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势不可挡,为何秦统一后,大一统的秦帝国竟抵挡不住农民起义?
秦灭六国势不可挡,为何秦统一后,大一统的秦帝国竟抵挡不住农民起义?
-----
网友解答:
-----
靠殖民能统治几年,有压迫就有反抗,所以秦朝很快就灭亡了。
-----
网友解答:
-----
这个事儿确实挺怪的,就好像大秦帝国统一天下之后,就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一样就地解散了,最后只能靠着章邯带支杂牌军东挡西杀的,看着也忒可怜了,当初那么多精兵猛将都跑哪儿去了呢?
秦军去哪儿了?
有人可能会说,不是南征北战去了么,三十万打匈奴,五十万打南越。
事实呢?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所谓的打南越,根本就没出动多少正规军,打匈奴才是实打实的,而灭六国的秦军中有很大一部分却是被化整为零了。
秦国作为七雄中最强大的一支力量,占领了六国的土地,毫无疑问是一个创举,但与此同时,秦帝国也面临一个有史以来最大的难题——如何管理这样一个超级大国。
秦始皇采用的是依法治国,郡县制,后来又统一了货币、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车轨都实现了统了,这一切的一切看起来都非常的美好。然而,这一切的美好背后最离不开的就是国家安全的保障。
为了降低关东六国带来的威胁,秦始皇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说收缴天下兵器,推倒一些城市的城墙,移民以充边塞等等等,但真正能让秦始皇放心的还是国家机器——军队的力量。所以,秦始皇在治下的每个郡、每个要塞、关卡都要安排一定数量的秦军,以便形成一个巨大的安全网。
我们可以看到,秦灭六国时动辄派出数十万大军,其中最多的就是灭楚时的六十万,然而,当这数十万大军分散到各郡、县、关卡、要塞等军事防御设施中的时候,就显得不那么起眼了。
农民起义时,秦军的防御力量从历史记载来看,大秦帝国统一的这十几年时间里,负责“管理”的军队,还是主要由秦军来负责的,六国子民更多的充实进了徭役、戍边等更为辛苦的队伍当中去了,这无形中也造成了一种压迫与被压迫的现象。所以,当农民起义爆发的时候,我们看到的还是六国力量与秦人的对抗,而不是像刘邦建汉之后那样,是一个整体的国家,这种更为强烈的”地域差“也是秦统一之后未能妥善处理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由于很多原六国城池都不再有城墙这道防线,秦军自然就不能形成有效的防御力量了。很多秦朝政府派驻的郡守、县令最后都是在毫无反抗的情况下惨死在乱刀之下的,六国反抗力量蔓延之迅捷,远远超出秦军所能控制的范围。所以,在当时真正形成相当规模抵抗的秦军实在是太少了。
这里面,我们简单举两个例子来感受一下秦军当时的战斗力。
1、三川郡守李由
提三川郡好多人不晓得,但是提河南郡,想必很多人就清楚了,而河南郡就是三川郡后来在汉朝时的郡名。而这位郡守李由也不是一般人,他的父亲就是秦朝法家的代表人物——李斯。
陈胜、吴广起兵以后,三川郡守李由也很快收到了消息,他一方面命人飞速向父亲李斯汇报,另一方面则集结兵力准备驻守军事重镇——荥阳,这里也是后来刘邦与项羽作战时的主战场。
在吴广的军队来攻打荥阳之前,李由已经完成了加固城墙、加宽护城河等工作,并准备了大量的军事防御力量,并安排哨兵密切关注起义军动向。当吴广到达荥阳里,很快就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抵抗力量。最后,单靠李由一郡力量把守的荥阳城竟足足拖了吴广四个多月,还引发了吴广军的内讧,部下田臧等人假借陈胜的命令诛杀了吴广。
