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唐玄宗时代的高力士是忠臣还是奸臣?
历史上唐玄宗时代的高力士是忠臣还是奸臣?
-----
网友解答:
-----
在口蜜腹剑式,只有他个人权位和私利,眼里根本没皇上和国家利益及前途的宰相李林甫、杨国忠长期把持朝政的情况下,唐玄宗又越来越贪图享乐,只喜欢接近那些越来越看不起他,却一直利用他PUA的奸邪之人。在皇上、皇子都自身难保,忠臣一个个难于善终,高力士还能善终,还能在他的位置发挥出最大作用,全力维护唐玄宗利益,还不在史书中留下多少骂名,至少在那种极其严酷的政治生态下,算太监中拔尖中的异数了,当然算忠臣。
-----
网友解答:
-----
如果要评选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太监,非高力士莫属。高力士恐怕是历史上,唯一被称为“贤宦”的太监,他官至骠骑大将军,封齐国公,开府仪同三司。上有君王宠信,下有百官追捧,即便皇室子弟,都对恭敬有加,连太子都得称他为“二兄”。最难得的是,高力士风光一辈子,除了受到李辅国陷害,被流放两年,他可以算得上善始善终了。
正确评价高力士,是一件比较难的事。如果放在古代的历史环境,高力士无疑是纯度很高的忠臣;如果以今天的环境,放在更宽广的历史视角里,高力士的“忠”,无疑要打折扣,但无论如何,滑落不到“奸”的行列。
高力士的传奇一生
高力士有一个很厉害的祖先——冼夫人,南北朝时期,协助南朝镇抚边疆的巾帼英雄,高力士是她的第六代孙。高力士自幼卷入当地人的谋反罪,被阉割罚入宫中为奴,那一年他才九岁。
高力士在武则天身边度过了少年时期,景龙年间,得以侍奉比他小一岁的楚王李隆基。高力士的发迹,就是源于他参与了李隆基的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成为李隆基登上皇位,最得力和最忠心的助手。
开元初年,高力士接管内侍省,兼右监门卫将军。李隆基说:“力士应承于前,我歇息则安稳。”可见高力士在李隆基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重要。
基于李隆基的信任,高力士相当于半个宰相,所有呈报的公文,都先到他手上,小事直接裁决,大事再呈报李隆基。因而,高力士权倾朝野,无论王侯将相,还是皇亲国戚,无不拜倒在他的门下。他所推荐的人,在朝中都是权倾一时。
高力士受到的恩宠,福及父母,本是罪犯家属的高力士父亲,被追赠广州大都督,母亲被封越国夫人。高力士还娶了一个官宦人家女儿为妻,岳母去世,各地到京城来送礼的,挤满长安大道!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一行逃往蜀地,在很多官员纷纷投降安禄山的危局下,高力士不离不弃,一路追随唐玄宗。返回长安后,唐玄宗被幽居西内,面对李辅国的迫害,高力士正色怒斥李辅国,保护了唐玄宗,也因此得罪了李辅国。
上元元年,76岁的高力士被李辅国矫诏,流放贵州。两年后,唐代宗即位,大赦天下,高力士回归京城,刚刚走到朗州,得知唐玄宗驾崩的消息,他“北望号恸,呕血而卒”!
高力士的“红黑历史榜”
一位太监,获得如此大的权势,与其身份极不相符,也与太监的形象相去甚远。那么高力士到底是红是黑,是忠是奸?
