如“完璧归赵”的故事,秦国既然觊觎和氏璧那么久,秦始皇得到和氏璧以后,当然会很珍惜。他挂了的时候陪葬品无数,以秦始皇赵政的脾气来讲,98%会拿和氏璧为自己陪葬。今天我们看秦始皇陵,老赵是没少把好东西往地里埋,既然比和氏璧价值更高的东西他都能埋,不出意外的话,和氏璧指定是跟老赵并骨了。
将来不知道哪辈子能打开老赵的陵墓,到时候和氏璧就应该重见天日了。
——和氏璧大概就这种样子,但是说实话,咱这乡下人也看不出来这玩意好在哪。
另有1%的概率,和氏璧在刘邦的长陵里。
老刘跟项羽——项,正确的读音应该是háng,háng羽——俩人争夺天下,老刘先进了咸阳。这事大家都知道,京剧里也唱,“先到咸阳为王上,后到咸阳扶保在朝纲”。
老刘率军进了咸阳,他先搜刮了一遍,咸阳的海拔都低了三尺。尤其是萧何,把秦朝的文字资料都搜罗了。然后,才把咸阳转手给项羽。
根据史料,并没有提到老刘把和氏璧交给项羽。毕竟和氏璧是个特殊的象征,如果项羽得到和氏璧,就算项羽没什么表示,依范增的习性,他能上街把嗓子喊哑了去。
范增没吭声,说明没拿到和氏璧。
老刘不交和氏璧,他有借口啊。乱军入咸阳,鬼知道和氏璧哪去了?项羽范增都找不出理由来指责刘邦。
至于说,秦朝残官等人会私吞和氏璧吗?几乎不可能。把和氏璧献给掌权者,不管是初期的项羽还是后期的老刘,哪怕是献给韩信,都可以保家小、全富贵,不管和氏璧在谁手里,都会上贡,这才是正常的。
所以,如果老赵没有把和氏璧跟自己一块埋了,那和氏璧就肯定落在老刘手里了。
——老刘进咸阳,就这老流氓,鸿沟时项羽要烹了他爹,他都说要“分一杯羹”。他说进咸阳一物不动,你信不信?
为什么后期灭了楚,老刘还是没声张呢?……丢人啊。原本说好把咸阳全部教给项羽,结果自己私吞宝货,就算是流氓,也是知道这是不仗义的。
老刘闷声发大财,悄咪咪拿到了和氏璧,但他不一定用和氏璧陪葬。老刘是个没见过世面的流氓,盖个未央宫都嫌大,他身上没什么艺术细菌,不好这个。
但是老刘那口子,吕雉,那是不会让和氏璧旁落的,她宁可下葬的时候少一条大腿也得要和氏璧。她就这脾气。吕雉跟刘邦葬一块了,都在长陵。因此,如果老赵没有把和氏璧跟自己一块埋了,那吕雉就跟和氏璧并骨了。
——吕后这个独占欲忒强,盲肠半岛可能遗传了她这血性。
最后1%的概率,是流落损毁。
但基本不可能。以上说了,当时不管是谁,拿着和氏璧去献给掌权者才是最佳选择。和氏璧太乍眼,其他人藏这玩意不仅没用还要担很大风险。战火纷飞之时,有这么个神器却不善加利用,而是藏着等被发现,给自己乃至全家找麻烦,没这种人。
若说被凶兵所毁,可能性也不高。士卒们虽然都是土老帽,也不至于对那么一大块玉璧下手。何况,我就不信进咸阳的时候老刘、萧何他们不对士卒们交待几句。
所以,除非来条狗把和氏璧偷偷叼走了,还得是所有人都没发现的情况下,否则就这显眼的玩意,想丢都不容易。
综上。和氏璧这物件,最大的可能是在老赵的秦始皇陵里,其次是在长陵的吕雉坑里。地面上找不上,是因为一直在地下埋着呢。
-----
网友解答:
-----
说起和氏璧的故事曲折离奇,几经反转被秦始皇得到,制成传国玉玺,命李斯用篆书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可惜的是此“传国玉玺”经汉、魏、北周、隋、唐、一直传到五代的后唐。后唐末帝李从珂被石敬瑭围困自焚而死后,下落不明,至今没有真正出现。
和氏璧来历确实有些神奇。据传春秋末期,楚国人汴和在荆山得到一块宝玉。汴和满怀赤诚地想献给楚厉王,这个楚厉王不识货而且无德,端详半天,认为是蒙骗的假货,砍掉汴和的左脚作为惩罚。
后来这个厉王死了,他的儿子楚武王继位,汴和又拄着拐杖去献宝。楚武王找来玉工们鉴别,哪知这些玉工都是滥竽充数的玉匠不识货,他们都认为是顽石而非宝玉,这个武王也是昏聩无德之人,又叫武士砍掉汴和右脚。
后来武王死了,文王继位。汴和死心眼不改初衷,就在文王经过的路边哭,一哭就是三昼夜,而且哭的很惨,甚至血泪都哭出来了。这个文王就动了恻隐之心,就派大臣去察看。就问他:“你为何长哭不止,是不是受到两次惩罚感到冤枉?”