只可惜,在李由浴血奋战之时,却被赵高污蔑谋反,其父李斯三族因此被斩尽杀绝,伤心欲绝的李由也在不久之后,被项羽、刘邦的联军击败,战死沙场。
2、井陉口守军
陈胜派吴广西征的同时,还派出了一支队伍由武臣率领攻占赵地,结果,陈胜称王后不久,武臣也在赵地称王了。紧接着,他又派部将李良继续向北略地,结果就在井陉口吃了瘪,这里也是后来韩信攻赵时的主战场。屡攻不下之后,李良只好回军,却因不堪受武臣姐姐之辱,将武臣斩杀了,后来又投降了章邯。
从这两个例子,我们也能看得出来,当时的秦军并非不堪一击,甚至战斗力依然非常强。后来章邯也证明了这一点,从他出兵阻击周文开始到最终投降项羽,这段时间内章邯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胜利者,魏王咎、楚将项梁都惨败在他的手下才殒命的。
只不过,此时的秦军已经无法彻底击败如此分散的起义军了。
水言水语
一条大河,它所过之处,自然无人能敌;然而,当这条大河分散成无数支流的时候,它自然就没有那么强大了;唯有百川归大海,方能成为一个整体。
秦之所以强,在于其所向披靡;汉之所以久,在于其有容乃大。
-----
网友解答:
-----
有句老话说,“观今宜鉴古”。
其实,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观古宜鉴今”。
所以,当我们不理解秦灭六国势不可挡,为何秦统一后,大一统的秦帝国竟抵挡不住农民起义时,我们不妨看一看今天,“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苏联,曾经与美国是势均力敌、不相上下的,为什么竟然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就说垮便垮了呢?
为什么当年曾经红红火火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突然就会发生巨变呢?
为什么一些欧美国家所不喜欢的阿拉伯国家,会倒骨牌似的发生“颜色革命”,形成“阿拉伯之春”呢?
这一方面,是她们自身确实是有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就讲,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她们自身的问题,确实是主要的。
但是,另一方面,他们自身的问题,也是被人利用,被煽风点火,无限地放大了。
所以,我们再看一看当年强大的秦国,是否也是这个情况呢?
一方面,刘邦是继承了秦始皇的郡县制的,甚至为了确保郡县制的稳定,不惜大量地诛杀功臣。
后来的朝代,也都是“百代皆行秦政法”。
这说明,秦朝的郡县制,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而且,“暴秦”之说,也被现在的考古发现证明,是不确实的。
但是,另一方面,刘邦在继承秦始皇的郡县制的同时,却大杀异姓诸侯,保留同姓诸侯,这一点,就和秦始皇不一样了。
这说明,秦朝的迅速灭亡,就有这方面的因素。
郡县制并不完善,保留一定的同姓诸侯用来对付反秦势力的作乱,是必要的。
但是,秦始皇没有保留同姓诸侯,而是实行了单一的郡县制,这就是秦朝迅速灭亡的内部原因。
而秦朝灭亡的外部原因,当然就是有人煽风点火,搞“颜色革命”了。
有人说,陈胜吴广起义是农民起义。
然而,陈胜吴广起义所发动和领导的是农民,他们本身,是农民吗?
司马迁《陈涉世家》曰:“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他们本身的身份,难道不是被秦始皇所打倒的六国旧贵族吗?
他们发动农民起义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恢复他们的六国贵族身份和地位吗?