高力士的“红”是基本色调,他作为唐玄宗的政治助手,无论在唐玄宗登基前的两次政变,还是登基后的朝政协理,都为开元盛世的创造,做出了巨大贡献。历史虽然没有详细记录下,高力士在惊心动魄的政治风暴中的表现,也没有刻画他处理朝政的苦心经营。但唐玄宗的信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已经说明了一切。
另外,作为唐玄宗最信任的人,高力士也对得起这份信任,他跟随唐玄宗五十余年,始终不离左右。即便在唐玄宗最落寞的时候,即使在大唐最危急的时刻。可以想象,即便面对安禄山的刀,高力士也不会改变他对唐玄宗的忠诚。
高力士的“黑”大概主要有以下几件事:
第一件事是帮助唐玄宗纳媳,娶了杨贵妃,这件事让高力士成了一个不光彩的皮条客。其实这很可能是一个误会,《新唐书》记载:“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
请注意,给唐玄宗出主意的那个人,史书记载是“或”,也就是“有人”,至于这个人是谁,不知道,账算到高力士头上多少有点冤枉。
第二件事是,高力士举荐过一些存在争议的人物,这些人做出了很多玩弄权术、违法乱纪的事,让高力士跟着吃了不少锅烙。不过,对政治人物的评价,大多很难一刀切。
比如李林甫,这位半白半黑的宰相,玩弄权术那是家常便饭。比如受到诟病最大的宇文融,这为被人说成恶人的大臣,在知人善任和解决农业问题上,就很有建树,他解决了让农民增收让国家增税两头难的事。这两人都得到过高力士的保举或庇护。
高力士无论举荐谁,都有一个基本原则:不护短,“虽至亲爱,临覆败皆不之救。”即便最亲的人,犯了法坚决不出手相救!这就是高力士即便受到拖累,也没有被斥为结党营私的原因。
第三件事是,在马嵬坡劝唐玄宗接受政变者要求,绞杀杨贵妃。有一件事要先确认,马嵬坡事变,陈玄礼肯定是政变参与者,高力士应该不是。面对政变者处死杨贵妃的要求,唐玄宗不忍,高力士劝他说:
“贵妃诚无罪,然将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这件事被人误以为高力士是阴谋参与者,其实不然,高力士敏锐地观察到,政变所蕴含的巨大危机,倘若处理不慎,唐玄宗命丧马嵬坡也不是不可能发生。所以,他建议接受条件,处死杨贵妃,本质上还是为了保护唐玄宗。
第四件事就是著名的“脱靴事件”,说李白酒后发狂,令高力士替他磨墨脱靴,让他受尽侮辱。高力士为了报复李白,故意曲解李白的诗,挑拨杨贵说,李白将你比作作风不正的赵飞燕。由此杨贵妃很生气,多次阻挠唐玄宗对李白的启用。
其实,这个故事是野史,当不得真,为了显示李白的恃才傲物,拿高力士来衬托而已。
可见,高力士的黑榜,大多都站不住脚。
不同视角下的“忠”与“奸”
关于忠和奸的界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涵是不同的。放在君主专制时代的背景,“忠”首先是指对帝王的忠诚,其次才是对社稷的忠诚。而我们今天理解的“忠”,是指对国家的忠诚。
这两个视角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帝王的利益不一定就代表国家利益,在很多时候,这两种利益是冲突的,至少存在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冲突。
毫无疑问,高力士对唐玄宗个人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唐玄宗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之时,高力士的选择,在两种不同视角下,就有截然相反的结论。
唐玄宗晚年犯了太多的错误,如果高力士是一个以社稷为先的忠臣,他的选择应该是竭力匡正。显然高力士没有做到,他眼看着唐玄宗,在昏聩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比如杨国忠的奸诈,安禄山的野心,这些人人皆可预知的后果,要说与政治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高力士看不清,那就太小看他了。可自始至终,不见高力士有重磅进谏。以古人的眼光看待,情有可原,以今人的眼光看待,他就是愚忠!
不过,如论如何,高力士与“奸”的距离还是比较远的。
当时有个叫张少悌的书法家,在高力士的墓碑上写下了这么一段话,我觉得是对高力士最到位的概括:
“中立而不倚,得君而不骄,顺而不谀,谏而不犯。故近无闲言,远无横议。”
高力士做人做事很公正,不偏激,得宠不骄,顺从唐玄宗但又不谄媚,有不同意见又能做到不冒犯主人。这就是高力士能在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能始终宠信不衰,周边的人又对他无可指摘的原因!
