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说去世后把骨灰扬在黄河里就行,这样真的可以吗?
父母说去世后把骨灰扬在黄河里就行,这样真的可以吗?
-----
网友解答:
-----
最大的悲哀是死人死不起,高额的费用拖挎活着的人。
-----
网友解答:
-----
父母说去世后把骨灰扬在黄河里就行,这样真的可以吗?
认为可以,咱们只要做到厚养薄葬就行。做子女的只要在父母有生之年好好孝顺他们,那才是为人子女的孝,等到父母百年以后又何必去在意怎样去葬他们呢?那些"活着不孝,死了乱叫"的行为可耻、甚至让人看不起……
我的想法就是,在我干不动活了的时候,我的子女们只要不嫌弃就行,哪怕让我一日三餐能吃饱,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住就行,死后骨灰随处撒,人死了就了了,何必呢……
-----
网友解答:
-----
我觉得应该可以的吧。我父亲去年去世,生前父母商议好了,走后海葬。父亲去年7月31日离开了我们,八月份我们兄妹和亲属跟随政府组织的海葬仪式,到了辽河入海口进行了海葬,我亲手把装有父亲骨灰的特制骨灰盒,通过线绳慢慢的置于入海口的辽河水面上,此时此刻泪水早已模糊了我的视线,我很清楚我的手一松是什么结果。所以好久好久不想松开手,最后我说了一句“爸爸我永远爱您!”然后松开了手……。站在船上看着父亲的特制骨灰盒(硬纸板制作的)向大海的方向飘去,心如刀割,呼唤着爸爸……
家族里父亲开创了海葬的先河,我很敬佩父亲对自己去世后的抉择。
其实人死后通过高温火化,已经没有了任何污染,无论什么样子的殡葬都是一种方式,可中国没有私人土地,墓地也是年限限制,我们这一代都是一个孩子,用老人的话讲,未来都不知道有没有人来墓地扫墓,到了期限不交费,人家直接给清理了,与之被清理,还不如有一个永恒的落脚点,所以选择了大海作为最后的归宿,未必不是最好的选择。
在世好好孝敬父母,祝天下的老人健康长寿!
流着泪写的!
-----
网友解答:
-----
我就是相信科学,不相信迷信。我的母亲早两年去世的,骨灰在殡仪馆存放两年后,父亲去世了,我们遵照老人遗嘱,租了一条船,买了鲜花,把骨灰和鲜花一起撒到了松花江里。本以为船主对这有忌讳呢,打算偷偷撒,谁知船主一看就明白了,很开明,还把船开到江心,环岛一游。他说每年都有好多租船撒骨灰的,这都成了船家的一项生意了。可见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了迷信心理,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一个进步。其实,从土葬到火葬,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飞跃,从原来的不解、抵制,到现在的已成定式,这个过程也是经历了传统与创新的博弈,哪一种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伴随着旧事物的终结。想一想,火化后的骨灰,只是一小部分收集起来,其他的都是当成垃圾扔了,买墓地,存放骨灰,只是人的一种心理安慰。但也是一种永远的牵挂,如果家里人都出来工作了,老家没人了,远的还每年回去祭拜吗?出国的就更回不来了,等到孙子辈的,谁还顾得上你啊?所以,为了不给子女添负担,也要不留骨灰。
-----
网友解答:
-----
去年我母亲和父亲先后去逝了。他们生前告诉我们三个女儿;重病不抢救,死后不买墓地,要把他们树葬。在他们活着的时候,我们都表示尊重二位老人的意愿,也没多想。因为我不愿意想他们会离开我们,认为这是以后的事。去年三月母亲病重,十天后就去逝了,我们把母亲火化后骨灰存放在殡仪馆。十月二十日原本身体很好的父亲,吃过午饭躺下睡觉就突然离去了。
父母亲在一年之间都离我们而去,我感觉难以接受,心痛到极点。回想父母一生抚养我们,节俭度日,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父亲长年吃剩菜剩饭,我们给他买的好衣服都留着舍不得穿。每月都要把工资存一部分,来资助家乡兄弟的孩子们上大学,资助孙子辈上大学。最后一点钱也想留给三个女儿,怕花钱买墓地。老人家一生都在为儿女们操心着想,生怕重病抢救花钱,买墓地花钱。父母在世时,有时感觉他们管的太多,又比较固执、唠叨,有时还会产生些矛盾。当他们离开了,每每想起都是他们的好,感觉自己整天忙这忙那,照顾关心他们不够。所以当他们走后我们姐妹三个没有按他们生前的意愿办|,决定给他们买个墓地合葬。这样每当想念他们的时候就去墓地扫扫墓,和他们说说话。虽然阴阳两隔,但是也像他们活着的时候一样,唠唠家常,说说身边发生的事。感觉他们还和我们在一起,分享我们的喜和忧。所以,我认为把父母安葬好,也是让自己内心有个精神寄托。都说父母在你离死亡还隔一层,父母走了你就直面死亡。好怀念有人牵挂的日子,好想再听听他们的唠叨。每个人都好好珍惜父母在世时和父母相处的日子吧,否则想起来会很心痛的。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为什么催收的号码都不重复的?
下一篇: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