所以,古今同理,看了今天的世界现实,我们就能够知道,昨天的秦朝迅速灭亡,到底是怎么回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反反复复,很正常。
关键是,要审时度势,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不要操之过急,走向极端。
-----
网友解答:
-----
有几个原因,一蒙恬在边疆修长城,防备匈奴。二派屠雎赵佗等人去征百越,造成国内空虚,三国内各国维护地方治安的基本上是本国人,心还没有完全归顺秦国。四秦二世和赵高不得人心,没有能力统帅。
-----
网友解答:
-----
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在战国七雄中迅速崛起,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大秦帝国。然而,打江山时用的那一套体系,根本不适用于守江山。
国家虽然统一了,但相应的管理政策却没有落地,这就像一台重新组装的电脑,虽然硬件设施升级了,但软件用的却还是原来的旧系统,不死机才怪。
1.新旧制度交替,旧贵族利益不能度过阵痛期。
秦统一六国后,仍然实施在战时使用的依法治国政策,来管理庞大的帝国。之前商鞅在秦国推行法治时曾遭遇巨大的阻力,以至于旧贵族势力在秦惠文王时期疯狂反扑,始作俑者商鞅被车裂而死。
此后,秦仍沿用商鞅改革制度,历经六代国君才奠定了秦国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如今,这项政策要向原来的六国一起推行,并且要在一夜之间迅速普及,没有缓冲,没得商量。
六国的旧贵族被割到肉疼,但敢怒不敢言,毕竟活着更重要,所以这种不满的情绪只能被压抑,只等一个导火索,一触即发。然而,这根导火索很快就来了。
2.农民起义,触发了旧贵族对秦王朝群起而攻之的情绪
如果说,秦王朝没有建立与新政权相应的管理政策,是导致大秦王朝迅速覆灭的根本原因,那么秦末的农民起义就是导致秦帝国灭亡的直接原因。
陈胜吴广原本是最底层的农民,他们被调到渔阳当保安,半路遇上大雨耽误了行程,按照秦律,不能按时到岗上任是要杀头的。
反正是个死,陈胜喊出了一声炸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想当王侯的士兵不是个好保安。光有口号不行,还得有仪式感,于是起义军光着膀子,打着“张楚”的旗号,起义队伍正式成立。
几个月的时间,起义军就先后攻克了铚、酂、苦柘、谯、陈等地,起义军规模的不断壮大,像星星之火,在全国各地迅速形成燎原之势,赵、齐、燕、魏等地,都有人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自立为王。
起义军一路向西很快攻克关中,直逼秦国都咸阳。秦二世连忙派出大将章邯率领的正规军反扑,陈胜吴广的起义军很快被镇压。
3.项羽刘邦横空出世,结束了秦王朝。
刚刚扑灭西面的这团起义之火,北面的定陶(山东省定陶县)起义军燃起的战火,已经火烧眉毛了。
秦二世又派章邯来北边儿灭火。然而这一次,正规军遇上了楚霸王,两军在赵地狭路相逢,最终,项羽击败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起义军大获全胜。
后边的事儿是刘邦项羽哥倆比速度,刘邦跑赢,妥妥的当了长跑冠军,建立了汉王朝。至此,秦帝国就像一朵烟花一样,灿烂的照亮了历史的夜空,又悄无声息的很快陨落。取而代之的是长达400多年的汉王朝统治。
4.羊毛总有薅完的一天
秦始皇打下江山后,并没有及时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发展生产力,而是坐吃山空,可劲儿薅羊毛。
他修长城用了几十万人,给他修坟用了几十万人,修建阿房宫又用了几十万人,人就那么点人,钱就那么点钱,可劲儿造,最后落得官逼民反。老百姓他得活呀,被法律惩治是个死,造反也是个死,万一成功了呢?
当领导你得为底下人谋福利呀,不能光顾着自己奢侈享受,让底下人喝西北风。老百姓吃饱了穿暖了才更有力气给你干活,你让他们活着都困难,更别说给你干活了。
秦帝国建立了一整套适用于封建统治的管理制度,但却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发展规划政策,和与之相匹配的、完善的道德体系。只会用拳头揍人,底下人只会一时服软,一旦机会成熟,必然疯狂反扑。
结语:一个国家想要长治久安,不仅要依法治国,还要以德治国。汉王朝学聪明了,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基本国策是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生产力,老百姓日子过好了,还会造反吗?
------------------
推荐阅读:
我想开一家家政公司不知道手续咋办,需要花多少钱,每月工商税是多少?
上一篇: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
下一篇: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怎么来的?