回归纯粹的世界
其实,抛开政治因素和历史环境,单纯回到人性的层面,也许高力士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副更加有血有肉的形象,这个世界也许更加纯粹而又温馨。
高力士九岁进宫,在唐玄宗身边生活了五十多年,对无儿无女的他说,一生的情感,都投注在唐玄宗身上了。而那个让他倾尽心血的人,恰恰又是一个身份极其特殊的。
所以,自始至终,高力士作为一个纯粹的人,他扮演了两个角色:亲人和奴仆。
我们再来对照张少悌的评价,解析一下高力士的内心。“中立”是亲人身份,“不倚”是奴仆身份;“得”是亲人身份,“不骄”是奴仆身份;“顺”是亲人身份,“不谀”奴仆身份;“谏”是亲人身份,“不犯”是奴仆身份。
也就是说,高力士一辈子就是在两个身份之间跳跃,既维护了亲人之间的感情,又守护了主仆之间的界限。正是这种恰当的关系处理方式,让他和唐玄宗结成了牢固的情感纽带,也成就了一段半是主仆半是亲的君臣佳话。
假如高力士打破一下他的“忠”内涵,显然就破坏主仆关系,或者亲人感情,那么他与唐玄宗的和谐关系将不复存在,剩下的“忠”,又能维持几日呢?
总而言之,放在封建社会的历史环境,高力士的忠诚无可置疑,虽然以今人的眼光,这种忠诚要打折扣。回归到纯粹的人性角度,高力士就是竭尽全力,来扮演好他对于唐玄宗的两个角色而已,用“忠”或者“奸”来概括,显得那么苍白无情。
-----
网友解答:
-----
提起高力士这个人,他一生曾服侍过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四代皇帝,这除了他的忠心耿耿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审时度势。事实上,高力士的崛起并不是靠逢迎拍马得来的,真正奠定他政治地位的,是他帮助李隆基平定了韦后之乱与太平公主之乱,并辅佐李隆基当上了皇帝。
公元710年,唐中宗李显被皇后韦氏毒死,韦后欲效法武则天,阴谋篡位。当时身为临淄郡王的李隆基发动政变,得到了宫中太监高力士的支持。公元712年,李隆基接受父亲睿宗李旦禅让,但却遭到了姑姑太平公主的竭力反对。高力士再次为李隆基密谋策划,先发制人,一举平定了太平公主之乱。
高力士也因此青云直上,最后官拜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一个宦官身兼朝廷两个一品官职。特别是在唐玄宗统治的后期,朝延日常的一些奏报和公文,唐玄宗都交高力士处理,还说:“力士当值,朕寝乃安。”
在民间,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广为流传。有人把高力士称为唐明皇夺取儿媳的帮凶,但谁能想到,就是这个帮凶,10年后却成为逼迫杨玉环自缢的杀手。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发生,仓慌出逃的唐明皇逃往四川,行至陕西兴平马嵬坡时,手下士兵们对杨家兄妹的怨恨忍无可忍,杀了杨国宗后,并威胁唐明皇杀了杨玉环。在严峻的形势逼迫之下,高力士以大局为重,说服唐明皇,迫使杨玉环自缢。
有人说宦官都是卑鄙小人,是墙头草,顺风倒,但高力士却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宦官。安史之乱平定好,唐明皇就被架空,70多岁的高力士也被贬谪到湖南。不久,唐明皇去世,听到消息后,高力士绝食7日而死,死后被埋在了唐明皇的陵墓旁边,一如既往地侍奉着他的主人……
