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
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
-----
网友解答:
-----
只后人笑话人而己
-----
网友解答:
-----
人们往往用“纸上谈兵”这个典故来形容那些夸夸其谈而又理论不联系实际的人,那么,这个典故是从哪里来的呢?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军事家,名叫赵括。他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奢机智善战,曾于公元前270年,大破秦军于阏与,使秦国遭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挫折,为赵国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封他为马服君。赵括少年时代起,就熟读兵书,善谈兵法,连他的父亲也驳不倒,自认为天下无敌。然而他的父亲却不认为他具有真正的指挥才能。
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缘故,他说:“战争系着国家命运的大事了必须以极为严肃和谨慎的态度去对待,而括却把它看得轻而易举,这就一定要坏事!”
当时正处在列国兼并剧烈的时期,秦国的势力最大。秦国在打败了南方的劲敌楚国之后,将战争的重点点转向北方。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取了韩国的野王地区,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彻底隔绝,韩国大为惊慌,最后决定请求赵国发兵取上党十七县,以抵制秦国。赵国派遣大将廉颇,带大军驻守长平,秦国也派大军向长平进攻。
面对强大的秦军,廉颇筑壁垒坚守,采取防御政策。秦军屡次挑战,赵军都按兵不动。两军在长平相持三年,不分胜负。于是秦国采用反间计,派间谍携带千金贿赂赵国的权臣,并散布流言说:“秦国最怕由马服君的儿子赵括领兵,廉颇倒是容易对付的,而且他快要投降了。”这时赵惠文王已死,他的儿子赵孝成王立。昏愦的孝成王对廉颇的坚守政策早已不满,又听信了流言,于是马上撤换廉颇,以缺乏实战经验的赵括代替他的职位。
当时,赵奢早已死去。赵括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去对赵王说,“请大王不要用赵括作将军,赵括和他的父亲完全不同。他的父亲作将军时,很得军心,大家都拥护他,大王所赏赐的物品,他都分给部下同享,一旦接受命令,就一心为公,不再过问家事。而今,赵括做了将军,马上变得趾髙气扬,盛气凌人,自以为了不起,两只眼睛尽往上瞧,对部下毫不关心,没有人敢接近他。大王所赏赐的金帛,他全都搬到家里,并乘有利可图的时机,购买田宅,一心谋求个人的私利。这种作风和他的父亲相比,哪里有半点相似之处!希望不要用他,以免耽误国家大事。”赵王回答说,我的主意已定,不再改变了。赵括的母亲又说然如此,将来赵括若有了不称职的地方,请不要连我一同问罪。”赵王允许了。
于是赵括走马上任,一到长平,就把廉颇原来的决定全部改变,将官全部调换,大举出兵进玫秦军。
这时,秦王见赵王中计,暗自高兴,秘密派遣善战的白起为上将军。白起先在正面佯败后退,另外又布置了两支奇兵,迂回抄袭赵军后路。赵括不知是计,乘胜追击,直攻到秦军的壁垒之下。秦军坚守阵地,赵军不能攻入,这时秦军的一支奇兵二万五千人已经断了赵军的后路,把赵军切为两段,使其前后不能呼应。另一支奇兵五千人直捣赵军的壁垒,使赵军失去了根据地。秦军又出轻兵进攻赵军,赵军屡战屡败,只得临时筑壁固守,以待援军。