汴和就说:“我痛失双腿没什么,伤心的是明明是宝玉被说成石头,明明是忠诚的臣民被说成骗子。”于是又献上璞玉。文王心软受了汴和感动,就命人凿开璞玉验看,果然里面是晶莹剔透、毫无瑕疵的硕大美玉。汴和受到文王的善待,并且给美玉起名“和氏璧”。
公元前333年,楚国吞灭越过。楚威王因相国昭阳灭越有功,就把和氏璧赐给昭阳。可是这块和氏璧却神秘失踪,引起朝廷内外震惊,但终寻无果。几十年过去,和氏璧却在赵国出现,至于怎么会出现赵国已成谜局。
因为这块玉出名,秦国就假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蔺相如大智大勇,识破秦国奸计,舌战秦王,最终“完璧归赵”。
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中国,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和氏璧,就把和氏璧雕刻成传国玉玺,就是国印。做了46天皇帝的秦二世胡亥在万分无奈之下,把传国玉玺交给了汉武帝刘邦,汉朝代代相传。
据《汉书》和《后汉书》记载,传国玉玺在西汉传承200年,到王莽篡位时,向两岁的皇帝刘婴索要传国玉玺。他的姑母皇后不甘心国印落入外人之手,一气之下把玉玺摔在地上,摔坏一角。王莽登基后把坏的一角用黄金修补上。
东汉光武皇帝刘秀打败王莽,夺回传国玉玺。后来在改朝换代中,玉玺从曹操手中转交汉献帝,然后又交给曹丕,到公元589年,陈朝被隋朝所灭,玉玺到了隋炀帝手中。贞观四年,携带玉玺外逃的隋炀帝孙子杨正道终于把玉玺交给了唐朝。
后来就像本文开篇说的那样,玉玺经北周、隋、唐,一直五代后唐。后唐末帝李从珂被石敬瑭围困自焚后,玉玺下落不明。后来的皇帝虽然大都声称发现传国玉玺证明自己受命于天,都是编造出来的骗人谎言。
1912年11月,冯玉祥发动兵变,把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宫。命令警察总监张璧和鹿钟麟等人寻找传国玉玺,没有结果。
传国玉玺无论从文物角度还是皇权角度都是无价之宝,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但愿早一天回归国家,完璧归华。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我相信一定会找到。
-----
网友解答:
-----
秦国时期,秦始皇将传国之宝和氏璧琢刻成了玉玺,也就是皇帝所使用的印章,玉玺象征着权力一直伴随着我国封建王朝统治者,直至五代十国时,玉玺失去踪影。
其实找到玉玺了,等于也就是找到了和氏璧。
-----
网友解答:
-----
首先要说一下和氏璧遗失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传国玉玺了。为什么呢?这就需要们来看一下和氏璧的由来。
春秋战国时的楚国,有个人叫卞和,他在荆山砍柴时发现一块璞玉,于是就把这块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当时的专家鉴别,专家得出的结论就是一块普通石头。厉王很生气下令砍去卞和左脚。到了楚武王登基,卞和再次带着宝玉去献,武王再次找专家鉴别,依然给出同样结论,便又砍掉了他的右脚。时光流逝,武王驾崩文王登基,传说卞和怀抱宝玉而泣于荆山脚下,三日三夜而不停,眼泪干涸以血代之。文王遣使询问,卞和说“我不是为自己所受的酷刑而悲伤,而是悲伤宝玉无人能识别”,于是文王让人打开玉石,发现里边果然是块稀世宝玉,并取名“和氏璧”。
后来由于战国七雄争霸,战火纷飞,和氏璧被赵国所得。历史上有名的成语“完璧归赵”就是发生在这个时期,细节不多说,多数人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和氏璧的价值。史料记载:秦王愿用十五座城池换之。也产生了另外一个成语“价值连城”!也有可能秦王依仗自己强大的国力和军事实力根本不把赵国放在眼里,我得到和氏璧给你十五座城池又怎么样?最后灭了你还是一样的结果,可见和氏璧在当时的名气有多大。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最终秦王统一了六国,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和氏璧,命令丞相李斯用小篆雕刻成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这一玉玺,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
传至西汉末年,传国玉玺被损坏一角,王莽让工匠用黄金镶好,后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传至唐,太宗得之龙颜大悦!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历经五代十国、宋、靖康之难被金掳走,随后蒙古灭金,被元人所得。后来朱元璋攻破元都城大都,派人四处寻找没有下落,传国玉玺至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后来世面上有说在这里出现那里出现,考证后都是谣传,没有见到实物。
传国玉玺还能再次出现吗?欢迎大家一起讨论,谢谢!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