历史千年,人无完人。高力士对唐玄宗至死不渝的忠诚,无疑是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一大亮点。当然,历史地看,高力士算不上忠臣,但他也绝对够不上奸臣。
-----
网友解答:
-----
高力士,不是一般人,自小时候被人贩子拐卖,发迹以后寻找到生身母亲,全靠他妈说:“我儿子胸前有7颗黑痣”,母子才敢相认。熟读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异人必有异相,比如刘邦痣有72颗。话说回来了,高力士是没当上皇帝,不然他胸前那7颗黑痣被说成是“北斗之星”那样的排列,也不出奇。
高力士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太监,高力士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忠臣,而且他的忠是贯彻人生始终的。如今,像他那样的人其实已经很少了。
高力士,广东人,先是被人贩子卖给岭南官员李千里,力士这个名字就是李千里帮他取的,取这个名字原因很简单,为了讨好武则天。高力士聪明伶俐,但是毕竟年龄太小,因小事惹恼了武则天被赶出了宫。宦官高延福把他收为义子。
高力士和唐玄宗早就认识,而且意气相投,深得唐玄宗信任,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参与其事的亲信中就有高力士。
唐玄宗的前半生,是很靠谱的皇帝,但是做靠谱的皇帝,也是有代价的,比如要勤政,要重用有能力的大臣,唐玄宗早年的宰相是韩休,史书上说,韩休当了宰相之后,唐玄宗越来越瘦,原因很简单,一天到晚被韩休教育,战战兢兢,恐怕又哪里出错。
唐玄宗为了当个好皇帝,为了肥天下,就忍着呗,但是他毕竟是全天下权力最大的人,虽然忍着,心里却未必多痛快。
回到后宫,皇后也总是劝皇帝要勤勉,要专心国事。
唐玄宗这个时候,能说心里话的,就是高力士了,对高力士的忠心,唐玄宗有一句发自肺腑的评价:“只要有高力士,我就能高忱无忧。”
所以,你能说高力士不是忠臣吗?以前,家国一体,对皇帝尽忠,就是对国家尽忠。
高力士自己也觉得满朝文武,没有一个像自己这样对皇帝忠心,他的想法很简单,你本事大,能力高,但是如果你不能把全部的心思都用来为皇帝办事,那就不是好官。
唐玄宗时候,大臣之间也是明争暗斗,都想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拓展自己一方的势力,搞得唐玄宗其实是很烦的,这个时候,唐玄宗就派高力士去了解情况,这表达了对高力士充分的信任,你想啊,高力士要是帮着任何一方,那任何一方就可能占上方。
高力士处理这类问题,原则基本是各打五十大板,互相争斗的大臣两败俱伤,皇帝的权威得到加强。
这就是高力士表达忠心的方式,一句话,皇帝对,皇帝最亲。
高力士从来不结党,不管他推荐过谁,也不借机培植自己的势力,这个人就算是他提拔的,但是只要你对不起皇帝,高力士马上能和他翻脸。
对于一个被称为“孤家寡人”的皇帝来说,怎么可能看不到高力士的忠心呢。所以高力士的权利也越来越大,钱也越来越多,巴结他的人也越来越多。
高力士
高力士的忠心,还表现在他能洞察皇帝的心思,配合皇帝演戏,高力士永远是皇帝的“台阶。”
杨玉环惹恼了唐玄宗,被赶回家思过,可是没几天,唐玄宗气消了,就想让杨玉环回来,可是自己又不好直接说,高力士就和玄宗说:“贵妃回家也好几天了,衣服也该换了,您允许我给她送些衣物去吧。”
唐玄宗说:“就送衣服?你干脆连我吃的晚饭也给她送去算了。”高力士知道唐玄宗气消了,趁机要求皇帝把杨玉环叫回来,唐玄宗一听,立刻准奏。
想皇帝所想,急皇帝所急,你说高力士是不是很忠心呢?