秦昭王说赵军粮道已断,亲自往河北征发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送往长平,阻绝赵国的救兵和粮饷。赵军被困,断粮四十六日,饥饿的士兵杀人相食,赵括分兵四队,轮番反攻不能突围。最后,他亲自率精兵搏战,被秦军射死。赵军失去主将,军心大乱,四十多万赵军投降秦国。白起怕投降的赵兵寻机造反,仅把战俘中年幼的二百四十人放回赵国,其余的全部活埋。
赵括只知道背诵兵书上的教条,空谈军事理论,而亳无实践经验,不懂随机应变,结果长平一役就断送了赵国四十五万大军,使赵国元气大伤。
-----
网友解答:
-----
“纸上谈兵”有问题吗?现在准备作战前都会在作战地图前反复演练,才会制定出作战计划然后去实施。赵奢从来没有认为他儿子赵括没有军事才能,而是认为赵括谈起战争过于轻松容易,这样的性格会视战争如儿戏,会让士兵白白死去。
一个从来没有上过战场而只读过兵书的人有这种现象很正常,看看近期中国武术被西方自由搏击打的稀里哗啦就是例子。不是中国武术不行,是没有经常的实战演练怎么能和天天在擂台上搏斗的人对抗。一旦动手哪还有一招一式,只剩下王八拳了。
赵括应该从底层做起,只有经过战争的洗礼,还会懂得战争的残酷和可怕。让他在兵书上学的知识反复在作战中演练,这样在未来应该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统帅,才能与身经百战的“杀神”白起来对抗,谁输谁赢那就未可知了。
-----
网友解答:
-----
先定义一下长平之战的意义:
长平之战是秦统一的分水岭。跨过长平之战,秦统一毫无悬念。
秦统一是中国从封建制转向帝国制的分水岭,由此可见长平之战的历史地位及历史意义。
这里先大致描述一下战争进程,也许大家就能明白了。
公元前262年,秦韩战,秦夺韩地野王。《战国策-赵策》:“韩恐,使阳成君入谢于秦,请效上党之地以为和”。意思是韩王想把上党送给秦以求和。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其守冯亭与民谋,送上党之地于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比亲韩,韩赵为一,可以当秦”。这是战争的起因,下面是过程。
秦将王龁与赵将廉颇对峙,因意外,战争进入滚雪球状态。
对峙2年半,廉颇经历3败,一丢“二鄣四尉”天险,再丢“二尉,夺西垒壁”,继续丢“丹河”,只剩下廉颇自己修的丹朱岭防线了。
赵孝成王换将,赵国无人,廉颇已败,蔺相如病危,赵奢已死,许广无统兵之能。无奈只能选赵括。赵括与赵奢一样,信奉”二军之中勇者胜“,信奉进攻。
赵括上任,廉颇旧部已经被打怕了,无奈,只能换上勇者,企图速战速决。
秦将王龁不敌,且战且退。从这个侧面可见赵括是真有本事,至少在这里比廉颇强。但到底是真不敌,还是假不敌,现在已经是没法知道了。从综合情况来看,真实情况更加接近于”前期是真不敌,白起加入战场后则是假不敌"。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这里稍做解释:马服君是赵王给赵奢的封号,所以马服子就是赵括,王龁为裨将,说明败得没廉颇那么惨,否则也是被换得命运,白起是新加入进来的有生力量。而且”阴使“,赵国不知道王龁边上有一个杀神白起在那里呢。
后面就简单了,赵括追击王龁,追进了白起的口袋。于”老北坡“败赵括,坑杀40万。
-----
网友解答:
-----
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肯定有很多人要给赵括翻案,说赵括绝不是纸上谈兵,赵括是一位不可多的将才!那么,真正的赵括是这样吗?