但是到了马嵬坡前,士兵要求唐玄宗杀了杨玉环,唐玄宗不舍得,这个时候高力士说:“杨贵妃,杨国忠都是将士们一心要杀死的,他们一天不死,皇帝的安全就一天得不到保证,请皇帝三思。”
所以你看,高力士心中真正在乎的就一个人,唐玄宗,其他的人都是可以为皇帝送命而不足惜的。
安史之乱,太子肃宗即位,平乱之后,李辅国在迎玄宗回宫的路上,要对玄宗不利,还是高力士尽力保护唐玄宗,才避免了在路上被李辅国杀掉。
回宫以后,玄宗被软禁,高力士也被从玄宗身边赶走,流放湖南,两年后,得到玄宗的死信,高力士对着国都的方向跪下,嚎啕大哭,他辛苦追随了一生的玄宗归天,他的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临死都没有见玄宗最后一面,更让他死不瞑目。
后来,高力士的尸骨被移葬到玄宗陵墓之侧,永远陪伴唐玄宗,高力士在地下也应该能瞑目了。
高力士,对唐玄宗绝对是忠心的。他被认为是奸臣,主要是因为他提拔的李林甫,安禄山,杨国忠等最后都成了奸臣或者叛臣。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力士也成了祸国的元凶。
但是,正如把所有的责任推给女人,说“红颜祸水”是不靠谱的一样,把祸国的责任全部推给一个太监,也是不公平的。原因很简单,太监,本来没有权力,他的权力来自于皇帝。皇帝靠谱,太监想祸国也没那个能力,所以真说祸国的元凶,那最大的元凶其实还是唐玄宗。高力士这辈子都是给唐玄宗帮忙的而已。
-----
网友解答:
-----
高力士才是解开皇权政治的一把钥匙。在他身上隐藏着王朝兴衰的巨大秘密。高力士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太监。也是成语“力士脱靴”中帮助李白脱靴的那一个人。高力士是个忠臣还是奸臣还真难说。因为高力士一直跟在唐玄宗李隆基身边,开元盛世有他的功绩,安史之乱也有他的过错。就对大唐而言,高力士是一个非常难以讲清楚的人。
高力士身上充满了矛盾。高力士出身高贵,老爹曾经做过刺史。但他不幸却成了太监。他长相俊美,深受女皇武则天宠爱,但却不是男人。他巴结武三思上位,但却对李隆基忠心耿耿。寿王李瑁对他恨之入骨,但却不得不叫他“阿翁”。因为杨玉环就是这个高力士直接从寿王府接走,送到李隆基床上的。
因此高力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要按理来说,他没有道德观念,没有是非观念,心中只有一个主子李隆基,李隆基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哪怕是抢李隆基自己的儿媳妇,他都没有任何问题。但就是这样的高力士,才亲眼见证了大唐从鼎盛时代一下子衰落到“安史之乱”的深渊。作为权力核心的一员,高力士到底做了什么?
因此我们今天就看看高力士的一生,看他怎么侍奉唐玄宗李隆基,他们俩怎么把好好的一个江山玩坏的。
1)高力士,一个孩子如何自保。
高力士原本姓冯,他的祖先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岭南圣母冼夫人。冼夫人是俚族的女首领。帮助隋文帝杨坚平定了岭南地区。因此被封为谯国夫人。
高力士的父亲是冯君衡,官职也不小,是潘州刺史,在女皇武则天手下任职。公元694年,有人给武则天举报,说岭南被流放的人谋反。武则天一听非常震惊,因为当时流放到这边的基本上都是李唐宗室的子弟。这群人要是谋反会酿成大祸。
武则天情急之下就派监察御史万国俊去广州处理谋反事件。这个万国俊本来就是一个酷吏,到广州之后用酷刑审问。很多人受不了酷刑,就承认谋反。因此万国俊越牵连越多,杀了三百多人,高力士的父亲冯君衡也被牵连到了谋反案中。人被投入监狱,家产没收。
而在这次谋反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高力士,当时才九岁,因为长相俊美,被拼命讨好武则天的李千里看中,供奉给了武则天。这个李千里是谁呢?李千里是吴王李恪的大儿子。李恪被宰相长孙无忌诬告谋反,李千里被流放岭南。后来武则天斗败了长孙无忌,李千里视武则天为恩人。想方设法讨好。
就这样无辜的高力士就被阉割了,送到武则天的身边,时年九岁。也许是年龄太小的缘故,不知道怎么就得罪了武则天,武则天一怒之下就把高力士鞭打了一顿,赶出了皇宫。老宦官高延福看这个孩子可怜,就把高力士收留在身边。名字也从冯元一改成高力士。之后高力士这个名字便闻名天下。
自从这次惩罚事件之后,高力士变得谨小慎微,学会察言观色。因此高力士一辈子干的都是察言观色的事情,究竟有多忠心真不知道。但自从学会察言观色之后,高力士才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高延福出身于梁王武三思府,因此在梁王府的照应下,高力士又回到了皇宫。还升了官,做上了宫闱丞。
中宗李显在位期间,高力士就被分配到了临淄王李隆基的府里。这一无意之举成就了高力士。高力士为人谨慎,又善于察言观色。常常李隆基想到哪高力士心里都知道。简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碰到这样的玲珑剔透的人谁不喜欢。因此李隆基对高力士非常信任,什么事都让高力士参与。而高力士也的确有才华能力,跟着李隆基密谋造反也一点不怯场。
李隆基在短短两年时间发动了两场政变,频率之高古今罕见。两场政变高力士全部在场,甚至政变的核心人员王毛仲临阵害怕,关门不出,高力士也没有表现出丝毫恐惧。反而冷静的帮助李隆基出主意想办法。因此在政变成功后,李隆基不停的给高力士升官,一个太监被破格提拔成银青光禄大夫,升任内侍省同正员。在 开元初年,还兼任右监门卫将军,执掌内侍省事务。
但高力士从一个小太监混到位极人臣,也确实为李隆基立下汗马功劳。人家也是当之无愧。高力士不但完成了自保,还真正飞黄腾达。
2)高力士的价值观非常正确,曾是开元盛世的开创者之一。
高力士虽然已经位极人臣,虽然是一个死太监,但高力士也是一个有理想的太监。他也有自己的目标和抱负。
开元初年,李隆基带高力士到太宗李世民扫墓,看到李世民生前用的东西。会玩的李隆基很震惊,因为李世民用的东西都非常普通。高力士这时候趁机对李隆基说:“太宗皇帝一生节俭,为治理大唐废寝忘食,这才把大唐治理成四方朝贡的大国!”
李隆基非常恭敬的拿李世民的一个梳子放在身边,时刻提醒自己能像太宗皇帝一样节俭,开创出大唐新的未来。
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高力士虽然深受李隆基宠爱,但他并没有忘乎所以,而是经常提醒李隆基要做一个有所作为的皇帝。还是满满的正能量。他不但规劝李隆基要做一个好皇帝,而且还主动承担了李隆基和臣子之间保持良好沟通重任。
有一次名相姚崇找李隆基讨论一下一些官员的任免。当姚崇给李隆基说完,李隆基仰头看着天花板,一言不发。姚崇心里搞不清李隆基为什么不吭声,心里非常恐惧。满身冷汗的走了。
高力士有些于心不忍,就私下里问李隆基为什么要这么做。李隆基非常得意的说:“我任命姚崇为宰相,是要和他讨论决定大事,他把这些低级官吏的任免都征询我的意见,我肯定要看着天不理他。”高力士就把这些话偷偷的告诉姚崇,姚崇这才放下心来。皇帝没有怪他的意思。
开元初年,李隆基和高力士紧密合作,团结一心想把大唐治理好。因此,他们厉行节约,毁掉珍珠玉器。任用贤人,姚崇,宋璟,张说和张九龄,一个一个走进大唐的权力中心。所以开创了盛世大唐。
为什么说高力士是皇权的密码,通过他可以看清皇权的运作。我们看开元初就可以明白,高力士本身是一个非常有正能量的人,当李隆基励精图治的时候,他全力配合,想把事情做好。
但同样是李隆基和高力士,能整出来开元盛世,也能制造安史之乱。
3)高力士,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绝对服从者。
人家都说:当一个忠臣很难,如果碰到一个英明的皇帝,还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如果碰到纣王,那只有做比干。从这一点来看,善于察言观色的高力士就不会做忠臣。因为封建皇权的特征就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全天下的生命和财产,都掌握在皇帝手里。皇帝行,什么都行,皇帝不行,一切完蛋。
盛唐就是这样,李隆基能干的时候,大唐就是全天下梦想的地方,李隆基不想干的时候,盛唐就变成了安史之乱的人家地狱。而满是正能量的高力士,也悄悄的改变。当李隆基争气的时候,高力士推荐贤臣,当李隆基不想干的时候,高力士推荐李林甫、杨国忠。
所以从高力士很能看出大唐的兴衰,甚至皇权政治的真正运作方式。
公元737年,这个年份非常重要,对李隆基和大唐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大唐开始变了。这一年发生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就是张九龄因事牵连,辞去宰相职务。
第二件就是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被鬼吓死了,非常奇怪!