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长平之战的爆发原因,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2—公元前260年,是由秦国寿命最长的秦昭襄王发起的战役,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执政长达 56年,活了75岁,是秦国奠定统一基础的执行人。秦昭襄王通过长平之战使赵国元气大伤,但是秦昭襄王却是赵国的赵武灵王为秦国指定的继承者,秦国本来有继承者,但是屈从于赵国的压力,不得不将在燕国为人质的公子稷立为秦王,也就是秦昭襄王,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历史的微妙巧合。
在秦昭襄王统治时期,赵国经历了赵武灵王(公元前326年—公元前295年)、赵惠文王(公元前295年—公元前266年)、赵孝成王(公元前266年—公元前245年)三代,赵武灵王是雄才大略的英主,秦昭襄王还是赵武灵王立的秦国国君,赵武灵王还是最有可能消灭秦国的枭雄,可惜壮年去世;赵惠文王比赵武灵王的能力低了半个级别,但是可以做守国之主,秦国和赵国的交锋,秦国并没有占到太多便宜,两国交战互有胜负,当时的赵国人才济济,廉颇、蔺相如、平原君赵胜、赵奢、乐毅、田单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两代国君是赵国的鼎盛时期;到了赵孝成王时期,赵国开始衰落,因为赵孝成王是典型的志大才疏型国君,志向远大,能力不足,年轻气盛,能力比祖辈赵武灵王差了一个级别,对国力和周边环境认识不清,一上台就疏远蔺相如等人,对周边国家发动进攻,并强行接收上党地区,引发了长平之战。
赵孝成王继位初期,急于建立自己的功业树立威信,派兵攻打燕国和韩国,攻取燕国的中阳等三城,攻取韩国的注人(河南临汝)等城市,与周边国家持续恶交,当时韩国为秦国名义上的同盟国,秦国早就视韩国为囊中之物,容不得赵国攻打韩国,秦国发诏书责备赵国违背赵惠文王时期签订的同盟互不侵犯条约,赵国强势反击,秦昭襄王感觉颜面尽失,于是也派兵攻打韩国,兵力更多并且更加急切,攻取的地方也更多。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的上党,首先截断了通往韩国国都的野王城,上党成为孤独的一块飞地,韩国上党守将冯亭不甘心被秦国吞并,将上党送给赵国,想着韩赵联合对付秦国,于是派人去赵国送信。
赵孝成王得到消息,召集平阳君赵豹、平原君赵胜、赵国宗室赵禹商议,赵豹反对,平原君和赵禹支持,于是赵孝成王决定收取上党十七城,平原君作为当时名满天下的四公子之一,起到了非常不好带动作用。派谁接受上党呢?当时的赵国,蔺相如已被贬并身患重病,赵奢已死,乐毅也年老解职,田单身为相国,政务繁忙没有对秦国作战经验,只有廉颇和赵括是合适人选,赵孝成王犹豫不决。
蔺相如对廉颇说,当今大王与平原君重短利而轻长远,以赵氏宗族取代赵国君民,已为国家埋下祸患,国家缺少临机决断之人,必然面临塌天大祸。赵国想不劳而获取得上党必然会激怒劳而无得的秦国,以秦昭襄王的性格,必然会举国之兵攻打上党,而赵国新得上党,欢喜之余却准备不足,将士没有必死的决心,两军相遇气势不足,恐怕难与取胜,须避其锋芒,守住就是最大的胜利,赵国也会更加强盛,若守不住,后果不堪设想。
赵孝成王还在犹豫该派谁去接受上党的时候,秦国已经加紧派兵攻占了上党,两个月的时间,赵国失去了占领上党的最佳时期,冯亭率领上党官兵投奔赵国,秦军尾随而来,此时赵国才决定派廉颇为将,率兵20万救援上党,秦军与赵军在长平相遇,于是长平之战开始。
廉颇根据长平的地形,分兵占领各个战略要口,可俯瞰战场,调度自如。然而秦军擅长山地战,逐步蚕食各个小关口,形成北、西、南三个方向对赵军的包围,金门山是赵军的大本营,廉颇几次小规模的作战失利,于是决定坚守不出,再言出战者斩,采取拖延战术,等秦军疲惫,失去锐气或粮草不继,再寻机会与秦军决战。