第三件事就是李隆基的儿媳妇杨玉环,躺到了李隆基的床上。
其实与其说发生了三件大事,不如说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就是好色鬼李隆基看上了他的儿媳妇杨玉环,还把杨玉环弄到自己床上。这样奇丑无比的事情是谁来操办的?就是高力士!
杨玉环长得非常漂亮,是武惠妃先发现的。发现后的武惠妃立刻有了危机感,为了不让李隆基惦记,武惠妃想出来了最阴毒的招数,把杨玉环嫁给儿子寿王李瑁。一下子断了李隆基的念想。李隆基总不能抢儿子的老婆吧!
但武惠妃还是低估了高力士的能力。高力士猜透了李隆基的心思,就要给李隆基想办法。武惠妃被鬼吓死了,这本身就是一桩悬案。重要的是武惠妃死了。
张九龄太正直,李隆基抢儿媳妇这件事他肯定不会同意,因此张九龄要回家休养,免得多生枝节。而上去的恰好是非常听话的李林甫,无论玄宗做什么他都个手脚一起举表示同意。至于杨玉环这里就太容易了,高力士直接派一顶轿子直接从寿王府接到李隆基床上就可以了。
李隆基就可以愉快的和杨玉环滚床单了。这真是一波神操作。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高力士真是对李隆基太忠心了。李隆基看上儿媳妇这事,他都能全力解决,真是李隆基肚里的蛔虫。自己的儿媳妇都能抢,李隆基还有什么不能抢的。做了这么大亏心事的李隆基,还敢任用正直的人做官吗!
所以皇权政治完全取决于皇帝的心情。像高力士为什么能一直在李隆基身边受宠,就因为他就是李隆基肚里的蛔虫,李隆基想要什么,他都能帮李隆基弄来。全天下完全服务一人。
高力士对李隆基算忠心吗,也算。但这个忠心的后来就是安史之乱。
综上所述:高力士本来出生于贵族之家,但由于武则天清洗李唐宗室,他只是无辜受牵连,被李千里阉割送入宫,作为讨好武则天的礼物。
但高力士超高的学习能力让他很快适应了皇宫的生活。做到了谁是领导就绝对忠于谁,不问对错,不讲是非,全力为主子服务。因此他也是走哪都受欢迎。
虽然说他对李隆基是忠心耿耿,李隆基让他做什么他丝毫没有二心,但李隆基看上杨玉环时,他不用二话就把杨玉环弄到李隆基床上,这种忠心就变味了。也从侧面证明了一点,皇权政治完全服务一人。
正是因为李隆基全力满足自己的嗜好,才在后半生变得昏庸,终于酿成安史之乱,把盛世大唐弄的衰败不堪。而在李隆基做这些的时候,高力士也是全力配合,也算是为虎作伥!
------------------
推荐阅读:
为何飞度的1.5L发动机被神化,而参数相当的标致1.2T发动机则没有什么影响力?
苏德战争如果德国集中兵力打莫斯科和高加索,不打列宁格勒基辅和斯大林格勒,能赢吗?
为什么袁姗姗笑起来不好看,而面无表情的angelbaby却那么美?
为什么中国女排暂停的时候都是商量打法,其它国家都听主教练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