赵孝成王得到消息,召平原君、楼昌、虞卿商议想要与秦国和谈,楼昌本是赵国贵族,却因为在秦国的楼缓是亲兄弟,害怕两国开战对楼缓不利,极力主张与秦国讲和。虞卿是蔺相如的代表,虞卿主张联合楚国和魏国合力抗秦,然后再和秦国和谈,这样能占主动。赵孝成王认为反正都要和谈,何必再浪费财物去结交楚魏呢?于是没有采纳虞卿的意见。但是秦国只是接待了赵王派去的使者,做出要和谈的架势,让各国不再出兵,而不真正和赵国谈判。
廉颇率军在长平坚守四个月,秦军王龁发动多次挑战,廉颇始终没有出战,王龁的断水战术也没有成功,秦军久攻不下,士气收到影响,又远离国土,战事对秦军也不利了。
赵孝成王年少气盛,认为廉颇坚守不出战是不敢迎战,邯郸城里起谣言,说廉颇老了,怯懦怕敌,怕打败仗,不敢迎敌,廉颇守长平失三城,士卒伤亡不断,还武断霸道,不听谏言,长平守军军心已乱,谣言还称,秦军怕的是当年阏与之战大败秦军的赵奢,赵奢当年能取胜,主要是用了他儿子赵括的计谋,赵括通晓兵法,智勇双全,比赵奢更厉害。赵孝成王觉得蔺相如制定的后发制人的战略是错误的,这样待下去只有慢慢失败,赵孝成王决定换将。
赵孝成王为慎重起见,先派人催促廉颇出站,可廉颇还是坚守不出,赵孝成王确信廉颇是害怕出战,于是召来赵括,赵括说如果秦国派白起为将我需好好筹划,如果是王龁为将可以轻松取胜。经过商议,赵孝成王认为赵括为将可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大病中的蔺相如听说后急忙进宫劝谏,蔺相如说廉颇的策略是正确的,秦军在赵地作战,兵源、粮道遥远,一旦兵源断绝,粮草接济不上,秦军就会锐气磨尽,到时赵军出击可大获全胜。赵孝成王认为赵军这样耗下去也是一样。蔺相如又说,臣与赵奢过往甚密,对其子赵括非常了解,此人读兵书不少,高谈阔论,确实常人不如也,但只不过是纸上谈兵,不懂灵活应变,赵括只有很高的名声,并没有实际作战经验。赵孝成王认为蔺相如在说自己不懂用人,于是说,爱卿尽管在家养病,国事不要操心了。
赵孝成王任命赵括为将,并赏赐大量黄金彩帛。赵括的母亲给赵孝成王上书,赵奢的遗言不可让赵括为将,赵奢为将时,赵奢关怀将士,亲自捧食伺候将士,被赵奢当作朋友的士兵数以千计,大王赏赐的财物全都分给了将士,赵奢虚心受教,胸怀全局,为将后从来不过问家事。赵括现在做了将军,趾高气昂,军吏没有一个人敢抬头看他,大王赏赐的金帛他全都藏起来,还天天查访哪里能买到合适的田地房产,能买就买,赵括的私心太重,一点也不像他的父亲赵奢,希望大王不要派他为将。赵孝成王却认为赵括买房置地是人之常情,赵括的母亲又说,如果一定要派他领兵,以后赵括不称职了,希望不要株连家人,赵孝成王也答应了。
此时的田单,当年有复齐国之功的大将,正在赵国为相,和廉颇、蔺相如相交甚密,看到赵括为将,也辞去了相国职务。
秦国的奸细楼缓正在弟弟楼昌家里,对赵括为将的事情非常清楚,于是秦国马上改派白起为将替换王龁,严令保密。
赵括率领20万赵军赶到长平,廉颇无奈回邯郸复命。赵括一反廉颇的部署,对军队纪律和号令全部更改,并把廉颇分散成列星状的军垒合并成大营。重要将领多次劝谏,都被赵括无视,并把重要职位换成自己所带的将士,并严令秦军再来攻打,都要奋勇出击。
赵括率赵军全线反击秦军,同时派小股部队阻击秦国后援,对此,白起先派出小股部队送死,反复几次,赵括认为是秦军害怕,于是决定,留冯亭五万将士看守大本营的粮草辎重,赵括亲率三十五万大军直扑秦军阵地,没想到王龁的部队一触即溃,并迅速逃窜,赵括于是率三十五万大军攻打秦军的西山营,没想到西山营无懈可击,一连数日没有攻打下来,还造成大量伤亡。
接下来,白起又派司马错迂回到赵国境内切断了与邯郸的联系和粮道;并派大将胡伤引兵将赵括的主力和东山大本营的冯亭一分为二,一边是赵括的三十五万大军,有兵无粮,一边是赵军大本营的冯亭,有粮无兵。白起派王翦、蒙骜率轻骑兵骚扰赵括大军,又派人夺取了冯亭坚守的大本营。赵括无奈,只好在丹河谷地修筑营垒,坚守待援。
这时,丹河河谷南北两个方向还有突破口可以突围,但是赵括此时心惊胆战,又听说秦军是白起为将,乱了分寸,军事迟疑丧失了突围良机。
白起趁机打算把丹河河谷彻底包围,四方之围需要比敌人十倍以上军队才行,秦军现在占了地利但人数远远不够,白起火速向秦昭襄王要兵。
秦昭襄王征发国内所有十五岁以上、六十五岁以下男子为兵,开往长平,待长平秦军汇合后,共六十万大军,此时的四十万赵军成了待宰的绵羊,被围在丹河河谷坐吃山空,四十多天几乎把能吃的都吃光了。
赵国的邯郸也非常着急,连年征战,国内早无粮,只有向齐国借粮,但是齐国大权在君王后手里,她秉政的近二十年里,不敢与秦国发生矛盾,尽量躲得远远的,跟其他诸侯国的事也不参与,何况赵国曾经攻占了齐国很多地方,所以坚决拒绝。赵国又向魏国借粮,但是秦昭襄王许诺把垣雍割让给魏国,魏国也不愿借粮。于是赵国只好孤注一掷组织突围。
赵括把军队分为四队,四路军马一起杀出,如一路军马打出,则接应其他军马突围,但是白起部署了射手,箭雨齐发,赵军冲不出去。又坚持了一个月,赵括精选五千精兵穿上厚厚的铠甲骑马突围,赵括亲自率领与王翦、蒙骜相遇,大战不胜,无法突围,返回途中赵括中箭落马而死,赵军大乱。白起树起招降旗,此时,赵军还剩二十多万,全部投降。
白起说,先前攻占上党,那里的官民都不愿意投降,反而想投降赵国,现在赵国士兵先后投降的,总计有四十万,如果哪天他们反了秦国,那就难与防备了。于是下令全部杀死。
长平之战以秦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此战,赵国主力部队损失殆尽,损兵四十万;秦国举全国之力赢得了这场战争,也伤亡三十万人,国内空虚,这场战争两败俱伤,但是赵国是伤筋动骨,短时间难以恢复,秦国是轻伤,很快又痊愈了。这为秦国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这场战役是老辣的秦昭襄王和年轻的毛头小伙赵孝成王之间的决战,秦昭襄王老成持重统筹全局能力强大,赵孝成王年轻气盛,武断霸道,听不进知者之言。
在这场战役中,缺粮是双方共同存在的短板,秦军远离国土作战,运粮也是极其不易,在战役的相持阶段,赵军的大本营里面是有粮草的,只是后来换了赵括,赵军轻易冒进,才被秦军占了大本营夺了粮草,这是赵括自己的决定导致的缺粮,赵军被包围后才导致后续的粮草困难。所以说有人认为是因为赵国没粮,才被迫换将赵括,赵括因为这个才主动出击导致的全军覆没是不对的,这不是主要原因!廉颇为将坚守的时候,赵军并不缺粮。并且,廉颇在坚守的时候,秦军后续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有人说以当时赵国的综合国力,廉颇坚守也是会慢慢失败,但是不要忘了当时秦国也是拼尽了全力才赢的这场战役,后来秦国才会主动休战,况且战国时期,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廉颇一直坚守下去,哪一方最先坚持不住很难说,秦国失道寡助,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坚持,赵国联合六国,非常有可能坚持到底,战国后期赵国联合其他国家共同对付秦国并取得胜利就是证明。
就一场大的战役来说,首先比的是双方军队实力,如果军队实力都很强大,那就比双方的将领,如果双方将领实力相当,那就比国君的能力,如果国君对军队的调度和支援能力都很强大,那就看国家的经济实力,如果国家的经济实力差不多,那就比国际好友国家的支持能力,哪个国家就能坚持到最后,就看哪个国家的综合支持能力是否强大了。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如何收藏普洱茶?
下一篇: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